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王朝国家安全思想研究
1
作者 王林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3-35,共13页
我国古代的国家安全思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加强我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史研究,对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梳理相关历史文献,采取历史分析和古今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概括出西汉王朝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 我国古代的国家安全思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加强我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史研究,对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梳理相关历史文献,采取历史分析和古今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概括出西汉王朝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领域的国家安全思想。西汉王朝的国家安全思想对维护当代的国家安全有以下启示:重视国家安全领域的关联性;动态把握国家安全思想;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具有根本性;强化军事安全的保障地位;在意识形态安全上,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同安全上,为世界和平赤字贡献中国方案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国家安全 意识形态 无为而治 霸王道 纯任德教
下载PDF
海昏侯墓出土当卢纹饰图像试释 被引量:5
2
作者 卢世主 钟宇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23,共11页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四件青铜当卢,以天上的日、月、云纹,地上的祥禽、瑞兽,以及神格化的羽人等组成了内容丰富的纹饰图像。当卢纹饰图像的总体精神,反映了汉人的宇宙观及墓主渴望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思想意境。当卢的工艺特征和艺术特点,...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四件青铜当卢,以天上的日、月、云纹,地上的祥禽、瑞兽,以及神格化的羽人等组成了内容丰富的纹饰图像。当卢纹饰图像的总体精神,反映了汉人的宇宙观及墓主渴望长生不老和升仙的思想意境。当卢的工艺特征和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较高的错金银技术和均衡连贯的构图,精致浪漫的线条,写实灵动的造型等。而图像的制作则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海昏侯 当卢图像 思想意境 艺术特点
下载PDF
两汉造园要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甜甜 吴小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8-87,共10页
在我国以往的汉代园林史研究中,人们往往重视西汉皇家园林而忽略对东汉园林的研究,或将两汉、秦汉园林混为一谈。笔者从园林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两汉时期的社会背景、审美思想,并将园林创作思想、技法、造园成就等要素进行对比,... 在我国以往的汉代园林史研究中,人们往往重视西汉皇家园林而忽略对东汉园林的研究,或将两汉、秦汉园林混为一谈。笔者从园林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两汉时期的社会背景、审美思想,并将园林创作思想、技法、造园成就等要素进行对比,详细阐述了东汉较之西汉在造园思想和审美的不同之处以及造园技术的进步之处、东汉造园的发展与魏晋士人园林的兴起有着不可忽略的关联,探讨了东汉园林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东汉 造园思想 造园技法 造园成就
下载PDF
西汉意识形态的开放性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全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29,共7页
"开放"是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地看问题,不封闭,不固步自封,不断追求完善和发展。西汉以儒学为主的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表现为:吸收各家各派的学说以充实以儒学为主的意识形态;不以儒学为单... "开放"是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地看问题,不封闭,不固步自封,不断追求完善和发展。西汉以儒学为主的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表现为:吸收各家各派的学说以充实以儒学为主的意识形态;不以儒学为单一的执政指导思想;以儒学为主导,允许各家各派思想的多元并存;根据现实需要对先秦儒学进行新的阐释;对各种言论的开放。开放的意识形态使开放、进取、以大为美等,成为西汉时期社会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成为西汉国力强盛、声威远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儒学 意识形态 开放
下载PDF
西汉法家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及其失败原因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全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6,共6页
西汉法家在儒术得到独尊、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并不甘心处于非主流的位置,而是千方百计地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他们批评儒家思想对安国尊君毫无用处,批评儒家没有执政能力和儒者人品低下,宣扬法治的必要,称颂先秦法家人物。但法... 西汉法家在儒术得到独尊、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并不甘心处于非主流的位置,而是千方百计地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他们批评儒家思想对安国尊君毫无用处,批评儒家没有执政能力和儒者人品低下,宣扬法治的必要,称颂先秦法家人物。但法家最终还是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法家只讲功利,不讲情义;二是强调"富国"而主张"弱民";三是与众为敌,不能形成统一战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法家 意识形态话语权
下载PDF
从《盐铁论》看西汉中期的日常社会生活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齐政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人们对《盐铁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西汉政府盐铁官营专卖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们的“义利之辩”、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之争、王道与霸道之论、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品评等方面。实际上,《盐铁论》可以称得上是西汉中期的一... 人们对《盐铁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西汉政府盐铁官营专卖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们的“义利之辩”、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之争、王道与霸道之论、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品评等方面。实际上,《盐铁论》可以称得上是西汉中期的一部有关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反映出西汉中期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全景。我们从《盐铁论》一书中既可以看到西汉中期人们衣、食、住、行、用、玩等各种日常生活物品,也可以看到西汉中期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状况和社会风气: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生活的奢侈腐化;社会风气的江河日下;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铁论》 西汉中期 日常社会生活
