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ooling rate on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erovskite in high titanium-bearing blast furnace slag 被引量:8
1
作者 Lu Liu Mei-long Hu +3 位作者 Chen-guang Bai Xue-wei Lü Yu-zhou Xu Qing-yu D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052-1061,共10页
The effect of cooling rate o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erovskite in high Ti-bearing blast furnace(BF) slag was studied using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y(CSLM). Results showed that perovskite was the primary ... The effect of cooling rate o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erovskite in high Ti-bearing blast furnace(BF) slag was studied using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microscopy(CSLM). Results showed that perovskite was the primary phase formed during the cooling of slag. On the slag surface, the growth of perovskite proceeded via the successive production of quasi-particles along straight lines, which further extended in certain directions.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perovskite was found to vary as a function of cooling rate. At cooling rates of 10 and 30 K/min, the dendritic arms of perovskite crossed obliquely, while they were orthogonal at a cooling rate of 20 K/min and hexagonal at cooling rates of 40 and 50 K/min. These three crystal morphologies thus obtained at different cooling rate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ed to the orthorhombic, cubic and hexagonal crystal structures of perovskite. The observed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perovskite could probably be attributed to the deficiency of O^2-, when Ti2O3 wa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perovsk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furnace slag perovskite crystallization cooling rate
下载PDF
A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rate constant between CO_2-CO gas and molten slag containing iron oxides using optical basicity 被引量:1
2
作者 Teng Zhang Xiao-jun Hu +1 位作者 Qi-feng Shu Kuo-Chih Ch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8期685-688,共4页
A simple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rate constant between CO2-CO gas and molten slag containing iron oxides was developed using optical basicity only. In this model,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rate constant can b... A simple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rate constant between CO2-CO gas and molten slag containing iron oxides was developed using optical basicity only. In this model,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rate constant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Arrhenius law,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can be expressed with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slag's optical basicity.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some molten slag systems, such as FeO, FeO-CaO, FeO-SiO2, FeO-Na2O, FeO-CaO-SiO2, FeO-SiO2-P2O5, FeO-SiOE-Na2O, and FeO-CaO-SiOE-P2O5.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results and measured data showed that the model worked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ELTING rate constants slag iron oxides optical basicity MODELS
