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itu coating and surface partial protonation co-promoting performance of single-crystal nickel-rich cathode in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被引量:1
1
作者 Maoyi Yi Jie Li +5 位作者 Mengran Wang Xinming Fan Bo Hong Zhian Zhang Aonan Wang Yanqing La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7-143,I0005,共8页
The poo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all-solid-state batteries(ASSBs),which is assemblied by Ni-rich cathode and poly(ethylene oxide)(PEO)-based electrolytes,can be attributed to unstable cathodic interface and poo... The poo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all-solid-state batteries(ASSBs),which is assemblied by Ni-rich cathode and poly(ethylene oxide)(PEO)-based electrolytes,can be attributed to unstable cathodic interface and poor crystal structure stability of Ni-rich cathode.Several coating strategies are previously employed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cathodic interface and crystal structure for Ni-rich cathode.However,these methods can hardly achieve simplicity and high efficiency simultaneously.In this work,polyacrylic acid(PAA)replaced traditional PVDF as a binder for cathode,which can achieve a uniform PAA-Li(LixPAA(0<x≤1))coating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single-crystal LiNi_(0.83)Co_(0.12)Mn_(0.05)O_(2)(SC-NCM83)due to H^(+)/Li^(+)exchange reaction during the initial charging-discharging process.The formation of PAA-Li coating layer on cathode can promote interfacial Li^(+)transport and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cathodic interface.Furthermore,the partially-protonated surface of SC-NCM83 casued by H^(+)/Li^(+)exchange reaction can restrict Ni ions transport to enhance the crystal structure stability.The proposed SC-NCM83-PAA exhibits superior cycling performance with a retention of 92%compared with that(57.3%)of SC-NCM83-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after 200 cycles.This work provides a practical strategy to construct high-performance cathodes for ASS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crystal LiNi_(0.83)Co_(0.12)Mn_(0.05)O_(2) In-situ coating PAA-Li Partial protonation
下载PDF
Insight into the capacity degradation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single-crystal Ni-rich cathodes
2
作者 Xiaodong Zhang Jiao Lin +5 位作者 Ersha Fan Qingrong Huang Su Ma Renjie Chen Feng Wu Li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68-76,I0003,共10页
Single-crystal Ni-rich cathodes ar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high-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 due to their higher structural and cycling stability than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s.However,the phase evolution and capac... Single-crystal Ni-rich cathodes ar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high-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 due to their higher structural and cycling stability than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s.However,the phase evolution and capacity degradation of these single-crystal cathodes during continuous lithation/delithation cycling remains unclear.Understanding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croscopic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materia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s crucial.Here,we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istics,phase transition,and capacity decay using capacity differential curve feature identification and in-situ X-ray spectroscopic imaging.We systematically clarify the dominant mechanism of phase evolution in aging cycling.Appropriately high cut-off voltages can mitigate the slow kinetic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crystal cathodes.We also find that 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capacity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 curve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crystal structure disorder of Ni-rich cathodes.These findings constitute a step forward in elucida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lectrochemical extrinsic properties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intrinsic properties and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for failure analysis of layered electrod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crystal cathodes Capacity decay Phase transition Differential capacity analysis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the failure mechanism towards developing high-voltage single-crystal Ni-rich Co-free cathodes
3
作者 Jixue Shen Bao Zhang +4 位作者 Changwang Hao Xiao Li Zhiming Xiao Xinyou He Xing Ou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045-1057,共13页
