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lent brain infarctions and leuko-arai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first-ever acute lacunar strokes 被引量:1
1
作者 Peterus Thajeb Wen-Yuan Lee +4 位作者 Chung-Hung Shih Teguh Thajeb James Davis Rosanne Harrigan Linda Chang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5期443-447,共5页
We report on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 and leuko- araiosis (LA) of 23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diagnosed “first-ever” acute ischemic lacunar stroke. The lacunar syndromes were pure motor hemiparesis (10), pure s... We report on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 and leuko- araiosis (LA) of 23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diagnosed “first-ever” acute ischemic lacunar stroke. The lacunar syndromes were pure motor hemiparesis (10), pure sensory syndrome (2), ataxic hemiparesis (3), dysarthria clumsy hand syndrome (3), and sensory- motor deficit (5). Nineteen out of the 23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completed strokes on arrival to the hospital, and 4 (17%) developed evolving-stroke within 24 hours of stroke onset. A lacune corresponded to the acute stroke could be found in all patients on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in 18 (78%) on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RI showed additional subclinical or asymptomatic “silent brain infarctions or lacunes” (SBI) in 19 (83%) of 23 patients, and leuko-araiosis (LA) of moderate to severe degree (> grade 2) was present in 61% of patients although dementia was absent. Hypertension is the risk factor in 78% of cases followed by diabetes mellitus, smoking, and elevated plasma cholesterol level. Independence of the types of lacunar syndromes,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 grade LA. None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and plasma glucose had grade 3 or grade 4 LA (p < 0.05). In conclusion, evolving-stroke occurs in one- fifth of patients with “first-ever” lacunar infarct within the first 24 hours of stroke onset. SBI was found in 83% of cases.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re associated with additional SBI and high grade LA. The severity of leuko-araiosis per se dictates the cerebrovascular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D Tomography First-Ever STROKE Lacune Leuko-Araios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下载PDF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 in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Could Brain MRI Be a Routine Investigation?
2
作者 Mohamed Hamdy Ibrahim Taha Kamel Alloush +2 位作者 Marwa Adel Shaaban Mohammed Khalid Abdul Rahim Mohammad Ahmad M. Saad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14年第3期112-116,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e study was a prospective on 80 patients recruited from neurology, endocrine outpatient clinics. P...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e study was a prospective on 80 patients recruited from neurology, endocrine outpatient clinics. Patients were type II diabetics as described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11 criteria. All patients underwent full metabolic profiles to diagnose diabetes mellitus and MRI brain scans to detect cerebral infarction. Results: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 were detected in 60% of patients (48/80 patients) predominately along 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area and subcortical areas (Basal ganglia, Thalamus). Conclusion: Asymptomatic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could have vascular cerebral changes without neurological symptoms. MRI brain scans could be recommended as routine diagnosis (if possible) for early cerebral infarct detection in type II diabeti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VALENCE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Diabetes MELLITUS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无症状脑梗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一项多中心研究
3
作者 李秋伶 唐文武 +4 位作者 余艺雯 邓欢 杨小华 陈晓霞 季一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32-3239,共8页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具有较高无症状脑梗死(SBI)发病率,且是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前阶段。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MHD患者SBI风险,以早期识别并减少不良预后。目的探讨MHD患者发生SB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具有较高无症状脑梗死(SBI)发病率,且是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前阶段。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MHD患者SBI风险,以早期识别并减少不良预后。目的探讨MHD患者发生SB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0月4个中心(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蓬安县人民医院)的486例MHD患者。以MHD患者是否发生SBI为结局事件,分为SBI组(n=102)和非SBI组(n=384),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集(n=340)和验证集(n=146)。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变量,构建MHD患者发生SB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建模集70例(20.6%)MHD患者发生SBI,验证集32例(21.9%)患者发生SBI。