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of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nodulation by Vicia villosa to soil conditions:Evidence from δ^(13) C and δ^(15) N isotopes 被引量:1
1
作者 Piao Hechun Liu Congqia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2年第2期111-119,共9页
Vicia villosa is an annual legume plant,and is mainly used for green manure by farmers in southwest China.Field growth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six plots.The concentrations of mineral nutrients and soluble sugar,... Vicia villosa is an annual legume plant,and is mainly used for green manure by farmers in southwest China.Field growth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six plots.The concentrations of mineral nutrients and soluble sugar,and the change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within and among organs of Vicia were deter- mined.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gume growth were found in response to soil type and its moisture conditions.The Vicia villosa was relatively well adapted to growth in limestone soils than sandstone soils.The distribution of sugar concentrations andδ1 3C-differences between roots and leaves indicate that the translocation of sugars from leaves to roots may be restricted by soil drought.Therefore,there was an inhibition of Pi distribution from roots to leaves, resulting in over optimum threshold of N/P ratio.Those may originate from the feedback regulation in the legume, where soluble sugar could not be distributed from leaves to roots.The results ofδ1 5N values in tissues suggest that there should be different preferential use of nitrogen resource by legum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nodules:before nodule formation the legume preferentially utilizes inorganic nitrogen from soils,but afterwards the nitrogen should be mainly from N2-fixation.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ack of nodulation development,except for S2,should be ascribed to the factor controlling bi-direction nutrient transfer,which should be efficiency of establishment symbiosis with arbuscular mycorrhiza before nodulation formation.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species of Vicia villosa should be a legume associated with dual symbiosis with rhizobia and mycorrhiz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组成 土壤条件 根瘤形成 毛苕子 生物量 豆科植物 可溶性糖 反应
下载PDF
放牧对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生态系统土壤δ^(15)N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青青 安沙舟 +4 位作者 于辉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张沛 张玲卫 禹朴家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0-1266,共7页
测定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优势植物种针茅(Stipa capillata)、羊茅(Festuca ovina)、短柱苔草(Carex turkestanica)、博乐绢蒿(Seriphidium borotalense)根际0-10 cm土壤和非根际10-20、20-30 cm土层土壤稳定性N同位素和全氮含量,通过对... 测定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优势植物种针茅(Stipa capillata)、羊茅(Festuca ovina)、短柱苔草(Carex turkestanica)、博乐绢蒿(Seriphidium borotalense)根际0-10 cm土壤和非根际10-20、20-30 cm土层土壤稳定性N同位素和全氮含量,通过对比放牧和围封草地优势植物根际土壤δ^(15)N的变化,分析不同利用方式对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和不同土层深度土壤δ^(15)N的影响。结果表明,天山北坡山地草原生态系统土壤δ^(15)N值在2.25‰~16.03‰变化,放牧显著降低了表层0-10 cm土壤δ^(15)N值;放牧草地0-30 cm土壤δ^(15)N值(7.14‰±0.67‰)整体上比围封(6.95‰±0.34‰)增加了2.8%,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和围封条件下天山北坡山地草原土壤δ^(15)N值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显著增加(P<0.05),且土壤δ^(15)N值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放牧对天山北坡山地草原不同植物种根际土壤δ^(15)N的影响程度不同,放牧草地的针茅和羊茅0-30 cm土壤δ^(15)N分别比围封草地的高17%和53%,但放牧降低了短柱苔草和博乐绢蒿0-30 cm土壤δ^(15)N,且对短柱苔草的降低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围封 土壤δ15n 山地草原生态系统
