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无神论”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英 张松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整个春秋时期,从贵族统治者到一般士庶,仍然虔诚地相信鬼神和天命,并没有出现真正的无神论思想,也不存在无神论思想家,即使被认为是先进思想家的子产、季梁等,其实并没有否定鬼神,也没有否认天命。怀疑天命和鬼神的思想是存在,但这种思... 整个春秋时期,从贵族统治者到一般士庶,仍然虔诚地相信鬼神和天命,并没有出现真正的无神论思想,也不存在无神论思想家,即使被认为是先进思想家的子产、季梁等,其实并没有否定鬼神,也没有否认天命。怀疑天命和鬼神的思想是存在,但这种思想早在商朝时期就屡见不鲜,并非春秋时期发生的思想上的突变,也不具有无神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天命 鬼神 无神论
下载PDF
《午梦堂集》中“泐大师”其人——金圣叹与晚明吴江叶氏交游考 被引量:15
2
作者 陆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5,共4页
钱谦益《列朝诗集》叶小鸾传是据叶父绍袁编《午梦堂集》摘编改写而成,所谓"吴门有神降于乩,自言天台泐子"即指苏州金圣叹。其于三十岁左右时,频繁扶乩降神于吴中,与吴江叶氏有着密切交往。有关事迹在《午梦堂集》之《续窈闻... 钱谦益《列朝诗集》叶小鸾传是据叶父绍袁编《午梦堂集》摘编改写而成,所谓"吴门有神降于乩,自言天台泐子"即指苏州金圣叹。其于三十岁左右时,频繁扶乩降神于吴中,与吴江叶氏有着密切交往。有关事迹在《午梦堂集》之《续窈闻》等篇目中有详细记载,是研究晚明的金圣叹活动和江南士风的重要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晚明吴江叶氏 《午梦堂集》 扶乩
下载PDF
论清代施南府地区的人神、人鬼信仰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冬冬 周国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0-53,共4页
人神、人鬼信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鬼神信仰之一。清代施南府地区的官方和民间分别有着不同的人神、人鬼信仰体系,官方信仰更多地反映出紧张、对抗的民族关系,而民间信仰则更多的体现出和谐、发展的诉求。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不同体系中的... 人神、人鬼信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鬼神信仰之一。清代施南府地区的官方和民间分别有着不同的人神、人鬼信仰体系,官方信仰更多地反映出紧张、对抗的民族关系,而民间信仰则更多的体现出和谐、发展的诉求。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不同体系中的人神、人鬼信仰会被另一体系改造、接纳,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从人神、人鬼信仰考察民族关系,还有利于从新的角度对传统政治史课题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施南府 人神人鬼信仰
下载PDF
明清小说宝物描写研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卫英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0-76,共7页
明清小说中的宝物描写及其相关研究,目前状况可分为:关于宝物与小说构思及人物形象塑造;关于宝物崇拜及其描写的多种来源;关于明清小说中其他兵器描写的研究;对于明清小说迄今神魔叙事、宝物功能及其相关研究不足的关注。关于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中的宝物描写及其相关研究,目前状况可分为:关于宝物与小说构思及人物形象塑造;关于宝物崇拜及其描写的多种来源;关于明清小说中其他兵器描写的研究;对于明清小说迄今神魔叙事、宝物功能及其相关研究不足的关注。关于明清小说宝物崇拜及其描写,已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但是迄今尚未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神魔小说 宝物崇拜
下载PDF
从《桂林风土记》看唐代桂林民众对佛道二教的接受 被引量:1
5
作者 殷祝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桂林风土记》一书记载有关佛道之事七条,对于考察唐代桂林民众接受这两大宗教的情况颇有价值。从中可见对于道教,他们从神仙信仰、符咒巫术到斋戒仪式都予以认同,接受比较全面;而对于佛教,虽然就有形的物质形态方面看,《金刚经》刻了... 《桂林风土记》一书记载有关佛道之事七条,对于考察唐代桂林民众接受这两大宗教的情况颇有价值。从中可见对于道教,他们从神仙信仰、符咒巫术到斋戒仪式都予以认同,接受比较全面;而对于佛教,虽然就有形的物质形态方面看,《金刚经》刻了碑,卢舍那佛有雕像,寺庙有多处,表明影响不小;而就意识层面看,他们关注和重视的主要是供僧的回报、佛的灵异事迹和祈雨有应等,佛教经、律方面的知识与思想则非兴趣所在,接受有些片面和走样。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这一民族地区的民间浓厚鬼神信仰有较大关系,当地民众是根据其固有信仰来对佛道二教进行取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风土记》 唐代 桂林 佛教 道教 鬼神信仰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的特征——从六朝志怪到宋元话本 被引量:2
6
作者 洪静云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9-33,共5页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大系统,即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记叙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粗具文言小说的规模。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是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而宋元话本以其通俗化、口语化、市井化及说话人的风格等特点不同于文言小...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大系统,即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记叙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粗具文言小说的规模。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是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而宋元话本以其通俗化、口语化、市井化及说话人的风格等特点不同于文言小说,成为白话小说的定型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白话小说 志怪小说 唐传奇 宋元话本
