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ol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Obtained from a Forest Plantation of Pinus pseudostrobus Lindl, Mexico
1
作者 E. Rodríguez-Bustamante E. Rodríguez-Flores +7 位作者 F. Rojas-García A. S. Callejas-Iberri L. M. Gallardo-Roldán S. Gómez-Manzo J. Marcial-Quino M. L. Macías-Rubalcava F. Lazcano-Pérez R. Arreguín-Espinosa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6年第14期1021-1039,共19页
A forest plantation, product of the reforestation of pine trees, represented a pool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process. The trees were identified as Pinus pseudostrobu... A forest plantation, product of the reforestation of pine trees, represented a pool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process. The trees were identified as Pinus pseudostrobus Lindl from which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pine needles was collected. Soil fungi, responsible for plant litter decomposition, were cultured at laboratory conditions and tes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grow on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s. A fungal strain, belonging to the genus Penicillium, was selected for growing it on pine needles as the substrate in a solid state culture. After following the culture for six days, the newly isolated strain exhibited a much higher capacity for spore production and holocellulose degradation, compared to a purchased strain of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and two control conditions. This work marks the beginning of future studies focused on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and represents the first report of a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 based on pine needles and their degradation by an ascomycetes 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genus Penicill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Plantation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Pine Needles Plant Litter Decomposition Soil Fungi
下载PDF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negar residue and some natural materials 被引量:4
2
作者 Liu Jian Yang Ji-chu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6年第3期22-25,共4页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is an attractive process to produce cellulase economically due to its lower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lower operating costs. Generally available natural materials in our study included vinegar ...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is an attractive process to produce cellulase economically due to its lower financial investment and lower operating costs. Generally available natural materials in our study included vinegar residue, wheat bran, rice bran and wheat straw. Cellulase production was carried out by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using these materials as the substrate of Trichoderma koningii. The ingredients of natural materials, associated with the effects of water content, time and nitrogen sources on cellulase synthesis were studied. A comparatively high cellulase activity (〉4 