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ft-tissue manag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lower-extremity trauma
1
作者 Sammy Othman Said C.Azoury +2 位作者 Kevin M.Klifto LScott Levin Stephen J.Kovach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22年第1期233-242,共10页
Soft-tissue management and subsequent salvage of the lower extremity following trauma has long presented difficult challenges to the plastic surgeon.Trauma to the lower extremity can produce long-term sequelae consist... Soft-tissue management and subsequent salvage of the lower extremity following trauma has long presented difficult challenges to the plastic surgeon.Trauma to the lower extremity can produce long-term sequelae consisting of psychological trauma,functional deficits,and increased costs to the healthcare system.Avoiding incorrect management is important,and is compounded by the fact that few guidelines exist on appropriate treatment and patient counseling.This study aims to describe the authors’experience at a large limb salvage center in order to further delineate management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nstructive surgery TRAUMA lower extremity MICROSURGERY soft-tissue
原文传递
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鹏瑞 吴国平 +3 位作者 石少辉 张伟 张群 聂少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60-766,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的13例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4~55岁;股... 目的:探讨采用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的13例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4~55岁;股骨4例,胫骨9例;创伤性骨髓炎10例,血源性骨髓炎3例。13例患者的骨髓炎Cierrny-Mader解剖分型均为Ⅲ型局限型。观察患者骨愈合、创面愈合、术后并发症及关节活动度情况。采用Paley评价标准观察骨性结果和功能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拆除外固定架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70个月,搬移时间54~158 d,带架时间6.8~19.5个月,外固定指数每厘米1.23~1.60个月。根据Paley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13例;功能结果,优12例,良1例。2例患者对合端愈合不良,经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1例患者延长部位骨痂矿化欠佳,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后愈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无骨髓炎复发,无再骨折发生,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轴向偏移,均对下肢外观及功能满意。术前膝、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0°~150°、35°~80°,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10°~140°、30°~75°。结论: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的疗效确切,可简化外固定架构型,减少固定针数,降低针道感染发生率,减短外固定架佩戴时间,但该术式技术要求较高,且需注意延长区骨痂生长及对合端骨愈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长骨 半侧骨段缺损 半侧骨段纵向搬移 骨感染
下载PDF
Free tissue transfer for lower extremity trauma in the pediatric patient
3
作者 Sammy Othman Denis Knobel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22年第1期529-538,共10页
Aim:The utilization of free-tissue transfer secondary to traumatic lower extremity defects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is scarcely described.Factors include microsurgeon inexperience,inadequate center resources,and fe... Aim:The utilization of free-tissue transfer secondary to traumatic lower extremity defects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is scarcely described.Factors include microsurgeon inexperience,inadequate center resources,and fear of historically described poor surgical outcomes.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more recent articles describing free-flap microsurgical reconstruction for these defects.Method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 conducted through the online databases PubMed,Embase,and Web of Science,examining for articles with at least 20 subjects utilizing free-tissue transfer for soft-tissue defects of the pediatric(aged 18 and younger)lower extremity following traumatic etiology since 2005.Outcomes included flap failure,return to the operating room,and functional status,where available.Results:Seven studies were deemed appropriate for inclusion,with a total of 243 flaps included.Motor vehicle and motorcycle accidents were greater than 75%of total etiology.Most defects involved the foot or ankle(65.1%).In total,perforator flaps compromised the majority of flaps(54%),with the most common being the anterolateral thigh,the scapular/parascapular,and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flaps.Less common perforators included the groin flap,tensor fascia lata,radial forearm,lateral arm,and thoracodorsal perforator flap.Muscle-based flaps were less common(46%),with the latissimus dorsi and rectus muscle flaps composing the majority.The most commonly used recipient vessel was the anterior tibialis(49.5%)and posterior tibialis vessels(45.3%).Most studies performed reconstruction within 7-10 days of presentation.There was a cumulative 6.5%flap failure rate.Conclusion:Free tissue transfer for pediatric lower extremity trauma is an important tool that likely leads to powerful outcomes.Recent trends indicate increasing usage of perforator flaps.This study shows that based on existing data,free flap utilization for pediatric patients is an adequate modality for repair,and may warrant greater consideration moving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nstructive surgery pediatric trauma pediatric lower extremity MICROSURGERY soft-tissue freetissue transfer
原文传递
