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Silting Rate in the “Hachef” Dam Situated in Northern Morocco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hange
1
作者 Abderrahim El Boukhari Mohamed Chikhaoui +1 位作者 Hicham Mharzi-Alaoui Mustapha Naimi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0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The Moroccan annual dam silting corresponds to a loss in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reservoirs of about 75 million m3 per year. Land use metamorphosis and the ongoing climate changes are likely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 The Moroccan annual dam silting corresponds to a loss in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reservoirs of about 75 million m3 per year. Land use metamorphosis and the ongoing climate changes are likely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soil degradation and erosion. In this delicate context, Morocco will have to provide appropriate responses in terms of adaptation and remediation strategies to the degradation o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to characterize the Specific Degradation (SD) of the Tangier basi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ilting of the watershed located upstream the Hachef dam and to analyze the silting rate of the Hachef dam according to the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vegetation convent. The adopted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thymetric surveys of the Hachef Dam to characterize the SD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ilting rat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two key factors of water erosion. The results of processing the bathymetric surveys over a 19-year analysis period (1995-2014) show an annual average total silting of about 11.46 Mm3 and a corresponding SD of about 36.7 t&sdot;ha&minus;1&sdot;yr&minus;1. This study shows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silting dynamics of d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 silt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Hachef dam Morocco
下载PDF
Practical Method Proposed to Estimate Silting’s Rate in Small and Hillside Dams
2
作者 Naima Alahiane Ahmed El Mouden +1 位作者 Abderrahmane Ait Lhaj Said Boutaleb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4年第10期930-943,共14页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dams and hillside reservoirs is a common practice for dealing with erratic and unevenly distributed rainfalls in arid and semi arid areas. Moreover, these small hydraulics structures are reco...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dams and hillside reservoirs is a common practice for dealing with erratic and unevenly distributed rainfalls in arid and semi arid areas. Moreover, these small hydraulics structures are recommended as a solution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n rural areas. They are fundamental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water resources. However, these dams are potential sinks for upstream sediment. Therefore, it would be useful to monitor and measure the amount of sediments in small dams becaus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siltation and better functioning of these vital structures. This control and these measurements requi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thymetry or topography surveys which is too expensive for the responsible of these small dam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and low cost method called: Triangulation of the estimated silted level.