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飞行对人体睡眠-觉醒节律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海龙 吕柯 曲丽娜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8-312,共5页
人类多次航天飞行数据显示,航天飞行环境会对人体的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状态造成一定影响。部分航天员不同程度地发生生物节律失调、睡眠不足甚至失眠的情况,对工作绩效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综述了航天飞行环境对人体睡眠-觉醒周期... 人类多次航天飞行数据显示,航天飞行环境会对人体的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状态造成一定影响。部分航天员不同程度地发生生物节律失调、睡眠不足甚至失眠的情况,对工作绩效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综述了航天飞行环境对人体睡眠-觉醒周期和昼夜生物节律影响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加深航天环境因素影响人体睡眠-觉醒功能的认识,并采取有效防护干预手段,保障航天员健康与高效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飞行 睡眠觉醒周期 昼夜节律
下载PDF
腹外侧视前区微量注射组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2
作者 刘宇炜 文若剑 +2 位作者 陈晓青 易卉玲 黄丹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 研究组胺作用于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脑立体定位、腹外侧视前区微量注射组胺,脑电图仪记录及分析睡眠、觉醒时相。结果 微量注射50μmol/L组胺无明显影响,而100μmol/L组胺显著减少大鼠睡眠,增加... 目的 研究组胺作用于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脑立体定位、腹外侧视前区微量注射组胺,脑电图仪记录及分析睡眠、觉醒时相。结果 微量注射50μmol/L组胺无明显影响,而100μmol/L组胺显著减少大鼠睡眠,增加觉醒。结论 组胺在腹外侧视前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促觉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腹外侧视前区 睡眠-觉醒周期
下载PDF
运动训练抗失眠及对睡眠-觉醒周期调控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8
3
作者 赵非一 赵英侠 +4 位作者 娄淑杰 包怡敏 燕海霞 胡莺 许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82,共8页
适度运动被证明抗失眠疗效显著,对睡眠-觉醒周期有积极调控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镇静安眠类药物,且无副作用。尽管对失眠的运动疗法已有广泛关注,临床也有开展,但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涉及中枢神经机制及生物... 适度运动被证明抗失眠疗效显著,对睡眠-觉醒周期有积极调控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镇静安眠类药物,且无副作用。尽管对失眠的运动疗法已有广泛关注,临床也有开展,但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涉及中枢神经机制及生物钟效应、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相关细胞因子及肽类物质等在运动影响下的变化与调节。客观梳理现有的假说及机制,不仅能为运动抗失眠提供更完备的理论依据,也能明确现有机制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失眠 睡眠-觉醒周期 神经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脑卒中后睡眠结构及睡眠-觉醒周期的改变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靖文 尚万余 +1 位作者 张立红(综述) 李震中(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35-237,共3页
脑卒中可引起包括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失眠、睡眠增多、异态睡眠、不宁腿综合征等在内的多种睡眠障碍,这些睡眠障碍均会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睡眠结构和昼夜节律的异常[1,2],这些异常改变主要与脑卒中导致睡眠-觉醒网络结... 脑卒中可引起包括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失眠、睡眠增多、异态睡眠、不宁腿综合征等在内的多种睡眠障碍,这些睡眠障碍均会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睡眠结构和昼夜节律的异常[1,2],这些异常改变主要与脑卒中导致睡眠-觉醒网络结构损伤有关[3]。临床与科研工作中通常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这些睡眠障碍。了解脑卒中后睡眠-觉醒周期的变化与病变部位及病理生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探究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机制,对指导脑卒中及其相关睡眠障碍的精准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脑卒中后睡眠结构和睡眠-觉醒周期改变的研究及总结少有报道,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睡眠-觉醒周期 睡眠结构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状态性焦虑对小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悦 卞宏生 +3 位作者 王艳艳 于爽 李廷利 黄莉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9-755,共7页