下载PDF
论班彪与两汉之际文学新变 被引量:1
7
作者 金璐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92,共8页
受两汉之际社会变迁和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班彪创作较西汉文学发生了新变。在内容上,变超越现实的夸张想象、一味对统治者歌功颂瑞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积极思索和对大一统的维护;文学书写的笔触从上层社会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变独... 受两汉之际社会变迁和政治文化转型的影响,班彪创作较西汉文学发生了新变。在内容上,变超越现实的夸张想象、一味对统治者歌功颂瑞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积极思索和对大一统的维护;文学书写的笔触从上层社会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变独尊儒术为兼综儒道。在艺术上,骚散结合的文章体式、多样化的文学表现手法、典雅庄重的语言以及对六言诗的有益尝试,开启了东汉文学的新变,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之际 社会变迁 班彪 文学创作 新变
下载PDF
浅议西汉妇女的地位 被引量:2
8
作者 高颖飞 高伟洁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1-84,共4页
西汉时期已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随着西汉礼制的不断加强 ,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深刻影响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妇女在家庭婚姻中处于被支配、被主宰的地位 ,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在政治生活中 ,社会... 西汉时期已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随着西汉礼制的不断加强 ,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深刻影响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妇女在家庭婚姻中处于被支配、被主宰的地位 ,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在政治生活中 ,社会不仅没有赋予她们独立的社会地位 ,而且剥夺了她们的政治权力 ,他们不能独立地、直接地参与政治事务 ,最多只能通过依附于丈夫或儿子对政局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妇女 家庭婚姻地位 社会政治地位 儒家思想
下载PDF
侯外庐与汉代思想史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兰梁斌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2期12-16,共5页
侯外庐是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所采用的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思想史研究对象是哲学思想、逻辑思想、社会意识的独特理解,为思想史研究作出了科学定位。在汉代思想史研究中,侯外庐研究了封建社会的基本问题,并在... 侯外庐是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所采用的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思想史研究对象是哲学思想、逻辑思想、社会意识的独特理解,为思想史研究作出了科学定位。在汉代思想史研究中,侯外庐研究了封建社会的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汉代思想作出了具体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颇具特色的结论,为科学地认识汉代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外庐 汉代 社会史 思想史
下载PDF
西汉诸侯国梁国刍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洪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0-15,共6页
梁国不仅是汉朝册封最早的诸侯国,也是西汉最强盛的侯国之一。梁孝王时代是梁国的鼎盛时期。对西汉这一强藩的纵深考察,可以揭示很多那一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历史真相,从而深入体味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深远与厚重。
关键词 西汉 诸侯国 梁孝王 社会地位
下载PDF
论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郧在廷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4-67,共4页
在汲取秦朝模式失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得以形成。汉高帝至景帝时期,是该模式形成进程中的探索阶段;汉武帝时期,是该模式的形成阶段;汉昭帝、宣帝时期,是其完善阶段。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形成对于在全社会传播儒... 在汲取秦朝模式失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得以形成。汉高帝至景帝时期,是该模式形成进程中的探索阶段;汉武帝时期,是该模式的形成阶段;汉昭帝、宣帝时期,是其完善阶段。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形成对于在全社会传播儒学思想,建立西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重塑西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 历史进程
下载PDF
儒生与西汉中后期社会批判思潮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周堂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9-75,共7页
从武帝末年开始,国家出现了政治危机,随着对武帝政策全面检讨的开始,在官的儒及时而大胆地对现实政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有力的批评,形成了一股持续上百年的有力的社会批判思潮。批判的主要内容是武帝政策的失误,元帝时宦官专权,成帝... 从武帝末年开始,国家出现了政治危机,随着对武帝政策全面检讨的开始,在官的儒及时而大胆地对现实政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有力的批评,形成了一股持续上百年的有力的社会批判思潮。批判的主要内容是武帝政策的失误,元帝时宦官专权,成帝,哀帝时的外戚把持朝政,君主的沉湎女色,以及吏治的严酷残暴。这些批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学术界对此至今未有充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生 西汉中后期 社会批判 武帝政策
下载PDF
