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L和MIOL人工晶体植入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改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閣汉东 王斌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第3期43-44,47,共3页
目的比较单焦点(SIOL)和多焦点(MIOL)人工晶体植入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改善的差异。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0例(112眼)。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55眼)和观察组(50例,57眼)。对照组植入常... 目的比较单焦点(SIOL)和多焦点(MIOL)人工晶体植入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改善的差异。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0例(112眼)。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55眼)和观察组(50例,57眼)。对照组植入常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治疗,观察组植入MIOL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术眼视力及视觉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裸眼近视力、裸眼中视力优于于对照组(Z=311.600、64.800,P<0.01),两组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眼总HOAs高于对照组,Strehl比值小于对照组(Z=1426.000、867.400,P<0.01)。结论相较于SIOL,植入MIOL后患者具有更好的全程视力,且视觉质量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晶体植入 视力 视觉质量
下载PDF
不同使用方式林地的土壤动物与土壤营养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50
2
作者 张雪萍 李春艳 +1 位作者 殷秀琴 陈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6-31,共6页
以两对不同使用方式的林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耕作土地和自然林地的土壤动物与土壤营养成分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自然林地的土壤动物种类、数量、生物量及自然林的土壤有机质、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均明显高于耕作土地,土壤动物的种类、... 以两对不同使用方式的林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耕作土地和自然林地的土壤动物与土壤营养成分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自然林地的土壤动物种类、数量、生物量及自然林的土壤有机质、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均明显高于耕作土地,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与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土壤动物体的矿质元素与其所在土壤的矿质元素相关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营养元素 相关关系 林地
下载PDF
苏北林粮间作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万福绪 陈平 王严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7-30,共4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林粮间作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杨树与粮食间作和泡桐与粮食间作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均优于对照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各理化性质间密切相关;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等都随土壤深度...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林粮间作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杨树与粮食间作和泡桐与粮食间作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均优于对照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各理化性质间密切相关;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等都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实施林粮间作对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增加土壤地力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地区 间作 土壤 理化性质 杨树 粮食 泡桐 有机质 地力 林木 农作物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志伟 童晓立 +2 位作者 张维球 谢国忠 戴克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调查、研究了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之间过渡地带的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共采获土壤无脊椎动物20045头,分别隶属于3门9纲25目89科(包括小蚓类、螺类和蜱螨类等).其中,蜱螨目占捕获总量的66 0%,弹尾目(主要... 调查、研究了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之间过渡地带的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共采获土壤无脊椎动物20045头,分别隶属于3门9纲25目89科(包括小蚓类、螺类和蜱螨类等).其中,蜱螨目占捕获总量的66 0%,弹尾目(主要为等节跳科、长角跳科、棘跳科和疣跳科)占捕获总量的13 7%,为该保护区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缨翅目(管蓟马科)和膜翅目(主要为蚁科)为该地区的常见类群,分别占捕获总量的6 8%和5 8%.利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密度 类群指数比较2种不同林分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结果表明,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远高于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森林土壤 无脊椎动物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GIS的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徐天蜀 彭世揆 岳彩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6,共4页
