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ssil biotas from Pakistan with focus on dinosaur distributions and discussion on paleobiogeographic evolution of Indo-Pak Peninsula 被引量:4
1
作者 M.Sadiq Malkan SUN Ge 《Global Geology》 2016年第4期230-240,共11页
Recent geological and paleontological exploration in the Indus basin of Pakistan allowed the discoveries of numerous remains of non-marine reptiles( titanosaurian sauropod,abelisaurian and noasaurian theropod dinosaur... Recent geological and paleontological exploration in the Indus basin of Pakistan allowed the discoveries of numerous remains of non-marine reptiles( titanosaurian sauropod,abelisaurian and noasaurian theropod dinosaurs),and marine reptiles( crocodiles),flying reptiles( pterosaurs),marine and non-marine mammals,fishes,invertebrates,and plants,especially Pakistan is relatively rich in footprints / trackways in the Mesozoic.These vertebrates of Indo-Pakistan are very significant for paleobiogeographic study due to the present-day connection of this continent with Asia in Northern Hemisphere,whereas during past( Jurassic and pre-Jurassic) it was connected to the Gondwana. The Mesozoic vertebrates show close affinities with Gondwanan landmasses.The Cenozoic vertebrates show Eurasian affinity and migrated from Indo-Pak subcontinent to Eurasia or vice versa via Paleo Indus River systems along Western Indus Suture,after long journey of about 6 000 km the first collision of Indo-Pak subcontinent with Asia occurred at terminal Cretace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sil biotas dinosaurs Pakistan PALEOBIOGEOGRAPHY Indo-Pak subcontinet.
下载PDF
贵州瓮安生物群球状化石原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磷作用的指示
2
作者 蒋宗旭 何明勤 +2 位作者 兰天 刘华德 郑茂尧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8,共16页
贵州瓮安-福泉磷矿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磷矿段(b矿层)产出一类特殊的微体化石组合,称为瓮安生物群,其中含大量种类丰富的球状化石,但以往研究多侧重于球状化石本身,缺乏对球状化石与成磷作用关系等的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运用光学... 贵州瓮安-福泉磷矿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磷矿段(b矿层)产出一类特殊的微体化石组合,称为瓮安生物群,其中含大量种类丰富的球状化石,但以往研究多侧重于球状化石本身,缺乏对球状化石与成磷作用关系等的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运用光学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等方法对其原位元素分布、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瓮安生物群球状化石均已胶磷矿化,且较高的P_(2)O_(5)含量(30.13%~44.92%,平均43.17%)表明其普遍经历了成磷作用;V/Cr平均值小于2、Ce负异常明显、Ce_(anom)小于-0.1,指示其成磷作用的环境为氧化环境;稀土元素PAAS分配模式图呈“帽型”,反映生物参与成磷作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瓮安生物群 球状化石 原位元素地球化学 成磷作用 埃迪卡拉系
下载PDF
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瓮安生物群中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新材料及其问题讨论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鹏举 尹崇玉 +2 位作者 陈寿铭 唐烽 高林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7-464,共8页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中的主要化石类型。研究初期其生物属性被归于绿藻;随后,由于发现一些球状化石标本保存有类似后生动物卵裂的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等细胞分裂特征及分裂球规则有序的排列方式,并...