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pression of weeds and weed seeds in the soil by stubbles and no-tillage in an arid maize-winter wheat-common vetch ro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Mei ZHAO Yuxin +2 位作者 YANG Huimin SHEN Yuying ZHANG Xiaoya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8年第5期809-820,共12页
Reduced tillage provide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o arable land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where soil erosion has long been a serious problem and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is largely restricted. However, hi... Reduced tillage provides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o arable land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where soil erosion has long been a serious problem and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is largely restricted. However, high abundances of weeds in reduced tillage systems cause significant yield losses.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no-tillage and stubble retention on the number and density of weeds and weed seeds in a 12-year maize-winter wheat-common vetch ro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Four treatment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tillage, no-tillage, conventional tillage+stubble retention and no-tillage+stubble retention were designed and applied. We found that no-tillage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weed species and weed density in most of the crops, while stubble retention decreased weed density in maize and tended to suppress weeds in both no-tillage treatments(no-tillage and no-tillage+stubble retention). No-tillage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weed species in the weed seedbank and tended to increase seed density during the spring growth of winter wheat, but it decreased seed density during post-vetch fallow. Stubble retention tended to reduce seed density during the spring growth of winter wheat and post-vetch fallow. We concluded that no-tillage can promote weeds in the experimental crop rotation, while stubble retention suppresses weeds in untilled field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tubble retention and no-tillage on weed suppression varied among the three crop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recommend stubble retention in untilled legume-crop rotat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 to improve the control of w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conservation practice crop rotation NO-TILLAGE rainfed soil soil seedbank stubble retention weed control
下载PDF
稻作区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左然玲 强胜 李儒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7-424,共8页
选择典型稻作区,对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取样调查,并与田埂、灌溉水渠周围生境、下茬麦田的杂草群落及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自然条件下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土壤杂草种子库及其他生境杂草群落... 选择典型稻作区,对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取样调查,并与田埂、灌溉水渠周围生境、下茬麦田的杂草群落及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自然条件下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土壤杂草种子库及其他生境杂草群落间的相互关系。有14科21种杂草种子随灌溉水流输入稻田,这些杂草种子主要隶属禾本科、报春花科、藜科、蓼科等。土壤杂草种子库中共检出19科41种杂草种子,含有所有其他生境中杂草的种子。灌溉水流传播的杂草种子与田埂上、灌溉水渠周围生境、下茬麦田杂草群落及稻田土壤种子库的杂草群落间相似性较高,Sorensen指数均在0.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种子 传播 土壤杂草种子库 灌溉水流 相似性指数
下载PDF
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区土壤种子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潘俊峰 万开元 +3 位作者 陈防 程传鹏 谷健云 章力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4-1030,共7页
