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formation and Availability of Various Forms of Zinc in Soils 被引量:2
1
作者 ZOUBANG-JI MORUN-C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5-44,共10页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vailability of various forms of Zn applied into a cinnamon soil and a carbonate meadow soil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fertilizer-P on them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field experiment method and ...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vailability of various forms of Zn applied into a cinnamon soil and a carbonate meadow soil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fertilizer-P on them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field experiment method and chemically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Zn added into the soils was found to be rapidly transformed into the various forms. In the cinnamon soil, the amount of Zn transformed into the carbonate bound form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carbonate bound form was proven by the analyses of intensity factor and capacity factor to be the primary available Zn pool.But in the carbonate meadow soil, the Zn transformed was relatively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various forms though the amount of Zn transformed into the Mn-oxide bound form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organically bound, Mn-oxide bound and amorphous Fe-oxide.bound forms were found to be the main available Zn pool. Fertilizer-P took part in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available Zn in the soils to a certain degree. In the carbonate meadow soil, application of P fertilizer probably aggravated Zn deficiency at low Zn rate, while it was favorable to the storage of available Zn in the case of high Z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acity factor carbonate meadow soil cinnamon soil intensity factor P effect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新疆伊犁托乎拉苏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武玉鑫 梁飞 +5 位作者 崔东 刘文新 刘淑琪 吕立琴 刘璇 黄菊英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49,共9页
放牧是草原重要的利用方式和管理手段,为了探究放牧强度对伊犁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伊犁托乎拉苏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轻度(LG)、中度(MG)和重度(HG)等不同放牧强度,载畜率水平分别为0、0.45、1.35和2.50只羊/h... 放牧是草原重要的利用方式和管理手段,为了探究放牧强度对伊犁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伊犁托乎拉苏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轻度(LG)、中度(MG)和重度(HG)等不同放牧强度,载畜率水平分别为0、0.45、1.35和2.50只羊/hm^(2),放牧2年后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土壤,检测土壤容重、pH、有机质、氮磷钾等指标,分析放牧强度对伊犁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究合适的放牧强度。结果表明:(1)各土层土壤容重、pH均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呈现出波峰变化,2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出“单峰”增长趋势,0~40 cm土壤累积有机碳储量呈现出“U型”变化;(3)0~20 cm全氮和速效磷均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呈现出“U型”变化;0~20 cm土壤速效钾和20~40 cm全氮、速效钾均呈现出“单峰”增长趋势;20~40 cm速效磷含量呈现出波峰变化;(4)将放牧强度与土壤各指标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发现最适载畜量在1.09~1.89只羊/hm^(2)范围内,最佳载畜量均值为1.44只羊/hm^(2)。