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是埃迪卡拉纪瓮安生物群中的主要化石类型。研究初期其生物属性被归于绿藻;随后,由于发现一些球状化石标本保存有类似后生动物卵裂的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三十二分等细胞分裂特征及分裂球规则有序的排列方式,并且不同分裂阶段的球体大小基本保持一致等特征,一些学者将其解释为动物的胚胎化石,并由此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近年来,又有学者将其解释为巨大的氧化硫细菌。本文在系统介绍这些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报道了一些新的球状化石材料,包括一些具有出芽现象的球状化石以及Parapandorina和Megaclonophycus之间的过渡分子。新材料的发现显示,尽管休眠卵和胚胎假说是迄今为止对瓮安生物群中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最佳解释,但仍有无法解释的一些问题,这些球状化石确切亲缘关系的确定还有待于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 陡山沱组 瓮安生物群 球状化石 休眠卵 胚胎
下载PDF
贵州关岭生物群中发现完美的植物化石 被引量:7
4
作者 孟繁松 李旭兵 +1 位作者 张振来 陈辉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1-273,共3页
In recent years,two species of fossil plants,i.e.Ctenozamites sarrani Zeiller and Equisetites arenaceus(Jaeger)Bronn,have been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Xiaowa Formation in Guanling County,Guizhou.They occur tog... In recent years,two species of fossil plants,i.e.Ctenozamites sarrani Zeiller and Equisetites arenaceus(Jaeger)Bronn,have been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Xiaowa Formation in Guanling County,Guizhou.They occur together with marine reptiles,crinoids,ammonites,bivalves,conodonts,fishes,brachiopods etc.The Xiaowa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a sequence of marine deposits,in which fossil plants may have been carried to the bay from the land not far from the coast by rivers and deposited there.This finding not only adds a new element to the Guanling biota,but also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determining this biota to be of Carnian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关岭生物群 植物化石 海生爬行动物 小凹组 晚三叠世 卡尼期 蓖羽羊齿属 似木贼属
下载PDF
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球形类化石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云焕 李勇 +5 位作者 邵铁全 于波 付淑青 韩会平 李园园 李荣西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13,共9页
 通过对获自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大量球形类化石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便于交流和深入讨论的球形类化石形态分类方案,对各种类型的球形类化石进行了属性探讨,并按形态属描述球形类化石4个新类型(相当于形态属),8个新种类(相当于形态...  通过对获自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大量球形类化石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便于交流和深入讨论的球形类化石形态分类方案,对各种类型的球形类化石进行了属性探讨,并按形态属描述球形类化石4个新类型(相当于形态属),8个新种类(相当于形态种)。研究表明球形类化石是一个多源的非正式生物类群,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球形类化石,具有丰富的研究内涵,对揭示早期生物的起源、演化、多样性及胚胎发育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类化石 瓮安生物群 宽川铺生物群 系统研究
下载PDF
陕南新元古代末期奇异骨骼化石新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华洪 张录易 谢从瑞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7-394,共8页
