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地层双洞口顶管接收井下沉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海军 崔旭辉 +2 位作者 陈春林 张延河 岳新兴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相较于常规沉井,顶管接收井几何形式的差异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亟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武汉市某排水顶管工程矩形接收井为依托,对沉井结构受力及下沉姿态开展现场监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和拓展研究。结果... 相较于常规沉井,顶管接收井几何形式的差异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亟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武汉市某排水顶管工程矩形接收井为依托,对沉井结构受力及下沉姿态开展现场监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预设顶管接收洞口引起的结构局部刚度降低,会导致结构在初沉阶段受弯效应增强,从而使接收洞口附近的内层钢筋压应力减小并使钢筋转向受拉状态,并且在下沉后期加剧该处钢筋应力变化幅度;因沉井外壁摩阻力增大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叠加弯矩作用,使结构内、外层纵向钢筋沿井壁厚度方向的内力分布不均。对软土地层进行土体加固,有利于提高顶管接收井结构稳定性和顶管机头接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洞口顶管接收井 软土地层 现场监测 力学特性 变形特性 土体加固
下载PDF
根区施用生物炭和脱硫石膏提高盐碱土壤质量及向日葵产量 被引量:1
2
作者 田荣荣 王淑娟 +7 位作者 刘嘉 徐立珍 孙振涛 李彦 李二珍 温晓亮 杨晶 赵永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7,共10页
为了靶向消减根区土壤盐碱障碍和定向培育健康沃土,该研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沙土覆盖种植孔(S)、条施生物炭+沙土覆盖种植孔(B+S)、条施生物炭+脱硫石膏覆盖种植孔(B+G)3个处理,对比分析0~20 cm和>20~40 cm土层... 为了靶向消减根区土壤盐碱障碍和定向培育健康沃土,该研究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沙土覆盖种植孔(S)、条施生物炭+沙土覆盖种植孔(B+S)、条施生物炭+脱硫石膏覆盖种植孔(B+G)3个处理,对比分析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质量及向日葵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根区施用生物炭和脱硫石膏改变了0~40 cm土壤水溶性离子组成,主要表现为增加Ca^(2+)含量而降低Na~+含量。与S处理相比,B+S和B+G处理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壤钠吸附比(sodium adsorption ratio,SAR)和>20~40 cm土层pH值,增大了土壤脱盐率(Ds);B+S和B+G处理还增加了0~40 cm土壤有机质(OM)、硝态氮(NO_(3)^(-)-N)、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和速效钾(AK)含量,为向日葵出苗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此外,B+S和B+G处理通过调理盐碱指标(SAR,D_s,Ca^(2+)和Mg~(2+))和肥力水平(AK,NO_(3)^(-)-N和OM)来提高土壤质量,二者基于全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SQI)比S处理分别增大了35.7%和88.5%。但相比之下,B+G处理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效果要优于B+S处理,因而获得了最高籽粒产量。可见,在根区条施生物炭和脱硫石膏覆盖种植孔相结合可提高盐碱地土壤质量和向日葵产量,为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石膏 条施 穴施 盐渍土 向日葵
下载PDF
土壤秸秆注孔对土壤含水量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李梦琦 肖辉 +5 位作者 张慧 高贤彪 程文娟 董昱辰 张余良 陈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研究土壤秸秆注孔对土壤含水量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为旱作农田增加雨水蓄集能力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玉米—小麦轮作田间试验,设置常规种植(CK)、土壤秸秆注孔2孔/m^(2)(T_(1)),4孔/m^(2)(T_(2)),8孔/m^(2)(T... [目的]研究土壤秸秆注孔对土壤含水量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为旱作农田增加雨水蓄集能力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玉米—小麦轮作田间试验,设置常规种植(CK)、土壤秸秆注孔2孔/m^(2)(T_(1)),4孔/m^(2)(T_(2)),8孔/m^(2)(T_(3))4个处理。[结果]秸秆注孔所有处理均提高了整个试验期表层土壤含水量。T_(2),T_(3)处理提高了收获期深层土壤含水量,试验结束时两者底层土壤(60—80cm)含水量较CK分别提高了29.19%和28.18%。秸秆注孔处理提高了作物株高、经济产量和生物量,以及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T_(2),T_(3)处理的提高效果最明显,且彼此差异不显著。[结论]秸秆注孔具有保水性能和增产能力,根据成本和效果综合考虑,推荐秸秆注孔4孔/m^(2)(T_(2))作为优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秸秆注孔 土壤含水量 玉米—小麦轮作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穴贮砖对沙地梨树养分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延树 肖满 +3 位作者 赵丰云 张换换 张光鑫 于坤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3,共8页
