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for Ve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 in Children with Autoantibodies
1
作者 Zhong-jian WANG Hong-bo CHEN +5 位作者 Fen ZHOU Hui YU Xiao-yan WU Ya-qing SHEN Yi-ning QIU Run-ming JIN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2年第2期379-386,共8页
Objective At present,a number of ve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VSAA)patients cannot rece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or standar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due to the high cost of therapy,shortage... Objective At present,a number of very severe aplastic anemia(VSAA)patients cannot rece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or standar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due to the high cost of therapy,shortage of sibling donors,and lack of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HSCT.In addition,some VSAA patients with autoantibodies have no life-threatening infections or bleeding at the time of initial diagnosis.Considering the disease condition,economics and other factors,the present study designed a new and relatively mild treatment strategy:cyclosporine A plus pulsed high-dose prednisone(CsA+HDP).Methods The present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1 VSAA patients,who were treated with CsA+HDP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9.Results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for these patients was 24.9 months.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54.5%(6/11)at six months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IST and 81.8%(9/11)at deadline.Five patients achieved complete remission and four patients met the criteria for partial response at the last follow-up.The median time to response for responders was 110 days.Three patients underwent HSCT due to the poor effect of CsA+HDP or to find a suitable transplant donor.Recurrence and clonal evolution were not found in any of these patients.The estimated 3-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and 3-year failure-free survival rate were 100.0%and 72.7%,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yclosporine-prednisone-associated toxicity was mild and well-tolerated by most patients.Conclusion The novel CsA+HDP regimen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for VSAA patients with autoantibodies,who have no serious life-threatening infections or bleeding at the time of initial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lastic anemia cyclosporine A prednisone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CHILDREN
下载PDF
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不同减量方法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王秀娟 朱贺 +2 位作者 张茹梦 常文绘 刘玉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缓慢减量与快速减量治疗AI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AIH患者52例,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接受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但在起效后观察组采用缓慢减量方式,而对...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缓慢减量与快速减量治疗AI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AIH患者52例,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接受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但在起效后观察组采用缓慢减量方式,而对照组采用快速减量方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在治疗6个月末,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2.4±7.5)U/L和(31.9±5.2)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8±10.1)U/L和(43.6±7.7)U/L,P<0.05】;观察组血清IgA、IgM和IgG水平分别为(3.4±0.6)g/L、(3.5±0.8)g/L和(15.3±2.1)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0.5)g/L、(4.1±0.6)g/L和(19.8±6.7)g/L,P<0.05】;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抑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0.7±0.2)%、(12.1±3.5)%、(24.1±3.4)%和(1.2±0.2),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9±0.2)%、(16.4±5.1)%、(28.4±3.1)%和(1.4±0.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P<0.05)。结论应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AIH患者,采用快速减量方式可能较少引起不良反应,但不容易稳定肝功能指标,临床需要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减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泼尼松 硫唑嘌呤 减量 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瘦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水平变化
3
