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条件下蛇纹石矿物的摩擦特性
1
作者 刘世民 张雷 何昌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50,共16页
蛇纹石矿物大量存在于俯冲带中,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对俯冲带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开展蛇纹石矿物的摩擦实验研究有助于理解俯冲带中含蛇纹石断层的摩擦滑动稳定性及解释俯冲带断层的复杂错动行为。目前,实验室对于蛇纹石矿物的研究... 蛇纹石矿物大量存在于俯冲带中,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对俯冲带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开展蛇纹石矿物的摩擦实验研究有助于理解俯冲带中含蛇纹石断层的摩擦滑动稳定性及解释俯冲带断层的复杂错动行为。目前,实验室对于蛇纹石矿物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文中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对以下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1)蛇纹石矿物的稳定赋存状态及蛇纹石矿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2)控制蛇纹石矿物摩擦强度及滑动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孔隙流体及有效正应力的大小。研究表明,温度的升高可显著增大纤蛇纹石和利蛇纹石的摩擦强度。但对于叶蛇纹石而言,在较低的流体压力条件下,其摩擦强度表现出温度强化特征,而在较高的流体压力条件下却表现出温度弱化特征。蛇纹石矿物的摩擦强度均表现出显著的压力依赖性,其中纤蛇纹石的摩擦强度表现出更高的压力敏感性。在俯冲带地幔楔条件下叶蛇纹石可大量赋存。前人研究发现叶蛇纹石在较低的流体压力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会发生脱水反应,进而表现出不稳定的速度弱化现象;而在高压流体条件下,叶蛇纹石在低剪切变形速率下会表现出速度弱化现象,叶蛇纹石的摩擦滑动稳定性随剪切滑移速率的变化能够更好地解释俯冲带慢滑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摩擦强度 摩擦滑动稳定性 慢滑移 俯冲带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一次性施用缓释肥在宿根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2
作者 刘敏 毕娟娟 +6 位作者 王华宇 李素霞 周志华 莫小荣 许勇 宁献 李晴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24,共9页
为探讨不同生态区甘蔗轻简高效施肥技术,采用自主研制的甘蔗专用缓释肥,选取广西北部湾沿岸3个主要甘蔗种植区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与当地常规甘蔗肥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研究。当地常规肥采用基肥+追肥+沟施模式,缓释肥采用基肥+沟施... 为探讨不同生态区甘蔗轻简高效施肥技术,采用自主研制的甘蔗专用缓释肥,选取广西北部湾沿岸3个主要甘蔗种植区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与当地常规甘蔗肥进行大田对比试验研究。当地常规肥采用基肥+追肥+沟施模式,缓释肥采用基肥+沟施或撒施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肥处理相比,甘蔗专用缓释肥处理能显著提高甘蔗有效茎数、株高和茎周长,显著提高甘蔗的锤度、蔗糖分及糖度;防城港市、北海市、钦州市3个蔗区产量分别提高了26.62%、16.54%、21.17%;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32.25%、19.83%、27.11%。综上,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可以提高不同生态区域甘蔗的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 缓释肥 宿根蔗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索塔锚固区缓粘结环向预应力施工关键技术
3
作者 宋永红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7期86-88,共3页
缓粘结预应力结合了无粘结预应力和有粘结预应力的优点,具有施工工艺简单、耐久性好、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在工程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结合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施工,对其施工过程中的难点进行阐述,并通过方案... 缓粘结预应力结合了无粘结预应力和有粘结预应力的优点,具有施工工艺简单、耐久性好、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在工程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结合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施工,对其施工过程中的难点进行阐述,并通过方案对比分析,详细介绍了缓粘结预应力的制作、安装、张拉、封锚等过程。目前,缓粘结预应力已成功在跨襄阳北编组站大桥主塔施工中应用,为后续类似斜拉桥索塔环向预应力施工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塔 缓粘结预应力 锚固区
下载PDF
