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s Features of Three Side-by-Side Flexible Risers Undergoing Vortex-Induced Vibrations in A Uniform Flow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Yu LI Peng +4 位作者 WANG Yu LIU Li-hua WANG Fei GUO Hai-yan FU Qia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0年第4期500-512,共13页
A 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experiment on three side-by-side risers subjected to a uniform flow was carried out in a combined wave-current flume.The dynamic features of interference effect on three side-by-side ris... A 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experiment on three side-by-side risers subjected to a uniform flow was carried out in a combined wave-current flume.The dynamic features of interference effect on three side-by-side ris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varying fluid velocity and inter-riser spacing.The distributions of dimensionless displacement,dominant frequency,and displacement trajectory of the model risers were measured using mode decomposition and wavelet transform techniques.The coupled interference of inter-riser fluid to adjacent risers at different spacings was disclosed by introducing the"interference ratio"concept.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spacings smaller than 6.0 D,the three model risers display appreciable deviations in their displacement responses in cross-flow or in-line direction,attributable to the strong proximity disturbance and wak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risers.When the spacing is increased to 8.0 D,wake interference still makes great difference to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risers in both directions.As reduced velocity increases,the three risers show higher agreement with an isolated riser in overall dominant vibration frequency in CF direction than that in IL direction at all spacings and the side risers,although symmetrically placed,do not vibrate symmetrically,as a result of the steady deflection of clearance flow within the riser group.Interference effect results in a remarkable unsteady mode competition within the risers;quantitation of the interference levels for the three risers at different spacings with interference ratio revealed that under low flow velocities and large spacing ratios,clearance flow constitutes a non-neglectable interferer for three side-by-side ri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riser group VIV side-by-side arrangement interference effect clearance flow mode competition
下载PDF
Scalable group management in large-scale virtualized clusters
2
作者 Zhou Wei Wang Lei +2 位作者 Meng Dan Yuan Lin Zhan Jianfeng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1年第3期263-271,共9页
To save cost, more and more users choose provision resources at the granularity of virtual machines in cluster systems, especially data centres. Maintaining a consistent member view is the foundation of reliable clust... To save cost, more and more users choose provision resources at the granularity of virtual machines in cluster systems, especially data centres. Maintaining a consistent member view is the foundation of reliable cluster managements, and it also raises several challenge issues for large scale cluster systems deployed with virtual machines (which we call virtualized cluster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our experience i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alable member view management on large-scale virtual clusters. Our research contributions include three-aspects : 1 ) we propose a scalable and reliable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that combines a peer-to-peer structure and a hierarchy structure to maintain a consistent member view in virtual clusters; 2 ) we present a light-weighted group membership algorithm that can reach the consistent member view within a single round of message exchange; 3 ) we design and implement a scalable membership service that can provide virtual machines and maintain a consistent member view in virtual clusters. Our work is verified on Dawning 5000A, which ranked No. 10 of Top 500 super computers in November, 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ized clusters consistent member view scalable group membership SGMS
下载PDF
The Assessment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in Virtual Group Network
3
作者 Zuoming Wang 《Social Networking》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cohesiveness in virtual groups. Different theoretical claims about relationships in computer-mediated groups rely on mea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cohesiveness in virtual groups. Different theoretical claims about relationships in computer-mediated groups rely on measurement strategies that are shown to reflect dramatically inconsistent semantic and administration features. A review of conceptual approache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se constructs is presente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groups working asynchronously via the Internet under different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whose members completed a variety of measures related to these constructs. Analyses generated three likely dimensions of attraction.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greater specificity in reports of the actual measures used in group research, and additional conceptual concerns regarding the conteste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constr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group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group Identification COHESIVENESS MEASUREMENT