以珠江上游九溪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 ,采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E模型 )为评价模型 ,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3 .2为分析平台 ,并在ARC/INFO 7.1 1及VisualFoxpro 6.0支持下 ,进行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TI... 以珠江上游九溪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 ,采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E模型 )为评价模型 ,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3 .2为分析平台 ,并在ARC/INFO 7.1 1及VisualFoxpro 6.0支持下 ,进行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通过建立数字高程模型、TIN模型 ,数字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等矢量图层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连接 ,矢量、栅格数据转换 ,地图代数运算等操作步骤 ,获取基于栅格数据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经分析 ,在不同的土地类型中 ,裸岩区及荒地的土壤侵蚀量最大 ,是有林地的 8倍以上。在各种植被类型中 ,经济林的土壤侵蚀量最大 ,而其它植被类型的差异不显著。影响小流域土壤侵蚀量最显著的因素是坡度因子 ,2 5°以上的坡度土壤侵蚀量是平地的 54倍以上。最后 ,找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因子是坡度和植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壤流失方程 地理信息系统 小流域 珠江流域
下载PDF
无砟轨道路基基床的动态特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蒋关鲁 孔祥辉 +1 位作者 孟利吉 王智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5-862,共8页
为了研究路基变形模量及反力系数在弹性领域内的非线性特性,应用无砟轨道路基基床模型和现场试验,分析了在分级静载和分级循环加载条件下,降雨前、后基床的静态、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静态响应还是动态响应,在基床横断面方向上... 为了研究路基变形模量及反力系数在弹性领域内的非线性特性,应用无砟轨道路基基床模型和现场试验,分析了在分级静载和分级循环加载条件下,降雨前、后基床的静态、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静态响应还是动态响应,在基床横断面方向上均呈马鞍形分布,混凝土基础板轨下位置响应最大,中线处和端部响应较小;在基床表层范围内,动态响应最为强烈,随深度的增加,在基床表层范围内衰减较快,在基床底层范围内衰减较慢;与降雨前相比,降雨后静应力的最大增量为12%左右、动应力的最大增量为3%左右、加速度的最大增量为35%、动位移的最大增量为13%左右,因此应充分重视路基的防排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路基基床 动态特性 模型试验 实车测试
下载PDF
黄土高原农耕地坡面侵蚀过程的^7Be示踪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明义 刘普灵 田均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0,104,共4页
定量研究坡面次降雨条件下不同侵蚀类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传统研究方法很难解决,利用7Be在土壤表层剖面中呈指数减少的趋势,且主要分布在0~10mm的表层范围内的特点,利用137Cs在耕层土壤剖面中分布比较均匀的趋势,运用复合示踪法定... 定量研究坡面次降雨条件下不同侵蚀类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传统研究方法很难解决,利用7Be在土壤表层剖面中呈指数减少的趋势,且主要分布在0~10mm的表层范围内的特点,利用137Cs在耕层土壤剖面中分布比较均匀的趋势,运用复合示踪法定量研究了坡面次降雨条件下不同侵蚀类型的发生、发展。研究结果表明,7Be可以更敏感地反映侵蚀过程中所发生的坡面片蚀状况,并将坡面片蚀和细沟侵蚀类型随时间的变化定量区分开来。另外,利用7Be示踪法计算了细沟侵蚀量,并与传统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农耕地 坡面侵蚀 侵蚀过程 同位素示踪试验 次降雨 细沟侵蚀
下载PDF
燕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琚彤军 刘普灵 +1 位作者 郑世清 徐学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0期65-67,72,共4页
 对燕沟流域水土流失及治理状况作了系统阐述,基于已完成的水土流失治理,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进度与相应的水保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截至2000年,流域新修高标准梯田485.6hm2,实现了人均基本农田0.165hm2;川台坝地粮食单产提高27....  对燕沟流域水土流失及治理状况作了系统阐述,基于已完成的水土流失治理,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进度与相应的水保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截至2000年,流域新修高标准梯田485.6hm2,实现了人均基本农田0.165hm2;川台坝地粮食单产提高27.9%,梯田粮食单产提高12.8%,2000年人均产粮525.1kg;人均纯收入1541元;1997~2000年实测减沙效益平均达到了72%。基本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及荒山荒沟封禁任务,植被覆盖率超过70%,治理度达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沟流域 水土流失治理 效益分析 植被覆盖率
下载PDF
新型阻硅聚合物TJ-SI01的阻硅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喻本宏 张冰如 李风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53,共4页
在工业水处理中,原水中硅浓度过高会导致二氧化硅沉淀成硅垢,危害水处理系统。传统的阻垢剂对硅垢处理效果不理想。本文作者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新型阻硅聚合物TJ-SI01,并将这种聚合物应用于制备胶体硅阻垢剂,发现TJ-SI01阻硅性能优于传... 在工业水处理中,原水中硅浓度过高会导致二氧化硅沉淀成硅垢,危害水处理系统。传统的阻垢剂对硅垢处理效果不理想。本文作者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新型阻硅聚合物TJ-SI01,并将这种聚合物应用于制备胶体硅阻垢剂,发现TJ-SI01阻硅性能优于传统的阻垢剂,而且TJ-SI01与聚环氧琥珀酸(PESA)复配可以作为硬水的硅阻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垢 阻垢剂 TJ-S101 PESA 聚合物
下载PDF
