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FTIR to analysis chemical structure of soot aerosol emitted from lump-coal combustion in fixed bed
1
作者 WANG Qing-cheng LUO Yong-h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年第5期38-47,共10页
关键词 燃烧排放 化学结构 气溶胶 固定床 一次性 烟尘 煤样 结构分析
下载PDF
Size,composition,and mixing state of individual aerosol particles in a South China coastal city 被引量:21
2
作者 Weijun Li Longyi Shao +3 位作者 Zhishi Wang Rongrong Shen Shusheng Yang Uwa T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61-569,共9页
Aeros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summer in Macao, a coastal cit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n China. Morphology, size,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mixing state of individual aerosol particles were determined by ... Aeros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summer in Macao, a coastal cit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n China. Morphology, size,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mixing state of individual aerosol particles were deter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uple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EM/EDX)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Based on the morphologies of 5711 aerosol particles, they consist of soot (32%), mineral (17%), secondary-(22%), and unknown fine particles (29%). The sizes of these particles were mostly distributed between 0.1 and 0.4 μm. Compositions of 202 mineral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SEM/EDX. Mineral particles were main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Si-rich, Ca-rich, and Na-rich. The compositions of typical mineral particles can indicate their sources in sampling location. For example, mineral particles, collected along the main street, were associated with trace amounts of heavy metals, such as Zn, Ti, Mn, Ba, Pb, and As. TEM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most Na-rich particles were aged sea salt particles (e.g., Na2SO4 and NaNO3) which formed through heterogeneous chemical reactions between sea salt and acidic gases. Additionally, aging time of soot was short in Macao due to high humidity,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levels of sunlight in Macao. Most of soot and fine mineral dust particles were internally mixed with secondary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ividual aerosol particles soot heterogeneous reaction sea salt
下载PDF
Applying SEM-EDX and XRD Techniques to Demonstrate the Overgrowth of Atmospheric Soot and Its Coalescence with Crystal Silicate Particles in Delhi
3