Modeling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slow crack growth and crack arrest in ceramic polycrystals
4
作者 Bassem El Zoghbi Rafael Estevez Christian Olagnon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2013年第5期53-57,共5页
ntergranular slow crack growth in zirconia polycrystal is described with a cohesive zone model that simulate mechanically the reaction-rupture mechanism underlying stress and environ- mentally assisted failure. A 2D p... ntergranular slow crack growth in zirconia polycrystal is described with a cohesive zone model that simulate mechanically the reaction-rupture mechanism underlying stress and environ- mentally assisted failure. A 2D polycrystal is considered with cohesive surfaces inserted along the grain boundaries. The anisotropic elastic modulus and grain-to-grain misorientation are accounted for together with an initial stress state related to the processing. A minimum load threshold is shown to originate from the onset of the reaction-rupture mechanism to proceed where a minimum traction is reached locally and from the magnitude of the initial compression stresses. This work aims at providing reliable predictions in long lasting applications of cer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RCONIA CERAMIC slow crack growth cohesive zone intergranular failure
下载PDF
倾斜厚煤层仰斜综采工作面覆岩瓦斯缓渗区分域方法及分形特征研究
5
作者 赵鹏翔 王玉龙 +4 位作者 李树刚 林海飞 金士魁 卓日升 双海清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1-83,共13页
为研究倾斜厚煤层仰斜综采工作面覆岩瓦斯缓渗区的分域方法及分形特征,以分形理论和灰色理论为基础,采用平面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方法,开展了仰斜综采工作面覆岩瓦斯缓渗区裂隙演化规律研究,得到了覆岩瓦斯缓渗区的动态扩展规律,进而构建... 为研究倾斜厚煤层仰斜综采工作面覆岩瓦斯缓渗区的分域方法及分形特征,以分形理论和灰色理论为基础,采用平面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方法,开展了仰斜综采工作面覆岩瓦斯缓渗区裂隙演化规律研究,得到了覆岩瓦斯缓渗区的动态扩展规律,进而构建了覆岩瓦斯缓渗区精细分域方法,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覆岩瓦斯缓渗区沿横向(工作面推进方向)和纵向(垂直于煤层底板向上方向)分形维数与离层量、破断裂隙密度及应力集中系数之间的最大关联度分别进行确定。研究结果表明:覆岩瓦斯缓渗区在第一次周期来压后初步形成,其后每次周期来压时,覆岩瓦斯缓渗区两侧的垮落角均不断减小而宽度和高度均不断增大。具体表现为从缓渗区初次形成至缓渗区充分发育期间,缓渗区开切眼侧和工作面侧的垮落角分别从68.3°和76.2°减小到44.7°和53.5°;而缓渗区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从16.3 m和19.2 m增大到52.1 m和38.4 m。根据建立的覆岩瓦斯缓渗区分域准则及流程,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覆岩瓦斯缓渗区沿横向和纵向分形维数变化均与离层量变化相关性最强(r_(1)=0.93,r_(1)^(*)=0.91),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在后期确定卸压瓦斯抽采钻孔(巷道)终孔(巷)时,可通过现场观测离层量对覆岩瓦斯缓渗区边界进行判断,研究结果对采空区卸压瓦斯精准高效抽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厚煤层 仰斜综采工作面 覆岩瓦斯缓渗区 分域方法 分形特征
下载PDF
高压流体条件下叶蛇纹石摩擦特性及其对俯冲带慢滑移事件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世民 张雷 何昌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4-1347,共14页
