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in the Pear Orchard Under Clean and Sod Cultivation Models 被引量:10
1
作者 XU Ling-fei ZHOU Peng +3 位作者 HAN Qing-fang LI Zhi-hui YANG Bao-ping NIE Jun-f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44-351,共8页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are fundamental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pear production,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in a pear orchard. With the soil...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are fundamental f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pear production,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s in a pear orchard. With the soil of the pear (cv. Dangshansu on P.betulifolia Bunge. rootstock) orchard under clean and sod cultivation models as test materials,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total nitrogen (STN), total phosphorus (STP), total potassium (STK), available nitrogen (SAN),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SAK) in and between rows at different soil depths (0-60 cm). The SOM, STN, STP, STK, SAN and SAK of the different soil layers under the two tillage models were differen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SOM, STN, STP and SAN in the 0-20 cm soil lay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20-40 and 40- 60 cm soil layers. The STK of 40-60 cm soil lay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0-20 and 20-40 cm soil layers. The STK increased with the depth of soil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n the clean cultivated pear orchard. Variability of the SOM, STN, STP, STK, SAN and SAK of sample sites in between rows of the same soil layer was found in the pear orchard soil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under clean and so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except that STK of all sites did not show the difference in identical soil layers in the pear orchard under clean cultivation. The sod cultivation model improved the SOM, STN, and STK in the 0-20 cm soil layer in the pear orchard, and the three components increased by 12.8, 12.7 and 7.3% compared to clean cultiv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can be applicable to plan collection of orchard soil samples, assess orchard soil quality, and improve orchard soil management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distribution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nutrients clean cultivation sod cover pear orchard
下载PDF
清耕和生草梨园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变化 被引量:54
2
作者 徐凌飞 韩清芳 +3 位作者 吴中营 魏鹏 杨宝平 聂俊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977-4982,共6页
【目的】研究清耕、生草梨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空间变化特征。【方法】以清耕、生草模式下砀山酥梨园土壤为对象,分别测定株间、行间及其不同土壤深度(0—60cm)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在清... 【目的】研究清耕、生草梨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空间变化特征。【方法】以清耕、生草模式下砀山酥梨园土壤为对象,分别测定株间、行间及其不同土壤深度(0—60cm)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在清耕梨园同一土层的株间、行间,每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在生草梨园同一土层的株间、行间,每种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表现出在水平方向活性变化。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表现出在垂直方向活性变化。清耕和生草梨园株行间土壤蔗糖酶活性在0—20cm土层高于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行间表现出0—20cm和20—40cm土层高于40—60cm土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20—40cm土层低于0—20cm和40—60cm土层。生草栽培除40—60cm土层的蔗糖酶活性低于清耕栽培外,3种酶活性在3个土层均表现出生草高于清耕,提高了梨园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高出清耕梨园22.94%、4.75%和21.12%。【结论】在清耕和生草两种栽培模式下,3种酶活性存在空间变化,生草提高了3种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耕 生草 梨园 酶活性 空间变化
下载PDF
清耕和生草对沙地葡萄园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司鹏 乔宪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8-244,共7页
【目的】研究间作毛叶苕子(Viciavillosa Roth)、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和清耕对沙地葡萄园土壤5种酶酶活性的空间影响。【方法】在沙地葡萄园中以地面清耕为对照,设置行间间作毛叶苕子、行间间作紫花苜蓿,测定分析不同土... 【目的】研究间作毛叶苕子(Viciavillosa Roth)、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和清耕对沙地葡萄园土壤5种酶酶活性的空间影响。【方法】在沙地葡萄园中以地面清耕为对照,设置行间间作毛叶苕子、行间间作紫花苜蓿,测定分析不同土壤深度(0~60cm)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差异。【结果】土壤纤维素酶活性21~40cm土层最大,其他4种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同一土层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均为生草处理显著高于对照.但过氧化氢酶表现为对照显著高于生草处理。行间土壤与株间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但不同酶差异规律不同。【结论】土壤酶活性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差异;在水平方向上,行间生草能够显著提高沙地葡萄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纤维素酶的活性;初步认为行间生草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园 清耕 生草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苏州河底泥对上复水水质污染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祖信 张锦平 +1 位作者 廖振良 刘立坤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研究了上海市苏州河底泥中有机物及营养盐释放对上复水水质的影响,分析了微生物与底栖生物底泥再悬浮对底泥释放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底泥中化学需氧量与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成正比,底泥中生化需氧量与水体中的生化需氧量呈正比,再悬浮... 研究了上海市苏州河底泥中有机物及营养盐释放对上复水水质的影响,分析了微生物与底栖生物底泥再悬浮对底泥释放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底泥中化学需氧量与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成正比,底泥中生化需氧量与水体中的生化需氧量呈正比,再悬浮促进底泥中污染物向上复水体释放。底泥SOD与水体中DO成正比,底泥污染是影响苏州河水质的重要因素;对苏州河底泥进行疏浚工程可较好地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降低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及氨氮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 上复水 底泥耗氧速率 寡毛类 再悬浮