通过对砂浆黑土区小麦-大豆轮作制地不同施肥模式的杂草土壤种子库(0~15 cm)进行调查,分析种子库的大小、组成、多样性等特征,探讨施肥模式与群落演替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肥模式显著影响着土壤种子库的大小、组成、多样性、群... 通过对砂浆黑土区小麦-大豆轮作制地不同施肥模式的杂草土壤种子库(0~15 cm)进行调查,分析种子库的大小、组成、多样性等特征,探讨施肥模式与群落演替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肥模式显著影响着土壤种子库的大小、组成、多样性、群落演替速率。土壤样品中共检出杂草种子18种,隶属于11科,且各处理优势种组成差异明显。种子库密度按NPK>NP>NK>CK>PK顺序依次递减且差异极显著(P<0.01)。各处理物种组成不同,种数按CK>NPK>PK=NK>NP顺序依次递减,群落均匀度指数按NP>CK>NK>PK>NPK顺序依次递减且差异显著(P<0.05),物种多样性指数按CK>NP>NK>PK>NPK顺序依次递减,群落优势度指数按NPK>PK=NK>CK>NP顺序依次递减。我们初步认为适应与竞争机制影响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的差异;施肥模式间土壤种子库的优势种变化尤为突出,引起均匀度的改变,导致施肥模式下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差异。Whittaker指数按CK<NPK<PK=NK<NP顺序依次增大,表明土壤种子库的群落演替速率依次加快,说明长期平衡施肥模式(NPK)对土壤种子库群落的影响明显小于PK、NP、NK施肥处理,群落结构较PK、NP、NK施肥处理更稳定。气候、取样时间、除草剂等因素导致年际间、种植季间的杂草土壤种子库特征差异明显。本研究认为长期平衡施肥既有利于作物的优质高产,也有利于农田土壤种子库群落的稳定,是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以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模式 砂姜黑土 杂草 土壤种子库 群落演替
下载PDF
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春艳 郭玉莲 +4 位作者 王宇 黄元炬 朴德万 苏保华 徐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37-42,共6页
[目的]为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研究翻耕和免耕模式下玉米田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将0-5、5-10、10-15、15-20、20-25、25-30 cm 6个不同土层的土壤样本分别装盆,在自然条件下生长... [目的]为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研究翻耕和免耕模式下玉米田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将0-5、5-10、10-15、15-20、20-25、25-30 cm 6个不同土层的土壤样本分别装盆,在自然条件下生长60 d后调查杂草种类和数量,计算种子库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结果]翻耕玉米田共有杂草15科24种,免耕玉米田有15科23种,其中19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玉米田均有分布,主要优势杂草为稗草、藜、铁苋菜、龙葵和马唐,杂草类型上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较少。翻耕玉米田杂草种子库总密度为4 292.4粒/m^2,主要分布在0-5、20-25、25-30 cm土层,其中稗草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免耕玉米田总密度为3 337.0粒/m^2,主要分布在15-20、20-25 cm土层,其中藜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不同耕作模式的优势杂草在土层中的分布有较大差别,稗草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25-30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0-5 cm土层;藜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cm土层,而在翻耕田各土层呈较均匀分布。[结论]明确了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为农田杂草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耕 免耕 玉米田 土壤杂草种子库
下载PDF
混播草地土壤种子库和田间杂草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建光 吕小东 +1 位作者 孙启忠 余红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科学指导苜蓿—禾草混播草地的杂草防控,对其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和田间杂草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和直穗鹅观草(Roegneria turczanin... 为科学指导苜蓿—禾草混播草地的杂草防控,对其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和田间杂草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和直穗鹅观草(Roegneria turczaninovii(Drob.)Nevski)混播的2龄和3龄牧草地,共有25种杂草,土壤种子库容量和地面发生量最多的是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其次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证实混播方式和比例对土壤杂草种子库容量不会造成根本性影响,但对描述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的指标变化产生影响。混播对土壤杂草种子库时空格局产生影响,每年6月和8月高峰入库期,由草种引起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混播组合或比例引起的变幅,禾草变幅普遍高于苜蓿,无芒雀麦最易使杂草入侵而激增库容量,混播中禾草比例增加会促使杂草库容量增加,垂直分布上地表层0~5cm库容量变幅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杂草种子库 田间杂草 苜蓿 禾本科牧草 混播草地
下载PDF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潘俊峰 万开元 +5 位作者 章力干 王道中 陶勇 程传鹏 谢娟 陈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0-488,共9页
为揭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田间长期定位施肥模式试验,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小麦-大豆轮作制度下大豆种植季7种施肥处理区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土... 为揭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田间长期定位施肥模式试验,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小麦-大豆轮作制度下大豆种植季7种施肥处理区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共检出杂草种子16种,隶属于10科;土壤种子库总密度分布在15995~106300 grain/m2范围。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区的杂草土壤种子库优势物种组成较为简单,优势种为1~2种,配施麦秸处理区主要以栗米草为主,配施粪肥处理区主要以水苋菜为主;土壤种子库的密度显著降低至15995~41900 grain/m2范围;物种丰富度降低至7.67~9.33范围,并且将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维持在休闲与纯化肥处理区之间(1.5~2.0和0.6~0.8)。长期配施麦秸、粪肥均显著影响土壤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结构特征,且麦秸与粪肥品种间差异的影响大于麦秸施用量差异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有机-无机肥配施既有利于作物的优质高产,也可以通过调整有机肥种类以及与施用量来调控杂草土壤种子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 有机肥 农田杂草 土壤种子库 多样性特征
下载PDF
施肥模式对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潘俊峰 程传鹏 +4 位作者 章力干 万开元 张过师 谷健云 陈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42,共6页
