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收入何以影响个体社会压力?——社会规范感知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李菁林 潘孝富 毕文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2,共9页
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通过对重庆市15个区县随机抽取1694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家庭收入、社会规范感知和社会压力(个体生活压力、人际压力和社会生活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收入与社会规范感知是个人社会压力的显著负向影... 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通过对重庆市15个区县随机抽取1694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家庭收入、社会规范感知和社会压力(个体生活压力、人际压力和社会生活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收入与社会规范感知是个人社会压力的显著负向影响变量;社会规范感知在家庭收入与个体社会压力中起显著中介作用,即家庭收入联合个体的社会规范感知共同作用于个体生活压力和社会生活压力,低家庭收入者更容易持有较低的社会规范认知感,进而诱发其个体生活压力和社会生活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压力 社会规范感知 家庭收入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社会角色理论视阈下过失犯注意义务的合理边界
2
作者 金炜凯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3年第3期81-95,共15页
如何合理划定过失犯注意义务的边界,避免对公民行动自由附加过重的负担,这一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既有学说中的“不被容许的风险”构想以及“能力维持规范”论,面对上述要求依然无能为力。为了防止判断注意义务违反与... 如何合理划定过失犯注意义务的边界,避免对公民行动自由附加过重的负担,这一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既有学说中的“不被容许的风险”构想以及“能力维持规范”论,面对上述要求依然无能为力。为了防止判断注意义务违反与否的标准纯粹沦为事后的利益衡量,强化相应概念及其内涵的规范性,应当引入社会角色标准。一方面罪责原理重视行为人的规范可交谈性,对公民法忠诚的要求亦要建立在规范认同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角色来划定注意义务边界的做法是社会分工背景下的现实需求。相较于故意犯,社会角色说更适合作为过失归责的判断标准。在具体适用这一标准的过程中,要以角色合乎法秩序作为前提,对相应角色加以客观化,且判断方法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填充性规范。当涉及被害人自陷风险的情形时,应比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优先考虑运用自我答责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义务 过失归责 行为指引功能 规范性期待 社会角色标准
下载PDF
网络服务提供者之角色构造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邹晓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63-69,共7页
网络技术的深度社会化,使网络服务提供者(ISP)转化为网络社会内生秩序的主要承担者和建构者。现有法律体系采用简单的"技术—内容"分立的类型化方式,难以应对网络服务方式的更新。宏观上应以ISP的社会功能特征为立足点,确立... 网络技术的深度社会化,使网络服务提供者(ISP)转化为网络社会内生秩序的主要承担者和建构者。现有法律体系采用简单的"技术—内容"分立的类型化方式,难以应对网络服务方式的更新。宏观上应以ISP的社会功能特征为立足点,确立其角色的四层次分层构造;微观上以信息干预度、内容参与度、商业利益参与度和社会关系参与度来确定特定ISP的角色构造及其法律责任基础。以"有限网络技术中立"为中心的规范体系维护ISP的角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网络服务提供者 社会角色 角色规范 法律责任
下载PDF
论文化的社会规范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戴圣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5,共6页
文化是人的生产劳动或者说实践活动的产物,换句话讲,它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或者说实践活动中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又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表现形式与呈现。作为以思想、观念、精神等等形式存在的文化,不仅对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具有规范... 文化是人的生产劳动或者说实践活动的产物,换句话讲,它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或者说实践活动中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又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表现形式与呈现。作为以思想、观念、精神等等形式存在的文化,不仅对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具有规范功能与作用,也对人们的精神生产与精神生活具有规范功能与作用,同时还对个体的人格塑造与行为习惯具有规范功能与作用。文化的社会规范功能与作用,是文化具有现实生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化,是文化发挥其社会规范功能的内在需求与必然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社会规范 功能与作用 现实生命力
下载PDF
体育教育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的作用探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玉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2-35,共4页
体育教育是一种具有内涵的文化活动,个体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对体育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使个体的道德社会化。体育教育能促进社会规范形式、价值观念的形成,体育教育能调和人际交往关系,能促进个体的团队意识,能提升人的意志力,能促进人... 体育教育是一种具有内涵的文化活动,个体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对体育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使个体的道德社会化。体育教育能促进社会规范形式、价值观念的形成,体育教育能调和人际交往关系,能促进个体的团队意识,能提升人的意志力,能促进人的社会角色的形成,能促进人的社会道德观念转变,从而不断促进人的道德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道德社会化 社会规范 社会角色