因此,从土壤理化性质角度分析,中度放牧更适合新疆伊犁托乎拉苏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载畜量 托乎拉苏草原 土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酸雨区森林土壤酸缓冲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波 王云琦 +4 位作者 王玉杰 郭平 刘春霞 唐晓芬 孙素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3,共7页
为探讨酸雨区森林土壤的酸缓冲机制,采集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灌木林)不同土层土壤样品,研究森林土壤酸缓冲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同一土壤在不同的pH阶段其酸缓冲能力相差很大,这是由于... 为探讨酸雨区森林土壤的酸缓冲机制,采集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灌木林)不同土层土壤样品,研究森林土壤酸缓冲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同一土壤在不同的pH阶段其酸缓冲能力相差很大,这是由于土壤不同缓冲机制所造成的。当pH>3.0时,土壤中起主要缓冲作用的是土壤有机质、CEC、交换性Al 3+等;当pH<3.0时,土壤的主要缓冲机制为土壤矿物质的风化,土壤pH成为影响缓冲作用的主要因素。②在pH>3.0时,不同土壤酸缓冲能力相差较大,4种林分土壤平均缓冲能力大小为灌木林(25.58mmol/kg)>常绿阔叶林(23.81mmol/kg)>针阔叶混交林(19.43mmol/kg)>毛竹林(17.12mmol/kg),且同一林分表层土壤酸缓冲能力大于下层土壤。③当pH<3.0时,所有土壤的缓冲能力都急剧增强,pH越低,土壤酸缓冲能力越强,在同一pH阶段不同土壤酸缓冲能力相近。④按照对酸害容量划分,4种林分土壤全部属于易受害、稍易受害土壤,酸沉降极易对植物造成伤害,强烈建议对缙云山森林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其土壤pH值和酸缓冲能力,同时,加大对环境的监控,减小酸雨发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土壤酸缓冲能力 土壤酸缓冲容量 土壤酸害容量
下载PDF
温度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Q/I)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金继运 高广领 +1 位作者 王泽良 张乃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Q/I)关系的影响。在5,25和40℃三种温度下测定了新疆灰漠土、吉林暗棕壤和山东棕壤三种土壤样本的Q/I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供钾能力增加,缓冲性能下降,供钾强度指标AR°值和...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Q/I)关系的影响。在5,25和40℃三种温度下测定了新疆灰漠土、吉林暗棕壤和山东棕壤三种土壤样本的Q/I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供钾能力增加,缓冲性能下降,供钾强度指标AR°值和供钾容量指标△K°值增加,表示土壤对钾的缓冲性能的PBC值减小。温度对AR°值的影响最为明显,当温度从5℃增加到40℃时,新疆灰漠土、吉林暗棕壤和山东棕壤的AR°值分别从0.0167,0.00074和0.0010增加到0.0348,0.0015和0.0014 mol·L^(-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钾素 容量 强度 温度
下载PDF
短期放牧对高寒草甸表层土壤入渗和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思维 张德罡 +6 位作者 牛钰杰 王贵珍 刘丽 楚彬 周延山 姬程鹏 花立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101,共6页
为深入揭示短期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机理,基于5个放牧强度(A:2.75只羊/hm^2;B:3.64只羊/hm^2;C:4.35只羊/hm^2;D:4.76只羊/hm^2;E:5.20只羊/hm^2)的3a控制放牧试验,对比研究了表层土壤(0—10cm)物理性状、入渗过... 为深入揭示短期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机理,基于5个放牧强度(A:2.75只羊/hm^2;B:3.64只羊/hm^2;C:4.35只羊/hm^2;D:4.76只羊/hm^2;E:5.20只羊/hm^2)的3a控制放牧试验,对比研究了表层土壤(0—10cm)物理性状、入渗过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持水和供水能力对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C处理的土壤初始含水量显著高于D、E处理,但各放牧强度的土壤容重和4个孔隙指标无显著变化;放牧改变了土壤入渗过程,随放牧强度增加,B与C处理入渗较好,D与E处理入渗较差;Gardner模型适用于放牧强度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且表征土壤持水性能的a值与低中吸力段含水量表明B与C处理的持水能力高于其它处理;100kPa吸力下比水容量显示,A、B和C处理较D与E处理提高了土壤供水能力。