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bevacizumab fo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es:A case report
1
作者 Hong-Yu Yang Yu-Qing Xia +3 位作者 Yu-Jia Hou Peng Xue Shi-Jie Zhu Dian-Rong L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期405-411,共7页
BACKGROUND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is a common and aggressive subtype of lung cancer.It is characterized by rapid growth and a high mortality rate.Approximately 10%of patients with SCLC present with brain metastas... BACKGROUND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is a common and aggressive subtype of lung cancer.It is characterized by rapid growth and a high mortality rate.Approximately 10%of patients with SCLC present with brain metastases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a median survival of 5 mo.This study aimed to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bevacizumab on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and overall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is of SCLC.CASE SUMMARY A 62-year-old man was referred to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23 because of dizziness and numbness of the right lower extremity without headache or fever for more than four weeks.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limited-stage SCLC.He received 8 cycles of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maintenance bevacizumab therapy and achieved a PFS of over 7 mo.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bevacizumab and irinote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d brain metastasis in SCLC and prolonged 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cell lung cancer BEVACIZUMAB Brain metastasis antineoplastic agents Target therapies IMMUNOTHERAPY RADIOTHERAPY Case report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嵘 刘佳倪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87-296,共10页
系统性硬皮病(SSc)作为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结缔组织疾病,以皮肤、肺等多器官纤维化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罕见病范畴,但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均排在前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T/B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 系统性硬皮病(SSc)作为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结缔组织疾病,以皮肤、肺等多器官纤维化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罕见病范畴,但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均排在前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T/B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相互作用及各种促炎促纤维化信号分子激活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正在研发系列靶向药物。其中靶向B细胞耗竭的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IL-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尼达尼布)等在国际上已被批准用于SSc或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肺疾病(SSc-ILD)治疗;其他靶向药物如Janus激酶抑制剂、多种白介素抑制剂等在临床试验阶段,部分展现初步应用前景。本文从靶向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促炎促纤维化信号分子4个方面综合最新证据,就靶向疗法在SS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靶向治疗 生物制剂 小分子化合物
下载PDF
放射性标记小分子抑制剂用作靶向FAP肿瘤显像剂的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韩沛雯 阮晴 张俊波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2期106-125,共20页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存在于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中,是近年来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在靶向FAP的放射性肿瘤显像剂中,小分子类显像剂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靶向FAP小分子显像剂的核心结构,并对2023年12月前新型FAP...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存在于肿瘤基质成纤维细胞中,是近年来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在靶向FAP的放射性肿瘤显像剂中,小分子类显像剂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靶向FAP小分子显像剂的核心结构,并对2023年12月前新型FAP小分子显像剂的设计策略进行分类。此外,对目前表现优良或具有新颖结构的靶向FAP的PET显像剂和SPECT显像剂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结构和设计思路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对临床诊疗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P 小分子药物 放射性肿瘤显像剂
下载PDF
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4