作者 Arun Srivastava Vinod K. Jain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SEM-EDX)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systems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overgrowth of soot to fractal like structure and its subsequent coalescence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SEM-EDX)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systems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overgrowth of soot to fractal like structure and its subsequent coalescence with crystal shaped silicate particles. Sample was obtained from a very clean area of Delhi at a height of 16 m from ground with the help of a five stage cascade impactor in the winters of 2006. Impactor collects particles in five different size ranges (i.e. ≥10.9, 10.9 - 5.4, 5.4 - 1.6, 1.6 - 0.7 and ≤0.7 μm).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only the particles collected in the size range 1.6 - 0.7 μm (D50 = 0.980 μm) have been considered. It has clearly been observed that the soot particles tend to grow or rather agglomerate in a fractal like structure. During this process they incorporate other chemically and structurally different particles (crystal silicate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o make multi phase and multi chemical amorphous aggregates. These aggregates are formed during/after its collection on the sampling substrate and may be as many as hundred times more than the expected size interval (D50 or cut off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oot aerosols OVERGROWTH DELHI
下载PDF
烟尘气溶胶对星地量子通信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谈欣 张秀再 +2 位作者 许芝也 翟梦思 周丽娟 《海洋气象学报》 202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根据烟尘气溶胶的尺寸分布参数和消光系数,分析了烟尘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与传输距离对链路衰减的影响。结合幅值阻尼信道对信道容量、信道保真度及信道误码率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传输距离为3 km,烟尘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由2.1×... 根据烟尘气溶胶的尺寸分布参数和消光系数,分析了烟尘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与传输距离对链路衰减的影响。结合幅值阻尼信道对信道容量、信道保真度及信道误码率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传输距离为3 km,烟尘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由2.1×10^(6)m^(-3)增加到3.2×10^(6)m^(-3)时,链路衰减由0.30 dB增加到0.46 dB,误码率由0.0087增加到0.0122。由此可见,烟尘气溶胶对星地量子通信的各项性能均有影响,且影响程度不一。仿真结果可为烟尘气溶胶影响下的量子信号传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烟尘气溶胶 链路衰减 信道容量 信道保真度
下载PDF
黑碳-硫酸盐混合气溶胶的辐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郝丽 杨文 +3 位作者 吴统文 石广玉 赵剑琦 谭燕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8-1245,共8页
利用Mie散射理论、外混合模型、均匀球模型和分层球模型,分析考察了黑碳和硫酸盐的混合气溶胶粒子在内外混合状态下的辐射特性和混合方式、容积含量和粒径对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散射反照率和吸收效率因子对黑碳含量和混合方... 利用Mie散射理论、外混合模型、均匀球模型和分层球模型,分析考察了黑碳和硫酸盐的混合气溶胶粒子在内外混合状态下的辐射特性和混合方式、容积含量和粒径对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散射反照率和吸收效率因子对黑碳含量和混合方式很敏感,非对称因子和散射效率因子对两者的变化较敏感,消光系数(消光效率因子)对两者的变化不敏感。均匀混合的吸收最大,壳-核模型次之,外混合的吸收最小。壳-核模型中黑碳为核的分层球模型的吸收大于黑碳为壳的分层球模型。小粒子的辐射特性对粒径的变化很敏感,大粒子的辐射特性对粒径的变化不是很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硫酸盐混合气溶胶 内外混合模型 辐射特性
下载PDF
南京北郊2007年10~12月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特性的观测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宇 银燕 +3 位作者 钱凌 王巍巍 严家德 陈晨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620,共8页