总之,合理放牧强度短期内有利于保存高寒草甸土壤含水量,增强土壤导水性和持水能力,保证土壤有效供水,降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退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高寒草甸 土壤入渗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持水能力 土壤供水能力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幼龄桉树蒸腾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廖观荣 钟继洪 +3 位作者 郭庆荣 廖新荣 李淑仪 蓝佩玲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4期285-288,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对幼龄桉树蒸腾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越高,桉树蒸腾量越大。随着桉树增长,植株蒸腾量逐月增大,但蒸腾强度却逐月下降,说明桉树叶面积增长速度,大于蒸腾量增长速度。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桉树...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对幼龄桉树蒸腾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越高,桉树蒸腾量越大。随着桉树增长,植株蒸腾量逐月增大,但蒸腾强度却逐月下降,说明桉树叶面积增长速度,大于蒸腾量增长速度。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桉树的蒸腾量、蒸腾时间长短和最大蒸腾量出现的时间不同。水分亏缺对桉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外观表现为幼嫩枝梢萎蔫,分枝少、叶片少、叶面积下降、叶色变深、变暗,植株下部叶子叶尖枯死;生理上表现为气孔导度降低,阻力增大,气孔关闭,光合速率降低,养分吸收量减少。总的影响是生长量显著降低。在试验条件下,桉树每生产1kg干物质所付出的蒸腾耗水量与土壤水分有关,土壤干旱时桉树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蒸腾量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生长
下载PDF
沈阳市农田土壤的供钾能力 被引量:8
7
作者 常丽新 金耀青 +1 位作者 张中原 张凤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以沈阳市东陵区草甸土、棕壤两大类农田土壤为试材,用Nelson法进行小麦耗竭试验。结果表明,耗钾两季,NP处理土壤速效钾呈现不同程度消耗,最低值达21μgg^(-1),最高值达101μgg^(-1)。相关研究得出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仍是衡量本区土壤供... 以沈阳市东陵区草甸土、棕壤两大类农田土壤为试材,用Nelson法进行小麦耗竭试验。结果表明,耗钾两季,NP处理土壤速效钾呈现不同程度消耗,最低值达21μgg^(-1),最高值达101μgg^(-1)。相关研究得出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仍是衡量本区土壤供钾水平的主要项目,小麦相对产量和相对吸钾量与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呈米氏曲线关系。根据Bray原则,土壤速效钾属缺、低、中、高的指标值分别为<42.5μgg^(-1)、42.5~58.5μgg^(-1)、58.5~116.0μgg^(-1)和>116μgg^(-1),可作为生产实践中测土施钾参数。本文还排列出供试土样供钾能力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供钾能力 速效钾 缓效钾
下载PDF
浙江低丘红壤供钾强度和容量关系及其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吕晓男 陆允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9-56,共8页
采用多点玉米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20个低丘红壤钾素供应的强度和容量关系,并求得相应的参数。供钾强度指标(AR^0)变幅为0.0004499~0.006579,平均为0.002001(molL^(-1))^(0.5);供钾容量指标(-△K^0)变幅为0.315... 采用多点玉米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20个低丘红壤钾素供应的强度和容量关系,并求得相应的参数。供钾强度指标(AR^0)变幅为0.0004499~0.006579,平均为0.002001(molL^(-1))^(0.5);供钾容量指标(-△K^0)变幅为0.3153~4.057,平均为1.578cmolkg^(-1);钾素供应的缓冲容量(PBC)变幅为442.2~941.2,平均为680.3cmolkg^(-1)(molL^(-1))^(-0.5)。以20个玉米田间试验子粒相对产量、总干物质相对产量、无钾处理玉米吸钾量以及土壤速效钾、酸溶性钾和缓效钾作为参比标准,与AR^0、-△K^0和PBC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R^0、-△K^0与土壤速效钾、酸溶性钾、玉米子粒相对产量,总干物质相对产量和无钾处理玉米吸钾量之间达极显著相关(P=0.01),与缓效钾呈显著相关(P=0.05)。PBC与玉米子粒和总干物质相对产量之间达极显著相关、与土壤速效钾之间达显著相关。因此,AR^0和-△K^0能很好地反映土壤供钾能力,PBC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表征土壤钾肥力。6个参比标准与AR^0、-△K^0和PBC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比简单地一元回归分析结果要好,把AR^0、-△K^0和PBC结合起来综合说明土壤供钾能力和钾素的生物有效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供钾强度 供钾容量 缓冲容量 玉米
