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扭转圆轴Swift效应试验及微观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丽红 吴林志 马凤飞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12期5-8,共4页
对低碳钢和紫铜材料进行了实心圆轴扭转试验,研究了金属材料在大变形扭转过程中的Swift效应,即试件在扭转过程中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改变。并对两种材料试件断口的电镜扫描图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Swift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金... 对低碳钢和紫铜材料进行了实心圆轴扭转试验,研究了金属材料在大变形扭转过程中的Swift效应,即试件在扭转过程中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的改变。并对两种材料试件断口的电镜扫描图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Swift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材料在扭转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Swift效应,铜的Swift效应比碳钢的大。在进行金属材料大应变扭转问题分析时Swift效应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心圆轴扭转 swift效应 试验 微观机理
下载PDF
两种约束圆轴扭转实验确定大应变本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红 邹广平 +1 位作者 王喆 何蕴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2-316,共5页
针对大应变本构关系的参数标定问题,采用实心圆轴扭转实验进行了研究.分别对一端自由实心圆轴和两端固定实心圆轴的大应变扭转变形和扭转应力进行了分析.对于大应变等向强化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Kirchhoff应力的Jau-mann应力导数,采用实... 针对大应变本构关系的参数标定问题,采用实心圆轴扭转实验进行了研究.分别对一端自由实心圆轴和两端固定实心圆轴的大应变扭转变形和扭转应力进行了分析.对于大应变等向强化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Kirchhoff应力的Jau-mann应力导数,采用实心圆轴扭转实验标定了弹塑性本构模型中的塑性刚度函数.对一端自由实心圆轴扭转实验,讨论了轴向伸长变形和径向变形对塑性刚度函数的影响.对于两端固定实心圆轴扭转实验,讨论了轴向正应力对塑性刚度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实心圆轴扭转时的Swift效应对大应变本构关系有影响,影响程度与轴向和径向变形及轴向正应力相对于剪应变的变化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心圆轴扭转 swift效应 扭转本构关系 塑性刚度函数
下载PDF
基于对数应力率大应变本构关系的参数标定研究
3
作者 杨丽红 吴国辉 邹广平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所有率型弹塑性本构模型中,只有对数应力率对应的本构模型能够满足自适应准则。基于对数应力率,采用实心圆轴扭转实验,对大应变弹塑性本构模型中的参数标定问题进行了讨论。推导出了考虑Swift效应时端部自由实心圆轴扭转变形的变形率... 在所有率型弹塑性本构模型中,只有对数应力率对应的本构模型能够满足自适应准则。基于对数应力率,采用实心圆轴扭转实验,对大应变弹塑性本构模型中的参数标定问题进行了讨论。推导出了考虑Swift效应时端部自由实心圆轴扭转变形的变形率、对数旋率、Kirchhoff应力及Kirchhoff应力的对数应力率。对于等向强化大应变弹塑性本构关系,给出了由实心圆轴扭转实验标定的、基于Kirchhoff应力对数应力率的本构关系中塑性刚度函数的表达式。分析了扭转圆轴的Swift效应对塑性刚度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实心圆轴扭转的轴向伸长变形和径向变形对基于对数应力率大应变本构关系中的塑性刚度函数都有影响。当不考虑Swift效应时,所得塑性刚度函数表达式与不考虑Swift效应时基于Jaumann应力率的塑性刚度函数表达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本构关系 对数应力率 大应变 实心圆轴扭转实验 swift效应
下载PDF
实心圆试件扭转试验确定大应变本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蕴增 邹广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8-833,共6页
提出并完成了通过实心圆轴扭转试验建立大应变本构关系的方法.它比单向拉伸试验所 得到的本构关系更为精确.因拉伸实验变形较大时试件伸长和变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尤其在 “颈缩”后,很难对有关力学量作有效测量和分析.即扭转本构... 提出并完成了通过实心圆轴扭转试验建立大应变本构关系的方法.它比单向拉伸试验所 得到的本构关系更为精确.因拉伸实验变形较大时试件伸长和变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尤其在 “颈缩”后,很难对有关力学量作有效测量和分析.即扭转本构关系的描绘更为完整.以低碳钢 为例,扭转本构关系所描述的有效区间比拉伸本构关系大十余倍.该方法将有利于探讨研究更 大应变下的材料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应变 本构关系 实心圆轴 扭转试验 材料
下载PDF
实心圆轴扭转测定本构关系的概念和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何蕴增 邹广平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6-432,共7页
本文提出了实心圆轴扭转试验建立有限应变本构关系(τ-γ曲线)的概念,并在文[1]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通过实心圆轴扭转试验建立文献[6]形式的有限应变本构关系的方法.它比单向拉伸试验所得到的本构关系更为精确.因拉伸实验变形较大时试件... 本文提出了实心圆轴扭转试验建立有限应变本构关系(τ-γ曲线)的概念,并在文[1]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通过实心圆轴扭转试验建立文献[6]形式的有限应变本构关系的方法.它比单向拉伸试验所得到的本构关系更为精确.因拉伸实验变形较大时试件伸长和变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尤其在"颈缩"后,很难对有关力学量作有效测量和分析.扭转本构关系的描绘也更为完整.以低碳钢为例,扭转本构关系所描述的有效范围比拉伸本构关系大十余倍.本文方法将有利于探讨研究更大应变下的材料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应变 本构关系 实心圆轴 扭转试验 材料力学 剪应力 角应变 塑性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