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内镜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复杂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强 翟翔 +3 位作者 刘钢 佟小光 安兴伟 马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1-757,共7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复杂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9例内镜下经鼻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联合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肿瘤切除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测量标准...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复杂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9例内镜下经鼻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联合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肿瘤切除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测量标准评估术后疗效;随访期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估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同时记录肿瘤复发或进展情况,以及血管内治疗相关并发症如出现假性动脉瘤、自发性脑出血、脑梗死等。结果9例患者中4例术前经DSA确认供体动脉或颈内动脉破裂,其中1例术前进行弹簧圈栓塞,1例术中提前置入颈动脉导管鞘,1例术中行颈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成功止血,1例术中行覆膜支架植入成功止血;4例术中经DSA确认颈内动脉破裂;1例术后即刻DSA确认颈内动脉破裂者行颈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成功止血。肿瘤全切除率为8/9。随访时间32.00(25.00,48.5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末次随访时GOS评分均为4~5分,均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1例经免疫治疗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颈内动脉岩骨段覆膜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支架远端再次出现假性动脉瘤,遂行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成功止血,且术后无并发症;余8例未出现假性动脉瘤、自发性脑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脑梗死。结论血管内治疗有助于内镜下经鼻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前评估颅底肿瘤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阻断供体动脉,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治疗大血管破裂,也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内窥镜检查 颈内动脉 破裂 栓塞 治疗性 支架
下载PDF
多重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大腺瘤切除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进 孙骏 +4 位作者 计巍 程超 焦建同 黄维一 邵君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假包膜外分离和术中个体化颅底修复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大腺瘤切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垂体大腺瘤的病例资料。术前行鞍区薄层CT、垂体MRI+MRA导航序列,利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重建技术...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假包膜外分离和术中个体化颅底修复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大腺瘤切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垂体大腺瘤的病例资料。术前行鞍区薄层CT、垂体MRI+MRA导航序列,利用神经导航影像融合重建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均行神经内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切开鞍底硬膜后,识别腺瘤周围的膜性结构,尽量沿假包膜外界面钝性分离,将假包膜与腺瘤一并切除。病人术中无脑脊液漏36例;低流量脑脊液漏4例,采用鞍底硬膜缝合、鼻外纱条支撑;术中有明显脑脊液漏2例,采用自体脂肪、阔筋膜、鞍底硬膜缝合;术中1例高流量脑脊液漏者,应用自体脂肪,可吸收人工脑膜,自体阔筋膜,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分层修补,间断缝合硬膜术后填塞瘤腔,最后予纱条支撑填塞鼻腔。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术后脑脊液鼻漏,出现一过性尿崩9例,颅内感染3例,均对症治疗后好转。肿瘤全切除39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MRI,39例全切病例未见复发,4例次全切病例中,3例无明显进展,1例接受再次手术,恢复良好。结论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有助于手术医师评估肿瘤与周边结构位置关系,内镜下辨别腺瘤周围的膜性结构,颅底个体化修复技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假包膜 颅底重建
下载PDF
颅底肿瘤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致飞 赵兵 +2 位作者 吴德俊 李德坤 孙锦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59-664,共6页