下载PDF
不同磷含量水平对两种旱地土壤供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耀晶 刘鸣达 +1 位作者 陆晓辉 代凤芝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磷含量水平对土壤供锌容量 -强度(Q/I)关系的影响 ,并应用能量的观点探讨不同磷含量水平对土壤中锌的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向土壤中添加磷素的条件下 ,棕壤的供锌能力强于风沙土 ;不同磷含量对棕壤... 通过室内培养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磷含量水平对土壤供锌容量 -强度(Q/I)关系的影响 ,并应用能量的观点探讨不同磷含量水平对土壤中锌的交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向土壤中添加磷素的条件下 ,棕壤的供锌能力强于风沙土 ;不同磷含量对棕壤和沙土两种土壤锌含量水平的改变值(△Zn)、活度比(AR)和交换自由能(△G)均没有显著影响 ,而这些指标的显著变化是由于不同锌含量水平的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含量 旱地 土壤供锌能力 容量-强度关系 交换自由能 活度比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下垫面滞水能力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博 杨凯 +1 位作者 赵军 刘兰岚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1期18-20,24,共4页
适当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城市排水的一个辅助条件,缓解城市暴雨积水问题。通过实验室模拟降雨,初步得出结论:在相同降雨强度的情况下,绿地相对于裸土而言具有较大滞水量。中小雨强情况下更为显著,两者滞水量相差2... 适当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城市排水的一个辅助条件,缓解城市暴雨积水问题。通过实验室模拟降雨,初步得出结论:在相同降雨强度的情况下,绿地相对于裸土而言具有较大滞水量。中小雨强情况下更为显著,两者滞水量相差20-25mL/min。分析降雨因素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初步获得不同下垫面的滞水能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土地利用方式对降雨径流产生的调蓄效应,可为未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裸土 滞水量 降雨强度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春 郭涛 +1 位作者 杨济妮 邓华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6期21-27,47,共8页
为了探索通过改进耕作方式来提高土壤供钾能力的途径,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22年的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定位试验为对象,通过钾素容量和强度(Q/I)法研究了常规平作、冬水免耕、垄作免耕、厢作免耕、垄作翻耕5种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供钾能力的影... 为了探索通过改进耕作方式来提高土壤供钾能力的途径,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22年的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定位试验为对象,通过钾素容量和强度(Q/I)法研究了常规平作、冬水免耕、垄作免耕、厢作免耕、垄作翻耕5种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全钾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供钾强度(AR0K)和供钾容量(-ΔK0)在原始土基础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PBCK)和交换自由能(-ΔG)在原始土基础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单作中,常规平作比冬水免耕有利于提高AR0K和-ΔK0,而常规平作的PBCK和-ΔG值均低于冬水免耕;在水旱轮作中,垄作免耕比厢作免耕和垄作翻耕有利于提高土壤AR0K和-ΔK0以及PBCK值,而垄作免耕的-ΔG值低于厢作免耕和垄作翻耕。与试验前相比,各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以及全钾均有所降低,水旱轮作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比单作处理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垄作免耕的全钾下降幅度最小,有利于维持土壤全钾水平。土壤供钾参数(AR0K、-ΔK0、PBCK、-ΔG)结合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以及全钾,可以很好的评价土壤供钾能力。在单作中,常规平作在提高土壤供钾能力方面优于冬水免耕;在水旱轮作中,垄作免耕在提高土壤供钾能力方面优于厢作免耕和垄作翻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钾素 容量 强度 供钾能力 单作 水旱轮作
下载PDF
