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ustal thickness beneath the Tanlu fault zone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based on two-layer H-κstacking 被引量:6
1
作者 Lingli Li Weisen Shen +2 位作者 Siyuan Sui Huajian Yao Ziwen Bao 《Earthquake Science》 2021年第1期47-63,共17页
Tanlu fault zone(TLFZ)is the largest active fault zone in eastern China.It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 tectonic evolution and multiple faults and mark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blocks.An indepth ... Tanlu fault zone(TLFZ)is the largest active fault zone in eastern China.It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 tectonic evolution and multiple faults and mark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blocks.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ct crustal structures of both parts of the TLFZ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lithospheric and crustal thinning in eastern China,extensive magmatism since the Mesozoic,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metallogenic belt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In this study,a two-layer H-κstacking approach was adopted to estimate the thicknesses of the sediment and crystalline crust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vP/vS ratios based on high-quality teleseismic P-wave receiver functions recorded by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stations in and around the TLFZ.The geological units in the study region were delineated,especially the crustal structures beneath extensive sedimentary basins on both sides of the TLFZ.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1)The crustal thickness in and around the TLFZ greatly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segment.In the northern segment,the crust is relatively thin beneath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ongliao Basin,a broad uplift of the Moho can be observed,and the Moho descends from south to north.The crust below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segments becomes thinner from west to east.The thickness of the crust is less than 30 km toward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that is,significantly thinner than in other areas.In terms of the vP/vS ratios,high anomalies were detected in the central-southern segments of the TLFZ,indicating the upwelling of deep mantle magma via deep faults.(2)Positive isostatic gravity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TLFZ an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uwan segment.The crustal thickness is smaller than that obtained from the Airy model of isostasy.This suggests that the lower crust in this area may have experienced intensive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which may be related to crustal thinning(caused by crustal extension)and the strong uplift of the mantle in eastern China.The isostatic gravity anomalies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rts of the TLFZ indicate that the fault zone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3)Significant crustal thinning was observed beneath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TLFZ,suggesting that this area is prone to lithospheric thinning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Due to the subduction,compression,and retreat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during the Yanshanian