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bases of source-,sink-,and yield-related traits revealed b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n Xian rice 被引量:10
1
作者 Yun Wang Yunlong Pang +4 位作者 Kai Chen Laiyuan Zhai Congcong Shen Shu Wang Jianlong Xu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The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determines the ultimate grain yield.We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rce and sink and yield potential in rice.In two environments,we identified quantitative... The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determines the ultimate grain yield.We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rce and sink and yield potential in rice.In two environments,we identifi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associated with sink capacity(total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and thousand-grain weight),source leaf(flag leaf length,flag leaf width and flag leaf area),source-sink relationship(total spikelet number to flag leaf area ratio)and yield-related traits(filled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panicle number per plant,grain yield per plant,biomass per plant,and harvest index)b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using 272 Xian(indica)accessions.The panel showed substantial variation for all traits in the two environments and revealed complex phenotypic correlations.A total of 70 QTL influencing the 11 traits were identified using 469,377 high-quality SNP markers.Five QTL were detected consistently in four chromosomal regions in both environments.Five QTL clusters simultaneously affected source,sink,source–sink relationship,and grain yield traits,probably explain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of grain yield with source and sink traits.We selected 24 candidate genes in the four consistent QTL regions by identifying linkage disequilibrium(LD)block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SNPs and performing haplotype analysis.The genes included one cloned gene(NOG1)and three newly identified QTL(qHI6,qTGW7,and qFLA8).Thes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high-yield rice breeding by increasing and balancing source–sink relationships using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GWAS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Quantitative trait loci/locus(QTL) Candidate gene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生产碳汇的演变趋势及其集聚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曹志宏 秦帅 郝晋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3-1290,共8页
农业生产具有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双重属性,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碳汇研究系统边界模糊不清、中观尺度研究成果少、核算项目缺失统一性和完整性等问题,本文在全面核算2000—2015年河南省传统农业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省农业生产碳... 农业生产具有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双重属性,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碳汇研究系统边界模糊不清、中观尺度研究成果少、核算项目缺失统一性和完整性等问题,本文在全面核算2000—2015年河南省传统农业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省农业生产碳汇的演变趋势,并利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研究其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生产系统表现碳汇特征,其碳汇量整体呈现逐渐增长趋势,至2015年全省农业生产碳汇量为3 235.11万t,相当于当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22.53%,因此农业生产对于减缓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河南省农业生产碳汇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农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其农业生产碳吸收能力快于碳排放增长速度。