作者 谭书法 张磊昌 +2 位作者 高强强 欧艳 黄水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55-2166,共12页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复发和缓解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肠病,其治疗方式还存在争议,大约一半的患者病程发展复杂,伴有慢性活动或频繁复发的UC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目前UC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比较生物...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复发和缓解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肠病,其治疗方式还存在争议,大约一半的患者病程发展复杂,伴有慢性活动或频繁复发的UC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目前UC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比较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治疗UC患者的相对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名研究人员独立使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搜索有关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为生物制剂或小分子药物,对照组为安慰剂。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RevMan 5.4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 Studio进行成对分析和网络荟萃分析,采用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CRA)对各结局指标的纳入药物进行排序,以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UC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包括9546例UC患者,10种药物干预方案(Filgotinib 100 mg、Filgotinib 200 mg、Upadacitinib、Tofacitinib、Etrolizumab、Adalimumab、Vedolizumab、Golimumab 50 mg、Golimumab 100 mg、Infliximab)。各药物对临床缓解效果的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Upadacitinib(94.1%)>Vedolizumab(85.1%)>Tofacitinib(74.3%)>Infliximab(72.7%)>Filgotinib 200 mg(51.5%)>Golimumab 100 mg(44.3%)>Golimumab 50 mg(39.3%)>Etrolizumab(38.9%)>Adalimumab(29.8%)>Filgotinib 100 mg(18.7%)>Placebo(0.7%)。各药物对临床反应效果的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Upadacitinib(98.4%)>Infliximab(84.4%)>Tofacitinib(67.2%)>Vedolizumab(58.4%)>Golimumab50 mg(53.3%)>Adalimumab(34.6%)>Golimumab 100 mg(30.1%)>Placebo(0.4%)。各药物对内镜缓解效果的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Upadacitinib(98.7%)>Tofacitinib(68.6%)>Filgotinib 200 mg(59.6%)>Adalimumab(55.2%)>Etrolizumab(46.0%)>Vedolizumab(45.9%)>Filgotinib 100 mg(23.4%)>Placebo(2.2%)。各药物对黏膜愈合效果的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Upadacitinib(99.7%)>Tofacitinib(77.2%)>Infliximab(65.2%)>Golimumab 50 mg(46.4%)>Vedolizumab(44.4%)>Adalimumab(33.8%)>Golimumab 100 mg(31.9%)>Placebo(1.0%)。各药物不良事件风险的SUCRA概率排序结果显示,Golimumab 100 mg(96.7%)>Golimumab 50 mg(92.1%)>Placebo(68.7%)>Tofacitinib(60.8%)>Adalimumab(60.7%)>Etrolizumab(47.2%)>Upadacitinib(42.2%)>Vedolizumab(41.3%)>Infliximab(27.0%)>Filgotinib 200 mg(6.6%)>Filgotinib 100 mg(6.2%)。结论Upadacitinib在临床反应、临床缓解、黏膜愈合以及内镜缓解方面均展现出最佳效用,在不良事件方面Filgotinib 100 mg表现出更为安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临床疗效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靶向胆固醇稳态小分子药物治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姜伟 王君萍 +5 位作者 周鹏 黄玲玲 张梅 陈学冉 王宏志 方志友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中最具有侵袭性的恶性脑肿瘤。胆固醇是细胞的必要组分,胆固醇的合成、转运和代谢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胆固醇代谢稳态相关调控因子如尼曼-匹克样C型蛋白(NPC1)、甾醇O-酰基转移酶(SO⁃A...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中最具有侵袭性的恶性脑肿瘤。胆固醇是细胞的必要组分,胆固醇的合成、转运和代谢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胆固醇代谢稳态相关调控因子如尼曼-匹克样C型蛋白(NPC1)、甾醇O-酰基转移酶(SO⁃AT1)已成为肿瘤治疗中潜在的新药物干预靶点。该研究阐述了部分靶向胆固醇稳态的小分子药物可能对GBM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代谢药 抗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脂类代谢 尼曼-匹克样C型蛋白(NPC1) 甾醇O-酰基转移酶(SOAT1) 胆固醇 合成 转运 小分子药物
下载PDF
白炭黑表面修饰及其在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6
作者 翟小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白炭黑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烷氧基偶联剂、环氧官能团、离子液体、生物小分子、小分子橡胶助剂等对白炭黑表面修饰的方法,以及白炭黑表面修饰对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在轮胎胎面胶中应用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白炭黑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烷氧基偶联剂、环氧官能团、离子液体、生物小分子、小分子橡胶助剂等对白炭黑表面修饰的方法,以及白炭黑表面修饰对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在轮胎胎面胶中应用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比了各种改性方式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对白炭黑表面修饰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表面修饰 烷氧基偶联剂 环氧官能团 离子液体 生物小分子 小分子橡胶助剂
下载PDF
小分子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
7
作者 毛靖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2期913-921,共9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反复,发展至后期可增加手术、致残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目前认为遗传、免疫、...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程长、病情反复,发展至后期可增加手术、致残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目前认为遗传、免疫、肠道菌群及环境等因素均参与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步升高,由于传统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疗效不足及副作用,使得一部分IBD患者的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在生物制剂方面,作为靶向治疗“开山者”的抗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拮抗剂应用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为广泛,但数十年的应用数据统计显示其原发、继发失应答的人群比例较为显著.因此,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譬如小分子制剂的不断问世,为传统治疗效果不佳及抗TNF治疗失败的人群开辟了新的道路,但小分子制剂作为一线治疗的定位亦需进一步探索研究.该文主要总结归纳近期临床试验中小分子制剂在IBD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其对传统生物制剂尤其是抗TNF治疗原发、继发失应答或不耐受人群的应答、缓解疗效,进行治疗决策的探索,以期探索后续理想的接续治疗药物,指导选择合适的一线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小分子制剂