下载PDF
从观念到叙事:古代小说中的“灶下灵异”考论
7
作者 葛永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5,共7页
古代小说作品中多有关于"灶下灵异"的记载。一方面,这些叙述受到了自古以来灶神(鬼)崇拜与禁忌观念的深刻影响,折射出文化观念的演变轨迹;另一方面,汉魏以来有关故事内容不断被扩展与丰富,出现了灶鬼作祟、灶器夜谈、灶下通... 古代小说作品中多有关于"灶下灵异"的记载。一方面,这些叙述受到了自古以来灶神(鬼)崇拜与禁忌观念的深刻影响,折射出文化观念的演变轨迹;另一方面,汉魏以来有关故事内容不断被扩展与丰富,出现了灶鬼作祟、灶器夜谈、灶下通灵等各具特色的题材类型。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可见出"灶下灵异"叙述在流传中情节模式与美学风格方面的细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灶神观念 灶下灵异叙述
下载PDF
成语“守株待兔”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8
作者 冯盛国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7期117-119,共3页
"守株待兔"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成语。如果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和古文献资料结合进行分析,可以认定这个成语背后包含着殷商时期人们的普遍思维方式,进而可以看到殷商时期人们一般的思维模型和经验世界的真相,为认识古人的思想... "守株待兔"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成语。如果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和古文献资料结合进行分析,可以认定这个成语背后包含着殷商时期人们的普遍思维方式,进而可以看到殷商时期人们一般的思维模型和经验世界的真相,为认识古人的思想打开一扇窗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株待兔 殷商 原始思维 鬼神世界
下载PDF
唐代精怪小说与六朝志怪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翟志娟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2-25,共4页
与六朝志怪小说相比,唐代精怪小说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涵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唐代精怪小说中,精怪身上的妖性渐渐淡化,人性则越来越突出;情节上开始重视叙事的技巧及摆弄故事的机智;思想内涵方面逐渐摆脱宗教迷信的束缚,... 与六朝志怪小说相比,唐代精怪小说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涵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唐代精怪小说中,精怪身上的妖性渐渐淡化,人性则越来越突出;情节上开始重视叙事的技巧及摆弄故事的机智;思想内涵方面逐渐摆脱宗教迷信的束缚,开始关注社会人生,抒写个人心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精怪小说 六朝志怪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六朝志怪的叙事角度
10
作者 石育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7,139,共7页
通过某个人物的眼或口来呈现一切,"叙述"与"聚焦"发生明显的分化,是六朝志怪的突出特征。这不是叙述者对人物所见或所说的客观、被动的"转述",而是叙述者对人物内在感知活动的"介入"。这才是... 通过某个人物的眼或口来呈现一切,"叙述"与"聚焦"发生明显的分化,是六朝志怪的突出特征。这不是叙述者对人物所见或所说的客观、被动的"转述",而是叙述者对人物内在感知活动的"介入"。这才是虚构的确切含义。不是怪异的神秘性导致限知视角的产生,而是限知视角带来了怪异的大量出现,带来了新的虚构叙事文学——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志怪 叙事角度 虚构
下载PDF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大量表现鬼神因素目的初探
11
作者 王湘华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大量表现鬼神因素,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也不是创作者为了达到令人惊愕的阅读效果,从而在小说里极尽全力叙述鬼神妖魅之事,而是有其直接的目的,那就是满足大众好奇传奇之心,借鬼神调侃讽刺与以神为戏。
关键词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 鬼神因素 直接目的
下载PDF
超人力因素的理性阐释——清代白话公案小说创作动机略论
12
作者 王湘华 《嘉应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创作者在小说中大量表现超人力因素,鬼神等怪异现象在作品里司空见惯,创作者做这样安排,有其特殊目的。可以说,体现故事的传奇性、讽刺性、揄扬性是清代白话公案小说着力表现超人力因素的直接动机。
关键词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 超人力因素 直接动机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中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
13
作者 黄海艳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1-73,共3页
魏晋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以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中女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命存在意识和情爱意识的讨论,可以看出女性生命意识在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中的觉醒。
