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联合循证护理对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患儿疗效及美学效果观察
1
作者 周聪 代文意 尚蕾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联合循证护理在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患儿瘘管修复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随机将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反复感染耳前瘘管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儿均实施耳前瘘管切除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联合循证护理在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患儿瘘管修复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随机将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反复感染耳前瘘管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儿均实施耳前瘘管切除术,对照组耳前瘘管切除后直接周围皮肤减张拉拢缝合;观察组耳前瘘管切除后游离耳后沟皮瓣带蒂翻转至耳前缝合,术后配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程度、疗效及美学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明显高于观察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31)。观察组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Ⅱ期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儿耳前瘘管均痊愈,治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1.63±3.24)d,明显较对照组(19.25±4.81)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83,P=0.000)。观察组美学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3,P=0.032)。结论耳后沟带蒂皮瓣修复难治性耳前瘘管反复感染创面安全、可靠,联合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和皮瓣存活,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前瘘管 难治性 耳后沟带蒂皮瓣 皮瓣修复 循证护理 疗效 美学效果
下载PDF
自体浓缩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肛瘘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秀峰 王厚东 +3 位作者 裘建明 鲁振锋 邵书先 沈忠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1603-1608,1620,I0003,共8页
目的探讨自体浓缩生长因子(CGF)凝胶治疗肛瘘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挂线法对6只猪进行肛瘘造模,30 d后行瘘管造影及病理检查确认造模成功。将左右侧瘘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凝胶组(填塞CGF凝胶)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瘘管创面愈合情况,... 目的探讨自体浓缩生长因子(CGF)凝胶治疗肛瘘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挂线法对6只猪进行肛瘘造模,30 d后行瘘管造影及病理检查确认造模成功。将左右侧瘘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凝胶组(填塞CGF凝胶)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瘘管创面愈合情况,检测术后第7天瘘管外口组织样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因子[包括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EK)1/2、磷酸化MEK(p-MEK)1/2、ERK1/2、磷酸化ERK(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FBS)、20%CGF组、20%CGF+干扰RNA(siRNA)组、20%CGF+siRNA ERK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GF对HSF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凝胶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瘘管外口组织样本PDGF、PCNA、α-SMA、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MEK1/2、p-ERK1/2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MEK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0%CGF组、20%CGF+siRNA组HSF细胞增殖百分比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20%CGF+siRNA组比较,20%CGF+siRNA ERK组HSF细胞增殖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CGF凝胶治疗肛瘘有效,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ERK信号通路因子水平来促进HSF增殖,从而加速瘘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浓缩生长因子 肛瘘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运动指导联合集束化皮肤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张吉 《青岛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指导联合集束化皮肤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病例数相同的两组,均为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运动指导联合集束化皮肤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病例数相同的两组,均为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运动指导联合集束化皮肤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差异。结果护理后两组的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e,URR)和尿素清除指数(ureaclearanceindex,Kt/V)均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优势更大(P<0.05);观察组内瘘功能障碍与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均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优势更大(P<0.05)。结论运动指导联合集束化皮肤管理可辅助改善患者透析充分性,降低皮肤相关并发症及内瘘功能障碍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指导 集束化皮肤管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镶嵌式唇黏膜和膀胱黏膜修复复杂性尿道皮肤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军 温海东 +4 位作者 彭天洲 张小明 沈文 吴义高 薛永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1-625,共5页
