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hibitory Effect of Clopidogrel on Release of Soluble CD40 Ligand by ADP-activated Platelet in Patients With Non-ST-segmen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1
作者 魏薇 罗初凡 杜志民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08年第2期66-70,共5页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lopidogrel on release of 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 by ADP-activated platelet in patients with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 Meth...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lopidogrel on release of 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 by ADP-activated platelet in patients with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 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ith NSTEACS were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for 6 - 8 days. In order to obtain platelet rich plasma (PRP) samples, the venous blood was draw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he platelets were activated by 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 , thus releasing sCD40L, sCD40L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en- 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t different time of the reaction. Results Plasma sCD40L concentration before treatment was (0. 199 ± 0. 155 ) ng/mL, and (0. 190 ± 0. 176) ng/mL after treatment ( P 〉 0.05 ). Before treatment the PRP sCD40L level at 20-minute of platelet activation was (4.34 ± 2.51 ) ng/mL, and decreased to (2.79 ±1.93 ) ng/mL after treatment ( P 〈 0. 001 ). The corresponding level at 40 - minute of platelet activation was (5.29 ± 3. 13 ) ng/mL before treatment and ( 2.87 ± 1.59 ) ng/mL after treatment( P 〈 0. 001 ). Conclusions Short-term clopidogrel administration might inhibit the release of sCD40L by ADP-activated platelet in patients with NSTEACS, suggesting that, in addition to its antiplatelet potency, clopidogrel may still have a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PIDOGREL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soluble CD40 ligand
下载PDF
补肾通脉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凝血-纤溶系统及血脂的影响
2
作者 张庆 姚姗姗 +4 位作者 黄晶晶 刘孟 刘敏 卢磊 梁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通脉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凝血-纤溶系统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 目的:观察补肾通脉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凝血-纤溶系统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入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通脉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1(PAI-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FIB、AT-Ⅲ、t-PA、PAI-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PAI-1水平下降,AT-Ⅲ、t-PA水平升高,治疗组FIB、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AT-Ⅲ、t-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CD40L、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D40L、s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组sCD40L、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升高,治疗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化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通脉方能够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高凝状态,调节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平衡,控制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脉方 凝血-纤溶系统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血脂
下载PDF
血清sLOX-1、Apelin-13、YKL-40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效能
3
作者 牟素花 常琪 +1 位作者 张彦朋 李海燕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974-297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13(Apelin-13)、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13(Apelin-13)、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9例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48)、无END组(n=17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s LOX-1、Apelin-13、YKL-40水平,采用Pearson法、偏相关性系数分析END组血清各指标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偏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END的预测价值,采用K-M生存曲线分析各指标表达水平对ACI预后的影响。结果END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及血清sLOX-1、YKL-40水平分别为(12.96±4.20)分、(3.07±0.93)ng/mL、(119.38±25.76)μg/L,明显高于无END组的(9.17±3.00)分、(2.44±0.78)ng/mL、(87.52±19.43)μg/L,Apelin-1为(40.94±9.58)ng/mL,明显低于无END组的(48.63±12.3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LOX-1、YKL-40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r=0.679、0.730,P<0.001),Apelin-13与之呈负相关性(r=-0.814,P<0.001);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LOX-1、YKL-40水平仍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Apelin-13仍与之呈负相关性(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s LOX-1、Apelin-13、YKL-40联合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95%CI:0.889~0.961),优于单独预测价值;以Cut-off值为界,K-M生存曲线显示,血清sLOX-1、YKL-40高水平亚组不良预后率分别为27.66%、30.77%,明显高于低水平亚组的4.80%、5.67%,Apelin-13高水平亚组不良预后率为8.41%,明显低于低水平亚组的2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OX-1、Apelin-13在急性ACI发生END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YKL-40表达下调,且各指标水平均与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对END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END、评估预后的辅助指标,并指导临床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13 甲壳质酶蛋白-40 预测
下载PDF
Rotterdam CT评分联合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及扣针蛋白-5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罗浩 王永利 +2 位作者 徐进宝 郭志佳 赵鹏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Rotterdam CT评分联合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及扣针蛋白-5(fibulin-5)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86例s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04例和预后不良组82例。分析CT图像,并进行Rotterdam CT评... 目的探讨Rotterdam CT评分联合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及扣针蛋白-5(fibulin-5)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86例s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04例和预后不良组82例。分析CT图像,并进行Rotterdam CT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患者入院第1、3、7天血清sCD40L、fibulin-5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sCD40L、fibulin-5与Rotterdam CT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s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otterdam CT评分联合入院第1天血清sCD40L、fibulin-5对sTB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第1、3、7天,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sCD40L、fibulin-5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D40L、fibulin-5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505、-0.421,P<0.05),与Rotterdam CT评分呈正相关(r=0.495、0.397,P<0.05);sCD40L(O r=2.768,95%CI:1.537~4.983)、fibulin-5(O r=2.539,95%CI:1.301~4.953)是s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Rotterdam CT评分联合入院第1天血清sCD40L、fibulin-5预测sTB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69(95%CI:0.933~0.989),敏感度为86.59%,特异度为94.23%;Rotterdam CT评分联合sCD40L、fibulin-5的诊断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效能(Z=4.233、4.274、4.433,P<0.001);Bootstrap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曲线与临床实际发生曲线具有一致性。结论Rotterdam CT评分联合血清sCD40L、fibulin-5对sTBI患者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扣针蛋白-5 预后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血清SAA、sST2、sCD40L变化及其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魏欣 申辽辽 +2 位作者 崔晗 王玉艳 孙颖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1期2094-2098,共5页
