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9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rvey of Social Nutrition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theUrban Area of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被引量:3
1
作者 HUANG CHENG-YU WANG RUI-SHU +2 位作者 GU HUA-QIANG CHEN HAI AND YUAN HONG-JIANG (CMB on Gerontology, 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the ical Sciences,Chengdu 610041, Chin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7-285,共9页
The social nutrition status was investigated among 246 subjects aged 60-90 living at three urban communities in Chengdu of Sichuan Province.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socirydeweraphic background, the ... The social nutrition status was investigated among 246 subjects aged 60-90 living at three urban communities in Chengdu of Sichuan Province.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socirydeweraphic background, the subjects' nutrition knowledge, and the support systerns for geriatric nutrition. Fasting venous blcod was colected for the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parameters. Blood pressure, bene mineral contents (BMC), body weight (BW) and they height (BH) were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Only 49. 7% of the subjects correctly an swered four basic questions on nutrition. Food patterns for the elder1y were simple and modest. Several nutrition-related disorders for the elderly were including high systolic bbo pressure (44. 6 % ), hyPertriglyceridemia (25. 9 % ), high diasto1ic blood pressure (25. 1% ),obesity (24. 5% ), high PBG (20. 6% ), emaciation (19. 9%), high FBG (17.9%) and osteoporosis (16. 8%).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support systems for the geriatric nutrition will have to b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Survey of social Nutrition Status of the Elderly in theUrban area of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PBG
下载PDF
Factors that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of Rural Areas in Ganzi District
2
作者 LUO Xue-ling LI Pei-lin FU Xin-he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6期43-45,83,共4页
Through the sample investigation of Kangding County, Daofu County, Luhuo County and Xiangcheng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in 2010 and by combining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various kinds of indexes fro... Through the sample investigation of Kangding County, Daofu County, Luhuo County and Xiangcheng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in 2010 and by combining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various kinds of indexes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ety, politics, economy and values in Ganzi District are analyzed, as well a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ural social stability of current Ganzi District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rural areas of Ganzi District are stable on the whole, bu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backward; the social security measures are imperfect; disputes among rural residents still exist and most of them are economic disputes; the disputes among ethnics are mainly caused by religious belief; the autonomous situation of partial rural residents are bad and rural residents' evaluation on social justice is low. Therefore, it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nic groups Rural areas social stability China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Social Assistanc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under The Policy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3
作者 LI Wenqi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4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社会救助 儿童 扶贫 义务教育 世界观 人生观 经济
下载PDF
Christian Faith Rush in Rural Areas and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4
作者 ZHAO Jian-ling WANG Shu-mi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9期87-90,共4页
To make the public have rational knowledge of the Christian faith rush in rural areas and guid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ristianity with the socialist society, we analyzed reasons and complex influence on rural so... To make the public have rational knowledge of the Christian faith rush in rural areas and guid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ristianity with the socialist society, we analyzed reasons and complex influence on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aspects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 and attraction of Christianity by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In view of its negative effect, we put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such as improving farmers' overall qualities, promoting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correcting believers' understanding of Christianity. Finally, we introduced situation of Christian faith in other countries and reference and directive significance to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areas CHRISTIAN FAITH RUSH social work INTER
下载PDF
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何以可能?