Benefited from its high process feasibility and controllable costs,binary-metal layered structured LiNi_(0.8)Mn_(0.2)O_(2)(NM)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balt supply crisis under the surge of global electric vehic... Benefited from its high process feasibility and controllable costs,binary-metal layered structured LiNi_(0.8)Mn_(0.2)O_(2)(NM)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balt supply crisis under the surge of global electric vehicles(EVs)sales,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nextgeneration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However,the lack of deep understanding on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NM has seriously hindered its application,especially under the harsh condition of high-voltage without sacrifices of reversible capacity.Herein,singlecrystal LiNi_(0.8)Mn_(0.2)O_(2) is selected an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iNi_(0.8)Co_(0.1)Mn_(0.1)O_(2)(NCM),mainly focusing on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Cofree cathode and illuminating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f Co element on the Li/Ni antisite defect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pecifically,the presence of high Li/Ni antisite defect in NM cathode easily results in the extremely dramatic H2/H3 phase transition,which exacerbates the distortion of the lattice,mechanical strain changes and exhibits poo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especially under the high cutoff voltage.Furthermore,the reaction kinetic of NM is impaired due to the absence of Co element,especially at the single-crystal architecture.Whereas,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Li/Ni antisite defect is controllable at low current densities,owing to the attenuated polarization.Notably,Co-free NM can exhibit better safety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NCM cathode.These findings are benefi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fundamental reaction mechanism of single-crystal Ni-rich Co-free cathode materials,providing new insights and great encouragements to design and develop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IBs with low-cost and high-safety perform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 antisite defect Dynamic characteristic HIGH-VOLTAGE single-crystal Ni-rich Co-free cath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下载PDF
基于动态Stacked-GBDT算法的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俊鑫 赵雪杉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1,共9页
针对现有的数据资源价值评估与定价方法主观性强、定量标准缺乏的问题,提出基于模型堆叠集成GBDT(Stacked-GBDT)算法的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敏感性分析,从数据自身和市场两个维度归纳并建立了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然后... 针对现有的数据资源价值评估与定价方法主观性强、定量标准缺乏的问题,提出基于模型堆叠集成GBDT(Stacked-GBDT)算法的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敏感性分析,从数据自身和市场两个维度归纳并建立了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GBDT机器学习算法与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提出了基于StackedGBDT的数据资源价值评估算法,并与Random Forest和XGBoost算法进行对比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最后,应用Stacked-GBDT模型对数据集进行动态定价。结果表明,Stacked-GBDT算法构建的数据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可为数据价值测算及动态定价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源 动态stacking 数据价值评估 机器学习 集成学习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融合模型的Web攻击检测方法
5
作者 万巍 石鑫 +2 位作者 魏金侠 李畅 龙春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84-94,共11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Web应用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更多便捷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开发Web应用的过程中,大量不规范的新技术应用引入了很...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Web应用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更多便捷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开发Web应用的过程中,大量不规范的新技术应用引入了很多的网站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Web应用开发过程中的漏洞发起攻击,当Web应用受到攻击时会造成严重的数据泄露和财产损失等安全问题,因此Web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一种在Web应用中广泛使用的应用层协议。随着HTTP协议的大量使用,在HTTP请求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际入侵,针对HTTP请求数据进行Web攻击检测的研究也开始逐渐被研究人员所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融合模型的Web攻击检测方法,针对每一条文本格式的HTTP请求数据,首先进行格式化处理得到既定的格式,结合使用Word2Vec方法和TextCNN模型将其转换成向量化表示形式;然后利用Stacking模型融合方法,将不同的子模型(使用配置不同尺寸过滤器的Text-CNN模型搭配不同的检测算法)进行融合搭建出Web攻击检测模型,与融合之前单独的子模型相比在准确率、召回率、F1值上都有所提升。本文所提出的Web攻击检测模型在公开数据集和真实环境数据上都取得了更加稳定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stackING 融合模型 WEB攻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时域特征提取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燃煤锅炉NO_(x)排放浓度预测
6
作者 唐振浩 隋梦璇 曹生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51-6564,I0022,共15页
为提高火电厂锅炉出口NO_(x)排放浓度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考虑组合时域特征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首先,为挖掘数据深层信息,采用时序分析、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 为提高火电厂锅炉出口NO_(x)排放浓度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考虑组合时域特征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首先,为挖掘数据深层信息,采用时序分析、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analysis,CEEMDAN)和统计学计算数据标准差、偏度等特征的方法进行组合时域特征提取以构建重构数据;其次,考虑到重构数据中存在的冗余变量对模型的精度有所影响,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重构数据进行特征降维;最后,为充分发挥各个模型的优势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构建以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ELM)、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极限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为基模型和以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为元模型的Stacking集成学习NO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下都有着不错的预测效果,预测误差均小于2%,能够对锅炉NOx排放浓度实现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x)排放浓度 时序特征 时域特征 数据重构 stacking集成学习