下载PDF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Virtual Groups: Examining Homophily, Identification and Individual Attraction Using Social Relations Model in Network
4
作者 Zuoming Wang 《Social Networking》 2023年第2期45-56,共12页
With the penetration of the Internet, virtual group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is an intriguing issue. Using the Social rela... With the penetration of the Internet, virtual group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is an intriguing issue. Using the Social relations model (SRM) [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in virtual groups from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In particular, it examines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homophily, identification, and individual attraction, and explores how much of these directional and dyadic relational evaluation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the actor, the partner, and the relati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groups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Social Relations Model HOMOPHILY IDENTIFICATION Individual Attraction
下载PDF
How to Make Virtual Community More Active and Cohesive:From Brand and Perceived Protection Perspectives
5
作者 万岩 林国源 范静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3年第12期1-15,共15页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Internet, the Virtual Community (VC)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person-to-person communication. To realise the potential of the VC, it is neces- sar...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Internet, the Virtual Community (VC)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person-to-person communication. To realise the potential of the VC, it is neces- sary to cultivate within it good group cohesion and vitality. Using empi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 fect of users' trust in the VC Platform (VCP) on group cohesion and vitality and how brand and perceived privacy security can affect us- ers' trust in the VC.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 cate that the brand of the VCP can directly af- fect users' trust in the VC, and can also influe- nce it indirectly through users' perceived pri- vacy protection and perceived security protec- tion. Further, this study also confu'm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C (group cohesion and vitality)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users' trust in the VC.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internet companies to maintain and enhance the value of V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st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pla-tform group privacy concern perceived priv-acy protection perceived security protection group cohesion group vitality
下载PDF
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仿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英贵 赵明慧 张云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9,共11页
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强有效的绿色交通方式,其高峰期客流激增且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而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动态灵活编组和群组追踪运行能有效满足复杂多变的城轨运营需求。本文剖析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 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强有效的绿色交通方式,其高峰期客流激增且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而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动态灵活编组和群组追踪运行能有效满足复杂多变的城轨运营需求。本文剖析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过程,给出虚拟连挂列车群组最小安全追踪距离计算公式;以单列标准车长的线路路段为一个元胞单元,设计速度及位移更新规则,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仿真模型;以某市地铁2号线为背景,多角度仿真刻画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模型能有效缩短列车最小安全追踪间隔时间,城轨线路通过能力较移动闭塞制式提高78.4%;头车延迟引起的后续列车晚点总数量及总晚点时间更小,呈现出更佳的抗干扰性与恢复性能,且宜采用小编组列车实现虚拟连挂;动态混合编组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性能最佳,单一小编组的次之,大编组列车群宜在小编组列车群前面运行;城轨列车群组旅行速度总体上与平均站间距呈正相关;当列车发车间隔大于延迟时间时,平均站间距对列车群组的延迟影响不敏感,相反,则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能够为面向虚拟连挂的城轨列车群组追踪运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列车群组追踪运行 元胞自动机 城轨列车 虚拟连挂 动态灵活编组
下载PDF
基于分组遗传算法的数据中心虚拟机节能映射
7
作者 吴小东 王荣海 林国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7-103,共7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云计算业务需求持续增长,数据中心能耗日益增加,由此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巨大的碳排放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严重的影响,数据中心节能已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难题。对云数据中心的虚拟机放置(Virtual Machine Placement,V...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云计算业务需求持续增长,数据中心能耗日益增加,由此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巨大的碳排放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严重的影响,数据中心节能已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难题。对云数据中心的虚拟机放置(Virtual Machine Placement,VMP)进行优化能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VMP也是减少数据中心能耗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数据中心的能耗感知VMP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组遗传算法的节能算法EEGGA(Energy-Efficient Grouping Genetic Algorithm),算法将节能VMP问题视为装箱问题(Bin Packing Problem,BPP),并应用基于分组编码的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通过减少活动物理主机的数量(装箱数量)以实现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目标;在算法迭代过程的交叉和变异等阶段,设计了多种启发优化策略提升子代染色体的适应度,从而提高算法的节能性能和加快迭代收敛的速度;通过仿真实验,在收敛速度和求解性能等方面将提出的算法与传统的节能遗传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数据中心的能耗,在节能性能和求解收敛速度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放置 节能 分组遗传算法 装箱问题 数据中心
下载PDF
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课程群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
8
