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 Moisture Response to Rainfall in Forestland and Vegetable Plot in Taihu Lake Basin,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LI Qian ZHU Qing +2 位作者 ZHENG Jinsen LIAO Kaihua YANG Guish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426-437,共12页
Soil moisture and its spatial pattern are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various hydrological,pedological,ec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processes.In this study,data of rainfall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s at different depth... Soil moisture and its spatial pattern are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various hydrological,pedological,ec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processes.In this study,data of rainfall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s at different depths(10 cm,20 cm,40 cm and 60 cm) in forestland and vegetable plot in the Taihu Lake Basin,China were monitored and analyzed for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several typical rainfall events.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served.First,great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was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layer than in deeper layer in vegetable plot.In contrast,in forestland,soil moisture had similar variation pattern at different depths.Second,initial soil moisture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vertical movement of soil water during rainfall events.In vegetable plot,simultaneous response of soil moisture to rainfall was observed at 10-and 20-cm depths due to fast infiltration when initial soil was relatively dry.However,traditional downward response order occurred when initial soil was relatively wet.Third,critical soil horizon interface was an active zone of soil water accumulation and lateral movement.A less permeable W-B soil horizon interface(40-cm depth) in vegetable plot can create perched water table above it and elevate the soil water content at the corresponding depth.Fourth,the land cover was an effective control factor of soil moisture during small and moderate rainfall events.In the forestland,moderate and small rainfall events had tiny influences on soil moisture due to canopy and surface O horizon interception.Fifth,preferential flow and lateral subsurface interflow were important paths of soil water movement.During large and long duration rainfall events,lateral subsurface flow and preferential flow through surface crack or soil pipe occurred,which recharged the deep soil.However,in more concentrated large storm,surface crack or soil pipe connected by soil macropores wa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occurrence of preferential flow.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and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Taihu Lak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pedology soil hydrology soil water content precipitation preferential flow
下载PDF
衡水试验场冬小麦田土壤水流动系统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汪丙国 靳孟贵 +1 位作者 方连玉 张德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89-92,141,共5页
以土壤水流动系统理论为指导 ,进行了缩行密植、沟播、秸秆覆盖、不同灌水定额等多种措施的综合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灌水定额 (375 ,5 2 5 m3/ hm2 )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这主要与该地的土壤结构有关 ;沟播处理、缩行密植等优化土壤水... 以土壤水流动系统理论为指导 ,进行了缩行密植、沟播、秸秆覆盖、不同灌水定额等多种措施的综合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灌水定额 (375 ,5 2 5 m3/ hm2 )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这主要与该地的土壤结构有关 ;沟播处理、缩行密植等优化土壤水流动系统技术 ,均能较大程度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生产率 ;而秸秆覆盖处理由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流动系统 缩行密植 沟播 秸秆覆盖 河北 小麦田
下载PDF
田间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靳孟贵 高云福 +4 位作者 张人权 孙连发 张德忠 方连玉 张素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56-659,共4页
阐述了田间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概念与措施,分析了土壤水流动系统与田间土壤水调控的关系.通过覆盖、微地貌与种植方式结合等措施可以调控土壤水流动系统的上边界条件,通过改良土壤等措施可以改善土壤水流动系统浅部介质的渗透性与储... 阐述了田间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概念与措施,分析了土壤水流动系统与田间土壤水调控的关系.通过覆盖、微地貌与种植方式结合等措施可以调控土壤水流动系统的上边界条件,通过改良土壤等措施可以改善土壤水流动系统浅部介质的渗透性与储水性,从而形成优化的田间微水文系统、微气候系统与微流动系统,使土壤水流动系统变动带的水分更多地向根系汇流区汇流,提高水分利用率.以棉花种植方式与微地貌结合的试验为例,论证了棉田土壤水调控的可行性与效果.采用调控措施的棉花,较普通对照处理水分生产率由0.49kg/m3提高到0.76~0.86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 全时空调控 田间 土壤水流动系统
下载PDF
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靳孟贵 张人权 +2 位作者 孙连发 高云福 赵万林任书才王勤业张德忠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7-50,共4页
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有效利用土壤水是实现黑龙港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黑龙港地区主要作物需水与降水的关系。建立了作物生长条件下包气带流动系统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概念,探讨了土壤水全... 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有效利用土壤水是实现黑龙港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黑龙港地区主要作物需水与降水的关系。建立了作物生长条件下包气带流动系统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概念,探讨了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涵义与措施。指出土壤水调控是一系统工程,必须多种措施有机结合。简单介绍了王瞳试验场开展的田间土壤水调控试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份 时空调控 土壤水 包气带 降水