为了探讨在俯冲带构造加载环境中叶蛇纹石矿物的摩擦力学性质,我们使用叶蛇纹石作为实验样品,开展了高压流体条件下的摩擦滑动实验研究.实验在气体介质的高温高压三轴实验系统中进行,实验中的有效正应力为30 MPa,孔隙流体压力为100 MPa... 为了探讨在俯冲带构造加载环境中叶蛇纹石矿物的摩擦力学性质,我们使用叶蛇纹石作为实验样品,开展了高压流体条件下的摩擦滑动实验研究.实验在气体介质的高温高压三轴实验系统中进行,实验中的有效正应力为30 MPa,孔隙流体压力为100 MPa,温度范围为100~500℃.实验过程中为了得到叶蛇纹石摩擦强度系数的速度依赖性,我们将轴向加载速率在1.0μm·s^(-1)、0.2μm·s^(-1)和0.04μm·s^(-1)之间进行切换.实验结果发现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叶蛇纹石的摩擦强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出系统的降低趋势,摩擦系数从100℃的0.81降低到500℃的0.41.在高于300℃的温度条件下,叶蛇纹石的剪切力学曲线表现出显著的位移弱化现象.在300℃的温度条件下,叶蛇纹石在0.2~1.0μm·s^(-1)的加载速率范围内表现出速度强化的摩擦行为,而在0.04μm·s^(-1)的加载速率下表现为速度弱化.在100~200℃以及400~500℃的温度条件下皆表现为速度强化.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在俯冲带地幔楔附近的高压流体条件和低有效正压力环境下,叶蛇纹石矿物可以促成慢滑移现象,但是其背后的物理机制可能与已有的认知(不稳定的摩擦滑动由叶蛇纹石脱水过程所控制)不同.这为我们探讨俯冲带慢滑移现象的物理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流体 叶蛇纹石 慢滑移 摩擦系数 速度依赖性 俯冲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内幕储层成因机理 被引量:14
7
作者 吕艳萍 吕晶 +5 位作者 徐想东 邓光校 刘永立 刘存革 张振哲 韩拥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037,共7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缝洞型储集体是主力产层,在其下部依然发育规模性储集体,为探讨这套储集体的成因机理,在A井区开展了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工作。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δ^(18)O...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缝洞型储集体是主力产层,在其下部依然发育规模性储集体,为探讨这套储集体的成因机理,在A井区开展了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工作。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δ^(18)O和δ^(13)C值明显比灰岩背景值偏负,具有δ^(18)O不变而δ^(13)C可变的趋势,δ^(18)O_(PDB)均值为-14.74‰,为脱气作用形成的大气水方解石线。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的^(87)Sr/^(86)Sr比值介于0.709622~0.709968之间,明显高于背景值,主要受壳源锶的影响;稀土元素中Ce和Eu元素无正异常,表明缺乏热液流体的参与。洞穴和构造裂缝方解石胶结物主要发橘黄色和暗棕色光,代表的是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研究认为,A井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缝洞储集体形成于海西早期大气淡水深部缓流带环境,该岩溶环境具有承压、水流缓慢、不受排水基准面控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水方解石线 深缓流带 储层成因 鹰山组 中下奥陶统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利用横纵波时差比值评价致密性储层裂缝的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志存 王佳平 王淑贤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对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特性的分析发现,致密性储层的横波和纵波时差都随着储层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孔隙度区间内横纵波时差比值基本不变;但当致密性储层中发育裂缝时,其横波时差有明显增大,而纵波时差变化不明显。横纵波时差比... 通过对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特性的分析发现,致密性储层的横波和纵波时差都随着储层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孔隙度区间内横纵波时差比值基本不变;但当致密性储层中发育裂缝时,其横波时差有明显增大,而纵波时差变化不明显。横纵波时差比值越大,说明致密性储层裂缝发育程度越高。应用发现,利用横纵波时差比值评价储层裂缝的方法受到地层岩性变化、声波传播路径与裂缝发育方向的关系和地层所含流体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中应结合其他识别和评价裂缝的方法综合评价。在大庆油田深层致密天然气储层中,利用横纵波时差比值评价储层裂缝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横纵波时差比值 致密性储层 裂缝 储层评价
下载PDF
“慢新闻”:传统媒体的应对之道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曼 张春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78,共3页
随着新闻表现形态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加,新闻生产进入了浮躁和迷失交织的时代,信息量在膨胀的同时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时代纪录。很多人淹没在碎片化的信息中难以自拔。因此,新闻传播中的快并非都是优点,慢也并非均... 随着新闻表现形态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加,新闻生产进入了浮躁和迷失交织的时代,信息量在膨胀的同时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时代纪录。很多人淹没在碎片化的信息中难以自拔。因此,新闻传播中的快并非都是优点,慢也并非均是缺点,传统媒体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以深入的态度、以广阔的视野去描述社会的"画面",那么这种慢就有可能成为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媒体冲击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新闻 新闻的误区 媒体的“迷失” 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