Period as well as the dehydration of subducting oceanic crust(within subduction zones),the asthenosphere and oceanic crust in eastern China partially melted,resulting in mantle enrichment.The basic magma from the mantle is accumulated at the base of the crust,leading to magmatic underplating.In areas with weak topography toward the east of the TLFZ,magma rises to the upper crust and surface,resulting in the enrichment of multiple metal deposits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layer P-wave receiver function crustal thickness Tanlu fault zone two-layer h-κstacking
下载PDF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Anyuan Coal Mi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of Jiangxi Province by P-wave receiver functions
2
作者 Xingmian Zhang Meng Gong +5 位作者 Jian Lü Hongxing Li Jie Hu Junwen He Jianhua Peng Bingyue Liu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We collected high-quality teleseismic events recorded by 12 broadband seismographs deployed in the Anyuan Coal Mi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in Pingxiang City,Jiangxi Province for nearly two years.The H-κ-c stacking me... We collected high-quality teleseismic events recorded by 12 broadband seismographs deployed in the Anyuan Coal Mi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in Pingxiang City,Jiangxi Province for nearly two years.The H-κ-c stacking method wa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crustal thickness and Poisson's ratio distribution,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structure below the station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time-domain linear inversion method.The crustal thickness in the Anyuan Coal Mi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ranges from approximately 32~35 km,with an average thickness of 33 km,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rustal thickness results in South China from previous studies using the receiver function method.The average Poisson's ratio of the crustal bulk composition in the study area varies between 0.22 and 0.25,which is lower than the global value with a 0.27 average,indicating a predominantly intermediate-acidic or felsic crustal composition.There is a weak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isson's ratio and crustal thickness estimates in the Anyuan Coal Mi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suggesting that the absence of mafic-ultramafic materials in the lower crus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crustal delamination.The velocity inver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rustal structure including three velocity discontinuity interfaces,with the first at a depth of approximately 1.5 km,the second at about 10~15 km,and the third being the Moho.The study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H-κ-c stacking method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btained by the H-κmethod,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dispersion of crustal thickness and vP/vS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yuan Coal Mine Receiver function h-κ-c stacking Crustal thickness Poisson's ratio
下载PDF
应用阈值控制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方法
3
作者 孟繁琨 李振春 +3 位作者 付继有 张凯 徐学成 刘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3-1141,共9页