作者 蒋叶舟 花霞 +2 位作者 陈国飞 朱青蓝 蔡明月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13-716,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s)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69例,均接受肝穿刺活检和泼尼松和硫唑嘌呤联合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s)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69例,均接受肝穿刺活检和泼尼松和硫唑嘌呤联合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s和Th17淋巴细胞百分比,并计算Th17/Tregs细胞比值。结果22例重症AIH血清血清瘦素、IL-17、IL-22和TNF-α水平、外周血Th17/CD4^(+)细胞百分比和Th17/Tregs比值分别为(335.6±84.2)ng/mL、(18.5±4.1)pg/mL、(48.7±11.4)pg/mL、(5.6±0.9)ng/mL、(3.3±1.2)%和(20.1±3.0),显著高于47例轻中症组【分别为(66.9±13.8)ng/mL、(6.9±2.5)pg/mL、(13.8±3.3)pg/mL、(1.1±0.4)ng/mL、(2.5±0.3)%和(12.4±1.5),P<0.05】,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清IL-10水平和外周血Tregs/CD4^(+)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29.8±29.4)×10^(9)/L、(2.3±0.7)pg/mL和(1.6±0.4)%,显著低于轻中症患者【分别为(174.2±35.6)×10^(9)/L、(4.8±0.9)pg/mL和(2.0±0.8)%,P<0.05】;经肝组织学检查,发现肝组织炎症G1~2级42例和G3~4级27例;G3~4级AIH组血清瘦素、IL-17、IL-22和TNF-α水平和外周血Th17/CD4^(+)百分比和Th17/Tregs细胞比值显著高于G1~2级,而血小板计数、Tregs/CD4^(+)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G1~2级组(P<0.05);所有患者经治疗均获得完全应答,其中<3个月、3~6个月和>6个月应答的AIH患者分别为35例、23例和11例;血清瘦素及外周血Tregs/CD4^(+)和Th17/CD4^(+)细胞百分比或Th17/Tregs细胞比值高的患者应答时间显著减慢(P<0.05)。结论监测AIH患者血清瘦素及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比可能有助于预测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泼尼松 瘦素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治疗
下载PDF
泼尼松与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MDSCs百分比、肝组织白细胞介素-35和血清CD3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4
作者 徐秋萍 黄彬 +1 位作者 陈敏 余静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74-377,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泼尼松与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髓样抑制细胞(MDSCs)百分比、肝组织白介素-35(IL-35)表达和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38(CD38)的变化。方法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AIH患者被随机分为对... 目的分析应用泼尼松与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髓样抑制细胞(MDSCs)百分比、肝组织白介素-35(IL-35)表达和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38(CD38)的变化。方法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AIH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和观察组28例,给予醋酸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均连续治疗6~36个月。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A、IgG和IgM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3和C4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38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MDSCs细胞百分比,取肝活检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IL-35表达,半定量表示。结果在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54.6±7.1)U/L和(50.7±6.4)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0.7±11.9)U/L和(79.7±12.9)U/L,P<0.05】;观察组血清IgG、IgM、C3和C4水平分别为(11.8±1.8)g/L、(2.4±0.8)g/L、(0.5±0.2)g/L和(0.2±0.1)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8±3.0)g/L、(3.2±0.9)g/L、(0.7±0.3)g/L和(0.3±0.1)g/L,P<0.05】;观察组外周血MDSCs和血清CD38水平分别为(0.6±0.2)%和(8.6±2.5)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9±0.3)%和(11.5±3.8)pg/mL,P<0.05】,观察组肝组织IL-35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弱【(0.4±0.2)对(0.6±0.1),P<0.05】。结论应用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AIH患者可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减弱肝组织IL-35表达,其长期疗效还有待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泼尼松 硫唑嘌呤 髓样抑制细胞 白细胞分化抗原38 治疗
下载PDF
“云克”与泼尼松治疗Graves眼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允平 杨维淮 +3 位作者 叶新华 邓民斌 徐龙宝 单汉清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4-205,共2页
目的 评价99Tc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 ,“云克”)治疗Graves眼病 (GO)的疗效。方法 “云克”组静脉注射“云克”AB针每日 1套 (每套 5mg) ,2 0d为 1个疗程 ,1~ 3个疗程 ;对照组泼尼松30~ 5 0mg隔日 1次 ,口服 3个月。治疗前观察GO活... 目的 评价99Tc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 ,“云克”)治疗Graves眼病 (GO)的疗效。方法 “云克”组静脉注射“云克”AB针每日 1套 (每套 5mg) ,2 0d为 1个疗程 ,1~ 3个疗程 ;对照组泼尼松30~ 5 0mg隔日 1次 ,口服 3个月。治疗前观察GO活动指标 ,以后每月 1次 ,共 3个月。进行疗效和副作用评判。结果 “云克”治疗组抑制GO活动性的有效率为 96 % (2 5 2 6例 ) ,泼尼松治疗组为 6 0 %(9 15例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χ2 =36 0 9.5 ,P <0 .0 0 1)。结论 “云克”治疗GO优于泼尼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药物疗法 泼尼松 “云克”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维持性泼尼松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吴萱 林艾羽 +3 位作者 王华燕 魏慧星 王丹妮 王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泼尼松治疗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复发型NMO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在维持性泼尼松治疗前后,患者的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年复发率的变... 