以‘爱宕’梨树为试材,采用设置对照(CK)、穴贮砖A(T1)、穴贮砖B(T2)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南疆重盐碱沙地条件下种植的‘爱宕’梨树养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南疆果园水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穴贮砖能显著... 以‘爱宕’梨树为试材,采用设置对照(CK)、穴贮砖A(T1)、穴贮砖B(T2)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南疆重盐碱沙地条件下种植的‘爱宕’梨树养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南疆果园水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穴贮砖能显著促进‘爱宕’生物量以及根茎叶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穴贮砖的施用显著提高了‘爱宕’梨树0~60 cm土层一个灌水周期的土壤含水量,提高了‘爱宕’梨品种0~80 cm土层中的全N、全P、全K、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有机质含量,且在20~40 cm土层处T1、T2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对其土壤的全N含量分别提高了20.42%、17.08%,全P含量分别提高了20.18%、12.65%,全K含量分别提高了18.58%、8.47%。综上所述,施加穴贮砖的T1、T2处理对南疆‘爱宕’梨树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促进效果表现为T1>T2>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贮滴灌 沙地 植株生长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极端海况下风力机冲刷效应动力学响应研究
5
作者 师浩东 闫阳天 +2 位作者 岳敏楠 李春 牛凯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0-1067,1074,共9页
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考虑土-构耦合效应的壳单元模型,对不同海况下发生冲刷时的海上风力机进行动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和极端海况下,发生较大冲刷时,塔顶和桩基顶部峰值位移均有所增加,且桩基顶部峰值位移增幅更大,随着冲刷深... 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考虑土-构耦合效应的壳单元模型,对不同海况下发生冲刷时的海上风力机进行动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和极端海况下,发生较大冲刷时,塔顶和桩基顶部峰值位移均有所增加,且桩基顶部峰值位移增幅更大,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塔架水平位移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桩基水平位移随冲刷深度的增加持续增大,不同冲刷深度下桩基最大加速度位置均发生在桩基顶部,塔架最大应力均出现在塔架底部;与常规海况相比,极端海况下风力机在启动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大加速度位于桩基中上部位置,且随冲刷深度的增加持续增大,桩基应力峰值位置由桩基顶部转移至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极端海况 土-构耦合 冲刷孔 动力学响应
下载PDF
有限地层三孔并行海底隧道渗流场解析研究
6
作者 韩智铭 闫科宇 +2 位作者 王雪 朱正国 崔会敏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研究目的:目前对海底隧道渗流场的研究大多基于半无限空间的单孔隧道,考虑实际工程常采用三孔并行的排布方式,且实际工程中隧道下方常存在相对不透水层或基岩等不透水边界,本文以渗流力学为基础采用镜像法和竖井理论推导有限厚度地层海... 研究目的:目前对海底隧道渗流场的研究大多基于半无限空间的单孔隧道,考虑实际工程常采用三孔并行的排布方式,且实际工程中隧道下方常存在相对不透水层或基岩等不透水边界,本文以渗流力学为基础采用镜像法和竖井理论推导有限厚度地层海底隧道渗流场解析解,将公式进行退化和数值验证,并对不透水边界距离、三孔隧道埋深、间距及注浆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论:(1)隧道下方不透水边界对涌水量影响较大,当不透水边界距隧道中心为25r1时,对涌水量基本没有影响;(2)三孔并行隧道间渗流场存在相互影响,且随隧道间距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弱,当隧道间距大于30r1时,涌水量基本没有影响;(3)三孔并行隧道涌水量随埋深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埋深为2r1时涌水量最小;(4)三孔并行隧道涌水量随注浆圈厚度增大和渗透系数减小而减小,实际工程中应注浆密实度和注浆厚度并重;(5)本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海底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三孔并行 有限厚度地层 渗流场解析解 涌水量
下载PDF
森林抚育间伐的影响、工作原则及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智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176-178,共3页
抚育间伐是森林培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林分密度和空间布局、林木健康成长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实践中,由于对森林抚育间伐对象确定不合理、技术运用不恰当等原因,导致林木抚育间伐效果不理想。文章介绍了森林抚育间伐... 抚育间伐是森林培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林分密度和空间布局、林木健康成长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实践中,由于对森林抚育间伐对象确定不合理、技术运用不恰当等原因,导致林木抚育间伐效果不理想。文章介绍了森林抚育间伐的重要影响,然后指出了抚育间伐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最后重点从合理确定间伐抚育对象、选择适宜的间伐方式、控制间伐强度、加强后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抚育间伐效果的一些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抚育间伐 间伐方式 间伐强度 扩穴培土