目的分析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变化,探讨其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西安凤城医院收治的284例SCAD... 目的分析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变化,探讨其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西安凤城医院收治的284例SC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Gensini评分≤26分,n=93)、中度组(Gensini评分27~40分,n=158)、重度组(Gensini评分>40分,n=33),比较三组血清SAA、sST2、sCD40L水平,并分析血清SAA、sST2、sCD40L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SAA、sST2、sCD40L水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MACE组血清SAA、sST2、sCD40L水平高于非MACE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升高、SAA升高、sST2升高、sCD40L升高均为影响SCA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A、sST2、sCD40L联合预测SCAD患者MACE的AUC为0.837,高于三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SCAD患者血清SAA、sST2、sCD40L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三者对MACE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预测预后的潜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 淀粉样蛋白A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sPD-L1、TRIM26、FBXW7水平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王松凡 阎婷婷 于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4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sPD-L1)、三结构域蛋白26(TRIM26)、F框/WD-40域蛋白7(FBXW7)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 目的:分析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sPD-L1)、三结构域蛋白26(TRIM26)、F框/WD-40域蛋白7(FBXW7)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均行脑胶质瘤切除术治疗,随访6个月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21例。比较两组和不同病理特征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s PD-L1、TRIM26、FBXW7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PD-L1、TRIM26、FBXW7水平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及预测效能。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血清sPD-L1、TRIM26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FBXW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未复发患者血清sPD-L1、TRIM26 mRNA水平低于复发患者,FBXW7水平高于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PD-L1、TRIM26 mRNA水平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均呈正相关(r>0,P<0.05);血清FBXW7水平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呈负相关(r<0,P<0.05);术后1个月,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PD-L1、TRIM26、FBXW7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721、0.799、0.787、0.920,其中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sPD-L1、TRIM26mRNA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呈正相关,血清FBXW7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呈负相关;血清sPD-L1、TRIM26、FBXW7单项检测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一般,联合检测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复发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三结构域蛋白26 F框/WD-40域蛋白7
下载PDF
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玮 陈彬 +4 位作者 吕军 冯景 曹峰 方志成 李显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微血管性心绞痛组患者98例,冠心病组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用酶联免... 目的:评价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微血管性心绞痛组患者98例,冠心病组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sCD40L的浓度。结果: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血清hsCRP和sCD40L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血清hsCRP和sCD40L浓度均低于冠心病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辉 耿建红 +2 位作者 刘美萍 吴春艳 李丰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802-80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32±1.29μg/L比0.68±0.56μg/L,P<0.01)。脑梗死患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水平与载脂蛋白B100和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67和r=0.254,P均<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27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脑梗死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血清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史丽 尹洁 +2 位作者 马静 王娟 姜秉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8-702,共5页
目的研究血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 CD40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损伤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人重组CD40L(r-CD40L)刺激HUVEC 24 h,建立单核细胞(THP-1)渗出模型,评价内皮细胞通透性。应用不同浓度r-CD40L刺... 目的研究血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 CD40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损伤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人重组CD40L(r-CD40L)刺激HUVEC 24 h,建立单核细胞(THP-1)渗出模型,评价内皮细胞通透性。应用不同浓度r-CD40L刺激HUVEC 24 h,逆转录PCR技术检测HUVEC中TNF-αm RNA水平,观察不同浓度r-CD40L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TNF-αm RNA水平表示)。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r-CD40L刺激HUVEC后上清液中TNF-α蛋白水平。应用25μg/L r-CD40L刺激HUVEC不同时间,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UVEC凋亡情况。结果随着r-CD40L刺激浓度的增加,单核细胞透膜数逐渐升高,HUVEC中TNF-αm 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HUVEC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逐渐增加。应用25μg/L r-CD40L刺激HUVEC不同时间,未诱导出细胞凋亡。结论 s CD40L对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内皮细胞核内TNF-αm RNA表达并促进其分泌TNF-α实现的。s CD40L对HUVEC功能的影响明显早于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皮细胞通透性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许青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PCI治疗的9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替格瑞洛...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PCI治疗的9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替格瑞洛,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 CD40L)、P2Y12反应单位(PR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经抗血小板治疗后,观察组MPAR、s CD40L、PRU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MMP-9、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未出现支架血栓、心源性死亡及严重脏器出血;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5/45),观察组为6.6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血小板聚集程度,减轻血管内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率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炎症介质