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7,95%CI=1.005~1.050)、饮酒史(OR=4.487,95%CI=2.075~9.706)、BMI(OR=1.082,95%CI=1.011~1.156)、睡眠时间<5 h/d或>9 h/d(OR=6.286,95%CI=3.560~11.282)、慢性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乙肝)(OR=1.873,95%CI=1.067~3.347)、血清乳酸水平(OR=1.452,95%CI=1.152~1.897)、尿素清除率(URR)(OR=0.922,95%CI=0.875~0.970)和抗血小板药用药史(OR=0.149,95%CI=0.030~0.490)是MHD患者发生SB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包含上述8个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该预测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95%CI=0.759~0.873)和0.808(95%CI=0.723~0.893),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提示该模型可使患者获得最大临床收益。结论基于年龄、饮酒史、BMI、睡眠不足或睡眠过长、慢性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乙肝)、血清乳酸水平、URR和抗血小板药用药史建立的MHD患者发生SBI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有望对MHD患者发生SBI风险进行准确、个性化的评估并实施早期干预以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维持性血液透析 预测模型 多中心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NO、ET-1及hs-CRP的影响
4
作者 刘用诚 邹春燕 +2 位作者 陈丽明 苏泳鑫 尹莲花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诊断为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147例。...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诊断为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健康宣教组、太极拳组和快步走组三组,每组49例。健康宣教组给予无症状脑梗死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太极拳组和快步走组在健康宣教组的基础上,分别进行24式简化太极拳训练和快步走训练,每周3次,每次60分钟,连续训练12周。1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干预前后NO、ET-1、hs-CRP水平。结果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NO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ET-1的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hs-CRP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后组内与干预前比较,太极拳组干预后NO水平上升,ET-1及hs-CRP水平下降;快步走组ET-1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干预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太极拳组干预后的NO水平高于快步走组和健康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宣教组干预后的ET-1水平高于太极拳组和快步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干预后的hs-CRP水平低于快步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可增加无症状脑梗死患者NO合成及降低ET-1、hs-CRP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太极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与静态平衡功能的关系
5
作者 胡巧玲 刘用诚 +3 位作者 伍丽娟 倪许玲 黄佩菁 尹莲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5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认知功能与静态平衡功能的关系,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并确诊为SBI患者6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认知功能与静态平衡功能的关系,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并确诊为SBI患者6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不同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轻度认知障碍组,各30例,比较两组静态平衡功能。结果:与轻度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正常组MoCA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得分均高于轻度认知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定向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认知障碍组的视觉依赖性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衡稳定性系数和本体感觉系数评价各等级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正常组的重心偏倚幅度评价与平衡指数评价均优于轻度认知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认知正常者相比,SBI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具有较大的视觉依赖性、更大的重心偏移幅度和更差的平衡指数,推测SB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静态平衡功能的下降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建议对SBI伴认知障碍者进行平衡功能筛查以评估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认知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中老年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谱、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陈丽明 尹莲花 +3 位作者 邹春燕 刘用诚 胡巧玲 郑彦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4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脑梗死(SBI)中老年女性患者的血脂谱、人体成分等指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为寻求改善中老年女性的SBI患病及进展风险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 目的:分析无症状脑梗死(SBI)中老年女性患者的血脂谱、人体成分等指标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为寻求改善中老年女性的SBI患病及进展风险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发现的91例SBI中老年女性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脂、颈动脉彩超、人体成分等检测结果。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IMT增厚组(IMT≥1.0 mm)51例、IMT正常组(IMT<1.0 mm)40例,分析IMT增厚与血脂谱特征、人体成分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结果:IMT增厚组甘油三酯(TG)、hs-CRP水平、体重指数(BMI)、体脂率、腰臀比、脂肪量、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Hcy、去脂体重、肌肉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增厚与血清hs-CRP水平及BMI、体脂率、腰臀比、脂肪量、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hs-CRP、BMI、体脂率、脂肪量及腰臀比的增加对于SBI中老年女性的IMT增厚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脂谱 超敏C反应蛋白 人体成分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危险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袁天童 范彩丽 +1 位作者 李冰心 李雪梅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0期4143-4147,共5页