下载PDF
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功能透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元林 王涛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5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大学生社会化是个体基本社会化的重要一环 ,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目标所在。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其功能的发挥对大学生社会化作用显著 ,影响深远。它主要包括基本规范社会化功能、知识技能社会化功能、主体个性社会化功... 大学生社会化是个体基本社会化的重要一环 ,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目标所在。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其功能的发挥对大学生社会化作用显著 ,影响深远。它主要包括基本规范社会化功能、知识技能社会化功能、主体个性社会化功能及角色社会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团 基本技能 基本规范 个性 社会角色 社会化
下载PDF
中立帮助行为的刑事处罚边界——以林小青涉黑案为切入点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允锋 陶宁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1年第6期52-63,共12页
林小青案引发学界对中立帮助行为刑事处罚边界的高度关注。学界对此展开了诸多探讨,但无论是客观限制路径还是主观限制路径抑或是综合限制路径,都存在不足与弊端。不法归责的实质根据在于行为人违反社会对他的规范性期待,因此,中立帮助... 林小青案引发学界对中立帮助行为刑事处罚边界的高度关注。学界对此展开了诸多探讨,但无论是客观限制路径还是主观限制路径抑或是综合限制路径,都存在不足与弊端。不法归责的实质根据在于行为人违反社会对他的规范性期待,因此,中立帮助行为人的行为只要是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要求的,即便造成了法益侵害,原则上也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行为人表现出超越社会角色的个体性时,其行为便丧失了中立性。此外,如果行为人明知按照角色要求行事会造成重大法益侵害(限于生命和重大健康法益),且行为人对危险结果的发生具有重大影响力时,应基于社会连带责任予以退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帮助行为 帮助犯 归责 规范性期待 社会角色
下载PDF
警察主体的双重角色规范与冲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冬玲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警察主体的角色具有双重性:作为警察的职业性角色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般社会性角色。职业性角色规范具有“公”的价值取向,社会性角色规范具有“私”的价值取向,二者之间的冲突是警察主体面临的主要角色冲突。角色冲突能否得以解决是... 警察主体的角色具有双重性:作为警察的职业性角色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般社会性角色。职业性角色规范具有“公”的价值取向,社会性角色规范具有“私”的价值取向,二者之间的冲突是警察主体面临的主要角色冲突。角色冲突能否得以解决是警察主体职业性角色扮演得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消弭冲突的基本思路是加强角色教育,完善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主体 职业性角色规范 社会性角色规范 角色冲突
下载PDF
论“两课”教师的角色规范
9
作者 詹于虹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6-48,共3页
在高校,"两课"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教师,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其特定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特殊的角色规范,"两课"教师应是信仰者、实践者、耕耘者、服务者和示范者的集合体。文章试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两... 在高校,"两课"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教师,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其特定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特殊的角色规范,"两课"教师应是信仰者、实践者、耕耘者、服务者和示范者的集合体。文章试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两课"教师的角色规范,以培养"两课"教师的角色意识,从而增强"两课"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师 角色意识 示范者 高校 实效性 培养 服务者 思想政治工作者 社会地位 规范
下载PDF
社会影响效应与促进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
10
作者 郑书耀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9-82,共4页
由于任何人都生活在群体中,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会相互影响。私人捐献行为受社会影响变量的影响。政府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通过导向作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使社会成员对积极捐献行为更为敏感,从而激励私人的自愿捐献,促进公共物品的... 由于任何人都生活在群体中,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会相互影响。私人捐献行为受社会影响变量的影响。政府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规范,通过导向作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使社会成员对积极捐献行为更为敏感,从而激励私人的自愿捐献,促进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物品 私人供给 社会规范 政府作用
下载PDF
角色理论:一个亟待拓展的哲学空间 被引量:17
11
作者 齐世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角色理论是一个丰富的哲学概念群,是个亟待拓展的哲学空间,开发角色理论的方法论功能,应当是哲学的使命。角色理论蕴含着重要的社会规范意义和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增强人们的角色意识,有利于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的培... 角色理论是一个丰富的哲学概念群,是个亟待拓展的哲学空间,开发角色理论的方法论功能,应当是哲学的使命。角色理论蕴含着重要的社会规范意义和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增强人们的角色意识,有利于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的培育和发展;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亟需用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和语言来描述和解读,角色理论所倡导的一系列概念应当能够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理论 哲学概念 社会规范