作者 刘春 谭琨 +2 位作者 张丽华 李宏博 安源 《电脑与电信》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探索基于课程群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对课程群内的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及整合,着重课程间的实验内容衔接与协作,通过对课程群的实验教学组织及教学实施,建立面向课程群的递进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新... 探索基于课程群的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对课程群内的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及整合,着重课程间的实验内容衔接与协作,通过对课程群的实验教学组织及教学实施,建立面向课程群的递进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新工科背景下的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课程群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群 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 虚拟仿真实验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融入高职院校纺织专业群实训课程的思政创新
9
作者 孙芮 杨璧玲 +1 位作者 王磊 吴佳林 《纺织报告》 2024年第4期104-106,共3页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专业实训课程相结合,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及其...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专业实训课程相结合,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高职院校纺织专业群实训课程的影响,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纺织专业群实训课程的必要性及挑战,提出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院校纺织专业群实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策略与实施路径,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高职院校纺织专业群实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专业技能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纺织专业群 实训课程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高职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
10
作者 林辉 王博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8期93-95,共3页
为适应我国轨道交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有效破解教学“三高三难”痛点和难点,切实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依托,以国... 为适应我国轨道交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有效破解教学“三高三难”痛点和难点,切实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依托,以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为引领,对接轨道交通生产实际,采用“虚拟现实+智慧教育”的创新性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基地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助力轨道列车智能运维工匠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群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高职电力技术专业群实训体系重构探究
11
作者 赵树宗 《成才之路》 2024年第7期17-20,共4页
电力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双高”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构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高职电力技术专业群实训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要求。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力技术专业群及实训体系的应用过程中,应精准对接... 电力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双高”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构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高职电力技术专业群实训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要求。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力技术专业群及实训体系的应用过程中,应精准对接电力产业核心岗位集群,注重真实工作场景的实际需求和应用,面向行业需求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到基础实训、专业实训以及综合实训三个层次,整合校企实训教学资源,建立“三场合一”实践教学基地,提升教学质量,重视教师队伍持续建设,并全面评估体系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电力技术 专业群 实训体系 重构
下载PDF
基于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的虚拟微网群动态划分及能量局域自治
12
作者 华昊辰 翟家祥 +6 位作者 陈星莺 王博 余昆 秦钰超 沈俊 丁一 贺大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2-4665,I0006,共15页
互联的多微网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效形式之一,随着“双碳”工作的推进越发受到重视。该文旨在研究基于海量可控设备的优化调节方法,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充分就地消纳,提高多微网系统运行经济性。然而,对海量可控设备的全局控制将面... 互联的多微网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有效形式之一,随着“双碳”工作的推进越发受到重视。该文旨在研究基于海量可控设备的优化调节方法,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充分就地消纳,提高多微网系统运行经济性。然而,对海量可控设备的全局控制将面临“维数灾难”的挑战。现有研究中基于地理分布的分区优化能够实现“降维控制”,但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与负荷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迁移,都会导致固定分区的方法难以适用于多微网系统态势变迁下的能量动态管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建立微电网动态模型;进而提出通过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strengthen elitist genetic algorithm,SEGA)将互联多微网场景划分为多个边界可动态调整的虚拟微网群,并进行能量“局域自治”优化;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123节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显示1 h内动态边界虚拟微网群的总运行成本比固定边界虚拟微网群的总运行成本降低了13.6%,且所采用的SEGA的求解时间比传统遗传算法减少了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系统 虚拟微网群 动态分区 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SEGA)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政策干预下群体虚拟轨迹时空模式差异性研究
13
作者 董广胜 谢文析 +4 位作者 李锐 吴华意 田野 韩行国 沙浩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7,共14页
轨迹时空模式的研究,对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仅分析了物理轨迹时空模式变化,尚缺乏从群体虚拟轨迹的视角,分析其与物理轨迹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因此,本研究选取美国10个大型样本城市作为研... 轨迹时空模式的研究,对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仅分析了物理轨迹时空模式变化,尚缺乏从群体虚拟轨迹的视角,分析其与物理轨迹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因此,本研究选取美国10个大型样本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OSM网络地图作为虚拟空间,利用地图瓦片访问频率构建群体虚拟轨迹,与物理轨迹对比分析居家令干预政策实施前后时空分布、时空衰减和空间要素偏好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城市中群体虚拟轨迹访问频率具有一致的中心–边缘空间结构,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导致城市中心吸引力明显减弱;干预政策实施后,群体虚拟轨迹不同空间要素访问频率相比疫情前平均下降67.84%,且不同空间要素同步下降,仅在部分区域中对医疗设施的访问频率增加,谷歌移动指数代表的物理轨迹平均下降48.05%,仅居住场所增长22.15%。②物理轨迹访问频率变化与干预政策时间一致,然而虚拟空间中群体提前一周左右已经进入居家管制的活动模式。研究成果表明群体虚拟轨迹相比物理轨迹对于干预政策响应时间更早、时空衰减更大,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空间 群体虚拟轨迹 时空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 OSM
下载PDF
数字化视阈下“财税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4