IU·g^-1 SDM) was obtained in the fermentation batch. The optimum culture time of vinegar residue, wheat bran and wheat straw were 72 hours, but that office bran was 60 hours. Total water contents of wheat bran, rice bran and wheat straw should not exceed 50% and that of vinegar residue should not be more than 60%. It was also shown that nitrogen salts contributed much to fermentation. (NH4)3PO4 and urea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promoting enzyme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materials vinegar residue CELLULASE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Trichoderma koningii
下载PDF
固态法白酒主要酿酒原料高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范文来 《酿酒》 CAS 2023年第2期3-9,共7页
回顾了我国固态法白酒用高粱的使用现状,包括使用品种、理化性质,以及目前部分酒厂对高粱品质的要求,并与近年来使用的进口高粱进行了比较。从酿酒特性看,以糯性、软质高粱较佳,粳性、硬质高粱次之。从理化指标看,使用高淀粉含量高粱会... 回顾了我国固态法白酒用高粱的使用现状,包括使用品种、理化性质,以及目前部分酒厂对高粱品质的要求,并与近年来使用的进口高粱进行了比较。从酿酒特性看,以糯性、软质高粱较佳,粳性、硬质高粱次之。从理化指标看,使用高淀粉含量高粱会促进出酒率较高和品质提升。但高粱研究较少涉及产生氨基甲酸乙酯的前驱物蜀黍氰苷,更说不上在育种时,减少其含量。酒用高粱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品质控制体系。因此,科学研究应该关注酒用高粱的关键品质控制系统与安全性指标展开,并给高粱育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法白酒 酿酒原料 高粱 综述 淀粉 蜀黍氰苷
下载PDF
红曲糟固态制曲对米曲霉3.042产孢子及产酶特性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燚涛 梁璋成 +3 位作者 任香芸 马文静 何志刚 郭京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8-244,共7页
[目的]研究米曲霉3.042红曲糟固态制曲产孢子及产酶特性,为米曲霉固态发酵红曲糟制备调味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曲糟为主要原料,以米曲霉3.042为发酵剂,以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酶活力及蛋白质酶解率、氨氮转化率等... [目的]研究米曲霉3.042红曲糟固态制曲产孢子及产酶特性,为米曲霉固态发酵红曲糟制备调味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曲糟为主要原料,以米曲霉3.042为发酵剂,以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酶活力及蛋白质酶解率、氨氮转化率等为指标,研究红曲糟、麸皮与水做培养基料配比、发酵时间等因素对米曲霉生长及产酶效果的影响。[结果]成曲培养料适宜质量配比为红曲糟∶麸皮∶水为1∶0.8∶1.4,在此条件下培养72 h,成曲的孢子量、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谷氨酰胺酶分别可达9.93、1 160.94 U·g^(-1)、1 157.47 U·g^(-1)、1 788.40U·g^(-1)和10.49 U·g^(-1)。利用该成曲发酵得到的调味液中氨基酸态氮、酶解率和氨氮转化率分别为8.2 g·L(-1)、63.40%和37.08%,利用红曲糟麸皮做培养基料,利用3.042发酵得到的调味液鲜味较高,色泽红褐有光泽,具备酱香浓郁、滋味醇厚的特征,具有典型的酱油风味。[结论]红曲糟适合做米曲霉固态制曲的培养基料的主要原料,其适宜的质量比为红曲糟∶麸皮∶水为1∶0.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红曲糟 培养料配比 产酶特性 固态制曲 酱油
下载PDF
通过减少空间异质性来改善接种生麦曲质量
5
作者 董国琛 罗意 +3 位作者 吴梦尧 廖辉 黄鑫磊 夏小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39,共7页
探究生麦曲发酵过程中的空间参数差异规律,解析同一批次曲房各层空间异质性对提高接种生麦曲的质量有重要意义。针对同批次生麦曲发酵过程中存在空间质量差异的关键问题,该研究以曲房内不同空间位置制作的接种生麦曲为研究对象,对不同... 探究生麦曲发酵过程中的空间参数差异规律,解析同一批次曲房各层空间异质性对提高接种生麦曲的质量有重要意义。针对同批次生麦曲发酵过程中存在空间质量差异的关键问题,该研究以曲房内不同空间位置制作的接种生麦曲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空间位置曲块的理化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应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将经验衍生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与传质传热现象相结合,解析理化性质与群落结构的关联性,探讨麦曲发酵过程中空间温度变化及其分布规律,最终利用该模拟结果优化后续接种生麦曲实验。结果显示,接种生麦曲的糖化酶活力、液化酶活力相比较优化前分别提高10.2%、54.1%;相比较于传统生麦曲糖化酶活力提高30.1%,液化酶活力提高106.8%,表明了通过减少空间异质性能够稳定和提高麦曲质量。该研究首次在接种生麦曲中将微生物生长动力学与空间因子相结合,解析了不同发酵阶段曲层温湿度分布的规律和差异性,为开发接种生麦曲新的空间控制模型以及其他传统固态发酵产品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模拟 工艺优化 接种生麦曲 固态发酵
下载PDF
卧式滚筒固态醋发酵反应器生料制醋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分析