下载PDF
习语中的中国传统女性文化透视
12
作者 陈贺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7-60,共4页
汉语中有大量的习语与女性相关。通过分析这些习语,可以透视到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方方面面。从汉语习语出发,探讨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分析传统文化下有关女性的社会规范,解读古代社会里女性的职责分工,从而从习语层面对中国传统女... 汉语中有大量的习语与女性相关。通过分析这些习语,可以透视到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方方面面。从汉语习语出发,探讨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分析传统文化下有关女性的社会规范,解读古代社会里女性的职责分工,从而从习语层面对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做出较为系统的描述和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语 女性文化 社会地位 社会规范 社会职责
下载PDF
科学传播中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及规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立新 王黎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4-79,共6页
社会结构和科技条件变革催生出科学传播中的多种利益相关者,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可以构建反映科学传播真实过程的动力学图像,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的、规范和立场等行动要素,对当前科学传播的复杂局面作出解释。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社会角色 规范 视角 立场
原文传递
科学家社会责任感面临的新挑战及其重建途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祥运 张童阔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4,共6页
高科技时代社会对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期望在不断提升,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面临着新的挑战:科学自主性受到的威胁、学术自由的失范、科学精神的丧失都严重影响着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必须重构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科学家的科学人... 高科技时代社会对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期望在不断提升,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面临着新的挑战:科学自主性受到的威胁、学术自由的失范、科学精神的丧失都严重影响着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必须重构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科学家的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提倡科学家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发挥国际科学家组织的积极作用、道德约束与法律监督的相互整合是重建科学家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这些途径会引导科学家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规范,更好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社会责任感 社会角色规范 重建途径
原文传递
口译社会学研究:回顾与评述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炎强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7,94,共7页
最近20年,口译研究呈现出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相交叉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研究者对口译规范、译员角色、权力关系、翻译与文化等问题深入探讨,从社会学视角重新审视译员的隐身性(invisibility)、中立性(nonpartisanship)等传统口译概念... 最近20年,口译研究呈现出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相交叉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研究者对口译规范、译员角色、权力关系、翻译与文化等问题深入探讨,从社会学视角重新审视译员的隐身性(invisibility)、中立性(nonpartisanship)等传统口译概念。本文梳理了口译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及口译研究社会学转向以来的研究新动态,特别对研究成果中占比最大的译员角色、口译社会文化背景及口译规范研究进行分析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社会学研究 译员角色 社会文化因素 口译规范
原文传递
转型社会下农村老年规范的嬗变
16
作者 王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村老年规范也在发生深刻转变,本文从农村对不孝行为的社会制约、老年精神期待与现代社会断裂等维度分析当下农村老年规范的表现形态。一方面农村老人的社会认同度较低,老人需要不断用自身工具性价值来证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村老年规范也在发生深刻转变,本文从农村对不孝行为的社会制约、老年精神期待与现代社会断裂等维度分析当下农村老年规范的表现形态。一方面农村老人的社会认同度较低,老人需要不断用自身工具性价值来证明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虽然大部分农民还维持着一个基本的赡养水平,但在精神层面上已经距离老人的预期相去甚远。在农村当下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价值目标越来越趋利化,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随着代际的转移会带来长久的价值规范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规范 老年角色 社会控制 社会失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