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thropogenic Additions of P to Agricultural Soils
1
作者 Richard L. Haney Virginia L. Jin +4 位作者 Mari-Vaughn V. Johnson Elizabeth B. Haney R. Daren Harmel Jeffrey G. Arnold Michael J. White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5年第2期59-68,共10页
Phosphorus loading and measurement is of concern on lands where biosolids have been applied. Traditional soil testing for plant-available P may be inadequate for th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P loadings in a regulatory e... Phosphorus loading and measurement is of concern on lands where biosolids have been applied. Traditional soil testing for plant-available P may be inadequate for th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P loadings in a regulatory environment as the reported levels may not correlate well with environmental risk. In order to accurately assess potential P runoff and leaching, as well as plant uptake, we must be able to measure organic P mineralized by the biotic community in the soil. Soils with varying rates of biosolid application were evaluated for mineralized organic P during a 112-day incubation us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 measured using a rapid-flow analyzer (RFA) and an axial flow Varian ICP-OES. An increase in the P mineralized from the treated soils was observed from analysis with the Varian ICP-OES, but not with the RFA.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even though organic P concentrations have increased due to increasing biosolid application, traditional soil testing using an RFA for detection, would not accurately portray P concentration and potential P loading from treated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us ANTHROPOGENIC ADDITIONS Biosolids Rapid-Flow Analyzer (RFA)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Texas Commiss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TCEQ) soil organic C (SOC) Total N (TN) water-soluble organic C (wsoc) Water Soluble organic N (WSON)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婧 迟凤琴 +4 位作者 魏丹 金梁 李玉梅 郭文义 徐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5-980,共6页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对黑土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单施化肥(NPK)相比,配施有机肥(MNPK)、化肥配施生物炭(BNPK)、秸...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对黑土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单施化肥(NPK)相比,配施有机肥(MNPK)、化肥配施生物炭(BNPK)、秸秆全量还田(SNPK)分别增加3.04%、2.44%、1.66%;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措施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46.28%、7.57%、14.18%;配施有机肥(MNPK)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起显著的促进作用,秸秆还田(SNPK)和配施生物炭(BNPK)分别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17.20%和14.23%。配施有机肥能提高水溶性有机碳比例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比例。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施(MNPK)对于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有效调控其关键组分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有机物料 活性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生草提高山核桃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家森 张金池 +1 位作者 钱进芳 黄坚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11-117,共7页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中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但高强度经营导致林地土壤性质的改变,为了解生草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在山核桃主产区设置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黑麦草(Lolium...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中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但高强度经营导致林地土壤性质的改变,为了解生草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在山核桃主产区设置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免耕4种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草栽培后,山核桃林地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质量分数显著增加,与免耕相比,种植油菜、黑麦草、紫云英4 a后土壤TOC分别提高了23.12%,26.61%和24.74%,增加的组分以羰基碳为主,但并未改变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的质量分数,MBC增加了138.61%~159.68,WSOC提高了56.24%~69.47%%。3种生草的土壤微生物活性(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显著高于免耕,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 index,H)和均匀度指数(evenness index,E)则表现为油菜、紫云英处理显著高于免耕。研究表明,生草栽培能有效提高林地土壤TOC质量分数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为山核桃林地土壤修复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微生物学 山核桃 生草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坡耕地黑土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7
4
作者 方华军 杨学明 +2 位作者 张晓平 梁爱珍 申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3,共5页
以一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的活性碳组分,以分析土壤侵蚀对活性碳组分的影响以及沉积区侵蚀碳的归宿。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形部位表层黑土(0~20cm)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介于14.6~20.... 以一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的活性碳组分,以分析土壤侵蚀对活性碳组分的影响以及沉积区侵蚀碳的归宿。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形部位表层黑土(0~20cm)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介于14.6~20.0mg/kg之间,低于总SOC含量的0.15%WSOC在沿坡迁移的同时,向下淋溶也很显著。MBC含量为121.5~583.6mg/kg,占总SOC的1.0%~4.7%。Min—C变化范围为52.8~115.3mg/kg,土壤Min-C差异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侵蚀显著降低侵蚀部位表层土壤Min-C、WSOC和MBC含量,沉积区土壤MBC、Min—C含量及其商值较高,而WSOC却无显著累积。相关关系表明,表层土壤Min—C、WSOC和MBC均于总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初步的研究结果认为侵蚀物质的输入增加沉积区表层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碳的矿化潜力,常年处于氧化环境中的侵蚀碳可能被矿化而难以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碳 易矿化璇 黑土