基于能力谱法的土-桩-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清军 何小安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本文基于能力谱方法对天然地基上带群桩基础的高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平面静力弹塑性分析。文中首先应用子结构原理,将群桩基础用一组弹簧来模拟,并用Davies方法确定群桩刚度,建立了土-桩-高层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Pushover分析模型;在此基... 本文基于能力谱方法对天然地基上带群桩基础的高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平面静力弹塑性分析。文中首先应用子结构原理,将群桩基础用一组弹簧来模拟,并用Davies方法确定群桩刚度,建立了土-桩-高层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Pushover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均匀分布方式和依各层质量与第一弹性振型乘积比例分布等两种侧向加载模式下土-桩-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和刚性地基模型的结构各性能点的加速度谱值Sa和位移谱值Sd、以及基底剪力和顶点位移等,探讨了不同地震烈度(7度、8度和9度)下两种不同分析模型间的结果差异,得到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桩-结构相互作用 能力谱法 群桩刚度 框架结构 不同地震列度
下载PDF
供水强度对非充分供水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雪转 樊贵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2-635,647,共5页
基于两种质地不同土壤的非充分供水入渗试验,分析了kostiakov三参数模型描述非充分供水入渗过程的可行性和供水强度R0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kostiakov三参数模型描述土壤入渗能力控制阶段入渗过程是可行的;积水时刻tp随供... 基于两种质地不同土壤的非充分供水入渗试验,分析了kostiakov三参数模型描述非充分供水入渗过程的可行性和供水强度R0对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kostiakov三参数模型描述土壤入渗能力控制阶段入渗过程是可行的;积水时刻tp随供水强度R0的变化呈负幂函数关系,入渗模型系数K等于供水强度与稳定入渗率之差,入渗指数α随供水强度的变化呈幂函数关系,供水强度对稳定入渗率f0影响不大。该研究结果对非充分供水入渗过程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强度 非充分供水 Kostiakov三参数模型 土壤入渗能力
下载PDF
不同质地土壤钾肥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国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1-24,共4页
研究表明,不同质地的土壤,施钾后钾的分布规律不一样,土壤保持钾的能力,在低施钾时〔<600mg/kg(以每公斤土含K2O量表示,下同)〕,容量因素(△Q)是:△Q壤>△Q粘>△Q砂,中量施钾时(600~800mg/k... 研究表明,不同质地的土壤,施钾后钾的分布规律不一样,土壤保持钾的能力,在低施钾时〔<600mg/kg(以每公斤土含K2O量表示,下同)〕,容量因素(△Q)是:△Q壤>△Q粘>△Q砂,中量施钾时(600~800mg/kg),△Q壤=△Q粘>△Q砂,在高施钾时(>800mg/kg),△Q粘>△Q壤>△Q砂。钾缓冲因素变化规律与容量因素一致。施钾在土壤液相和固相的分布规律符合Y=C-abx方程。建议一次施钾量的最佳点应是△B≈2.0,砂、壤、粘分别为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因素 容量因素 缓冲因素 土壤质地 钾肥
下载PDF
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土壤供钾特性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吕晓男 李实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本研究利用电超滤和化学分析方法,从土壤供钾强度、容量、速率和潜力诸方面剖析了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2类不同类型水稻土——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的土壤供钾性,以便指导钾肥的因土施用。材料与方法土壤供试材料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分别发... 本研究利用电超滤和化学分析方法,从土壤供钾强度、容量、速率和潜力诸方面剖析了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2类不同类型水稻土——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的土壤供钾性,以便指导钾肥的因土施用。材料与方法土壤供试材料黄筋泥田和青紫泥田分别发育于第四纪红土母质和湖积物,且2者的土壤交换性钾(K—NH_4OAC)含量接近。供试土壤的基本性状是:黄筋泥田土壤含有机质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供钾特性 黄筋泥田 青紫泥田
下载PDF
水稻土中钾铵交换平衡及其对容量强度比的影响
16
作者 储祥云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70-74,共5页
选用浙江省杭州地区的青紫泥田、泥质田和粉泥田等三种具代表性的水稻土作供试土样,研究了钾容量强度比(K-Q/I)和铵容量强度比(NH_4-Q/I)的相互关系及K^+对NH_4-Q/I或NH_4^+对K-Q/I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对K^+的亲和力远比对NH_4^+... 选用浙江省杭州地区的青紫泥田、泥质田和粉泥田等三种具代表性的水稻土作供试土样,研究了钾容量强度比(K-Q/I)和铵容量强度比(NH_4-Q/I)的相互关系及K^+对NH_4-Q/I或NH_4^+对K-Q/I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对K^+的亲和力远比对NH_4^+的亲和力强.K^+对NH_4^-Q/I或NH_4^+对K-Q/I的影响,受(Ca+Mg)_(ex)降低、专性吸附NH_4^+-K^+比改变和陪补离子等综合作用.前两种使AR^(NH_4)或AR^K趋向提高.陪补离子的作用,青紫泥田和泥质田中,K^+使AR^(NH_4)趋向提高,而粉泥田相反.三种土壤中NH_4^+使AR^K趋向下降.三种土壤都因加K^+而提高AR^(NH_4)值,但粉泥田主要发生在低AR^(NH_4)值,受专性吸附影响,其它作用影响较小.加NH_4^+使青紫泥AR^K提高、泥质田AR^K降低、粉泥田在低AR^K时提高而高AR^K时降低;NH_4^+使AR^K提高主要由专性吸附引起,使AR^K下降是由陪补离子的影响超过其它两种总影响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交换平衡 容量强度比