关键词 女性生命意识 魏晋南北朝 人鬼婚恋小说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盗墓者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49,共3页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有很多鬼神故事,有一类和坟墓有关,且很多人还得到鬼的馈赠;还有一类直接说墓主自己出来卖随葬品。正如这些故事中有的人物所说:"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这类故事是带有游侠色彩的叙述者编造出来的变形...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有很多鬼神故事,有一类和坟墓有关,且很多人还得到鬼的馈赠;还有一类直接说墓主自己出来卖随葬品。正如这些故事中有的人物所说:"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这类故事是带有游侠色彩的叙述者编造出来的变形的盗墓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神 民间道教 魏晋南北朝 盗墓者 游侠
下载PDF
亦真亦幻 奥妙无穷——神魔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点滴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红军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9,共2页
神魔小说继承了神话、志怪小说的特点 ,采取虚实相生的手法 ,将人性、神性、动物性相结合 ,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等艺术形象。与悟空、八戒相比 ,沙僧缺少恰当的动物原型 ,因而显得暗淡无光。
关键词 神魔 动物 虚实相生
下载PDF
鬼证:清人丧祭观的另类演绎
16
作者 潘星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165,287,共15页
在确信鬼神存在的前提下,清人通过志异小说,大大发展了对鬼神百态的揣测,并积极尝试就丧葬、祭祀问题从鬼神方面寻求验证,包括从死亡发生、袭、敛、出殃与回煞、厝、葬直至祭、享等各个环节,最终归宿为把死者纳入宗族体系,貌似拓展了时... 在确信鬼神存在的前提下,清人通过志异小说,大大发展了对鬼神百态的揣测,并积极尝试就丧葬、祭祀问题从鬼神方面寻求验证,包括从死亡发生、袭、敛、出殃与回煞、厝、葬直至祭、享等各个环节,最终归宿为把死者纳入宗族体系,貌似拓展了时空维度,实则是既有观念的延伸与投射。比之清人有关丧祭的大量学术性研讨,这几乎是将枯燥的理论发明转化成鲜活的现场表演。当然,相应于"鬼神世界"百孔千疮的状况,鬼神能为丧祭观提供的证明也支离破碎,乃至自相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丧祭观 志异小说 鬼神
下载PDF
乾嘉文人的社会治理构想——基于文言入冥小说的整体研究
17
作者 田宁 《学术探索》 2018年第9期123-128,共6页
乾嘉文言入冥小说展现了大量鬼神果报、冥司地狱内容,一方面因为民间宗教信仰气氛浓郁,另一方面则源自社会伦理治理的迫切需求,蕴含乾嘉文人对社会伦理道德治理的构想。乾嘉文言强化鬼神监督权威性和因果报应的必然性,展现鬼神审判的依... 乾嘉文言入冥小说展现了大量鬼神果报、冥司地狱内容,一方面因为民间宗教信仰气氛浓郁,另一方面则源自社会伦理治理的迫切需求,蕴含乾嘉文人对社会伦理道德治理的构想。乾嘉文言强化鬼神监督权威性和因果报应的必然性,展现鬼神审判的依据和赏罚的方式,强调修德致福,激发人的道德自律,同时也为现实社会治理提供思路模型和案例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时期 文言小说 人冥 社会治理
下载PDF
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中冥婚的人文意蕴
18
作者 赵亚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4-66,共3页
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人鬼、鬼鬼之间的冥婚故事,具有其独特的人文意蕴。目前学界对此的研究多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所得出的文化意蕴总概为求富贵、美满婚恋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三个方面,而对当时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以及门阀制度的分析不... 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人鬼、鬼鬼之间的冥婚故事,具有其独特的人文意蕴。目前学界对此的研究多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所得出的文化意蕴总概为求富贵、美满婚恋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三个方面,而对当时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以及门阀制度的分析不够深入,同时对此类冥婚小说的人文意蕴所表现出来的悲剧美学尚未涉及。故而笔者从这些方面来深入,试图深度挖掘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中冥婚的人文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六朝志怪小说 冥婚 人文意蕴
下载PDF
川端康成《雪国》与中国古代六朝志怪冥婚小说比较探析
19
作者 赵亚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13-116,共4页
爱情作为人类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拥有着永无定律的内涵。川端康成的《雪国》与中国古代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以不同的笔法各自叙写了其不同的虚幻爱情故事,共同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一种超现实的憧憬,却又以其不尽相同的爱情故事,分别演绎了... 爱情作为人类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拥有着永无定律的内涵。川端康成的《雪国》与中国古代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以不同的笔法各自叙写了其不同的虚幻爱情故事,共同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一种超现实的憧憬,却又以其不尽相同的爱情故事,分别演绎了绝望的纯真之爱情与希望的世俗之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雪国》 六朝志怪冥婚小说
下载PDF
略论秦代社会的神秘文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小强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8-55,83,共9页
本文通过对秦代社会神秘文化的系统考察,阐述了以鬼神人格化、冥域世俗化、人与鬼神相通为特征的鬼神崇拜构成秦代神秘文化的基础。
关键词 秦代 日书 神秘文化 鬼神 秦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