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ing Rule of Law i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While Developing a “Socialist Rule of Law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作者 罗豪才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5年第1期3-5,共3页
It is very timely and necessary for us to hold this seminar in the beautiful Suzhou Campu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o deeply study and implement the decisions of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ommunist ... It is very timely and necessary for us to hold this seminar in the beautiful Suzhou Campu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o deeply study and implement the decisions of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Central Committee,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rule of law and jointly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uman rights ca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C socialist Rule of law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dvancing Rule of law i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While Developing a RULE
下载PDF
From Well-being-oriented Legislation to Democracy-oriented Legislation——An analysis of law making trend in socialist China
2
作者 XU SHUA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1年第2期8-11,共4页
A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ith distinct Chinese features has taken shape in 2010 as required by 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the "rule of law" strategy and legislation work put forward by the Party's 15th national congr... A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ith distinct Chinese features has taken shape in 2010 as required by 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the "rule of law" strategy and legislation work put forward by the Party's 15th national congress. Up to the present,China has already made 237 laws,including the Constitution,699 administrative decrees and regulations and more than 8,600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1 They cover seven legal regimes,three tiers of laws. Laws concerning human right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m Well-being-oriented Legislation to Democracy-oriented Legislation 2010 An analysis of law making trend in socialist China
下载PDF
以党内法规保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释论
3
作者 贾永健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2期21-32,共12页
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党领导和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自觉,也是中国宪制秩序的根基性内容。“党规之治”是在中国法治实践中自主探索的法治路径,党内法规一直发挥着“保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法治功能。照搬西方政党法治经... 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是党领导和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自觉,也是中国宪制秩序的根基性内容。“党规之治”是在中国法治实践中自主探索的法治路径,党内法规一直发挥着“保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法治功能。照搬西方政党法治经验的制度构建,是背离中国宪制实际、不具可行性的制度设计,不能实现“保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预期目标。由党章、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和党的监督保障法规组成的党内法规体系在各个方面发挥着规范党的活动的作用,形成了以党内法规保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基本路径。新时代中国法治理论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从中国法治实践出发,正视党内法规“保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法治功能,进一步证成和接纳“党规亦法”命题,将中国特色融入法治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规之治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下载PDF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构造--以党的政策转化为视角
4
作者 熊娜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1期28-40,共13页
既有关于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关系的讨论多采用二元对照的线性思维,容易导致对更为宏阔的治理场域下两套规范体系关系定位的忽视,进而弱化相关理论的现实诠释力。在我国实际政治生活中,党的政策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制度创建供给了实... 既有关于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关系的讨论多采用二元对照的线性思维,容易导致对更为宏阔的治理场域下两套规范体系关系定位的忽视,进而弱化相关理论的现实诠释力。在我国实际政治生活中,党的政策为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制度创建供给了实质内容。因此,观察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应将党的政策带入研究视野,形成党的政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立体三维结构,这也有助于分析和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法治道路的一些关键特征。从三维结构出发,党内法规不是对党的政策的简单延续,国家法律并不必然构成党的政策转化的最终形态表现;在党的政策的转化中,党内法规、国家法律也不存在更优法治形式的比较。在中国共产党治理法治化的语境下,党的政策、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能够经由实质价值与形式价值的有机结合而呈现出内在统一性;在转化党的政策的过程中,党内法规、国家法律也会因各自功能定位的区分而具有相对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党内法规 国家法律 党的政策 关系构造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的标志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祥民 门植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4-120,共7页
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阐释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有三个标志。标志性事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其主要贡献是确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 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阐释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有三个标志。标志性事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其主要贡献是确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六大核心观点。标志性文献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期间及其前后一段时间形成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著作,这组著作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贡献的基本载体,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做了系统、全面、集中的表述。标志性理论成果是提出并系统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提出法治体系新范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人类法治思想宝库最突出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学知识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昌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3,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学知识效应生发于法治中国的建设实践之中。在知识论语境下,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学知识效应的发生机理、实践进路和法治现代化功能,是对法治中国实践成就如何由经验形态知识到原理形态知识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学知识效应生发于法治中国的建设实践之中。