目的在Triple test装置中,观察状态性焦虑对小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ICR雄性小鼠,麻醉状态下,进行了皮层脑电电极和肌电电极的埋置,术后恢复7 d。先描记正常状态下连续24 h皮层脑电。每天首先利用三重复合装置(Triple te... 目的在Triple test装置中,观察状态性焦虑对小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ICR雄性小鼠,麻醉状态下,进行了皮层脑电电极和肌电电极的埋置,术后恢复7 d。先描记正常状态下连续24 h皮层脑电。每天首先利用三重复合装置(Triple test)复制小鼠状态性焦虑模型并做行为学评价,随后记录其24 h的皮层脑电,每天1次,连续7 d。结果行为学评价结果表明,与d 1相比,造模d 3、4、5、6在旷场(open field,OF)的中央格运动时间及中央格运动时间%明显降低(P<0.05,P<0.01),d 4-7在高架十字迷宫(EPM)中的开臂进入时间%及开臂进入次数%有明显增加(P<0.01),d 2、4在明暗穿梭箱(LDB)中的暗箱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5,P<0.01);脑电图(EEG)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状态下的睡眠-觉醒周期相比,其睡眠和觉醒周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变化为在d 1、2、3、4、5和7清醒总时间和所占比例明显延长(P<0.05,P<0.01),NREM睡眠时间和所占比例明显缩短(P<0.05,P<0.01),在d 1、2、4 REM睡眠时间和所占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利用Triple test装置复制的状态性焦虑小鼠伴有睡眠-觉醒周期的变化,且对日间睡眠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性焦虑 睡眠-觉醒周期 Triple test 脑电图 旷场 高架十字迷宫
下载PDF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noise on the regulation of sleep wake cycle 被引量:6
6
作者 JIN WuYin WANG An +1 位作者 MA Jun LIN Qi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2113-2119,共7页
As an explor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on homeostatic regulation of sleep wake cycle, a magnetic flux term coupled with membrane current is proposed as an equivalent induction current act on a physiolo... As an explor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on homeostatic regulation of sleep wake cycle, a magnetic flux term coupled with membrane current is proposed as an equivalent induction current act on a physiologically-motivated mathematical mode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its noise on the sleep wake cycle. The basic model includes 2 simplified Hodgkin-Huxley type neurons connected via glutamate(Glu) synapses, one of which additionally contains hypocretin/orexin(Hcrt/ox) as the functionally relevant co-transmitter. The nume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n a constant current(DC) stimulus is applied to the model, the average fire frequency of the Hcrt/ox neuron could be modified from gamma to delta frequency with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but the local Glu neuron transforms active into sleep state.Additionally, the homeostatic regulation function has better robustness to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its noise than the current or conductance noise, even there is a similar stochastic resonance phenomenon. For the circadian current input case, the time of wake up is delayed and fall asleep is advanced when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d its noise is consider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noise on the regulation is not significant, but only to inhibit the neuronal discharge activities and change the time of wake up and fall asleep of the Glu neuron, characterized by the sleep duration is slightly prolonged with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noise int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sleep wake cycle noise neural model
原文传递
足月新生儿睡眠-觉醒周期的波幅整合脑电图发育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艳霞 陈毅华 +3 位作者 区少萍 杨思达 沈婷 张炼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124-3126,共3页