下载PDF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钻孔灌桩桩孔壁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8
作者 王亚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1-45,62,共6页
孔壁稳定性是制约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关键因素,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运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土体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泊松比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孔壁稳定性是制约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关键因素,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运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土体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泊松比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孔壁处节点位移最大,距离孔壁越远,节点位移越小,稳定性越好;土体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而土体泊松比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土体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越大,孔壁稳定性越好;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越小的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提高对孔壁稳定性的提高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孔壁稳定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压旋喷型圆形复合支护桩在深厚填土质斜坡工程中的应用及探讨
9
作者 鲜李 姚博 《城市地质》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某市政道路项目为实例,阐述了普通圆形支护桩在深厚填土质斜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刚度不足及塌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较为稳定可靠的高压旋喷圆形复合支护桩。该结构主要由高压旋喷复合土及钢筋混凝土圆形支护桩组成,为桩土复合支护结构,... 以某市政道路项目为实例,阐述了普通圆形支护桩在深厚填土质斜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刚度不足及塌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较为稳定可靠的高压旋喷圆形复合支护桩。该结构主要由高压旋喷复合土及钢筋混凝土圆形支护桩组成,为桩土复合支护结构,由高压旋喷固结体及圆形支护桩一起承担水平土压力,具有防止垮孔,提高支护桩刚度及桩周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等优点。在分析复合型支护桩受力特征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得到桩截面刚度提高公式。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旋喷型圆形复合支护桩可以有效提高桩身刚度,减小支护桩使用阶段水平位移,同时解决了桩基施工过程中垮孔问题,对填土斜坡上的支护桩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填土质斜坡 垮孔 高压旋喷复合支护桩 桩身刚度
下载PDF
调谐质量阻尼器对冲刷效应下风力机减振控制研究
10
作者 黄浩达 师浩东 +2 位作者 岳敏楠 缪维跑 李春 《风机技术》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冲刷效应易引发海上风力机结构过度振动,本文通过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系统对冲刷后的近海单桩式风力机结构减振控制问题开展研究。基于10MW风力机三维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开源软件FAST气动力模块和AQWA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冲刷... 冲刷效应易引发海上风力机结构过度振动,本文通过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系统对冲刷后的近海单桩式风力机结构减振控制问题开展研究。基于10MW风力机三维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开源软件FAST气动力模块和AQWA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冲刷效应将导致风力机塔架和桩基结构振动加剧,而安装TMD后对冲刷效应下的塔架减振控制效果更加明显,可有效削弱冲刷对风力机的负面影响;较之冲刷方向位移,TMD对侧向位移控制效果更为突出;风力机受冲刷后或装有TMD系统均会改变塔架前后向应变能极值位置,且TMD可减小冲刷后风力机塔架轴向和周向应变能均值,但应变能集中分布区域面积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调谐质量阻尼器 土-构耦合 冲刷孔 动力学响应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夹砂层位置对膜孔灌氮肥自由入渗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陈琳 艾南竹 +1 位作者 费良军 王亮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5-41,47,共8页