四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彭星 刘嫦娥 +5 位作者 段昌群 朱辉清 杨尹 任小娇 茶桂石 段啟纲 《现代农药》 CAS 2009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研究4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程度,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乙草胺、莠去津、绿麦隆、丁草胺4种除草剂单一处理人工土壤时,研究了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4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 为研究4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程度,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乙草胺、莠去津、绿麦隆、丁草胺4种除草剂单一处理人工土壤时,研究了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4种除草剂对土壤脲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其中乙草胺、莠去津、绿麦隆、丁草胺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最大激活率分别为53.6%、17.4%、31.9%和25.5%,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4.8%、27.0%、18.7%和55.8%,且4种除草剂处理剂量与土壤脲酶活性之间的二元一次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规律性变化。从4种除草剂处理浓度对土壤脲酶的增幅和方程系数来看,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为:丁草胺>乙草胺>绿麦隆>莠去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莠去津 绿麦隆 丁草胺 乙草胺 土壤 脲酶活性
下载PDF
铜陵新桥矿区土壤中耐Cu微生物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丽 李湘凌 +4 位作者 范丽 王成慧 杨善谋 袁峰 周涛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选择安徽铜陵新桥矿区富Cu的污染土壤,充分利用微生物受自然环境重金属胁迫而产生耐性这一特点,进行土壤中耐Cu微生物的筛选研究。实验过程中分别配制三种不同的培养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培养基。在水浴恒温振荡器中对土壤中耐受重金... 选择安徽铜陵新桥矿区富Cu的污染土壤,充分利用微生物受自然环境重金属胁迫而产生耐性这一特点,进行土壤中耐Cu微生物的筛选研究。实验过程中分别配制三种不同的培养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培养基。在水浴恒温振荡器中对土壤中耐受重金属的微生物进行驯化,将得到的对Cu2+耐受性最高的液体培养基作为菌源,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分离,并将得到的纯菌株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菌种经试管斜面富集培养后保存在4℃冰箱中以便后续使用。研究发现,土样中细菌和真菌对Cu的耐受性低,最高耐受质量浓度分别只达到500mg·L-1和1100mg·L-1。而放线菌表现出Cu高耐受性,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耐受Cu的质量浓度最高达到10000mg·L-1,初步鉴定该放线菌株为链霉菌属。该放线菌菌种可能同时对Cu有吸附降解特性,具有成为污染土壤生物治理的高效耐受吸附菌种的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CU 耐受微生物 放线菌 污染修复 铜陵
下载PDF
膨胀土加筋挡土墙现场试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国华 邵生俊 程新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0-224,共5页
利用现场试验研究了膨胀土加筋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填筑高度较小的情况下,土压力增长较快,实测竖向土压力大于单位面积上的覆土质量,土压力系数逐渐增大;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大,实测竖向土压力逐渐收敛并小于单位面积上的... 利用现场试验研究了膨胀土加筋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填筑高度较小的情况下,土压力增长较快,实测竖向土压力大于单位面积上的覆土质量,土压力系数逐渐增大;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大,实测竖向土压力逐渐收敛并小于单位面积上的覆土质量,土压力系数也逐渐降低;降雨导致竖向土压力和侧向土压力均降低,但土压力系数增大,最大可达1.75。应变监测结果表明,膨胀土加筋挡土墙不会发生浅层滑坡,潜在的滑动面为深层楔形体;距面板1.5 m内外土体压实度不同不仅不利于筋带抗拉强度的发挥,而且会导致墙体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因此建议整个场地采用统一压实度。结合研究结果,最后对膨胀土加筋挡土墙的施工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加筋挡土墙 现场试验 筋带应变 压实度
下载PDF
邻近堆载作用下排桩负摩擦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屠毓敏 王建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52-2656,共5页
利用三维非线性弹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承受邻近堆载作用的排桩的负摩擦力特性,分析了排桩间距以及堆载与排桩之间距离的变化对桩身负摩擦力特性的影响,揭示了该类桩桩身轴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堆载的增大,桩身轴力也随之增大,当... 利用三维非线性弹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承受邻近堆载作用的排桩的负摩擦力特性,分析了排桩间距以及堆载与排桩之间距离的变化对桩身负摩擦力特性的影响,揭示了该类桩桩身轴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堆载的增大,桩身轴力也随之增大,当堆载增至一定值时,桩间土产生土拱效应,桩身轴力略为减小,堆载继续增大时,土拱效应遭到破坏,桩身轴力再次增大;当堆载增大到一定值时,桩顶部产生局部拉应力,且随着堆载与桩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中桩的拉应力比边桩要大;桩身最大轴力点位于0.65~0.75倍的桩长处,边桩的轴力大于中桩;随着桩距的增大,桩身轴力也随之增大,而土拱效应削弱;当堆载距排桩一定距离时,桩身轴力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摩擦排桩 堆载 三维有限元 土拱效应
下载PDF
五台山区土壤多糖含量及其与农化性状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洪坚平 谢英荷 +3 位作者 罗培珍 柳六妮 王镔 樊文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74-276,共3页