目的了解37—44周正常足月新生儿期睡眠-觉醒周期(SWC)发育的波幅整合脑电图(aEEG)特点。方法对入院的受孕龄(CA)37~44周无并发症新生儿行12~24h脑电监测,同时进行aEEG监测,分析aEEG宽带、窄带上下缘电压及带宽绝对值及以上... 目的了解37—44周正常足月新生儿期睡眠-觉醒周期(SWC)发育的波幅整合脑电图(aEEG)特点。方法对入院的受孕龄(CA)37~44周无并发症新生儿行12~24h脑电监测,同时进行aEEG监测,分析aEEG宽带、窄带上下缘电压及带宽绝对值及以上各值随CA的变化特征。结果新生儿期至足月后期,随CA的增加窄带上缘逐渐降低,窄带下缘升高,带宽变窄,窄带上下缘电压及带宽值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宽带上缘及下缘随CA增加呈逐渐增高,胎龄37~38周、38~40周、41~42周及43—44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宽带带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新生儿SWC的aEEG图形随CA的增加而变化。借助aEEG可以判断SWC是否存在;并同时判断患儿SWC图形与实际CA是否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电图 睡眠-觉醒周期 波幅整合脑电图 受孕龄
下载PDF
探究自制鸟巢在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监护中的应用及对患儿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9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自制鸟巢在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监护中的应用及对患儿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基于基础... 目的:探讨自制鸟巢在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监护中的应用及对患儿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基于基础方案采用传统患儿置暖箱中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观察组基于基础方案及对照组联用自制鸟巢进行aEEG监测。比较两组的aEEG连续性及睡眠-觉醒周期、aEEG监测各项数据评分均值、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波动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奶量增加、体重增加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aEEG连续性电压高于对照组,不连续高电压和不连续低电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睡眠-觉醒周期的成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Co、Cy、B、LB、T评分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制鸟巢在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中让患儿体位固定增加舒适度,使其安静准确的呈现脑皮层数据,值得在各级基层医疗机构新生儿病房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脑损伤 振幅整合脑电监护 自制鸟巢 睡眠-觉醒周期
下载PDF
特异性控制神经元活性法研究睡眠-觉醒机制新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燕飞 黄志力 《神经药理学报》 2018年第1期23-34,共12页
人生的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但人为什么要睡眠,睡眠-觉醒如何调控,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利用电生理、药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元损毁等传统研究手段,发现脑内调控睡眠的核团主要有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和面神经旁核等;觉醒调控核团主要... 人生的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但人为什么要睡眠,睡眠-觉醒如何调控,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利用电生理、药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元损毁等传统研究手段,发现脑内调控睡眠的核团主要有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和面神经旁核等;觉醒调控核团主要有中缝背核、蓝斑核、结节乳头核、外侧下丘脑和基底前脑等。这些调控睡眠和觉醒的核团相互制约,维持机体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但是,由于传统研究方法不能对神经元活性进行特异性操纵,限制了人们认识新型睡眠觉醒调控核团。近年来,随着特异性操纵神经元活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者们可以精确地控制不同脑区各类型神经元的活性,包括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和胆碱能神经元等,研究其在睡眠-觉醒调控中扮演的角色,或发现更多的调控核团。该文重点综述基于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技术研究睡眠-觉醒调控机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遗传学 Cre-小鼠 光遗传学 睡眠-觉醒周期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监测颅脑损伤患儿脑电活动及睡眠周期特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从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在监测颅脑损伤患儿的脑电活动和睡眠周期中的应用,进一步为颅脑损伤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胎龄为25~3... 