6
作者 孙浩 郭蕾 +2 位作者 宋来生 洪厚胜 郭会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4,共7页
为了探究生物反应器应用于食醋发酵过程品质变化规律,该研究对比新开发的18 m3卧式滚筒固态醋发酵反应器和传统发酵池进行生料制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氧含量、pH、总酸、乙醇浓度、还原糖、氨基酸、最终产率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差异... 为了探究生物反应器应用于食醋发酵过程品质变化规律,该研究对比新开发的18 m3卧式滚筒固态醋发酵反应器和传统发酵池进行生料制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氧含量、pH、总酸、乙醇浓度、还原糖、氨基酸、最终产率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差异。反应器生料制醋能提高总酸含量,发酵结束后,总酸质量浓度由59.8、61.8 g/L提高到67.4、68.2 g/L;乙醇转化速率加快,醋酸发酵周期由28、30 d缩短至20、22 d;且生料制醋提高了淀粉利用率,还原糖质量浓度由28.6、28.9 g/L上升为33.6、35.8 g/L;O2体积分数由4%~7%上升到11%~15%,表明反应器内O2更充足,利于加快发酵产酸速率;反应器能控制醋醅温度保持在36~39℃,低于发酵池,更利于醋酸菌生长;发酵结束,醋液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无明显降低;产率由11.08和11.42提高到13.01和13.34。结果表明,卧式滚筒固态醋发酵反应器生料制醋效率优于传统发酵池,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料制醋 固态酿造 卧式滚筒发酵反应器 专业设备 理化指标
下载PDF
甜高粱茎秆残渣生料多菌种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森 王石垒 +5 位作者 张雷 赵宏军 谢慧 王风芹 陈红歌 宋安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09-314,共6页
为实现甜高粱茎秆残渣生产蛋白饲料的规模化应用,该研究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进行优化组合,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尿素对甜高粱茎秆... 为实现甜高粱茎秆残渣生产蛋白饲料的规模化应用,该研究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进行优化组合,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尿素对甜高粱茎秆残渣进行生料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试验通过对比发酵前后粗蛋白、真蛋白、粗灰分和粗脂肪质量分数变化发现:添加4种菌的复合菌株,再添加1%尿素发酵8 d后能使以甜高粱茎秆残渣为底物的饲料中纤维素由33.00%降低至24.09%,半纤维素由20.99%降低至17.69%;粗蛋白质量分数由2.27%提升至7.14%,真蛋白由2.01%提升至6.41%。该研究简化了甜高粱秸秆残渣规模化生产饲料蛋白的工艺,为该工艺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蛋白 发酵 饲料 混合菌株 生料固态发酵
下载PDF
黑曲霉AF-1固态发酵生产生淀粉酶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苏小军 熊兴耀 +3 位作者 谭兴和 李清明 罗时 易锦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为增强黑曲霉AF-1产生生淀粉酶的能力,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筛选出马铃薯粉、豆粕粉、FeSO4为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条件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 为增强黑曲霉AF-1产生生淀粉酶的能力,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筛选出马铃薯粉、豆粕粉、FeSO4为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条件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培养基豆粕粉、麸皮含量和温度3个因素;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以上3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3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培养基豆粕粉含量、麸皮添加量和温度的最佳值分别为11.46%、17.41 g和26.26℃.优化后的酶活力(204 U/mL)比初始酶活力(42 U/mL)提高了3.8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霉AF-1 固态发酵 生淀粉酶
下载PDF
五粮生料液态发酵酿造浓香型白酒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晓 伍时华 +2 位作者 吴佳敏 黄瑶 易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5-39,共5页
为了探索五粮生料液态发酵过程中残糖及乙醇变化,为改进发酵工艺提供参考依据。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为原料,采用生料液态发酵法在室温条件下酿造浓香型白酒,先使用5种原料单独发酵16 d后,再混合发酵6 d,考察发酵过程中残糖... 为了探索五粮生料液态发酵过程中残糖及乙醇变化,为改进发酵工艺提供参考依据。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为原料,采用生料液态发酵法在室温条件下酿造浓香型白酒,先使用5种原料单独发酵16 d后,再混合发酵6 d,考察发酵过程中残糖及乙醇的变化,并将发酵醪液蒸馏,分段取酒,测定产品主成分含量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5种原料单独发酵的总糖利用率均达90%以上,其中高粱的糖醇转化率最高,达到47.37%。混合发酵后产品实际出酒率为41.16%,所得58°白酒总酸含量为0.38 g/L、总酯含量为1.19 g/L、甲醇含量为0.16 g/L;65°白酒总酸含量为0.31 g/L、总酯含量为1.45 g/L、甲醇含量为0.19 g/L,具有浓香型白酒的酒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发酵工艺 生料液态发酵 浓香型