无症状脑梗死(SBI)是一种常见且特殊的脑血管疾病,由于缺乏典型的体征和临床表现,患者大多通过颅脑磁共振检查发现。SBI危险因素不仅包括年龄等不可控因素,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可控因素,但目前临床关于SBI尚无有效干预措施,导致患者... 无症状脑梗死(SBI)是一种常见且特殊的脑血管疾病,由于缺乏典型的体征和临床表现,患者大多通过颅脑磁共振检查发现。SBI危险因素不仅包括年龄等不可控因素,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可控因素,但目前临床关于SBI尚无有效干预措施,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目前临床医师关于SBI的治疗主要基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且以控制危险因素为主。因此,深入研究SBI危险因素,可以为SBI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为 周博锋 +1 位作者 胡才友 吕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190-219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78例SBI患者(SBI组)和78例性别、年龄及所伴有的慢性病与其相匹配的对照者(对照组)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画钟测验(CDT)、汉密尔...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78例SBI患者(SBI组)和78例性别、年龄及所伴有的慢性病与其相匹配的对照者(对照组)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画钟测验(CDT)、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分析SBI患者的年龄、病灶数、抑郁程度、血压、血糖及血脂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SBI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3.8%(4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2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0,P<0.01)。SBI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CD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BI组中,年龄≥70岁,有多发病灶,伴有抑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各亚组的MMSE、CDT评分分别低于各对照亚组的评分(P<0.01)。结论 SBI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非常普遍,其认知功能下降与年龄、脑梗死病灶数及是否伴有抑郁、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无症状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小血管病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秦伟 胡红梅 +2 位作者 李譞婷 杨淑娜 胡文立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年龄18~45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均经颅脑MRI确诊,根据MRI观察CSVD两种主要影像学表现无症状脑梗死(SBI)和脑白质高信号(WMH)... 目的观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年龄18~45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均经颅脑MRI确诊,根据MRI观察CSVD两种主要影像学表现无症状脑梗死(SBI)和脑白质高信号(WMH)的发生率,并用Fazekas量表评估WMH严重程度。收集并比较有无CSVD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意义的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BI和WMH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部位WMH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30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08例(36.0%)存在SBI,66例(22.0%)表现为室旁WMH和(或)深部WMH,44例(14.7%)同时存在SBI和WMH;室旁WMHFazekas评分0分6例、1分189例、2分87例、3分18例,深部WMHFazekas评分0分143例、1分91例、2分46例、3分20例。校正混杂因素后,年龄(OR=1.054,95%CI 1.001~1.110,P=0.046)、高血压(OR=2.356,95%CI 1.380~4.021,P=0.002)是SB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140,95%CI 1.058~1.228,P=0.001)、冠心病(OR=3.628,95%CI 1.470~8.953,P=0.005)是WM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1.158,95%CI 1.094~1.227,P=0.000)、高血压(OR=2.764,95%CI 1.559~4.900,P=0.000)、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13,95%CI 1.001~1.026,P=0.040)与室旁WMH严重程度独立相关;年龄(OR=1.107,95%CI 1.054~1.162,P=0.000)、冠心病(OR=2.273,95%CI 1.008~5.125,P=0.048)、血清肌酐(OR=1.011,95%CI 1.001~1.020,P=0.026)、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12,95%CI 1.001~1.024,P=0.038)与深部WMH严重程度独立相关。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CSVD,年龄、高血压、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是CS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青年 脑小血管病 无症状脑梗死 脑白质高信号
下载PDF
以头晕为主诉的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土明 毛家亮 +1 位作者 钟萍 吴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了解以头晕为主诉的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在以头晕为主诉的SBI患者心理障碍识别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S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3年6月~2015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目的了解以头晕为主诉的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在以头晕为主诉的SBI患者心理障碍识别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S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3年6月~2015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的以头晕为主诉的SBI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采用SAS 9.2统计软件,对SSS进行重测信度和Cronbachα相关分析,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通过SSS评定,有65.4%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SSS的重测信度为0.864,Cronbachα为0.841,SSSSAS、SSS-SDS、SAS-SDS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837、0.840。SSS各因子分与SSS总分的相关系数0.792~0.861。SSS粗分>36分为界值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度86.7%,特异度70.0%,ROC曲线下面积=0.856。结论以头晕为主诉的SBI患者存在较高的心理障碍,SSS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帮助神经内科医生门诊时识别以头晕为主诉的SBI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躯体症状障碍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信度 ROC曲线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龚敏 王爱华 曾艺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59-860,87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SBI)的危险因素,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通过分析50例糖尿病合并SBI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与50例非SBI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验室和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冠心...