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施肥模式对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密度、物种组成、多样性等动态特征的影响,结合国际研究动态,就目前我国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研究中亟需... 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施肥模式对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密度、物种组成、多样性等动态特征的影响,结合国际研究动态,就目前我国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应加强在施肥条件下杂草种子的萌发、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变化机制、土壤种子库与地面杂草群落的相关性、土壤中杂草种子的遗传变异等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深入探讨施肥模式对农田土壤种子库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模式 农田杂草 土壤种子库 动态特征
下载PDF
不同耕作深度和轮作模式下上海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严佳瑜 张亚萍 +5 位作者 宋坤 田志慧 陆俊尧 王依明 吴雪源 达良俊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采用水洗镜检的方法,从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与物种多样性3个方面,研究不同耕作深度(深耕、浅耕)和轮作模式(水稻-绿肥、水稻-休耕、水稻-小麦)下上海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样品中共检出杂草种子12科30种;2)0—10... 采用水洗镜检的方法,从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与物种多样性3个方面,研究不同耕作深度(深耕、浅耕)和轮作模式(水稻-绿肥、水稻-休耕、水稻-小麦)下上海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样品中共检出杂草种子12科30种;2)0—10 cm土层中,浅耕+水稻-绿肥处理杂草土壤种子库密度最大,达12.27×10^(4)粒∕m^(2),浅耕+水稻-休耕处理为8.99×10^(4)粒∕m^(2),两者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深耕的3种轮作模式处理;浅耕+水稻-小麦轮作处理的杂草种子库丰富度最低,仅为6,显著低于其他5种处理;深耕+水稻-小麦处理杂草种子库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2.07,显著高于浅耕的3种轮作模式。综上,增加耕作深度有利于降低水稻-绿肥和水稻-休耕模式杂草种子库密度,可为上海稻田“三三制”下的杂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深度 轮作模式 土壤种子库
下载PDF
不同施肥管理对“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杂草防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钰薇 何宏斌 +3 位作者 程俊康 贾戊禹 杨衡荣 辛国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93-1801,共9页
为解决我国南方冬季稻田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杂草丛生问题,在湖南湘西地区引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水稻(Oryza sativa L.)”轮作(IRR)系统,探讨冬种黑麦草施肥管理对农田杂草的影响。黑麦草季设置不同施肥量和肥料种类... 为解决我国南方冬季稻田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杂草丛生问题,在湖南湘西地区引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水稻(Oryza sativa L.)”轮作(IRR)系统,探讨冬种黑麦草施肥管理对农田杂草的影响。黑麦草季设置不同施肥量和肥料种类处理:种草无肥(NF)、种草施复合肥(F1、F2、F3)、种草施尿素(N1、N2、N3),并设置冬闲田为对照(CK)。黑麦草生长期间对农田杂草进行了跟踪调查,同时采用镜检法对不同处理的表层土壤(0-20cm)杂草种子进行鉴定与计数;后作水稻生长期间,调查了不同处理的杂草种类与密度。结果表明:冬种黑麦草期间施用复合肥1500kg·hm^-2(F2处理),黑麦草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达12.93t·hm^-2(鲜草达80.21t·hm^-2);前作黑麦草期间,种草处理组的杂草密度相比于CK最多降低了81.94%(P<0.05),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降低了65.49%(P<0.05),后作水稻杂草密度降低了58.14%(P>0.05);而单施尿素超过540kg·hm^-2有增加杂草种子库的趋势,并显著增加了后作水稻的杂草发生。黑麦草生长期间的土壤肥力与杂草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施肥措施引起土壤全K含量的差异是影响冬季杂草群落的主要因素,与杂草总密度呈正相关;而土壤P、N含量差异是影响土壤杂草种子库的主要因素,两者呈正相关。可见,冬种黑麦草可在冬季提供青饲料的同时,有效控制农田杂草,且平衡施用NPK对IRR系统中的黑麦草产量和杂草防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 施肥 杂草防控 杂草种子库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作物轮作制度对土壤种子库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潘俊峰 万开元 +1 位作者 章力干 陈防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0-495,共6页
农田土壤种子库是近年来国际上农田杂草生态学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作为农田潜杂草群落,在构建地上杂草群落的结构以及发挥杂草群落的生态功能上起着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不同的作物轮作可提供多种类型的农事管理措施,形成杂草生境... 农田土壤种子库是近年来国际上农田杂草生态学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作为农田潜杂草群落,在构建地上杂草群落的结构以及发挥杂草群落的生态功能上起着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不同的作物轮作可提供多种类型的农事管理措施,形成杂草生境的多样化,限制对某一生境有着良好适应性杂草种类的生长,进而影响着土壤种子库的动态特征。此外杂草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也影响着土壤种子库的动态特征。本文在收集国内外不同作物轮作制度下土壤种子库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不同作物轮作制度下土壤种子库的密度与物种组成、空间分布格局、多样性以及与地上杂草群落的关系等动态特征,并就目前我国农田土壤种子库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近期可以在土壤种子库的遗传变异、土壤种子库的类型和长期性、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变化机制、轮作制度变化后土壤种子库的特征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指导农田土壤种子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轮作 杂草 土壤种子库 动态特征 群落演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