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arthquake, positions of solar system bodies and solid tide 被引量:3
1
作者 LI Yo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6年第3期367-376,共10页
After processing 204 data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for M≥4.5 from 1900 to 1996 in the area centered at Beijing (39.9°N, 116.4° E; ±3°), two correlations have been suggested: One is between earthq... After processing 204 data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for M≥4.5 from 1900 to 1996 in the area centered at Beijing (39.9°N, 116.4° E; ±3°), two correlations have been suggested: One is between earthquake and the position distribution of major solar system bodies; the other is between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the tidal force at the epicenter. A tentative is presented for future seism prediction. Because this work is at the test stage based on a statistic analysis, further test and verification are ex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position solid tide earthquake prediction Beijing statistic astrogeodynamics
原文传递
Zero drift and solid Earth tide extracted from relative gravimetric data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被引量:1
2
作者 Yu Hongjuan Guo Jinyun +2 位作者 Li Jiulong Mu Dapeng Kong Qiaoli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Zero drift and solid Earth tide corrections to static relative gravirnetric data cannot be ignored. In this paper, a new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extract the zero drift and the so... Zero drift and solid Earth tide corrections to static relative gravirnetric data cannot be ignored. In this paper, a new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extract the zero drift and the solid Earth tide, as signals, from static relative gravimetric data assuming that the components contained in the relative gravimetric data are uncorrelated. Static relative gravity observations from Aug. 15 to Aug. 23, 2014 are used as statistical variables to separate the signal and noise with PCA to obtain desired signals. The results of the linear drift extracted by PCA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calculated by the least squares linear fitting, and the differences only reach to 10-2μGal/day order of magnitude. Furthermore, PCA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solid Earth tide from the relative gravimetric data corrected by the zero drift.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solid Earth tide correction provided by the internal software of the CG-5 gravimeter (SCINTREX Limited Ontario Canada).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re both less than 8 ,Gal, and the RMSs for 9 days are all less than 5 μ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Zero drift solid Earth tide Relative gravimetry CG-5 gravimeter
下载PDF
Effect of solid-earth-tide on GPS time series 被引量:3
3
作者 Haitao Yin Jie Li +2 位作者 Pifeng Ma Shipeng Zhang Duan Xu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0年第1期64-69,共6页
The solid-earth-tide models IERS1992 and IERS2003 are used to analyze some GPS-baseline,vertical-component and zenith-tropospheric-delay data from the Crustal Movement GPS Continuous Observation Net-work of Shandong a... The solid-earth-tide models IERS1992 and IERS2003 are used to analyze some GPS-baseline,vertical-component and zenith-tropospheric-delay data from the Crustal Movement GPS Continuous Observation Net-work of Shandong and IGS st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aselines computed with the different models are at sub-millimeter level, and the differences in vertical component is direct proportional to station latitude. Also the amplitude of ZTD differences is about 0. 6-1.0 mm, which is 6% -8% of the amplitude of solid-earth-tide differences. Although these effects are quite small, to analyze non-tidal deformation correctly, we should still use a single standard for processing GPS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RS solid-earth tide GPS coordinate time series AMPLITUDE
下载PDF
New way of detecting solid tides——Analysis of pulsar's p and p
4
作者 容建湘 萧耐园 赵铭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6年第11期1223-1232,共10页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of modern geodynamical research lies in the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solid tide motions. Studies of the effects of solid tide motions of an astronomical station on observational data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of modern geodynamical research lies in the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solid tide motions. Studies of the effects of solid tide motions of an astronomical station on observational data of pulsar have shown that the change of pulse period (p) and its change rate (p) caused by the solid tides are not negligible. A numerical analysis for Arecibo Observatory as an example indicates that this kind of effects overlapped on the period and its rate enters directly into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Based on this investigation a new method of solid tide research and determination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p and p of pulsars is put forward.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 of this method will open up a new area of solid tide research and provide some results comparable with those given by other contemporary methods and some speci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ar OBSERVATION solid tideS of a STATION ANALYSIS of P and P of pulsar.