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accessible silted level in dam. This new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another method based on the initial Elevation-Capacity curve of dam, usually used when the bathymetry is not attainable. The results of both of them have been verified with those of the bathymetry and electrical tomography methods and validated the proposal method as the most approximate. Therefore, this method is recommended as a new direct and simple technique to evaluate the amount of silting in small dams and hillsid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damS Evaluate silting BATHYMETRY TRIANGULATION
下载PDF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不良地质问题及整治措施探析
3
作者 陈振宇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4期116-119,共4页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侵蚀严重,建设淤地坝可以预防和改善水土流失,保护坝区生态环境并涵养水土。工程区属黄土高原水侵蚀区,沟壑密集,冲刷严重,在此修建淤地坝将面临复杂的地质环境,工程难度较大。通过现场勘察,查明工程区地质条件,探讨黄...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侵蚀严重,建设淤地坝可以预防和改善水土流失,保护坝区生态环境并涵养水土。工程区属黄土高原水侵蚀区,沟壑密集,冲刷严重,在此修建淤地坝将面临复杂的地质环境,工程难度较大。通过现场勘察,查明工程区地质条件,探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并提出整治措施,用于解决满郭滩大(2)型淤地坝建设中的实际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淤地坝 不良地质 整治措施
下载PDF
淤泥大坝上下游防渗加固改造技术及渗流分析
4
作者 王冶志 李翠兰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4期38-43,共6页
淤泥大坝是一种常见的坝型,因其建造材料的特殊性,导致防渗水效果较差。为了提升大坝防渗效果,针对两种加固方案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方案A中的A13方案加固后的坝体单宽渗流量相较于初始值减少91.67%;出口渗透比降与初始值相比,减少93.59... 淤泥大坝是一种常见的坝型,因其建造材料的特殊性,导致防渗水效果较差。为了提升大坝防渗效果,针对两种加固方案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方案A中的A13方案加固后的坝体单宽渗流量相较于初始值减少91.67%;出口渗透比降与初始值相比,减少93.59%;A13方案改进后坝体的水流浸润线相较于原始高度,减少40.0%。因此,采用A方案中的A13方案,坝体满足渗透稳定要求。研究结果对淤泥大坝的防渗技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大坝 防渗 加固 技术 渗流分析
下载PDF
BIM在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杜强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系统是近些年大型交通工程、建筑工程领域逐渐推广的重要发展理念,Civil 3D、Revit等通用软件的应用引起了工程设计领域的重大变革。本文重点介绍了Civil 3D技术在水土保持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系统是近些年大型交通工程、建筑工程领域逐渐推广的重要发展理念,Civil 3D、Revit等通用软件的应用引起了工程设计领域的重大变革。本文重点介绍了Civil 3D技术在水土保持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利用BIM系统的强大建模及管理功能,可以实现设计方案比选更加直观、技术论证更加合理、工程量分析计算更加精准、设计效率更加高效快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应用 淤地坝 除险加固设计
下载PDF
淤地坝溃决洪水计算研究
6
作者 张晓静 《陕西水利》 2024年第8期52-56,共5页
为研究淤地坝溃决后的洪水风险,通过总结归纳淤地坝溃决案例,分析淤地坝溃坝特征,以溃口尺寸、洪水痕迹为目标反演溃决流量过程,采用溃口扩展模型和水力学计算模型,推导针对淤地坝溃决洪水的计算模型,实现淤地坝溃决洪水快速分析方法 ,... 为研究淤地坝溃决后的洪水风险,通过总结归纳淤地坝溃决案例,分析淤地坝溃坝特征,以溃口尺寸、洪水痕迹为目标反演溃决流量过程,采用溃口扩展模型和水力学计算模型,推导针对淤地坝溃决洪水的计算模型,实现淤地坝溃决洪水快速分析方法 ,并结合西廒沟流域实际情况,对流域范围内的淤地坝溃坝洪水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该方法计算快速、准确,可在工程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溃决 洪水
下载PDF
山西省淤地坝监测及预警技术体系研究
7
作者 赵万广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根据淤地坝工程特点及安全运用要求,提出以淤地坝地理信息数据库、在线监测站、智能数据分析模块为主要内容的淤地坝监测及预警体系技术路线,可为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淤地坝 监测预警 技术体系