下载PDF
慢行交通在老城区景观带的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施爱芹 何疏悦 黄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1-195,共5页
在现今的城市发展中,慢行交通所承担的已不仅是缓解交通压力这一单一功能,人们开始进而关注慢行交通网构建后的城市将会衍生出的一系列社会及生态效应:能更好地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促进社会交流以及发挥邻里守望相助、保障城市安全等作... 在现今的城市发展中,慢行交通所承担的已不仅是缓解交通压力这一单一功能,人们开始进而关注慢行交通网构建后的城市将会衍生出的一系列社会及生态效应:能更好地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促进社会交流以及发挥邻里守望相助、保障城市安全等作用。老城区景观带作为现阶段各型城市中稀缺的价值生态、人文载体,在维护城市已经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忙碌在都市中的市民提供与大自然亲密交往的机会。慢行交通体系在老城区景观带这一城市特殊区域的推广普及将切实得到市民的认同接纳,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现有的交通压力,更在核心层面上促进未来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交通 快速交通 城市 老城区景观带
下载PDF
亚洲中东部地区塑性流动波(“慢波”)与地震活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绳祖 张宗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根据先前相似模型实验的结果 ,在板块边界驱动下 ,沿岩石圈下层 (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 )传播的塑性流动波包括“快波”和“慢波” ,二者均属于黏性重力波 ,并分别由主波和辅波叠加而成。“快波”以 10 0 ~ 10 2 km/a量级的速度传播 ,... 根据先前相似模型实验的结果 ,在板块边界驱动下 ,沿岩石圈下层 (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 )传播的塑性流动波包括“快波”和“慢波” ,二者均属于黏性重力波 ,并分别由主波和辅波叠加而成。“快波”以 10 0 ~ 10 2 km/a量级的速度传播 ,已为塑性流动波控制下地震迁移的研究所证实。文中根据 7级以上强震的条带状分布图像 ,证明在喜马拉雅弧驱动下还存在着波速仅为 10 0 ~ 10 1m/a量级的“慢波” ,其中对 7级以上强震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是“慢波”的辅波 ,其平均波长为 4 45km ,波速为 0 81~ 2 80m/a ,周期为 0 .16~ 0 .5 5Ma。“慢波”的边界起波时间距今约 1.34~ 4 .6 6Ma ,相当于上新世中期至早更新世中期 ,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主要活跃期 (幕 )之一相吻合。以喜马拉雅弧西段和东段为波源所形成的2个“慢波”系统的波峰带相互重叠 ,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塑性流动波 地震能量背景 强震
下载PDF
全球变暖不同阶段热带辐合带的移动及其与大气能量输送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静 郑小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共11页
基于第五次国际间耦合模式比较计划(The phase 5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5)中在4.5 W/m^2的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4.5)试验结果,本文通过能量框架分析方法研究了全球变暖... 基于第五次国际间耦合模式比较计划(The phase 5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5)中在4.5 W/m^2的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4.5)试验结果,本文通过能量框架分析方法研究了全球变暖不同阶段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的南北移动及其主要机制,发现在温室气体持续增加的海洋快响应和温室气体达到稳定后的海洋慢响应两个阶段,ITCZ的移动都和跨赤道的大气能量输送(Atmosphere Heat Transport,AHT)变化显著相关,但两者变化的原因在两个阶段中是不同的。在快响应阶段,ITCZ位置的移动以及跨赤道AHT受大气层顶(Top of the Atmosphere,TOA)的能量变化驱动,主要与南大洋云短波辐射响应、北半球中高纬度云和地表的短波辐射响应有关,气溶胶减少引起的辐射响应变化使得ITCZ在大多数模式中表现出向北移动的特征。在慢响应下辐射强迫保持稳定,ITCZ在大多数模式中表现出向南移动的特征。这一时期ITCZ的移动由大气表面能量通量变化驱动,主要与潜热通量变化的南北半球差异有关。全球变暖不同阶段ITCZ移动与大气能量输送变化的关系差异反映了海洋对于气候变化的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海洋快慢响应 热带辐合带 大气经向能量输送
下载PDF