原文传递
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的干扰特征及干扰机制研究
5
作者 朱成林 甘卫军 +5 位作者 贾媛 徐芳芳 张正帅 鞠佳斌 冯志军 刘克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8-1411,共14页
抽水干扰在钻孔应变观测中常见且影响显著,为了能真实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须对其干扰机制进行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基坑工程及其伴随的工程降水逐步增多,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的干扰比普通单井抽水干扰更为严重.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观测有... 抽水干扰在钻孔应变观测中常见且影响显著,为了能真实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须对其干扰机制进行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基坑工程及其伴随的工程降水逐步增多,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的干扰比普通单井抽水干扰更为严重.工程降水对钻孔应变观测有何干扰特征、干扰机制如何、干扰数据能否修复等问题对地震异常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莱阳体应变受到附近御龙湾项目工程降水干扰的观测案例,研究了工程降水的干扰特征,修复了干扰畸变,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干扰机制.结果表明:(1)工程降水在干扰体应变趋势变化的基础上叠加了方向明确、量级稳定的固体潮畸变,可以通过一阶差分逆运算进行修复.修复固体潮畸变并扣除背景速率后,工程降水干扰量级达-15.65×10^(-9)/d;(2)通过建立基于集中载荷模型的网格算法,模拟出工程降水在体应变异常初期和后期分别产生6.61×10^(9) N和1.73×10^(10) N的集中力载荷,干扰量级明显大于常见的单井抽水干扰,压性干扰集中于体应变仪与抽水井连线的垂直方向;(3)通过固体潮畸变特征及力学机制分析确定了工程降水造成固体潮畸变的干扰机制为"抽水引起压性趋势下降—抽水暂停引起张性台阶上升—抽水引起压性趋势下降"周期行为,固体潮畸变时间间隔(频次)和钻孔水位之间呈显著同步特征,线性系数为0.7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应变 工程降水 固体潮畸变 集中载荷模型 干扰机制 数据修复
下载PDF
宜昌台超导重力观测中的海潮与大气负荷效应研究
6
作者 魏工哲 刘子维 +3 位作者 江颖 张晓彤 周浩 李晖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8,共6页
基于2017年宜昌地震台超导重力仪观测数据,对数据预处理、极移改正和长周期趋势改正后的重力潮汐观测数据进行调和分析,获得宜昌台精确地方重力潮汐参数,选取NAO.99b和osu.Chinasea.2010海潮模型研究海潮负荷对重力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2017年宜昌地震台超导重力仪观测数据,对数据预处理、极移改正和长周期趋势改正后的重力潮汐观测数据进行调和分析,获得宜昌台精确地方重力潮汐参数,选取NAO.99b和osu.Chinasea.2010海潮模型研究海潮负荷对重力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昌台海潮负荷变幅约为25 nm·s^(-2),经海潮改正后潮汐因子有所改善。采用时域导纳方法以及基于全球大气模型ERA-Interim计算宜昌台大气重力负荷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宜昌台大气重力导纳值为-3.2193 nm·s^(-2)·hPa^(-1),近区大气重力负荷变幅约为160 nm·s^(-2),远区大气重力负荷变幅可达70 nm·s^(-2),在进行超导重力数据处理分析时全球大气负荷效应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重力固体潮 调和分析 海潮负荷 大气重力负荷
下载PDF
利用固体潮研究岩石天体的深部结构
7
作者 肖驰 李斐 +4 位作者 鄢建国 叶茂 原田雄司 郝卫峰 邓青云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5期537-551,共15页