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SBI)的危险因素,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通过分析50例糖尿病合并SBI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与50例非SBI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验室和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心电图异常和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血糖>8·3mmol/L、血脂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细胞比容增高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增高的发生率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起始处的管壁内径、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和阻力指数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和血脂的代谢紊乱,易发生SBI。故规律生活、合理饮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肥胖,改善脑缺血及脑代谢才能预防糖尿病SB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无症状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博 沈滔 +5 位作者 毛蕾 钟玲 方麒林 姜国林 丁连斌 刘团结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脑小血管病( SV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脑S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诊断将其分为无症状脑梗死组(SBI,56例),脑白质疏松组(LA,143例),颅外段动脉硬化组( EC,28例),颅...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脑小血管病( SV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脑SV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诊断将其分为无症状脑梗死组(SBI,56例),脑白质疏松组(LA,143例),颅外段动脉硬化组( EC,28例),颅内段动脉硬化组( IC,31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分析其对脑SVD发病的影响。结果脑SVD患者以老年女性居多,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且尿酸、Hcy、CRP 水平也普遍升高。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Hcy均是SBI、LA、EC、IC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是SBI(OR:3.47,95%CI:1.76~4.65)、LA(OR:2.98,95%CI:1.48~5.64)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而血浆Hcy与EC、IC无明显相关性( P>0.05)。 LA患者中随着Fazekas分级的增加,血浆Hcy水平依次升高( P<0.05)。结论血浆Hcy与脑SVD,尤其是SBI、LA具有相关性,是脑S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脑大血管病变( EC、IC)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同型半胱氨酸 无症状脑梗死 脑白质疏松
下载PDF
冠心病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楠 范林 +2 位作者 林朝贵 郑安 陈良龙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 (SBI)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2例冠心病病人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Gensini评分 ,以评定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并于冠状动脉造影后一周进行头颅的 CT扫描及颈动脉超声显像检查 ,然后分析两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 (SBI)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2例冠心病病人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Gensini评分 ,以评定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并于冠状动脉造影后一周进行头颅的 CT扫描及颈动脉超声显像检查 ,然后分析两病的相关性。结果 :(1)头颅 CT查出 SBI患者 14例 (2 6 .9% ) ;(2 ) 14例 SBI病人中 11例 (78.5 % )伴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 ;(3)与无 SBI者比较 ,14例 SBI者的年龄 (6 5 .5 7± 2 .42岁 )显著增大 (P<0 .0 0 1) ;冠状动脉造影评分 (1.92 8± 0 .2 86 )、 Gensini评分 (35 .86± 5 .13)均显著升高 (P均 <0 .0 0 5 ) ;(4 )冠状动脉造影评分与 SBI阳性率的相关系数为 0 .892 ,Gensini评分与 SBI病灶数的相关系数为 0 .95 7。结论 :冠心病与无症状性脑梗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无症状性脑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素蓉 高艳琼 王敏 《医学综述》 2006年第20期1254-1256,共3页
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SCI)是目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它是症状性脑梗死的一种前兆,因此对此病的研究很有必要。有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颈内动脉狭窄等是... 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SCI)是目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它是症状性脑梗死的一种前兆,因此对此病的研究很有必要。有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颈内动脉狭窄等是SCI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在SCI病因的研究方面又有新的报道,有研究表明,血液中高浓度的高半胱氨酸是SCI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吸烟与本病有无因果关系依然存在争论;SCI一部分患者也存在遗传倾向;另有研究发现,炎性反应也参与了SCI的发生和发展;还有研究发现适当的饮酒是SCI的一个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高半胱氨酸 高敏性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与事件相关电位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音 张宁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与事件相关电位(ERP)变化的关系。方法对68例SBI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及ERP检查,并与55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BI组中,31例(45....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与事件相关电位(ERP)变化的关系。方法对68例SBI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及ERP检查,并与55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BI组中,31例(45.6%)HAMD≥17分(抑郁亚组),37例(54.4%)HAMD<17分(非抑郁亚组)。SBI组MMSE评分(17.1±1.8)较对照组(25.2±1.6)显著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52.9%vs 12.7%)显著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SBI组P3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显著降低(均P<0.05)。SBI组中,抑郁亚组MMSE评分(14.9±1.2)较非抑郁亚组(21.6±2.6)显著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93.6%vs 21.6%)显著增高,P3潜伏期明显延长和波幅明显降低(均P<0.05)。SBI抑郁亚组MMSE评分与P3潜伏期负相关,与波幅正相关(r=-0.537,r=0.529;均P<0.05)。结论SBI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伴抑郁症状者认知功能障碍更显著。