目的筛查颅底肿瘤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开颅颅底肿瘤切除术的159例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 目的筛查颅底肿瘤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开颅颅底肿瘤切除术的159例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9例患者中81例发生术后颅内感染,颅内感染率为50.9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5 h(OR=3.438,95%CI:1.371~8.625;P=0.008)、术中失血量≥400 ml(OR=2.308,95%CI:1.115~4.777;P=0.024)、术中开放额窦或乳突气房(OR=16.817,95%CI:3.689~76.658;P=0.000)是颅底肿瘤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多、术中开放额窦或乳突气房的颅底肿瘤患者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较高,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颅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临床分期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8
4
作者 吴彦桥 杨伟炎 +6 位作者 周定标 黄德亮 余新光 韩东一 李向红 武文明 戴仆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8-362,T006,共6页
目的 通过对 61例颅底脊索瘤回顾性分析 ,简化原颅底脊索瘤分型并提出新的临床分期。方法 颅底脊索瘤 61例 ,典型脊索瘤 5 8例 ,软骨型脊索瘤 3例 ,男 34例 ,女 2 7例 ,男女之比为1 2 6∶1 ,年龄 7~ 75岁 ,平均 ( 38 44± 1 3 6... 目的 通过对 61例颅底脊索瘤回顾性分析 ,简化原颅底脊索瘤分型并提出新的临床分期。方法 颅底脊索瘤 61例 ,典型脊索瘤 5 8例 ,软骨型脊索瘤 3例 ,男 34例 ,女 2 7例 ,男女之比为1 2 6∶1 ,年龄 7~ 75岁 ,平均 ( 38 44± 1 3 61 )岁。初诊患者 40例 ,复发患者 2 1例。术前或术后接受放射治疗 2 6例。分期方法 :鞍区型Ⅰ、Ⅱ、Ⅲ、Ⅳ期 ,斜坡型Ⅰ、Ⅱ、Ⅲ、Ⅳ期 ,广泛型只有Ⅳ期。随访时间 1 2~ 2 0 6个月。结果  61例患者本院接受 90例次手术 ,全切除 7例次 ,次全切除 2 6例次 ,大部分切除 41例次 ,部分切除 1 6例次 ;Ⅱ、Ⅲ、Ⅳ期手术分别为 2 1例、30例次、39例次 ;上方入路全切或次全切为 1 8例次 ( 37 5 % ) ,下方入路为 2 3例次 ( 5 4 8% )。并发症上方入路 2 1例 ( 4 3 75 % ) ,下方入路为 6例 ( 1 4 2 7% )。 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73 0 2 %、62 60 %、37 64%。结论 颅底脊索瘤临床分型与分期结合可以更好的对病变进行定位、定量、指导手术入路选择、比较疗效、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临床分期 手术治疗 肿瘤 影像学
下载PDF
430例颅底病变手术与缺损修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德亮 杨伟炎 +3 位作者 韩东一 王荣光 王嘉陵 周其友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M515-M519,共5页
目的 通过对颅底病变手术处理与缺损修复的疗效分析 ,总结其病变类型、部位、特点及其手术处理与修复的方法 ,为临床提供有益经验。方法 对 1982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我科住院手术的颅底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30例颅底病... 目的 通过对颅底病变手术处理与缺损修复的疗效分析 ,总结其病变类型、部位、特点及其手术处理与修复的方法 ,为临床提供有益经验。方法 对 1982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我科住院手术的颅底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30例颅底病变患者中 ,男 2 6 5例 (6 1 6 % ) ,女 16 5例(38 4 % ) ;患者平均年龄 36 1岁 (2 5~ 76 0岁 ) ;左侧颅底病变 173例 (4 0 2 % ) ,右侧 178例(4 1 4 % ) ,累及颅底中部和两侧者 79例 (18 4 % ) ;累及前颅底 116例 (2 7 0 % ) ,中间颅底 5 7例(13 3% ) ,侧、后颅底 174例 (4 0 5 % ) ,有 83例 (19 5 % )累及颅底 2个或 2个以上的区域。 4 30例病变中肿瘤 2 83例 (6 5 8% ) ,外伤 76例 (17 7% ) ,先天性病变 4 2例 (9 8% ) ,感染性病变 18例(4 2 % ) ,原因不明 11例 (2 6 % )。 2 83例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 15 4例 (35 8% ) ,恶性 12 9例(30 0 % )。全部病变均经手术处理 ,其中 2次手术 4 3例 ,3次手术 5例 ,4次手术 4例 ,5次手术 1例 ,6次手术 3例 ,共行手术 5 14例次。行颅底骨缺损修复 95例 (2 2 1% ) ,行脑膜修补 117例 (2 7 2 % ) ;发生术后并发症 2 7例 (6 3% )。 2例因病变累及颈内动脉 ,手术时血管破裂 ,行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结扎后引起脑疝而死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病变 手术治疗 缺损修复 颅底肿瘤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颅底脊索样肿瘤的影像学与组织学鉴别诊断 被引量:14
6
作者 潘斌才 李斌 +1 位作者 罗柏宁 李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11-619,共9页
研究背景脊索样肿瘤系指具有原始脊索形态特点的肿瘤性病变,常规HE染色表现为短梭形或上皮样肿瘤细胞特征性地呈条索状或簇状分布于淡蓝色黏液样基质中。颅底是发生脊索样肿瘤比较集中的部位,主要包括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脊索样胶质... 研究背景脊索样肿瘤系指具有原始脊索形态特点的肿瘤性病变,常规HE染色表现为短梭形或上皮样肿瘤细胞特征性地呈条索状或簇状分布于淡蓝色黏液样基质中。颅底是发生脊索样肿瘤比较集中的部位,主要包括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脊索样胶质瘤和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由于影像学表现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重叠,颅底脊索样肿瘤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鉴别一直是临床诊断的难点,极易误诊。