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黔中南地区苗族“背牌”结构、工艺与文化探析
1
作者 王超群 周梦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贵州黔中南地区苗族“背牌”以其独特的结构与精细的工艺成为一些地区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黔中南不同地区苗族传统与现代“背牌”的外形尺寸、形制结构、工艺技法以及变迁情况,并进一步探析苗族传统... 贵州黔中南地区苗族“背牌”以其独特的结构与精细的工艺成为一些地区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黔中南不同地区苗族传统与现代“背牌”的外形尺寸、形制结构、工艺技法以及变迁情况,并进一步探析苗族传统“背牌”关联的传统情感意蕴以及文化事象意义的转变。研究认为黔中南不同地区苗族“背牌”作为相对独立服饰件的独特性,不同尺寸反映出手工缝制的差异性,不同结构折射出使用功能的多样性,相近工艺体现出装饰手法的普遍性。同时,由传统“背牌”的不断消逝引出“背牌”研究的紧迫性与发展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南 苗族“背牌” 结构 工艺 文化
下载PDF
贵州黑山羊与南非卡拉哈山羊杂交F4代KBF4的生产性能和肉质特性
2
作者 姚敏 李平 +12 位作者 田兵 谭晓山 冯文武 龙清孟 邹晓 任丽群 唐明宗 杨丹聘 申金容 谢艳 王元恒 曾金 陈昌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8-175,共8页
本研究通过分子育种和杂交改良地方品种,以南非卡拉哈山羊(SK)和贵州黑山羊(GB)作为父母本,历时6 a经4世代选育得到KBF4杂交山羊(5/11的SK血统和11/16的GB血统)并对其繁殖生产方面指标和肉品质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KBF4的生产指... 本研究通过分子育种和杂交改良地方品种,以南非卡拉哈山羊(SK)和贵州黑山羊(GB)作为父母本,历时6 a经4世代选育得到KBF4杂交山羊(5/11的SK血统和11/16的GB血统)并对其繁殖生产方面指标和肉品质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KBF4的生产指标和肉品质整体上得到了改善,并且介于父母本之间。KBF4的产羔率达到195.0%,成活率达到95.3%,3月龄日增质量(daily weight gain,DWG)为275 g,成年体质量(adult body weight,ABW)为55.8kg,屠宰率(dressingpercentage,DP)达到53.5%;KBF4的高pH值使其具有低滴水损失(drip loss,DL)值及低水分含量(moisture content,MC),与父母本相比,KBF4灰分含量减少,粗蛋白质含量(crude protein content,CP)和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IMF)提升;KBF4的氨基酸评分有所降低,其氨基酸组成和呈味与SK基本一致,KBF4甜鲜味略差于GB;KBF4的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E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的含量有所提升,其中油酸、棕榈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有益脂肪酸含量较GB增加;KBF4的低胆固醇脂肪酸值显著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血栓指数以及n-6/n-3PUFA比值等较GB显著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有所降低。3组山羊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DWG、MUFA、鲜味氨基酸、饱和脂肪酸、MC、EFA、PUFA、ABW、DP、CP、DL、IMF、芳香氨基酸等。综上,杂交获得的KBF4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益,在肉质嫩度、多汁性以及营养方面整体上得到了加强,其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整体上与SK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黑山羊 南非卡哈拉山羊 杂交后代 生产性能 肉质特性
下载PDF
黔南晚古生代早期碎屑锆石记录及物源转换响应
3
作者 唐佐其 刘凌云 +3 位作者 韩雪 唐婷婷 覃永军 张嘉伟 《贵州地质》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贵州黔南独山地区处扬子陆块东南缘,出露较完整的下古生界地层,对该区开展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研究可为晚古生代之前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带构造属性的进一步确定和对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新依据。本文对该区下泥盆统丹林组... 贵州黔南独山地区处扬子陆块东南缘,出露较完整的下古生界地层,对该区开展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研究可为晚古生代之前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结合带构造属性的进一步确定和对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新依据。本文对该区下泥盆统丹林组5件石英砂岩分析了375颗碎屑锆石:锆石阴极发光具有典型的振荡环带、不规则分带,Th/U比值多大于0.1,强Ce正异常、弱Eu负异常特征;346组谐和年龄显示来自多个源区,5组主要年龄峰值2456 Ma、1366 Ma、970 Ma、536 Ma、402 Ma,以970 Ma为最突出峰值。研究认为古生代锆石源于桂北-湘西内陆加里东期花岗岩、新元古代锆石主要来自江南造山带内新元古代四堡群、丹州群的火成岩;中元古代-太古宙锆石可能从华夏板块内部搬运到扬子板块。进一步论证了古生代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不存在沉积阻隔区,是一个整体板块;丹林组沉积于华南地块内的一个克拉通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地质意义 晚古生代 黔南
下载PDF
Geochemistry of the trace elements and rare-earth elements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Cambrian Series 2 and Series 3 at Jianshan,South China:Paleoenvironmental and stratigraphic implications
4
作者 YANG Xinglian ZHAO Yuanlong +1 位作者 GUO Qingjun YANG Ho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2年第4期465-475,共11页
The Jianshan section in Jianhe County,Guizhou Province,is a very important auxiliary section to the candidate stratotype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Cambrian Series 2 and Series 3.Twenty fou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Ji... The Jianshan section in Jianhe County,Guizhou Province,is a very important auxiliary section to the candidate stratotype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Cambrian Series 2 and Series 3.Twenty fou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Jianshan section of the Kaili Formation were analyzed for the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 and rare-earth elements(REE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The trace element and RE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aili Formation at the Jianshan section show that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cross the section are covariant.Notably,at 44 m above the