经过地球物理学的长足发展,我们有着丰富的手段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然而对于地球之外的其他天体,研究其内部结构的手段却仍然十分有限,往往依赖于轨道探测器、着陆器以及天文观测获取的大地测量数据.在这之中,固体潮对研究其内部结构... 经过地球物理学的长足发展,我们有着丰富的手段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然而对于地球之外的其他天体,研究其内部结构的手段却仍然十分有限,往往依赖于轨道探测器、着陆器以及天文观测获取的大地测量数据.在这之中,固体潮对研究其内部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固体潮汐形变和其带来的潮汐耗散提供了关于行星内部结构,尤其是深部核幔边界及核心部分的关键信息.本文将全面地对利用固体潮汐参数(包括潮汐勒夫数及潮汐品质因子)研究岩石天体的深部结构进行综述.首先对固体潮的基本理论、潮汐参数以及黏弹性模型进行了介绍,建立了天体内部结构参数与其外部固体潮汐响应之间的关系.之后对现有利用固体潮汐参数研究水星、金星、火星及月球这些岩石天体的内部结构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可以发现固体潮汐参数是一种对天体深部结构进行约束的有效手段.本文进一步提供了未来探测任务获取的高精度数据对研究天体深部结构的贡献.然而,目前固体潮汐参数对天体深部结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黏弹性模型之间耗散强度的差异性问题、黏弹性模型的短周期实验数据和宏观长周期理论计算结果之间的不匹配问题等.本文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潮汐响应 黏弹性 内部结构 岩石天体
下载PDF
潮汐效应对沿海多条带时序InSAR地表形变监测的影响
8
作者 胡文杰 彭葳 +3 位作者 刘斌 邢学敏 朱珺 林东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2-1355,共14页
潮汐效应对沿海大范围、高精度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地表形变监测的影响不可忽略.潮汐效应中的固体潮(Solid Earth Tide,SET)位移和海洋潮汐负荷(Ocean Tide Loading,OTL)位移... 潮汐效应对沿海大范围、高精度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地表形变监测的影响不可忽略.潮汐效应中的固体潮(Solid Earth Tide,SET)位移和海洋潮汐负荷(Ocean Tide Loading,OTL)位移会在时间和空间域上对沿海大范围InSAR地表形变监测产生分米级的误差,而且不同条带中地表潮汐形变时空差异性会对多条带InSAR影像拼接产生较大误差.本文针对沿海地区多条带InSAR形变时序,重点分析了潮汐效应在不同条带InSAR地表沉降监测中的影响,并采用多种潮汐位移估计方法对多条带地表潮汐形变进行改正.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不同条带时序InSAR中地表潮汐形变具有较大的时空差异性,其造成沿海地区相邻条带时序InSAR地表沉降速率差异能达到1~2 cm·a^(-1);通过固体潮模型、海潮负荷模型或GPS参考站网海潮位移改正,能够消除不同条带中地表潮汐形变时空差异性对时序InSAR形变结果拼接产生的空间高阶非线性误差,弥补了传统拼接方法在拟合潮汐位移偏差的不足.在大气延迟误差改正的基础上,时序InSAR形变残差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TD)由潮汐改正前的2.3 cm减少至0.75 cm;本文研究揭示了沿海地表潮汐形变改正对多条带时序InSAR形变结果拼接的重要性,可大幅提高沿海地区广域时序InSAR地表形变监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海洋潮汐负荷 沿海形变监测 INSAR 多条带拼接
下载PDF
利用GPS观测中国大陆固体地球潮汐形变
9
作者 韩昆延 袁林果 +1 位作者 姜中山 由晓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6-1766,共21页
利用中国陆态网242个GPS连续观测站超过10年的观测数据,采用精密单点定位静态方法获得了八个主要潮波的三维潮汐位移.与建模值对比结果表明,GPS观测潮汐位移的精度可达亚毫米级.进一步将GPS观测值与OTL(Ocean Tide Loading)建模值对比,... 利用中国陆态网242个GPS连续观测站超过10年的观测数据,采用精密单点定位静态方法获得了八个主要潮波的三维潮汐位移.与建模值对比结果表明,GPS观测潮汐位移的精度可达亚毫米级.进一步将GPS观测值与OTL(Ocean Tide Loading)建模值对比,除DTU10外其他七种海潮模型与GPS观测值之间一致性较好.综合考虑验潮站观测结果,最适合中国大陆M2、O1潮波OTL建模的海潮模型是TPXO9-Atlas,地球模型为PREM.本研究还发现,M2、O1潮波GPS观测值与建模值之间的残差存在明显的大尺度空间相关性,表明中国地区存在固体潮建模误差等系统误差.本文对198个离海岸线距离超过200 km的内陆站点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改正系统误差后内陆站点东、北和垂直方向加权均方根误差(Weighted Root Mean Square,简称WRMS)分别为:0.04 mm、0.07 mm和0.11 mm(M2),0.05 mm、0.07 mm和0.11 mm(O1);44个沿海站点WRMS分别为:0.18 mm、0.27 mm和0.59 mm(M2),0.10 mm、0.16 mm和0.30 mm(O1).部分沿海站点仍存在较大残差,主要源于海潮负荷位移建模误差,除海潮模型外还包括海水密度、地球模型、上地幔和地壳模型等因素影响.本文首先使用最新WOA(World Ocean Atlas)18海洋数据集计算海水密度和可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内地OTL建模对海水密度变化和可压缩性并不敏感.其次,软流圈滞弹性散耗效应可使半日潮软流圈的剪切模量降低约8.5%,周日潮软流圈的剪切模量降低约9.1%,考虑滞弹性散耗效应,M2、O1潮波垂直方向上残差最大可分别减小0.50 mm、0.25 mm.最后,本文利用GPS实测数据对四种三维地球模型进行了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除USTC地球模型受沉积层影响外,其他三种地球模型都能有效提高GPS观测结果与理论建模结果的一致性;另外全球地壳模型CRUST1.0与GPS观测值之间的残差最小,说明中国大陆海潮负荷建模精度受地壳结构精度影响较大.本文研究结果证明现今中国大陆GPS观测潮汐位移的结果已经具有足够的精度用于约束该区域地球内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固体潮 海潮负荷效应 地球模型 滞弹性散耗效应