在知识论语境下,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学知识效应的发生机理、实践进路和法治现代化功能,是对法治中国实践成就如何由经验形态知识到原理形态知识转变的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学知识效应涉及法治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促动知识转化的主体、知识生成的逻辑、政理和法理的联系、新概念到新范式的升级、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塑造、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的构建和中国法治话语的生成等一系列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有效沟通法治中国的实践成就与法学知识体系、破解法学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促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学知识效应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论纲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叶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100,共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处于重要地位,甚至体现着中国宪法学研究的政治方向和学术高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的关键在于凸显中国宪法学的中国特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处于重要地位,甚至体现着中国宪法学研究的政治方向和学术高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的关键在于凸显中国宪法学的中国特质,将中国宪法学有别于西方宪法学之处以科学方式予以表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应遵循特定路径,包括围绕党的领导阐明中国宪法问题的特殊性,坚持“两个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主要由核心话语、基本话语和具体话语构成,在构建话语体系时,应根据话语本身在宪法学研究中的地位安排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 话语体系 党的领导 核心话语 基本话语 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下载PDF
优化法学学科体系创新发展法学理论研究体系 被引量:7
8
作者 付子堂 张永和 +12 位作者 龙大轩 周祖成 石经海 谭宗泽 马银玲 喻少如 黄忠 易健雄 汪青松 李雄 陈亮 张晓君 徐以祥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3-44,共42页
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意见》全面系统深入地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充分总结... 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意见》全面系统深入地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充分总结和反映新时代中央关于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法治人才培养、高等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实践经验和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首次完整、集中阐述了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领导体制、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相关要求和组织实施保障,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论断和新表述,指明了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院校之一,西南政法大学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不断创新发展法学理论研究体系,奋力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内容科学、结构合理、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法学教育体系和法学理论研究体系而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法学知识体系 新兴学科 学科交叉融合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下载PDF
刑事政策视域下反恐怖法律体系的完善
9
作者 孟璐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5-8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了系统的反恐刑事政策。从刑事政策视角审视我国反恐怖法律体系,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契合性,能够凸显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的基本立场,贯彻国际合作的原则,落实源头治理的刑事政策目的,体现综合施策的刑事政策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了系统的反恐刑事政策。从刑事政策视角审视我国反恐怖法律体系,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契合性,能够凸显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的基本立场,贯彻国际合作的原则,落实源头治理的刑事政策目的,体现综合施策的刑事政策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先发制敌、保持主动在刑事立法中过分解读,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法治化发展不均衡,系统治理的法治化观念不强。反恐怖法律体系的完善,应当进一步转变理念,推进程序立法,强化人权保障;明确概念,强化实施,重视反恐怖主义的地方立法;优化体系,加强衔接,发挥法治反恐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刑事政策 法治化 人权保障 系统治理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治国 张磊 +1 位作者 翟全军 张克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0,共8页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对国家法治建设的方向性问题作出了明确表态,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当代中国的法治道路是以中国基本国情为考量前提,解决国家在发展建设中所遇社会问题的法律治理途径和模式,是建设社会主...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对国家法治建设的方向性问题作出了明确表态,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当代中国的法治道路是以中国基本国情为考量前提,解决国家在发展建设中所遇社会问题的法律治理途径和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民诉求及对外开放等因素决定的。我们要以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重构中华法系等为指导,构建"立法科学化、执法严格化、司法公正化、守法全民化"四化一体新模式,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制 法治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 法治文化形态 中华法系
下载PDF
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思考——学习党的十八大关于法治建设的论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聂秀华 邱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部署,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由"法律体系"的构建向"法治体系"构建的转变。这一转变,更加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的机制方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部署,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由"法律体系"的构建向"法治体系"构建的转变。这一转变,更加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的机制方略和行动纲领及其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价值意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涵;勾勒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价值分析 基本内涵 发展路径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学俭 杨昌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4,共8页
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协商民主制度本身的内在诉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前提在于法制化,因... 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协商民主制度本身的内在诉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前提在于法制化,因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构必然成为法治化的首要枢机。协商民主法治化并不是感性化的设计和随意性的推进,而是要在遵循进化理性和建构理性的共恰、显性建构和隐性认同的共进以及历史逻辑和对比逻辑的共显的原则指导下,逐步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基层协商和人民团体协商法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法治化 推进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依法治国
下载PDF
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综合治理信息网络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金满 李忠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5-58,共4页