作者 胡扬 胡娟 胡小梅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数字化视阈下“财税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是财税课程群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在阐述教育数字化视阈下“财税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必要性基础之上,从数字团队建设、线上激励机制、数字化资源整合、数字技术支持和应用水平等... 数字化视阈下“财税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是财税课程群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在阐述教育数字化视阈下“财税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必要性基础之上,从数字团队建设、线上激励机制、数字化资源整合、数字技术支持和应用水平等方面全面梳理和总结“财税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建设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促进“财税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可持续发展、构建高质量财税专业教研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财税课程群 虚拟教研室
下载PDF
基于网络圈群的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庞美青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信息时代,网络圈群是大学生重要的虚拟社群空间,其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承载了大学生的言行活动及思想话语。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实现对网络圈群的全覆盖,通过提升思政话语在圈群中的传播效度来引导学生思想成长,形塑学生价值理念。文章... 信息时代,网络圈群是大学生重要的虚拟社群空间,其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承载了大学生的言行活动及思想话语。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实现对网络圈群的全覆盖,通过提升思政话语在圈群中的传播效度来引导学生思想成长,形塑学生价值理念。文章基于网络圈群对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传播进行深入研究,在阐释网络圈群与思政话语传播之间的交互关系基础上,分析其面临的传播困境,探讨优化传播模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圈群 虚拟社群 高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虚拟现实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香勤 金璐璐 刘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训练联合核心肌群锻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训练联合核心肌群锻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干预,研究组接受VR训练联合核心肌群干预。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D区及E区、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下肢粗大运动功能,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上肢精细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和表面肌电特征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精细运动商(FMQ)评分较前升高(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GMFM-88 D、E区及BBS评分较前升高(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值频率(MF)、肌电积分值(iEMG)较前升高(P<0.05),两组足背伸协同收缩率(CR)较前降低(P<0.05),研究组MF、iEMG高于对照组(P<0.05),C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R训练联合核心肌群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有效提高患儿的下肢粗大运动功能、上肢精细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增强记录,提高主动肌和拮抗肌的收缩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虚拟现实训练 核心肌群 精细运动
下载PDF
后悔心理下虚拟问答社区知识共享演化仿真
17
作者 梁敬 李明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7期551-558,共8页
促进用户知识共享是虚拟问答社区成功发展的关键,研究旨在探究群体异质性和用户后悔心理对其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为社区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考虑群体异质性,将虚拟问答社区的参与用户划分为积极共享用户和消极共享用户,进一步构建... 促进用户知识共享是虚拟问答社区成功发展的关键,研究旨在探究群体异质性和用户后悔心理对其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为社区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考虑群体异质性,将虚拟问答社区的参与用户划分为积极共享用户和消极共享用户,进一步构建考虑用户后悔心理的虚拟问答社区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支付矩阵,分析不同博弈情景下的参与用户和社区平台的演化博弈稳定策略,并通过仿真考察参与用户的后悔程度、外部收益感知程度等因素对虚拟问答社区参与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理。降低用户的后悔程度,提高用户外部收益感知程度、社区平台激励及积极共享用户比例有利于促进虚拟问答社区用户的积极知识共享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问答社区 知识共享 群体异质性 用户后悔心理 演化博弈
下载PDF
“校院企协同、科产教融合”重构医学检验基层教学组织的探索与实践
18
作者 楚曼 马艳侠 +3 位作者 卢丹 庞弘燊 徐筱淇 陈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3期97-101,共5页
本文研究了医学检验专业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局限性,医学检验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医学检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特色明显,企业和高端产业人才参与度高,提出基于“校院企协同、科产教融合”重构医学检验基层教学组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研究了医学检验专业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局限性,医学检验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医学检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特色明显,企业和高端产业人才参与度高,提出基于“校院企协同、科产教融合”重构医学检验基层教学组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社会、产业需要的新医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教学组织 虚拟教研室 人才培养模式 校院企协同
下载PDF
5G LAN应用及安全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福莉 蒋耀辉 +2 位作者 汪超 王蕴杰 虞江 《通信技术》 2024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R16中启动了5G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项目研究,该技术让5G网络具备了提供广域局域网的能力,为5G网络与工业网络的融合提供了助力。首先介绍了5G LAN的标准演进...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R16中启动了5G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项目研究,该技术让5G网络具备了提供广域局域网的能力,为5G网络与工业网络的融合提供了助力。首先介绍了5G LAN的标准演进、实现原理、关键技术,重点说明了5G LAN在家庭/园区网、企业网络、工业网络等的典型应用;其次分析了5G LAN中基础平台、网络接入、信息隔离、信息传输等方面的主要安全问题,并分别从基础设备计算平台、网络和系统安全防护、系统隔离防护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提升5G LAN的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网 工业网络 5G 虚拟网络组
下载PDF
数字治理新实践:虚拟公共空间何以促进村民公共事务参与——基于乡村微信群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苗珊珊 吴曦 许增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面临“村民缺位”的重大挑战。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覆盖,以乡村微信群为代表的乡村虚拟公共空间的出现为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带来了新的转机。基于OLS、KHB和2SLS等实证方法,采用扬州市微观调研数据,探讨了...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面临“村民缺位”的重大挑战。随着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覆盖,以乡村微信群为代表的乡村虚拟公共空间的出现为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带来了新的转机。基于OLS、KHB和2SLS等实证方法,采用扬州市微观调研数据,探讨了虚拟公共空间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公共空间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村民公共事务参与;虚拟公共空间主要通过增强村干部信任和管理透明度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产生间接影响;虚拟公共空间的生成方式(行政内嵌型和自发内生型)并不会造成虚拟公共空间影响程度的显著差异。为理解数字技术发展对乡村基层治理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提升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水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 村民的缺位 虚拟公共空间 微信群 村干部信任 管理透明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