下载PDF
白癜风系统及外用靶向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单娇 孙勇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936-940,共5页
白癜风是色素细胞损伤致皮肤黏膜以白斑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诊断难治疗。其治疗方法多为超适应症用药,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近年来,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及外用靶向免疫药物,包括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对白癜风治疗有效,... 白癜风是色素细胞损伤致皮肤黏膜以白斑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诊断难治疗。其治疗方法多为超适应症用药,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近年来,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及外用靶向免疫药物,包括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对白癜风治疗有效,为白癜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对近年来白癜风系统及外用靶向免疫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白癜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靶向免疫治疗 生物制剂 小分子抑制剂
下载PDF
低界面张力小分子驱油剂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孟文玉 唐善法 +4 位作者 王思瑶 董沅武 王睿 高洁 陈泽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0-696,共7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入性差、洗油效率低,水驱无法有效提高采收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界面张力小分子驱油剂(LST溶液)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新技术,评价了该驱油剂的界面活性、增黏性、乳化性、润湿性及其油藏环境适应性和驱油效果。结果表...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入性差、洗油效率低,水驱无法有效提高采收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界面张力小分子驱油剂(LST溶液)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新技术,评价了该驱油剂的界面活性、增黏性、乳化性、润湿性及其油藏环境适应性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该驱油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增黏性。在6788.23 mg/L的矿化水中,质量分数为0.4%时的LST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为0.012 m N/m,且黏度与油藏原油黏度(3.4 m Pa·s)相近。LST溶液具有较好的油水乳化能力,可改善油藏水润湿性。在47.2℃、油水比为1∶1的条件下,LST乳状液的稳定时间为120 min。岩心经LST溶液处理后,水相接触角由57.0°降至12.5°,油相接触角由24.3°增至38.6°。LST溶液具有良好的静态抗吸附性能,经岩心3次吸附后,LST残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仍能达到10^(-2)m N/m数量级,黏度达2.895 m Pa·s,乳状液静置10、120 min的析水率分别为38.6%、73.4%。LST溶液的耐盐性能较好。在矿化度为16570 mg/L的环境下,其油水界面张力低于7×10^(-2)m N/m、黏度为3.06 m Pa·s。LST溶液的驱油效果较好,可有效封堵高渗透孔道,启动低渗透孔道残余油。注入0.4 PV 0.4%LST溶液可使均质岩心(0.05μm^(2))的水驱驱油效率提高11.21百分点,非均质岩心(级差3~10)水驱后的综合采收率提高6.55百分点~19.41百分点。LST溶液可以实现低剂量或低成本有效提高水驱采收率,在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小分子驱油剂 界面张力 抗吸附性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PTP1B抑制剂抗糖尿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佳敏 应宇琦 +2 位作者 杨尊华 金一 房元英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8-1110,共13页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常伴有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肌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其发展受到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 糖尿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常伴有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肌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其发展受到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和肥胖症的有效靶点,探索高效安全的PTP1B抑制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作者以PTP1B酶与T2DM和肥胖症的关系为基础,归纳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PTPIB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文献,综述了PTP1B抑制剂包括天然产物,天然产物衍生物,合成小分子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设计靶向抑制PTP1B的抗糖尿病和肥胖药物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 天然产物衍生物 合成小分子 抗糖尿病药物
下载PDF
斑秃的免疫发病机制与靶向治疗进展
11
作者 王佳丽 程丹彤 +1 位作者 罗娜娜 郝平生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1期83-88,共6页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严重者可出现全秃、普秃。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中重度斑秃欠佳、不同斑秃患者因发病机制不同存在疗效差异、治疗效果很好的普秃患者存在斑秃复发的风险等问题,患者精...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严重者可出现全秃、普秃。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中重度斑秃欠佳、不同斑秃患者因发病机制不同存在疗效差异、治疗效果很好的普秃患者存在斑秃复发的风险等问题,患者精神压力大。随着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在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的广泛应用,斑秃的靶向治疗正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综述斑秃免疫发病机制与靶向治疗进展,探讨治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发病机制 靶向治疗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下载PDF
含小分子发泡剂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性能老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诗文 范才全 +3 位作者 王永帅 张向平 叶俊 朱霞林 《家电科技》 2023年第S01期166-173,共8页
