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mmonium and phosphate by zeolite synthesized from coal fly ash as influenced by acid treatment 被引量:33
1
作者 ZHANG Bao-hua WU De-yi WANG Chong HE Sheng-bing ZHANG Zhen-jia KONG Hai-n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40-545,共6页
Zeolite synthesized from fly ash (ZFA) without modification is not efficient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NH4+ and phosphate at low concentrations that occur in real effluents, despite the high potential removal capacit... Zeolite synthesized from fly ash (ZFA) without modification is not efficient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NH4+ and phosphate at low concentrations that occur in real effluents, despite the high potential removal capacity.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o enhanc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ammonium and phosphate at low concentrations, ZFA was modified with acid treatment and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mmonium and phosphate in a wide range of concentration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seen that when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ZFA, only the treatment by 0.01 mol/L of H2SO4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ammonium at low initial concentrations. The behavior was well explained by the pH effect. Treatment by more concentrated H2SO4 le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ZFA structure and a decrease in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Treatment by 0.01 mol/L H2SO4 improv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osphate by ZFA at all initial P concentrations, while the treatment by concentrated H2SO4 (≥0.9 mol/L) resulted in a limited maximum phosphate immobilization capacity (PIC).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rough a previous mild acid treatment (e.g. 0.01 mol/L of H2SO4), ZFA can be used in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H4+ and P at low concentrations simulating real efflu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OLITE fly ash acid treatment ammonium phosphate removal
下载PDF
Use of zeolitized coal fly ash in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mmonium and phosphate from aqueous solu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WU Deyi HU Zhanbo +2 位作者 WANG Xinze HE Shengbing KONG Hainan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213-220,共8页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phosphate can cause eutrophication.Therefore,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material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the nutrients is important.In this study,a low calcium fl...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phosphate can cause eutrophication.Therefore,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material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the nutrients is important.In this study,a low calcium fly ash and high calcium fly ash were converted into zeolite using the hydrothermal method.The removal of ammonium and phosphate that coexist in aqueous solution by the synthesized zeolite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eolitized fly ash could efficiently eliminate ammonium and phosphate at the same time.Saturation of zeolite with Ca^(2+)rather than Na+favored the removal of both ammonium and phosphate because the cation exchange reaction by the NH_(4)^(+)resulted in the release of Ca2+into the solu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Ca^(2+)with PO_(4)^(3−)followed.An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elevated the immobilization of phosphate whereas it abated the removal of ammonium.Nearly 60%removal efficiency for ammonium was achieved in the neutral pH range from 5.5 to 10.5,while the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pH out of the neutral range lowered the adsorption.In contrast,the removal of phosphate approached 100%at a pH lower than 5.0 or higher than 9.0,and less phosphate was immobilized at neutral pH.However,there was still a narrow pH range from 9.0 to 10.5 favoring the removal of both ammonium and phosphate.