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ilitators of and barriers to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use by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survey 被引量:2
1
作者 Cha-Nam Shin Kyungeh An Jeongha Si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2017年第1期52-57,共6页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to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use amo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in Korea.Metho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et...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to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use amo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in Korea.Metho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etrospective survey that collected data from questionnaires and medical records.Among 233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enrolled in a large-scale study,160 patients who had arrived at a hospital within 72 h after symptom onset were included in the data analysis.Results: Users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needed a shorter time than non-users to arrive at hospital (140 min vs.625 min.,p =0.001)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arrive at hospital within 3 h of symptom onset (51.9% vs.31.5%,p =0.013).For those who first contacte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the facilitators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use were the presence of hemiparesis (p =0.003),bilateral paralysis (p =0.040),and loss of balance (p =0.021).The predominant barrier was the failure to recognize the urgency of symptoms (p 0.006).Conclusions: The use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reduced prehospital delay and increased the likelihood of patient arrival at hospital within 3 h.Given that experiencing typical stroke symptoms was a facilitator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use yet failure to recognize the urgency of symptoms was a barrier,public awareness should be raised as regards stroke symptoms and the benefits of using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I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FACILITATOR social norms STROKE
下载PDF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未来发展的挑战与创新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于保荣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28,共4页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至今,已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筹资和报销待遇都达到了与国民经济所处的中等收入国家地位相称的水平,但也存在不同人群待遇相差悬殊、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未来需要从实现公平的国民待遇、进行科学的医...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至今,已覆盖了95%以上的人口,筹资和报销待遇都达到了与国民经济所处的中等收入国家地位相称的水平,但也存在不同人群待遇相差悬殊、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未来需要从实现公平的国民待遇、进行科学的医保筹资规划、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设计合理的医保报销政策、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等方面,正视挑战,创新发展,避免医保制度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医保筹资规划 医保报销政策 医疗服务价格 中等收入陷阱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的优化路径研究
3
作者 王丽 邓蕊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8-836,共9页
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问题是回应健康中国规划和人口老龄化现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医养结合和照护轨迹的内涵,审视当前社会存在的医养结合的养老照护服务中的困境,发现当代社会的医养结合照护服务的制度和政策存... 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问题是回应健康中国规划和人口老龄化现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医养结合和照护轨迹的内涵,审视当前社会存在的医养结合的养老照护服务中的困境,发现当代社会的医养结合照护服务的制度和政策存在发展功能性障碍,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体系缺乏整合机制,人才队伍建设跨学科合作存在区隔界限,社会支持网络结构功能失调。为此,经过前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建议以社会工作方法嵌入的方式构建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的政策保障,发挥协调整合的社会工作专业角色建构多元化的整合机制,从跨专业合作的角度探索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的人才建设模式,通过“医务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机制实现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平衡。从而最终实现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照护服务优化路径的系统性重构和整体性重塑的长效跃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养结合 照护服务
下载PDF
“双工联动”协作模式在医院服务中的应用探析
4
作者 李娟 张卫兵 刘庭芳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1期1651-1654,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医学人文关怀逐渐被强化。在此背景下,医务社工与志愿者联动的“双工联动”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双工联动”模式的国内发展现状,阐述了其优势,列举了其在医院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医学人文关怀逐渐被强化。在此背景下,医务社工与志愿者联动的“双工联动”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双工联动”模式的国内发展现状,阐述了其优势,列举了其在医院服务中的应用,包括门急诊导医、住院病房服务、临终关怀和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等,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招募培训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智慧管理系统、完善志愿者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建议。以推动医学人文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工联动 医务社工 志愿者 医院服务