5
作者 聂建亮 赵腾 吴玉锋 《长白学刊》 2024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契合了国家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与外源型和内生型社会组织不同,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主要由村庄外部主体动员成立,由村内精英运行,具有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优势,但因缺...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契合了国家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与外源型和内生型社会组织不同,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主要由村庄外部主体动员成立,由村内精英运行,具有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优势,但因缺乏外部资源的持续性输入,导致很多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运行困难。本文以运行较好的一个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陕西省T村老年协会为个案,探讨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机理。研究发现,通过一定的组织行为,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可以形成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各项机制,如与其他治理组织互相嵌入的组织机制,政府资助、社会捐赠与用者付费相结合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定期活动串联重塑村庄节奏的链接机制,规范活动程序与采取预防措施的风险防范机制,以声誉、信任和互惠为关键因素巩固集体行动领导力的领导机制,从而保障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内生型社会组织 农村 社会治理 参与机制 老年协会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重大社会风险治理的动员机制与生成逻辑
6
作者 李增元 辛凯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75,126,共11页
社会动员能够在短期内最大程度上整合治理资源,成为中国应对复杂问题的重要方式。农村重大社会风险治理关键在于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机制。新时代农村重大社会风险治理实践中,动员网络、动员方式、主体互动机制都呈现诸多新变化,既发... 社会动员能够在短期内最大程度上整合治理资源,成为中国应对复杂问题的重要方式。农村重大社会风险治理关键在于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动员机制。新时代农村重大社会风险治理实践中,动员网络、动员方式、主体互动机制都呈现诸多新变化,既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又发挥政府的专业化优势,同时根据治理情境变化,能动性调整动员策略,最大程度激活体制内外各种力量参与,是党政统合的社会整合动员机制。党政统合的社会整合动员机制有其内生逻辑,它是执政党基因、公共权力基因、公益基因、社会责任基因等多元基因融合的结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动员机制的新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统合的社会整合动员 农村重大社会风险治理 动员机制
下载PDF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董慧 王绪念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5,153,共9页
在“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中“,民族自治地方”作为要点词汇,限定了社会治理的空间范围,成为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有别于其他社会治理概念的显著标识。民族自治地方因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社会治理主体的民... 在“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概念中“,民族自治地方”作为要点词汇,限定了社会治理的空间范围,成为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有别于其他社会治理概念的显著标识。民族自治地方因其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社会治理主体的民族性、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等多重特殊性,其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因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也应基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和中国实践,彰显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因地制宜,不尽相同,其共性在于:坚持党对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多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 社会治理 现代化
下载PDF
乡村民间公益图书馆建设的政府介入路径——由棉花沙图书屋谈起
8
作者 王秀玲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梳理棉花沙图书屋的本土化发展和运营管理经验,从乡村民间公益图书馆的现实需要出发,研究政府的介入路径,在投资基金会化、修订相关法规、营造公益环境三个方面如何细化体制机制展开讨论。
关键词 民间图书馆 公益图书馆 乡村地区 社会力量 政府介入路径
下载PDF
冀南解放区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以《冀南日报》为中心
9
作者 徐建平 李少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2,共8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冀南解放区进行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以《冀南日报》为教育宣传媒介,通过冬学、民校、识字班、广播台与黑板报等组织形式开展教育工作,旨在对民众的政治觉悟、生产技能与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其作用。冀南农村的...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冀南解放区进行的农村社会教育活动,以《冀南日报》为教育宣传媒介,通过冬学、民校、识字班、广播台与黑板报等组织形式开展教育工作,旨在对民众的政治觉悟、生产技能与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其作用。冀南农村的社会教育实践,不仅提高了民众的思想文化水平,而且开创了新的社会风气,推动了解放区各项事业的进程。因此,以冀南农村社会教育为研究个案,可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基层乡村文化教育方面的理论优势,并为当代农村教育事业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南日报》 冀南解放区 冀南农村 社会教育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
10
作者 华坚 吴雅茹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2期86-100,共15页
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对接传统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关键抓手,对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在系统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逻... 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对接传统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关键抓手,对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在系统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度粮食主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粮食主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整体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形成了以技术信息服务和公共设施服务为核心支撑的发展结构;2)三大主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均有提高,发展水平按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黄淮海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东北主产区,但由于各维度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主产区分别形成了不同的结构特征;3)粮食主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各省发展差距较大但协调发展态势良好,且空间正向集聚效应增强;4)多方因素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造成影响且程度大小不一,从位居前两位的影响因子看,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规模,农村生产生活层面为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据此,提出如下建议:兼顾总体建设和结构优化,在扬长补短中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并把握外界机遇,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和促进发展;加快资源跨区共享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经济社会有序运行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粮食主产区 农业社会化服务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数字足迹的洞庭湖区游客感知研究