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removal of ammonium was caused by cation exchange;the contribution of NH3 volatilization to immobilization at alkaline conditions(up to pH level of 11.4)was limited.With respect to phosphate immobilization,the mechanism was mainly the formation of precipitate as Ca_(3)(PO_(4))_(2) within the basic pH range or as FePO_(4) and AlPO_(4) within acidic pH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 ash ZEOLITE ammonium phosphate removal
原文传递
Thermodynamic study on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tungstate solution via magnesium salt precipitation method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贵香 何利华 +3 位作者 赵中伟 陈星宇 高利利 刘旭恒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3440-3447,共8页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diagrams of Mg2+- 3-4PO - +4NH -H2O system at 298 K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From the diagram, the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from ...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diagrams of Mg2+- 3-4PO - +4NH -H2O system at 298 K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From the diagram, the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from the tungstate solution by magnesium salt precipitation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magnesium increases from 0.01 mol/L to 1.0 mol/L, the optimal pH for the phosphorus removal by magnesium phosphate decreases from 9.8 to 8.8.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hosphorus almost keeps the level of 4.0×10-6 mol/L in the system. MgHPO4, Mg3(PO4)2 and the mixture of Mg3(PO4)2 and Mg(OH)2 are stabilized in these system, respectively. However, increasing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magnesium has little effect on phosphorus removal by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while it is helpful for phosphorus removal by increasing the total ammonia concentrati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hosphorus can decrease to 5.0×10-7 mol/L as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reaches 5.0 mol/L and the optimal pH value is 9-10. Finally,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home-made ammonium tungstate solution containing 50 g/L WO3 and 13 g/L P.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dosage of MgCl2 is 1.1 times of the theoretical amount, the optimum pH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is 9.5, which matches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exa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GSTATE phosphorus removal THERMODYNAMICS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chemical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研究与应用进展
4
作者 李佳蔚 隋倩雯 +1 位作者 张烨铠 魏源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3-1501,共9页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Anammox)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同步去除NH_(4)^(+)和SO_(4)^(2-)的新型生物处理工艺,为废水同步脱氮除硫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其氮硫转化机制、功能微生物与影响因素等研究仍有不足。综述了S-Anammox相关反应方程式、...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Anammox)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同步去除NH_(4)^(+)和SO_(4)^(2-)的新型生物处理工艺,为废水同步脱氮除硫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其氮硫转化机制、功能微生物与影响因素等研究仍有不足。综述了S-Anammox相关反应方程式、潜在功能微生物与功能基因、影响因素,分析了S-Anammox工艺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不同的组合工艺。建议进一步深化氮硫转化机制的研究,揭示功能微生物、反应条件与调控原理,为S-Anammox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废水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 功能微生物 同步脱氮除硫 硫酸盐还原