目的:比较镶嵌式唇黏膜和膀胱黏膜在治疗尿道下裂手术后复杂性尿道皮肤瘘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符合手术指征的55例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道皮肤瘘患者,随机分成唇黏膜取材组(36例)和膀胱黏膜取材组(19例),于术中分别应用自... 目的:比较镶嵌式唇黏膜和膀胱黏膜在治疗尿道下裂手术后复杂性尿道皮肤瘘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符合手术指征的55例尿道下裂术后复杂性尿道皮肤瘘患者,随机分成唇黏膜取材组(36例)和膀胱黏膜取材组(19例),于术中分别应用自体游离唇黏膜和膀胱黏膜行尿道成形术,并评估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尿道皮肤瘘的再发率。结果:镶嵌式唇黏膜和膀胱黏膜在治疗复杂性尿道皮肤瘘术后,均有2例出现尿道皮肤瘘,1例出现尿道狭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1.7%、84.2%,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阴茎外形美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无统计学差异(11.1%vs 26.3%,P>0.05)。结论:镶嵌式唇黏膜和膀胱黏膜修复复杂性尿道皮肤瘘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唇黏膜修复供材区创伤更小,手术简单快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黏膜 膀胱黏膜 尿道下裂 复杂性尿道皮肤瘘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联合造口产品在保护肠外瘘患者瘘口周围皮肤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敏 霍蕊 焦文芹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肠外瘘患者联合使用水胶体敷料和造口产品在保护瘘口周围皮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胃肠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肠外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水胶体敷料保护... 目的:探讨肠外瘘患者联合使用水胶体敷料和造口产品在保护瘘口周围皮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胃肠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肠外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瘘口周围皮肤,并给与造口产品配合使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持续冲洗加负压吸引加外涂氧化锌保护皮肤。结果:在客观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日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各主观指标方面的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联合造口产品可保护瘘口周围皮肤,有效避免渗漏液污染腹部切口和对周围皮肤的刺激,加快瘘口愈合,提升舒适度,同时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造口产品 肠外瘘 皮肤护理
下载PDF
肠外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姚秋琼 叶新梅 柯秀柳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2期288-289,共2页
目的总结肠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为7例肠瘘患者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选择性应用生长抑素,并给予有效的引流及皮肤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提高... 目的总结肠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为7例肠瘘患者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选择性应用生长抑素,并给予有效的引流及皮肤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皮肤护理 负压吸引 造口袋
下载PDF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对病变区皮肤及耳廓软骨的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庄汉 王国庆 +3 位作者 张其昌 张剑伟 庄晓玲 倪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6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伴脓肿形成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5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伴脓肿形成患者,术前常规行穿刺排脓,待局部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瘘管组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伤口均为一期愈合,外观... 目的观察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伴脓肿形成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5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伴脓肿形成患者,术前常规行穿刺排脓,待局部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瘘管组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伤口均为一期愈合,外观满意,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对感染期脓肿形成患者,除使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外,局部脓肿采用无麻醉下穿刺抽脓,术腔采用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冲洗而不采用切开排脓,在完全切除瘘管组织的基础上保持耳廓外形,减少耳部瘢痕,达到美容效果,符合当代医学发展方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感染期手术 皮肤 软骨 美容
下载PDF
重视炎症性肠病的皮肤表现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俊霞 田原 +1 位作者 王化虹 刘新光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8期847-851,共5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皮肤表现类型多样,包括炎症累及皮肤的IBD特异性皮肤表现及反应性皮肤表现;与IBD并发的皮肤表现,以及继发于其他原因而出现的IBD继发性皮肤表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皮肤表现类型多样,包括炎症累及皮肤的IBD特异性皮肤表现及反应性皮肤表现;与IBD并发的皮肤表现,以及继发于其他原因而出现的IBD继发性皮肤表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以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为多见;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以皮肤的脓肿和瘘管多见。IBD皮肤表现可以出现在IBD诊断之前、之后或同时,部分特殊类型皮肤表现的出现对IBD诊断具有提示意义。IBD皮肤损害的治疗应以控制IBD病情为基础,根据皮肤损害的类型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皮肤表现 结节性红斑 坏疽性脓皮病 皮肤瘘管
下载PDF
康惠尔溃疡粉及3M无痛保肤膜在肠造瘘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袁丽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康惠尔溃疡粉及3 M无痛保肤膜在肠造瘘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1年8月肠造瘘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患儿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康惠尔溃疡粉及3 M无痛保肤膜护... 目的:探讨康惠尔溃疡粉及3 M无痛保肤膜在肠造瘘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1年8月肠造瘘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患儿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康惠尔溃疡粉及3 M无痛保肤膜护理肠造瘘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对照组采用常规氯锌油及保鲜膜护理肠造瘘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观察两组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惠尔溃疡粉及3 M无痛保肤膜能使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皮肤,更有效地促进了造口周围受损皮肤的恢复,且操作方便、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惠尔溃疡粉 3M无痛保肤膜 肠造瘘 造口皮肤受损 护理
下载PDF