陕西宁强新元古代末期灯影组高家山段上部发现与Cloudina ,Sinotubulites等管状动物骨骼化石共生的大量微体奇异骨骼化石 ,其中的一些似与寒武纪早期的小壳化石有一定的亲缘 ,如形态奇特的铆钉状化石、腹足类化石等 ,证实寒武纪与前寒... 陕西宁强新元古代末期灯影组高家山段上部发现与Cloudina ,Sinotubulites等管状动物骨骼化石共生的大量微体奇异骨骼化石 ,其中的一些似与寒武纪早期的小壳化石有一定的亲缘 ,如形态奇特的铆钉状化石、腹足类化石等 ,证实寒武纪与前寒武纪生物界之间存在明显的连续性 ;奇异骨骼与陡山沱期生物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如一些分枝的管状化石 ,这一化石组合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该组合包含了可能的矿化后生藻类 (具各种分枝类型 )、矿化的蓝绿藻类化石等。种种迹象表明 ,在新元古代末期整个生物界发生了一次强烈的生物矿化事件 ,这一发现弥补了国内外新元古代末期矿化后生植物资料的空缺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所展示的球状化石由于形态多样 ,数量众多 ,内部结构各异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骨骼化石 新元古代 高家山生物群 陡山沱期生物 铆钉状化石 管状化石 腹足类化石 生物矿化事件
下载PDF
辽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具胚胎的软壳蛋化石 被引量:9
7
作者 季强 姬书安 +3 位作者 程延年 尤海鲁 吕君昌 袁崇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本文详细记述了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两类爬行动物的蛋化石 ,其中离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部 ,翼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上部的金刚山层。经研究 ,离龙类蛋化石不仅含有胚胎 ,而且为软壳蛋。翼龙... 本文详细记述了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两类爬行动物的蛋化石 ,其中离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部 ,翼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上部的金刚山层。经研究 ,离龙类蛋化石不仅含有胚胎 ,而且为软壳蛋。翼龙类蛋化石没有显示硬壳结构 ,很可能同样为软壳蛋。这些蛋化石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这两类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演化历史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化石 离龙类 热河生物群 翼龙类 胚胎 软壳 晚中生代
下载PDF
贵州关岭生物群双壳类化石的古生态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旭兵 孟繁松 王传尚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1-47,共7页
笔者描述了采集于贵州关岭生物群中4种双壳类化石,即顾氏海燕蛤HalobiakuiChen,平脊海燕蛤HalobiaplanicostaYinetHsü,斜锉蛤未定种Plagiostomasp.和麻生海扇未定种Asoellasp.。标本保存良好,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早—中期。依据... 笔者描述了采集于贵州关岭生物群中4种双壳类化石,即顾氏海燕蛤HalobiakuiChen,平脊海燕蛤HalobiaplanicostaYinetHsü,斜锉蛤未定种Plagiostomasp.和麻生海扇未定种Asoellasp.。标本保存良好,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早—中期。依据双壳类化石的古生态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指出在卡尼期早—中期,由于大量淡水的注入,关岭地区海水发生间歇性缺氧(或贫氧)事件,从而导致浮游或假浮游类型为主的双壳类化石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类 贵州关岭 古生态 化石 卡尼期 生物群 海燕 沉积环境 晚三叠世 海水
下载PDF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球状化石元素地球化学浅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烽 高林志 +1 位作者 尹崇玉 王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首次分析了采自贵州瓮安北斗山磷矿区陡山沱组外壁呈瘤状及多边形板片状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包括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和部分稀土元素含量。经初步对比发现:具瘤状及板片状外壁的...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首次分析了采自贵州瓮安北斗山磷矿区陡山沱组外壁呈瘤状及多边形板片状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包括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和部分稀土元素含量。经初步对比发现:具瘤状及板片状外壁的两类球状化石,由内至外常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大体相似,表明归入同一生物大门类的可能性较大;与磷块岩全岩样品相比,球状化石中除了P、Ca含量更高以外,Na、Ni、Zn和Cl有较高的含量,而且S含量和轻稀土元素Ce等含量均偏高,可能表明球状化石在趋于弱还原的沉积环境中被磷酸盐化保存;K、Al、Mg、Ti、Mn、Fe2+和Si等含量均显著低于围岩。由于还缺乏后生动物的相关对比资料,目前还不能为球状微体化石的生物学属性争议提供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确切对比意见,但分析的结果不倾向于归属藻类、硫细菌和海绵动物。这方面的尝试为深化球状化石的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瓮安生物群 陡山沱组 球状微化石 元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湘西震旦系留茶坡组炭质宏化石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孝红 汪啸风 +2 位作者 王传尚 李志宏 陈立德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9年第2期15-30,共16页