笔者对各种颅底脊索样肿瘤的发生部位、MRI影像学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类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发生于颅底的10例脊索瘤、5例脊索样脑膜瘤、3例脊索样胶质瘤和5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病例的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脊索瘤主要发生于斜坡伴骨质破坏,T2WI呈高信号和"蜂房征",组织形态学可见脊索样特征和"液滴"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上皮性标志物广谱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呈弥漫性强阳性。脊索样脑膜瘤位于鞍旁海绵窦,边界清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强化,并可见典型的"脑膜尾征";肿瘤组织中黏液样基质和典型脑膜瘤区域比例不均匀,间质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数目不等,除表达上皮膜抗原外,D2-40表达阳性率为4/5。脊索样胶质瘤好发于第三脑室,增强后呈均匀致密强化灶、边界锐利;上皮样肿瘤细胞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除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恒定表达阳性外,广谱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均有不同程度表达。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也位于斜坡,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均与脊索瘤相似,但不表达或仅灶性表达上皮性标志物,Galectin-3在肿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颅底脊索样肿瘤有各自较明确的解剖学定位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对于易混淆的病例,除注意观察组织形态学特点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和D2-40组合最适宜鉴别诊断。Ki-67抗原标记指数不能作为肿瘤分型的依据,Galectin-3特异性较差,不建议在脊索样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脑膜瘤 神经胶质瘤 颅底肿瘤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放射治疗后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胡永红 卢泰祥 +4 位作者 麦伟源 韩非 黄莹 刘慧 张恩罴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3-467,共5页
目的 评价分析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在首程放射治疗后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1985~ 1986年 10 0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 ,均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低分化 96例 ,高分化 4例。所有病例经CT扫描证实颅底骨质被破坏 ,胸部X线摄片及腹部B型超... 目的 评价分析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在首程放射治疗后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1985~ 1986年 10 0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 ,均为鳞状细胞癌 ,其中低分化 96例 ,高分化 4例。所有病例经CT扫描证实颅底骨质被破坏 ,胸部X线摄片及腹部B型超声检查未见异常。采用60 Co或直加单纯外照射 ,总剂量 6 6~ 80Gy/ 6~ 8周 ,2Gy/次。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 ,平均随访 2 2 3个月 (2~ 174个月 )。采用Kaplan Meier统计生存率 ,Cox模型分析各种预后因素 ,包括侵犯海绵窦、蝶窦、筛窦、上颌窦 ,咽旁间隙侵犯、头痛、颅神经损害 ,治疗后头痛缓解及颅神经损害的修复等。结果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8 8%、38 0 %、2 6 9%、13 0 % ,但伴有前组颅神经 (Ⅰ~Ⅷ )和后组颅神经 (Ⅸ~Ⅻ )同时侵犯者 5年生存率仅为 7 7%。死亡原因包括局部复发 5 9例 ,远处转移 2 1例 ,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 1例 ,非肿瘤原因死亡 5例。经多因素分析 :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颅神经损害、放射治疗后颅神经修复及头痛缓解。结论 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发现颅神经损害、放射治疗后颅神经修复及头痛症状的缓解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鳞状细胞癌 放射疗法 存活率 颅底骨质破坏 颅神经损伤
下载PDF
经鼻内镜颅底进路手术的探索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庚 李源 +7 位作者 谢民强 文卫平 史剑波 陈合新 吕剑霆 张革化 刘贤 徐睿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3-446,I00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颅底进路手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证范围。方法 分别采用经鼻内镜前颅底进路和蝶窦后上壁进路完成前颅窝异物取出术、前颅窝嗅神经母细胞瘤和脑膜瘤切除术、侵入前颅窝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侵入中颅窝的巨大蝶窦...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颅底进路手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证范围。方法 分别采用经鼻内镜前颅底进路和蝶窦后上壁进路完成前颅窝异物取出术、前颅窝嗅神经母细胞瘤和脑膜瘤切除术、侵入前颅窝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侵入中颅窝的巨大蝶窦囊肿切除术、原发性中颅窝鞍旁岩尖部胆脂瘤切除术、侵入鞍区的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共 9例。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 ,未发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除 1例低分化鳞癌鞍区占位性病变术后 2年死于其他非相关性疾病外 ,另外良性 ( 5例 )和恶性 ( 3例 )占位性病变随访 1~ 7年未见复发。