通过对南京北郊2007年10~12月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的连续观测,分析了该地区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特性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霾日状况下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日变化剧烈,非霾日次之,雾日变化较稳定;在00时(北... 通过对南京北郊2007年10~12月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的连续观测,分析了该地区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特性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霾日状况下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日变化剧烈,非霾日次之,雾日变化较稳定;在00时(北京时间,下同)至08时霾日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与雾日相差不大,而在08时至24时则雾日明显大于霾日;非霾日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最小;降水使得大气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声黑碳仪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下载PDF
天津武清地区单颗粒黑碳气溶胶特征观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安林昌 孙俊英 +4 位作者 张养梅 沈小静 王婷婷 梁文德 陈丽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7-583,共7页
该文介绍了单颗粒黑碳测量仪的观测原理,该仪器利用红外波段的连续激光束对黑碳粒子加热并使之燃烧,通过粒子发出的散射光信号和黑碳粒子燃烧时发出的光信号,来分析每一个黑碳粒子的特性,并通过两种信号的时间差判断黑碳粒子的混合状态... 该文介绍了单颗粒黑碳测量仪的观测原理,该仪器利用红外波段的连续激光束对黑碳粒子加热并使之燃烧,通过粒子发出的散射光信号和黑碳粒子燃烧时发出的光信号,来分析每一个黑碳粒子的特性,并通过两种信号的时间差判断黑碳粒子的混合状态。其原理有别于传统的黑碳气溶胶观测方法,可以提供单个黑碳气溶胶粒子特性信息。2009年12月使用单颗粒黑碳测量仪在天津市武清地区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观测。结果表明:粒径为50~500nm的气溶胶粒子中,黑碳气溶胶粒子占57.2%,平均数浓度为1504 cm^(-3),黑碳气溶胶粒子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1 5μg/m^3,包衣较厚的混合型黑碳气溶胶粒子占黑碳气溶胶粒子的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单颗粒黑碳测量仪 混合型气溶胶 空气污染
下载PDF
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辐射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瑛 高庆先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0期87-91,共5页
该文对辐射方案中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估算了这两种气溶胶成分的辐射强迫.在气溶胶-辐射方案中考虑了:(1)具有不同尺度的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在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内的光学性质;(2)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浓度的... 该文对辐射方案中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估算了这两种气溶胶成分的辐射强迫.在气溶胶-辐射方案中考虑了:(1)具有不同尺度的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在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内的光学性质;(2)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浓度的比例变化;(3)硫酸盐和碳黑气溶胶的混合形式.当硫酸盐气溶胶和碳黑气溶胶同时存在时,碳黑气溶胶的加热作用与硫酸盐气溶胶的冷却作用相叠加,会使大气顶的负辐射强迫量减少.减少的负辐射强迫量依赖于气溶胶的(相对)浓度和混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硫酸盐 碳黑 辐射效应
下载PDF
烟尘气溶胶光散射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宏录 刘凯 赵群英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19-725,共7页
为研究光在烟尘气溶胶介质中的传输特性,通过Mie散射算法对单个烟尘颗粒的光学参数(单次反照率、不对称因子等)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辐射输运理论,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了光在烟尘气溶胶介质中的传输过程,分析研究了在不同颗粒粒径、入射... 为研究光在烟尘气溶胶介质中的传输特性,通过Mie散射算法对单个烟尘颗粒的光学参数(单次反照率、不对称因子等)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辐射输运理论,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了光在烟尘气溶胶介质中的传输过程,分析研究了在不同颗粒粒径、入射波长以及粒子数密度条件下,入射光通过烟尘气溶胶介质的透射率随光学厚度以及散射光强随散射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入射波长增大,烟尘颗粒的散射能力减弱,通过烟尘气溶胶介质的光强透射率增大;烟尘颗粒粒径增大,烟尘颗粒的散射能力增强,通过烟尘气溶胶介质的光强透射率减小,且当烟尘颗粒粒径较大(如1μm)时,烟尘颗粒的光学特性变化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尘气溶胶 MIE散射 蒙特卡罗 前向散射
下载PDF
岱海与太湖沉积物焦碳和烟炱最近200年历史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永明 曹军骥 +2 位作者 金章东 刘随心 安芷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0-558,共9页