下载PDF
基于FIR-Stacking的刀具磨损预测
7
作者 李备备 陈春晓 +1 位作者 郑飂默 张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针对铣刀加工工件时传感器信号存在噪声、单一传统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FIR滤波器和Stacking集成模型的刀具磨损预测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FIR滤波器去噪,计算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常用统计量作为信号特征... 针对铣刀加工工件时传感器信号存在噪声、单一传统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FIR滤波器和Stacking集成模型的刀具磨损预测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FIR滤波器去噪,计算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常用统计量作为信号特征,并对同一信号的多源信号特征进行拼接,经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保留相关系数大于0.2的特征;最后,以LightGBM、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作为基模型,Lasso作为元模型,构建Stacking集成模型进行刀具磨损预测。使用铣削加工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预测 FIR滤波器 stacking集成模型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算法集成学习的页岩油储层总有机碳含量评价方法
8
作者 宋延杰 刘英杰 +1 位作者 唐晓敏 张兆谦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63-178,共16页
总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油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而传统总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精度较低且普适性较差,机器学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精度,但结果存在不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页岩油储层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精度,基于... 总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油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而传统总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精度较低且普适性较差,机器学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精度,但结果存在不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页岩油储层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精度,基于有机质岩石物理特征和不同总有机碳含量测井响应特征的深入分析,优选出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和密度测井曲线作为总有机碳含量的敏感测井响应,并将其作为输入特征,以岩心分析总有机碳含量作为期望输出值,分别建立了决策树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并建立了以决策树模型为基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为元模型的Stacking算法集成学习模型。利用B油田A区块的岩心样本数据和实际井数据对不同模型预测总有机碳含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Stacking算法的集成学习模型的总有机碳含量预测精度最高,相较于决策树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改进的ΔlgR法,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因此,基于Stacking算法的集成学习模型为该研究区最有效的总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这为准确地评估页岩油储层的生烃潜力、确保页岩油储层的高效开采及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评价 总有机碳含量 决策树 支持向量回归机 stacking算法 集成学习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复原研究
9
作者 曹志民 丁璐 韩建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3期470-476,共7页
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在石油勘探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受地质或仪器的影响,经常会出现部分甚至完整的声波测井曲线缺失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复原方法,该模型使用随机森林(RF)、梯... 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在石油勘探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受地质或仪器的影响,经常会出现部分甚至完整的声波测井曲线缺失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复原方法,该模型使用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轻量梯度提升机(LightGBM)和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作为基学习器,支持向量回归(SVR)作为元学习器,同时采用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实验选取了大庆油田某区块的实际测井数据,分别进行了同井和异井间的缺失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复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单一模型预测更加准确,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时差测井曲线 stacking集成学习 测井曲线复原 5折交叉验证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算法的抛石护岸水毁破坏预测研究
10
作者 王浩 晏田田 +3 位作者 郭剑波 张金涛 马利群 安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88,共4页
抛石护岸在顶冲等极端情况下易发生水毁破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通过水槽试验获取496组样本数据,利用互信息(MI)筛选出6个关键特征属性,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R)、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和随机森林(RF)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多个预... 抛石护岸在顶冲等极端情况下易发生水毁破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通过水槽试验获取496组样本数据,利用互信息(MI)筛选出6个关键特征属性,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R)、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和随机森林(RF)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多个预测模型。然后,将这些模型作为基学习器,结合BP神经网络(BPNN)作为元学习器,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构建抛石护岸破坏程度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_(RMSE))及平均绝对误差(M_(MAE))等评价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tacking模型在抛石护岸破坏高度、长度、范围上的平均R^(2)为0.98、RRMSE为0.02、M_(MAE)为0.03,相较于单一模型(SVR、GRNN、RF),Stacking模型的R_(RMSE)、M_(MAE)皆为最小,R2最高。在抛石护岸水毁破坏程度的预测中,融合的Stacking模型展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石护岸 水毁破坏 stacking集成算法 预测研究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模型的学术论文多标签分类系统构建