下载PDF
沟播冬小麦田土壤水流动系统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汪丙国 靳孟贵 +1 位作者 方连育 张德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7,40,共4页
以衡水试验场沟播冬小麦田为例,建立了土壤沟垄微地形条件下土壤剖面二维饱和-非饱和水流运移的数学模型,对冬小麦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揭示了人工微地形条件下典型时刻土壤水流动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 以衡水试验场沟播冬小麦田为例,建立了土壤沟垄微地形条件下土壤剖面二维饱和-非饱和水流运移的数学模型,对冬小麦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揭示了人工微地形条件下典型时刻土壤水流动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和模拟土壤剖面水分的运移过程和变化规律;土壤沟垄地形有利于形成局部优化的土壤水流动系统根系汇流系统;土壤沟垄地形优化土壤水流动系统的效果受零通量面发育深度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播 冬小麦 土壤水流动系统 模拟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中稳态水流阻力和瞬态水流阻力的差异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明斌 邵明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0-365,共6页
本文以田间试验和生长箱内的模拟试验资料,分别讨论了土壤-植物系统(含冬小麦和玉米)中稳态水流阻力和瞬态水流阻力的差别,结果指出,在瞬变环境条件下,用稳态流来近似是不准确的,瞬态流的描述应受重视。
关键词 水流阻力 稳态流 瞬态流 土壤-植物系统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移过程的阻容电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文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947-2953,共7页
把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移作为一维水流运动由阻容电路进行模拟,在于将D arcy-R ichards方程从对单点的描述扩展到对一段流路的描述。由此出发,考虑到水流的非稳态性,某一流路的水阻定义为其水势差与平均流量之比,水容为其贮水量对平均... 把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移作为一维水流运动由阻容电路进行模拟,在于将D arcy-R ichards方程从对单点的描述扩展到对一段流路的描述。由此出发,考虑到水流的非稳态性,某一流路的水阻定义为其水势差与平均流量之比,水容为其贮水量对平均水势的导数。与D arcy-R ichards方程相对应,水阻、时间常数分别为导水度、水分扩散度的倒数,相应地单位化的水阻率、比时间常数分别为导水率、水分扩散率的倒数。把SP系统沿水流通道分为若干部分,每一局部的水阻与其水容相并联,各局部间相串联。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土壤-植物系统水流模拟通式、总水容与分水容间的关系式、总水阻与分水阻间的关系式及特定条件下叶水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水分运动 电模拟 水流阻力 水容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中瞬态水流的电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邵明安 黄明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4-19,共6页
在讨论土壤-植物系统中水流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线性电模拟模型的优越性,并借助于该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土壤-玉米系统中各部分水流阻力、水容的大小及相对重要性,同时讨论了反映非线性模型的特征参数-时间"常数"的变性问题,... 在讨论土壤-植物系统中水流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线性电模拟模型的优越性,并借助于该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土壤-玉米系统中各部分水流阻力、水容的大小及相对重要性,同时讨论了反映非线性模型的特征参数-时间"常数"的变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土壤-植物系统中水分运移的瞬态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瞬态水流 电模拟模型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瞬态流理论及电模拟的最新研究进展
9
作者 邵明安 黄明斌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52,共6页
对近几年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瞬态流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电模拟模型、时间“常数”的变性、水容及相对重要性、水流阻力的大小及相对重要性、水流阻力的变性和水分运动的滞后效应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和综述。
关键词 瞬态流 土壤-植物系统 电模拟模型 水容 水流阻力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长治”工程滑坡泥石流预警信息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师哲 畅益峰 +1 位作者 赵健 岑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
长江上游是我国著名的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滑坡、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瞬时性的特征,危害巨大。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简称预警系统)监控面积达11.34万km2,是全国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山地灾害监控网... 长江上游是我国著名的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滑坡、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瞬时性的特征,危害巨大。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简称预警系统)监控面积达11.34万km2,是全国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山地灾害监控网络,预警系统对于有效降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程度起到积极作用。为提高预警系统管理水平,达到科学监测、预警及时、规范管理,实现监测数据和成果的远程准确上报、快速查询、分类统计,对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灾害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处理,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滑坡 泥石流 预警信息系统
下载PDF
集成微管路钾、钠、氯电极在流动体系中的电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洪波 孙君燕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353-1357,共5页
本文描述了由管状流通电极、微型阀、化学管路、采样环、静电和脉冲抑制器组成的集成微管路电位分析系统的制备方法,研究了管状电极在流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电化学特征,并用此微型装置测定了土壤、水和血清中钾、钠、氯含量。样品分析结... 本文描述了由管状流通电极、微型阀、化学管路、采样环、静电和脉冲抑制器组成的集成微管路电位分析系统的制备方法,研究了管状电极在流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电化学特征,并用此微型装置测定了土壤、水和血清中钾、钠、氯含量。样品分析结果和火焰光度法、硝酸银容量法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微管路 电位分析
下载PDF
浪流冲击下圆柱-平台-土体-水流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
12
作者 房营光 郭世荣 陈尤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7-64,共8页