下载PDF
基于无量纲水流强度指标的坡面流输沙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晨烨 张宽地 杨明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4-142,共9页
坡面水流输沙能力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土壤侵蚀精确预报的基础。该文选用多沙粗沙区典型黄土(中值粒径d50=0.095 mm,d50′=0.04 mm)进行了坡度范围为7%~38.4%,单宽流量范围为0.000 14~0.005 26 m2/s的水槽模拟输沙试验,... 坡面水流输沙能力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土壤侵蚀精确预报的基础。该文选用多沙粗沙区典型黄土(中值粒径d50=0.095 mm,d50′=0.04 mm)进行了坡度范围为7%~38.4%,单宽流量范围为0.000 14~0.005 26 m2/s的水槽模拟输沙试验,经无量纲化处理后分析了坡面水流输沙能力与坡度和单宽流量以及输沙能力与各水流强度指标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坡面水流输沙能力与坡度、单宽流量呈幂函数关系(R2=0.955),且单宽流量较坡度而言对输沙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含沙水流平均流速与坡度、流量呈幂函数关系;剪切力可以通过幂函数关系式预测坡面水流输沙能力(R2=0.900,NSE=0.756 1);水流功率、有效水流功率是比剪切力更好的预测因子,其中考虑临界水流功率W0=36.5,水流功率与输沙能力幂函数关系(R2=0.950,NSE=0.978)最佳;单位水流功率并不能作为预测输沙能力的水流强度指标。该文关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水流输沙能力的研究为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径流 坡面流 输沙能力 水流强度指标 水流功率
下载PDF
长期绿肥和秸秆还田替代部分化肥提升红壤性水稻土酸解有机氮组分比例及供氮能力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多基 姚冬辉 +2 位作者 范钊 吴建富 魏宗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目的】氮是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营养元素。研究长期施用绿肥和秸秆下,红壤性稻田土壤氮组分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氮素供应容量和强度的关系,深化理解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的理论。【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位于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内,始于1981年... 【目的】氮是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营养元素。研究长期施用绿肥和秸秆下,红壤性稻田土壤氮组分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氮素供应容量和强度的关系,深化理解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的理论。【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位于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内,始于1981年,供试土壤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潴育性水稻土。设置4个处理:无肥(CK);单施化肥(F);翻压紫云英作早稻基肥+追施化肥(MF);翻压紫云英和稻草还田作晚稻基肥+追施化肥(MSF)。2019年晚稻收获后,测定0—20 cm土层土壤有机氮组分、全氮、可矿化氮、微生物量氮含量,研究碱解氮释放特性及其与有机氮组分的关系。【结果】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各形态氮素的含量。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投入条件下,MF和MSF处理分别提高了土壤全氮15.03%和24.35%、矿化氮35.73%和58.02%、微生物量氮21.73%和36.73%(P <0.05),MSF处理增加效果最显著。土壤碱解氮的供应强度均表现为MSF>MF>F>CK;供应容量MSF和MF处理均显著高于F处理,增幅分别为19.01%和25.22%。MF和MSF处理土壤酸解总有机氮含量显著高于CK和F处理;MSF处理的酸解氨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含量均显著高于F处理,增幅分别为36.02%、33.52%和26.58%,而土壤非酸解性氮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逐步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氮和酸解氨态氮是土壤矿化氮的主要来源,而土壤微生物量氮是碱解氮的主要直接贡献者。【结论】在等氮磷钾施肥量下,长期有机养分替代部分化肥有效提高了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氮中微生物量氮和酸解氨态氮的含量,促进了土壤有机氮的矿化,提升了土壤碱解氮含量,进而改善了稻田土壤的氮素供应容量和强度。绿肥和秸秆联合还田的效果优于绿肥单独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性水稻土 绿肥和秸秆联合还田 微生物量氮 酸解有机氮 氮素供应容量 氮素供应强度