初步研究表明,留茶坡组中部黑色页岩中化石呈炭质压膜状保存,主要包括长绳状或带状宏观藻:Chenlidenella spiralis gen.et sp.nov.,Longifuniculum dissutum Steiner,Erdtmann and Chen,1992, Longitaenina triphyllus gen. et sp. nov.... 初步研究表明,留茶坡组中部黑色页岩中化石呈炭质压膜状保存,主要包括长绳状或带状宏观藻:Chenlidenella spiralis gen.et sp.nov.,Longifuniculum dissutum Steiner,Erdtmann and Chen,1992, Longitaenina triphyllus gen. et sp. nov., L. rhodina gen. et sp. nov., L. laceolatus gen. et sp. nov.;直立不分枝的管状宏观藻Longfengshania elongata Duan et Du,1985, L. elliptic-ulum sp. nov, Paralongfengshania oblong sp. nov. Miaohenella hunanensis(Steiner, Erdtmann and Chen,1992), M. rhomba Ding,1996, M. taenina sp. nov., Cystoculum catenuatus gen. et sp. nov.;末端存在二歧式分叉的丝状宏观藻:Sectoralga bibarbatus sp. nov., S. typica Hu,1996,S. capillaceus sp. nov., S. umbellulata Hu,1996和水母状化石Taoyuania ovatoides gen. et sp. nov., Liaonanella giganta sp. nov., Wulingshania canopse gen. et sp. nov.及蠕虫状化石 Wenshanwania simplex gen. et sp. nov.等。从地层对比上看,上述化石可能与伊迪卡拉动物群为同一时期的产物。晚震旦世晚期留茶坡组中类水母化石的出现是我国晚震旦世生物演化史上一次重要事件,以类水母等软躯体动物和高分异度的宏观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藻 类水母化石 蠕虫状化石 武陵山生物群 留茶坡组 晚震旦世 湘西
下载PDF
云南罗平生物群产出层位沉积微相及其化石富集规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白建科 尹福光 张启跃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3-402,共10页
云南罗平上石坎剖面是产出罗平生物群的代表性剖面。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模式,从产化石层位识别出6种沉积微相:灰泥灰岩、生屑粒泥灰岩、粪球粒-生屑泥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生屑泥粒灰岩和砾屑灰岩。通过在化石采掘现场对化石富集层... 云南罗平上石坎剖面是产出罗平生物群的代表性剖面。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模式,从产化石层位识别出6种沉积微相:灰泥灰岩、生屑粒泥灰岩、粪球粒-生屑泥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生屑泥粒灰岩和砾屑灰岩。通过在化石采掘现场对化石富集层位的统计,将产化石层位细分为生物群上层段UFH(Upper Fossil Horizon)和生物群下层段LFH(Lower Fossil Horizon),并进一步探讨了每个层段中沉积微相与化石富集规律的关系,发现化石富集程度高的层段主要发育灰泥灰岩、生屑粒泥灰岩、粪球粒-生屑泥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等4种沉积微相。这种沉积微相组合主要发育在深水、低能的台内盆地环境中,环境水体的滞留、缺氧给生物埋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平生物群 沉积微相 化石富集规律 台内盆地
下载PDF
华南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段艳红 韩健 +1 位作者 张志飞 刘建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8-295,共8页
目的梳理华南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的产出层位、生物面貌和沉积环境。方法对10个华南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除了岩家河生物群之外的9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代表了一系列生活在泥砂质基底的、从... 目的梳理华南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的产出层位、生物面貌和沉积环境。方法对10个华南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除了岩家河生物群之外的9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代表了一系列生活在泥砂质基底的、从时空分布上逐渐过渡的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生物群落。结论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生物群在中晚寒武世应该会有更大规模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软躯体化石生物群 寒武纪
下载PDF
晚震旦世高家山生物群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16
13