黑碳是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难熔的含碳物质的连续统一体,由焦碳(char)和烟炱(soot)组成。岱海与太湖沉积物焦碳和烟炱浓度对比显示,两个湖泊焦碳浓度和通量变化受局地火事件影响,无明显的规律;而烟炱具有相似的变化历史,主要反映在197... 黑碳是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种难熔的含碳物质的连续统一体,由焦碳(char)和烟炱(soot)组成。岱海与太湖沉积物焦碳和烟炱浓度对比显示,两个湖泊焦碳浓度和通量变化受局地火事件影响,无明显的规律;而烟炱具有相似的变化历史,主要反映在1970年代后期急剧升高,与中国工业化历史一致。烟炱粒径细小,具区域传输特点,可以通过沉积物指示大气烟炱。结合当前大气气溶胶烟炱浓度.恢复了岱海与太湖地区最近200年来的大气烟炱浓度。其变化趋势与200年来北半球温度对比显示,大气烟炱中的高浓度对应于高温,低浓度对应低温。这种历史关系进一步证实大气烟炱在全球增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碳气溶胶 焦碳 烟炱 沉积物 历史重建
下载PDF
集中供热工程实施前后黑碳气溶胶排放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小妹 马卫东 +2 位作者 潘峰 仝纪龙 吴官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45,61,共5页
燃煤烟尘中的黑碳气溶胶不仅会导致区域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定西市新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为例,利用公式法和污染源清单法对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两种供热方式产生的黑碳气溶胶进行... 燃煤烟尘中的黑碳气溶胶不仅会导致区域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定西市新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为例,利用公式法和污染源清单法对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两种供热方式产生的黑碳气溶胶进行了量化计算,用以说明集中供热工程的实施产生的环境效益。结果表明,集中供热对改善或减少黑碳气溶胶的排放量、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分散供热 燃煤烟尘 黑碳气溶胶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固定床煤热解碳黑气溶胶化学结构随温度变化的研究
12
作者 王清成 邓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中国工业锅炉的总蒸发量超过120万吨/时,每年消耗原煤超过4亿吨;针对工业锅炉层燃炉煤不完全燃烧生成碳黑气溶胶,研究碳黑气溶胶化学结构随温度的变化。在可移动式-固定床实验台上,炉膛温度控制在1100K、1400K和1600K,热解气停留时间为1... 中国工业锅炉的总蒸发量超过120万吨/时,每年消耗原煤超过4亿吨;针对工业锅炉层燃炉煤不完全燃烧生成碳黑气溶胶,研究碳黑气溶胶化学结构随温度的变化。在可移动式-固定床实验台上,炉膛温度控制在1100K、1400K和1600K,热解气停留时间为1.76s,所用煤种为神木煤,热解气载气为氩气;使用型号为IR Prestige-21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碳黑气溶胶化学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炉膛温度的升高,碳黑气溶胶中-O-H、-N-H键含量升高,-C≡C、-C≡N含量降低,苯环(C=C)含量增加,分别增加了16.98%、降低了34.78%和增加了28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煤 热解 碳黑气溶胶 固定床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下载PDF
基于三甘醇附着对黑碳气溶胶形态结构变化的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晓龙 陈敏东 +3 位作者 Alexei F KHALIZOV 陈超 马迎慧 王毅一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0-737,共8页
为研究黑碳气溶胶粒子在附着三甘醇后形态结构的变化,本文通过采用甲烷和洁净空气燃烧制取黑碳气溶胶,并运用自主搭建的串联式差分电迁移率分析系统对黑碳气溶胶进行粒径筛选、热消解和三甘醇附着,同时结合扫描电镜仪和气溶胶质量分析... 为研究黑碳气溶胶粒子在附着三甘醇后形态结构的变化,本文通过采用甲烷和洁净空气燃烧制取黑碳气溶胶,并运用自主搭建的串联式差分电迁移率分析系统对黑碳气溶胶进行粒径筛选、热消解和三甘醇附着,同时结合扫描电镜仪和气溶胶质量分析仪观察分析黑碳气溶胶附着三甘醇后形态结构和质量的变化.通过筛选得到粒径为100 nm、200 nm和300 nm米的黑碳气溶胶粒子进行三甘醇附着模拟实验.由于黑碳气溶胶颗粒的特殊链状小球结构,使用热溶蚀器去除非元素碳物质后的黑碳气溶胶附着上三甘醇,发现粒径越大的黑碳气溶胶粒子越容易发生形态结构的变化,并且少量的三甘醇附着就能够显著促进这一形变过程的发生.因而,大气中存在的三甘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黑碳气溶胶物理特性的改变,进而改变黑碳气溶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元素碳 三甘醇 形态结构 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
下载PDF
物联网/智能地球:无霾产业净霾都(Ⅳ)
14
作者 沈经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13年第1期19-25,共7页
20年霾都北京步200年雾都伦敦后尘,从工业化、电气化、自动化、IT/NT化、城镇化发展到未来的智慧地球的关键,首先是实现大气净化、绿色环境的科技创新,然后是打造基于IT/NT的4D+e技术的文化产业创新。
关键词 北京咳 气溶胶 跨类音乐 e-乐器 4网融合 智慧家庭 e-文化产业
下载PDF