下载PDF
CD_(40)配基化对乳腺癌细胞株M231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国勤 刘艳 傅晋翔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4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研究CD40配基化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共同孵育18h后,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CD40... 目的研究CD40配基化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共同孵育18h后,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并与CD40激发型单克隆抗体、多柔比星及两者联合共同培养72h,MTT法测定细胞增殖,PI、Annexin V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M231细胞表达CD40分子[(57.3±4.6)%],但无CD40L表达,IFN-γ可上调M231细胞CD40分子的表达[(88.5±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与CD40激发型单抗作用后,M231细胞体外生长受抑制,P=0.014;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其作用更为显著,P=0.0067,CD40配基化通过促进M231细胞的凋亡和死亡发挥作用。结论IFN-γ和CD40配基化提高多柔比星的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D40配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患者的SCD40L水平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晓雪 李爽 周建业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受试对象63例分为健康对照组(n=14)、重度牙周炎组(n=16)、冠心病组(n=19)、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组(n=14)。留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S... 目的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受试对象63例分为健康对照组(n=14)、重度牙周炎组(n=16)、冠心病组(n=19)、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组(n=14)。留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SCD40L的浓度,观察各组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组两组牙周参数[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探诊后出血(BOP)、菌斑指数(PLI)及余留牙数目]的不同。对SCD40L与PD、CAL、BOP、PLI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SCD40L与各牙周参数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组SCD40L明显升高(P<0.01);与重度牙周炎组、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组SCD40L水平升高(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组余留牙数目少(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组PD水平较深(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组CAL及BOP增高(P<0.01)。SCD40L与PD存在明显正相关(P<0.01),SCD40L与BOP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SCD40L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并发重度牙周炎的炎性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牙周病 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L-6、sCD40L和APN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费松柏 管耘园 +4 位作者 张莉 林刚 赵刚 黄建飞 金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9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抗原40配体(sCD40L)、脂联素(APN)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12...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抗原40配体(sCD40L)、脂联素(APN)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静脉血清IL-6、sCD40L、APN水平。另选50名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及常规组IL-6、sCD40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APN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联合组及常规组三个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联合组和常规组IL-6、sCD4 0 L水平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 5);联合组与常规组治疗后APN水平分别为8.7 2ng/mL±0.50 ng/mL、7.52 ng/mL±0.57 ng/mL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与常规组三个参数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IL-6s、CD40L及APN水平可反映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联合组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6、sCD40L水平,升高APN水平,从而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细胞抗原40配体 脂联素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邹美娜 许小扬 +1 位作者 毕国荣 卢迪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根据颈部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根据颈部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根据斑块性质进一步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CD40L水平;分析血清sCD40L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颈动脉斑块组患者高血压(P=0.026)、空腹血糖(P=0.045)、三酰甘油(P=0.02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05)和sCD40L水平(P<0.001)均高于无斑块组。高血压(OR=2.598,P=0.028)、LDL-C(OR=4.247,P=0.006)和sCD40L水平(OR=1.079,P=0.009)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患者高血压(P=0.031)、白细胞计数(P=0.00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3)和sCD40L水平(P<0.001)均高于稳定斑块组。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组患者,高血压(OR=2.918,P=0.033)和sCD40L水平(OR=2.712,P<0.001)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C D40L水平的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相关,亦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可溶性CD40配体
下载PDF
可溶性CD40L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月婷 董平栓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sCD40L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uA患者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及对照组20例入院时血浆sCD40L水平进行检测,并对UA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d的急性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随访。... 目的探讨sCD40L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uA患者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及对照组20例入院时血浆sCD40L水平进行检测,并对UA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d的急性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随访。结果①UA组患者入院时血浆sCD40L水平[(9.39±1.89)ng/ml]显著高于SA组[(5.92±2.06)ng/ml](P〈0.01)和正常对照组[(4.91±1.97)ng/ml](P〈0.01),SA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UA患者中血浆sCD40L增高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d急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浆sCD40L正常组(P〈0.01)。结论UA患者血浆sCD40L显著增高。sCD40L可以作为冠心病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标记物,其水平对uA的近期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L 不稳定型心绞痛 预后
下载PDF
Soluble CD40 ligand is associated with angiographic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被引量:11
16
作者 Zhao We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218-2221,共4页