自然因素是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方面,至2015年自然因素产生的碳排放占河南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总量的70.15%;而人工农资投入碳排放增长率相对较快,是全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2000—2015年全省人工农资投入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3.27%,是其自然因素碳排放年均增长率的3.85倍。河南省各地农业生产碳汇在地域空间上表现增长的普遍性、相对稳定性和较显著集聚性特征,呈现显著的南北和东西差异,东部和北部农业地区碳汇数值相对较高,而南部和西部农业碳汇数值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碳吸收 碳排放 碳汇 集聚特征 基层系数 洛伦兹曲线
下载PDF
半矮生基因sd-1在选育矮秆大库容量水稻新品系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郭志义 丁得亮 +3 位作者 刘惠芬 夏宝森 乔东明 丁广欣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2-16,共5页
用大穗高秆品种Akenohoshi与半矮生粳型系统Sc-TN_1的杂交后代F_5代6个品系及其亲本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晶系与亲本遗传性状的表现及其联系,说明通过改善sd-1基因的遗传背景,使半矮生性及其优良株型的特性与大库容量相结合是可能的,从而... 用大穗高秆品种Akenohoshi与半矮生粳型系统Sc-TN_1的杂交后代F_5代6个品系及其亲本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晶系与亲本遗传性状的表现及其联系,说明通过改善sd-1基因的遗传背景,使半矮生性及其优良株型的特性与大库容量相结合是可能的,从而培育出有更高产量的一些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1基因 代谢库 株型 水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证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群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799-801,804,共4页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肝组织细胞凋亡和相关因子p53、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医病因学理论,采用连续造模的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和脾气下陷证病理模型。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肝组织细胞凋亡和相关因子p53、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医病因学理论,采用连续造模的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和脾气下陷证病理模型。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TUNEL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补中益气汤通过上调bcl-2基因和下调p53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使脾气虚肝组织病理变化恢复正常;补中益气汤通过上调p53基因、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使脾气下陷证肝组织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补中益气汤可改善脾气虚证和脾气下陷证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或诱导细胞凋亡、清除损伤细胞有关;补中益气汤具有双向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脾虚证 脾气虚证 脾气下陷证 细胞凋亡 P53基因 BCL-2基因
下载PDF
沙棘果肉发育期油脂合成积累的源汇基因协同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健 阮成江 +4 位作者 关莹 管文柯 单金友 吴雨蹊 吴天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2-907,共6页
[目的]探讨沙棘果肉油脂合成积累与源汇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8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近缘高油品系‘TF2-36’和低油品系‘杂56’果肉为材料,利用氯仿甲醇法测定含油率,采用qRT-PCR技术分析油脂合成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和DGAT2)在... [目的]探讨沙棘果肉油脂合成积累与源汇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8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近缘高油品系‘TF2-36’和低油品系‘杂56’果肉为材料,利用氯仿甲醇法测定含油率,采用qRT-PCR技术分析油脂合成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和DGAT2)在近缘高低油果肉间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油脂合成积累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1)沙棘果肉含油率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TF2-36’的果肉含油率一直高于‘杂56’;(2)GPD1、DGAT1和DGAT2基因在‘TF2-36’果肉发育期间中均有明显高于‘杂56’的表达量峰值,但GPD1表达量峰值出现在油脂快速合成期,DGAT1和DGAT2表达量峰值出现在油脂稳定积累期。GPD1在发育前期高表达,促进合成更多的TAG前体G3P,而DGAT1和DGAT2在发育后期高表达,则促进了TAG的高积累。[结论]沙棘果肉高油脂积累源于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和DGAT2"的协同高表达,研究结果为理解沙棘非种子组织(果肉)油脂合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油脂合成 源基因 汇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水稻不同源库相关基因聚合的产量效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代明笠 邱先进 +5 位作者 陈凯 黄来健 卢宗强 闻乃强 邢丹英 徐建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9-1137,共9页
