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测深法和电磁波CT法在采空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邱恩喜 谢强 文江泉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834-839,共6页
本文分别介绍了电测深法和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两种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详细反映采空区注浆加固效果.综合应用两种方法对铁路地下采空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均表明了在线路的K0+278~K0+450段加固效果良好,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具有一... 本文分别介绍了电测深法和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两种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详细反映采空区注浆加固效果.综合应用两种方法对铁路地下采空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均表明了在线路的K0+278~K0+450段加固效果良好,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证明将两种检测方法综合应用在采空区加固效果检测是合理的、可行的,为今后其他同类的检测效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电测深 电磁波ct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声波CT质量评判技术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庸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9-151,155,共4页
大体积混凝土因其结构体积大、承受荷载大、水泥水化热大、内部受力复杂等原因,施工中常常出现施工冷缝、泌水现象、早期温度裂缝等特有的质量问题。为此,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特别是混凝土内部质量评判成为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问题的焦点。... 大体积混凝土因其结构体积大、承受荷载大、水泥水化热大、内部受力复杂等原因,施工中常常出现施工冷缝、泌水现象、早期温度裂缝等特有的质量问题。为此,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特别是混凝土内部质量评判成为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问题的焦点。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对声波CT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对两个大桥的桥墩及桥台混凝土质量检测进行实例分析。实践表明,应用声波CT技术检测混凝土质量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精度高、直观等优势,能够克服常规无损检测手段的弱点或条件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质量 检测 声波ct
下载PDF
煤层内断层在双巷声波CT重建图像中的表现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盛东 李承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0-233,共4页
双巷声波CT采集系统是矿井煤层构造探测的实际应用系统 .在该系统下 ,建立煤层断层数值模型 ,利用精确和快速的直射线追踪方法 ,正演计算声波到时 ,通过BPT ,ART反演方法重建图像 .当断层走向与巷道测线不平行时 ,煤层内断层重建图像清... 双巷声波CT采集系统是矿井煤层构造探测的实际应用系统 .在该系统下 ,建立煤层断层数值模型 ,利用精确和快速的直射线追踪方法 ,正演计算声波到时 ,通过BPT ,ART反演方法重建图像 .当断层走向与巷道测线不平行时 ,煤层内断层重建图像清晰 .实际矿井工作面回风巷与运输巷之间的声波CT探测实验结果表明 :煤层内断层在这种不完备的双巷声波CT采集系统的反演图像中 ,除走向断层外 ,断层图像呈线性规律分布 ,空间收敛性好 ,正断层多表现为低慢度 (较高速度 )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ct 煤层 断层 双巷 反演 图像重建
下载PDF
煤层采后围岩破坏规律的声波CT探测 被引量:64
4
作者 程学丰 刘盛东 刘登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5,共3页
论述了淮南孔集矿 - 2 50m水平西二、西四采区A组煤试采过程中 ,在地面与煤矿井下巷道之间 ,采用声波CT方法 ,根据不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对声波波速传播的差异性原理 ,对煤层采后顶板破坏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和底板破坏深度等围岩变形破... 论述了淮南孔集矿 - 2 50m水平西二、西四采区A组煤试采过程中 ,在地面与煤矿井下巷道之间 ,采用声波CT方法 ,根据不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对声波波速传播的差异性原理 ,对煤层采后顶板破坏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和底板破坏深度等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进行探测和解释 ,所得参数经钻探验证证实 .为煤矿的防治水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 ct成像 声波探测 围岩破坏规律 导水裂隙带 底板 岩溶水
下载PDF
复杂土石组成大距离声波CT层析成象技术应用
5
作者 李松荣 柯昌俊 粟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作者在超高层的四川广播电视塔(313m)深基础勘探中,采用跨孔声波CT层析成象技术,对于大于20m范围内的由杂填土、粉砂质粘土、粘土、中砂、卵石、砾石和泥岩、砂岩等组成的复杂岩土体地基的组成和分区,砂层透镜体的产出空间位置,覆盖层... 作者在超高层的四川广播电视塔(313m)深基础勘探中,采用跨孔声波CT层析成象技术,对于大于20m范围内的由杂填土、粉砂质粘土、粘土、中砂、卵石、砾石和泥岩、砂岩等组成的复杂岩土体地基的组成和分区,砂层透镜体的产出空间位置,覆盖层与基岩的接触状态,以及基岩中是否存在断层破碎带等特性作出判断。文章叙述了CT成像的原理、测试布置及结果分析。通过本实例显示,声波CT技术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得到更完整、更形象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土石 大距离 声波ct成象 地基
下载PDF
单孔声波测井与跨孔CT成像在岩溶地区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麦瑞浩 《中南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通过广东某大桥地质勘察工程实践 ,详细介绍了单孔声波测井和跨孔CT成像在岩溶地区勘察的方法 。
关键词 单孔声波测井 跨孔ct成像 岩溶地区 地质勘探 桥梁
下载PDF