下载PDF
生料固态发酵制醋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海宾 黄环宇 +1 位作者 刘学文 刘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
采用生料固态酒精发酵和固态醋酸发酵两步法酿醋,考察了水料比、酒精发酵温度、酒曲用量对固态酒精发酵的影响,初始酒精度、醋酸发酵温度、醋酸菌接种量对固态醋酸发酵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生料酿醋的最佳工艺参数:生料固态酒精... 采用生料固态酒精发酵和固态醋酸发酵两步法酿醋,考察了水料比、酒精发酵温度、酒曲用量对固态酒精发酵的影响,初始酒精度、醋酸发酵温度、醋酸菌接种量对固态醋酸发酵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生料酿醋的最佳工艺参数:生料固态酒精发酵阶段:水料比例1∶3,发酵温度30℃,酒曲用量为6%,发酵时间为5d;固态醋酸发酵阶段:酒精度为7.0%,发酵温度为34℃,醋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为15d。通过与传统酿醋方法的比较可知生料固态酿醋可有效的节约能源,降低劳动强度,简化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料制醋 生料固态发酵 生料酒曲
下载PDF
红曲霉产生淀粉酶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部分酶学性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波 邬应龙 +1 位作者 张霞 黄雅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6-110,115,共6页
以红曲霉M2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无机盐水添加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四个因素的取值范围,以生淀粉酶活力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并对最优条件下生淀粉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 以红曲霉M2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无机盐水添加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四个因素的取值范围,以生淀粉酶活力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并对最优条件下生淀粉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32℃,pH值5.0,无机盐水量为14mL,培养时间6d时酶活最高可达445.37u/g;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5.0,在pH值为5.0~7.0范围内较稳定,热稳定性较差,在60℃保温2h残余酶活只有23.9%;Zn^2+,Mn^2+,Cu^2+对该酶有促进作用,Ba^2+和Fe^3+对该酶有抑制作用,Na^+,K^+,Mg^2+对该酶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生淀粉酶 固态发酵 酶学性质
下载PDF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生淀粉酶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波 曾丽萍 邬应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1-186,共6页
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红曲霉M2固态发酵产生淀粉酶的酶活性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生淀粉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建立乳糖、(NH4)2SO4、K2HPO4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探讨各因素对生淀粉酶酶... 研究碳源、氮源、无机盐对红曲霉M2固态发酵产生淀粉酶的酶活性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生淀粉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建立乳糖、(NH4)2SO4、K2HPO4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探讨各因素对生淀粉酶酶活力的影响。在固态发酵基础培养基中,最终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条件为:乳糖添加量为8.18%、(NH4)2SO4添加量为6.36%、K2HPO4添加量为0.91%;在该条件下可得到红曲霉M2产生淀粉酶的最大酶活力,预测值为680.29 U/g,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得到生淀粉酶酶活力为662.21 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固态发酵 生淀粉酶 BOX-BEHNKEN试验设计
下载PDF
微生物固体发酵提取杜仲胶工艺参数的筛选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印泉 任钊 +5 位作者 杜双田 池明 丁奋霞 中泽庆久 堤雅史 鲁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5-160,共6页