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对其进行治理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在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基本方略。遵循这个方略,对信息网络的治理,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网络法律体系,... 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对其进行治理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在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基本方略。遵循这个方略,对信息网络的治理,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网络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对信息网络的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信息网络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社会主义网络法律体系 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话语生成与思想内涵 被引量:8
14
作者 廖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9,共11页
随着战略大环境的转变、法律方式的拓展、法治整体规划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话语生成呈现出并行、衔接、均衡的特点。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语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思想内涵得到新的发展,映射出中国共产... 随着战略大环境的转变、法律方式的拓展、法治整体规划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话语生成呈现出并行、衔接、均衡的特点。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语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思想内涵得到新的发展,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良法善治”战略系统的意涵。长远来看,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思想内涵,需要具备宏观的战略思维、科学的辩证思维和创新的发展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话语 法治均衡 法治战略
下载PDF
新中国60年法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先春 朱延军 朱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4,共7页
新中国60年来,法律体系历经了奠基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基本形成并日臻完善阶段。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取得了相当经验,同时,在现实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回顾与展望,可以... 新中国60年来,法律体系历经了奠基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基本形成并日臻完善阶段。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取得了相当经验,同时,在现实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回顾与展望,可以让我们汲取经验,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法律
下载PDF
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被引量:7
16
作者 章志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5-192,共8页
作为一项崭新的党的制度建设成果,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理论解读和实践发展提供了鲜活素材。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首先具有维护法治体系统一性的内在功能,应当通过及时制定专门党内法规的形式正式确立其... 作为一项崭新的党的制度建设成果,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理论解读和实践发展提供了鲜活素材。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首先具有维护法治体系统一性的内在功能,应当通过及时制定专门党内法规的形式正式确立其应有地位;其次具有强化中国特色党政体制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下监督领导职能的功能,应当通过完善遴选发布程序增强其透明度和公信力;还具有创新党内法规社会普及方式的功能,应当将其一并纳入规划范围并形成分类推进模式。此外,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也具有促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的功能,应当借此平台形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规则确立者和处理建言者角色。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多维度研究的展开,能够丰富党内法规解释适用技术,推动党内法规释义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 习近平法治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统一
下载PDF
瑶族新石牌与大瑶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一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世中 刘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石牌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金秀大瑶山各村屯将本村屯的村规民约以石牌这种形式加以确立,以此为法,进行村屯民主管理的制度,新石牌保留了旧石牌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在大瑶山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尽管新石牌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但仍然发挥着重... 石牌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金秀大瑶山各村屯将本村屯的村规民约以石牌这种形式加以确立,以此为法,进行村屯民主管理的制度,新石牌保留了旧石牌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在大瑶山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尽管新石牌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但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新石牌 大瑶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之“法治”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金钊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9-16,共8页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命题。这是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社会...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命题。这是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执政方式的法治化转变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与法治的结合是法治思想史的重大转变。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而非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需要法治之理,法治之理是人们公认的法治规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特征在于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接受宪法、法律的约束。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建构需要阐明法治的基本含义: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道德;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方式;是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主要方法的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法治理论 法治之理 社会主义法治 法治体系
下载PDF
法律信仰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 被引量:4
19
作者 盛舒弘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总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心不再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保障法律的实施。现阶段中国法律实施状况不佳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总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心不再只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保障法律的实施。现阶段中国法律实施状况不佳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可以总结为法律信仰的缺失。法律信仰的形成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律信仰 信仰缺失
下载PDF
多元法律文化的混合——论英国普通法的“混合性”特征及其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红星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175-180,共6页
英国普通法是多种法律文化混合生成的,具有一种"混合性"的特征。普通法的"混合性",既指其历史渊源的多样性,也指其法律内容的有机性。中央集权的强化是推动普通法"混合性"特征形成的政治要素,不同法律文... 英国普通法是多种法律文化混合生成的,具有一种"混合性"的特征。普通法的"混合性",既指其历史渊源的多样性,也指其法律内容的有机性。中央集权的强化是推动普通法"混合性"特征形成的政治要素,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相通、深厚的盎格鲁-撒克逊习惯法传统、实用主义的法律风格是影响这一特征形成的法律要素。借鉴普通法"混合性"特征及其形成的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当混合现有的传统法、苏联法、欧美法等法律文化。在混合过程中,要重视政治权力的积极作用,珍惜传统法律文化,采取实用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法 混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