下载PDF
EVAPORATION RATE OF SnS FROM SLAGS
3
作者 HUA Yixin LIU Chunpeng Kunm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unming,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2年第10期235-239,共5页
Under inert atmospheres and 1473 K,the evaporation rate of SnS from SnO-FeO- SiO_2 and SnO-FeO-CaO-SiO_2 slags mixed with FeS was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weight Ioss and composition of samples.The experimental r... Under inert atmospheres and 1473 K,the evaporation rate of SnS from SnO-FeO- SiO_2 and SnO-FeO-CaO-SiO_2 slags mixed with FeS was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weight Ioss and composition of sampl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dur- ing sulfide fuming process the evaporation of SnOfrom slags is negligible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SnS.Addition of CaOto slags can enhance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SnS.The differential rate equation of evaporation may be expressed as: -d(%Sn)/dt=k(%Sn)(%S) where,the apparent rate constant k was found to be 4.20×10^(-3) for SnO-FeO-CaO- SiO_2 system and 2.88×10^(-3) for SnO-FeO-SiO_2 syste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 slag evaporation rate FUMING
下载PDF
基于炉缸渣铁滞留量的高炉炉缸活性研究
4
作者 刘彦祥 郭子昱 +4 位作者 焦克新 张建良 徐益军 丁望 杨耀明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针对国内外对炉缸活性表征不明晰的问题,建立以炉缸渣铁滞留量表征炉缸活性的模型,定量分析高炉操作参数对炉缸活性的作用比重,并提出提高炉缸活性的操作手段。结果表明:①渣铁焦物性对渣铁滞留率的影响顺序为:铁水温度>CSR>焦炭... 针对国内外对炉缸活性表征不明晰的问题,建立以炉缸渣铁滞留量表征炉缸活性的模型,定量分析高炉操作参数对炉缸活性的作用比重,并提出提高炉缸活性的操作手段。结果表明:①渣铁焦物性对渣铁滞留率的影响顺序为:铁水温度>CSR>焦炭粒度>CRI>炉渣碱度>镁铝比;②去除滞留率对滞留量的影响,高炉操作参数对渣铁滞留量的影响顺序为:风量>铁口深度>风温>风压>喷煤量>氧气量;③高炉生产中,可采用原燃料粒级及性能管控技术、高风速大动能操作技术、渣铁流动控制技术、渣铁排放管控技术高效调控炉缸活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炉缸活性 渣铁滞留率 渣铁滞留量 操作参数
下载PDF
柠檬酸钠对电石渣中钙离子的浸取研究
5
作者 陈宁 徐涛 左周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176-178,共3页
电石渣是以氢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废渣,若不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污染环境。文章以柠檬酸钠为浸取剂浸取电石渣中钙离子,探索其资源化利用。实验探究了用水量、柠檬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浸取条件对钙... 电石渣是以氢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废渣,若不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污染环境。文章以柠檬酸钠为浸取剂浸取电石渣中钙离子,探索其资源化利用。实验探究了用水量、柠檬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浸取条件对钙离子浸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浸取液和滤渣的成分分析,分析柠檬酸钠浸取除杂效果。结果表明,当电石渣用量15 g,用水量1500 mL,柠檬酸钠用量70 g,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25℃时,浸取率达到最佳,为81.62%。以柠檬酸钠为浸取剂,浸取液较高的pH值和柠檬酸根的络合作用,可能导致Al、Fe、Mg不能除尽,滤渣中的主要成分为炭黑、碳酸钙、水铝钙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钠 电石渣 浸取率 浸取液 滤渣
下载PDF
氯化铵浸取电石渣中钙离子的研究
6
作者 陈宁 郑凤 左周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7-9,共3页
