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金标记的适体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常艳兵 李晓飞 +3 位作者 张银烽 司剑飞 李月婷 杨云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110,114,共4页
采用乙醇热溶剂法合成了TiO2纳米带,将所合成的TiO2纳米带与可卡因适体和壳聚糖混合后修饰到玻碳电极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适体传感器用于可卡因的检测。考察了适体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同时研究了适体传感器进行检测电解液的pH值、培育... 采用乙醇热溶剂法合成了TiO2纳米带,将所合成的TiO2纳米带与可卡因适体和壳聚糖混合后修饰到玻碳电极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适体传感器用于可卡因的检测。考察了适体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同时研究了适体传感器进行检测电解液的pH值、培育时间和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该传感器在可卡因浓度为1×10-6~1.5×10-4 mol/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4.0×10-7mol/L。实验结果表明:该适体传感器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溶剂法 TIO2纳米带 可卡因 金标DNA 适体传感器
下载PDF
印尼油砂组成分析及资源回收方法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高远 武跃 +1 位作者 刘伯约 张敏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29-32,53,共5页
对印度尼西亚油砂的组分、粒径分布及回收油性质进行分析,并寻找其适宜的油回收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印尼油砂含油量较高(34.51%),其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较高,含水量很少,其结构亲近于亲油性油砂.在油回收处理上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热水... 对印度尼西亚油砂的组分、粒径分布及回收油性质进行分析,并寻找其适宜的油回收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印尼油砂含油量较高(34.51%),其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较高,含水量很少,其结构亲近于亲油性油砂.在油回收处理上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热水洗涤法,分别使用水、碱水和各类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对印尼油砂进行洗涤,发现使用质量分数为3%的表面活性剂配方7时效果最佳;另一种是有机溶剂萃取法,分别考察了正庚烷、甲苯、石油醚、碳十和煤油5种有机溶剂对油砂中油的萃取效果,发现碳十对印尼油砂的萃取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热水洗涤法 溶剂萃取
下载PDF
利用溶剂热压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多孔纳米固体
3
作者 刘秀琳 徐红燕 +5 位作者 孟宪平 李梅 崔得良 宋云京 白见强 李木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8-611,共4页
利用溶剂热压方法,以羟基磷灰石(HAP)纳米颗粒为原料制备了一种介于纳米粉体和纳米陶瓷体之间的过渡态——体块HAP多孔纳米固体,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仪和热分析(DSC和TGA)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 利用溶剂热压方法,以羟基磷灰石(HAP)纳米颗粒为原料制备了一种介于纳米粉体和纳米陶瓷体之间的过渡态——体块HAP多孔纳米固体,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仪和热分析(DSC和TGA)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初步研究了溶剂的种类、分布均匀性等因素对HAP多孔纳米固体的孔容和孔径分布的影响,并对HAP多孔纳米固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压方法 多孔纳米固体 羟基磷灰石纳米粉 孔容
下载PDF
溶剂法热轧镀锌板基体形貌对镀层表面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尹宗毅 庞建超 《天津冶金》 CAS 2006年第2期13-15,共3页
由于溶剂法热轧板镀锌可生产出用于建筑的厚镀锌板,其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很强,目前深受广大企业的青睐,但是在生产中表面质量难以控制。介绍了采用溶剂法热镀锌的实际生产工艺,通过采用与冷轧板比较、人为制造划痕和凹坑把缺陷放大等手... 由于溶剂法热轧板镀锌可生产出用于建筑的厚镀锌板,其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很强,目前深受广大企业的青睐,但是在生产中表面质量难以控制。介绍了采用溶剂法热镀锌的实际生产工艺,通过采用与冷轧板比较、人为制造划痕和凹坑把缺陷放大等手段,着重分析基体表面状态对镀层表面质量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法 热镀锌 热轧板 基体 形貌 镀层质量
下载PDF
氟苯尼考PEG 6000固体分散体的无溶剂熔融法制备与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洋 赵修华 +2 位作者 祖元刚 王昆仑 李瑞强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无溶剂熔融法,对难溶性药物氟苯尼考的水溶性粉进行了研究。以聚乙二醇6000(PEG 6000)为载体,制备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固体分散体,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电子显微镜扫描法和溶出速率法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比较氟苯... 采用无溶剂熔融法,对难溶性药物氟苯尼考的水溶性粉进行了研究。