高斯束偏移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与成像精度,以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但当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时,采用常规弹性波高斯束方法易受噪声干扰,导致最终成像结果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阈值控制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的... 高斯束偏移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与成像精度,以其灵活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但当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时,采用常规弹性波高斯束方法易受噪声干扰,导致最终成像结果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阈值控制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的优化方法。通过设置阈值函数,并将其应用于Tau⁃p变换,得到基于阈值控制的倾斜叠加公式;然后利用互相关成像条件,得到基于阈值控制的弹性波高斯束偏移成像公式。模型试算的结果表明,采用基于阈值控制的弹性波偏移高斯束成像方法,可有效压制成像噪声,提高成像信噪比,显著改善偏移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高斯束偏移 噪声压制 倾斜叠加 阈值控制 成像精度
下载PDF
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在间断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臧绍先 周元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7-415,共9页
将N次根倾斜叠加应用于地幔间断面研究 ,通过实例计算 ,给出了不同次根倾斜叠加的结果 ,展示了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的特点 ,不但可以增加信噪比 ,而且还提高了信号的清晰度 ,但有时会引起信号的畸变 .N的选取取决于资料的噪声分布、信噪... 将N次根倾斜叠加应用于地幔间断面研究 ,通过实例计算 ,给出了不同次根倾斜叠加的结果 ,展示了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的特点 ,不但可以增加信噪比 ,而且还提高了信号的清晰度 ,但有时会引起信号的畸变 .N的选取取决于资料的噪声分布、信噪比和台站个数等因素 .本文讨论了间断面倾斜对信号相对于参考震相的走时差、水平慢度差的影响 ,为分析倾斜叠加结果提出了修正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间断面 倾斜叠加 N次根倾斜叠加 信噪比 震相 走时差
下载PDF
利用τ-p波场反演法确定东沙群岛的地壳速度模型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龙泉 刘福田 +1 位作者 刘劲松 陈晓非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3-506,共4页
本文利用τ-p波场反演法直接对OBS原始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一维速度深度函数.该方法包含倾斜迭加和向下延拓两个线性转换:倾斜迭加将原始数据由时间偏移距域(t-x)转换为时间截距慢度域(τ-p);向下延拓将时间截距慢度域(τ-p)波场转换为深... 本文利用τ-p波场反演法直接对OBS原始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一维速度深度函数.该方法包含倾斜迭加和向下延拓两个线性转换:倾斜迭加将原始数据由时间偏移距域(t-x)转换为时间截距慢度域(τ-p);向下延拓将时间截距慢度域(τ-p)波场转换为深度慢度域(zp)波场.然后根据五个OBS台站得到的一维速度深度函数,合成东沙群岛地壳的二维速度结构模型.为了检验该速度结构模型,我们用拾取走时和利用模型计算的理论走时进行拟合,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从而为下一步进行层析成像提供了可靠的初始速度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迭加 向下延拓 走时拟合 速度深度函数
下载PDF
基于立体层析反演的偏移速度建模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振伟 杨锴 +3 位作者 倪瑶 杨小椿 王宇翔 汪小将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452,共9页
立体层析反演方法是一种可以同时反演反射点深度、反射层局部倾角与速度结构的层析反演方法。该方法在实践中最大的特色是数据空间的分布可以是稀疏的、不连续的,因此完全克服了传统反射层析中数据空间拾取困难这一问题。该方法重新定... 立体层析反演方法是一种可以同时反演反射点深度、反射层局部倾角与速度结构的层析反演方法。该方法在实践中最大的特色是数据空间的分布可以是稀疏的、不连续的,因此完全克服了传统反射层析中数据空间拾取困难这一问题。该方法重新定义了层析反演的数据分量和模型分量,使得数据的提取不再需要沿着连续的层位进行。除地震波走时之外,炮、检点位置与炮、检点处射线的局部传播方向也被用来约束速度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海某二维深水地震数据,基于倾斜叠加能量谱对炮、检点处的局部传播方向实施交互拾取获得了可靠的立体层析数据空间,将其输入立体层析反演算法获得了可靠的偏移速度模型,证明了立体层析反演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层析反演 数据空间提取 倾斜叠加 偏移速度建模 同时反演
下载PDF
三维偏移距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时间偏移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波 王华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16-2925,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中点半偏移距域内的三维偏移距平面波(offset plane-wave)方程,并给出了其有限差分解法.偏移距平面波可通过对CMP道集进行平面波分解(倾斜叠加或线性Radon变换)生成,然而这样做会产生严重的噪音干扰.本文提出了局部倾斜叠加方... 本文提出了中点半偏移距域内的三维偏移距平面波(offset plane-wave)方程,并给出了其有限差分解法.偏移距平面波可通过对CMP道集进行平面波分解(倾斜叠加或线性Radon变换)生成,然而这样做会产生严重的噪音干扰.本文提出了局部倾斜叠加方法(1ocal slant stacking)来消除离散线性Radon变换引入的噪音.针对实际三维数据的不规则性(中点-偏移距域内方位角展布不均匀及偏移距采样不规则),本义还提出了与方位角无关的三维倾斜叠加方法(azimuth-independent 3D slant-stacking),解决了三维平面波分解中存在的问题.使用文中提出的平面波分解方法,可以得到高信噪比的偏移距平面波数据体.同时,三维偏移距平面波偏移可以输出偏移距射线参数域共成像点道集,基于此道集的剩余速度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更新偏移速度场.偏移距平面波偏移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相较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有较好的保幅特性,可作为水平地表三维叠前时间偏移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 偏移距平面波分解 局部倾斜叠加 与方位角无关的三维倾斜叠加