模拟三甘醇附着对黑碳气溶胶吸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晓龙 陈敏东 +2 位作者 马迎慧 陈超 王毅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6-1282,共7页
为研究黑碳气溶胶粒子在附着三甘醇后吸湿性的变化,通过采用反向扩散燃烧器制取黑碳气溶胶,并运用自主搭建的吸湿性串联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对黑碳气溶胶进行粒径筛选、热消解和三甘醇附着,同时结合扫描电镜仪和气溶胶质量分析仪观察分... 为研究黑碳气溶胶粒子在附着三甘醇后吸湿性的变化,通过采用反向扩散燃烧器制取黑碳气溶胶,并运用自主搭建的吸湿性串联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对黑碳气溶胶进行粒径筛选、热消解和三甘醇附着,同时结合扫描电镜仪和气溶胶质量分析仪观察分析黑碳气溶胶在附着三甘醇前后形态结构和吸湿性的变化.分别筛选粒径为100,200,300nm的黑碳气溶胶粒子进行了三甘醇附着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三甘醇附着能够改变黑碳气溶胶粒径和吸湿特性,在相同条件下黑碳气溶胶附着少量三甘醇后就能出现显著的粒径变化.甶于三甘醇具有一定的吸水性且其表面张力小于相同室温条件下水的表面张力,因此附着了三甘醇的黑碳气溶胶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将会发生进一步的粒径变化.因而,大气中少量存在的三甘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黑碳气溶胶微物理特性的改变,进而改变黑碳气溶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吸湿性 三甘醇 吸湿性串联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
下载PDF
成都市PM10中碳质气溶胶长期来源特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关辽 杨卓然 +3 位作者 马彤 宋丹林 田瑛泽 冯银厂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5-441,共7页
大气颗粒物中包含多种组分的气溶胶,其中碳质气溶胶由于对人体健康、能见度有较大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研究碳质气溶胶的长期变化规律,采集了成都市2009—2013年的PM_(10)样品,对其中所含的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及碳组分分别进... 大气颗粒物中包含多种组分的气溶胶,其中碳质气溶胶由于对人体健康、能见度有较大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研究碳质气溶胶的长期变化规律,采集了成都市2009—2013年的PM_(10)样品,对其中所含的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及碳组分分别进行测定,并使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比值"模型分别对PM_(10)和所含的碳质气溶胶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月、2月、5月和12月的碳质气溶胶浓度较高,其中1月、2月和12月的OC/EC(有机碳与元素碳质量浓度之比)较高,并且PMF-比值模型计算结果也显示冬季SOC增多,表明冬季可能有更多的二次有机碳(SOC)生成;5月的char-EC/soot-EC(二者质量浓度之比,其中char-EC=EC1-OP,soot-EC=EC2+EC3,它们可更好地区分源类)较高,K含量也较高,表明可能有更多的生物质燃烧排放.PM_(10)解析共发现6类源,依次为地壳扬尘(26.5%)、二次硫酸盐(25.1%)、燃煤&生物质燃烧混合源(17.3%)、二次硝酸盐&二次有机碳混合源(12.3%)、机动车源(11.8%)和水泥尘源(7.0%);碳质气溶胶解析发现,OC主要来源依次为机动车源(38.2%)、燃煤&生物质燃烧混合源(33.1%)和二次有机碳(25.3%),char-EC的主要来源是燃煤&生物质燃烧混合源和机动车源,分别占50.5%和45.4%,soot-EC则主要受机动车影响(达73.2%).研究显示,成都市PM_(10)主要来自于地壳扬尘、二次生成和燃煤&生物质燃烧,而碳质气溶胶主要来自于机动车、燃煤&生物质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气溶胶 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比值 char-EC soot-EC 源贡献
下载PDF
煤烟气溶胶粒子对太阳辐射的消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类成新 张化福 刘汉法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73-3377,共5页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根据团簇-团簇凝聚(CCA)模型对随机取向且具有分形结构的煤烟气溶胶粒子进行了仿真模拟,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DA)方法计算了随机取向的煤烟气溶胶粒子从紫外到红外波段的吸收、散射与消光效率因子,得到了太阳辐射波长...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根据团簇-团簇凝聚(CCA)模型对随机取向且具有分形结构的煤烟气溶胶粒子进行了仿真模拟,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DA)方法计算了随机取向的煤烟气溶胶粒子从紫外到红外波段的吸收、散射与消光效率因子,得到了太阳辐射波长、原始微粒的粒径和数目对煤烟气溶胶粒子的消光特性影响规律。通过将所得数值结果与T矩阵方法的数值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数值方法计算的结果非常相近,这验证了所用DDA方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炭和灰凝聚粒子对太阳辐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消光作用,其消光影响主要集中在紫外到近红外波段;随机取向的煤烟气溶胶粒子对太阳辐射的消光特性受基本粒子数量和粒径的影响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煤烟气溶胶粒子 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 消光特性