目的观察维持性泼尼松治疗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复发型NMO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在维持性泼尼松治疗前后,患者的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年复发率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维持性泼尼松治疗后,患者的ED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3.09±0.85)vs.(4.06±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复发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34±0.31)次/年vs.(1.51±0.57)次/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不同剂量泼尼松对于年复发率降低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维持性泼尼松治疗能有效降低NMO患者的年复发率,并改善其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有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泼尼松 治疗
下载PDF
大剂量螺内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籍振国 刘刚 +2 位作者 刘超 吉立双 刘坤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71-774,共4页
目的 探讨顽固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螺内酯与泼尼松,观察对水、Na^+、K^+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严重CHF患者(心功能Ⅲ~Ⅳ级,D期),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侧)与研究组(27例),对... 目的 探讨顽固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螺内酯与泼尼松,观察对水、Na^+、K^+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严重CHF患者(心功能Ⅲ~Ⅳ级,D期),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侧)与研究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螺内酯20mg/d),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螺内酯60mg/d,泼尼松40mg/d连续应用30天。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左室射血分数(EF)、血清Na^+、K^+、肌酐及24小时尿量、尿Na^+、尿K^+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尿量及EF显著增加,但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尿量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研究组长血清Na^+7天及30天均高于对照组,7天Na^+(138.03±3.97)mmol vs(134.48±5.18)mmol/L,30天Na^+(137.17±3.57)mmol/LVS(134.00±4.46)mmol/L(均P〈O.05);血清K^+7天及30天亦均高于对照组,7天K^+(4.07±0.42)mmol/L vs(3.73±0.33)mmol/L,30天K^+(4.18±0.49)mmol/L vs(3.79±0.44)mmol/L(均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肌酐7天及30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天K^+(92.93±28.65)mmol/Lvs(123.19±30.79)mmol/L,30天K^+(90.07±30.32)mmol/L vs(115.00±40.61)mmol/L(均P〈0.05),尿N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螺内酯可使重症CHF患者在保持K^+、Na^+平衡及有效血容量的基础上能更明显地减轻过重的水负荷,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药物疗法 螺内酯 泼尼松
下载PDF
R-CHOP与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在中国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林桐榆 张红雨 +10 位作者 黄岩 管忠震 沈悌 石远凯 朱军 克晓燕 王华庆 沈志祥 于世英 刘霆 施笑利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1-14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CHOP化疗方案是目前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Tslymphoma,NHL)的标准方案。利妥昔单抗(美罗华)作为一种针对CD20抗原表达阳性的B细胞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对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欧... 背景与目的:CHOP化疗方案是目前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Tslymphoma,NHL)的标准方案。利妥昔单抗(美罗华)作为一种针对CD20抗原表达阳性的B细胞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对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欧洲和美国,利妥昔单抗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进展型NHL已经获得批准。本研究旨在比较利妥昔单抗加标准CHOP方案与标准CHOP方案治疗中国人CD20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型NH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9月至2004年11月在全国9个研究中心进行,共有63例患者入组,其中CHOP组32例,R-CHOP组31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并提供知情同意书。CHOP组患者接受每3周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的CHOP方案治疗;R-CHOP组患者在每个疗程开始的第1天联用利妥昔单抗的CHOP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总体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R-CHOP组和CHOP组的完全缓解率相似(41.9%vs.37.5%,P=0.719),而总体缓解率前者要高于后者(83.8%vs.65.6%,P=0.096),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CHOP组有21.9%的患者疾病进展,而R-CHOP组仅为3.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6)。R-CHOP组和CHOP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65.6%vs.67.7%),差异无显著性(P=0.859)。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均为白细胞下降;R-CHOP组其次常见不良反应是发热和寒战,可能与输注利妥昔单抗有关。两组的临床相关毒副作用相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CD20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型NHL与单纯CHOP方案相比,能显著降低治疗失败率,同时并不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学疗法 利妥昔单抗/治疗应用 环磷酰胺 阿霉素 长春新碱 强的松 药物疗法 联合 中国人
下载PDF
益气健脾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9