目的 :探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在监测颅脑损伤患儿的脑电活动和睡眠周期中的应用,进一步为颅脑损伤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胎龄为25~34周的颅脑损伤早产儿41例和同胎龄段、无颅脑疾病且符合排除标准的早产儿22例,所有患儿出生后1周内均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和a EEG监测。依据胎龄不同将63例患儿分为A组(25~32周)和B组(33~34周),然后根据颅脑超声结果将A、B 2组患儿分别分为实验组(颅脑损伤早产儿)和对照组(无颅脑疾病早产儿),比较各组患儿的aEEG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 2组中实验组aEEG振幅正常患儿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振幅重度异常患儿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振幅轻度异常患儿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实验组患儿aEEG的电压连续性、振幅波谱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下边界振幅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觉醒周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组中实验组患儿aEEG的电压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下边界振幅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振幅波谱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EEG在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颅脑损伤 振幅整合脑电图 脑电活动 睡眠周期
下载PDF
新生儿癫痫持续状态短期转归预测
11
作者 区少萍 宁书尧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93-96,共4页
目的通过长程波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癫痫持续状态新生儿短期预后进行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72例癫痫持续状态新生儿行24 h床边监测长程脑电图,计算aEEG... 目的通过长程波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癫痫持续状态新生儿短期预后进行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72例癫痫持续状态新生儿行24 h床边监测长程脑电图,计算aEEG上发作时间长度占比、背景活动的分类、发作起始脑区数量及睡眠觉醒数量,短期预后分为无-轻度后遗症存活、中度后遗症存活、重度后遗症或死亡三种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预测短期预后。结果72例患儿中男32例,女40例,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30例、颅内出血19例、神经系统感染13例、高胆红素血症5例、代谢病4例及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1例。logistic回归显示背景活动保留、睡眠觉醒周期(SWC)数量存在的患儿短期预后好。四个预测模型中仅包含SWC数量一个预测变量的模型对短期预后的预测效果最佳。结论睡眠觉醒周期为新生儿癫痫持续状态短期预后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幅整合脑电图 癫痫持续状态 预后 睡眠觉醒周期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癫痫患者全夜自然睡眠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薇薇 谢群慧 +1 位作者 盛奉江 吴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 观察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全夜自然睡眠结构特点 ,并评价其与正常对照组睡眠结构的差异 ;评价发作类型、用药情况及是否记录到发作间电发放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 2 0名癫痫患者及 11名对照进行全夜自然睡眠多导监测 ,并结合患... 目的 观察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全夜自然睡眠结构特点 ,并评价其与正常对照组睡眠结构的差异 ;评价发作类型、用药情况及是否记录到发作间电发放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 2 0名癫痫患者及 11名对照进行全夜自然睡眠多导监测 ,并结合患者的发作类型、是否记录到发作间电发放 (IIDs)及服用 AEDs的情况进行分组统计分析 ,评价各组患者与正常对照间各睡眠参数的差异。结果 癫痫患者组 ,记录到 IIDs组 ,及该组患者中部分性发作者和未服 AEDs者均较正常对照 TRT、RL 显著延长 (P<0 .0 5)。记录到 IIDs的患者睡眠效率显著下降 (P≤0 .0 5) ,其中部分性发作者入睡后觉醒次数较全身性发作者显著增多 (P<0 .0 5)。部分性发作者较全身性发作者NREM睡眠期转换次数有增高的趋势。不同用药癫痫患者睡眠脑电图较正常对照组睡眠破碎性增加。结论 癫痫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 RL延长 ;睡眠破碎性增加 ;记录到 IIDs的患者睡眠效率降低 ;部分性发作患者较全身性发作患者有 NREM期转换次数频繁的趋势 ;记录到 IIDs患者中服用 AEDs的情况对其睡眠结构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全夜自然睡眠结构 研究 脑电图 睡眠一觉醒周期
下载PDF