下载PDF
石油污染对土壤持水能力及供水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样 王益权 +1 位作者 韩霁昌 孙婴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26,共6页
[目的]研究石油污染对土壤持水能力及供水强度的影响,为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与转化规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陕北采油区的主要土壤类型-轻壤质黄绵土为研究对象,人为模拟获得5个不同梯度的石油污染土壤(0%,0.5%,1%,2%和4%),室... [目的]研究石油污染对土壤持水能力及供水强度的影响,为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与转化规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陕北采油区的主要土壤类型-轻壤质黄绵土为研究对象,人为模拟获得5个不同梯度的石油污染土壤(0%,0.5%,1%,2%和4%),室内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采用Van Genuchten模型拟合获得模型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持水能力、水分有效性、比水容量之间的差异。[结果]石油污染引起土壤持水性显著降低,污染浓度越大,持水性越低;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影响的显著区间主要在水吸力(pF)为1.5的低吸力段和水吸力(pF)为3.5以上的高吸力段,石油污染对土壤结构性的影响更加显著;高浓度的石油污染引起土壤有效水含量下降,加剧了土壤的干燥化程度,不利于协调干旱气候与植物需水性之间的矛盾;随着石油污染浓度的增加,土壤比水容量也呈现出显著递减趋势,土壤可利用水分对应的吸力范围相应变窄。[结论]石油污染显著降低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及供水强度,加剧了地区土壤旱情,给植物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水分 持水能力 供水强度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草毡层及其土壤水分特征
20
作者 何琦 王军邦 +5 位作者 李慧婷 陈宇鹏 樊博 周华坤 张秀娟 杨永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40-2750,共11页
为探讨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草毡层及其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轻度(4.5羊单位·hm^(-2))、中度(7.5羊单位·hm^(-2))、重度(15羊单位·hm^(-2))和极重度(30羊单位·hm^(-2))]对祁连山南麓高寒草... 为探讨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草毡层及其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轻度(4.5羊单位·hm^(-2))、中度(7.5羊单位·hm^(-2))、重度(15羊单位·hm^(-2))和极重度(30羊单位·hm^(-2))]对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草毡厚度、根土比、硬度、抗剪强度、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和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结构从轻度至重度放牧较稳定,至极重度放牧,禾本类植物重要值占比显著下降(P<0.05),莎草类和杂草类植物重要值显著增加。2)草毡层厚度和根土比均随放牧强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极重度放牧达到最大。土壤硬度无显著变化(P>0.05)。土壤抗剪强度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中度放牧样地最大;土壤容重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重度放牧样地最低,极重度放牧样地显著增加。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在重度放牧样地达到最大,至极重度放牧,较重度放牧样地显著降低。3)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及饱和导水率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重度放牧时达到最大,至极重度放牧均下降。4)草毡层厚度与莎草类重要值占比、根土比、土壤抗剪强度、硬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显著正相关;容重与草毡层厚度、根土比及各项水分特征指标均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抗剪强度是影响草毡层水分特征的最显著因子。综上,保持一定草毡层厚度且连续的草毡层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持水功能平衡,还可以缓冲外界因素对植物群落与土壤结构的损伤,是高寒草甸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放牧强度 草毡层 祁连山南麓 土壤容重 土壤持水量 土壤导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