下载PDF
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特征 被引量:25
5
作者 周焱 徐宪根 +4 位作者 阮宏华 汪家社 方燕鸿 吴焰玉 徐自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2,共5页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土壤碳循环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采用TOC—VCPN总有机碳仪测定了武夷山4个典型海拔地的植被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分析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分间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土壤碳循环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采用TOC—VCPN总有机碳仪测定了武夷山4个典型海拔地的植被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分析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分间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随海拔上升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的比值介于0.02%~0.16%,以高山草甸10~25cm土层最高,常绿阔叶林25~40cm土层最低;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土壤湿度、全氮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与土壤温度、pH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海拔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土壤因子 武夷山
下载PDF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甘蓝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邵泱峰 梅洪飞 +2 位作者 潘忠潮 刘欢 王超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8-842,共5页
在甘蓝蔬菜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秸秆还田试验处理,即JG1(低用量,秸秆7 500 kg·hm^(-2)),JG2(中用量,秸秆11 250 kg·hm^(-2)),JG3(高用量,秸秆22 500 kg·hm^(-2))和CK(秸秆不还田),采集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及... 在甘蓝蔬菜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秸秆还田试验处理,即JG1(低用量,秸秆7 500 kg·hm^(-2)),JG2(中用量,秸秆11 250 kg·hm^(-2)),JG3(高用量,秸秆22 500 kg·hm^(-2))和CK(秸秆不还田),采集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MBC增加了127.0%~147.7%,WSOC提高了54.1%~69.4%。中、高用量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活性(AWCD)、微生物Shannon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显著高于对照,甘蓝产量分别提高16.6%和11.1%。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是一种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土壤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土壤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茶园与相邻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范利超 韩文炎 +1 位作者 李鑫 李治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9-1157,共9页
对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寻求其与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园和林地土壤有机碳、土壤呼吸积累量、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随着土壤... 对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寻求其与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园和林地土壤有机碳、土壤呼吸积累量、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茶园均值大于林地。在0~100 cm土壤层次内,茶园土壤质量敏感性指标(WSOC/SOC)平均值、代谢熵(q CO2)平均值均大于林地,微生物熵(q MBC)平均值小于林地。茶园和林地土壤基础呼吸速率与SOC、WSOC及MBC呈显著正相关,向后筛选回归模型表明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依次为SOC>MBC>WSOC,对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则为WSOC>SOC>MBC。茶园土壤代谢作用强于林地,但茶园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比林地差,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为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茶园土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基础呼吸 垂直分布
下载PDF
不同施肥雷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动态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杨芳 吴家森 +1 位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7,共4页
为了解目前生产上不同施肥习惯对土壤活性有机碳产生的影响,从2002年8月至2003年4月动态采集了各施肥处理土壤样品,用岛津TOC-VcPH有机碳分析仪测定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8、10月... 为了解目前生产上不同施肥习惯对土壤活性有机碳产生的影响,从2002年8月至2003年4月动态采集了各施肥处理土壤样品,用岛津TOC-VcPH有机碳分析仪测定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8、10月最高,12月开始降低,次年2月降至低谷,而4月又上升的变化规律。试验全过程中,3个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始终高于3个单施化肥处理,并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并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也显著增加。所有施肥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是覆盖区高于未覆盖区,覆盖区平均是未覆盖区的1.56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与土壤水解氮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土壤 施肥 水溶性有机碳 动态
下载PDF
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天慧 胡海波 +1 位作者 张勇 卢雪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49-54,共6页
[目的]对比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季节变化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评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凤阳山不同植被群落为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实验测定的基础上,通过相邻样地比较法进... [目的]对比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季节变化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评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凤阳山不同植被群落为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实验测定的基础上,通过相邻样地比较法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植被群落0—60cm土层平均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大小关系为:35a杉木人工林(0.299 7g/kg)>40a常绿阔叶次生林(0.271 7g/kg)>35a针阔混交次生林(0.258 6g/kg)>40a杉木人工林(0.252 9g/kg)>30a柳杉人工林(0.252 8g/kg)>30a针阔混交次生林(0.248 0g/kg),相邻样地基本表现为人工林大于天然次生林;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最小值均出现在夏季。[结论]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及容重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 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 水溶性有机碳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