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类型对黄土塬区深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以长武塬区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锐 刘文兆 李丽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对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深层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测定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总体上呈涝池>裸地>小麦地>12年生果园>20年生果园的趋势,其值分别为:21.41、19.71、18.5... 对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条件下深层土壤水分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测定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总体上呈涝池>裸地>小麦地>12年生果园>20年生果园的趋势,其值分别为:21.41、19.71、18.55、17.92和17.84%、15.42和14.07%。在相同树龄条件下,12龄果园不同样点之间土壤剖面水分存在较大差异,耗水深度可达10-13m,耗水深度因果树生长差异而有所差别;而20龄果园不同样点间土壤含水量的差异较小,耗水影响深度可达19m,形成了深厚的生物利用型干层,限制了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裸地和涝池土壤含水量总体上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含水量。裸地在丰水年或者较大规模集中连续降水情况下,降水有可能通过1360cm的深厚土层继续向下补给;涝池在积水后快速入渗补给地下水,之后经过近一年的较长时间再分布后,在土体内水势梯度作用下重新趋于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类型 耗水深度 生态环境效应 长武塬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