偃龙煤田偏桥-龙门西矿区地下水径流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禹志加 李倩倩 《地下水》 2012年第6期17-18,41,共3页
基于矿区地质概况,利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径流分析观点,界定出矿区的水文地质边界;分析主要含水层、构造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地下水径流模式的分析,提出矿区的3类径流分区并做出定义,并依此提出矿区的防治水建议。
关键词 地下水 径流模式 偃龙煤田 偏桥-龙门西矿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潜山区岩溶储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春海 王轩 +3 位作者 杨文明 张肖锋 杨晓东 成福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12-15,共4页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北部潜山区岩溶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及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单井及连井储层特征和储层空间类型分析,研究哈拉哈塘油田潜山区岩溶储层发育特征。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4个带,即表层岩溶带...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北部潜山区岩溶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及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单井及连井储层特征和储层空间类型分析,研究哈拉哈塘油田潜山区岩溶储层发育特征。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4个带,即表层岩溶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和深部缓流岩溶带,表层岩溶带和深部缓流带储层以孔洞型储层为主;垂直渗流带主要发育裂缝孔洞型储层和裂缝型储层;水平潜流带以洞穴型储层为主;其中水平潜流带的物性最好,为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在4类储层中,裂缝孔洞型储层厚度最大,而洞穴型储层对储存油气贡献最大。通过对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特征的研究,为其勘探开发及快速建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潜山岩溶 垂直渗流带 水平潜流带 洞穴—裂缝孔洞型储层
下载PDF
漏电信号的识别技术及其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奎 陆俭国 +3 位作者 岳大为 王尧 顾俏丽 林岳州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4,10,共5页
在剩余电流型的漏电保护技术基础上,对TN电网系统中的故障漏电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剩余电流变化量法的漏电保护理论,根据剩余电流变化量的特征识别漏电电流。研究了突变漏电和缓变漏电特征的数学表示方法,建立剩余电流、突变漏电、... 在剩余电流型的漏电保护技术基础上,对TN电网系统中的故障漏电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剩余电流变化量法的漏电保护理论,根据剩余电流变化量的特征识别漏电电流。研究了突变漏电和缓变漏电特征的数学表示方法,建立剩余电流、突变漏电、缓变漏电的保护体系,提高了漏电保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电流变化量法 突变漏电 持续缓变漏电 动作死区
下载PDF
消除漏电保护死区的新技术及其试验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奎 陆俭国 武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8-32,共5页
为消除漏电保护死区,提出基于剩余电流变化量法的漏电保护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采用连续移动变化量法和窗口移动变化量法,实现突变漏电电流、持续缓变漏电电流的识别与检测。根据剩余电流、突变漏电电流、持续缓变漏电电流进行漏电综合... 为消除漏电保护死区,提出基于剩余电流变化量法的漏电保护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采用连续移动变化量法和窗口移动变化量法,实现突变漏电电流、持续缓变漏电电流的识别与检测。根据剩余电流、突变漏电电流、持续缓变漏电电流进行漏电综合保护,可以减少漏电保护拒动作。为检验新的漏电保护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电流变化量法 突变漏电电流 持续缓变漏电电流 动作死区 试验方法
下载PDF
低速缓动滑坡滑带土剪切蠕变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静静 赵法锁 +4 位作者 祝艳波 吴博 陈沛 宋飞 杨一帆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07-112,126,共7页