11
作者 王淑霞 许赵迪 金一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洞庭湖区是湖南省旅游战略发展要地,探究该区游客感知有利于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以洞庭湖区数字足迹为原始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法探究游客对洞庭湖区旅游的整体感知.研究发现,洞庭湖区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较好;洞庭湖区游客多集中于岳阳市... 洞庭湖区是湖南省旅游战略发展要地,探究该区游客感知有利于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以洞庭湖区数字足迹为原始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法探究游客对洞庭湖区旅游的整体感知.研究发现,洞庭湖区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较好;洞庭湖区游客多集中于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等游客到访量较少.游客对洞庭湖区旅游发展的感知以积极情绪为主,整体满意度较高,也有游客认为旅游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体验感差.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丰富旅游产品业态、优化目的地旅游环境、深度开发旅游产品等建议,以期为洞庭湖区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足迹 社会网络分析 洞庭湖区 游客感知
下载PDF
社会感知数据表征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地方感变迁——以南锣鼓巷(2008—2022年)为例
12
作者 向岚麟 张君楚 +1 位作者 闫禹涵 马贝贝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305,共17页
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近15年的变迁实践为研究对象,根据2008—2022年社会感知网络数据特征,分析其地方感变化的阶段性差异,以此构建南锣鼓巷地方感变迁的概念模型。首先,建立历史文化街区评价专属词库,基于扎根理论,从专属词库的... 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近15年的变迁实践为研究对象,根据2008—2022年社会感知网络数据特征,分析其地方感变化的阶段性差异,以此构建南锣鼓巷地方感变迁的概念模型。首先,建立历史文化街区评价专属词库,基于扎根理论,从专属词库的文本中编码获得地方感的3个维度:地方认知、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通过对历年高频词主类目占比变化曲线、突现词特点、相关语义网络和南锣鼓巷商业业态占比等数据分析,结合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理论,提取特征差异明显的4个阶段:2008—2009年的稳定期、2010—2014年的生长期、2015—2018年的重构期以及2019—2022年的调整期。最后从资本的角度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感变迁进行分析,指出经济资本需要综合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在循环中维持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地方感 社会感知数据 时空语义 变迁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差异及影响机理——基于长三角核心-边缘区比较实证
13
作者 黄泰 卫嫚 席建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2-501,共10页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利用集对分析法、向量自回归、系统动力学仿真等多元集成方法,对比分析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机理和路径差异。研究发现:①旅游业能够推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一体...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利用集对分析法、向量自回归、系统动力学仿真等多元集成方法,对比分析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机理和路径差异。研究发现:①旅游业能够推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一体化均衡发展,恢复力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②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系统内部复杂交互、协同有序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互为非线性动态因果关系,在此非线性复杂自组织力作用下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良好发展趋势。③通过复杂系统多情景模拟,核心区乡村旅游地发展路径以协调发展型或生态保护型为主,边缘区以旅游优先型为主。④驱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演化的要素系统具有差异性。在系统层面,生态系统对核心区影响程度最高,社会系统对边缘区的影响程度最高;在因素层面,生态因素是影响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的共同要素,核心区能够通过生态修复提升生态韧性,边缘区能够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而均能显著提升乡村旅游地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演化差异 核心-边缘区
下载PDF
都市圈“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以杭州都市圈为例
14
作者 苑韶峰 黄洁雨 +1 位作者 朱从谋 梅志恒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7,共12页
研究目的:以杭州都市圈为例,探究都市圈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为促进区域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提升、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以杭州都市圈为例,探究都市圈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为促进区域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提升、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20年杭州都市圈生产功能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生活功能快速提升,生态功能稳中有降;生产和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生活功能表现出日益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2)研究期内,杭州都市圈生活功能网络密度持续提升,生产功能网络密度先升后降,生态功能网络密度保持稳定,在空间上形成了以杭州和绍兴主城区为核心节点的复杂、稳定的网络结构形态。(3)地理空间邻近性对“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均产生正向影响,耕地和林地资源禀赋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产业结构差异、固定资产投资差异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三生”功能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以网络化思维促进都市圈“三生”功能协同提升,依托一体化建设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并通过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空间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空间关联网络 形成机制 社会网络分析 杭州都市圈
下载PDF
地方政府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行为逻辑——一个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15
作者 代凯 《行政与法》 2024年第5期59-70,共12页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解决“悬空老人”、残疾人等群体上下楼难题的重要举措。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加装电梯前期业主之间的利益分歧与矛盾化解的研究,缺少对加装电梯工程审批阶段、...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解决“悬空老人”、残疾人等群体上下楼难题的重要举措。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加装电梯前期业主之间的利益分歧与矛盾化解的研究,缺少对加装电梯工程审批阶段、建设安装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相关问题的分析。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框架,以广州市为例,研究地方政府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行为逻辑。研究发现,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组织优势,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破解公共事务治理难题。采用混合治理模式,针对高低层业主,疏解群众利益协调难问题;采用科层治理模式,聚焦政府职能部门,破解规划方案审批难问题;采用市场治理模式,关注业主与电梯厂商、施工单位、物管公司关系,化解工程建设施工难、后续管养维护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加装电梯 政府行为 社会治理