下载PDF
双复杂条件下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建平 袁茂林 +2 位作者 李振春 方伍宝 岳玉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前,随着勘探开发逐渐转向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区域,非分离多波多分量数据的偏移成像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难题。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双复杂条件下的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首先,基于地表倾角信息和非倾斜叠... 目前,随着勘探开发逐渐转向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区域,非分离多波多分量数据的偏移成像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难题。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双复杂条件下的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首先,基于地表倾角信息和非倾斜叠加地震数据,直接在接收点处出射弹性动力学高斯束并计算解耦的反向延拓矢量波场;其次,根据互相关成像条件以及纵、横波的偏振特性,进行P波和转换S波高斯束偏移成像,并对转换S波成像进行极性校正。典型双复杂构造模型的偏移试算和角道集提取分析结果以及与常规方法成像结果的对比表明,弹性波精确高斯束偏移方法消除了常规方法由于束中心位置与接收点位置之间距离较大所致的振幅误差,验证了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复杂 弹性波 非倾斜叠加 束偏移 角道集
下载PDF
双复杂条件下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及应用Ⅰ——声波方程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建平 袁茂林 +1 位作者 李振春 岳玉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7-276,共10页
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心正转向具有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体的双复杂区域.本文发展了一种精确的双复杂条件下基于地表倾角信息的非倾斜叠加束偏移方法,相对于传统束成像方法无需进行三方面处理:(1)高程静校正;(2)相位校正;(3)束中心与接收... 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心正转向具有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体的双复杂区域.本文发展了一种精确的双复杂条件下基于地表倾角信息的非倾斜叠加束偏移方法,相对于传统束成像方法无需进行三方面处理:(1)高程静校正;(2)相位校正;(3)束中心与接收点之间关于速度和束出射角的近似替换,因而具有更高的成像精度.通过加拿大逆掩断层模型、中原油田断层模型及实际资料的偏移试算,并与传统束偏移及波动方程偏移成像结果对比可知:本文非近似束偏移方法在近地表、高陡倾等构造处的成像精度、反射界面成像振幅等方面优于传统的偏移方法,以此验证了本文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的正确性、优越性及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复杂 倾角信息 非倾斜叠加 束偏移 波动方程偏移
下载PDF
改进的Ridgelet变换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鹏 高协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9-31,42,共4页
提出了基于平移不变的ridgelet去噪方法,与平移不变小波去噪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平移不变的ridgelet算法在消除和抑制噪声的同时能更好地保留图像边缘特征,并且显著改善了峰值信噪比。
关键词 RIDGELET变换 快速slant stack RADON变换 平移不变
下载PDF
牡丹江和海拉尔台下方地幔间断面结构及推论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元泽 臧绍先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1-773,共13页
利用牡丹江 (MDJ)和海拉尔 (HIA)台 1 988— 2 0 0 0年的宽频带三分量数字地震记录 ,通过地幔间断面产生的P SV转换波 ,研究台站下方地幔间断面的分布以及日本海俯冲带对 6 6 0km间断面的影响 .为了提高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采用了线性 -... 利用牡丹江 (MDJ)和海拉尔 (HIA)台 1 988— 2 0 0 0年的宽频带三分量数字地震记录 ,通过地幔间断面产生的P SV转换波 ,研究台站下方地幔间断面的分布以及日本海俯冲带对 6 6 0km间断面的影响 .为了提高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采用了线性 -偏振滤波方法和修正的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来提取P SV转换波 .前一方法通过实验选取适当的光滑平均和提出立体角的约束 ;对后一方法进行了震源深度校正和间断面倾斜的修正 .结果表明 ,在MDJ和HIA台下方 ,除在 6 6 0 ,41 0 ,2 2 0和 5 2 0km深度附近均存有间断面外 ,在 1 40 ,3 5 0 ,5 70 ,740和1 0 80km深度附近也存在间断面 ,显示了地幔中径向分层的复杂性 ;另外 ,MDJ台下方 6 6 0—840km之间的间断面结果比HIA台下方的复杂 ,似有分层结构 ,可能反映了俯冲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间断面 线性-偏振滤波 N次根倾斜叠加 震源深度校正 俯冲带
下载PDF