声波CT技术在某大桥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石鸣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2期313-314,共2页
采用声波CT技术对某转体桥梁板预应力束压浆管道内部物质的均匀性进行了试探性检测,通过像素、色谱、立体网络的综合展示,实现了直观反映混凝土内部结构图像的目的,实践表明,本检测方法的试探性工作是基本成功的。
关键词 声波ct技术 混凝土 均匀性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应用256-CT血管造影与多普勒超声评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柳治 周静 +1 位作者 刘水澎 张厚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256-CT下肢动脉造影(256-multiple slice CT angiography,256-MSCTA、彩色多普勒超声(doppuler ultra sound,DUS)、)两种方法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ies arterial disease,LEAD)的中应用价值。方法 50例DSA确诊2... 目的探讨256-CT下肢动脉造影(256-multiple slice CT angiography,256-MSCTA、彩色多普勒超声(doppuler ultra sound,DUS)、)两种方法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ies arterial disease,LEAD)的中应用价值。方法 50例DSA确诊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2周内行256-CTA及DUS检查,分析DLEAD病变特点,各段血管以DSA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结果 1.256-CTA与DUS对下肢动脉狭窄总体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膝下血管组阳性检出率256-CTA优于D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56-CTA在LEAD的评估中,与DSA对比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均较高。结论256-CTA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和评估中,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对膝下动脉狭窄诊断优于D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病变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桥梁CT技术及其在承秦高速公路在建桥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春东 孙敏娟 蒋辉 《北方交通》 2011年第12期39-43,共5页
结合承秦高速公路的检测实践,论述了射线正交性、射线密度、单元体数目对桥梁CT成像可靠性和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桥梁CT图像直观、位置准确、结果可靠,能满足工程质量控制要求。
关键词 桥梁声波ct 桥梁ct 结构缺陷 桥梁质量检测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工程地质中的声波CT层析成像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韦景勤 《江苏地质》 199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CT技术在工程地质中主要用以解决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工程地质力学等地质问题。结合实际讨论了声波层析成像中设备的选择、观测系统的建立和资料处理等问题。工程地质中的实际使用证明其效果良好。与工程地质中使用的其他物探方法比... CT技术在工程地质中主要用以解决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工程地质力学等地质问题。结合实际讨论了声波层析成像中设备的选择、观测系统的建立和资料处理等问题。工程地质中的实际使用证明其效果良好。与工程地质中使用的其他物探方法比较,CT具成图效果好、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勘察 ct 声波测井 浅层地震仪 层析成像
下载PDF
便携式高频超声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术中的定位价值
11
作者 汪明 孙强 +3 位作者 张兆昕 欧广超 王丹 朱先存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5-718,共4页
目的研究便携式高频超声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术中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后肋骨多发性骨折患者84例,并依据手术定位方式将其分为体表触诊定位、高频超声定位和胸腔镜定位三组。比较三种方法定位肋骨骨折准确性,并分析患者手术切口... 目的研究便携式高频超声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术中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后肋骨多发性骨折患者84例,并依据手术定位方式将其分为体表触诊定位、高频超声定位和胸腔镜定位三组。比较三种方法定位肋骨骨折准确性,并分析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引流量、总引流量、术后3 d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高频超声定位组和胸腔镜定位组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体表触诊组(P<0.05)。高频超声定位组与胸腔镜定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引流量及总引流量、术后3 d内VAS评分、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体表触诊定位组(P<0.05),高频超声定位组手术时间短于胸腔镜定位组(P<0.05)。结论便携式高频超声能够精准定位多发性肋骨骨折部位,在手术时间和预后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便携式高频超声 胸腔镜 胸部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复杂采空区注浆效果物探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彭永良 胡卸文 +3 位作者 宋大各 张立 郑永翔 孙敏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42,48,共6页