Background Recently,studies have disclosed 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 during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and plaque destabilization.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sCD40L levels ... Background Recently,studies have disclosed 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 during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and plaque destabilization.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sCD40L levels are higher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patients with a greater extent of angiographic coronary involvement.Methods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examined AC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by measuring their sCD40L levels.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serum levels of sCD40L,10 ml of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was drawn within 24 hours of admission.sCD40L levels were measured using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RapidBio,West Hills,CA,USA).Demographic data,presence of concomitant diseases,ACS characteristics,and angiographic findings were evaluated.A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 and patient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coronary risk factors.And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Gensini score index.Results Two hundred and eighty-nin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of whom 186 were male,with an average age of 64.1±10.0 years.Median sCD40L levels were 1.7 ng/ml (0.3-7.3 ng/ml) and Gensini scores were 50 (0-228).After adjusting for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the Gensini scor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natural logarithm of the sCD40L level (Coefficient b=0.002,95% CI 0.000-0.003,P=0.029).Conclusion sCD40L levels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ngiographic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soluble CD40 lig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ICAM-1、sCD40L的影响 被引量:50
17
作者 孙静 寇进 +1 位作者 胡建库 黄辉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肺功能、血清s ICAM-1、sCD40L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别为(50.04±3.38)mm、(40.51±3.24)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96±3.01)mm、(48.26±3.7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8.64±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2±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分别为(1.60±0.43)L、(73.07±6.35)%、(3.74±1.10)L/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0.37)L、(64.72±5.88)、(3.02±0.83)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CAM-1和s CD40L分别为(0.79±0.13)μg/L、(14.53±1.2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0.15)μg/L、(17.06±1.3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4%,略低于对照组的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肺功能,调节血清sICAM-1、sCD40L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缬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 肺功能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下载PDF
血清sST2、sCD40L、GDF11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顾梅 裴小锐 +2 位作者 常京豪 陈骏翔 张振蔚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2期1826-183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接诊的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接诊的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6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sST2、sCD40L、GDF1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前后径(LA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ST2、sCD40L、GDF11、LAD及LVE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级心功能患者sST2、sCD40L、GDF11、LAD及LVEDD水平显著低于Ⅲ级、Ⅳ级心功能患者,LVEF水平显著高于Ⅲ级、Ⅳ级心功能患者,Ⅲ级患者sST2、sCD40L、GDF11、LAD及LVEDD水平显著低于Ⅳ级患者,LVEF水平显著高于Ⅳ级心功能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sCD40L、GDF11分别与LAD、LVEDD均呈正相关(r=0.565,0.696,0.756,0.600,0.705,0.797,P<0.05),血清sST2、sCD40L、GDF11分别与LVEF均呈负相关(r=0.513,0.574,0.659,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sST2、sCD40L、GDF11的表达和心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可促使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ST2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生长分化因子11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血清Hcy、sCD40L及LDL-C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玉映 胡允兆 +3 位作者 陈盈文 何宗云 郑素琳 吴焱贤 《新医学》 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LDL-C、可溶性白细胞表面抗原40配体(sCD40L)等因素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因胸痛再发/术后6个月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患者共120例,其...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LDL-C、可溶性白细胞表面抗原40配体(sCD40L)等因素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因胸痛再发/术后6个月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患者共120例,其中88例造影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对照组),32例出现再狭窄(再狭窄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及冠心病家族史,收集患者支架植入术后1周以及胸痛再发/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这两个时间点的BMI、肾小球滤过率(GFP)、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GHbA1c)、LDL-C、HDL-C、Hcy、sCD40L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后1周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胸痛再发/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发现再狭窄组的LDL-C、Hcy、sCD40L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sCD40L及Hcy的升高会增加再狭窄的风险,且Hcy与LDL-C(r=0.36,P=0.002)、sCD40L(r=0.27,P=0.001)呈正相关。结论:支架植入术后LDL-C、Hcy、sCD40L升高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子,并且Hcy与LDL-C、sCD40L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可溶性CD40配体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
作者 张志强 乔录新 +4 位作者 吴涛 刘东杰 纪乐 陈德喜 吴刚 《转化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含人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40 ligand,sCD40L)重组质粒。方法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获得人sCD40L的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入T载体,用5-溴-4-氯-3-吲哚...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含人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40 ligand,sCD40L)重组质粒。方法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获得人sCD40L的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入T载体,用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与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筛选阳性克隆,鉴定正确后经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再与pGEX-4T原核表达载体连接,最后经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以L02细胞的互补DNA为模板,扩增出474 bp的目的基因;将目的片段与T载体连接并进行蓝白筛选得到阳性克隆;构建pGEX-4T-sCD40L重组质粒,经转化和筛选获得重组菌,经酶切、基因测序证实序列正确。结论成功构建pGEX-4T-sCD40L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讨sCD40L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原核表达载体 融合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