11
作者 刘爱琴 郭少鹏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学术论文高质量多标签自动分类是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的关键程序之一。本研究利用Stacking模型将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限树、极端梯度提升和神经网络五个分类器融合为一个异质集成分类器,并利用基于问题转换思想的多二分类模型将该分... 学术论文高质量多标签自动分类是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的关键程序之一。本研究利用Stacking模型将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极限树、极端梯度提升和神经网络五个分类器融合为一个异质集成分类器,并利用基于问题转换思想的多二分类模型将该分类器应用于学术论文多标签分类。根据学术论文的特点,依次实现了与之配套的论文特征提取模块、TF-IDF加权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最终构建成一个面向学术论文的多标签分类系统。仿真实验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学术论文多标签分类系统在处理学术论文多标签分类问题时,较传统的单模型分类器或同质集成模型分类器在泛化能力、稳定性与准确率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图9。参考文献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分类 stacking模型 多标签分类 多二分类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
12
作者 唐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5-744,共10页
针对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为突出短期风速的局部特征并降低建模难度,通过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短期风速分解为若干个稳定分量。然后... 针对风电场短期风速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Stacking融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为突出短期风速的局部特征并降低建模难度,通过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将短期风速分解为若干个稳定分量。然后,利用信息熵和近似熵来判定各分量的复杂度,高复杂度分量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低复杂度分量选择随机配置网络作为对应的预测模型。利用Stacking算法对每个模型的预测值进行融合,使预测精度得到提升。最后,通过一组实际的短期风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将提出的预测模型应用于其预测。对比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可提高短期风速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短期风速 组合预测 互补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多模型 stacking融合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融合模型的PHEV复合储能系统实时能量分配策略
13
作者 吴忠强 马博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为了解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单一电池低比功率、无法响应暂态功率需求的问题,设计了电池和超级电容并联式复合储能系统。同时针对采用动态规划法优化负载电流分配时缺乏实时性的问题,利用不同驱动工况下动态规划优化的结果构成训练集进... 为了解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单一电池低比功率、无法响应暂态功率需求的问题,设计了电池和超级电容并联式复合储能系统。同时针对采用动态规划法优化负载电流分配时缺乏实时性的问题,利用不同驱动工况下动态规划优化的结果构成训练集进行训练,并综合GRU网络以及XGBoost算法,提出了一种Stacking集成学习框架下多模型融合的能量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仅使用单一电池的储能系统相比,基于Stacking融合模型的实时能量分配系统在UDDS和US06两种循环工况下,电池峰值电流分别降低了48.7%和50.8%,有效削弱了电池的峰值电流,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复合储能系统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动态规划 XGBoost stacking融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VMD-Stacking集成学习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模型
14
作者 慈铁军 廖子恒 +2 位作者 任梦晨 梁音 吴自高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9期14-23,共10页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性的VMD-Stacking集成模型,以解决数据集变化时传统学习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选择与发电功率强相关的气象特征,通...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性的VMD-Stacking集成模型,以解决数据集变化时传统学习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选择与发电功率强相关的气象特征,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将功率数据分解为多个模态分量,由此构成新的数据集。运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调整超参数,综合评判随机森林等8种学习模型的评价指标,自适应选出预测性能最优的3种模型作为基学习器,并选用稳定性和泛化能力相对较强的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作为元学习器,建立Stacking融合模型。对各分量的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以某新能源场站为例,对风、光电站的发电功率进行预测。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面对不同数据集时,体现出较强的适应性,预测性能也得到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功率预测 stacking集成学习 VMD 皮尔逊相关系数 贝叶斯超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融合的LSTM-SA-RBF短期负荷预测
15
作者 方娜 邓心 肖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37,共7页
为了解决单个神经网络预测的局限性和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和Stacking框架相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利用随机森林筛选出与历史负荷相关性强烈的特征因素,采用SSA为负荷数据降噪,简... 为了解决单个神经网络预测的局限性和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和Stacking框架相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利用随机森林筛选出与历史负荷相关性强烈的特征因素,采用SSA为负荷数据降噪,简化模型计算过程;基于Stacking框架,结合长短期记忆(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LSTM)-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SA)、径向基(radial base functions,RBF)神经网络和线性回归方法集成新的组合模型,同时利用交叉验证方法避免模型过拟合;选取PJM和澳大利亚电力负荷数据集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比较,所提模型预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谱分析 stacking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径向基神经网络 短期负荷预测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的套损预测方法研究
16
作者 赵建民 张珺博 崔佳鑫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6期1685-1690,共6页