下载PDF
镧离子改性蒙脱石同步脱氮除磷
5
作者 吴成秀 姚鸳 罗武辉 《江西冶金》 2024年第5期375-382,共8页
氮、磷浓度过高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Phoslock®(镧离子改性膨润土)在实际富营养化水体治理领域已广泛应用。早期研究多侧重于Phoslock®的除磷机制与稳定性,对共存氨氮的同步吸附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制备La3+改性高纯蒙... 氮、磷浓度过高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Phoslock®(镧离子改性膨润土)在实际富营养化水体治理领域已广泛应用。早期研究多侧重于Phoslock®的除磷机制与稳定性,对共存氨氮的同步吸附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制备La3+改性高纯蒙脱石模拟Phoslock®除磷关键组分,探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改性蒙脱石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12范围内,此改性蒙脱石具有良好的除磷稳定性;当pH=10时,氨氮吸附量达到最大值,约为9.7 mg/g。相较于单一体系,共存体系中氮、磷吸附相互促进,缩短彼此的吸附平衡时间;此外,氨氮共存提高了磷的最大吸附量,而PO_(4)^(3‒)共存却降低了氨氮的最大吸附量。PO_(4)^(3‒)吸附几乎不受共存离子影响,Ca^(2+)和Mg^(2+)降低了氨氮吸附量,而HCO_(3)^(‒)和SiO_(3)^(2‒)促进了氨氮的吸附。改性蒙脱石主要通过表面沉淀(LaPO_(4))的方式除磷,分布于蒙脱石层间边缘的LaPO4形成的空间位阻降低了层间La^(3+)的利用率,阻碍了氨氮的离子交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镧离子 同步去除 氨氮 磷酸根
下载PDF
ITO靶材生产废水脱氮工艺实验及监测研究
6
作者 卢亚伟 郁亚磊 杨晓凡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135-137,165,共4页
对ITO靶材生产废水含氨氮废水质进行分析,对常用的氨氮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选用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和次氯酸钠折点加氯除氨氮方法进行监测实验研究,此废水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最佳摩尔比N∶Mg∶PO_(4)=1∶1.7∶1.7,次氯酸钠折点加氯方法最... 对ITO靶材生产废水含氨氮废水质进行分析,对常用的氨氮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选用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和次氯酸钠折点加氯除氨氮方法进行监测实验研究,此废水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最佳摩尔比N∶Mg∶PO_(4)=1∶1.7∶1.7,次氯酸钠折点加氯方法最佳摩尔比N∶Cl摩尔比1∶1.6,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和次氯酸钠折点加氯方法均能将氨氮降到标准以下,单独使用的药剂成本分别为3700元/吨和2500元/吨。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产生的鸟粪石如果可以1200元/每吨以上价格出售,对于ITO靶材生产含氨氮废水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具有成本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氨氮废水 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 次氯酸钠折点加氯除氨氮
下载PDF
MWCNT-FAP协效聚磷酸铵阻燃环氧树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延茂 赵丹 朱玉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1,108,共8页
为了资源化利用废水中的氮、磷元素,以含氮、磷、铁的模拟废水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原料,以化学沉淀法合成了多壁碳纳米管-磷酸铵铁(MWCNT-FAP),优化了MWCNT-FAP的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能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等手段... 为了资源化利用废水中的氮、磷元素,以含氮、磷、铁的模拟废水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原料,以化学沉淀法合成了多壁碳纳米管-磷酸铵铁(MWCNT-FAP),优化了MWCNT-FAP的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能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MWCNT-FAP进行表征。将MWCNT-FAP和聚磷酸铵(APP)引入环氧树脂(EP)中制备复合材料(MWCNT-FAP-APP/EP)。采用微尺度燃烧量热法和UL-94方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释放率(HRR)和阻燃性,利用拉伸测试系统对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FAP粒径约为20~30nm。MWCNT-FAP能改善环氧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加入MWCNT-FAP和APP后,环氧树脂的HRR明显降低,点燃时间延长,MWCNT-FAP-APP/EP可通过UL 94 V-0评级。炭渣分析表明,MWCNT-FAP和APP在降低聚合物可燃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该方法在废水处理、氮磷回收和防火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磷酸铵铁 多壁碳纳米管 阻燃剂 环氧树脂
下载PDF
IMAP副产磷淤渣制备硫基磷铵杂质的控制及表征
8
作者 邓伏礼 杨韩 +1 位作者 丁瑶 龙秉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135,共4页
工业级磷酸一铵(IMAP)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磷淤渣,磷淤渣采用硫酸酸解后经脱氟、氨中和、冷却结晶、除杂可用来生产硫基磷铵。考察了结晶后的溶液在除杂过程中pH对制备硫基磷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2.8时,滤液中MgO、Fe_(2)O_(3... 工业级磷酸一铵(IMAP)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磷淤渣,磷淤渣采用硫酸酸解后经脱氟、氨中和、冷却结晶、除杂可用来生产硫基磷铵。考察了结晶后的溶液在除杂过程中pH对制备硫基磷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2.8时,滤液中MgO、Fe_(2)O_(3)和Al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0.44%、0.06%和0.41%。硫基磷铵产品经ICP分析,Fe、Al和Mg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046%、0.074%和0.94%。XRD和红外以及热重分析表明,硫基磷铵是NH_(4)H_(2)PO_(4)和(NH_(4))_(2)SO_(4)组成的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级磷酸一铵 磷淤渣 硫基磷铵 除杂