推移皮瓣加药捻式半管引流治疗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庆峰 王丹 +4 位作者 陈庆槐 汤献忠 李晓兰 陈凯 罗浩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推移皮瓣加药捻式半管引流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推移皮瓣加药捻式半管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切高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 目的观察推移皮瓣加药捻式半管引流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推移皮瓣加药捻式半管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切高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肛门功能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减少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保护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移皮瓣加药捻式半管引流治疗肛瘘,痛苦小,并可保护肛门功能,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手术 推移皮瓣加药捻式半管引流
下载PDF
早期垫棉法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少军 应光耀 +3 位作者 高洪娣 熊国华 闵丽 张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5期687-690,共4页
目的观察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结合早期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垫棉组、常规垫棉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40例。早期垫棉组、常规垫棉组手术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常规垫棉组在术后10~1... 目的观察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结合早期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垫棉组、常规垫棉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40例。早期垫棉组、常规垫棉组手术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常规垫棉组在术后10~14 d开始垫棉压迫,而早期垫棉组术后当日开始垫棉压迫。对照组采用复杂性肛瘘切开术。观察3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愈率、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评价3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 3组患者均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治愈率及复发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垫棉组皮桥粘连愈合时间为8.8 d,与常规垫棉组(13.4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垫棉组治愈时间较常规垫棉组、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早期垫棉组、常规垫棉组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结合早期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可加快皮桥粘连,缩短治愈时间,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对口引流术 早期垫棉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升丹临床应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臬 李萍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升丹的临床运用现状。方法: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升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皮肤溃疡、乳痈、肛瘘、下肢慢性溃疡、病毒性皮肤感染等疾病。结论:升丹具有良好的提毒、祛腐、生肌功效。
关键词 升丹 皮肤溃疡和感染 乳痈 肛瘘 下肢慢性溃疡 病毒性皮肤感染 提毒 祛腐 生肌
下载PDF
感染期耳前瘘管术中炎性皮肤保留的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远伟 蔡志福 +2 位作者 谢冠峰 傅婷婷 胡娉婷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9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期耳前瘘管术中炎性皮肤保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和莆田涵江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5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 目的探讨感染期耳前瘘管术中炎性皮肤保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和莆田涵江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治的50例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小梭形切口并向下延长1~2 cm,保留炎性皮肤。对照组采用大梭形或双梭形切口。术后随访观察1个月~1年,比较两组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期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局部瘢痕长度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期的总有效率为88.00%,与对照组的9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期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局部瘢痕长度为(8.16±1.28)mm,短于对照组[(18.08±1.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为8.00%,与对照组的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耳前瘘管脓肿期患者,适当控制炎症后采用小梭形切口进行手术,同时辅以术中炎性皮肤保留等手术技巧可以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瘢痕,且不增加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感染期 脓肿 炎性皮肤保留
下载PDF
保守治疗全喉切除术后咽皮肤瘘
14
作者 彭峰 陈振清 王泽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6期1981-1982,共2页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全喉切除术后咽皮肤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喉咽癌或喉癌施行全喉切除术的127例患者中17例行发生咽皮肤瘘的临床资料。结果咽皮肤瘘经过保守治疗后,13例治愈,占76.4%(13/17);其余4例保守治疗无效经手...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全喉切除术后咽皮肤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喉咽癌或喉癌施行全喉切除术的127例患者中17例行发生咽皮肤瘘的临床资料。结果咽皮肤瘘经过保守治疗后,13例治愈,占76.4%(13/17);其余4例保守治疗无效经手术治愈。结论对全喉切除术后咽皮肤瘘进行有效、及时的保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全喉切除术 治疗 咽皮肤瘘
下载PDF