本文通过对山西五台山区七种主要垂直带土壤多糖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五台山土壤中多糖含量随海拔降低,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并且土壤多糖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代换量、土壤脲酶活性里显著正相关,因此土壤多糖也可作为评... 本文通过对山西五台山区七种主要垂直带土壤多糖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五台山土壤中多糖含量随海拔降低,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并且土壤多糖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代换量、土壤脲酶活性里显著正相关,因此土壤多糖也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多糖 土壤 农化性状
下载PDF
非饱和土蠕变试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关倪 王世梅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32-34,共3页
非饱和土蠕变是在非饱和土力学及常规土蠕变力学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理论.进行非饱和土流变试验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国内外还不曾有过类似试验的报道.与常规土蠕变试验相比,该试验在气体加压、密封、透水及恒定加载等方面具有特殊要求,... 非饱和土蠕变是在非饱和土力学及常规土蠕变力学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理论.进行非饱和土流变试验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国内外还不曾有过类似试验的报道.与常规土蠕变试验相比,该试验在气体加压、密封、透水及恒定加载等方面具有特殊要求,试验仪器及方法非常复杂.在对非饱和土蠕变试验方法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该试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关键技术及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种进行非饱和蠕变试验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蠕变 试验方法 基质吸力
下载PDF
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有效硅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明 魏朝富 谢德体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田间和盆栽试验表明,紫色水稻土施用有机肥,有效硅可提高10%~35%,水溶性硅增加6%~104%,并促进了水稻植株对硅的吸收,使水稻产量提高。>L,s.D0.05=1.76,0.1=2.67,达极显著水平,更证明了有... 田间和盆栽试验表明,紫色水稻土施用有机肥,有效硅可提高10%~35%,水溶性硅增加6%~104%,并促进了水稻植株对硅的吸收,使水稻产量提高。>L,s.D0.05=1.76,0.1=2.67,达极显著水平,更证明了有机肥不仅是提供植物硅素营养的良好肥源,而且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3结语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硅含量,促进水稻植株对硅的吸收。所以,在有效硅缺乏的酸性紫色水稻土中,可通过施用硅含量较高的有机肥(如稻草等)来提高土壤中的硅素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紫色土 水稻土
下载PDF
蓝桉不同整地方式造林水土流失监测初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管经粟 徐德凯 +2 位作者 陈德艾 曾芳群 何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1期45-51,共7页
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保山砂页岩发育的山地红壤进行不同整地方式营造蓝桉林,经过三年的监测研究表明:未整地自然土壤侵蚀量达1.657~1.402t/hm2·a,有机质流失量达80.483~68.113kg/hm... 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保山砂页岩发育的山地红壤进行不同整地方式营造蓝桉林,经过三年的监测研究表明:未整地自然土壤侵蚀量达1.657~1.402t/hm2·a,有机质流失量达80.483~68.113kg/hm2·a,土壤肥力退化显著;撩壕整地及挖塘整地造林当年土壤侵蚀量分别达3.366t/hm2·a及2.464t/hm2·a,均属轻度侵蚀级,第二年土壤侵蚀量为0.592t/hm2·a及0.367t/hm2·a为微度侵蚀。有机质流失量为75.811kg/hm2·a及47.122kg/hm2·a。随着桉树幼林生长,林地覆盖度和地表稳定程度增加,土壤侵蚀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整地方式 水土流失 监测
下载PDF
原状土壤剖面库位释放钾的阳离子交换膜研究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业宽 В.И.Савич 李世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提出并试验了用阳离子交换膜研究原状土壤剖面的新方法,该法可以测定原状土壤剖面各个微区有效钾的释放速率。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膜 原状土壤 剖面
下载PDF
云南省新构造运动与土壤形成及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景冈 毛昆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12,共7页
云南在高原面及若干河谷高阶地上,有富铝化作用甚强的古红土,且纬度愈高,分布的海拔愈高,这与常理不符,它与各地新构造运动上升量的差异有关.新构造运动观点可圆满解释:红色盆地的分布状况、红色盆地内紫色土的淋溶程度差异、无量山主... 云南在高原面及若干河谷高阶地上,有富铝化作用甚强的古红土,且纬度愈高,分布的海拔愈高,这与常理不符,它与各地新构造运动上升量的差异有关.新构造运动观点可圆满解释:红色盆地的分布状况、红色盆地内紫色土的淋溶程度差异、无量山主峰的形成,昆明山字型构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砖红壤与燥红土等土壤的形成规律等等.云南全境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深刻,导致土壤分布复杂,本文对此做了“土壤四度空间分布”概念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形成 土壤分布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内蒙古磴口引黄灌溉对土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葆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4-69,共6页
内蒙古磴口河套地区4a灌溉试验表明:①采用目前生产上的15000~22500m^3/(hm^2·a)灌溉量,使土壤表层的含盐量由灌溉前的0.5g/kg上升到1.0g/kg以上。②按合理灌水定额公式计算,年灌溉量以7500m^3/hm^2为宜;最佳含水率下限19.99%;... 内蒙古磴口河套地区4a灌溉试验表明:①采用目前生产上的15000~22500m^3/(hm^2·a)灌溉量,使土壤表层的含盐量由灌溉前的0.5g/kg上升到1.0g/kg以上。②按合理灌水定额公式计算,年灌溉量以7500m^3/hm^2为宜;最佳含水率下限19.99%;在灌水期地下水位为1.97~3.02m,变幅1m左右。③年灌水次数应控制在8~1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磴口灌区 灌溉量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盐渍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