以某新修铁路为例,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采用直流电测深与电磁波CT相结合的综合电法对其下伏采空区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研究。试验中对采空区注浆前后分别进行综合电法检测,通过两次检测资料... 以某新修铁路为例,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采用直流电测深与电磁波CT相结合的综合电法对其下伏采空区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研究。试验中对采空区注浆前后分别进行综合电法检测,通过两次检测资料的对比及现场钻孔验证发现,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电法都能够真实反映采空区的注浆加固效果,并且操作简单、效率高,为今后在类似条件的复杂采空区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采空区 电测深 电磁波ct 注浆效果
下载PDF
大型复杂采空区注浆效果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彭永良 胡卸文 +1 位作者 宋大各 何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4-671,共8页
大型复杂采空区由于具有分布范围广、多层、厚度及埋深不等和周围岩性复杂等特点,导致其注浆质量检测难度较大,目前尚无可靠的系统检测方法。结合某采空区注浆工程实践,对浆液结石体的电阻率进行了现场试验,得到了浆液结石体的视电阻率... 大型复杂采空区由于具有分布范围广、多层、厚度及埋深不等和周围岩性复杂等特点,导致其注浆质量检测难度较大,目前尚无可靠的系统检测方法。结合某采空区注浆工程实践,对浆液结石体的电阻率进行了现场试验,得到了浆液结石体的视电阻率ρ范围为93~130Ω.m,与采空区及围岩均有较大差异。运用电测深法和电磁波CT对采空区注浆前后进行检测,发现注浆后浅部0~30m范围内,视电阻率普遍得到降低且变得相对均匀稳定;深部低阻异常在注浆后电阻率也得以减弱,且均匀范围明显扩大;电磁波吸收系数在40~70m范围内得到提高约25%。钻探取心发现,多数孔内可见注浆结石体;检测孔的后期注浆中,10个孔的注浆量均不大于周围相邻4个孔的注浆量平均值的15%。对以上检测结果分析可知:采空区在物性特征上表现为较低的电磁波吸收系数,注浆以后升高;地下水位之上的采空区表现为较高的电阻率,注浆之后降低,地下水位以下的采空区则反之。注浆前后采空区物探差异明显,本段落采空层的浆液充填效果较好,几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同时表明,采用全域检测的电测深和局部详查的电磁波CT相结合的物探方法,与钻探取心结果及检测孔后期注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对大型复杂采空区注浆效果进行有效检测和评价,可为类似采空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电测深 电磁波ct 注浆效果
下载PDF
纤维集合体的分形结构与其吸声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树 于伟东 潘宁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9-564,共6页
分形学是描述无序系统结构特征的有效方法,可以将纤维集合体的结构与性能联系起来.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法分别探测了腈纶短纤和鹅绒纤维集合体的结构,利用扫描得到的纤维集合体内部截面的二维图像,计算孔洞面积分形维数;同时测量了纤维集... 分形学是描述无序系统结构特征的有效方法,可以将纤维集合体的结构与性能联系起来.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法分别探测了腈纶短纤和鹅绒纤维集合体的结构,利用扫描得到的纤维集合体内部截面的二维图像,计算孔洞面积分形维数;同时测量了纤维集合体的吸声性能.研究了分形维数与纤维集合体的质量、孔隙率以及吸声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纤维集合体的分形维数与纤维的质量呈线性正相关,而与孔隙率呈负相关关系.对腈纶短纤集合体,最大吸声系数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鹅绒纤维集合体,存在一个临界雏数,使最大吸声系数达到最大.两种纤维集合体的吸声临界频率都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集合体 micro-ct扫描仪 孔洞面积分形维数 吸声系数 临界频率
下载PDF
混凝土材料损伤裂纹演化过程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建涛 于江 秦拥军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7年第12期10-13,共4页
基于国内外混凝土材料损伤裂纹演化过程的状况和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运用分形几何学、声发射技术、CT扫描技术等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裂纹的产生扩展演化过程进行定量、定性的描述,总结得出各种方法研究下的混凝土材料力学过程... 基于国内外混凝土材料损伤裂纹演化过程的状况和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运用分形几何学、声发射技术、CT扫描技术等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裂纹的产生扩展演化过程进行定量、定性的描述,总结得出各种方法研究下的混凝土材料力学过程与其裂纹演化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演化 裂纹分叉 分形特征 声发射 ct扫描断面
下载PDF
术前彩超结合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
16
作者 申文凤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进行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区及彩超联合检查的一临床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4-07-2015-04本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病人100例,进行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区和彩超联合检查,单纯彩超检查... 目的:探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进行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区及彩超联合检查的一临床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4-07-2015-04本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病人100例,进行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区和彩超联合检查,单纯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情况;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情况。结果: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区及彩超联合检查法对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情况分别为86.0%、87.5%、80.4%显著高于单纯彩超检查法的63.0%、61.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区及彩超联合检查法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特畀性、灵敏度情况分别为87.0%、86.7%、81.3%显著高于单纯彩超检查法的64.0%、58.1%、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进行术前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区联合彩超检查法,特异性、灵敏性较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 ct增强扫描分区 彩超