为了研究夹砂层位置对层状土膜孔灌氮肥自由入渗特性的影响,选用粉壤土和砂壤土,设置3个夹砂层位置进行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结果表明,在夹砂层位置为距表层土5~10 cm,10~15 cm,15~20 cm的3种处理中,各处理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规... 为了研究夹砂层位置对层状土膜孔灌氮肥自由入渗特性的影响,选用粉壤土和砂壤土,设置3个夹砂层位置进行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结果表明,在夹砂层位置为距表层土5~10 cm,10~15 cm,15~20 cm的3种处理中,各处理的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规律、湿润体内含水量、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布规律均有所不同。夹砂层的位置越靠近表层,减渗效果越大,累积入渗量越小,水平方向湿润锋面运移距离越大;入渗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水分运动到土砂交界面之前,第2阶段是水分运动到土砂交界面后,利用Philip和Kostiakov入渗模型来描述累积入渗量与入渗历时之间的关系,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层状土的土壤含水量分布具有不连续性,其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布规律受夹砂层位置的影响较大。综上所述,夹砂层位置变化对膜孔灌氮肥自由入渗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土 夹砂层 膜孔灌自由入渗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路基支挡结构之锚固桩的“方”与“圆”
12
作者 赵振荣 《路基工程》 2024年第2期49-54,共6页
从截面抵抗能力、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经济效益和施工角度等多方面,充分论证方形桩与圆形桩的优缺点,改进方形桩成桩工艺并应用于3个施工项目。结果表明:用于边坡支挡的锚固桩,无论从受力性能还是经济性上,方形桩均具有优势,仅是施工工... 从截面抵抗能力、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经济效益和施工角度等多方面,充分论证方形桩与圆形桩的优缺点,改进方形桩成桩工艺并应用于3个施工项目。结果表明:用于边坡支挡的锚固桩,无论从受力性能还是经济性上,方形桩均具有优势,仅是施工工法和施工机具落后于圆形桩;目前方形桩的成孔技术和机械机具已在研发与应用中,并有较成功的经验;相较于圆桩,方桩依然是边坡支护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桩 支挡结构 截面抵抗能力 桩土相互作用 机械成孔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大厚度无序填土应用研究
13
作者 宁国英 韩炜超 陈燕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7期45-48,73,共5页
山西省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导致了建设用地资源短缺,进而涌现出了大量“治沟造地”“平山造城”工程,由此形成的高填方地基处理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以“太原西山某小区”项目为例,对孔内深层强夯(SDDC)法处理大厚度无序填土地基的应用... 山西省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导致了建设用地资源短缺,进而涌现出了大量“治沟造地”“平山造城”工程,由此形成的高填方地基处理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以“太原西山某小区”项目为例,对孔内深层强夯(SDDC)法处理大厚度无序填土地基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该项目回填了大量厚度不均、成分复杂的人工填土,并且分布有二级自重湿陷性黄土,采用了SDDC桩法处理填土和湿陷性黄土进行地基处理,并采用加筋土作为褥垫层以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要求,且湿陷性全部消除,地基变形满足要求。该项目的成功应用可为太原地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无序回填土 湿陷性黄土 孔内深层强夯法 沉降
下载PDF
浅析大直径PC桩挤土效应及消散措施
14
作者 安迪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3期24-26,共3页
预应力管桩具有质量易保证、施工效率快、造价低等特点。本文依托南美某地铁项目对大直径PC桩单桩、群桩挤土效应进行分析。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结合有限元解析沉桩土体径向位移、水平位移以及土体径向及水平位移随土体深度变化规律,并提... 预应力管桩具有质量易保证、施工效率快、造价低等特点。本文依托南美某地铁项目对大直径PC桩单桩、群桩挤土效应进行分析。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结合有限元解析沉桩土体径向位移、水平位移以及土体径向及水平位移随土体深度变化规律,并提出消散措施削减挤土效应,为类似沉桩工程施工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位移 有限元 消散孔 防挤槽
下载PDF
供水地下管道漏失量模型与数值模拟预测
15
作者 李响 姜秀光 +4 位作者 邹亚男 汪瞳 夏谢天 陈星 徐增辉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12期26-32,共7页
基于假设土体饱和、均质和满足颗粒固定床达西定律的前提下,结合孔口出流模型,推导漏损口漏失流体流量计算模型,揭示了供水地下管道漏损口漏失量与周围土体空隙率和粒径以及管内流体压力之间的变化关系。数值模拟地下管道漏损圆孔流体... 基于假设土体饱和、均质和满足颗粒固定床达西定律的前提下,结合孔口出流模型,推导漏损口漏失流体流量计算模型,揭示了供水地下管道漏损口漏失量与周围土体空隙率和粒径以及管内流体压力之间的变化关系。数值模拟地下管道漏损圆孔流体渗透过程,获得了漏损圆孔漏失流体流量与流体压力的变化规律,预测地下管道漏损圆孔的压力降与文献的实验测量流体压力降相吻合。同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地下供水管道流体压力与漏损孔漏失流体流量计算模型预测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供水管道 渗漏 土体空隙率 漏损孔漏失流率 漏失流体压力