在环戊烷(CP)和HFC-245fa混合多元发泡体系中添加不同比例正丁烷(HC-R600),研究在模具中制备的聚酯硬质泡沫性能变化和在两种不同老化条件下泡沫的导热系数和压缩强度随老化条件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用导热系数变化规律与实际箱体的导热... 在环戊烷(CP)和HFC-245fa混合多元发泡体系中添加不同比例正丁烷(HC-R600),研究在模具中制备的聚酯硬质泡沫性能变化和在两种不同老化条件下泡沫的导热系数和压缩强度随老化条件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用导热系数变化规律与实际箱体的导热系数变化对比。研究表明,增加发泡剂R600后,泡沫流动性提升,导热系数上升,强度性能则保持稳定。在不同老化过程中,导热系数变化结果相近;压缩强度变化不一致,但存在加速关系。实际箱体导热系数变化明显小于相同老化周期内模具发泡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沸点小分子 R600 聚氨酯泡沫塑料 发泡剂 泡沫性能 老化性能
下载PDF
H101溶瘤腺病毒联合长春瑞滨/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彩存 徐瑛 +6 位作者 倪健 周崧雯 徐建芳 吕梅君 王丽 陈杰 王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溶瘤腺病毒H101瘤内注射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NSCLC患者随机接受经皮肺穿剌瘤内注射H1011.5×1012病毒颗粒联合NP方案化疗(A组)或单纯NP方案化... 目的:探讨溶瘤腺病毒H101瘤内注射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NSCLC患者随机接受经皮肺穿剌瘤内注射H1011.5×1012病毒颗粒联合NP方案化疗(A组)或单纯NP方案化疗(B组)。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一次评价疗效,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TTP)和生存期。结果:A组19例可评价患者中,总体疗效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10例,疾病进展(PD)4例;B组可评价17例中,PR3例,SD9例和PD5例。第1次评价疗效时,A组PD1例,而B组PD5例,B组治疗失败率显著高于A组(P<0.05)。2组生存曲线几乎相似,但A组6月、9月和1年生存率均要稍高于B组;A组中位TTP时间也较B组有所延长。A组副反应中,除了非感染发热外,其他不良反应与B组相似。A组有2例发生轻度气胸。结论:经皮肺穿剌瘤内注射H101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是可行、安全与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 腺病毒 抗肿瘤药 综合疗法
下载PDF
培美曲塞单药与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斌 张霞 +1 位作者 高亚杰 张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899-904,共6页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复治晚期NSCLC患者,其中应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27例,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治疗45例。培美曲塞单药组: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复治晚期NSCLC患者,其中应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27例,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治疗45例。培美曲塞单药组: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第1天。联合组: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第1天;顺铂25mg/m2静滴,第1~3天;或卡铂300mg/m2,静滴,第1天。两组均21天为1周期。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1年生存率,并对老年患者(≥60岁)及病理类型分别作亚组分析。结果 7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无CR病例,获PR11例,SD 34例,PD 27例。单药组与联合组的DCR(55.6%vs.66.7%)、中位PFS(2.8个月vs.3.6个月)、中位OS(11.9个月vs.9.6个月)和1年生存率(32.0%vs.2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老年患者亚组分析中,单药组与联合组的DCR(61.1%vs.75.0%)、中位PFS(2.8个月vs.3.4个月)、中位OS(10.3个月vs.7.2个月)和1年生存率(31.0%vs.3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毒副反应方面,联合组的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均显著高于单药组。病理亚组中,非鳞癌组的DCR(70.0%vs.45.5%)和1年生存率(34.0%vs.15.0%)均高于鳞癌组(P〈0.05),但两组的中位PFS(3.6个月vs.2.5个月)和中位OS(11.1个月vs.9.4个月)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方案用于复发晚期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在疗效方面可能对非鳞癌具有一定的优势。与联合组比较,培美曲塞单药组对于≥60岁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抗代谢药 培美曲塞
下载PDF
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任萱 孙启明 +1 位作者 林莉萍 丁健 《生命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427-432,共6页
肿瘤血管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靶向肿瘤血管的新药研发已成为一个热点领域。抗肿瘤血管的治疗策略分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TAI)和肿瘤血管靶向药物(vasculartar getingagents,VTAs)两... 肿瘤血管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靶向肿瘤血管的新药研发已成为一个热点领域。抗肿瘤血管的治疗策略分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TAI)和肿瘤血管靶向药物(vasculartar getingagents,VTAs)两方面的研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旨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过程,而肿瘤血管靶向药物则是通过快速而有选择性地破坏肿瘤血管功能,使肿瘤血供受阻,导致肿瘤坏死。VTA类药物分为两类:一是小分子抑制剂(small molecule agents),利用肿瘤血管和正常组织血管存在的差别选择性地破坏肿瘤血管;另一种是生物制剂(biological agents),借助能够特异结合肿瘤血管的配体将毒素、凝血诱导剂、凋亡诱导分子等运送到肿瘤血管,引起血管阻塞使肿瘤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靶向药物 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 小分子VTAs 生物类VTAs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莉 戴福生 +1 位作者 马艳凯 贺丽亚 《河北中医》 2012年第11期1691-1692,1718,共3页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TP方案(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顺铂)化疗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康莱特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TP方案(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顺铂)化疗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康莱特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2组近期疗效,依据Karnof-sky评分观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含量、血小板计数(PLT),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21.1%,对照组有效率22.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近期疗效相当。