下载PDF
关于将斜拉坝技术运用于淤地坝建设的设想
8
作者 辛振科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均质土填筑的淤地坝易发生连锁溃坝,文中提出了将斜拉坝技术运用于淤地坝建设的设想,并与闸坝和液压升降坝2种方式进行了对比。在大厚度黄土地区修建斜拉坝,其主要技术难点是坝前拉索的锚固问题,对此开发设计了适用于深覆盖层上建设斜... 均质土填筑的淤地坝易发生连锁溃坝,文中提出了将斜拉坝技术运用于淤地坝建设的设想,并与闸坝和液压升降坝2种方式进行了对比。在大厚度黄土地区修建斜拉坝,其主要技术难点是坝前拉索的锚固问题,对此开发设计了适用于深覆盖层上建设斜拉坝的抗拔基础结构。并对斜拉坝的防渗、泄洪等方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坝 淤地坝 抗拔基础
下载PDF
小流域拦砂坝上下游冲淤特征调查分析
9
作者 王金水 陈剑刚 +2 位作者 王喜安 李向宁 徐文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8,共8页
极端降水诱发的泥石流具有规模大、沿程侵蚀严重、淤埋范围大等特点,需要在小流域内修建梯级拦砂坝工程进行调控。在汶川地震影响区域内选取33条典型泥石流沟道进行调查,获取了105座拦砂坝特征参数以及梯级拦砂坝作用下的沟道冲淤形态变... 极端降水诱发的泥石流具有规模大、沿程侵蚀严重、淤埋范围大等特点,需要在小流域内修建梯级拦砂坝工程进行调控。在汶川地震影响区域内选取33条典型泥石流沟道进行调查,获取了105座拦砂坝特征参数以及梯级拦砂坝作用下的沟道冲淤形态变化,总结了拦砂坝的类型及判别方式,提出了实体坝与透过性坝的4种坝型组合模式、梯级坝的坝间距下2种回淤模式。进一步分析了梯级坝的特征模式(坝型组合模式、回淤模式)对沟道的冲淤形态(回淤坡降折减系数、冲刷深度相对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实体坝与透过性坝的组合模式(SO、OS模式)对沟道回淤形态影响明显,两种回淤模式中的互馈式运行模式对淤积形态影响显著,回淤相互不影响的独立运行模式下的冲刷作用更强烈。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内梯级坝的坝型选择、坝间距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拦砂坝 坝型组合模式 坝间距 回淤模式 冲淤形态
下载PDF
河谷文明演变与历史滑坡堵江——以金沙江上游卓英村为例
10
作者 邓建辉 周小棚 +3 位作者 赵思远 李化 叶成林 谢和平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近年来,作者在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开展历史堵江滑坡调查,在金沙江上游发现系列沿江分布的残碉,其中以左岸的白玉县卓英村残碉分布最为集中,共17座,且未见公开报道。这些残碉是一个历史部落或村庄的遗迹,是藏彝走廊历史文化遗存的组成部... 近年来,作者在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开展历史堵江滑坡调查,在金沙江上游发现系列沿江分布的残碉,其中以左岸的白玉县卓英村残碉分布最为集中,共17座,且未见公开报道。这些残碉是一个历史部落或村庄的遗迹,是藏彝走廊历史文化遗存的组成部分。鉴于藏彝走廊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方面,本文尝试采用自然科学方法拓展相关研究。基于现场调查和地质测年,结合前人工作成果,确定残碉群的建造时间与历史归属,分析历史滑坡堵江事件对河流地貌与河谷文明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卓英村残碉群兴建于1780~1490 a BP,相应的历史年代为东汉末期至南朝时期,按地域极有可能是古白狼国遗迹;2)残碉的修建高程和时间与措拉古滑坡堰塞湖尾部的湖滩高程和溃决时间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湖泊淤积、干热河谷气候、取水便利等为卓英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3)约1510 a BP前的一次大洪水事件导致措拉堰塞坝完全溃决,岸坡塌岸引起的耕地逐渐消失,以及取水不便等人居环境恶化是导致卓英村被遗弃的自然因素;4)横断山脉河流历史堵江滑坡引起的河道淤积为民族迁徙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也留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类似卓英村残碉的深入研究有望丰富和拓展白狼国与藏彝走廊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残碉 藏彝走廊 古白狼国 古滑坡堵江 淤积 溃坝
下载PDF
基于视场角原理的淤地坝技术指标测量方法
11
作者 杨翔惟 金美君 +4 位作者 罗珂 马晨 王康 田园盛 张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128,共6页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淤地坝技术指标高效精准的测量方法,掌握其复杂运行环境下技术参数的变化情况,为淤地坝稳定性动态评估、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数据。本文基于视场角原理,构建淤地坝长度、面积、高度和坡度...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淤地坝技术指标高效精准的测量方法,掌握其复杂运行环境下技术参数的变化情况,为淤地坝稳定性动态评估、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数据。本文基于视场角原理,构建淤地坝长度、面积、高度和坡度4类数学几何模型,并设计特征图像采集与筛选、特征目标解译与数据提取方案,开展了淤地坝技术指标的实例测量研究。本文构建的测量方法最大误差为-3.48%,不同类型指标测量精度存在差异,坝顶长、坝顶宽、输水涵管和淤积高程测量误差相对最小,平均误差在1%以下;溢洪道、明渠等指标平均误差在2%以下;坝高、淤地面积及坝坡比等指标平均误差在3.5%以下。本文提出的淤地坝技术指标测量方法设计合理,测量误差较小,具备高效、精准的测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视场角 RTK差分技术 数学几何模型
下载PDF
新材料和新技术及新工艺在淤地坝及其坝系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军社 《科技资讯》 2023年第22期137-140,共4页