作者 茅建春 陈湘君 +2 位作者 苏励 顾军花 陈晓云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汤(黄芪、太子参、白术、北沙参、麦冬、五味子、大白芍、甘草、乌梅、丹参、鸡血藤等)口服。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疗程为3...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汤(黄芪、太子参、白术、北沙参、麦冬、五味子、大白芍、甘草、乌梅、丹参、鸡血藤等)口服。对照组口服泼尼松,疗程为3 mo。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chirmer’s试验和含糖试验积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其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率为85%,对照组为5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总体疗效分别为80%和6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益气健脾法为主,配合滋阴润燥、养血活血治疗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而且实验室指标也得到改善,其疗效优于泼尼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益气健脾 泼尼松
下载PDF
大量蛋白尿型IgA肾病激素疗效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希燃 王庆文 +2 位作者 陈惠萍 曾彩虹 刘志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20-525,共6页
目的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国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多样。目前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称为大量蛋白尿型IgAN。其病理表现轻重不一,治疗上多首选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文中分析IgAN患者采用激素的... 目的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国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多样。目前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称为大量蛋白尿型IgAN。其病理表现轻重不一,治疗上多首选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文中分析IgAN患者采用激素的疗效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激素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诊断为大量蛋白尿型IgAN并予足量激素诱导治疗的患者88例,依据激素诱导疗效分为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无效组,分析不同疗效组临床、病理特征及激素使用方法的差异。结果 88例患者中,持续缓解22例(25.0%)、复发40例(45.5%)、无效26例(29.5%)。与持续缓解组和复发组相比,无效组高血压、贫血发生率高(P<0.05),镜下血尿更严重(P<0.01),肾功能损伤更多见(P<0.01),系膜细胞增殖、节段肾小球硬化等病变更突出(P<0.01),而持续缓解组与复发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治疗大量蛋白尿型IgAN总有效率70.5%,复发率64.5%,其中55.0%的患者于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期间复发,75.0%于随访1年内复发。小剂量维持治疗阶段复发者再次诱导治疗持续缓解率达72.7%。单次复发患者重新诱导缓解后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时间较复发前延长[(18.6vs6.0)个月,P<0.05],且辅助用药率更高(88.5%vs50.0%,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类似微小病变的大量蛋白尿型IgAN,治疗缓解率高,复发率亦高。适当延长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时间,及时、正确地辅助用药可有效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病综合征 激素疗效 复发 辅助用药
下载PDF
布地奈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雷蕾 吴昌归 张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4-17,共4页
目的评价局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①布地奈德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2 mg/次,每8小时1次;②泼尼松组给予口服泼尼松片30 mg/次,每日1次... 目的评价局部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①布地奈德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2 mg/次,每8小时1次;②泼尼松组给予口服泼尼松片30 mg/次,每日1次;③空白对照组不使用任何糖皮质激素。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布地奈德组、泼尼松组在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布地奈德组与泼尼松组在提高FEV1、PaO2,改善呼吸困难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PaCO2值下降方面,在治疗7 d后布地奈德组下降(4.4±1.5)mmHg,泼尼松组下降(5.3±2.2)mmHg,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布地奈德组的不良反应少于泼尼松组。结论布地奈德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但与泼尼松组的无显著性差异。局部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是COPD急性加重期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布地奈德 泼尼松 雾化吸入治疗
下载PDF
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万超 蒲月英 +2 位作者 王程 左松 欧阳治 《西部医学》 2013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组(观察组)22例、口服泼尼松标准疗法组(对照组A)21例和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组(对照组B)21例,...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组(观察组)22例、口服泼尼松标准疗法组(对照组A)21例和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组(对照组B)21例,观察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达到缓解所需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比对照组A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到缓解所需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A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较标准泼尼松疗法能快速诱导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缓解,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的转阴时间,且较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水钠潴留作用小,价格便宜,在基层医院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地塞米松 泼尼松 甲泼尼龙 序贯疗法
下载PDF