高位肛门直肠瘘低位切开留皮桥高位挂线术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荣 黄娟 高中旺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低位切开留皮桥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瘘的研究,建立高位肛门直肠瘘诊疗规范及手术模式,减少术后肛门变形,减少肛门功能的损伤,缩短治疗疗程,降低术后复发率,降低医疗费用,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方法:对80例高位肛门... 目的:通过对低位切开留皮桥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瘘的研究,建立高位肛门直肠瘘诊疗规范及手术模式,减少术后肛门变形,减少肛门功能的损伤,缩短治疗疗程,降低术后复发率,降低医疗费用,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方法:对80例高位肛门直肠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手术方式采用低位切开留皮桥高位挂线的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手术方式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最大变形宽度、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压力测定值、肛门功能(漏气、漏液、漏便情况)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术后创面最大变形宽度、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在创面愈合后出现肛门漏气、漏液、漏便病例明显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术后肛门压力测定值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对高位肛门直肠瘘患者,依据患者病情选用低位切开留皮桥高位挂线术式,相比于采用传统术式,效果更为确切,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创面最大变形宽度明显缩小;在对术后括约肌的影响中,由于肛门形态的维护,低位切开留皮桥高位挂线术式对保护肛门括约肌更优于传统术式,对肛门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门直肠瘘 低位切开 留皮桥 高位挂线术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包皮横形岛状皮瓣一期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附14例报告)
16
作者 杨大强 冀荣俊 +1 位作者 丁在民 张端卫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460-461,共2页
目的探讨包皮横形岛状皮瓣一期成形术(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1997年4月~2003年4月采用Duckett术式一期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14例,其中阴茎冠状沟型3例,阴茎体型9例,阴茎阴囊型2例。结果一次性手术成功11例(78... 目的探讨包皮横形岛状皮瓣一期成形术(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1997年4月~2003年4月采用Duckett术式一期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14例,其中阴茎冠状沟型3例,阴茎体型9例,阴茎阴囊型2例。结果一次性手术成功11例(78%)。手术后出现尿瘘3例(21%),其中2例于手术6个月后行尿瘘手术修补成功,1例于手术后2周,尿瘘自愈。无1例出现尿道狭窄。随访9例,时间6~24个月,无1例排尿异常。结论包皮横形岛状皮瓣一期成形术(Duckett术式)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基本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岛状皮瓣 尿瘘
下载PDF
推移皮瓣挂线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毅 谷云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推移皮瓣挂线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例采用推移皮瓣挂线术,对照组10例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创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坠胀、尿潴留、创面分泌物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 目的:观察推移皮瓣挂线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例采用推移皮瓣挂线术,对照组10例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创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坠胀、尿潴留、创面分泌物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疼痛及肛门漏气、漏液、漏固体等比对照组少,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移皮瓣挂线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有较好效果,在保护肛门自制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一次性切开挂线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瘘管性肛周脓肿 推移皮瓣挂线术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会阴阴囊岛状皮管在直肠尿道瘘修补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周江桥 王玲珑 +1 位作者 张孝斌 詹炳炎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探讨直肠尿道瘘手术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9例直肠尿道瘘患者。手术经会阴入路,切除瘘口部尿道并修补直肠前壁后,以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替代瘘口部尿道。结果 9例均获治愈。术后... 目的 探讨直肠尿道瘘手术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9例直肠尿道瘘患者。手术经会阴入路,切除瘘口部尿道并修补直肠前壁后,以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替代瘘口部尿道。结果 9例均获治愈。术后随访2~6年,直肠尿道瘘均无复发。结论 该术式设计新颖,直肠与尿道间无需使用其他充填物,是治疗直肠尿道瘘的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尿道瘘 修补 岛状皮管
下载PDF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与传统的复杂性肛瘘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柯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4期128-13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术,实验组行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比较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结... 目的比较分析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术,实验组行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比较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结果实验组手术后、痊愈后及6个月随访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愈时间为(22.5±4.6)d,对照组为(31.4±4.7)d,实验组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很好地保留肛门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 肛瘘切开术 复杂性肛瘘
下载PDF
腹腔引流管拔管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被引量:7
20
作者 肖广远 周君 +3 位作者 陈炳荣 沈彬 肖卫星 周海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13-215,222,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拔管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嘉兴市中医医院普外科1 189例行腹部手术并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189例腹部手术中28例出现腹...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拔管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嘉兴市中医医院普外科1 189例行腹部手术并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189例腹部手术中28例出现腹腔引流管拔管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困难性拔管5例,腹腔出血5例,引流管断裂3例,T管固定线脱落胆漏2例,皮肤瘘管形成3例及大网膜疝10例。困难性拔管经反复尝试均顺利拔出;腹腔出血经再次手术止血治疗痊愈;引流管断裂经再次手术取出残端;胆漏患者行腹腔穿刺引流保守治疗后康复;皮肤瘘管病程长,治愈缓慢;大网膜疝患者部分可轻轻回纳即可,若合并出血可结扎止血后回纳腹腔;各并发症经处理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结论腹腔引流管拔管并发症在临床上时有发生,一旦出现需及时处理。临床医师需加强防范意识,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引流管拔管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引流管 拔管相关并发症 腹腔出血 胆漏 皮肤管瘘 大网膜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