base of the Kaili Formation,most trace element contents and REEs concentrations are lower than those values observed below 44 m.Above 44 m,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both trace elements and REEs is observed.These geochemical data indicate important,but subtle,changes at the 44 m horizon.If this is,in fact,verified by work in progress,geochemical criteria can provide additional supports for defining the top surface of Cambrian Series 2,especially in sections where Oryctocephalus indicus is absent.Trace element ratios,specifically Ni/Co,V/Cr,V/(Ni+V) and Th/U as well as Ce and Eu anomalies indicate that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Kaili Formation at the Jianshan section was oxidizing,that benthic redox conditions were less oxic,and may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freshwater as compared to the Balang area.Moreover,the Eu anomalies observed in the Kaili Formation are similar to the negative Eu anomalies observed in post-Archean sedimentary rocks,and reveal fluctuations in oxygen content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of the Kaili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组成 寒武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边界 古环境 剖面显示 地层
下载PDF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Middle TriassicSequences among Different Paleogeographic Sedimentary Facies in South China
5
作者 Tong Jinnan Xiao Shiyu Liu Zhili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10,共8页
Affected by the Indosinian movement, the sediments in the main part of South China, Yangtze platform, started to transform from marine to continental during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meantime, a noticeable paleogeog... Affected by the Indosinian movement, the sediments in the main part of South China, Yangtze platform, started to transform from marine to continental during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meantime, a noticeable paleogeographic and sedimentary facies differentiation occurred in the marginal regions of the platforms and produced completely different lithologic and paleontologic sequences in various paleogeographic gradients and sedimentary facies areas, which brought about the difficulties for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tratigraphie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use some characteristic environmental events as the markers of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cross various paleogeographic sedimentary facies, considering that some distinctiv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events should have affected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entire basin or the connected sedimentary regions and produced some closely related sedimentary records in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though the affected intensity and recorded pattern might be different among the regions. The change of violent relative sea level (generally water depth) and the alteration of tectonic activity summarized from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sedimentation are the best markers of environmental events for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of som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events at the typical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from various paleogeographic sedimentary faci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variations in expressed form and strength of the events among different paleogeographic gradients and sedimentary facies, the stratigraphic sequences from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can be easily correlated directly. Furthermore,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whole sedimentary basin can be clearly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Triassic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environmental event southern guizhou south China.
下载PDF
黔南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小兵 李国忠 +3 位作者 田景春 陈洪德 康建威 徐胜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7-272,共6页