下载PDF
AI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
5
作者 苏新宁 何一民 +17 位作者 杨红艳 周维东 徐继敏 刘明 彭国莉 王竹 徐亮 韩普 蒋勋 胡琳 夏琬钧 周佩 李西臣 肖磊 韩毅 王丹 唐普 刘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是各行各业“新质化”的促进剂。人工智能可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高效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场景,将深刻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的方方面面。加速人工智能在哲...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是各行各业“新质化”的促进剂。人工智能可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高效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场景,将深刻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的方方面面。加速人工智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领域的深入应用,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效率,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当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推进AI赋能哲学社会科学(AI4SS),2024年9月28日,由西华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协会主办,西华大学学术期刊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承办的“AI赋能社科研究与评价天府论坛”在西华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研究领域出发,就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及评价进行了深入交流。文章为20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所作报告的主要观点。这些报告议题包括AI赋能人文社科研究方法的变革,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图书情报学、新闻传播等社会学科视域下的人工智能,AI辅助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伦理,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监测、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应用,AI赋能学术期刊出版与传播,AI赋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新模式、新平台、新场景,等等。这些议题共同描绘了一个由AI技术驱动的多学科融合与创新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数智时代 AI4SS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 学术传播 学术评价 学术伦理 人文危机 预印本评价 知识服务 智能评价 智能外包 医疗健康 国家金融安全 高阶思维能力 法学 教育学 经济学 图书情报学 新闻传播
下载PDF
多维度视角下我国民营医院发展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敏 李可望 +3 位作者 王怡鑫 张甜 冯琪 孟晓微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2,共5页
目的:基于多维度视角下对民营医院发展变化进行研究,为推动民营医院建设发展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从服务规模、人员配置、财务状况、医疗服务量、医疗服务效率5个维度选取21个指标,对2010-2021年民营医... 目的:基于多维度视角下对民营医院发展变化进行研究,为推动民营医院建设发展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从服务规模、人员配置、财务状况、医疗服务量、医疗服务效率5个维度选取21个指标,对2010-2021年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民营医院数量与床位数量扩张迅速;各类卫生人员数量年均增速均高于公立医院,2021年医护比高于公立医院;总资产、总收入及总支出均呈快速增长趋势,远高于同期公立医院增长速度;民营医院医疗服务量相关指标平均增速均为负值,公立医院均为正值;民营医院床位使用率低,平均住院日呈上升趋势,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结论:提升运营效能,打造差异化发展,促进民营医院发展从“量的积累”转为“质的提升”;借助合作,补短板创新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民营医院健康规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医院 社会办医 发展变化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医学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芮潇潇 《职业技术》 2024年第8期39-44,共6页
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结合“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医学院校需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立足专业特色和文化内涵,创新社会服务发展思路,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培训三大核心要素为切入点,联合政、校、企多元主体... 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结合“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医学院校需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立足专业特色和文化内涵,创新社会服务发展思路,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培训三大核心要素为切入点,联合政、校、企多元主体,搭建高水平社会服务平台,打造特色社会服务品牌,进而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社会服务 职业教育 医学院
下载PDF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农村失能老人医养结合型互助照护体系研究
8
作者 黄秀女 宋杨 张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59,共4页
目的: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提出构建农村失能老人医养结合型互助照护体系的可行方案。方法:以西部某村的实践为典型案例,从“资源-关系-信任”维度,分析该村失能老人互助照护的做法和成效。结果:案例中,村民自发形成的互助照护模式充分挖... 目的: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提出构建农村失能老人医养结合型互助照护体系的可行方案。方法:以西部某村的实践为典型案例,从“资源-关系-信任”维度,分析该村失能老人互助照护的做法和成效。结果:案例中,村民自发形成的互助照护模式充分挖掘了农村资源、关系和信任资本,是解决农村照护人力资源稀缺、照护资源可及性差和康复成本高等多重困境的有效手段。结论:在农村构建失能老人医养结合型互助照护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通过协同整合挖掘农村现有医疗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潜力,并适度补贴,形成层次性医养结合型互助照护体系,可缓解农村失能老人照护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照护 医养结合 社会资本理论 农村 失能老人
下载PDF
从我国首例胰岛素瘤的社会服务部病历看协和早期访视工作
9
作者 白雪 李乃适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0-1232,共3页