电石渣是工业生产乙炔气过程中电石水解后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Ca(OH)_(2)。文章以氯化铵为浸取剂,提取电石渣中的钙离子,以达到提纯钙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实验探究了不同用水量、氯化铵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下Ca^(2+)浸取率,探... 电石渣是工业生产乙炔气过程中电石水解后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Ca(OH)_(2)。文章以氯化铵为浸取剂,提取电石渣中的钙离子,以达到提纯钙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实验探究了不同用水量、氯化铵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下Ca^(2+)浸取率,探讨了氯化铵浸取机理,同时对浸取液和滤渣的成分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当浸取温度25℃,浸取时间40min,电石渣∶氯化铵∶用水量=5∶6∶35时,电石渣中的Ca^(2+)浸取率最高,为76.58%。经氯化铵浸取,电石渣中的Mg、Al、Fe、C等杂质被去除,Ca^(2+)纯度达到98%,滤渣中的主要成分为炭黑、碳酸钙、水铝钙石、钙矾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铵 电石渣 浸取率 浸取液 滤渣
下载PDF
危废综合焚烧回转窑经济高效运行的技术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钦 尚辉良 +1 位作者 李登新 蒋太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随着国内危险废物处理产业化快速发展,回转窑综合焚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工业化应用存在回转窑工况不稳定、焚烧性能差、灰渣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焚烧效率和运行成本。以危废综合焚烧的灰渣率为切入点,从回转窑焚烧机理、工艺设计... 随着国内危险废物处理产业化快速发展,回转窑综合焚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工业化应用存在回转窑工况不稳定、焚烧性能差、灰渣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焚烧效率和运行成本。以危废综合焚烧的灰渣率为切入点,从回转窑焚烧机理、工艺设计、工艺控制、工艺运行等方面分析了灰渣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危废综合焚烧回转窑经济高效运行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综合焚烧 顺流式回转窑 逆流式回转窑 稳定工况 灰渣率 技术难点 对策
下载PDF
钢渣粉低液固比固碳工艺及固碳钢渣粉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伍勇华 匡玉峰 +2 位作者 易昂 何娟 原毅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5-162,共8页
矿物固碳进行CO_(2)捕集是减少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钢铁生产企业利用钢渣与带有余热和CO_(2)的废气反应可以达到协同处置的效果。本工作研究了低液固比(润湿状态)条件下钢渣固碳的最佳工艺,确定出最佳固碳反应参数为反应温度100℃、液固... 矿物固碳进行CO_(2)捕集是减少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钢铁生产企业利用钢渣与带有余热和CO_(2)的废气反应可以达到协同处置的效果。本工作研究了低液固比(润湿状态)条件下钢渣固碳的最佳工艺,确定出最佳固碳反应参数为反应温度100℃、液固比9%、反应时间60 min、CO_(2)压力0.4 MPa。该工艺条件下,钢渣粉固碳率可达119.1 g CO_(2)/kg,固碳产物主要为方解石型碳酸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掺入固碳钢渣粉对水泥净浆体积安定性、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胶砂强度和水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粉固碳后,体积安定性明显改善;固碳钢渣粉对水泥净浆标准稠度需水量无不利影响;与未固碳钢渣相比,固碳钢渣对水泥凝结硬化的延缓作用有所减弱,且随固碳率增大减弱效果增强;固碳钢渣粉在低掺量(10%)时,能提高水泥胶砂的3 d、7 d和28 d抗压强度,但掺量过高(>30%)时,会显著降低水泥胶砂的3 d、7 d和28 d抗压强度。XRD测试表明CaCO_(3)能够水化生成单碳型水化碳铝酸钙(C_(3)A·CaCO_(3)·11H_(2)O)和半碳型水化碳铝酸钙(C_(3)A·0.5CaCO_(3)·0.5Ca(OH)_(2)·11.5H_(2)O)。低液固比固碳有助于钢铁企业实现碳中和,也可以改善钢渣体积安定性,使钢渣粉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矿物固碳 固碳率 体积安定性 水化碳铝酸钙
下载PDF
熔融钒渣钙化及酸浸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瞿金为 董文霞 +2 位作者 翁小影 豆志河 马娜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1,共12页
针对现有转炉钒渣钙化工艺中存在流程长和能耗高的弊端,直接利用转炉中熔融钒渣的热量,在分离出半钢后,向熔融钒渣中加入氧化钙,使含钒物相发生钙化转型生成易溶于酸的钒酸钙。由Factsage8.1软件计算得到熔融钒渣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 针对现有转炉钒渣钙化工艺中存在流程长和能耗高的弊端,直接利用转炉中熔融钒渣的热量,在分离出半钢后,向熔融钒渣中加入氧化钙,使含钒物相发生钙化转型生成易溶于酸的钒酸钙。由Factsage8.1软件计算得到熔融钒渣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结果。研究过程中采用XRF、ICP、XRD和SEM/EDS等技术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随着CaO添加量的增加,熔融钒渣中逐渐形成CaV_(2)O_(5)、Ca_(7)V_(4)O_(17)、CaVO_(3)和Ca_(3)V_(2)O_(8)。当CaO添加过多后,也会形成Ca_(2)SiO_(4)和CaTiO_(3),这些物相会包裹部分钒,降低钒的浸出率。而后对钙化钒渣进行了酸浸提钒试验,考察了钒渣粒度、浸出温度、酸浓度和液固比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动力学计算结果可知,酸浸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11.56 kJ/mol,表明钙化钒渣的酸浸反应为内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钒渣 钙化 浸出率 动力学