^(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超群 陈鸿颜 +3 位作者 严娟娟 颜卫文 谢权 潘卫民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Graves病用131I治疗与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治疗的疗效差异,比较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在Graves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131I治疗的两组Graves病患者。A组给予131I二周后,给予泼尼松龙片5mg,1次/日,口服,共6周。B组给予1... 目的探讨Graves病用131I治疗与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治疗的疗效差异,比较131I联合泼尼松龙片在Graves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131I治疗的两组Graves病患者。A组给予131I二周后,给予泼尼松龙片5mg,1次/日,口服,共6周。B组给予131I治疗,不给予泼尼松龙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依病情给予甲巯咪唑片及比索洛尔片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治愈率、治愈所需的时间,治疗过程中甲巯咪唑片及比索洛尔片使用的剂量。结果联合运用泼尼松龙的A组治愈率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甲巯咪唑片及比索洛尔片对症处理所需的剂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龙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显著,能较快的改善自觉症状,减少早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31I治疗 泼尼松龙片
下载PDF
穴位注射配合强的松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曹阳 张燕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57-859,共3页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中药穴位注射配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19例单纯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5.5%、总有效率86...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中药穴位注射配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19例单纯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5.5%、总有效率86.4%,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和6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具有降低高脂血症、提高血浆蛋白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结论中药穴位注射配合强的松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明显提高疗效并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变病综合征/治疗 穴位疗法 泼尼松/治疗应用 免疫性
下载PDF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同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春雷 郝俊杰 张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8期2216-2218,共3页
目的观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C)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5例MG患者随机分为2组,递增疗法组33例给予小剂量泼尼松递增治疗,冲击疗法组32例给予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MPL)治疗;观察各组治疗... 目的观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C)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5例MG患者随机分为2组,递增疗法组33例给予小剂量泼尼松递增治疗,冲击疗法组32例给予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MPL)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绝对评分与相对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大剂量MPL冲击疗法及泼尼松小剂量递增疗法均能显著改善MG的症状,患者临床绝对评分相应降低(P<0.01);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3个月),疗效呈持续性(P<0.01)。在第1个月末冲击疗法组临床绝对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1个月内冲击疗法组血糖增高率低于递增疗法组(P<0.05)。2组不良反应大致相同。结论大剂量GC冲击疗法可以更快速地改善MG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糖皮质激素 小剂量泼尼松递增疗法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
下载PDF
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新 韩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82-884,共3页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溶液雾化治疗对伴有严重气流受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6 0例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 <1L/min的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 :布地奈德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溶液雾化治疗对伴有严重气流受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6 0例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 <1L/min的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 :布地奈德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 2mg/次 ,每 8小时 1次 ;泼尼松组给予口服泼尼松片 10mg/次 ,每日 3次 ;空白对照组不使用任何糖皮质激素。观察 3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治疗后 2 4h ,布地奈德组、泼尼松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呼吸困难评分别下降 (1.8± 0 .7)、(2 .0± 0 .8)和 (1.3± 0 .7)分 ,FEV1分别上升 (0 .13± 0 .0 9)、(0 .14± 0 .0 8)和 (0 .0 8± 0 .0 5 )L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分别下降 (4.1± 2 .8)、(3.9± 2 .9)和 (2 .1± 2 .6 )mmHg(1mmHg =0 .133kPa) ,氧分压 (PaO2 )分别升高 (5 .2± 4 .5 )、(7.0± 4 .3)和 (4.1± 4 .7)mmHg ;治疗后 72h ,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下降 (2 .5± 1.1)、(2 .6± 1.1)和 (1.7± 1.2 )分 ,FEV1分别上升 (0 .2 0± 0 .11)、(0 .18± 0 .10 )和 (0 .12± 0 .0 9)L ,PaCO2 分别下降 (7.1± 3.4 )、(7.5± 3.6 )和(3.9± 4 .0 )mmHg ,PaO2 分别升高 (6 .1± 4 .2 )、(8.3± 4 .7)和 (5 .2± 4 .5 )mmHg ;治疗后第 7天 ,呼吸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治疗后 泼尼松 急性加重期 呼吸困难 空白对照 PAO2 评分 显著性 随机
下载PDF