我国首例胰岛素瘤报告发表于1936年的《临床研究杂志》(J Clin Invest),为国际第18例。该病例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病历中有多达14页的社会服务部相关记录及其附件,对该病例的院内访视和随访工作进行了客观描述,揭示了“老协和”社会服务... 我国首例胰岛素瘤报告发表于1936年的《临床研究杂志》(J Clin Invest),为国际第18例。该病例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病历中有多达14页的社会服务部相关记录及其附件,对该病例的院内访视和随访工作进行了客观描述,揭示了“老协和”社会服务部的访视工作程序,也体现了当年社会服务部与临床医生的良好关系以及北京协和医院的高度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社会服务部 北京协和医院 随访 病历
下载PDF
医学生志愿服务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路径研究
10
作者 张紫亭 孙宏亮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6期77-80,86,共5页
开展志愿服务,是有效治理基层社会的有效途径,对于形成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高校应突出价值引领,开展义诊宣教;开设相关课程,完善激励机制;组织建立爱心学生诊所。其次,社会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改变传统家庭观念,创新... 开展志愿服务,是有效治理基层社会的有效途径,对于形成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高校应突出价值引领,开展义诊宣教;开设相关课程,完善激励机制;组织建立爱心学生诊所。其次,社会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改变传统家庭观念,创新服务模式,互联网赋能传播来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最后,政府应完善各项志愿服务制度,强化农村社会治理理念,拓展志愿服务平台,聚焦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志愿服务 乡村社会治理 参与路径 基层医疗
下载PDF
“医-患-社工”服务模式在公立医院的实践与探索
11
作者 杨敏 司徒慧宜 +2 位作者 何仲奎 林晓丽 徐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95-198,共4页
目的 探索医务人员、医务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医-患-社工”服务模式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效果,以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方法 2021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建立“医-患-社工”服务模式项目。统计2021年1月至12月医院与医务社会工作者共同建... 目的 探索医务人员、医务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医-患-社工”服务模式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效果,以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方法 2021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建立“医-患-社工”服务模式项目。统计2021年1月至12月医院与医务社会工作者共同建立科室品牌服务项目数量、开展主题活动次数、健康知识讲座次数、筛查与识别有需求的患者人数及筹集的善款,同时收集医护人员、志愿者及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就医并接受“医-患-社工”服务模式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2021年1月至12月,构建并发展了5个科室品牌式服务项目,开展主题活动13次,健康知识讲座25次,共识别有需求的患者150例,资源支持服务共10 193人次,筹集救助善款共630 701 914元。共收集问卷129份,其中患者58份,医护人员46份,志愿者25份。“医-患-社工”互动模式项目满意度评价中,患者为(9.39±0.75)分,医护人员为(9.39±0.75)分,志愿者为(9.48±0.71)分。结论 构建“医-患-社工”服务模式切实可行,满意评价高,为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患-社工”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者 公立医院 服务模式
下载PDF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演进、现实效果及发展对策
12
作者 赵晓雷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6,共4页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经历了酝酿期、发展期、推进期,如今各项政策密集出台,且更具可操作性。然而实践场域的政策效果往往偏离预期目标,存在政策“碎片化”、公立医疗机构被动嵌入、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缺失、社会组织服务对象错位、...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经历了酝酿期、发展期、推进期,如今各项政策密集出台,且更具可操作性。然而实践场域的政策效果往往偏离预期目标,存在政策“碎片化”、公立医疗机构被动嵌入、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缺失、社会组织服务对象错位、医养结合医护人员短缺等问题。对此,要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参与机制、公共利益导向的社会责任机制,构建政社良性伙伴关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政策演进 社会责任 伙伴关系
下载PDF
曲靖市医务社会工作基层实践及完善路径探讨
13
作者 唐锐 张玉颖 赵孺娟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基层的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方法本文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为样本,以医患关系为切入点,从医患协作机制、院内管理机制、院外社会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宏观环境四个维度,深度剖析该院医务社会工作在... 目的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基层的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方法本文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为样本,以医患关系为切入点,从医患协作机制、院内管理机制、院外社会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宏观环境四个维度,深度剖析该院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服务中面临的困难和价值体现。结果医务社工在介入服务对象心理减压、健康促进以及资源链接等方面效果显著,进一步促进了医务社会工作与医疗卫生事业的紧密结合与融合发展。结论医务社会工作是完善院内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本土化职业空间及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工 医疗服务 基层实践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困境及纾解路径
14
作者 王子心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临终关怀作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核心目标在于为处于生命末期的患者提供全面舒适的心理支持和生理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在介入临终关怀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多层面的挑战,如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及情感需求多样、资源整合不充... 临终关怀作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核心目标在于为处于生命末期的患者提供全面舒适的心理支持和生理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在介入临终关怀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多层面的挑战,如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及情感需求多样、资源整合不充分、人才供给不足等。在全社会加强对临终关怀的宣传,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人才供给,深化跨学科合作与资源整合,有利于纾解医务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困境,提高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临终关怀 医疗服务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与双向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15