下载PDF
泥鳅体表粘液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发现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明山 刘煜 +1 位作者 曾宇 万海青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泥鳅 体表粘液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蛇莓、娟毛匍匐委陵菜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迎新 李长海 周玉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98,共4页
为了研究在极端水分条件下抗氧化保护酶系统对植物的保护作用,选择自然干旱和覆水两种水分胁迫条件,对蛇莓(Duchesnea indica)和娟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L.)地被植物叶片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超... 为了研究在极端水分条件下抗氧化保护酶系统对植物的保护作用,选择自然干旱和覆水两种水分胁迫条件,对蛇莓(Duchesnea indica)和娟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L.)地被植物叶片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蛇莓的耐干旱和耐水淹能力影响较大,且对耐水淹能力和耐干旱的影响相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娟毛匍匐委陵菜的耐干旱和耐水淹能力影响较大,且耐水淹能力优于耐干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两种地被植物的影响较小,不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地被植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 抗氧化保护酶系统
下载PDF
兴安鹿蹄草叶片雪盖初期与雪盖后期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玉心 崔大练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5-360,共6页
研究了自然生境下生长的兴安鹿蹄草(Pyrola dahurica)叶片在雪盖初期、后期的细胞膜相对透性、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兴安鹿蹄草顺利越冬取决于两个关键时期,即雪... 研究了自然生境下生长的兴安鹿蹄草(Pyrola dahurica)叶片在雪盖初期、后期的细胞膜相对透性、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兴安鹿蹄草顺利越冬取决于两个关键时期,即雪盖初期和雪盖后期,雪盖初期包括积雪期和盛雪期,雪盖后期包括融雪初期和融雪后期。积雪期(11月1日~12月1日)兴安鹿蹄草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中的MDA含量逐渐增高,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SOD和POD活性增强;进入盛雪期(12月1日以后),雪盖下温度较高而恒定,兴安鹿蹄草叶片MDA含量减少,细胞膜相对透性减低,SOD和POD活性减弱。翌年春天融雪初期(3月1日~3月15日),雪盖下温度降低,兴安鹿蹄草叶片中的MDA含量增高,但低于积雪期;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且高于积雪期;SOD和POD活性增强,但低于积雪期;融雪后期(3月中旬以后)兴安鹿蹄草叶片MDA含量减少,细胞膜相对透性减低,SOD和POD活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鹿蹄草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细胞膜透性 雪盖
下载PDF
2种木本地被植物耐盐性差异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史燕山 王小艺 +4 位作者 倪正欢 刘桂华 李萱 徐蕊 骆建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014-18016,共3页
[目的]比较海姆维斯蒂栒子和亮叶忍冬耐盐力的差异。[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海姆维斯蒂栒子和亮叶忍冬进行盐胁迫处理。对2种植物新梢相对生长量、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 [目的]比较海姆维斯蒂栒子和亮叶忍冬耐盐力的差异。[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海姆维斯蒂栒子和亮叶忍冬进行盐胁迫处理。对2种植物新梢相对生长量、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盐胁迫下,除4.0 mg/g处理外,海姆维斯蒂栒子新梢相对生长量比亮叶忍冬大;2种植物叶片中MD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亮叶忍冬MDA含量达到高峰时的盐浓度比海姆维斯蒂栒子低;海姆维斯蒂栒子叶片中Pro含量变化较小,亮叶忍冬叶片中Pro含量从盐浓度3.0~4.0 mg/g急剧上升,高于4.0 mg/g时,迅速下降;2种植物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基本呈增加趋势,但上升幅度均表现为亮叶忍冬大于海姆维斯蒂栒子。[结论]综合各测定指标及田间表现,认为海姆维斯蒂栒子的耐盐能力比亮叶忍冬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地被植物 耐盐性 游离脯氨酸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新梢生长
下载PDF
覆沙和土壤改良对白三叶网草皮坪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柱文 孙吉雄 +2 位作者 冯毓琴 徐广平 曹致中 《草原与草坪》 CAS 2005年第6期45-47,共3页
用种子直播建坪的方法生产白三叶网草皮,播种时对坪床进行覆沙、土壤改良+覆沙两个处理,研究了各处理对草坪质地、密度、颜色、耐磨性和生长速度等坪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坪床表面覆沙增大了草坪草的密度,表现出较好的坪用性状;结合... 用种子直播建坪的方法生产白三叶网草皮,播种时对坪床进行覆沙、土壤改良+覆沙两个处理,研究了各处理对草坪质地、密度、颜色、耐磨性和生长速度等坪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坪床表面覆沙增大了草坪草的密度,表现出较好的坪用性状;结合坪床表面覆沙再进行土壤改良,能明显促进草坪草的生长、加深草坪草的颜色、增强其耐磨性,从而提高了网草皮的质量和成坪速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建坪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草皮 土壤改良 覆沙 坪用性状
下载PDF
生草栽培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袁嘉玮 张健 +5 位作者 张鹏飞 孙权 薛琴琴 张冬梅 张战备 梁哲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634-1636,共3页
为筛选适宜苹果园行间种植的绿肥植物,在果园种植鼠茅草、毛苕子、三叶草、苜蓿,以行间自然生草为对照,研究苹果园不同生草栽培对其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果园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含水量,其中,苜蓿和三... 为筛选适宜苹果园行间种植的绿肥植物,在果园种植鼠茅草、毛苕子、三叶草、苜蓿,以行间自然生草为对照,研究苹果园不同生草栽培对其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果园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含水量,其中,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含水量的改善效果优于鼠茅草和毛苕子;果园生草栽培主要改善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对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改善效果不明显。理想的苹果园生草品种为苜蓿和三叶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草栽培 土壤含水量 苹果园 土壤覆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