云克治疗^(131)碘治疗后Graves眼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封娟毅 王社教 +2 位作者 郑向红 屈伟 宁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518-1520,共3页
目的:评价云克治疗131碘治疗后Graves眼病(GO)的疗效。方法:确诊Graves甲亢并进行131碘治疗后,并且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2个月以上GO患者67例,随机分三组。第一组31例,静脉滴注云克A+B剂,根据病情治疗1~3个疗程;第二组20例,口服泼尼松... 目的:评价云克治疗131碘治疗后Graves眼病(GO)的疗效。方法:确诊Graves甲亢并进行131碘治疗后,并且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2个月以上GO患者67例,随机分三组。第一组31例,静脉滴注云克A+B剂,根据病情治疗1~3个疗程;第二组20例,口服泼尼松,服用30d;第三组(对照组)16例未用任何方法治疗。结果:云克组、泼尼松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85.0%、43.8%,云克组与泼尼松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云克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云克治疗后:活动性评分:41.9%显效,48.4%有效,9.7%无效,与泼尼松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突眼度:显效25.8%,有效64.5%,无效19.4%,云克组与泼尼松组总有效率比较显著高于泼尼松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随突眼度加重而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云克治疗组无副作用发生。结论:云克治疗131碘治疗后Graves眼病疗效较好,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眼病 @云克 碘同位素 泼尼松/治疗应用
下载PDF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及实验系列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道友 叶任高 +7 位作者 李幼姬 郑智华 刘冠贤 谢春 李仕梅 李成进 韩蜀莲 毛晓玲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81-87,共7页
综述作者对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32年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①PNS发病机理:证明了免疫介导及炎症介导性肾小球损伤在PNS发病中的作用,在国内率先报告PNS患者有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 综述作者对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32年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①PNS发病机理:证明了免疫介导及炎症介导性肾小球损伤在PNS发病中的作用,在国内率先报告PNS患者有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异常升高,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增加,抗氧化功能减退等表现;②肾穿刺及病理:报告大量肾穿刺活检资料,着重分析系膜增生性及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在华南地区的发病情况,研究了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生存率;③并发症:在国内率先分析了PNS并发感染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探讨了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及肾小管功能异常的发病情况及预后;④在国内率先探讨激素(强的松)治疗PNS,并就强的松治疗PNS作了广泛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提出了强的松治疗PNS及常复发性PNS的新方案并证实其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 病理学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桂枝茯苓汤联合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张雪丽 刘翠华 +3 位作者 厉洪江 田明 吴丽娟 曹广海 《陕西中医》 2018年第11期1609-1612,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联合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抗凝、利尿以...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联合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抗凝、利尿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ALB、hs-CRP、IL-13以及IL-6变化、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6、12个月后,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ALB、hs-CRP、IL-13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hs-CRP、IL-13及IL-6水平均降低,ALB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hs-CRP、IL-13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26/35,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联合激素可显著改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高尿蛋白量及水肿等临床症状,降低血清hs-CRP、IL-13及IL-6等炎性因子水平,提高ALB水平,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 泼尼松/治疗应用 @桂枝茯苓汤
下载PDF
泼尼松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检出率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浩 杨惠琴 邹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研究泼尼松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检出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研究泼尼松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阳性检出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ANCA阳性检出率、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炎性因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76.74%),观察组(95.3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水平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L⁃10和β⁃arrestin1水平均更低,IL⁃12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30.23%),观察组(6.98%)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23.26%),观察组(4.65%)复发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27.91%),观察组(6.98%)ANCA阳性检出率更低(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有效降低复发率,调节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黄芪注射液 联合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阳性检出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