【目的】探讨菌株D-5在不同条件下对杜仲种皮固体发酵时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果胶酶活力及纤维类物质去除率的变化规律,筛选利用微生物固体发酵提取杜仲胶的发酵工艺参数。【方法】以曲霉D-5为发酵菌株,研究发酵基质不同的含水率、初... 【目的】探讨菌株D-5在不同条件下对杜仲种皮固体发酵时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果胶酶活力及纤维类物质去除率的变化规律,筛选利用微生物固体发酵提取杜仲胶的发酵工艺参数。【方法】以曲霉D-5为发酵菌株,研究发酵基质不同的含水率、初始pH、起爆剂用量、发酵温度对CMC酶、果胶酶活力及纤维类物质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发酵基质的含水率、初始pH、起爆剂用量、发酵温度对菌株D-5的酶活力及纤维类物质的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菌株D-5发酵的适宜条件为:基质含水率为60%、初始pH6.0、发酵温度30℃、起爆剂用量1.5%,在此条件下发酵6dCMC酶及果胶酶的活力最高,发酵18d纤维类物质去除率可达86.43%。【结论】利用微生物发酵去除纤维类物质是杜仲胶提取的重要途径之一,菌株D-5在杜仲胶提取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胶 固体发酵 纤维素酶 果胶酶 纤维类物质去除率
下载PDF
中国独具特色的发酵豆制品——论四川固态辅料类豆腐乳、毛霉型豆豉及豆瓣辣酱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幼筠 周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
从四川的地域、气侯、生态环境和微生物资源的特征出发,重点论述了四川固态辅料类豆腐乳、毛霉型豆豉、豆瓣辣酱在中国特色发酵豆制品酿制工艺中的唯一性与独特性。强调只有工业化才是四川名特优发酵豆制品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发酵豆制品 固态辅料类豆腐乳 毛霉型豆豉 豆瓣辣酱
下载PDF
山西桦褐孔菌的鉴定与固态发酵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艳婷 徐莉娜 +4 位作者 郭霄飞 朱敏 南晓洁 李银生 郭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5-561,共7页
【目的】对采自山西吕梁山南段的关帝山地区的桦褐孔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和固态发酵研究。【方法】通过对山西桦褐孔菌形态特征鉴定、分子生物学分析、环境条件研究、品质鉴定等来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山西常见的10种杂粮谷物对桦褐孔... 【目的】对采自山西吕梁山南段的关帝山地区的桦褐孔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和固态发酵研究。【方法】通过对山西桦褐孔菌形态特征鉴定、分子生物学分析、环境条件研究、品质鉴定等来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山西常见的10种杂粮谷物对桦褐孔菌进行了固态发酵研究。【结果】发现山西桦褐孔菌形态与采自大兴安岭的桦褐孔菌相比基本一致,环境条件相差很大,而品质则不分高下,尤其是多糖含量与钾元素含量极高,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结论】试验采用的10种杂粮谷物都可以用来作为"桦菌谷物发酵食品原料",发酵过程中的菌丝体生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同一发酵基质中的不同阶段,其生长速度有显著差异,在实际生产"桦菌谷物发酵食品原料"时,可以根据其生长特点选择特定的装料量和发酵时间,来减少生产投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并获得最优质的桦褐孔菌谷物发酵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山西 固态发酵 杂粮谷物 桦菌谷物食品原料
下载PDF
肉羊微生物固态发酵饲料组方筛选及翻料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立明 郭鹏 +2 位作者 张政 张棋炜 刘大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02-2309,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制一种肉羊微生物发酵饲料,并确定其固态翻料工艺。以酿酒酵母菌BC、XR4与枯草芽孢杆菌A15为协同发酵菌株;选取麦麸、米糠、枣渣等为发酵饲料原辅料,采用DPS软件对原料进行均匀混料试验设计,选取8个组方进行固态发酵试验,... 本试验旨在研制一种肉羊微生物发酵饲料,并确定其固态翻料工艺。以酿酒酵母菌BC、XR4与枯草芽孢杆菌A15为协同发酵菌株;选取麦麸、米糠、枣渣等为发酵饲料原辅料,采用DPS软件对原料进行均匀混料试验设计,选取8个组方进行固态发酵试验,通过测定发酵料中的活菌数,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肽等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来筛选最优的组方。同时,对筛选出的组方进行翻料工艺的研究,其中,对照组不翻料,试验1组翻料1次,试验2组翻料2次,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的料温变化、发酵料活菌数及3种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来确定翻料工艺参数。结果显示,8个试验组中的活菌数均呈现先上升然后快速下降的趋势,3种营养活性物质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其中组方7的综合指标最优,其活菌数最高达到了37.30×105 CFU/g,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肽含量分别为97.41mg/100mg、37.66mg/100mg、20.17μg/100mg;翻料工艺试验中,发酵结束时2个试验组的活菌数和3种营养活性物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的活菌数最高值、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1%、7.5%、7.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微生物固态发酵饲料 饲料组方 翻料工艺
下载PDF