水稻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源和库的大小及彼此间的协调程度。为了了解不同源库基因聚合后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4个已克隆的水稻源库基因NAL1LT、GNP1TQ、Ghd7MH63和Ghd89311构建的不同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彼此杂交培... 水稻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源和库的大小及彼此间的协调程度。为了了解不同源库基因聚合后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4个已克隆的水稻源库基因NAL1LT、GNP1TQ、Ghd7MH63和Ghd89311构建的不同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彼此杂交培育不同源库基因的F2分离群体,标记辅助筛选遗传背景近似的不同单基因及双基因纯合聚合单株,考察其F3家系的源、库及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聚合的产量效应差异较大,其中NAL1LT+Ghd7MH63、NAL1LT+Ghd89311和Ghd7MH63+Ghd89311这3种基因聚合方式表现出较明显的增产效应,聚合系的单株产量分别比高值亲本显著增加26.45%、45.47%和48.03%,表明这3种基因聚合对聚合系的产量性状具有正向协同作用。相反,另外3种聚合方式(NAL1LT+GNP1TQ、GNP1TQ+Ghd7MH63和GNP1TQ+Ghd89311)的聚合系的产量相关性状有增有减或基本与双亲持平,产量聚合效应不明显。研究认为,复杂性状的聚合育种必须首先开展基因间的产量聚合效应研究,明确不同基因的聚合效果,以确保聚合育种的事半功倍。本研究结果为分子聚合改良水稻源库性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源库基因 聚合效应 协同作用 聚合育种
下载PDF
油茶种子发育期油脂合成积累的源汇基因协同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波 阮成江 +4 位作者 丁健 杜维 李景滨 闫蕊 刘祾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83-2488,共6页
为探讨油茶种子油脂的合成积累与源汇基因表达间的关系,以高油品系‘MY003’和低油品系‘MY008’的不同发育时期(6月2日、7月4日、8月5日、9月3日)种子为材料,利用氯仿甲醇法测定含油率,采用qRT-PCR技术分析油脂合成源基因(GPD1)和汇基... 为探讨油茶种子油脂的合成积累与源汇基因表达间的关系,以高油品系‘MY003’和低油品系‘MY008’的不同发育时期(6月2日、7月4日、8月5日、9月3日)种子为材料,利用氯仿甲醇法测定含油率,采用qRT-PCR技术分析油脂合成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和DGAT2)在高低油种子间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油脂合成积累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油茶种子油脂合成积累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油茶种子含油率均处于逐渐上升趋势(0.16%~24.1%),并在7月4日以后开始迅速上升,且‘MY003’种子含油率一直高于‘MY008’。(2)在‘MY003’种子中GPD1、DGAT1和DGAT2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高于‘MY008’,DGAT1和DGAT2在源基因GPD1高水平表达后仍出现表达高峰;源基因GPD1在种子发育初期高表达,促进了TAG前体G3P的高效合成,而汇基因DGAT1和DGAT2在种子发育后期高表达,则促进了TAG的高效积累,GPD1与DGAT1、DGAT2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油茶种子油脂的合成积累来源于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与DGAT2的协同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油脂合成 源基因 汇基因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叶片衰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中海 郭永峰 +3 位作者 任国栋 张可伟 缪颖 郭红卫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7-1656,共30页
叶片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属于有丝分裂后衰老,是营养同化到营养转运的功能转变过程,对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叶片衰老的启动和进程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如年龄及植物激素,以及外部因素如环境胁迫的调控。科研人员通过对模式植物拟... 叶片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属于有丝分裂后衰老,是营养同化到营养转运的功能转变过程,对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叶片衰老的启动和进程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如年龄及植物激素,以及外部因素如环境胁迫的调控。科研人员通过对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及作物的正向遗传学筛选和反向遗传学研究,鉴定出衰老性状改变的突变体,并对数百个衰老相关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从而在解析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叶片衰老涉及高度复杂的遗传程序,这些程序受到多层次调控,包括染色质水平、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翻译及翻译后水平等。由于叶片衰老与光合作用、养分转运以及胁迫反应等密切相关,植物学家在设计基于已知的衰老调控机制的策略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旨在通过操纵叶片衰老的起始和进展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或改善园艺性能。本文对叶片衰老进行全面综述,并从遗传和分子网络的角度讨论叶片衰老的多维调控的最新进展。我们还提出叶片衰老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叶龄的本质、功能性滞绿、不同调控途径之间的协调、源-库关系和营养转运以及叶片衰老在农林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衰老 植物激素 衰老相关基因 多重调控 调控网络 源-库关系