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并不断推动着淤地坝工程的创新与发展。未来淤地坝工程将继续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和环保的方向发展。重点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 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并不断推动着淤地坝工程的创新与发展。未来淤地坝工程将继续朝着智能化、数字化和环保的方向发展。重点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等新技术,拦泥透水、免管护一体、浮力式挡水等筑坝新手段,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顶管、虹吸管+太阳能等新技术在防水建筑物中的应用,及柔性、效能和竖井等新型溢洪道和新工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 坝体 溢洪道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融合OBIA的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系提取
13
作者 钱伟 王春 +4 位作者 代文 卢旺达 李敏 陶宇 李梦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03-1812,共10页
淤地坝对于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精确提取淤地范围和淤地坝点位对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有重要意义。现有图像分类方法中缺乏对淤地坝地形特征的考虑,容易被误判为梯田或土堆。除此之外,自动提取研究多集中于淤地范围提... 淤地坝对于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精确提取淤地范围和淤地坝点位对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有重要意义。现有图像分类方法中缺乏对淤地坝地形特征的考虑,容易被误判为梯田或土堆。除此之外,自动提取研究多集中于淤地范围提取,淤地坝点位仍依赖人工判读。因此,提出一种自动提取淤地坝系的方法:通过深度学习融合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OBIA)方法提取韭园沟流域淤地范围,再利用水文分析方法提取淤地坝点位。结果表明:本方法提取的淤地范围精准率、召回率、F1Score分别为81.97%、90.94%、89.70%,F1Score与仅使用OBIA方法相比提升了21.94%。淤地坝点位的自动识别准确率为81.08%,完整率为88.89%,与前人目视解译的准确度相近,并实现了淤地坝范围和淤地坝点位的全要素提取。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淤地坝空间布局优化和水土流失评估等分析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范围提取 淤地坝点位提取 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OBIA) U-Net框架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甘肃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14
作者 陈江明 《青海科技》 2023年第6期163-172,共10页
选取甘肃省庄浪县的庙龙沟、榆林沟流域淤地坝为研究对象,通过积水面积、折减系数等指标,系统估算淤地坝工程蓄积的雨洪资源量,进一步估算淤地坝工程带来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榆林沟和庙龙沟流域淤地坝工程雨洪资源的多年平均理... 选取甘肃省庄浪县的庙龙沟、榆林沟流域淤地坝为研究对象,通过积水面积、折减系数等指标,系统估算淤地坝工程蓄积的雨洪资源量,进一步估算淤地坝工程带来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榆林沟和庙龙沟流域淤地坝工程雨洪资源的多年平均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分别为2154.39万m^(3)、67.86万m^(3)、61.08万m^(3)和2796.28万m^(3)、88.08万m^(3)、79.27万m^(3);同时在50%频率下各流域淤地坝工程雨洪资源的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分别为2131.61万m^(3)、67.15万m^(3)、60.43万m^(3)和2778.32万m^(3)、87.52万m^(3)、78.77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淤地坝 水资源 可利用量 估算
下载PDF
临县干河沟大型淤地坝现状分析及除险加固设计
15
作者 渠志刚 《山西水利科技》 2023年第4期21-22,25,共3页
干河沟大型淤地坝建成于1988年,枢纽组成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无溢洪道。放水建筑物已全部损坏,无法修复;大坝现状淤积高程已超过设计淤积高程,现状防洪不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淤地坝除险加... 干河沟大型淤地坝建成于1988年,枢纽组成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无溢洪道。放水建筑物已全部损坏,无法修复;大坝现状淤积高程已超过设计淤积高程,现状防洪不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淤地坝除险加固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险加固 淤地坝 临县干河沟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记录的泥沙沉积过程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李勉 杨剑锋 +1 位作者 侯建才 沈中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9,共6页