下载PDF
Ce-La双金属氧化物同步去除酸性废水中磷酸盐和氟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含 赵雨 +5 位作者 陈嘉超 许海民 朱雅娴 陈志辉 申萌萌 杨文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48-5256,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能同步吸附磷酸盐和氟的Ce-La双金属氧化物纳米吸附剂(CLBOs).结果表明,CLBOs主要以粒径20~50nm的纳米颗粒或纳米团簇的形式存在,比表面积为117.9m^(2)/g.CLBOs在pH为4~12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酸性条件有利于C...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能同步吸附磷酸盐和氟的Ce-La双金属氧化物纳米吸附剂(CLBOs).结果表明,CLBOs主要以粒径20~50nm的纳米颗粒或纳米团簇的形式存在,比表面积为117.9m^(2)/g.CLBOs在pH为4~12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酸性条件有利于CLBOs的除磷除氟;在pH=4.0、磷酸盐和氟初始浓度为30、10mg/L的条件下,CLBOs最大磷、氟吸附量分别可达59.14,19.25mg/g.得益于静电吸引、配体交换和内配位络合的综合作用,CLBOs表现出优异的同步除磷除氟性能,且在高浓度竞争离子体系中能实现磷酸盐和氟的选择性吸附.CLBOs除磷除氟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且对氟的吸附速率显著快于磷酸盐,其中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240min,氟达到吸附平衡仅需100min.吸附饱和的CLBOs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可长期重复使用,在含磷、氟酸性废水的深度处理领域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a双金属氧化物 酸性废水 磷酸盐 同步去除
下载PDF
MnO_(x)同步除锰氨氮滤池的快速启动及污染物去除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瑞峰 杨世莲 +2 位作者 杨靖 郭英明 陈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7-205,共9页
通过将MnO_(x)负载于石英砂表面形成MnO_(x)滤料,并以此构筑滤池,开展动态试验,考察了滤池的启动周期、污染物去除效率及影响因素;同时通过表征MnO_(x)结构变化和灭活滤料表面微生物等方法探究了MnO_(x)滤池的污染物去除机制.结果表明:... 通过将MnO_(x)负载于石英砂表面形成MnO_(x)滤料,并以此构筑滤池,开展动态试验,考察了滤池的启动周期、污染物去除效率及影响因素;同时通过表征MnO_(x)结构变化和灭活滤料表面微生物等方法探究了MnO_(x)滤池的污染物去除机制.结果表明:运行第1d滤池出水锰即可达标,运行至第9d,滤池启动完成,可实现对水中锰和氨氮的同步有效去除.滤池可稳定同步去除锰和氨氮的最大平均浓度分别为1.4和1.6mg/L,滤速为6m/h,且通过提升水中溶解氧含量可进一步增强滤池对锰和氨氮的去除效果.SEM、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滤池运行过程中,MnO_(x)由相对密实的颗粒堆积形态逐步发展为多孔的一体化海绵状结构,其组成由ramsdellite和birnessite型MnO_(2),逐步发展为buserite和birnessite型MnO_(2),但元素组成相对较为稳定.结合滤料表面的微生物灭活实验,认为滤池稳定运行阶段,MnO_(x)对锰的去除主要为非生物作用,对氨氮的去除以生物作用为主,化学催化氧化和吸附作用分别占16.9%~23.6%和4.4%~11%.研究结果将为利用MnO_(x)促进锰和氨氮高效过滤去除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x) 氨氮 快速启动 同步去除
下载PDF
改性沸石同步深度脱氮除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段金明 林建清 +3 位作者 方宏达 聂斌 巫晶晶 吴国宏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9-833,共5页
以氯化铝、硫酸镁为活性剂,采取高温活化,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改性工艺。以模拟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改性沸石同步去除水样中氮磷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温度下改性沸石对磷酸盐和氨氮的吸附平衡和吸附... 以氯化铝、硫酸镁为活性剂,采取高温活化,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改性工艺。以模拟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改性沸石同步去除水样中氮磷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温度下改性沸石对磷酸盐和氨氮的吸附平衡和吸附热力学,以及脱氮除磷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5 min后改性沸石脱氮除磷过程基本完成,其pH值范围与实际污水相符,最佳pH值为8;当投加质量浓度为0.8 g/L时,出水中氨氮浓度和总磷浓度均达到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改性沸石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热力学参数ΔG0、ΔH0分别为正值和负值,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改性 氨氮 磷酸盐 同步去除 等温线 热力学
下载PDF
粉煤灰合成沸石同步脱氨除磷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赵统刚 吴德意 +3 位作者 陈建刚 孔海南 张葆华 王灶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6-700,共5页
