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炭对敌草隆在土壤中的慢吸附及其对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余向阳 王冬兰 +1 位作者 母昌立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1-1015,共5页
由生物质高温厌氧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作为一种高效多功能的土壤改良物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生物质炭施入土壤对农药等污染物的吸附隔离可有效降低农药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为探讨生物质炭对农药吸附的时间动态过程及其对解吸行为的影... 由生物质高温厌氧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作为一种高效多功能的土壤改良物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生物质炭施入土壤对农药等污染物的吸附隔离可有效降低农药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为探讨生物质炭对农药吸附的时间动态过程及其对解吸行为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测定农药敌草隆在添加不同含量生物质炭的土壤中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延长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比较其对农药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少量生物质炭可增强其对农药的吸附作用,且土壤生物质炭含量越高,对农药的吸附作用越强;土壤对农药的吸附量随吸附接触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而且添加生物质炭含量越高,土壤对敌草隆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增加得越多。解吸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生物质炭含量越高,吸附接触时间越长,农药越难被解吸,当土壤中生物质炭的添加量为1.0%,吸附56 d时敌草隆的解吸率仅为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敌草隆 慢吸附 解吸
下载PDF
土壤微孔对有机物吸附/解吸的影响及其表征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震宇 于晓冬 +3 位作者 许颖 高冬梅 李锋民 Baoshan Xing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87-2096,共10页
土壤吸附是影响环境中有机化合物迁移、降解及生物有效性的重要过程,而微孔的存在是影响有机化合物慢吸附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孔隙结构(pore structure)及土壤微孔的研究对于理解发生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十分必要。综述了近年... 土壤吸附是影响环境中有机化合物迁移、降解及生物有效性的重要过程,而微孔的存在是影响有机化合物慢吸附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孔隙结构(pore structure)及土壤微孔的研究对于理解发生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十分必要。综述了近年来土壤微孔对有机化合物吸附解吸行为影响的研究态势,包括土壤的孔隙结构及微孔的存在形式、微孔吸附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动力学和可能机理、土壤中微孔表征的技术方法、孔隙大小分布的计算以及对未来的研究展望,以期对土壤有机污染生物修复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孔 慢吸附/解吸 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产量及其植株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恺林 刘功朋 +5 位作者 张玉烛 刘洋 李超 杨光立 汤文光 肖小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以缓释肥、有机肥为试验对象,常规肥和无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以及植株中氮磷钾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肥相比,缓释肥处理的水稻增产1.9%~4.0%,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提高1.4%~2... 以缓释肥、有机肥为试验对象,常规肥和无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以及植株中氮磷钾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肥相比,缓释肥处理的水稻增产1.9%~4.0%,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提高1.4%~2.2%和1.9%~3.5%,生育期没有差异,而有机肥处理较之延长2~3d;缓释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均促使肥效后移,水稻生长前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相对适中,而有机肥处理显著低于缓释肥处理和常规肥处理,水稻生长后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较常规肥处理高,而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缓释肥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缓释肥处理表现出干物质积累前期慢、后期快,至成熟期其干物质积累量比常规肥处理增加3.0%~3.7%,收获指数提高0.2~0.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干物质积累 肥料吸收量 缓释肥 有机肥
下载PDF
基于DVS技术研究木材的动态吸附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珊珊 蔡家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5期877-882,共6页
利用动态水分吸附(DVS)技术测量黑桦和油松2种木材在动态吸附过程中的含水率,再通过平行指数动力学(PEK)模型分析其动态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越高,木材吸附时间越长,平衡含水率越高;黑桦和油松的吸附等温线呈"S"形,是... 利用动态水分吸附(DVS)技术测量黑桦和油松2种木材在动态吸附过程中的含水率,再通过平行指数动力学(PEK)模型分析其动态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越高,木材吸附时间越长,平衡含水率越高;黑桦和油松的吸附等温线呈"S"形,是Ⅱ型吸附等温线;各个湿度阶段DVS测试与PEK模型拟合得到的平衡含水率差值小,在–0.08%~0.02%间,拟合度R2均高于0.99;PEK模型中快速(MC1)与慢速(MC2)吸附过程含水率之和近似等于该湿度阶段试样增长的含水率(ΔMC);快速吸附过程与单层吸附相似,MC1折线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慢速吸附过程与多层吸附相似,MC2折线总体呈上升的趋势;黑桦试样慢速特征时间(t2)范围为51.50~103.20 min,快速特征时间(t1)为3.83~9.27 min,油松试样t2范围为12.72~28.63 min,t1为3.64~7.8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水分吸附(DVS) 平行指数动力学(PEK)模型 快慢速吸附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