Tackling bone loss of the lower extremity:vascularized bone grafting
4
作者 Christine V.Schaeffer John T.Stranix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22年第1期254-263,共10页
Post-traumatic lower extremity bone loss in the setting of high-energy trauma can occur acutely as a result of an open fracture and surgical debridement,or secondarily as a result of nonunion or infection.Several tech... Post-traumatic lower extremity bone loss in the setting of high-energy trauma can occur acutely as a result of an open fracture and surgical debridement,or secondarily as a result of nonunion or infection.Several technique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bony defects,including 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s,vascularized bone grafts and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Herein,the authors review the role of vascularized bone grafts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traumatic bone loss in the lower extrem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ized bone segmental defect
原文传递
顺行及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朝晖 刘利 +5 位作者 刘振武 杨朝峰 尤月江 颜继英 王爱巧 武润平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7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及逆行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顺行(4例)及逆行(1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16~55岁。其中足背5例,足跟3例,踝部1例,胫骨远端6例,胫骨近端及膝部4例。8例...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及逆行转移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顺行(4例)及逆行(1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16~55岁。其中足背5例,足跟3例,踝部1例,胫骨远端6例,胫骨近端及膝部4例。8例为避免神经血管束与皮瓣脱套,连同少量腓肠肌纤维一起带入皮瓣;3例采用不带皮切取筋膜瓣的方式,以改善静脉回流。皮瓣切取面积6 cm×5 cm^16 cm×8 cm。结果:15例皮瓣成活,随访2个月~1年,皮瓣质地满意。2例部分坏死,2例皮瓣有水泡、边缘坏死或部分表皮坏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丰富,覆盖范围广,是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分离皮瓣时注意保护上下节段动脉的血供,同时改善皮瓣的静脉回流,可大大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皮瓣 组织缺损 下肢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骨搬移技术对严重下肢感染骨缺损的治疗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辉 王爱民 +5 位作者 沈岳 曾礼学 赵玉峰 孙红振 郭庆山 唐颖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对32例下肢感染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探讨下肢感染骨缺损的细菌学特点、治疗策略以及治疗中常见的困难。方法32例下肢感染骨缺损患者中,男26例,女6例,17~50岁,平均34岁,股骨感染骨缺损11例,胫骨感染骨缺... 目的对32例下肢感染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探讨下肢感染骨缺损的细菌学特点、治疗策略以及治疗中常见的困难。方法32例下肢感染骨缺损患者中,男26例,女6例,17~50岁,平均34岁,股骨感染骨缺损11例,胫骨感染骨缺损21例,病程1个月至3年,平均1.2年。感染最早发生时间为骨折术后3d,最迟为3个月。其中开放性骨折27例,闭合性骨折5例,均行清创,灌洗引流、内固定取出、外固定支架固定、截骨延长骨搬移术。结果术前、术中细菌学培养32例均为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0例,溶血性链球菌6例,其他细菌6例。术后对27例患者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全部得到愈合,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个月。结论(1)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下肢骨折术后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2)下肢感染骨缺损手术治疗难度大,术前应作好周密的准备,不要轻易尝试;(3)手术方法采用I期或Ⅱ期清创、骨搬移术,手术清创应尽量彻底、去除死骨、术后敏感抗生素灌洗;(4)I期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感染骨缺损死腔可以提高疗效,有利于Ⅱ期骨搬移;(5)术后科学的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感染骨缺损 外固定支架 骨搬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7
作者 周荣 金光哲 +7 位作者 巨积辉 魏诚 刘跃飞 赵强 李雷 李建宁 刘新益 侯瑞兴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4cm×6cm~23cm×12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4cm×6cm~23cm×12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4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溃疡发生,8例获保护性感觉,骨折愈合后下肢可负重行走。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损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 移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创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周钢 邱勋永 +2 位作者 王快胜 马心赤 王和驹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比较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分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患处外观及功能改变。方法 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52例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5例,腓肠神经营养... 目的比较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分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患处外观及功能改变。方法 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52例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7例,术后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时使用改良Weber临床缺陷评分系统对患肢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微小皮瓣坏死(<10%)发生率: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为8.7%,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12.0%;部分皮瓣坏死(≥10%)发生率: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为8.7%,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4.0%。完全坏死仅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发生2例。改良Weber临床缺陷评分: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组(6.17±1.35)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8.92±1.73)分,但仅在"肿胀"项评分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术后受区外观较好,对供区功能改变影响较小,而术后发生坏死的风险也并不高于传统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因此可以作为小腿远端、足、踝部分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软组织缺损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下肢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修复 被引量:2
9