作者 陈醒 彭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与双向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6-9月方便抽取湖南省3个社区256名居家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量表及简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与双向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6-9月方便抽取湖南省3个社区256名居家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量表及简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总分为(34.86±7.35)分;双向社会支持总分为(38.64±4.08)分。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总分与双向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39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锻炼情况、所患慢性病数量及双向社会支持得分是互助养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能解释39.8%的变异。结论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及双向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互助养老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老年人个体特征及需求予以干预,以促进互助养老模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互助养老需求 双向社会支持 医疗保健 人文关怀 娱乐学习 生活服务
下载PDF
社会医学视角下社区养老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16
作者 孙明璐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5期33-35,共3页
基于社会医学视角了解社区养老卫生服务现状,随机对曾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整体上,社区养老卫生服务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疗设施维度和养老环境维度相对薄弱,是受访老年人认为... 基于社会医学视角了解社区养老卫生服务现状,随机对曾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整体上,社区养老卫生服务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疗设施维度和养老环境维度相对薄弱,是受访老年人认为最需要优化的两个方面。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受访老年人的满意度与社区养老卫生服务的便捷性、服务态度、服务公平性、医疗设施情况及养老环境显著相关(P<0.05)。需改善社区养老卫生服务的医疗设施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强化服务的便捷性,提高服务水平,定期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有效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才能使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和健全,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医学 社区养老 卫生服务 保障体系 医疗设施 养老环境 服务态度
下载PDF
医学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17
作者 宋瑞佳 丁大鹏 +2 位作者 兴业 田娜 宋香全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9期168-171,共4页
该文立足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将健康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紧密连接。通过研究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调研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以及乡村医疗卫生水平,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医学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医学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 健康乡村
下载PDF
劳动教育视域下高职医学特色社会服务实践研究
18
作者 芮潇潇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劳动教育视域下,高职医学特色社会服务实践具有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社会能力和有利身心健康等价值内涵。针对目前高校社会服务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医学专业特色为抓手,拓展社会服务内容;规范社会服务实施环节... 劳动教育视域下,高职医学特色社会服务实践具有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社会能力和有利身心健康等价值内涵。针对目前高校社会服务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医学专业特色为抓手,拓展社会服务内容;规范社会服务实施环节,完善评价机制;挖掘校内外资源,建立保障机制;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等策略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 劳动教育 医学院校
下载PDF
医院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19
作者 骆振龙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疾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急诊科已向急诊、抢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模式发展。传统的急救系统存在信息断链、彼此孤立的问题,迫切需要设计急诊信息系统,完成院前...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疾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急诊科已向急诊、抢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模式发展。传统的急救系统存在信息断链、彼此孤立的问题,迫切需要设计急诊信息系统,完成院前、院内联合急救的信息建设。本文着重探讨医院急诊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望对后期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信息系统 社会医疗服务 临床医学
下载PDF
“三下乡”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20
作者 王若衡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0期25-28,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培养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优化资源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培养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探讨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同步实践内容、深化导师体系等。研究表明,“三下乡”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和创业能力,还有助于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和构建多元人脉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 基层就业与创业能力 资源配置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