滑带土的蠕变特性对低速缓动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起着控制性作用。本文选取典型的低速缓动滑坡—二庄科北区滑坡的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正应力水平作用下,通过对该滑带土的饱和试样进行直剪蠕变试验,研究了它的剪切蠕变特性。结果表明... 滑带土的蠕变特性对低速缓动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起着控制性作用。本文选取典型的低速缓动滑坡—二庄科北区滑坡的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正应力水平作用下,通过对该滑带土的饱和试样进行直剪蠕变试验,研究了它的剪切蠕变特性。结果表明:该滑带土具有明显的蠕变特性,均包括瞬时变形、衰减蠕变和稳态蠕变3个阶段;随着剪切荷载的增大,衰减蠕变阶段及瞬时变形阶段的变形量均增大,衰减蠕变持续时间更长;其等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且曲线具有明显拐点;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出现强度损失,且正应力越大,强度损失越大;随着时间增大,衰减蠕变阶段的剪应变率越来越小,且剪应力越大,剪应变率越大;在蠕变破坏前的阶段,剪应变率随正应力增大而减小,即滑坡埋深越深,滑速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缓动滑坡 滑带土 直剪蠕变试验 蠕变特性 剪应变率
下载PDF
普通角闪石的速率依赖性及其对俯冲带慢滑移机制的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洋 何昌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7-1281,共15页
为了解俯冲带中常见含水矿物角闪石在水热条件下的摩擦滑动行为,以普通角闪石作为模拟断层泥样品的材料,在温度为101~607℃、围压为136MPa的条件下进行了速率阶跃滑动试验,孔隙压力为30MPa,轴向载荷速率为0.04~1.0μm/s。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解俯冲带中常见含水矿物角闪石在水热条件下的摩擦滑动行为,以普通角闪石作为模拟断层泥样品的材料,在温度为101~607℃、围压为136MPa的条件下进行了速率阶跃滑动试验,孔隙压力为30MPa,轴向载荷速率为0.04~1.0μm/s。实验结果表明摩擦系数为0.70~0.72,与温度无系统性关系。在303℃、505℃和607℃时均发生了速度弱化行为,b-a<0.0014,b/a值为1.06~1.18。速率与状态摩擦本构关系中的b值随着温度升高而从0.0013升至0.0102,呈上升趋势,表明在摩擦接触点激活了Arrhenius型蠕变。普通角闪石的速度弱化程度很弱,这种微弱的速度弱化特性可能导致在闭锁的孕震带下方的俯冲界面下倾部分上发生慢滑移事件,例如日本西南部、卡斯卡迪亚北部和墨西哥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角闪石 慢滑移 速度弱化 俯冲带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损伤理论的改进CVISC模型及其在FLAC3D中实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树 文宝萍 +2 位作者 蒋秀姿 李瑞冬 赵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3,共8页
滑坡形成是一个典型的岩土变形破坏时效过程,低速滑坡时效过程尤为显著。基于流变理论,建立反映滑坡变形破坏发展过程的本构模型、预测滑坡活动趋势,一直是国内外滑坡研究的基本途径和难点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多数流变模型... 滑坡形成是一个典型的岩土变形破坏时效过程,低速滑坡时效过程尤为显著。基于流变理论,建立反映滑坡变形破坏发展过程的本构模型、预测滑坡活动趋势,一直是国内外滑坡研究的基本途径和难点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多数流变模型仅能反映滑坡岩土蠕变的第一、第二阶段,不能刻画滑坡岩土蠕变的第三阶段(加速蠕变阶段)。本文基于滑带在滑坡中的作用以及滑带岩土剪切蠕变发展的累进性和非线性特征,借助损伤理论,在FLAC3D内置的CVISC流变本构模型中引入非线性损伤黏塑性元件,构建了可描述滑坡加速蠕变过程的非线性损伤流变本构模型,依据类比原理建立了改进的CVISC三维差分模型,通过FLAC3D开放的用户接口实现了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并将改进的CVISC模型用于长期缓慢滑移、伴随间歇性剧烈活动的甘肃舟曲泄流坡数值模拟中。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不仅呈现了滑坡的加速蠕变特征,而且揭示的滑坡活动特征与其曾经出现的活动特征基本一致,从而证实基于非线性损伤理论的改进CVISC模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滑坡 滑带土 加速蠕变 非线性损伤流变本构模型
下载PDF
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方式的安全区域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昕 蒋豪 韩丹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7年第3期321-327,共7页
为了提高我国近距平行跑道的运行效率,对配对进近方式的安全区域进行研究。根据配对过程中快机和慢机的相对运动关系和速度特征,将配对进近分为快机不可超越慢机和快机超越慢机两种方式。将慢机作为参考量,分析快机的相对运动状态,定性... 为了提高我国近距平行跑道的运行效率,对配对进近方式的安全区域进行研究。根据配对过程中快机和慢机的相对运动关系和速度特征,将配对进近分为快机不可超越慢机和快机超越慢机两种方式。将慢机作为参考量,分析快机的相对运动状态,定性地给出两种配对方式的安全区域范围。在此基础上,考虑慢机错误地闯入快机航向道,建立防撞安全边界计算模型;考虑配对前机在最大不利侧风影响下的尾流对后机的影响,建立尾流安全边界模型。利用虹桥机场的相关数据,采用C类航空器B737-800,D类航空器B747-400作为配对进近的两架飞机,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实时定量地计算两种配对方式下的安全区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进近 安全区域 快机不可超越慢机配对方式 快机超越慢机配对方式 防撞安全边界 尾流安全边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