作者 董茂龙 胡大海 +3 位作者 朱雄翔 郑朝 韩军涛 徐明达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下肢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6-01~2008—12,我科应用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肩胛皮瓣、足背皮瓣、腓骨骨皮瓣对36例严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结果:术后34例完全存活,2例股前外...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下肢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6-01~2008—12,我科应用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肩胛皮瓣、足背皮瓣、腓骨骨皮瓣对36例严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结果:术后34例完全存活,2例股前外侧皮瓣远端部分坏死2~3cm,给予清除坏死部分的皮瓣组织后植皮,伤口愈合;随访3个月~3年,皮瓣质地良好,下肢功能改善和最大限度保留。结论:游离皮瓣修复下肢严重软组织缺损,根据损伤部位、范围、伤情选择不同的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游离皮瓣 创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结构性修复下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运发 张光明 +2 位作者 徐中和 侯之启 王建炜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6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肿瘤保肢中应用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结构性修复下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17例患者下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进行结构性修复... 目的探讨骨肿瘤保肢中应用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结构性修复下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17例患者下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进行结构性修复。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6~34岁。骨缺损部位:股骨8例,胫骨9例。骨缺损范围12~25cm,平均16.6cm。采用自体腓骨15~28cm,平均18.3cm;异体骨11~24cm,平均16.1cm。自体腓骨干14例,腓骨近段3例,均携带监测皮岛;捆绑式复合移植3例,嵌套式14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20.2个月,供、受区创口均I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Mankin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76.47%。结论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结构性修复下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缺损 骨移植物 修复 下肢
下载PDF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
11
作者 田恒进 盛辉 +2 位作者 靖树林 王志勇 张治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3期32-33,4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2007年~2010年对足踝部、跟部、胫前下1/3伴有骨、肌腱和钢板外露创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前常规行多普...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2007年~2010年对足踝部、跟部、胫前下1/3伴有骨、肌腱和钢板外露创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前常规行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和下肢静脉造影,术中必要时将小隐静脉与浅静脉吻合。结果临床应用16例患者,其中14例应用该皮瓣修复,2例同时将小隐静脉与创面附近浅静脉吻合,皮瓣均一期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创面手术简便,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软组织 缺损 修复 腓肠神经
下载PDF
骨搬运治疗下肢长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蒲超 唐付林 +4 位作者 庄家林 王甸平 周小平 俞小平 丁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4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骨搬运治疗下肢长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8例下肢长段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骨瓣修复,观察组实施... 目的探讨骨搬运治疗下肢长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8例下肢长段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骨瓣修复,观察组实施骨搬运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搬运技术用于下肢长段骨缺损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还可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下肢长段骨缺损 骨搬运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余业文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5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邻近带蒂皮瓣修复,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手指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改... 目的探讨邻近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邻近带蒂皮瓣修复,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手指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TAM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针对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邻近带蒂皮瓣修复能改善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带蒂皮瓣修复 拇指软组织缺损 下肢功能恢复情况 日常生活能力 疼痛
下载PDF
膜诱导技术对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局部循环及骨愈合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葆青 杨洋 +2 位作者 黄郁凯 齐勇 孙鸿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究膜诱导技术对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局部循环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的90例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和观察组(膜诱导技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的骨愈合效果... 目的:探究膜诱导技术对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局部循环及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的90例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和观察组(膜诱导技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的骨愈合效果、关节功能、手术前后的局部循环指标及骨愈合相关指标。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骨愈合效果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局部循环指标及骨愈合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观察组的局部循环指标及骨愈合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膜诱导技术对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局部循环及骨愈合的改善作用较好,在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诱导技术 下肢感染性骨缺损 局部循环 骨愈合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慧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舒适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负担和影响。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蒂部扭曲...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舒适护理,以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负担和影响。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蒂部扭曲皮瓣缺血坏死、压疮、创面感染扩散等并发症。结论:舒适护理使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精神放松、心情愉悦,由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配合,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体现了有针对性的对个体差异实施的"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 创伤 下肢软组织缺损 舒适护理