作者 华洪 张录易 +1 位作者 张子福 王静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对张录易等 (1992 )所建立的管状骨骼化石Qinella属进行重新修订 ,根据基本宏观特征、壳面装饰和壳壁套管式结构等将QinellashaanxiensisZhang ,LietDong ,1992和QinellalijiagouensisZhang ,LietDong ,1992归入Sinotubulitescienegensi... 对张录易等 (1992 )所建立的管状骨骼化石Qinella属进行重新修订 ,根据基本宏观特征、壳面装饰和壳壁套管式结构等将QinellashaanxiensisZhang ,LietDong ,1992和QinellalijiagouensisZhang ,LietDong ,1992归入SinotubulitescienegensisMcmenamin ,1985 ,而Qinella属征限定为管壳外表面光滑的多层壁套管式结构。对Chenella的属征进行厘定 ,建立ChenellaregularisZhangetHua一新种。根据口部特征的似吸盘状构造 ,建立蠕形动物—新属YudaiellaZhangetH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山生物群 化石新材料 蠕形动物化石
下载PDF
贵州台江凯里生物群中遗迹化石(Gordia)与水母状化石(Pararotadiscus)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约 赵元龙 +1 位作者 林日白 王萍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9,i001,i002,共9页
贵州台江凯里生物群中的遗迹化石 Gordia marina Emmons 常被保存在水母状化石Pararotadiscus guizhouensis Zhao and Zhu 盘体的上下,构成凯里生物群生态特色之一。笔者认为,G.marina 可能系蠕形类造迹动物在层面或近层面觅食或吞食富... 贵州台江凯里生物群中的遗迹化石 Gordia marina Emmons 常被保存在水母状化石Pararotadiscus guizhouensis Zhao and Zhu 盘体的上下,构成凯里生物群生态特色之一。笔者认为,G.marina 可能系蠕形类造迹动物在层面或近层面觅食或吞食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所形成。生活于清澈陆棚环境一定水域的 P.guizhouensis,由于突发性快速沉积事件的发生,改变了海水的物化条件,而被“毒死”,并随沉积物安静地沉落于弱氧化—还原环境的海底。在较为缓慢的腐烂过程中,营食沉积物的 G.marina 造迹生物觅食于 P.guizhouensis 盘体上下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中。随着沉积物的增厚,P.guizhouensis 生物尸体周围的微环境还原性增强,腐烂过程很快被终止,P.guizhouensis 生物软体得以保存,浅层或层面觅食性造迹生物亦随即离去,留下其生活活动的潜穴。同时通过研究,还认为 G.molassica(Heer)与G.marina 为同义名,可能为 G.marina 造迹生物的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水母状化石 凯里生物群 中寒武世 贵州
下载PDF
我国早期后生动物群的特异埋藏机理探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瑞东 赵元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1-165,共5页
通过对早期后生动物群产出层位的沉积特征、沉积层序和化石埋藏特征的研究,认为在海湾和局限海环境,早期后生动物群往往产于海侵体系中,而陆棚环境则保存在低水位体系;同时提出了两种早期后生动物群埋藏保存机理,一种是沉积事件(... 通过对早期后生动物群产出层位的沉积特征、沉积层序和化石埋藏特征的研究,认为在海湾和局限海环境,早期后生动物群往往产于海侵体系中,而陆棚环境则保存在低水位体系;同时提出了两种早期后生动物群埋藏保存机理,一种是沉积事件(风暴流或浊流)破坏了生物生态环境,使生活在正常环境中的生物大量死亡,并被快速埋藏保存;另一种是海平面脉动引起环境变化,使早期后生动物死亡,在还原环境下埋藏保存。因此,认为海平面变化与早期后生动物群的埋藏保存有着密切关系。在提出两种早期后生动物群特异埋藏机理的基础上,并认为由前寒武纪至寒武纪,只要沉积环境、沉积序列类似,就有可能发现早期后生动物群,这对寻找新的早期后生动物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后生动物群 埋藏学 古动物 前寒武纪
下载PDF
陕南末元古代高家山生物群主要化石类群及其特征 被引量:17
16
作者 华洪 张录易 +1 位作者 张子福 王静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7-515,共9页
末元古代高家山生物群是以骨骼化石为主 ,兼有软躯体后生动物及宏观藻类化石的一个多门类化石组合 ,是目前已知最早且最为多样化的骨骼化石生物群。化石主要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高家山段中上部 ,时限约5 6 5— 5 43Ma。目前虽然尚难对其... 末元古代高家山生物群是以骨骼化石为主 ,兼有软躯体后生动物及宏观藻类化石的一个多门类化石组合 ,是目前已知最早且最为多样化的骨骼化石生物群。化石主要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高家山段中上部 ,时限约5 6 5— 5 43Ma。目前虽然尚难对其进行系统的生物学分类 ,但根据化石的形态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群 ,即具矿化壁的骨骼类群 ,包括管状化石、锥管状化石、瓶状化石、球状化石、杯状化石和疑难化石等 ,以及蠕形动物化石类群 ,遗迹化石类群和宏观藻类化石类群等。还选取与其同时代且特征较为相似的峡东西陵峡生物群和南非纳米比亚纳玛生物组合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古代 高家山生物群 化石类群 陕南地区
下载PDF
瓮安生物群中海绵化石的新证据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芳 朱士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9-291,T001,T002,共5页