下载PDF
乡村空心化的社会网络演变特征及规划响应——以四川省A村为例
16
作者 石亚灵 张悦 周政旭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近40年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大量乡村地区的空间生产逻辑因人口流动发生变化,乡村的社会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形式与内涵,也蕴含了由于社会关系变迁而导致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本文以四川省典型空心村为例,展开社会关系网络变... 近40年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大量乡村地区的空间生产逻辑因人口流动发生变化,乡村的社会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形式与内涵,也蕴含了由于社会关系变迁而导致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本文以四川省典型空心村为例,展开社会关系网络变迁机制及乡村规划探讨。过程如下:收集村落40年间的人口、社会关系、就业等基础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的血缘、地缘关系网络结构模型,通过网络密度、k-核、中心度的指标计算,对比分析空心化前、后的社会网络结构整体紧密度、局部稳定性、个体集中趋势特征变化。结果显示:血缘关系整体紧密度先升高后降低、局部稳定性增强后减弱、个体集中趋势持续减弱;地缘关系整体紧密度持续降低、地缘关系局部稳定性及个体集中趋势呈现波动。进一步研究发现:(1)人口流动、聚居方式、就业分异是社会关系网络变迁的显性影响因素;(2)社会交往体系分化、家庭结构核心化、个体需求多元化是社会关系网络变迁的背后机制;(3)乡村的社会关系网络变迁与村落空间、邻里空间、家庭空间的变化紧密关联,并影响着乡村规划与治理。因此,依据“人口—社会关系—社会运行—乡村规划”的逻辑关联,尝试提出“土地流转、关系构建、空间重塑”的乡村规划治理策略,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社会关系网络 国土空间规划 空心化
下载PDF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初探
17
作者 严雯静 李良品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包括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古代“多元共治”思想体系的守正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包括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古代“多元共治”思想体系的守正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丰富与完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很多,本文认为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需要依靠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切实支持,所以研究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对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克服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形成“多元共治、多管齐下”的良好局面,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会治理共同体 理论逻辑 制约因素 践行路径
下载PDF
社会网络视角下郑州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更新研究
18
作者 侯冰晨 杨芳绒 +2 位作者 刘安南 冯祯 王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16,共9页
【目的】提升城市居住区老年人在公共空间活动的体验。【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以郑州市绿荫公园居住片区为对象,建立居住区公共空间网络和老年人行为活动网络,通过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密度、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及切点,... 【目的】提升城市居住区老年人在公共空间活动的体验。【方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以郑州市绿荫公园居住片区为对象,建立居住区公共空间网络和老年人行为活动网络,通过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密度、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及切点,量化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揭示节点的分布形态和作用机制。【结果】1)研究区公共空间网络的结构呈巢形,老年人行为网络的结构呈放射形,两者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差异。2)通过对比分析,2个网络的整体完备性一般;从均衡性分析,2个网络的中心性节点排序不重合,表示其行为需求与空间供给并不匹配;从脆弱性分析,老年人行为活动网络节点的联系相对更脆弱。【结论】老年人行为活动的中心不是区域公共空间的理想中心,空间对老年人行为的适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研究结果及片区现状,提出了疏通路径、联动小区和充实节点3方面建议,为公共空间的设施完善及景观综合提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公共空间 社会网络分析(SNA) 适老化 景观要素
下载PDF
论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数字化赋能
19
作者 赛娜 付梦瑶 高瑞婷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2,共9页
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是新时期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鉴于近年来社会治理风险加剧,以及民族地区面临着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复杂治理需求,数字化对民族地区治理建设的赋能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赋能不仅可以推动民族地区构建高效... 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是新时期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鉴于近年来社会治理风险加剧,以及民族地区面临着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复杂治理需求,数字化对民族地区治理建设的赋能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赋能不仅可以推动民族地区构建高效协同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和网络化治理体系,还能加强民族地区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从而提升民族地区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当前,民族地区在数字化赋能治理建设实践中面临治理观念、治理制度、治理资源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在新时期的治理建设工作中,民族地区须借鉴先进经验,针对问题精准施策,继续推动数字化赋能,从而加速推进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治理 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赋能 社会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偏远地方旅游区普通话推广研究
20
作者 翟宇君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9-83,共5页
普通话作为通用语,具有文化性、社会性、经济性等特征。旅游区居民运用普通话与游客交流,有助于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宣传当地旅游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偏远地方旅游区的推普工作尤为重要,应在增强推普理念、丰富推普方法、优化推普内... 普通话作为通用语,具有文化性、社会性、经济性等特征。旅游区居民运用普通话与游客交流,有助于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宣传当地旅游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偏远地方旅游区的推普工作尤为重要,应在增强推普理念、丰富推普方法、优化推普内容、提升推普效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五台县台怀镇的推普实践为偏远地方旅游区做好推普工作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推广 文化性 社会性 经济性 旅游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