ERP检查可早期发现SB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抑郁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视觉保持测验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认知损害的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明 李剑 +2 位作者 黄柏如 张辉顺 李卫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 评估视觉保持测验 (VRT)在无症状性脑梗死 (SB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 4 7例SBI和 31例正常人在VRT、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 (MMSE)中的差异 ,并以WAIS RC为效标 ,评价VRT的效度。结果 SBI组的VRT得... 目的 评估视觉保持测验 (VRT)在无症状性脑梗死 (SB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 4 7例SBI和 31例正常人在VRT、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 RC)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 (MMSE)中的差异 ,并以WAIS RC为效标 ,评价VRT的效度。结果 SBI组的VRT得分以及WAIS RC总智商 (FIQ)、知觉组织因子 (POSs)和记忆 /注意因子 (MFSs)标准分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0 0~ 0 0 0 2 ) ,两组MMSE分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397)。VRT得分与WAIS RC三种智商的相关系数为 0 6 79~ 0 85 8。结论 VRT检测SBI的认知损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度 ,临床简单易行 ,可作为SBI认知损害的筛选测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保持测验 无症状性脑梗死 认知损害 测定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简易智力状态量表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男性无症状脑梗死与腹型肥胖及血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静 乔建民 +1 位作者 王俊奇 郭庆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3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男性无症状脑梗死(SBI)与腹型肥胖及血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开滦集团高管健康查体男性职工645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腰围≥90 cm作为腹型肥胖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腹型肥胖组474例和腰围正常组171例。依据头颅CT诊... 目的:探讨男性无症状脑梗死(SBI)与腹型肥胖及血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开滦集团高管健康查体男性职工645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腰围≥90 cm作为腹型肥胖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腹型肥胖组474例和腰围正常组171例。依据头颅CT诊断为SBI170例,并测定血糖、血脂等血生化指标,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男性SBI与腹型肥胖者及血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与非SBI组比较,SBI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腹型肥胖例数、收缩压、腰围、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非SBI组;腹型肥胖组饮酒例数、高血压病史、SBI、体质量指数、血糖、甘油三酯高于腰围正常组(P<0.01,P<0.05),腹型肥胖组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腰围正常组(P<0.01)。以SBI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依次筛选出腹型肥胖、收缩压(P<0.01,P<0.05)与其相关。结论:腹型肥胖、收缩压增高可能是SBI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腰围 无症状脑梗死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病人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林文 王峰 胡屹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SBI病人、40例脑梗死(CI)病人、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TNF-α含量。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hs...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检测40例SBI病人、40例脑梗死(CI)病人、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TNF-α含量。结果SBI组和CI组血清hs-CRP(8.86mg/L±0.86mg/L、16.32mg/L±1.88mg/L)及TNF-α(1.92ng/mL±0.73ng/mL、2.56ng/mL±0.91ng/m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I组血清hs-CRP和TNF-α含量亦显著高于SBI组(P<0.05)。SBI组内,病灶数目多者的血清hs-CRP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病灶数目少者(P<0.05)。血压观测值越高,腔隙性梗死灶数目越多,未服降压药者较正规降压治疗者梗死灶数量明显增多。结论炎症过程参与了脑的小血管病变;hs-CRP、TNF-α水平与脑缺血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登 师桂萍 +2 位作者 李保东 薛朴 狄柯坪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68例患者头颅CT或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BI40例,以腔隙性脑梗死为最常见(75%),病灶直径介于0.5~5.0cm;病灶多分布于基底节区、...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BI)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68例患者头颅CT或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BI40例,以腔隙性脑梗死为最常见(75%),病灶直径介于0.5~5.0cm;病灶多分布于基底节区、内囊和放射冠等部位。部分SBI患者表现为头晕、轻微头痛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和吸烟等均为SBI的危险因素。应充分认识SBI的临床特点及意义,采取积极措施,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痒状脑梗死 危险因素 影像学特征 治疗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附22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从军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22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头颅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包括信号或密度、大小、部位和范围,总结与类似病变的鉴别经验。结果22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头晕... 目的分析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诊断。方法回顾性研究22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头颅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包括信号或密度、大小、部位和范围,总结与类似病变的鉴别经验。结果22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头晕或眩晕12例,头痛5例,一过性肢体无力或麻木3例,2例表现为言语不清或表达不清等。CT表现为基底节12例(55%),半卵圆区白质4例(18.2%),内囊3例(13.6%),丘脑、脑干及小脑2例(共9%),其它1例(4.2%)。其中单发病灶6例(27%)或多发病灶16例(73%),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划小片状低密度灶,MR I表现为T1W1上低信号,T2W1高信号。类似病灶较多,影像学有时难以鉴别。结论非梗死特异性症状脑梗死影像学表现与症状性脑梗死相同,临床表现也无特点。诊断应以影像学为依据并注意与多发性硬化、脑腔隙和白质疏松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CT MRI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