淤地坝是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在拦蓄泥沙的同时,也记载了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历史变化过程及特征。该研究根据流域历史降雨资料,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关地沟小流域淤地坝1959~1987年泥沙沉积旋回变化及各旋回层... 淤地坝是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在拦蓄泥沙的同时,也记载了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历史变化过程及特征。该研究根据流域历史降雨资料,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关地沟小流域淤地坝1959~1987年泥沙沉积旋回变化及各旋回层泥沙中、小流域沟间地和沟谷地表层土体中放射性同位素137Cs含量,研究了小流域侵蚀产沙变化过程及泥沙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该小流域在淤地坝建设初期,侵蚀产沙强度很大,其后产沙强度由强变弱,呈显著降低趋势,淤地坝内沉积泥沙的70%来源于沟间地;微小流域与较大流域在泥沙来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土壤侵蚀 ^137CS 泥沙沉积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基于粮食需求的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规模与论证 被引量:7
17
作者 冉大川 王正杲 +2 位作者 胡建军 马勇 庞小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从黄土高原地区粮食需求、总来沙量和建设能力三方面论证了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建设规模。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到2020年共需布设淤地坝16.3万座,其中骨干坝2.7万座,中小型淤地坝13.6万座;到2020年黄土高原地区将新增加坝地面... 从黄土高原地区粮食需求、总来沙量和建设能力三方面论证了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建设规模。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到2020年共需布设淤地坝16.3万座,其中骨干坝2.7万座,中小型淤地坝13.6万座;到2020年黄土高原地区将新增加坝地面积49.5万hm2,可退耕陡坡地297万hm2,退耕面积占2000年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总面积823万hm2的36%。因此,《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的淤地坝建设目标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地区 淤地坝建设 陡坡地 坝地 坡耕地 水土保持 退耕 粮食需求 规模 增加
下载PDF
淤地坝在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中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卉芳 曹文洪 +1 位作者 秦伟 张晓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64,共5页
淤地坝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在黄土高原地区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研究淤地坝在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中的贡献,已成为泥沙研究和水土保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该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马家沟为例,分析淤地坝在... 淤地坝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在黄土高原地区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研究淤地坝在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中的贡献,已成为泥沙研究和水土保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该研究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马家沟为例,分析淤地坝在水土保持措施中的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7年年均减沙量最大的是淤地坝,其次是梯田,依次为林地和草地。坝地的减沙量贡献率在1990-2000年为41.51%,在2001-2007年平均达到了46.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水土保持措施 贡献
下载PDF
拦沙坝调节泥石流拦挡与输移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贾世涛 崔鹏 +2 位作者 陈晓清 黄凯 李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38-2345,共8页
拦沙坝是泥石流防治措施中的一种重要拦蓄拦挡工程,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防护体系配置优化的新思路展开试验研究。在室内二维水槽模型试验中,通过改变泥石流容重、一次过程体积总量和模型坝的开孔率等控制参数,得出泥石流性能在过坝... 拦沙坝是泥石流防治措施中的一种重要拦蓄拦挡工程,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防护体系配置优化的新思路展开试验研究。在室内二维水槽模型试验中,通过改变泥石流容重、一次过程体积总量和模型坝的开孔率等控制参数,得出泥石流性能在过坝前、后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回淤坡度随泥石流容重、一次输移体积总量的增大和开孔率的减小而增大。泥石流容重越小,输移体积总量和坝身开孔率对坡度的影响越大。(2)当泥石流一次过程输移总量不超过拦沙坝库容时,开孔率2.2%时的流量变化量为6.6%时的2倍左右。(3)在相同的排水孔过流方式下,可用二次式来拟合物料容重与容重比值的关系。由该拟合式可推出容重为15.67 kN/m3时,容重变化程度最大。(4)引入D50比值作为表征拦沙坝分选泥石流能力的参数,比较泥石流过坝时的颗粒变化情况,稀性泥石流经过拦沙坝时,其"拦粗排细"作用最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拦沙坝 回淤坡度 流量 容重变化 颗粒分选
下载PDF
黄河中游淤地坝拦沙机理及作用 被引量:43
20
作者 方学敏 万兆惠 匡尚富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49-53,共5页
本文分析了淤地坝形成后水文泥沙条件的变化,探讨了淤地坝的淤积形态和拦沙机理,从单坝拦沙定额、小流域对比分析、河流泥沙变化、典型暴雨洪水等方面讨论了淤地坝的拦沙作用.
关键词 淤地坝 水土保持 拦沙 黄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