下载PDF
加速碳化条件下不同养护制度对碱矿渣混凝土钢筋锈蚀的影响
10
作者 梁咏宁 刘务东 +1 位作者 赵凯 季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165,共8页
研究了加速碳化环境(CO_(2)浓度为20%)下,标准养护、饱和Ca(OH)_(2)溶液养护和蒸压养护对CaO+Na_(2)CO_(3)为激发剂的碱矿渣混凝土(CNC)中钢筋锈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相比,饱和Ca(OH)_(2)溶液养护不改变CNC的水化产物,但使其... 研究了加速碳化环境(CO_(2)浓度为20%)下,标准养护、饱和Ca(OH)_(2)溶液养护和蒸压养护对CaO+Na_(2)CO_(3)为激发剂的碱矿渣混凝土(CNC)中钢筋锈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相比,饱和Ca(OH)_(2)溶液养护不改变CNC的水化产物,但使其早期水化更加充分,因此平均孔径减小;蒸压养护使CNC水化产物由C-S-H凝胶转化为水榴石与11-?型的托勃莫来石,平均孔径和总孔隙率显著减小。在相同的加速碳化龄期下,与标准养护相比,饱和Ca(OH)_(2)溶液养护和蒸压养护的CNC碳化深度降低、CNC中钢筋发生高概率锈蚀时间延缓、钢筋失重率下降。与相同养护条件下的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相比,标准养护和饱和Ca(OH)_(2)溶液养护的CNC中钢筋抗锈蚀能力远小于普通硅酸盐混凝土,而蒸压养护的CNC中钢筋抗锈蚀能力大于普通硅酸盐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养护制度 碱矿渣混凝土 孔结构 电化学测试 失重率 钢筋锈蚀
下载PDF
唐钢新区200 t转炉炉况维护技术应用实践
11
作者 杨锦涛 张贺君 +3 位作者 周泉林 庞晓坤 刘新亮 赵建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分析了转炉炉衬侵蚀机理,提出转炉炉衬侵蚀现状,介绍了溅渣护炉动态控制技术、前大面维护技术、自动挂渣技术、转炉底吹风口图像识别技术,通过以上护炉技术的应用,炉龄在1000炉时大面的侵蚀速率由上炉役的0.49 mm/炉降低至0.25 mm/炉,... 分析了转炉炉衬侵蚀机理,提出转炉炉衬侵蚀现状,介绍了溅渣护炉动态控制技术、前大面维护技术、自动挂渣技术、转炉底吹风口图像识别技术,通过以上护炉技术的应用,炉龄在1000炉时大面的侵蚀速率由上炉役的0.49 mm/炉降低至0.25 mm/炉,炉底侵蚀速率由上炉役的0.74 mm/炉降低至0.45 mm/炉,转炉炉龄由7500炉提高至8800炉,为延长转炉炉龄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炉龄 溅渣护炉 侵蚀速率
下载PDF
不同生物质炉渣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浆料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薛文浩 蹇守卫 +4 位作者 李宝栋 黄健翔 谭洪波 马逍遥 汪才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7-994,共8页
在电厂利用生物质发电过程中,不同焚烧工艺产生的焚烧炉渣的成分和性质不同,这为其资源化利用带来了较大的难题。本研究以生物质炉渣、水泥、石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AAC),对比研究两种主流燃烧工艺产生的炉渣对AAC制品浆料... 在电厂利用生物质发电过程中,不同焚烧工艺产生的焚烧炉渣的成分和性质不同,这为其资源化利用带来了较大的难题。本研究以生物质炉渣、水泥、石灰为主要原料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AAC),对比研究两种主流燃烧工艺产生的炉渣对AAC制品浆料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和SEM对其水化产物及微观形貌进行过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机械炉排炉渣(MGI)掺量的增加,AAC浆料的初始流动度明显下降,流动度损失增大,发气体积下降;AAC试块的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MGI质量分数为28%时,为兼顾AAC强度和密度的最佳掺量,抗压强度和密度分别为3.6 MPa、593.22 kg/m^(3)。循环流化床炉渣(CFBC)中大量的硬石膏和游离氧化钙会影响浆料的凝结硬化,随着CFBC掺量的增加,AAC浆料初始流动度逐渐增大,发气体积上升,AAC试块的比强度持续减小。此外,AAC中的水化产物——托贝莫来石的形态和堆积密度对制品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炉渣 蒸压加气混凝土 托贝莫来石 发气速率 流动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钢渣对混凝土安定性的影响及评价
13
作者 叶雁飞 马伟克 +1 位作者 申振伟 张浩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2期40-46,共7页