以聚乙二醇6000(PEG 6000)为载体,制备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固体分散体,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电子显微镜扫描法和溶出速率法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比较氟苯尼考原粉、氟苯尼考PEG 6000固体分散体、氟苯尼考-PEG 6000物理混合物的溶出速率,并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原粉、固体分散体和混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红外光谱、电镜结果和溶出速率存在明显差异,氟苯尼考原粉是晶体态的片层结构,固体分散体则为无定形态,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率高于氟苯尼考原粉和物理混合物,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达到3.441 mg/mL。无溶剂熔融法制备氟苯尼考PEG 6000固体分散体可以提高氟苯尼考溶解度,且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固体分散体 熔融法 高效液相法
下载PDF
Mn掺杂的ZnS纳米棒的制备及其高分子发光薄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元杰 程泉勇 +1 位作者 刘学清 刘继延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7-8,2,共3页
本文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Mn掺杂的ZnS纳米线。探讨了Mn的掺杂量(5%,10%,15%)对ZnS纳米棒的尺寸、结构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并且将所得到的纳米棒应用于聚合物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具有发光效应的高分子/纳米棒薄膜。X射线衍射(XRD)、扫... 本文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Mn掺杂的ZnS纳米线。探讨了Mn的掺杂量(5%,10%,15%)对ZnS纳米棒的尺寸、结构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并且将所得到的纳米棒应用于聚合物环氧树脂(EP)中,制备了具有发光效应的高分子/纳米棒薄膜。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进行纳米棒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荧光分析ZnS:Mn以及EP/ZnS:Mn发光性质。将ZnS:Mn纳米棒分散到环氧树脂中,在同一激发波长391 nm下,分散在EP/ZnS:Mn比ZnS:Mn纳米棒的荧光强度低,且发射波长发声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纳米棒 高分子薄膜
下载PDF
石墨烯/空心四氧化三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武斌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1,共3页
以天然石墨粉为原料,浓硫酸、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采用改进的Hummerε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采用溶剂热法、原位聚合法,通过空心Fe_3O_4(H-Fe_3O_4)在GO片层上的原位生长和聚苯胺(PNAI)在石墨烯/H-Fe_3O_4复合材料表面的原位聚合,成功... 以天然石墨粉为原料,浓硫酸、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采用改进的Hummerε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采用溶剂热法、原位聚合法,通过空心Fe_3O_4(H-Fe_3O_4)在GO片层上的原位生长和聚苯胺(PNAI)在石墨烯/H-Fe_3O_4复合材料表面的原位聚合,成功制备了石墨烯/H-Fe_3O_4/PNAI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H-Fe_3O_4被成功负载在石墨烯表面,且复合材料中未出现GO在衍射角为10.24°的衍射峰,表明GO在溶剂热反应中,在乙二醇的作用下被成功还原成石墨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石墨烯 空心四氧化三铁 聚苯胺 溶剂热法 原位聚合法
下载PDF
浸镀温度对溶剂法热镀Galfan合金界面层组织的影响
8
作者 王雅伟 杜安 +4 位作者 马瑞娜 范永哲 赵雪 刘彤 曹晓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3-178,共6页
采用溶剂法在430~530℃分别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热镀Galfan合金镀层,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浸镀温度对合金镀层界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镀温度为430~450℃时,界面层生长速度缓慢;当温度高于470℃时,界面层生长速度变快,... 采用溶剂法在430~530℃分别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热镀Galfan合金镀层,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浸镀温度对合金镀层界面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镀温度为430~450℃时,界面层生长速度缓慢;当温度高于470℃时,界面层生长速度变快,高温时界面层的生长速度为低温界面层生长速度的2倍。浸镀温度为430~450℃时,界面层分为两层,远离基体部分为圆片状组织,尺寸为1~3μm;靠近基体部分为椭球状组织,尺寸约为几百纳米。浸镀温度为470~530℃时,界面层全部为椭球状组织,尺寸为3~6μm。其中圆片状组织为FeAl_3相,椭球状组织为Fe_2Al_5Zn_(0.4)组成。随着浸镀温度的提高,界面层组织晶粒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 界面层 溶剂法 热浸镀温度
下载PDF
食用油酸值两种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史俊 钟宏星 +2 位作者 黎雁玲 余构彬 高裕锋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9期111-112,137,共3页