下载PDF
荒漠草地土壤^(15)N同位素对水分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禹朴家 徐海量 +3 位作者 王炜 张鹏 赵新风 傅荩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影响δ15N格局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时间、地形和土地利用等,而水分是干旱区植被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对调节荒漠草地稳定性N同位素具有重要作用。利用15N标记法,通过不同的增水处理,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氮素标记样地和未标记样地土... 影响δ15N格局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时间、地形和土地利用等,而水分是干旱区植被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对调节荒漠草地稳定性N同位素具有重要作用。利用15N标记法,通过不同的增水处理,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氮素标记样地和未标记样地土壤N同位素对水分变化的响应,得出以下结论:(1)增水处理增加了对土壤水分的补给,随着增水量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不断增加;(2)研究区土壤δ15N值变化范围为12.19‰~13.33‰,增水处理对未标记样地土壤δ15N值并没有显著的影响;(3)添加氮素后,样地土壤δ15N值明显升高。随着增水量的增加,土壤总δ15N呈现出典型的倒"U"型曲线,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δ15N值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4)标记样地50-100 cm土层土壤δ15N值要明显高于非标记样地,表明标记样地土壤中添加的稳定性15N同位素仍在向更深的土层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5n 增水处理 土壤 荒漠草地
下载PDF
南极海洋动物粪土源N_2O稳定同位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白波 朱仁斌 +1 位作者 徐华 刘雅淑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5-225,共11页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土壤是全球N2O的重要排放源。通过测定土壤源N2O中N、O同位素值,可以有效识别N2O的来源途径。本文采集了南极法尔兹半岛两个地点的海豹粪土(HS和GS)、阿德雷岛两个地点的企鹅粪土(AB和AF)以及东南极的帝企鹅粪...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土壤是全球N2O的重要排放源。通过测定土壤源N2O中N、O同位素值,可以有效识别N2O的来源途径。本文采集了南极法尔兹半岛两个地点的海豹粪土(HS和GS)、阿德雷岛两个地点的企鹅粪土(AB和AF)以及东南极的帝企鹅粪土(DQ和DQT),在室内对所采集的样品分别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冻融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在厌氧条件下比有氧条件下排放了更多的N2O。土壤排放的N2O与当地大气N2O相比普遍贫15N和18O。除DQT和HS外,δ15N和δ18O在有氧和厌氧培养下均呈现很好的正相关性。N2O排放量下降的同时伴随着培养瓶内剩余N2O中δ15N和δ18O值的增加,证实N2O还原为N2的过程会引起重同位素富集。高的水分含量有利于土壤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使释放的N2O气体富集重同位素;pH值也会影响N2O的同位素组成,低pH会引起δ15N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南极土壤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δ15n和δ18O
下载PDF
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氮同位素分异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汪智军 梁轩 +1 位作者 贺秋芳 袁道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4970-4976,共7页
利用氮同位素自然丰度(δ15N)法研究了重庆青木关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氮同位素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土壤1δ5N受不同的植被、地质和土地利用等影响而具有明显的横向和垂向分异特征,具体表现为:0—20 cm层土壤1... 利用氮同位素自然丰度(δ15N)法研究了重庆青木关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氮同位素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土壤1δ5N受不同的植被、地质和土地利用等影响而具有明显的横向和垂向分异特征,具体表现为:0—20 cm层土壤1δ5N与植物体1δ5N具有显著相关性,该层土壤1δ5N大小为草地土(4.79‰)>退耕还林土(4.77‰)>稻田土(4.28‰)>旱地土(4.25‰)>灌丛土(3.82‰)>针叶林土(3.81‰)>砂岩区针叶林土(3.40‰);20—40 cm层土壤δ15N大小为砂岩区针叶林土(5.21‰)>退耕还林土(5.10‰)>草地土(5.01‰)>稻田土(4.88‰)>灌丛土(4.70‰)>旱地土(4.55‰)>针叶林土(4.26‰);40 cm以下土壤1δ5N差异较小,灌丛最高,旱地最低。总体上,砂岩区林地土壤除表层贫化15N外,其余各层均富集15N,且分异较小。而岩溶区土壤δ15N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异特征,特别是灌丛林,表现为40 cm以上的土壤贫化15N,且变化较大,其中0—10 cm土壤δ15N受植物凋落物影响而较低,10—20 cm土壤δ15N受微生物作用影响稍显偏高,20—30 cm土壤δ15N随微生物活动减弱而有所降低;40 cm以下土壤矿化程度较大而富集15N,且变化较小。除受植被类型影响外,岩溶区土壤1δ5N还受其偏碱、富钙、高粘粒含量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农业施肥活动等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壤氮同位素 分异特征 青木关