以钢渣生产的钢渣粉、钢渣砂和钢渣石为研究对象,依据YB/T 4228-2010《混凝土多孔砖和路面砖用钢渣》测试钢渣砂、钢渣石,以及钢渣粉、钢渣砂和钢渣石复合对混凝土安定性的影响,研究钢渣用于混凝土的压蒸膨胀率及其试件状态,结果表明,... 以钢渣生产的钢渣粉、钢渣砂和钢渣石为研究对象,依据YB/T 4228-2010《混凝土多孔砖和路面砖用钢渣》测试钢渣砂、钢渣石,以及钢渣粉、钢渣砂和钢渣石复合对混凝土安定性的影响,研究钢渣用于混凝土的压蒸膨胀率及其试件状态,结果表明,当混凝土配合比中钢渣粉替代矿粉率、钢渣砂替代中砂率、钢渣石替代碎石率之和为75%~95%,且钢渣砂替代中砂率高于钢渣石替代碎石率时,钢渣替代矿粉、中砂和碎石的混凝土压蒸安定性良好。单条试件安定性评价标准为:当出现断裂时,试件不合格;当大损伤数≥2处时,试件不合格;3条试件安定性评价标准为:当压蒸平均膨胀率实测值>0.15%,混凝土安定性不合格;当压蒸平均膨胀率实测值≤0.15%且有单条试件不合格时,混凝土安定性不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混凝土 安定性 压蒸膨胀率 试件状态 评价标准
下载PDF
赤泥和铜渣基功能型陶粒的磷吸附性能研究
14
作者 张潇 蔡佳星 曹允业 《非金属矿》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固体废物赤泥和铜渣作为原料制备功能型陶粒,研究了功能型陶粒对磷的吸附性,考察了陶粒烧制温度、添加剂用量、陶粒投加量、初始pH、吸附反应时间和磷初始质量浓度对除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的最佳配比为:赤泥、铜渣与膨润土的... 利用固体废物赤泥和铜渣作为原料制备功能型陶粒,研究了功能型陶粒对磷的吸附性,考察了陶粒烧制温度、添加剂用量、陶粒投加量、初始pH、吸附反应时间和磷初始质量浓度对除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的最佳配比为:赤泥、铜渣与膨润土的质量比为5∶1∶4,CaCO_(3)添加量为30%。最佳制备工艺为:将原料混合的生球烘干,在400℃下保温10 min后,继续升温至1100℃保温30 min。对于100 mL磷初始质量浓度为2μg/mL磷溶液,在pH为2,陶粒投加量为9 g/L,吸附反应时间为12 h,对磷的吸附效果最佳,除磷率为96.67%。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陶粒主要矿物成分为钙铁榴石、镁黄长石和钙铝黄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铜渣 功能型陶粒 除磷率
下载PDF
安徽某铜冶炼异常炉渣浮选试验研究
15
作者 张驰 丁鹏 +1 位作者 秦柯 倪智伟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安徽某铜业公司为了解决冶炼渣型发生异常变化后出现的粗选1作业无法获得合格铜精矿,选铜尾矿铜损失较高,铜浮选指标显著降低的问题,通过在粗选1作业添加水玻璃抑制硅酸盐,可优先获得合格铜品位的铜精矿,并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 安徽某铜业公司为了解决冶炼渣型发生异常变化后出现的粗选1作业无法获得合格铜精矿,选铜尾矿铜损失较高,铜浮选指标显著降低的问题,通过在粗选1作业添加水玻璃抑制硅酸盐,可优先获得合格铜品位的铜精矿,并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中的粗选2作业添加硫化钠,可提高后续铜矿物的浮游速度,降低选铜尾矿的铜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在二段磨矿细度为-0.045 mm98.3%的情况下,通过浮选可获得铜品位20.78%、铜回收率85.46%的铜精矿,选铜尾矿含铜0.251%,产品符合铜冶炼要求,试验指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氧化镁 氧化铝 浮选 回收率
下载PDF
吹氩模式对钢包内多相流流动行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6
作者 秦绪锋 王凤良 +3 位作者 程常桂 李阳 卫卫 金焱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以某钢厂150 t钢包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吹氩模式和吹氩流量对钢包流场、钢渣界面行为和壁面剪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孔吹氩模式下,钢包内环流远端流速低,钢渣界面流动不活跃,易导致此处渣层冷凝结壳;双孔等流量吹氩模式... 以某钢厂150 t钢包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吹氩模式和吹氩流量对钢包流场、钢渣界面行为和壁面剪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孔吹氩模式下,钢包内环流远端流速低,钢渣界面流动不活跃,易导致此处渣层冷凝结壳;双孔等流量吹氩模式下,随着吹氩流量增大,钢渣界面流速增加,但其流动活跃性降低;双孔差流量吹氩下,大吹氩流量时钢渣界面能维持一定范围的活跃流动。当吹氩流量在120~240 L/min范围,单孔吹氩所形成的渣眼面积大于两种双孔吹氩模式;当吹氩流量超过240 L/min,双孔等流量吹氩下渣眼面积最大,双孔差流量吹氩对应的渣眼面积最小。另外,单孔吹氩下壁面剪应力最大,应力面积较小,双孔等流量吹氩下剪应力虽然显著降低,但分布区域面积增大。综上所述,双孔差流量吹氩模式可以在提高钢液精炼效率的同时,降低对钢包内衬耐火材料的流动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包 底吹氩 吹氩流量 多相流流动 钢渣界面 壁面剪应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水泥窑协同处置电解铝大修渣氟化物固化率的研究
17
作者 吴向松 王勇飞 张仕博 《水泥》 CAS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研究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电解铝大修渣后氟化物的固化率和排放率,以及出窑熟料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入窑物料中氟化物的固化率随着大修渣搭配比例上升而上升,固溶于熟料中的氟化物量增多,窑系统内氟化物保持动态平衡。随着大修渣在水... 研究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电解铝大修渣后氟化物的固化率和排放率,以及出窑熟料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入窑物料中氟化物的固化率随着大修渣搭配比例上升而上升,固溶于熟料中的氟化物量增多,窑系统内氟化物保持动态平衡。随着大修渣在水泥窑中处置比例的增加,出窑熟料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都有所延长,出窑熟料的3 d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28 d抗压强度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修渣 固化率 氟化物 烟气排放