餐饮废渣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过程中菌种和辅料筛选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旭煦 吕靖 +3 位作者 殷钟意 李强 王星敏 何璐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021-12023,12033,共4页
[目的]研究利用餐饮废渣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过程中的菌种和辅料筛选。[方法]分析餐饮废渣的主要成分,选取8株菌种和6种辅料进行固态发酵试验,以确定最优的菌种和辅料。[结果]白地霉可有效提高产品的蛋白含量,解脂亚罗酵母可分解废渣... [目的]研究利用餐饮废渣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过程中的菌种和辅料筛选。[方法]分析餐饮废渣的主要成分,选取8株菌种和6种辅料进行固态发酵试验,以确定最优的菌种和辅料。[结果]白地霉可有效提高产品的蛋白含量,解脂亚罗酵母可分解废渣中的油脂,黄孢原毛平革菌可降解废渣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复合菌种的接种量为15.0%,白地霉、解脂亚罗酵母、黄孢原毛平革菌3种菌种的最佳配比为3∶3∶2,餐饮废料与辅料的添加量最佳比例为餐饮废渣∶豆饼∶麦麸=8∶2∶1,此条件下,复合菌种以及辅料通过固态发酵生产的高蛋白饲料能够达到饲料的生产要求。[结论]得到餐饮废渣发酵高蛋白饲料的最适菌种和辅料及其配比,为生产出达到国家标准的饲料奠定基础,并为餐饮废渣的处理提供了一条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废渣 固态发酵 菌种 辅料 筛选
下载PDF
回转筒内秸秆碎料回转周期和料层完全混合时间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敬之 周知星 +1 位作者 冯俊小 李十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8-185,238,共9页
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回转筒型固态发酵罐内秸秆粉碎料的料床回转周期,建立了数学模型,其计算准确度达95%以上;结合图像分析法和料床回转周期,发现筒内上下料层完全混合时料层所转圈数与筒体转速关系不大,与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呈线... 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回转筒型固态发酵罐内秸秆粉碎料的料床回转周期,建立了数学模型,其计算准确度达95%以上;结合图像分析法和料床回转周期,发现筒内上下料层完全混合时料层所转圈数与筒体转速关系不大,与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呈线性关系。由此回归并推导出只需知道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和筒体转速,便可预测上下料层完全混合的公式,其计算准确度达90%以上。提出了以上研究成果在工业级发酵罐中应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秸秆粉碎料 图像分析法
下载PDF
噬氨副球菌HPD-2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增俊 滕应 +2 位作者 骆永明 赵静 李振高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409,共6页
选用有机肥A、有机肥B和紫花苜蓿粉3种有机物料作为菌剂载体,探讨了固体发酵过程中物料量、接种量、固水比和发酵时间对噬氨副球菌HPD-2生长的影响,以及固体发酵菌剂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3种发酵载体中,以有机肥A的效果... 选用有机肥A、有机肥B和紫花苜蓿粉3种有机物料作为菌剂载体,探讨了固体发酵过程中物料量、接种量、固水比和发酵时间对噬氨副球菌HPD-2生长的影响,以及固体发酵菌剂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3种发酵载体中,以有机肥A的效果最好。噬氨副球菌HPD-2以有机肥A为载体的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物料量20g、接种量5%、固水比1:1、发酵时间144h。菌剂施入土壤28天后,土壤中PAHs总含量由初始的9.96mg/kg下降到7.64mg/kg,其去除率达22.8%。不同环数PAHs的去除率高低顺序为3环>5环>6环和4环,分别下降了35.1%、27.0%、20.7%、20.4%。该菌剂对PAHs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有机物料 噬氨副球菌HPD-2 固体发酵 生物修复
下载PDF
雁北嗜蓝孢孔菌固态发酵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尚 李艳婷 +9 位作者 徐莉娜 郭霄飞 李银生 南晓洁 刘晓钢 张红刚 张程 朱敏 周伟 陈楠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3,共6页
通过对雁北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在10种杂粮谷物基质(藜麦、荞麦、小米、小麦、玉米、燕麦、黄豆、薏米、大豆、大米)中的固态发酵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雁北嗜蓝孢孔菌在10种基质中均能完成发酵,即1... 通过对雁北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在10种杂粮谷物基质(藜麦、荞麦、小米、小麦、玉米、燕麦、黄豆、薏米、大豆、大米)中的固态发酵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雁北嗜蓝孢孔菌在10种基质中均能完成发酵,即10种固态发酵产物均可作为"雁北蕈穀食品"原料。发酵过程中雁北嗜蓝孢孔菌总体生长趋势基本相同,但同一种基质中不同阶段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发酵阶段的特点选择特定的发酵条件、装料量和发酵时间,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获得最优质的固态发酵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北嗜蓝孢孔菌 固态发酵 杂粮谷物 发酵基质 雁北蕈穀食品原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