探讨热乙醇法和冷溶剂法这两种国家标准方法对测定食用油酸值结果的差异性。分别用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三种食用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大豆油、玉米油还是花生油,用冷溶剂法测出的酸值比用热乙醇法测出的酸值要大。在此基础... 探讨热乙醇法和冷溶剂法这两种国家标准方法对测定食用油酸值结果的差异性。分别用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三种食用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大豆油、玉米油还是花生油,用冷溶剂法测出的酸值比用热乙醇法测出的酸值要大。在此基础上,对同一高酸值食用油以及同一低酸值食用油分别进行平行测定,发现用热乙醇法和冷溶剂法测出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之差均为1.4%。这说明无论是对于高酸值食用油还是对于低酸值食用油,热乙醇法检测结果的平行性优于用冷溶剂法检测结果的平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乙醇法 冷溶剂法 酸值 方法对比
下载PDF
热浸镀铝对201不锈钢恒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建永 刘爱莲 李凤春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32-535,共4页
为改善201不锈钢的恒温抗氧化性能,采用溶剂法对201不锈钢进行820℃热浸镀铝,借助SEM和XRD分析201不锈钢热浸镀铝前后的镀层形貌、厚度和其表面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热浸镀铝201不锈钢表面镀铝层光滑致密,厚约360μm,由外向内依次为富... 为改善201不锈钢的恒温抗氧化性能,采用溶剂法对201不锈钢进行820℃热浸镀铝,借助SEM和XRD分析201不锈钢热浸镀铝前后的镀层形貌、厚度和其表面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热浸镀铝201不锈钢表面镀铝层光滑致密,厚约360μm,由外向内依次为富铝层、扩散层和基体层;800℃下恒温氧化40 h后,热浸镀铝201不锈钢的单位面积氧化增重量仅为未热浸镀铝的八分之一。热浸镀铝可显著提高201不锈钢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不锈钢 热浸镀铝 恒温氧化 溶剂法
下载PDF
聚酯热熔胶溶胀制粉法的研究
11
作者 王润珩 张端 李春贞 《河北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8-13,共6页
聚醋热熔胶在其溶剂一沉淀剂混合液中加热“溶胀”后。再利用搅拌破碎而冷却成粉的方法。通过计算得到聚酯胶的溶解度参数(δ=21.8),参照比值选择溶剂和沉淀剂,并确定混合液的配比。文中还时制粉工艺和混合原料制粉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聚酯 溶胀法 热熔胶粘剂 制粉法
下载PDF
测定油脂酸值的冷热两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素文 马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79,共2页
通过对国家标准(GB/T 5530—2005)中热乙醇法和冷溶剂法测定油脂酸值的结果比较,得出热乙醇法测定结果低于冷溶剂法,热乙醇法的平行性高于冷溶剂法。建议在使用热乙醇法和冷溶剂法时应严格执行标准规定,避免因方法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的等... 通过对国家标准(GB/T 5530—2005)中热乙醇法和冷溶剂法测定油脂酸值的结果比较,得出热乙醇法测定结果低于冷溶剂法,热乙醇法的平行性高于冷溶剂法。建议在使用热乙醇法和冷溶剂法时应严格执行标准规定,避免因方法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的等级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酸值 热乙醇法 冷溶剂法
下载PDF
湿法磷酸净化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閤松柏 徐金桥 李志刚 《化肥设计》 CAS 2013年第6期48-51,54,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湿法净化磷酸技术的发展概况;简述了瓮福集团有机溶剂萃取法工艺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能耗指标、产品规格以及工业化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采用瓮福有机溶剂萃取法工艺技术生产的湿法净化磷酸,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化工产品标准... 介绍了国内外湿法净化磷酸技术的发展概况;简述了瓮福集团有机溶剂萃取法工艺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能耗指标、产品规格以及工业化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采用瓮福有机溶剂萃取法工艺技术生产的湿法净化磷酸,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化工产品标准HG/T4069—2008所规定的一等品的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热法磷酸 净化 瓮福有机溶剂萃取工艺技术 乳化萃取
下载PDF
加工方式对三种植物油中蜡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东 郝亮 +5 位作者 郭咪咪 李秀娟 朱琳 段章群 王雅朦 薛雅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98,107,共4页
研究了提取溶剂、压榨制油方式(冷榨和热榨)、油料是否含壳以及炒籽温度对花生油、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中蜡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花生油,采用乙醚和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油中蜡含量变化不显著(P> 0. 05),但与石油醚(30~60℃)有显... 研究了提取溶剂、压榨制油方式(冷榨和热榨)、油料是否含壳以及炒籽温度对花生油、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中蜡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花生油,采用乙醚和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油中蜡含量变化不显著(P> 0. 05),但与石油醚(30~60℃)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对于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提取溶剂的影响显著(P <0. 05),石油醚提取的植物油中蜡含量(30~60℃)最高,乙醚次之,丙酮最低;冷榨法制取的三种植物油中蜡含量均高于热榨法;与含壳花生制取的油中蜡含量与纯仁差异相比,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制取过程中,壳的影响非常明显;炒籽温度对三种植物油中蜡含量无规律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加工方式 蜡含量 冷榨 热榨 提取溶剂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口溶膜制备方法研究及质量评价