结论 紧靠颅底的颅内占位性病变有经鼻内镜手术的可能性 ,但是适应证选择应非常严格 ,术者必须具备熟练的解剖学知识、手术技巧和经验 ,并配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对范围局限的恶性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颅底进路手术 前颅窝异物取出术 前颅窝嗅神经母细胞瘤 脑膜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的MR表现分析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海涛 王仁法 +3 位作者 高小玲 程娟娟 夏黎明 王承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颅底部脊索瘤的MR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在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16例颅底脊索瘤中,肿瘤局限于斜坡者9例,累及鞍内、鞍旁、蝶窦、鼻咽部者7... 目的:分析颅底部脊索瘤的MR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在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16例颅底脊索瘤中,肿瘤局限于斜坡者9例,累及鞍内、鞍旁、蝶窦、鼻咽部者7例,同时累及后颅凹者1例。病变在T1WI呈不均匀长:等T1信号软组织肿块影,T2WI9例呈等或稍长T2信号,7例呈明显长T2信号。增强扫描10例呈不均匀强化,6例呈明显强化。5例术后复查肿瘤复发。结论:MR可明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位置、形态、浸润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颅底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底临床解剖标志与颅底肿瘤手术的安全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业海 张琨龄 +6 位作者 杨克林 万经海 杨见明 邱建新 陆地红 方平 童步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底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保证颅底手术的安全性并彻底根治肿瘤。方法对我院 10年来 2 9例不同颅底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 ,分析颅底的鸡冠、翼突和颞骨棘、茎突和颈内动脉及其各自的毗邻解剖结构在术前诊断、不同手术进路切除... 目的 探讨颅底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保证颅底手术的安全性并彻底根治肿瘤。方法对我院 10年来 2 9例不同颅底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 ,分析颅底的鸡冠、翼突和颞骨棘、茎突和颈内动脉及其各自的毗邻解剖结构在术前诊断、不同手术进路切除肿瘤时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初期3例手术中有 2例术后颅底有部分肿瘤残留 ;其余 2 6例颅底手术中 ,皆在直视下完全切除肿瘤 ,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本组 2 9例中 ,侵犯颅底的恶性肿瘤行不同的颅底手术 19例 ,其 3年生存率为 72 2 % (13/ 18) ,5年生存率为 35 7% (5 / 14 )。结论 鸡冠、翼突和颞骨棘、茎突和颈内动脉及其各自的毗邻解剖结构分别是不同的颅底手术重要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手术 临床解剖标志 颅底肿瘤 手术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左长京 周晓平 +5 位作者 萧毅 崔恒武 吕桃珍 王敏杰 薛宏 范月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2-594,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螺旋 CT血管造影 (SCTA )的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 :16例颅底肿瘤 ,MRI明确诊断后行 SCTA。 SCTA与 MRI、手术对照。螺旋扫描层厚 2 .0 m m,间距 1.0 mm ,螺距 1.0~ 1.2 5 ,均以 3.0 ml/s速度注射对比剂12 0 ...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螺旋 CT血管造影 (SCTA )的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 :16例颅底肿瘤 ,MRI明确诊断后行 SCTA。 SCTA与 MRI、手术对照。螺旋扫描层厚 2 .0 m m,间距 1.0 mm ,螺距 1.0~ 1.2 5 ,均以 3.0 ml/s速度注射对比剂12 0 ml;用表面遮盖法 (SSD)重建三维图像 ,5例行伪彩 SSD重建及模拟手术入路。结果 :SCTA清楚显示了 14例颅底肿瘤的形态及其与大血管、颅骨的三维关系 ,而 1例颅咽管瘤、1例胶质瘤瘤体未显示 ,仅显示了受压移位的邻近血管及其与颅骨的关系。 SCTA的三维图像及模拟手术入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信息。结论 :SCTA提供的颅底肿瘤与邻近血管及颅骨关系的三维图像 ,是对常规二维影像的重要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血管造影 SCTA
下载PDF
额-耳前-颈联合入路切除巨大侧颅底沟通性肿瘤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瑛 王天铎 +4 位作者 荣宝刚 丁元萍 李永团 刘亦清 张寒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 探讨适宜切除巨大侧颅底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 应用额 耳前 颈联合入路 ,制作眶颧骨瓣及颅骨骨瓣 ,结合下颌骨脱位下移 ,获得了充分暴露肿瘤的术野 ,治疗 2例占据咽旁间隙、颞下窝穿颅底达颅中窝的巨大侧颅底沟通性肿瘤。结果... 目的 探讨适宜切除巨大侧颅底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 应用额 耳前 颈联合入路 ,制作眶颧骨瓣及颅骨骨瓣 ,结合下颌骨脱位下移 ,获得了充分暴露肿瘤的术野 ,治疗 2例占据咽旁间隙、颞下窝穿颅底达颅中窝的巨大侧颅底沟通性肿瘤。结果  2例肿瘤均获得全切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等任何颅内并发症 ,面部无明显畸形 ,咬合正常。结论 额 耳前 颈联合入路是用于切除巨大咽旁间隙、颞下窝、侵入颅中窝的侧颅底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耳前-颈联合入路 颅底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江波 孟悛非 陈应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366,T006,共5页