伊豆—小笠原下方660km间断面的区域性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元泽 蒋志勇 臧绍先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7-324,共8页
利用南、北加州地震台网、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单分量短周期地震仪和德国、瑞士地震台网 /台阵的三分量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 1 981~ 2 0 0 0年伊豆—小笠原地区下方地震的波形资料 ,使用 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提取近源一侧来自间断... 利用南、北加州地震台网、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单分量短周期地震仪和德国、瑞士地震台网 /台阵的三分量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 1 981~ 2 0 0 0年伊豆—小笠原地区下方地震的波形资料 ,使用 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提取近源一侧来自间断面 Sd P转换震相 ,以研究6 6 0 km间断面区域性差异 .研究发现 ,自 3 5°N到 2 6°N的各剖面依次体现了和达 -本尼奥夫带 (Wadati- Benioff zone)倾角逐渐加大 ,且地震分布的最大深度也逐步增大 ,俯冲板块对6 6 0 km间断面存在的影响也因此产生了差异性 :没有俯冲板块影响的情况下 ,该间断面出现在 CM) 6 6 0 km深度处 ,而受到俯冲板块明显作用的地区 ,则该间断面普遍出现下陷 .转换点分布的一定程度分散性可能是间断面本身复杂结构、震相误判或一维球对称地球模型假定等因素造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km间断面 N次根倾斜叠加 俯冲板块 伊豆-小笠原 地球内部结构 地震层析成像
下载PDF
帕米尔—兴都库什深俯冲残留体对410km间断面起伏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眭怡 周元泽 王晓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3,共9页
受俯冲残留体影响的410km间断面起伏形态的研究对于确定地球内部物质构成及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帕米尔—兴都库什俯冲区域拥有全球少有的中、深源地震,为研究410km间断面起伏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利用日本Hi-net地震台网和美国TA... 受俯冲残留体影响的410km间断面起伏形态的研究对于确定地球内部物质构成及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帕米尔—兴都库什俯冲区域拥有全球少有的中、深源地震,为研究410km间断面起伏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利用日本Hi-net地震台网和美国TA台阵记录的帕米尔—兴都库什俯冲区域的6个震源深度为154.0-220.9km、震级为Mb5.6-6.4的中、深源地震的短周期/宽频带波形资料,经过4次根倾斜叠加处理,获得了36组Hi-net子台网和TA记录资料的倾斜叠加灰度图,从中提取了与410km间断面相关的次生转换震相SdP,发现受俯冲残留体影响下的410km间断面的深度位于372-398km.较之持续俯冲的西太平洋地区海洋岩石圈,研究区域俯冲滞留体对于410km间断面的相变线的影响要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兴都库什 410km间断面 N次根倾斜叠加
下载PDF
南美地区下地幔速度界面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元泽 眭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3,共8页
下地幔间断面是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理解地球深部的动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西部密集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南美洲太平洋地区深震的短周期波形资料有利于震源下方下地幔间断面的研究.本文收集了美国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和犹他... 下地幔间断面是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理解地球深部的动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西部密集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南美洲太平洋地区深震的短周期波形资料有利于震源下方下地幔间断面的研究.本文收集了美国西北太平洋地震台网和犹他大学地震台网所记录的南美洲西部俯冲地区15个深震的19组短周期垂向台网资料,并利用4次根倾斜叠加方法提取震源下方下地幔中速度界面上发生转换的次生震相SdP,据此发现南美洲西部下方下地幔中800~1200 km深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转换点集中,主要分布在900,1000和1100 km三个深度附近,三个速度界面具有不同的起伏形态,应为在研究区域双层地幔对流中间边界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洲 下地幔间断面 N次根倾斜叠加
下载PDF
Tau—p变换技术及其在煤田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志伟 戚敬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2-89,共8页
在τ—p变换中,由于连续公式的离散化和空间有限性,使得消除假频和“端点效应”越显其重要性。对消除τ—p变换中产生的假频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本文提出选择性叠加方法,使τ—p变换技术更为有效。
关键词 勘探 煤田 地震 资料处理 变换技术
下载PDF
一种τ-p域二维控制束成像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建平 吴建文 +2 位作者 杨继东 段新意 袁茂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2-349,208,共8页