下载PDF
连续重力观测潮汐与非潮汐信号提取与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韩宇飞 石志敏 +4 位作者 梁星辉 祝杰 邹锐 柳林涛 王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介绍了连续重力观测潮汐与非潮汐信号提取与处理平台的平台架构、数据库、主要功能模块、技术特点与功能特性等。该平台面向中国地震重力站网的大网运维业务需求和海量数据处理需求,以连续重力数据处理中的潮汐信号处理、非潮汐信号处... 介绍了连续重力观测潮汐与非潮汐信号提取与处理平台的平台架构、数据库、主要功能模块、技术特点与功能特性等。该平台面向中国地震重力站网的大网运维业务需求和海量数据处理需求,以连续重力数据处理中的潮汐信号处理、非潮汐信号处理、时频变换等科学计算为核心,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中国地震重力站网海量数据的自动清理、数据质量自动评估、数据产品自动产出,产出重力潮汐因子、时频图等24种数据产品,提升了连续重力观测数据的应用效能和地震重力站网的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重力站网 连续重力观测 重力固体潮 非潮汐信号
下载PDF
不同插值方法对典型固体潮水位插值结果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孔艳 崔博闻 +1 位作者 孙小入 费伯秀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8-321,共4页
选取9口固体潮观测井的3种典型水位数据,用5种插值方法进行插值分析。结果表明,三次多项式插值法对少量数据缺失的插值效果最佳;线性插值法对趋势变化大、固体潮汐波动被压制水位的插值效果最好;ARMA模型预测法对固体潮显著、趋势变化... 选取9口固体潮观测井的3种典型水位数据,用5种插值方法进行插值分析。结果表明,三次多项式插值法对少量数据缺失的插值效果最佳;线性插值法对趋势变化大、固体潮汐波动被压制水位的插值效果最好;ARMA模型预测法对固体潮显著、趋势变化平缓水位的插值效果最佳;线性插值和ARMA模型预测法对固体潮清晰、短期起伏波动水位的插值效果各有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位 固体潮效应 线性插值 ARMA模型
下载PDF
5种插值方法对水位缺数处理的比较
12
作者 崔博闻 韩孔艳 +1 位作者 孙小入 费伯秀 《防灾减灾学报》 2023年第2期58-65,共8页
针对不同插值方法对水位观测数据对比研究方面的不足,选取30口有固体潮和30口无固体潮的水位观测井数据,用5种插值方法对不同缺值情况下的数据插值,并对插值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缺值数量较少时,多项式插值效果最佳;随缺值数... 针对不同插值方法对水位观测数据对比研究方面的不足,选取30口有固体潮和30口无固体潮的水位观测井数据,用5种插值方法对不同缺值情况下的数据插值,并对插值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缺值数量较少时,多项式插值效果最佳;随缺值数量增加,有固体潮水位可利用ARMA模型预测几天内的数据,插值效果优于其它方法,无固体潮水位可用线性插值取得最佳效果;对于更严重的缺值,线性插值法的效果虽为最优,但其插值已偏离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线性插值 多项式插值 三次样条 ARMA预测模型
下载PDF
自由落体式绝对重力仪(A10型)测量关键技术与拉力调试方法
13
作者 王林松 朱明涛 +2 位作者 马险 彭桢燃 孙剑伟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1期90-98,共9页
绝对重力仪是目前用于获得重力加速度,并服务于国家重力基准网建设的主要技术力量。综合考虑野外流动绝对重力测量环境和条件要求,A10型绝对重力仪正成为FG5型绝对重力仪由室内扩展室外观测的重要帮手;为保证仪器正常运行且观测数据可靠... 绝对重力仪是目前用于获得重力加速度,并服务于国家重力基准网建设的主要技术力量。综合考虑野外流动绝对重力测量环境和条件要求,A10型绝对重力仪正成为FG5型绝对重力仪由室内扩展室外观测的重要帮手;为保证仪器正常运行且观测数据可靠,开展A10型绝对重力仪调试与维护关键技术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基于A10型绝对重力仪与CG5型相对重力仪在三峡库区七个测点的联测段差对比、数据处理过程中固体潮与高度改正、计量参数激光频率变化、新旧测时卡替换中参数设置变化等重要环节,探讨了A10型绝对重力仪野外观测效率、数据处理与仪器校准等关键问题,并且根据使用与测试经验,给出了由于使用年限增加而经常出现落体拉力的调试流程,以上技术总结能够对该仪器长期维护与准确测量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0型绝对重力仪 观测效率 固体潮与高度改正 调试与维护关键技术