本文研究浪流冲击下圆柱-平台-土体-水流系统的动力响应问题。文中考虑了圆柱与水流和地基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解析法给出了圆柱平台结构在浪流力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给出了具体算例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系统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水流系统 浪流冲击 动力响应 圆柱 平台 土体
下载PDF
基于水土耦合的泥石流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敦龙 张少杰 杨红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667-3673,共7页
为提高泥石流业务预报的准确性,满足泥石流减灾的需求,运用GIS技术,设计并实现基于流域水土耦合机制的区域泥石流预报系统。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和非饱和土极限平衡法实时评估每条泥石流流域内的水土混合物密度ρ,利用ρ判定区域内每条... 为提高泥石流业务预报的准确性,满足泥石流减灾的需求,运用GIS技术,设计并实现基于流域水土耦合机制的区域泥石流预报系统。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和非饱和土极限平衡法实时评估每条泥石流流域内的水土混合物密度ρ,利用ρ判定区域内每条泥石流流域内发生泥石流概率的大小,实时发布泥石流预警信息。以四川省为研究区,以2013年7月9日特大降雨过程诱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事件作为系统的验证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且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能够很好地满足泥石流减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泥石流 预报 水土耦合 系统集成
下载PDF
Promise and pitfalls of modeling grassland soil moisture in a free-air CO_(2) enrichment experiment(BioCON)using the SHAW model
14
作者 Raquel H.FLINKER M.Bayani CARDENAS +3 位作者 Todd G.CALDWELL Gerald N.FLERCHINGER Roy RICH Peter B.REICH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783-795,共13页
Free-air carbon dioxide(CO_(2))enrichment(FACE)experiment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test models of heat and water flow under novel,controlled situations and eventually allow use of these models for hypothesis evaluat... Free-air carbon dioxide(CO_(2))enrichment(FACE)experiment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test models of heat and water flow under novel,controlled situations and eventually allow use of these models for hypothesis evaluation.This study assesses whether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SHAW(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numerical model of vertical one-dimensional soil water flow across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is able to adequately represent and explain the effects of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_(2) on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n temperate grasslands.Observations in a FACE experiment,the Bio CON(Biodiversity,CO_(2),and Nitrogen)experiment,in Minnesota,USA,we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of vertical soil moisture distribution.Three scenarios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plots were assessed:bare,vegetated with ambient CO_(2),and similarly vegetated with high CO_(2).From the simulations,the bare plot soil was generally the wettest,followed by a drier high-CO_(2) vegetated plot,and the ambient CO_(2) plot was the driest.The SHAW simulations adequately reproduced the expected behavior and showed that vegetation and atmospheric CO_(2) concentr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soil moisture dynamics.The differences in modeled soil moisture amongst the plots were largely due to transpiration,which was low with high CO_(2).However,the modeled soil moisture only modestly reproduced the observations.Thus,while SHAW is able to replicate and help broadly explain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n a FACE experiment,its application for point-and time-specific simulations of soil moisture needs further scrutiny.The typical design of a FACE experiment makes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challenging to model with a one-dimensional distributed model.In addition,FACE instru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will need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be a useful platform for robust model testing.Only after this can we recommend that models such as SHAW are adequate for process interpretation of datasets from FACE experiments or for hypothesis t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dioxide FACE experiment soil water flow vadose zone vegetation
原文传递
四川省区域泥石流预报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敦龙 张少杰 杨红娟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8,共12页
基于水土耦合机制的泥石流预报方法采用小流域为基本预报单元,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流域尺度上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基于该预报方法,借助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Fortran高效的计算能力和C#优秀的可视化界面设计功... 基于水土耦合机制的泥石流预报方法采用小流域为基本预报单元,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流域尺度上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基于该预报方法,借助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Fortran高效的计算能力和C#优秀的可视化界面设计功能,设计并实现了具有较好人机交互界面的四川省区域泥石流预报系统.以2013年7月9日四川省境内大规模泥石流灾害事件作为系统的检验实例,运行结果表明:系统不仅具有运行稳定,操作简单,运算速度快和自动展示预报结果的特点,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较低的漏报率和误报率.所以,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预报精度均能很好地满足泥石流减灾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尺度 区域尺度 潜势泥石流流域 水土耦合机制 泥石流预报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