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上)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问靖 《孝感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汉代“以孝治天下”不再是纯理论的探讨,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忠孝观念是其思想基础;《孝经》是其理论基础;天子在孝道方面应为榜样;用人方面实行举孝廉的制度;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 汉代“以孝治天下”不再是纯理论的探讨,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忠孝观念是其思想基础;《孝经》是其理论基础;天子在孝道方面应为榜样;用人方面实行举孝廉的制度;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就前三个方面谈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以孝治天下 社会实践 思想基础 理论基础 天予为榜样
下载PDF
西汉早期民生政策法制化考析
14
作者 胡仁智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49,共7页
西汉政权建立之即,为解决急迫的民生问题,出台了"兵罢归家"及"令民归乡","轻田租"及"驰山泽之禁","量吏禄"及"度官用"等民政、经济及财政政策。同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 西汉政权建立之即,为解决急迫的民生问题,出台了"兵罢归家"及"令民归乡","轻田租"及"驰山泽之禁","量吏禄"及"度官用"等民政、经济及财政政策。同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相关的户籍编制、授田宅、自占名数、复故田宅、名田宅、不动产确权、田租税、矿产开采、公职人员薪俸及公务消费等制度,实现了民生政策的法制化。汉初民生政策的法制化不仅对于恢复和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西汉政权的稳固以及社会管理,社会控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及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早期 汉律 民生政策 法制化
下载PDF
西汉儒学意识形态化的消极影响
15
作者 吴全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7,共6页
西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对延缓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起了重要作用。但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使专制统治合理化、合法化,使权力神圣化;使等级秩... 西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对延缓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起了重要作用。但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使专制统治合理化、合法化,使权力神圣化;使等级秩序强化和平等意识弱化;使作为学术思想的儒学庸俗化、功利化、神学化;使儒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削弱;开启了容忍和欣赏虚伪的社会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儒学 意识形态化 专制统治 等级秩序
下载PDF
西汉有限经济总量下的财富流动问题
16
作者 朱义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西汉社会处于一个几乎封闭的地理环境中,由于土地和人口的有限性以及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模式,决定了西汉社会经济总量的有限性,从而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与流动成为这样一个社会中的重大问题。西汉的社会财富主要在政府集团、豪强集团... 西汉社会处于一个几乎封闭的地理环境中,由于土地和人口的有限性以及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模式,决定了西汉社会经济总量的有限性,从而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与流动成为这样一个社会中的重大问题。西汉的社会财富主要在政府集团、豪强集团和劳动阶层三个主要的社会集团中流动,并通过多种途径最终有流向豪强集团的趋势,从而造成了西汉社会三个利益团体间的相互矛盾,而豪强集团与政府集团间的矛盾又是最复杂且最主要的矛盾,这样的一种特殊经济环境下的社会经济结构、财富流动模式和集团利益冲突最终影响并决定了西汉社会的众多社会现象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社会 农业经济 有限经济总量 财富流动 社会集团
下载PDF
论西汉贤良与文学对社会变革之争
17
作者 王广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8-82,共5页
汉昭帝时期的西汉社会处于转型阶段。为处理长期积聚的社会问题和化解社会矛盾,贤良和文学对义利、盐铁官营和奢侈等关系到汉代长治久安的主要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对当时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汉代政治文化得... 汉昭帝时期的西汉社会处于转型阶段。为处理长期积聚的社会问题和化解社会矛盾,贤良和文学对义利、盐铁官营和奢侈等关系到汉代长治久安的主要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对当时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汉代政治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之一;对汉代以后的中国政治和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贤良 文学 社会变革 西汉
下载PDF
西汉歌舞艺术生产者的社会身份考察
18
作者 王渭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8-31,共4页
西汉歌舞艺术的繁盛为史家所公认,在二百多年的歌舞升平中,涌现了一大批歌舞艺术生产者。这一群体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包括皇室成员、文人、士大夫、民间艺人,他们将歌舞娱乐推向了高峰,极大地繁荣了都市文化,形成了汉代审美文化的尘俗... 西汉歌舞艺术的繁盛为史家所公认,在二百多年的歌舞升平中,涌现了一大批歌舞艺术生产者。这一群体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包括皇室成员、文人、士大夫、民间艺人,他们将歌舞娱乐推向了高峰,极大地繁荣了都市文化,形成了汉代审美文化的尘俗品格,有力地影响了汉代的文化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歌舞 生产者 社会身份
下载PDF
齐文化与汉初的意识形态
19
作者 邱文山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形成、发展并成为主流学派的黄老之学,在秦朝曾经一度衰落,然而又不绝如缕,暗暗地沿着三条途径继续传播,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到西汉初期成为意识形态的主导。文章将就这一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作管窥之见,以求证于方家。
关键词 齐文化 西汉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西汉时期忠君观的演进及其特征
20
作者 宋娜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13,共4页
西汉时期,忠君观经历了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的忠君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内涵,这些涵义不同的忠君观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西汉 忠君观 私恩 天命维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