下载PDF
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6
作者 魏人前 李颂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5-456,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8月~2004年12月应用小腿外侧岛状皮瓣顺行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5例,逆行修复足跟、足背软组织缺损10例,游离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3例。结果术后... 目的报道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8月~2004年12月应用小腿外侧岛状皮瓣顺行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5例,逆行修复足跟、足背软组织缺损10例,游离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3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出现动脉危象,经拆除蒂部缝线,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危象解除;1例因术中意外损伤腓静脉出现皮瓣静脉危象,术后切开皮瓣边缘皮肤放血并局部滴注肝素液1周,皮瓣成活。本组均获随访2个月~1年,皮瓣无臃肿,弹性好。结论小腿外侧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供区隐蔽等优点,是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外侧皮瓣 下肢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乔永军 张晓瑞 杨文学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评估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行骨搬运技术,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手术后骨缺... 目的:评估骨搬运技术在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行骨搬运技术,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手术后骨缺损长度与软组织缺损面积较术前相比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股骨骨折患者手术后髋关节与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明显升高,胫骨骨折患者手术后膝关节与踝关节功能评分亦有显著提升,表明经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P<0.05)。此外,术后发生针道感染率为19.35%,经护理后得到较好控制。结论: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效果显著,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骨折部位愈合加快,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运 下肢创伤 骨缺损
下载PDF
微血管吻合器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平 甘干达 将钦柏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收治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29~48岁,平均38.6岁;机器压砸伤11例,道路交通...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收治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29~48岁,平均38.6岁;机器压砸伤11例,道路交通伤25例;新鲜创面15例(伤后1~3h急诊入院),陈旧性损伤创面21例,合并其他损伤时予骨折复位、肌腱缝合后创面经清创彻底无感染。患者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重建术,根据术中血管吻合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吻合器组,各18例。传统组行传统显微镜下血管缝合,微血管组使用美国Synovis Micro联合有限公司GEM微血管吻合装置COUPLER吻合血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静脉血管吻合时间、缺血再灌注时间、血管通畅率及术后1周皮瓣存活情况,探究微血管吻合器的临床疗效。结果吻合器组静脉血管吻合时间(6.15±1.26)min与传统组(17.31±2.68)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组缺血再灌注时间(26.68±5.11)min与传统组(78.47±11.87)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管通畅率吻合器组100%优于传统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组术后优于传统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吻合器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下肢 微血管吻合器 游离皮瓣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修复下肢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新海 孙书海 +1 位作者 孙同新 房波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26-528,共3页
目的应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修复下肢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方法临床应用脐旁皮瓣修复下肢不同部位的软组织缺损23例。修复部位:胫前10例,足背6例,足底5例,踝2例。结果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2个月~3年,成活的皮瓣外观良好... 目的应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修复下肢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方法临床应用脐旁皮瓣修复下肢不同部位的软组织缺损23例。修复部位:胫前10例,足背6例,足底5例,踝2例。结果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2个月~3年,成活的皮瓣外观良好。结论胸脐皮瓣为腹壁下动脉供血,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可切取面积大且易于切取,适宜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尤其适用于巨大面积的纵向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下肢 软组织缺损 动脉
下载PDF
The keystone-design perforator-based flap for leg defects: a synthesis of philosophies 被引量:1
20
作者 Jerry R.John Jyoshid R.Balan +2 位作者 Satyaswarup Tripathy Ramesh Kumar Sharma Chandan Jadhav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
Aim:The classical keystone-design flap,although elegantly employed for various trunk defects,has limited movement on the leg.This study aims to modify the keystone–design flaps for leg defects.Methods:A keystone-desi... Aim:The classical keystone-design flap,although elegantly employed for various trunk defects,has limited movement on the leg.This study aims to modify the keystone–design flaps for leg defects.Methods:A keystone-design flap,in which perforators are identified and dissected,is described specifically for elliptical defects overlying the tibia.Results:It retains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perforator island flap concept as well as the keystone-design philosophy.Conclusion:The technique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ies of raising such flaps over various areas of the leg is outl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P KEYSTONE leg defect lower extremity reconstruction perforator island fla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