原文传递
煤烟凝聚粒子对紫外光散射信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太飞 段钰桢 +1 位作者 李星善 宫春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07-215,共9页
针对具有不同粒子数量的煤烟气溶胶,使用团簇-团簇凝聚(CCA)模型形成4球、16球凝聚模型,并结合单个气溶胶粒子的吸湿性以及凝聚粒子的分形理论,生成了包覆水层的凝聚粒子模型。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DA)方法仿真分析包覆水层的煤烟气溶... 针对具有不同粒子数量的煤烟气溶胶,使用团簇-团簇凝聚(CCA)模型形成4球、16球凝聚模型,并结合单个气溶胶粒子的吸湿性以及凝聚粒子的分形理论,生成了包覆水层的凝聚粒子模型。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DA)方法仿真分析包覆水层的煤烟气溶胶的散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相对湿度的增大对回转半径≤40 nm的凝聚粒子的消光因子、散射因子和吸收因子的影响最大。使用无线紫外光单次散射脉冲响应模型分析了凝聚粒子以及相对湿度对紫外光脉冲响应和路径损耗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凝聚粒子和相对湿度对紫外光的通信影响集中在半径较小(r0≤40 nm)的单体粒子上。当单体粒子半径一定时,组成凝聚体的粒子数量越大或者凝聚粒子相对湿度越大,脉冲响应就越大,路径损耗越小,紫外光接收端信号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煤烟气溶胶 相对湿度 日盲紫外光 光散射 煤烟凝聚粒子 离散偶极子近似
原文传递
核设施退役放射性结构解体切割气溶胶与烟尘净化装置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青生 向池新 范凯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6-179,共4页
针对核设施退役放射性结构解体切割产生的大量气溶胶和烟尘问题,以通用气溶胶净化装置为基础,采用机械过滤方法和多级过滤原理,设计开发了烟尘预处理模块,并通过优化净化工艺和整体结构,研制了一种可同时实现放射性气溶胶和烟尘净化的... 针对核设施退役放射性结构解体切割产生的大量气溶胶和烟尘问题,以通用气溶胶净化装置为基础,采用机械过滤方法和多级过滤原理,设计开发了烟尘预处理模块,并通过优化净化工艺和整体结构,研制了一种可同时实现放射性气溶胶和烟尘净化的装置。性能检测和工程应用表明:该装置的烟尘预处理模块能充分过滤金属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金属颗粒或气溶胶悬浮物,放射性气溶胶和烟尘经过滤净化后,排出空气所含烟尘粒径不大于0.3μm,净化效率在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设施 退役 气溶胶 烟尘 预处理 净化
原文传递
四乙基愈创木酚液相·OH氧化SOA产率及特征分析:初始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庄雨 陈彦彤 +4 位作者 李旭东 马帅帅 赵竹子 叶招莲 盖鑫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4,共9页
液相化学过程作为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引起了学界对大气化学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反应复杂性,反应机制、产物特性及对SOA质量的贡献还没有完全理解.本文选择四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EG)为前体物,系统地... 液相化学过程作为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引起了学界对大气化学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反应复杂性,反应机制、产物特性及对SOA质量的贡献还没有完全理解.本文选择四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EG)为前体物,系统地研究了初始浓度(0.03、0.3和3 mmol·L-1)的EG液相·OH氧化形成的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aqSOA)特性的影响.用黑炭-气溶胶质谱(SP-AMS)测定aqSOA产率和氧化特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IC)测定产物和低分子有机酸.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类腐殖质(HULIS)等表征光吸光产物的形成.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浓度(mmol·L-1)下aqSOA的O/C都表现为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而升高,分别在0.42~0.61(0.03 mmol·L-1)、0.49~0.84(0.3 mmol·L-1)和0.49~0.63(3 mmol·L-1)之间变化.SP-AMS测定aqSOA组分发现高初始浓度时二聚体(C16H18O2+,m/z302)量明显高,说明高浓度下更容易发生聚合反应.UV-vis分析表明,随光氧化反应的进行,250 nm处吸光明显增强,可能是由于250 nm处新的吸光性产物生成所致.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ULIS浓度不断升高,与UV-vis测定的300~400 nm区域内吸光度增强结论一致,说明水相反应形成了棕色碳.IC检测到产物中含有小分子有机酸:甲酸、乙醇酸和草酸其中甲酸浓度最高.GC/MS检测到aqSOA中含酮、单聚体和二聚体等,说明发生了官能团化和聚合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基愈创木酚 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aqSOA) 黑炭-气溶胶质谱(SP-AMS) 产率 吸光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