实际地震数据中通常存在一定的背景噪声及人为施工噪声等干扰信号,根据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在τ-p域的能量差异,在高斯束成像时采用阀值滤波的思想对干扰信号进行控制,并将滤波后的地震记录用于后续的扫描成像,发展了一种高斯控制束偏移... 实际地震数据中通常存在一定的背景噪声及人为施工噪声等干扰信号,根据有效信号和干扰信号在τ-p域的能量差异,在高斯束成像时采用阀值滤波的思想对干扰信号进行控制,并将滤波后的地震记录用于后续的扫描成像,发展了一种高斯控制束偏移方法。控制束偏移的本质为:1在τ-p域内根据实际地震资料的品质设定阈值,并对数据进行适当切除,以压制实际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干扰。2对处理后的地震记录进行加窗局部倾斜叠加。理论分析表明,由于在τ-p域中有效降低了远离中心射线的同相轴或非相干同相轴的振幅,提高了地震同相轴的横向连续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偏移噪声。Marmousi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成像处理结果表明,控制束偏移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低信噪比数据的偏移效果,随着资料信噪比的提高,控制束偏移方法的改进效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束偏移 阀值滤波 加窗局部倾斜叠加 Τ-P域 控制束偏移
下载PDF
隐伏层的形成与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鸿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30-542,共13页
利用折射波场的特点,研究隐伏层,建立不同性质中间层的临界方程和隐伏层形成条件的公式.研究表明,隐伏层形成与剖面中每个地层的厚度、波速、以及折射面的倾角有关.厚度薄而波速低的中间层容易形成隐伏层.还用τ-p变换方法来识... 利用折射波场的特点,研究隐伏层,建立不同性质中间层的临界方程和隐伏层形成条件的公式.研究表明,隐伏层形成与剖面中每个地层的厚度、波速、以及折射面的倾角有关.厚度薄而波速低的中间层容易形成隐伏层.还用τ-p变换方法来识别和提取隐伏层的视速度与截距时间,并给出了模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波场 隐伏层 地震勘探
下载PDF
τ—p域求取层速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景忠 孔祥宁 卢雅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23,共13页
层速度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对勘探精度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常规的x-ι域求取层速度的方法已难以满足要求.利用ι-p域中反射波和折射波位于同一椭圆之上的特征来估算层速度,可以同时利用反射波和折射... 层速度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对勘探精度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常规的x-ι域求取层速度的方法已难以满足要求.利用ι-p域中反射波和折射波位于同一椭圆之上的特征来估算层速度,可以同时利用反射波和折射波的速度信息,从而提高了层速度求取的精度及可靠性,而且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扩展排列的资料.本文对ι-p域求取展速度方法的特点和技术细节作了详细讨论,并在理论记录及实际资料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速度 Τ-P变换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基于数字脊波和样条权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融合分类
19
作者 赵春晖 尤佳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0年第4期70-77,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脊波和样条权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融合分类新算法。在特征级融合中,针对数字脊波的特点,对不同分辨率的脊波系数采用局部信息熵进行融合,并运用样条权神经网络实现了分类。在决策级融合中,提出了先用样条权神经网络...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脊波和样条权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融合分类新算法。在特征级融合中,针对数字脊波的特点,对不同分辨率的脊波系数采用局部信息熵进行融合,并运用样条权神经网络实现了分类。在决策级融合中,提出了先用样条权神经网络进行预分类,然后用主体投票法进行决策融合的算法,为避免作为局部分类器的神经网络结构过于复杂,对输入数据先进行了像素层的融合实现数据降维,这实质上体现了一种多层次融合的思想。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的实现高光谱图像的融合及分类,在较少的训练样本下分类精度能达到92%以上,其中特征级融合可达到9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脊波变换 快速slant stack算法 样条权神经网络 主体投票规则 融合分类
下载PDF
汤加—斐济地区300km间断面的SdP转换波证据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彩霞 周元泽 +1 位作者 王卓君 欧东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91-1600,共10页
上地幔速度间断面的存在形态及其性质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构造运动以及地球内部物质运移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地幔中可能存在的300km速度间断面,本文收集日本Hi-net地震台网所记录的2004年以来、震源深度在145~219km之间、且震级为mb... 上地幔速度间断面的存在形态及其性质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构造运动以及地球内部物质运移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地幔中可能存在的300km速度间断面,本文收集日本Hi-net地震台网所记录的2004年以来、震源深度在145~219km之间、且震级为mb5.0~6.0之间的6个汤加—斐济地区地震的波形资料.利用4次根倾斜叠加方法对收集到的波形资料进行叠加处理,获得了相应的叠加灰度图,从中提取的离源下行的SdP次生转换震相,进而据此确认了汤加—斐济地区下方的300km深度附近的速度界面.因该界面起伏较小,更倾向于该界面为辉石的斜方到高压单斜相变面;同时基于转换震相的强度差异,我们发现该界面速度跃变量要大于410km间断面,因而俯冲带的化学分异和脱水过程产生的较轻物质可能在该界面处形成一定的聚集,使得汤加—斐济地区的该界面更容易被观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加-斐济地区 300km间断面 N次根倾斜叠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