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研究其在同步去除氮、磷方面的特性.合成沸石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净化均随时间增加而变化,但均在24h后基本达到平衡.随合成沸石投加量的增加,同步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效果越好,但在投加量为8g·L^-1以上时... 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研究其在同步去除氮、磷方面的特性.合成沸石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净化均随时间增加而变化,但均在24h后基本达到平衡.随合成沸石投加量的增加,同步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效果越好,但在投加量为8g·L^-1以上时去除率的增加明显放慢.在pH为7~9时氨氮去除率最高(约60%),超过此pH范围时去除率降低.在pH7~9范围磷去除率达最低(约为85%),超过此pH范围时去除率增加(最高达到近100%).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为放热反应,对磷的吸附为吸热反应.不同阳离子饱和的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顺序依次为:Al〉Mg〉Ca〉Na〉Fe,对磷的吸附顺序则为:Al〉Fe〉Ca〉Mg〉Na.合成沸石的氨氮吸附机理为阳离子交换作用,对磷的去除除化学沉淀作用外尚有吸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沸石 粉煤灰 氨氮 磷酸盐 去除 特性
下载PDF
新型废水生物脱氮的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3
作者 闫志英 廖银章 +3 位作者 李旭东 刘晓风 袁月祥 宋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2-296,共5页
生物脱氮是含氮废水处理公认的最佳处理方式,随着对生物脱氮微生物学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生物脱氮特殊菌株或菌群及微生物转化机制不断被发现.本文在传统生物脱氮过程机理上,结合最近国内外生物脱氮的新发现,就短程硝化反硝化... 生物脱氮是含氮废水处理公认的最佳处理方式,随着对生物脱氮微生物学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生物脱氮特殊菌株或菌群及微生物转化机制不断被发现.本文在传统生物脱氮过程机理上,结合最近国内外生物脱氮的新发现,就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微生物学原理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短程硝化反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膨胀蛭石同步脱铵除磷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玉成 单胜道 +1 位作者 张妙仙 周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2-36,共5页
为探讨膨胀蛭石同步脱铵除磷能力,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氨氮和磷酸盐共存时接触时间、粒径、pH值以及温度对膨胀蛭石去除氮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蛭石具有较好的同步脱铵除磷性能,在pH值为7,温度为25℃条件下,用1.00g粒径... 为探讨膨胀蛭石同步脱铵除磷能力,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氨氮和磷酸盐共存时接触时间、粒径、pH值以及温度对膨胀蛭石去除氮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蛭石具有较好的同步脱铵除磷性能,在pH值为7,温度为25℃条件下,用1.00g粒径为80-100目膨胀蛭石对100mL氨氮和磷酸盐浓度分别为50mg/L和10mg/L的模拟污水处理4h后,氨氮和磷酸盐去除率分别达79.4%和93.0%,两者吸附过程均明显表现为“快速吸附,减速平衡”二阶段特征。中性条件下氨氮去除效果最好,酸性或碱性条件有利于磷酸盐去除,温度升高,氨氮去除率下降,磷酸盐去除率上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表明,膨胀蛭石对氨氮与磷酸盐的等温吸附线均较好的符合Langmuir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蛭石 同步脱铵除磷 影响因素 等温吸附线
下载PDF
磷酸铵镁沉淀与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处理海水中的氨氮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文华 张晓青 +4 位作者 邱金泉 司晓光 成玉 王静 张雨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60-2064,共5页
大量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是导致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传统生化法对海水中氮磷处理能力有限,天然沸石凭借较强的选择性离子交换性能已成为一种较为经济和高效的水处理材料。本研究通过穿透实验考察了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 大量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是导致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传统生化法对海水中氮磷处理能力有限,天然沸石凭借较强的选择性离子交换性能已成为一种较为经济和高效的水处理材料。本研究通过穿透实验考察了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动态吸附性能,采用磷酸铵镁(MAP)沉淀和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对海水中氨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吸附氨氮达平衡时间随过滤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滤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大,Logistic模型能较好反映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动态吸附过程。MAP沉淀法与沸石吸附法联用可以将海水中氨氮含量降低至较低水平,适宜的滤柱过滤条件为:滤速20L/h,滤层高度100cm。通过焙烧或Na Cl浸洗处理能够恢复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300℃焙烧2h和1.5mol/L Na Cl溶液浸洗24h条件下的再生率分别为99.38%和12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沸石 海水 氨氮 去除效果
下载PDF
磷酸铵镁同时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汤琪 罗固源 +1 位作者 季铁军 许晓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探讨了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等因素对MAP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值,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兼顾处理液的含盐量尽量低,以及满足处理液中的磷含量... 探讨了pH值,物质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质浓度,陈化时间,沉淀剂加入方式等因素对MAP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较佳值,并对各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兼顾处理液的含盐量尽量低,以及满足处理液中的磷含量<10mg/L,氨氮含量在20mg/L左右的条件下,优化出了处理氨氮浓度为0.1mol/L(1400mg/L)及磷酸盐为相应浓度的废水的最佳pH为9.5,最佳摩尔配比为n(Mg):n(P):n(N)=1.2:1.0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脱氮除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NH_3-N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晏波 胡成生 +1 位作者 朱凡 韦朝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89,共5页