下载PDF
高精度重力测量的潮汐改正软件及其评估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传东 陈铭 +3 位作者 明晓冉 庞柳青 田兴宇 苏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基于MATLAB GUI界面,采用天顶距直接法和负荷格林函数法编写一套重力固体潮与海洋潮汐负荷改正软件GTIDE,并将其与国际现有软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TIDE软件易于操作、便于维护,能有效揭示重力固体潮与海洋潮汐负荷的变化特征,适用于... 基于MATLAB GUI界面,采用天顶距直接法和负荷格林函数法编写一套重力固体潮与海洋潮汐负荷改正软件GTIDE,并将其与国际现有软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TIDE软件易于操作、便于维护,能有效揭示重力固体潮与海洋潮汐负荷的变化特征,适用于高精度绝对重力与相对重力测量的潮汐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固体潮 海潮负荷 潮汐改正 MATLAB
下载PDF
潮汐对BD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
15
作者 孟子恒 高猛 +1 位作者 谭春波 曹志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64-75,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精密单点定位(PPP)的精度,研究分析潮汐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给出固体潮、海潮和极潮改正模型;然后选取全球范围内24个测站,对比分析固体潮、海潮和极潮对BD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固体... 为了进一步提升精密单点定位(PPP)的精度,研究分析潮汐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给出固体潮、海潮和极潮改正模型;然后选取全球范围内24个测站,对比分析固体潮、海潮和极潮对BDS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固体潮对BDS精密单点定位结果影响最大,特别是加入固体潮改正后对高程方向有明显提升。BDS-2在高程方向有45%的测站达到厘米级改正,BDS-3和BDS-2/BDS-3分别有68%的测站和82%的测站达到厘米级改正。2)海潮对沿海测站BDS精密单点定位影响显著,加入海潮改正后沿海测站BDS-2、BDS-3和BDS-2/BDS-3改正量达到毫米级比例数量分别为77%、54%和23%,内陆测站改正量达到毫米级比例的数量分别为27%、9%和9%。3)极潮对BDS精密单点定位影响较小,大部分测站加入极潮改正后在高程方向的改正量为毫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固体潮 海潮 极潮
下载PDF
精密水准的潮汐改正——以曹妃甸二等水准为例
16
作者 张凌云 薛秀秀 +1 位作者 程海港 田桂娥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精密水准测量需顾及固体潮和海潮改正,该项目研究了固体潮改正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归纳总结了固体潮改正的的周日和月变化规律,并计算了不同海潮模型、地球模型下沿海曹妃甸站和内陆郑州站海潮改正。研究结果表明,M2潮波对曹妃甸台站的影... 精密水准测量需顾及固体潮和海潮改正,该项目研究了固体潮改正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归纳总结了固体潮改正的的周日和月变化规律,并计算了不同海潮模型、地球模型下沿海曹妃甸站和内陆郑州站海潮改正。研究结果表明,M2潮波对曹妃甸台站的影响较大,达到了10^(-8)rad,而对内陆郑州台站的影响在10^(-9)rad级,海潮负荷对沿海测站曹妃甸站倾斜场的影响大于内陆郑州测站,因此对于沿海的测站,必须进行海潮负荷改正。对比分析了测段和测站2种模式的固体潮改正结果,以测段即测量起点和终点上的固体潮汐改正来代替每一个测站的固体潮汐改正累加和,残存误差较大,影响改正效果。该项成果对于选择观测时间、实施外业观测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改正 海潮改正 二等水准测量 高差
下载PDF
佘山地震监测中心站重力固体潮海潮负荷效应分析
17