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3.7%,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50.0%,2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Hgb、WBC及PLT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说明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各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组可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药物疗法 抗肿瘤剂(中药) 抗肿瘤药(中药) 注射剂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优势人群与非优势人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钱军 秦叔逵 +3 位作者 杨柳青 陈映霞 何泽明 黄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1882-1884,共3页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优势人群的情况,以同期、同样治疗的NSCLC非优势人群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组共有NSCLC患者73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33例完全符合优势人群的标准...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优势人群的情况,以同期、同样治疗的NSCLC非优势人群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组共有NSCLC患者73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33例完全符合优势人群的标准,即东方人种、女性、腺癌和非吸烟者;另外40例不符合者作为非优势人群,既往化疗效果差,均自愿接受吉非替尼单药250 mg/d治疗。结果:33例优势人群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后PR 15例,SD 14例,PD 4例,有效率为45.4%(15/33),DCR 87.8%(29/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7个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9个月;而40例非优势人群治疗后PR 9例,SD 21例,PD 10例,有效率22.5%(9/40),DCR 75.0%(30/40),中位TTP 5个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7个月。全组患者中,腺癌和非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38.3%(23/60)和7.7%(1/13)。两组毒副反应一致。结论:对于NSCLC国人患者,认真挑选优势人群,合理而有计划地应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疗效较高,可能有助于提高临床个体化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抗肿瘤药/治疗应用 喹唑啉类/治疗应用
下载PDF
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抑制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昕 赵梓纲 李承新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5年第6期329-333,共5页
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生物制剂及小分子抑制剂因其可抑制银屑病的关键发病环节而逐渐被广泛使用。本文从生物制剂及小分子抑制剂治疗的角度,对其临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总结,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银屑病 生物制剂 小分子抑制剂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易瑞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品良 陈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851-854,共4页
目的:观察易瑞沙(Iressa,Gefitinib,ZD1839)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91例,易瑞沙250mg,口服,1次/d。对服药超过16周者进行... 目的:观察易瑞沙(Iressa,Gefitinib,ZD1839)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化疗失败或不适宜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91例,易瑞沙250mg,口服,1次/d。对服药超过16周者进行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结果:91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者53例,其中CR 1例(1.9%),PR 15例(28.3%),RR 16例(30.2%),SD 26例(49.1%),疾病控制率(DC=CR+PR+SD)79.2%,PD 11例(20.8%)。肿瘤进展时间(TTP)3.5~25个月,中位TTP 7.0个月。1年生存率51.7%(15/29),2年生存2/3。全部患者症状改善率(ITT)90.1%(82/91)。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依次为痤疮样皮疹25例(47.2%),皮肤干燥5例(9.4%),口腔溃疡4例(7.5%),恶心10例(18.9%),腹泻6例(11.3%),肝功能显著异常(SGPT升高)4例(7.5%)。结论:易瑞沙治疗国人晚期NSCLC有效,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肺肿瘤 抗肿瘤药/治疗应用
下载PDF
培美曲塞单药与联合铂类药物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姗姗 安广宇 严冬 《癌症进展》 2013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化疗有效率仅30%~40%。复发或初治无效患者的治疗,需引入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本试验观察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复发晚期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化疗有效率仅30%~40%。复发或初治无效患者的治疗,需引入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本试验观察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复发晚期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复发或转移性NSCLC腺癌患者共66例。其中应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32例,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治疗34例。患者均接受2~4个周期该方案治疗。结果 6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CR 0例,PR 17例,SD 20例,PD 29例。其中单药组CR 0例、PR 7例、SD 10例、PD 15例,联合组CR 0例、PR 10例、SD 10例、PD 14例。单药与联合组的DCR(CR+PR+SD)、1年生存率、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53.1%和58.8%(P=0.64)、26.4%和35.3%(P=0.17)、2.5个月和2.7个月(P=0.09)、8.4个月和10.1个月(P=0.39),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白细胞减少、贫血和消化道反应。但老年组(≥65岁)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药组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及皮疹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联合组。结论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药物方案用于复发晚期NSCLC腺癌的二线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培美曲塞单药对比联合铂类药物对于老年患者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抗代谢药物 培美曲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