下载PDF
煤气化细渣及其分离后富碳组分的气化反应性
18
作者 吴亚娟 任亮 +3 位作者 龚岩 郭庆华 于广锁 王辅臣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1,共11页
随着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广泛应用,煤气化后生成的气化细渣排放量逐年增加,目前气化细渣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煤化工固废治理的难题之一。选取不同碳含量的气化细渣及其分离后富碳组分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其组成、孔隙结构... 随着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广泛应用,煤气化后生成的气化细渣排放量逐年增加,目前气化细渣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煤化工固废治理的难题之一。选取不同碳含量的气化细渣及其分离后富碳组分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其组成、孔隙结构和微观形貌等结构参数,基于热重分析仪探究了其在CO_(2)气氛下的气化反应性,并采用等转化率法分析了气化反应动力学,揭示了煤气化细渣及其富碳组分结构特性与其气化反应性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孔隙结构是影响气化细渣及其富碳组分气化反应性的关键因素,孔结构发达的样品具有更高的气化反应性。随气化过程升温速率升高,气化细渣及其富碳组分的气化反应区间均向高温偏移。此外,具有相对较高固定碳含量的气化细渣、富碳组分气化反应活化能随转化率升高而降低,而样品本身高灰分气化细渣、富碳组分的气化反应活化能随转化率的增大而升高。研究结果为气化细渣及其分离后富碳组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富碳组分 孔隙结构 升温速率 气化反应性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硫酸洗涤单宁锗渣
19
作者 陆占清 徐英杰 +2 位作者 裴启飞 梁辰 夏洪应 《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448-455,共8页
锗具有特殊性能,已被许多国家划分为战略性资源,在多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氧化锌烟尘浸出过程中,由于杂质金属与锗会一同进入溶液,并与单宁酸共同发生络合反应,导致煅烧后所获得的锗精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对于后续的氯化蒸馏... 锗具有特殊性能,已被许多国家划分为战略性资源,在多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氧化锌烟尘浸出过程中,由于杂质金属与锗会一同进入溶液,并与单宁酸共同发生络合反应,导致煅烧后所获得的锗精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对于后续的氯化蒸馏工艺十分不利。因此在单宁锗渣煅烧前,去除其中杂质金属对于锗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单宁酸沉锗所得单宁锗渣为原料,以硫酸溶液为洗涤剂,通过引入超声波强化去除其中的主要杂质金属锌与铁,实现锗富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酸洗过程中固液比、硫酸浓度、酸洗时间、酸洗温度以及超声波功率对锌与铁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H_(2)SO_(4)浓度0.3 mol/L、固液比300 g/L、酸洗时间40 min、酸洗温度50℃、搅拌速度300 r/min、超声波功率300 W的条件下,锌与铁的去除率分别为86.74%与85.68%。对洗涤除杂后的单宁锗渣进行煅烧,结果表明超声波强化酸洗生产的锗精矿品位高达25.65%,与未洗涤以及常规酸洗相比,超声波强化酸洗生产的锗精矿品位分别提高了约22%、15%,绿色、高效地除去了单宁锗渣中的大部分杂质金属,显著提高了锗精矿的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单宁锗渣 硫酸洗涤 锗精矿 锗富集 煅烧
下载PDF
350MW超临界CFB锅炉除渣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20
作者 张钦 王映奇 杜鸿飞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针对山西某电厂2×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水冷式滚筒冷渣器在生产运行中存在堵渣、流渣、排渣超温及自动化控制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针对除渣系统问题的运行调整要点、超前堵渣预警智能算法、冷渣器基于前馈温度变化率的... 针对山西某电厂2×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水冷式滚筒冷渣器在生产运行中存在堵渣、流渣、排渣超温及自动化控制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针对除渣系统问题的运行调整要点、超前堵渣预警智能算法、冷渣器基于前馈温度变化率的智能调节方法等控制策略,应用后,由于冷渣器堵渣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排渣超温(大于150℃)触发冷渣器保护跳闸次数和人工清渣频次显著减少,极大缓解了电厂生产过程中冷渣器排渣困难的技术问题,为锅炉安全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FB锅炉 调整要点 超前堵渣预警 前馈温度变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