针对NH3N浓度为200—1000mg·l-1的废水,以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NH3N,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磷酸铵镁沉淀反应的因素依次为:pH值,PO3-4∶NH+4,Mg2+∶NH+4和反应时间;最优反应条件分别为pH=8,Mg2+∶PO3-4∶NH+4=1.4∶1.2∶1,反应时间10m... 针对NH3N浓度为200—1000mg·l-1的废水,以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NH3N,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磷酸铵镁沉淀反应的因素依次为:pH值,PO3-4∶NH+4,Mg2+∶NH+4和反应时间;最优反应条件分别为pH=8,Mg2+∶PO3-4∶NH+4=1.4∶1.2∶1,反应时间10min,分别考察pH值,PO34投加量,Mg2+投加量和NH3N初始浓度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NH3N的效率及出水NH3N和TP浓度的影响,对养猪场废水和焦化废水中NH3N的处理,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81.01%和73.63%,同时,两种废水相应的COD和色度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81.33%、72.97%和50.27%、2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化学沉淀 脱氮.
下载PDF
磷酸铵镁结晶法处理含磷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琳 聂锦霞 +1 位作者 刘晨 陈云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用模拟废水进行了磷酸铵镁法除磷试验,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溶液p 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和沉淀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N)∶n(Mg)∶n(P)=5. 5∶2∶1,溶液初始p H值9. 5,搅拌速度150 r/min,搅拌时间10 min,沉淀时间15 mi... 用模拟废水进行了磷酸铵镁法除磷试验,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溶液p 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和沉淀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N)∶n(Mg)∶n(P)=5. 5∶2∶1,溶液初始p H值9. 5,搅拌速度150 r/min,搅拌时间10 min,沉淀时间15 min的条件下,磷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磷的去除率可达99. 476%,处理出水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总磷排放标准(8 mg/L)。SEM表明,p H为8. 5,9. 0,9. 5的条件下得到的沉淀产物均具有明显的晶体结构,其中p H为9. 5的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主要是斜方晶体,与磷酸铵镁的理论形态最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法 除磷 结晶 模拟废水
下载PDF
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处理低浓度氨氮污海水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文华 张晓青 +3 位作者 邱金泉 成玉 张雨山 王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8-232,252,共6页
大量氮磷营养物质排入海湾,引起了富营养化、赤潮等一系列海洋污染问题,污海水中氮磷处理技术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具有可同时脱除氨氮和磷酸盐,但还未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尤其是污海水中氨氮的处理。本文... 大量氮磷营养物质排入海湾,引起了富营养化、赤潮等一系列海洋污染问题,污海水中氮磷处理技术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具有可同时脱除氨氮和磷酸盐,但还未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尤其是污海水中氨氮的处理。本文采用磷酸铵镁(MAP)化学沉淀法对污海水中氨氮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利用污海水中大量存在的Mg2+,以Na2HPO4作为沉淀剂,探讨了初始反应体系pH值、PO43/NH4+投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脱除效果的影响。结合沉淀结晶物XRD和SEM分析,确定了MAP沉淀法处理污海水中氨氮的最佳反应条件:初始反应体系pH值为9.5~10.5,PO43/NH4+投配比为1.1/1,反应时间为40 min。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随着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大,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大,当进水氨氮浓度为12 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4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污海水 低浓度氨氮 去除效果 沉淀结晶物
下载PDF
废水处理生物处理高效硝化新工艺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雁秋 张洁 +1 位作者 许翱天 李若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7-199,204,共4页
对短时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及缺氧硝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了分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优势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并指出了生态优势硝化反硝化新工艺的特点和研究开发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生物脱氮 短时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同时硝化反硝化 缺氧硝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