酸枣仁甲醇提取物促进日间快动眼睡眠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贞贞 蔡震宇 +3 位作者 朱俊 徐方云 王红梅 鄢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酸枣仁甲醇提取物(Methanol extract of Zizyphi Spinosi Semen,MEZSS)产生镇静效应与脑内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相关。方法经灌胃途径给予100mg/kg MEZSS后,检测大鼠的脑电图。经不同剂量MEZSS(2、4和8μg/mL)处理后,使用N,N... 目的探讨酸枣仁甲醇提取物(Methanol extract of Zizyphi Spinosi Semen,MEZSS)产生镇静效应与脑内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相关。方法经灌胃途径给予100mg/kg MEZSS后,检测大鼠的脑电图。经不同剂量MEZSS(2、4和8μg/mL)处理后,使用N,N二甲基二吖啶硝酸盐(MQAE)荧光探针检测小脑颗粒细胞内的氯离子浓度。在体内和体外,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GAD)和GABAA受体亚基的表达。结果 MEZSS能明显减少日间觉醒时间,延长REMS时间,尤其增加θ频率的睡眠。MEZSS以剂量依赖型的方式激活小脑颗粒细胞的氯离子通道。经MEZSS处理后,小脑颗粒细胞和大鼠下丘脑都能增加GAD和GABAA受体γ亚基的水平。结论在体内和体外MEZSS抑制神经元兴奋与激活GABA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睡眠时相 氯离子通道 GABA系统
下载PDF
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在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文慧 钱朝霞 +2 位作者 江海宏 蔡葵 林殷利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5-200,共6页
本实验在31只清醒自由行动的雄性SD大鼠进行。结果如下:(1)双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微量注射3.3nmol溴隐亭后第2—3h觉醒时间显著增加(P<0.01);6.6nmol溴隐亭有类似效果;0.66和1.33n... 本实验在31只清醒自由行动的雄性SD大鼠进行。结果如下:(1)双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微量注射3.3nmol溴隐亭后第2—3h觉醒时间显著增加(P<0.01);6.6nmol溴隐亭有类似效果;0.66和1.33nmol溴隐亭无明显作用。(2)同样方法VTA微量注射2nmol和4nmolSCH23390后第2—3h觉醒时间明显减少(分别为P<0.01和P<0.05),但注射3.4nmol舒必利则无效。(3)红藻氨酸(0.3μg)双侧VTA注后一周,大鼠白天觉醒减少,夜间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溴隐亭微量注射到VTA可能通过D1受体使多巴胺神经元活动增加而产生致觉醒作用;另外VTA中DA神经元对于维持日间的觉醒可能有紧张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腹侧被盖区 睡眠觉醒周期 多巴胺神经元
下载PDF
神经肽Orexin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文波 彭克美 邱德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2-697,共6页
orexins是一组神经肽 ,分为orexinA、orexinB (OXA、OXB) 2种 ,它们来源于同一前体。orexins主要由下丘脑神经元产生 ,通过其神经纤维的直接投射或释放入脑脊髓液作用于靶位点 ,激活 2种与G蛋白耦联的细胞表面受体OX1R、OX2 R ,参与机... orexins是一组神经肽 ,分为orexinA、orexinB (OXA、OXB) 2种 ,它们来源于同一前体。orexins主要由下丘脑神经元产生 ,通过其神经纤维的直接投射或释放入脑脊髓液作用于靶位点 ,激活 2种与G蛋白耦联的细胞表面受体OX1R、OX2 R ,参与机体对摄食、能量代谢、睡眠—觉醒循环等生理活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orexins摄食 能量代谢 睡眠—觉醒循环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新生儿脑功能变化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常贺生 田润雨 +3 位作者 鞠俊 黄淑霞 郑婧 秦选光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新生儿的脑功能变化。方法5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于入院后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检测,分析脑电背景活动周期性指标[3 h内的睡眠—觉醒周期(SWC)数量、单个SWC持续时间、下边界电压、带宽、窄带宽、窄带时长...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新生儿的脑功能变化。方法5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于入院后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检测,分析脑电背景活动周期性指标[3 h内的睡眠—觉醒周期(SWC)数量、单个SWC持续时间、下边界电压、带宽、窄带宽、窄带时长占比]变化。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测算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A)。结果58例患儿中3 h内SWC数量≤2组22例(A组)和3 h内SWC数量>2组36例(B组)。A组下边界电压(5.43±1.43)μV、带宽(24.58±7.73)μV、窄带宽(7.00±1.94)μV,1个SWC中窄带时长占比0.71±0.05;B组下边界电压(5.64±1.15)μV、带宽(25.92±7.72)μV、窄带宽(7.17±2.32)μV,1个SWC中窄带时长占比0.64±0.72。与B组比较,A组1个SWC中窄带时长占比高(P<0.05)。A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402.92±43.03)μmol/m L,血清白蛋白(36.92±2.10)g/L,B/A值4.40±0.74;B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378.13±29.35)μmol/m L,血清白蛋白(36.47±2.97)g/L,B/A值6.10±0.64;与B组比较,A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期即出现脑电背景活动周期性改变。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即可造成新生儿睡眠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 睡眠—觉醒周期