下载PDF
桩基础岩溶(土)洞处理施工技术
16
作者 王耳东 张全成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10期144-147,161,共5页
桩基础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岩溶(土)洞的发育,容易导致工程质量事故,为保证桩基础设施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目标可控,在实际的工作中,选用较为成熟的袖阀管注浆处理技术,通过地勘资料的分析,明确溶(土)洞的发育区域,合理布置注浆孔与排... 桩基础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岩溶(土)洞的发育,容易导致工程质量事故,为保证桩基础设施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目标可控,在实际的工作中,选用较为成熟的袖阀管注浆处理技术,通过地勘资料的分析,明确溶(土)洞的发育区域,合理布置注浆孔与排气孔的位置与深度,选取合适的注浆参数及工艺,能有效解决岩溶引发的危害。该方法可用于喀斯特地貌地区一定规模的溶(土)洞地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岩溶(土)洞 注浆孔布置 袖阀管注浆 串珠状溶洞
下载PDF
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失效补救方法及效果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建华 李想 卫佳琦 《地基处理》 2024年第2期172-177,共6页
通过上海软土地区某项目桩端后注浆失效时补救的实践,提出了一种桩侧成孔埋设注浆管进行后注浆补救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尽量贴近既有桩基于桩侧对称成两个补救孔,成孔时应采用下钢套管的方式控制垂直度;(2)埋设两根注浆管... 通过上海软土地区某项目桩端后注浆失效时补救的实践,提出了一种桩侧成孔埋设注浆管进行后注浆补救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尽量贴近既有桩基于桩侧对称成两个补救孔,成孔时应采用下钢套管的方式控制垂直度;(2)埋设两根注浆管,一根伸入桩底、端部有带逆止功能的注浆器,称为“补救注浆管”,采用约1.0 m长度隔离材料对“补救注浆管”进行包裹,避免封孔时“补救注浆管”被堵塞;另一根底部位于隔离段以上,桩底以上1.0 m,用于封孔,称为“封孔注浆管”;(3)通过“封孔注浆管”进行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封孔;(4)待封孔48 h后,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加固体达到一定强度,通过“补救注浆管”进行注浆,考虑到注浆的有效性,建议补救注浆的注浆量按原设计注浆量的两倍考虑。桩基静载荷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桩侧成孔补救注浆后,桩基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不低于正常注浆桩基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端后注浆 补救方法 桩侧成孔 软土 灌注桩 静载荷试验
下载PDF
粘性土土洞形成的水化学侵蚀实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余道 朱学愚 蒋亚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一般认为地下环境中土洞的形成,进一步导致坍塌.其主要成因是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急剧变化,而目前的研究尚未考虑水体化学侵蚀这一因素。作者通过粘性土崩解实验认为,不同水质的水体对土体崩解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水动力作用对其具有... 一般认为地下环境中土洞的形成,进一步导致坍塌.其主要成因是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急剧变化,而目前的研究尚未考虑水体化学侵蚀这一因素。作者通过粘性土崩解实验认为,不同水质的水体对土体崩解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水动力作用对其具有促进作用。在地面坍塌的灾害研究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地下水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土体崩解、土洞形成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洞 水化学 侵蚀 崩解实验 粘性土 崩塌
下载PDF
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周建普 李献民 张可能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3,共2页
根据岩溶洞、隙、沟、槽等岩溶地貌和土洞所引起的地基变形破坏特点以及工程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 。
关键词 岩溶 土洞 稳定性 地基处理
下载PDF
枣庄岩溶塌陷形成机理与致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6
20
作者 贺可强 王滨 万继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4-569,574,共7页
渗压效应是指由于降雨入渗补给岩溶地下水,而对盖层土体产生的综合作用,包括静水增荷效应、垂直渗透效应、吸水软化效应及负压封闭效应。渗压效应致塌机制是多年持续采水区降落漏斗中心部位岩溶塌陷的主要力学机制。本文根据普氏理论及... 渗压效应是指由于降雨入渗补给岩溶地下水,而对盖层土体产生的综合作用,包括静水增荷效应、垂直渗透效应、吸水软化效应及负压封闭效应。渗压效应致塌机制是多年持续采水区降落漏斗中心部位岩溶塌陷的主要力学机制。本文根据普氏理论及极限平衡理论分别建立了内部塌陷阶段临界土洞的高度表达式及地表塌陷阶段的渗压效应致塌力学模型,并用表达式及模型对枣庄市的岩溶塌陷进行了验证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与实际塌陷情况符合较好,建立的表达式与模型基本上反映了该地区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渗压效应 临界土洞 力学模型 普氏理论 极限平衡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