15
作者 王博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3期50-52,共3页
开发盐酸多奈哌齐口溶膜产业化制备方法,并评价其质量,采用热熔挤出法和溶剂涂布法制备盐酸多奈哌齐口溶膜,以外观、机械强度、杂质限度、崩解时限及溶出曲线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热熔挤出法和溶剂涂布法制备的盐酸多奈哌齐口溶... 开发盐酸多奈哌齐口溶膜产业化制备方法,并评价其质量,采用热熔挤出法和溶剂涂布法制备盐酸多奈哌齐口溶膜,以外观、机械强度、杂质限度、崩解时限及溶出曲线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热熔挤出法和溶剂涂布法制备的盐酸多奈哌齐口溶膜与日本上市盐酸多奈哌齐口溶膜关键质量参数一致,商业化生产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口溶膜 溶剂涂布法 热熔挤出法 崩解时限 溶出度
下载PDF
铜铟镓铝硒(Cu(InGaAl)Se2)薄膜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宇龙 张维佳 +3 位作者 马强 蒋昭毅 鲁超群 倪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04-2108,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掺铝的铜铟镓硒Cu(InGaAl)Se2(CIGAS)纳米粉末,并直接将此纳米粉末作为蒸镀材料制备铜铟镓铝硒(CIGAS)薄膜,再将其放置在装有高纯硒粉的自制密封法兰内在真空下进行硒化和退火处理,从而得到符合化学计量比的CIGAS薄膜...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掺铝的铜铟镓硒Cu(InGaAl)Se2(CIGAS)纳米粉末,并直接将此纳米粉末作为蒸镀材料制备铜铟镓铝硒(CIGAS)薄膜,再将其放置在装有高纯硒粉的自制密封法兰内在真空下进行硒化和退火处理,从而得到符合化学计量比的CIGAS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对样品结构和成分进行测量,确认CIGAS薄膜样品是黄铜矿结构和铜铟镓铝硒成分。使用椭圆偏振光谱测量技术对CIGAS薄膜进行椭偏光谱测量,进而得出薄膜光学参数如折射率n(λ)、消光系数k(λ)、吸收系数a(l)以及薄膜光能隙Eg,并发现Al元素的掺杂明显增加了薄膜光能隙,并进行了相关物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镓铝硒薄膜 溶剂热法 掺杂元素 硒化工艺 椭偏光谱测量
原文传递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101负载纳米Ni的制备及储氢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菲 赵彦亮 +2 位作者 李鹏 梁淑君 王勇智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05-3211,共7页
采用2-甲基咪唑代替HF酸以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纯度较高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101,利用过量浸渍法结合液相还原法成功负载了Ni,制备出Ni/MIL-101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BET、TG对所得MIL-101、Ni/MIL-101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 采用2-甲基咪唑代替HF酸以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纯度较高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101,利用过量浸渍法结合液相还原法成功负载了Ni,制备出Ni/MIL-101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BET、TG对所得MIL-101、Ni/MIL-101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对MIL-101、Ni/MIL-101复合材料的氢扩散系数、吸氢形成焓进行测定计算,考查其储氢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制备了Ni/MIL-101复合材料,该产物是一种两类孔结构的金属骨架化合物,Ni的负载可降低Ni/MIL-101复合材料的吸氢形成焓,Ni/MIL-101复合材料的氢扩散系数达到7.6373×10-7 cm/s,提高了MIL-101的储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101) Ni/MIL-101 溶剂热法 孔道封装 储氢性能
原文传递
橡胶贴膏剂制备方法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永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31-234,共4页
橡胶膏剂有溶剂法和热压法2种制备方法。溶剂法生产的产品黏性好、皮肤残留物少,但生产过程使用了溶媒,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取消了溶媒,安全、环保、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挥发性药物损失少、老化慢、生产... 橡胶膏剂有溶剂法和热压法2种制备方法。溶剂法生产的产品黏性好、皮肤残留物少,但生产过程使用了溶媒,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取消了溶媒,安全、环保、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挥发性药物损失少、老化慢、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热压法代替溶剂法生产橡胶膏剂是发展趋势。橡胶膏剂的涂胶工艺分为直涂法和反涂法2种,直涂法对布匹要求高,生产时胶面容易产生黏连等问题;反涂法操作简单、含膏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可应用四面弹性布做衬材。降低橡胶基质软化温度并且保证其耐热性能是实现反涂热压法生产橡胶膏剂的关键,调整基质中软化剂、增粘剂、橡胶等用量比例,能够实现热压法产品在光泽度、初粘性、持粘性、内聚力等方面与溶剂法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膏剂 热压法 溶剂法 反涂法 直涂法 生产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