目的 研究颅底脊索瘤的CT、核磁共振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诊断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颅底脊索瘤和侵犯颅底的 13例鼻咽癌、11例垂体瘤患者作了头颅CT、MRI检查 ;7例颅底脊索瘤作了MRI的多层面重建 (multipleplan... 目的 研究颅底脊索瘤的CT、核磁共振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诊断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颅底脊索瘤和侵犯颅底的 13例鼻咽癌、11例垂体瘤患者作了头颅CT、MRI检查 ;7例颅底脊索瘤作了MRI的多层面重建 (multipleplanarreconstruction ,MPR)。结果 MRI反映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优于CT ,CT、MRI显示颅底中线骨质破坏作用相似。根据MRI显示肿瘤的部位与侵犯范围 ,颅底脊索瘤分为蝶鞍斜坡型、鼻咽型和颞枕型。颅底脊索瘤T2 加权 (T2 weightimaging,T2 WI)信号强度明显高于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和垂体瘤 (P <0 0 1)。MRI的MPR影像显示 ,3例视神经被肿瘤推压移位 ,4例被肿瘤包埋 ,7例功能损害的外展神经均为肿瘤包绕侵蚀 ,3例动眼神经受压。结论 T2 WI显著高信号是颅底脊索瘤的特征性MRI征象 ,有重要鉴别意义 ;MRI的MPR技术可对颅神经精确显示 ,在颅底脊索瘤的手术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颅底肿瘤 核磁共振 X线 体层摄影术 CT MRI
下载PDF
三维CTA在颅底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锦清 沈建康 +3 位作者 凌华威 赵卫国 林东 张仲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 (3D CTA)在颅底肿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 45例颅底肿瘤病人采用 3D CTA检查 ,表面阴影显示法 (SSD)、彩色SSD法、最大强度投影法 (MIP)及透视法等方法重建图像。结果 所有肿瘤灶均被 3D CTA...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 (3D CTA)在颅底肿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 45例颅底肿瘤病人采用 3D CTA检查 ,表面阴影显示法 (SSD)、彩色SSD法、最大强度投影法 (MIP)及透视法等方法重建图像。结果 所有肿瘤灶均被 3D CTA所显示 ,并显示了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轮廓的三维结构。 3D CTA特别清晰地显示了肿瘤、Willis环的大血管、静脉窦和颅底骨相互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特别是肿瘤对脑血管的压迫移位以及肿瘤破坏颅底骨质的情况。这些资料均被手术所证实。结论  3D CTA对颅底肿瘤术前评估有其独特的价值 ,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诊断 服血管造影术 CT
下载PDF
累及颅底肿瘤的手术切除与入路选择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跃煌 祁永发 +1 位作者 唐平章 徐震纲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分析 1993~ 2 0 0 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外科处理侵及颅底肿瘤 84例的经验 ,讨论侵及颅底不同部位病变手术入路特点 ,以求选择最好的手术入路彻底切除肿瘤 ,同...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分析 1993~ 2 0 0 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外科处理侵及颅底肿瘤 84例的经验 ,讨论侵及颅底不同部位病变手术入路特点 ,以求选择最好的手术入路彻底切除肿瘤 ,同时尽量保护颅底、颅内重要结构 ,减少并发症。结果 患者年龄 6~ 78岁 ,平均 4 3 8岁。良性肿瘤 14例 ,恶性肿瘤 70例。采用各种手术入路切除累及咽旁颅底肿瘤 38例 ;同时有前、中颅底破坏 7例 ;肿瘤同时累及中、后颅底 13例 ;侧颅底颞下窝肿瘤 2 6例。用各种组织瓣修复颅底缺损或填充 6 0例。 6例并发脑脊液漏 ,2例迟发脑脓肿 ,修复组织瓣部分坏死 3例 ,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恶性肿瘤 3年生存率 6 7 5 % (2 7/ 4 0 )。结论 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相对于颅底不同部位的肿瘤 ,针对特殊的解剖结构而选择 ,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综合考虑 :①肿瘤部位及累及的范围 ;②安全、充分地切除肿瘤 ;③正常功能结构及外观影响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手术切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融合MRI与CT图像的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底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东东 卜博 +1 位作者 陈晓雷 许百男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融合MRI与CT图像的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底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在本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4例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融合MRI与CT图像的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指引下接受显微... 目的探讨融合MRI与CT图像的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底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在本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4例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融合MRI与CT图像的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指引下接受显微外科手术。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14例中,近全切8例,次全切6例。术后3周,12例神经功能改善或同术前,2例神经功能下降,功能下降者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60,生活可自理。结论融合MRI与CT图像的多模态神经导航技术可为颅底显微外科手术提供全面的导航信息,提高了肿瘤切除程度及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技术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侧颅底受侵或侧颅底相关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7