下载PDF
论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 被引量:22
17
作者 吴庆曾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4-295,共12页
阐述桩的分类 ,产生缺陷的多重因素及完整性检测的必要性。论述一维杆件中反射波理论依据。激振及接收传感器是检测技术的关键 ;说明了反射波信号的频率解释和瞬态机械阻抗法的一致性并均以工程实例加以佐证。文中还论述了声波透射法检... 阐述桩的分类 ,产生缺陷的多重因素及完整性检测的必要性。论述一维杆件中反射波理论依据。激振及接收传感器是检测技术的关键 ;说明了反射波信号的频率解释和瞬态机械阻抗法的一致性并均以工程实例加以佐证。文中还论述了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理论及依据 ,检测的判据 ,还给出了检测实例。介绍最新声CT技术及检测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完整性 反射波法 声波透射法 缺陷
下载PDF
DB16智能大型岩土工程无损检测仪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龙士国 马天朗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3期434-439,共6页
 介绍一种智能大型岩土工程无损检测仪及其应用.该仪器以大功率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作震源,以与计算机并行接口连接的高速数据传输的16通道DB16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声波采集,以高灵敏度的低频压电陶瓷(PZT)换能器作接收,用声波层析成像(...  介绍一种智能大型岩土工程无损检测仪及其应用.该仪器以大功率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作震源,以与计算机并行接口连接的高速数据传输的16通道DB16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声波采集,以高灵敏度的低频压电陶瓷(PZT)换能器作接收,用声波层析成像(CT)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用彩色等高图表示.该仪器从参数的设置到数据的采集、保存、CT数据的处理、CT成像等全在一专用软件中完成,操作方便快捷.给出了利用本仪器对某大型水库的泄流深孔挑流鼻坎混凝土浇注质量无损检测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 声波ct技术 大型岩土工程 无损检测
下载PDF
^(99m)Tc-MIBI SPECT/CT甲状旁腺显像发现颈部恶性肿瘤的价值及与超声对比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国伟 陈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6期682-686,共5页
目的: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ethoxyisobutyl isonitrile, ^(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甲状旁腺显像检查在意外发现颈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并与超... 目的: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ethoxyisobutyl isonitrile, ^(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甲状旁腺显像检查在意外发现颈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并与超声检查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952例临床疑似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同时行颈部SPECT/CT和超声检查的患者,以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计算SPECT/CT及超声检查对疑似PHPT患者伴发的颈部恶性肿瘤,特别是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以及定位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952例患者中有30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得到352个术后病理学结果,其中颈部恶性肿瘤共64例(83个病灶),包括22例(34.38%)甲状旁腺癌,24例(37.50%)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6.25%)甲状腺滤泡状癌,7例(10.94%)甲状腺髓样癌,7例(10.94%)其他肿瘤。SPECT/CT和超声检查诊断颈部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51.56%和76.56%,特异度分别为91.32%和95.1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10%和91.76%。其中,SPECT/CT和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4.29%和85.71%,特异度分别为91.18%和94.01%,准确率分别为87.50%和93.18%。结论:PHPT伴发颈部恶性肿瘤并不少见。尽管^(99m)Tc-MIBI SPECT/CT显像在诊断和定位PHPT病变时非常重要,可以发现并定位颈部恶性肿瘤,但超声检查对伴发PHPT病变的颈部恶性肿瘤及甲状腺癌的诊断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颈部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 99MTC-MIBI SPEct/ct 超声
原文传递
综合物探方法在三岔河水库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20
作者 胡润楚 《价值工程》 2021年第14期132-134,共3页
为查明水库工程坝址区水文、地质情况,明确岩溶与构造分布特征,综合物探方法的运用具有显著优势,不同物探方法可相互验证,提高勘探结果可靠性。本文分析了单一物探方法的缺陷,并提出了综合物探方法的运用必要性,并围绕三岔河水库工程勘... 为查明水库工程坝址区水文、地质情况,明确岩溶与构造分布特征,综合物探方法的运用具有显著优势,不同物探方法可相互验证,提高勘探结果可靠性。本文分析了单一物探方法的缺陷,并提出了综合物探方法的运用必要性,并围绕三岔河水库工程勘探任务中,综合物探方法的选择与实际应用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探测成果精确、可靠,可为设计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三岔河水库 高密度电阻率法 激电法与电测深法 钻孔声波测试 钻孔数字成像 电磁波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