下载PDF
^15N自然丰度法在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姚凡云 朱彪 杜恩在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6-352,共7页
随着氮沉降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植物和土壤的氮同位素组成记录了氮循环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并且具有测量简单以及不受取样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点,所以氮同... 随着氮沉降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植物和土壤的氮同位素组成记录了氮循环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并且具有测量简单以及不受取样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点,所以氮同位素自然丰度法被用于氮循环的研究中。该文从氮循环过程中植物和土壤的氮分馏入手,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植物和土壤氮自然丰度在预测生态系统氮饱和和氮循环长期变化趋势中的应用;总结了利用树轮δ15N法研究氮循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循环 植物 土壤 δ15n
原文传递
集约化生产对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及δ^(13)C和δ^(15)N同位素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广容 HAO Xiying +2 位作者 李春莉 王自林 李永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1-757,共7页
集约化生产下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变化是衡量土壤肥力持久性的重要指标.对常规水稻-蚕豆轮作地、露地蔬菜地、3年塑料大棚地和10年以上塑料大棚地的土壤pH、电导率(EC)、土壤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及δ13C和δ15N同位素丰度进行测定... 集约化生产下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变化是衡量土壤肥力持久性的重要指标.对常规水稻-蚕豆轮作地、露地蔬菜地、3年塑料大棚地和10年以上塑料大棚地的土壤pH、电导率(EC)、土壤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及δ13C和δ15N同位素丰度进行测定,研究了集约化生产程度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稻-蚕豆轮作地相比,露地蔬菜地、3年塑料大棚地和10年以上塑料大棚地0~20 cm耕层土壤pH分别降低1.1、0.8和0.7,而土壤EC分别是水稻-蚕豆轮作地的4.2、4.9和5.2倍;土壤碳、氮含量随塑料大棚地生产年限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水稻-蚕豆轮作地相比,10年以上塑料大棚地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的土壤SOC含量分别下降了54%、46%、60%、63%和59%,土壤TN含量分别下降了53%、53%、71%、82%和85%.农田集约化生产程度显著影响土壤SOC、TN含量和δ13C、δ15N丰度,土壤δ13C丰度与SO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δ13C丰度可作为评价农田土壤碳循环受人为干扰强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生产 土壤 有机碳 总氮 δ13C δ15n
原文传递
基于稳定同位素特征与土壤性质的有机茶身份辨识研究
8
作者 贾丽欣 双睿辰 +2 位作者 邵金良 孟凡乔 吴迪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5,共9页
为探究云南普洱地区有机茶身份辨识特征,完善高原有机茶身份辨识技术,选取云南省普洱市的5个代表性有机种植认证茶园(ZX、LS、CYT、YS、HL)和相邻的5个常规茶园(C-1、C-2、C-3、C-4、C-5),采集300余份茶叶和土壤样本,结合稳定同位素比... 为探究云南普洱地区有机茶身份辨识特征,完善高原有机茶身份辨识技术,选取云南省普洱市的5个代表性有机种植认证茶园(ZX、LS、CYT、YS、HL)和相邻的5个常规茶园(C-1、C-2、C-3、C-4、C-5),采集300余份茶叶和土壤样本,结合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等测定茶叶和土壤的δ15N丰度、δ13C丰度、全氮、全碳、有机碳、碱解氮等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有机茶叶同位素-土壤性质判别模型,并使用Holdout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茶园有机茶叶与相邻常规茶叶相比未表现出一致的δ15N,δ13C值差异规律,因此,使用单一稳定同位素因子难以鉴别有机茶。通过进一步对茶叶和土壤性质进行因子分析,筛选出6个适合判别的特征向量,构建了基于同位素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多元有机判别模型,其判别函数方程为:y=-0.081(茶叶δ15N)+0.819(茶叶δ13C)+0.093(土壤全氮)+2.117(土壤全碳)-0.155(土壤有机碳)+2.870(土壤p H)+4.232,y<0.5为常规茶,判别准确度为92.3%。综上,基于同位素特征值和土壤性质参数指标构建的多元有机判别模型可实现云南省普洱市高原有机茶身份的准确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茶 δ15n δ13C 土壤性质 判别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