作者 葛明华 谭卓 +2 位作者 何剑锋 刘爱华 王可敬 《中国肿瘤》 CAS 2008年第5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侧颅底受侵或侧颅底相关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理想手术入路及其手术效果。[方法]1998年12月至2008年2月,对50例侧颅底受侵或侧颅底相关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治疗。采用颈下颌进路20例、颞下窝入路22例、上颌骨外翻入路1例、颅... [目的]探讨侧颅底受侵或侧颅底相关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理想手术入路及其手术效果。[方法]1998年12月至2008年2月,对50例侧颅底受侵或侧颅底相关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治疗。采用颈下颌进路20例、颞下窝入路22例、上颌骨外翻入路1例、颅面联合入路6例、Weber-Ferguson加Lynch入路1例。[结果]全组50例,49例达裸眼肿瘤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暂时性偏瘫1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随访满3年有34例,3年总生存率61.76%,无瘤生存率58.82%。[结论]侧颅底受侵或侧颅底相关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手术入路应视肿瘤部位而定,手术风险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颅底肿瘤 手术入路 外科学 预后
下载PDF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附40例报告)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3 位作者 蔡学见 时忠华 王春莉 张建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444-446,共3页
目的提高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40例岩斜区肿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作为磨除岩骨的定位标志,... 目的提高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40例岩斜区肿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作为磨除岩骨的定位标志,以减少岩骨内结构的损伤。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脑神经损伤、脑组织水肿、肌力减退等。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是处理岩斜区肿瘤较好的手术方法,大多可全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颞骨岩部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对咽旁颞下区及侧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继元 白艳霞 +5 位作者 张少强 李随勤 朱宏亮 闫济民 贾永平 申卫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报告17例咽旁颞下区及侧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情况,将手术入路分为侧入路与前入路两大类。具体论述了两类手术入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针对性,强调单种手术入路或多种入路联合应用的具体选择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体... 本文报告17例咽旁颞下区及侧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情况,将手术入路分为侧入路与前入路两大类。具体论述了两类手术入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针对性,强调单种手术入路或多种入路联合应用的具体选择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原发部位、体积、侵犯范围、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颞下区 颅底肿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友文 甄泽年 +4 位作者 赵敏 陈辉 陈贤明 李建忠 杨浦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4-526,共3页
目的 探讨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 :①耳后“C”形切口 ,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 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 6例 ;②颞侧舌形切口 ... 目的 探讨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 :①耳后“C”形切口 ,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 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 6例 ;②颞侧舌形切口 ,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 4例 ;③颞 耳 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 6例。其中 13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结果16例中 11例术后存活 3年以上 ,5例术后 3年内死亡。按寿命表法统计 ,3年生存率为 6 9%。结论本组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 ,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 ,并进行肿瘤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复发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