近年来笔者依据现存的瓮安生物群中一些海绵及动物胚胎化石标本的研究,对那些可能的球形海绵体及有争议的海绵幼虫标本进行了简略的评述。本文提供的保存完好的具单轴骨针的球形海绵体化石及可能的海绵幼虫标本,对于陡山沱期出现海绵动... 近年来笔者依据现存的瓮安生物群中一些海绵及动物胚胎化石标本的研究,对那些可能的球形海绵体及有争议的海绵幼虫标本进行了简略的评述。本文提供的保存完好的具单轴骨针的球形海绵体化石及可能的海绵幼虫标本,对于陡山沱期出现海绵动物的推测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化石 瓮安生物群 磷块岩 陡山沱组 动物胚胎化石 球形海绵体 单轴骨针
下载PDF
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两种埋藏相的化石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方臣 朱茂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6,共12页
通过昆明海口马房村同一个采坑的化石连续采集和统计,对澄江化石库中两种埋藏相(以事件层泥岩和背景层泥岩所代表)内化石保存和组合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事件层内化石量并不随单一事件层厚度变化而变化。物种在剖面上不同层位... 通过昆明海口马房村同一个采坑的化石连续采集和统计,对澄江化石库中两种埋藏相(以事件层泥岩和背景层泥岩所代表)内化石保存和组合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事件层内化石量并不随单一事件层厚度变化而变化。物种在剖面上不同层位的事件层内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单层富集现象;而背景层内的化石含量与背景层的沉积厚度有关,背景层的沉积厚度越厚,化石数量就越多。(2)事件层与背景层内化石组合和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事件层内化石组合与背景层内化石组合相比具有更多的物种组成和更复杂的古群落结构;而背景层内化石组合面貌单调,在剖面上保持稳定。(3)事件层内化石生物体腐烂发生在埋藏之后,绝大多数化石生物是被活埋后保存下来的;而背景层内化石主要表现为外壳和弱矿化有机质生物表皮在海床表面长时间停滞而堆积形成,明显受到时间均衡作用(time-average)的影响。(4)事件层内化石在埋藏前无搬运作用,或发生近原栖息地的快速搬运,埋藏后无生物扰动。背景层内大量壳体相连的双瓣壳节肢动物化石和完整海绵体化石的存在则表明,背景层代表一个低氧、低能并具有有限生物扰动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江动物群 化石组合 埋藏学 早寒武世 云南
下载PDF
震旦纪晚期管壳化石类群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录易 华洪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6-333,共8页
扼要介绍陕西宁强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高家山段种类繁多 ,保存精美 ,实属国内外所罕见的管壳化石类群 ,该类化石暂按管壳形态结构分为单层管壳类和多层管壳类。前者以Chenella为代表 ,后者又分具套管式结构类以Sinotubulites为代表和具叠... 扼要介绍陕西宁强地区震旦系灯影组高家山段种类繁多 ,保存精美 ,实属国内外所罕见的管壳化石类群 ,该类化石暂按管壳形态结构分为单层管壳类和多层管壳类。前者以Chenella为代表 ,后者又分具套管式结构类以Sinotubulites为代表和具叠锥套合式结构类以cloudinids为代表。类似管壳化石在世界已有 11个产地 ,层位稳定 ,对于末元古纪的时代划分和揭示早期动物的演化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前寒武纪与寒武纪生物演化的连续性 ,寒武纪之初生物“大爆发”并非“突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化石类群 高家山生物群 震旦纪晚期
下载PDF
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段底部和下段的遗迹化石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约 徐一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9-478,共10页
贵州瓮安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段产有保存良好的具有生物多样化特征、包含多种门类磷质球粒状化石库的"瓮安生物群",成为地球早期生物特别是早期后生动物和动物胚胎化石研究的焦点地区。描述了产自瓮安陡山沱组"瓮... 贵州瓮安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段产有保存良好的具有生物多样化特征、包含多种门类磷质球粒状化石库的"瓮安生物群",成为地球早期生物特别是早期后生动物和动物胚胎化石研究的焦点地区。描述了产自瓮安陡山沱组"瓮安生物群"产出层位底部和之下层位的3个后生动物遗迹:Wenganichnus nanbaoensis(ichnogen.et ichnosp.nov.)为具有衬里和半月形回填构造的微弯曲的潜穴管;Doushantuoichnus curvatus(ichnogen.et ichnosp.nov.)为具有细小横纹脊的中沟和两排呈叠瓦状排列的小羽叶状凸起的表生迹;?Planolitesichnosp.为任意弯曲的、与围岩岩性略有区别的长线状底迹突起。遗迹化石的形态特征表明它们的造迹生物为沿一定方向运动的、背部与腹部以及前部与后部分化的、两侧对称的蠕虫状后生动物,而非沉积构造。"瓮安生物群"中后生动物的卵和胚胎化石可能系不易保存的软躯体动物的卵和胚胎在水动力作用下与沉积物一起被搬运、沉积,埋藏于较高能浅水环境并处于休眠状态,且被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后生动物 瓮安生物群 陡山沱组 埃迪卡拉系 贵州瓮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