作者 叶青 方韬 +3 位作者 钟卫星 倪友忠 朱国豪 任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佘山地震监测中心站重力固体潮汐观测受海潮负荷影响较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重力整点值数据,采用Eterna3.30标准潮汐分析软件获得重力潮汐参数,8个主波振幅因子中误差均在1%以内。选择8个全球海潮模型,对振幅较大的O_(1)、K_(1)... 佘山地震监测中心站重力固体潮汐观测受海潮负荷影响较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重力整点值数据,采用Eterna3.30标准潮汐分析软件获得重力潮汐参数,8个主波振幅因子中误差均在1%以内。选择8个全球海潮模型,对振幅较大的O_(1)、K_(1)和M_(2)波进行海潮负荷改正效应分析。结果表明,O_(1)、K_(1)和M_(2)波的重力海潮负荷振幅分布在4.6-5.4μGal,在经全球海潮模型负荷改正后,周日波O_(1)、K_(1)残差振幅大幅减小,其残差负荷改正平均有效性分别为55.90%和71.27%;而半日波M2振幅未得到有效改正,可能与未考虑区域海潮模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仪 海潮模型 海潮负荷 固体潮汐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重力监测数据变化与2018年吉林松原M_(S) 5.7地震的对应关系
18
作者 李俊秋 周晨 +2 位作者 张雁翔 赵建通 张思萌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3期122-127,共6页
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M_(S) 5.7地震,黑龙江省牡丹江和漠河地震台重力仪均记录到此次地震事件,基于所记录面波的初动方向、同震响应延迟时间、最大震幅以及同震持续时间,分析2个监测站重力监测数据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 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M_(S) 5.7地震,黑龙江省牡丹江和漠河地震台重力仪均记录到此次地震事件,基于所记录面波的初动方向、同震响应延迟时间、最大震幅以及同震持续时间,分析2个监测站重力监测数据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漠河地震台因震中距较远,同震响应延迟时间较长、最大震幅较小。以牡丹江地震台重力数据为例,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重力固体潮进行仪器零漂改正和气压改正,结果发现,该台重力固体潮非潮汐大幅变化可能与仪器灵敏度下降有一定关系,其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响应 重力观测结果 固体潮 非潮汐变化
下载PDF
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素欣 张子广 +1 位作者 刘俊明 乔子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9-93,共5页
在中国地震局实施的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中,河北地区安装了21台套水位数字记录仪,并于2001年10月1日开始与模拟观测并行运转。与模拟观测相比,数字化观测具有数据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人为误差小的优点,从而增加了水位高频、... 在中国地震局实施的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中,河北地区安装了21台套水位数字记录仪,并于2001年10月1日开始与模拟观测并行运转。与模拟观测相比,数字化观测具有数据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人为误差小的优点,从而增加了水位高频、短周期的信息量,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河北地区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静水位井的数字化观测与模拟观测资料变化特征一致。并着重讨论以往用于模拟观测时值资料分析处理方法在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观测 水位资料 固体潮 地震观测 地震前兆
下载PDF
怀4井气汞观测井口装置设计及其气汞固体潮汐效应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任佳 张凤秋 +2 位作者 王长江 张纳莉 马利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0-333,共4页
对河北省怀来县城东南怀4井气汞观测的井口装置进行了介绍,并利用2004年10月怀4井的气汞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了气汞潮的半日波和日波。将其分别与重力理论固体潮的半日波和日波比较,认为它们形态一致,相位吻合。怀4井井... 对河北省怀来县城东南怀4井气汞观测的井口装置进行了介绍,并利用2004年10月怀4井的气汞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提取了气汞潮的半日波和日波。将其分别与重力理论固体潮的半日波和日波比较,认为它们形态一致,相位吻合。怀4井井口装置的设计可为今后水文地质井的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汞 固体潮 小波分析 怀4井 河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