下载PDF
NO合成抑制对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章茜 邢莹 +3 位作者 王书春 乔鹏 王志举 王雨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对睡眠 觉醒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多导描记和免疫组化技术 ,在慢性植入电极的大鼠观察NO阻断剂L NNA致睡眠 觉醒周期及 5 HT神经元免疫阳性反应的变化。结果 :给予L NNA可减少睡眠时间 ,增加觉...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对睡眠 觉醒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多导描记和免疫组化技术 ,在慢性植入电极的大鼠观察NO阻断剂L NNA致睡眠 觉醒周期及 5 HT神经元免疫阳性反应的变化。结果 :给予L NNA可减少睡眠时间 ,增加觉醒 ,使中缝核 5 HT神经元免疫阳性反应增强 ,而此作用与L NNA对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无明显关系。结论 :抑制NO的合成对睡眠的影响可能与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睡眠-觉醒周期 平均动脉压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5-HT 神经元免疫阳性反应
下载PDF
大学生午睡与失眠的调查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书春 章茜 +2 位作者 陈力超 张朝 王雨若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71-74,共4页
采用问卷式回顾性调查法,对1588名大学生午睡、失眠及睡眠习惯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午睡者为调查总人数的67.5%,有时午睡为23.6%,很少午睡者为8.9%,男女学生午睡习惯无明显差异。从小学至中学,经常午睡人... 采用问卷式回顾性调查法,对1588名大学生午睡、失眠及睡眠习惯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午睡者为调查总人数的67.5%,有时午睡为23.6%,很少午睡者为8.9%,男女学生午睡习惯无明显差异。从小学至中学,经常午睡人数增加。来自农村与来自城市的学生之间差异显著。学生经常失眠的发生率为3.2%,有时失眠为57.1%。很少午睡者与经常午睡者比较,从不失眠者明显多于后者,P<0.01;经常失眠的发生率在二者间无明显差异。提示:午睡虽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不是生理需要。失眠与是否经常午睡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午睡 失眠 睡眠-觉醒周期 大学生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唤醒机制的休眠调度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党小超 李琦 郝占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79,共6页
低占空比无线传感器网络使节点处于低占空比状态,能极大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但却使网络中的休眠延迟变长。为此,提出一种能耗与时间权衡的多唤醒休眠调度算法。通过动态感知剩余能量并采用多唤醒机制,从而确定一个适用于任意拓扑结构下... 低占空比无线传感器网络使节点处于低占空比状态,能极大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但却使网络中的休眠延迟变长。为此,提出一种能耗与时间权衡的多唤醒休眠调度算法。通过动态感知剩余能量并采用多唤醒机制,从而确定一个适用于任意拓扑结构下的延迟下界。仿真结果表明,与LES算法及TOSS算法相比,该算法的休眠延迟性能提升明显,能均衡网络能耗,有效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低占空比 能量感知 多唤醒休眠调度 延迟下界
下载PDF
儿童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波 旷小军 +2 位作者 杨理明 宁泽淑 江志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2年第5期277-279,296,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关系。方法:经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142例儿童癫痫发作期的临床表现与V-EEG进行同步分析。结果:142例患儿中94例(66.2%)患儿的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相关。此94例患儿的154次发... 目的:研究儿童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关系。方法:经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142例儿童癫痫发作期的临床表现与V-EEG进行同步分析。结果:142例患儿中94例(66.2%)患儿的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相关。此94例患儿的154次发作中,思睡期36次(23.4%),睡眠I-Ⅱ期64次(41.6%),睡眠Ⅲ-Ⅳ期10次(6.5%),REM期1次(0.6%),觉醒后43次(27.9%);发作类型中,部分性发作或伴泛化全面性发作81次(52.6%),痉挛发作27次(17.5%),肌阵挛25次(16.2%),强直发作11次(7.1%),失神发作7次(4.6%),强直阵挛发作3次(2.0%)。结论:儿童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了解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关系,既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癫痫患儿,又有助于合理安排EEG检查的方式和时机,提高检查阳性率,确定发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作 睡眠 录像脑电图(V—EEG)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