原文传递
ABA信号转运调节的基因表达与源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魏开发 贾文锁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352,共9页
通过对拟南芥NCED3、AAO3及SDR1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及根系和叶片ABA池的动态库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孔运动的有效ABA信号来自于保卫细胞之外,SDR与ABA前体加工和运输有关。胁迫处理后根系合成酶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叶片,但叶片ABA水平... 通过对拟南芥NCED3、AAO3及SDR1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及根系和叶片ABA池的动态库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气孔运动的有效ABA信号来自于保卫细胞之外,SDR与ABA前体加工和运输有关。胁迫处理后根系合成酶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叶片,但叶片ABA水平是根系的10倍以上,离体叶片和附体叶片ABA含量测定表明,叶片ABA池的形成主要决定于根源ABA的输入。氟啶酮药剂阻断和遮荫实验说明根系ABA池受叶源类胡萝素前体供应影响。叶片ABA水平受根源ABA和叶源类胡萝素前体库双向转运调节,维管束组织系统可能协同和整合了这一复杂调节机制。该结论为逆境ABA信号转递机制研究和操纵内源ABA含量增强植物抗逆性的应用提供相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合成酶基因 基因表达 源库动力学 SE—CC复合体 转运调节
原文传递
文冠果种仁发育期油脂合成积累的源汇基因协同表达
10
作者 刘祾悦 阮成江 +3 位作者 王莉 张莞晨 吴波 闫蕊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326-6331,共6页
为探讨文冠果种仁油脂合成积累与源汇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品系‘12-03’4个不同发育期(6月22日,7月6日, 7月19日和8月1日)的种仁为材料,利用氯仿甲醇法测定含油率,q RT-PCR方法分析油脂合成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 DGAT2)在种仁中的... 为探讨文冠果种仁油脂合成积累与源汇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品系‘12-03’4个不同发育期(6月22日,7月6日, 7月19日和8月1日)的种仁为材料,利用氯仿甲醇法测定含油率,q RT-PCR方法分析油脂合成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 DGAT2)在种仁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文冠果油脂快速合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文冠果种仁发育期,含油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从6月22日到8月1日的40 d,由6.69%上升到45.10%;(2)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与DGAT2在种仁发育前期中的表达量均呈快速上升趋势,且GPD1和DGAT2的表达量在7月19日达到最高值;随后的种仁成熟期,GPD1表达量迅速降低,而DGAT1的表达量则略有上升。源基因GPD1在种仁发育前期高表达,促进合成更多的TAG前体G3P,而种仁发育成熟期高表达的汇基因DGAT1和DGAT2则促进了TAG的持续积累。文冠果种仁发育期的油脂快速合成积累源于调控油脂合成的关键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的协同高表达,源基因GPD1表达量增加2.11倍和汇基因DGAT1表达量增加4.63倍,促成种仁含油量增加6.2倍。本研究可为理解木本油料种子油脂快速合成积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油脂合成积累 源基因 汇基因 协同表达
原文传递
紫斑牡丹种子发育期油脂合成积累的源汇基因协同表达
11
作者 韩平 阮成江 +5 位作者 丁健 张莞晨 吴波 阮东 刘文浩 王国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3-718,共6页
为研究紫斑牡丹种子油脂合成积累与相关基因(GPD1, DGAT1和DGAT2)表达间的关系,以四个不同发育期(6月20日, 7月7日, 7月17日和7月27日)的种子为材料,氯仿甲醇法测定种子含油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相关基因在不... 为研究紫斑牡丹种子油脂合成积累与相关基因(GPD1, DGAT1和DGAT2)表达间的关系,以四个不同发育期(6月20日, 7月7日, 7月17日和7月27日)的种子为材料,氯仿甲醇法测定种子含油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发育期种子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油脂合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期紫斑牡丹种子含油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在6月20日至7月27日的38 d内,从4.21%上升到18.38%;(2)调控油脂合成的源基因GPD1和汇基因DGAT1与DGAT2在发育前期的紫斑牡丹种子中的表达呈快速上升趋势,且表达量均在7月7日达到最高值;随后源汇基因的表达均不断降低。紫斑牡丹发育前期种子中源(GPD1)汇(DGAT1和DGAT2)基因的协同高表达,既促进合成了更多的TAG前体G3P,又促进了TAG积累。源基因GPD1表达量增加了2.44倍,汇基因DGAT1和DGAT2分别增加5.16倍和3.83倍,促成种子含油量增加了2.77倍。这可为深入理解紫斑牡丹种子油脂合成积累提供理论依据,对后续开展高油紫斑牡丹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油脂合成积累 源基因 汇基因 协同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