根据油气生产过程中的套管损坏影响因素众多、数据复杂等特点,通过数据预处理、随机森林重要性分析等技术对现场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采用特征工程的方法处理缺失值并选取特征参数。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对套损预测不佳的问题,提出采用双... 根据油气生产过程中的套管损坏影响因素众多、数据复杂等特点,通过数据预处理、随机森林重要性分析等技术对现场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采用特征工程的方法处理缺失值并选取特征参数。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对套损预测不佳的问题,提出采用双层Stacking模式集成学习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和K近邻算法为基模型,逻辑回归为元模型,以此构建泛化能力更强的套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于单一的机器学习模型准确率与F1值均有提升,该模型最终的准确率达到8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套管损耗 套损预测 stacking模型融合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远程资源传输负荷预测
17
作者 商娟叶 《信息技术》 2024年第6期94-99,104,共7页
传统电网远程资源传输负荷预测方法忽略了对资源的集成训练,导致电网负荷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为此,提出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远程资源传输负荷预测方法。构建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同时通过长短时记忆网络构建Stacking-LSTM网... 传统电网远程资源传输负荷预测方法忽略了对资源的集成训练,导致电网负荷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为此,提出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远程资源传输负荷预测方法。构建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同时通过长短时记忆网络构建Stacking-LSTM网络混合模型,利用时间滑动窗口构建影响因素数据特征图,并将其输入网络混合模型,利用Stacking基础学习训练层实现训练,并将训练结果输入LSTM网络层,完成电网远程资源传输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网络收敛速度较快,获取特征的贡献度较高,且负荷预测结果接近实际值,可以较好地跟踪负荷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cking集成学习 远程资源传输 负荷预测 长短时记忆 滑动窗口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的苹果树逐日蒸散量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娜娜 毕远杰 +2 位作者 何苗 郭向红 雷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为准确模拟苹果树逐日蒸散量,以支持向量机(SVM)、多层感知机(MLP)、随机森林(RF)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为初级学习器,以多元线性回归(MLR)为次级学习器,基于Stacking策略建立集成学习模型(LSM),将LSM模型的模拟精度与MLR、SVM、MLP、R... 为准确模拟苹果树逐日蒸散量,以支持向量机(SVM)、多层感知机(MLP)、随机森林(RF)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为初级学习器,以多元线性回归(MLR)为次级学习器,基于Stacking策略建立集成学习模型(LSM),将LSM模型的模拟精度与MLR、SVM、MLP、RF、GBDT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影响苹果树蒸散量的主要因子为日平均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风速、温度和日序数,最大互信息值分别为0.97、0.72、0.63、0.62、0.60,表层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率对蒸散量的影响较小。相比于MLR、SVM、MLP、RF、GBDT模型,LSM模型的模拟精度最高,MLR模型的模拟精度最低;使用日平均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风速、温度及日序数5个特征参数在准确模拟苹果树蒸散量的同时,还能降低特征的获取成本。研究结果可为苹果树逐日蒸散量的精准模拟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蒸散量 苹果树 机器学习 stacking集成学习 模拟精度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分频地震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
19
作者 刘磊 李伟 +3 位作者 杜玉山 岳大力 张雪婷 侯加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地震属性蕴含大量储层信息,融合多种地震属性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由于地下地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依据单一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难以精细刻画储层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分频地震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 地震属性蕴含大量储层信息,融合多种地震属性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由于地下地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依据单一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难以精细刻画储层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分频地震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根据不同厚度储层的振幅与频率关系,利用多个频率的地震信息,降低地震属性的多解性;②联合相关性分析和无监督聚类技术优选地震属性,剔除冗余属性特征;③利用能够综合多个差异化模型优势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融合不同频段的地震属性,提高地震属性的解释精度。将该方法用于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并使用线性公式定量分析法进一步评估Stacking模型的泛化效果。结果显示:与单类预测模型相比,Stacking模型的综合预测性能和可靠性均有显著提升;对应的地震属性融合结果高值区形态更加清晰,融合属性与砂体厚度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92,这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stackING 集成学习 分频 智能融合
下载PDF
坝基灌浆量预测ISSA-Stacking集成学习代理模型研究
20
作者 祝玉珊 王晓玲 +3 位作者 崔博 陈文龙 轩昕祺 余红玲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5,共12页
灌浆量预测对坝基灌浆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灌浆工程隐蔽且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灌浆量预测.代理模型是一种能够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近似关系的快速求解方法,然而单一代理模型的预测稳定性和准确性较低,组合代理模型... 灌浆量预测对坝基灌浆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灌浆工程隐蔽且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灌浆量预测.代理模型是一种能够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近似关系的快速求解方法,然而单一代理模型的预测稳定性和准确性较低,组合代理模型仅将单一模型结果进行加权平均,预测精度仍有待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ISSA-Stacking集成学习代理模型新方法用于灌浆量预测研究.首先,针对灌浆量预测具有数据量小、影响因素与灌浆量之间非线性关系复杂且预测不确定性较大等特性,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策略,选取在小样本预测中表现优越的支持向量回归(SVR)、具有良好非线性拟合能力的BP神经网络(BPNN)和预测泛化性能及稳定性高的随机森林(RF)等算法作为基学习器,采用自适应学习和不确定性处理能力强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作为元学习器以集成上述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势,构建具有更优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的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作为代理模型;其次,为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采用混沌理论和Lévy飞行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对集成学习代理模型进行参数同步优化;最后,将所提ISSA-Stacking集成学习代理模型应用于某实际灌浆工程的灌浆量预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绝对平均误差仅为0.21 m^(3);与组合代理模型及单一代理模型(SVR、BPNN和RF)相比,平均精度分别提高24.34%、30.84%、32.68%和26.56%,为灌浆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量预测 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 代理模型 麻雀搜索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