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内,从体系域及层序界面的角度对黔南石炭系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L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为范围广泛的暴露溶蚀作用;与T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发育于海底成岩环境和混合水成岩环境,其中后者会随着... 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内,从体系域及层序界面的角度对黔南石炭系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L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为范围广泛的暴露溶蚀作用;与T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发育于海底成岩环境和混合水成岩环境,其中后者会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而向大陆迁移;与HST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发育于海底成岩环境的胶结作用及高位晚期的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中的溶蚀、胶结和白云石化作用。与Ⅰ型层序界面有关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胶结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成岩时间长、强度大,并且在黔南可进行区域对比;与Ⅱ型层序界面相关的成岩作用发育规模小,对碳酸盐岩的改造能力较弱。与HST有关的成岩作用及与Ⅰ型层序界面有关的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能力强,往往可形成厚层的白云岩及规模较大的溶蚀孔洞体系,因此,可以作为有利储层追踪对比及预测的有力地质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 石炭系 层序地层格架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下载PDF
黔南石炭纪生物礁造礁群落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7
7
作者 巩恩普 张永利 +1 位作者 关长庆 孙宝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83-1194,共12页
黔南紫云猴场扁平村发育有石炭纪全球罕见的大规模典型的后生动物骨架礁,该礁体的主体部分由大型笙状群体四射珊瑚Fomitchevella建造而成,下部发育点礁层,形成了罕见的、独特的石炭纪礁体类型。对该礁体的造礁群落详细研究,尤其是对Fomi... 黔南紫云猴场扁平村发育有石炭纪全球罕见的大规模典型的后生动物骨架礁,该礁体的主体部分由大型笙状群体四射珊瑚Fomitchevella建造而成,下部发育点礁层,形成了罕见的、独特的石炭纪礁体类型。对该礁体的造礁群落详细研究,尤其是对Fomitchevella造礁群落的研究后发现,造礁群落内生物结构、物理结构决定了群落的整体面貌而造礁群落的营养结构是维持这种面貌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这3个方面共同作用来达到复杂的造礁生态体系的平衡。在礁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后生动物造礁群落的存在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维持了一个相对复杂的造礁生态体系的平衡发展。群落的整体面貌、生态体系都是由群落内的关键种所决定的,如果将群落内起到核心作用的物种从群落内移走,那么群落的性质,生物的组成和功能都将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黔南 生物礁 造礁群落 群落结构
下载PDF
贵州南部晚石炭世一种新的生物礁类型 被引量:12
8
作者 关长庆 巩恩普 +4 位作者 张永利 孙宝亮 陈鹤 郭建华 李群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3-439,共7页
黔南晚石炭世普遍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多种底栖生物十分繁盛,为深入开展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等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型的造礁生物,其中一种重要的造礁生物是一种类似藻类的生... 黔南晚石炭世普遍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多种底栖生物十分繁盛,为深入开展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等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型的造礁生物,其中一种重要的造礁生物是一种类似藻类的生物。通过大量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工作,笔者等发现:这种生物是黔南晚石炭世的重要造礁生物类型之一,它在台地边缘生物碎屑滩上以多种生长方式构建礁体。该生物具有两种生长形式:一种是生物体呈波状延续生长,弯曲环绕,层层叠置形成不同类型的纹层或席状;另一种是生物体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交叉,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网格状形态。这种礁体的发现,丰富了石炭纪生物礁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晚石炭世 造礁生物 古生态 生物礁
下载PDF
黔南七星洞石笋古气候变化记录及末次间冰期终止点的确定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美良 林玉石 +3 位作者 覃嘉铭 章程 涂林玲 程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3-481,共9页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研究中 ,洞穴石笋的高分辨定年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研究 ,为这个领域的突破和填补空白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 1号石笋进行 11件TIMS U系测年和 79件碳、氧同位素分析 ,获得了距今 10 9.0...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研究中 ,洞穴石笋的高分辨定年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研究 ,为这个领域的突破和填补空白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 1号石笋进行 11件TIMS U系测年和 79件碳、氧同位素分析 ,获得了距今 10 9.0 0kaB .P .至 6 5 .90kaB .P .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石笋在大于 10 9.0 0kaB .P .前开始生长 ,于 6 5 .90kaB .P .后停止生长 ,平均沉积速率为 4 .5 8mm/ 10 0a,属晚更新世的沉积产物。七星洞 1号石笋剖面的研究揭示 ,其年龄和δ18O同位素的变化 ,可以与深海岩芯氧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第五阶段中的 5a、5b、5c和第四阶段的早期进行对比。它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 ,在 10 9.0~ 10 2 .5kaB .P .和 86 .6~ 78.92kaB .P .时段 ,显示受东亚夏季风影响较强 ,气温升高 ,降水增多 ,δ18O偏负 ,表现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在 10 2 .5~ 86 .6kaB .P .时段 ,显示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强度减弱 ,受东亚冬季风影响强度增加 ,气温降低 ,大气降水减少 ,δ18O稍趋向偏正 ,表现为冷凉半湿润—温凉湿润的气候环境 ;而在 78.92~ 6 5 .6kaB .P .时段 ,显示东亚冬季风强盛和受西北风影响较强 ,海表温度下降 ,大气温度降低 ,降水量较少 ,δ18O偏重 ,δ13 C偏正 (C4植物占 95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预测 石笋 铀系年龄 古气候 末次间冰期 七星洞
下载PDF
江南-雪峰隆起对川东南-黔南凹陷石牛栏期沉积古地理的制约 被引量:16
10
作者 侯明才 陈洪德 陈安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5-400,共6页
通过对大量野外露头、钻井资料的沉积学和地层接触关系的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江南-雪峰古隆起形成于加里东末的早志留世石牛栏期(小河坝期);黔中隆起和川中隆起形成于奥陶纪与志留纪间的都匀运动,早于东边的江南-雪峰隆起。尽管... 通过对大量野外露头、钻井资料的沉积学和地层接触关系的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江南-雪峰古隆起形成于加里东末的早志留世石牛栏期(小河坝期);黔中隆起和川中隆起形成于奥陶纪与志留纪间的都匀运动,早于东边的江南-雪峰隆起。尽管这3个古隆起都可能成为小河坝砂岩的物源区,但是小河坝砂岩古流向数据主体方向为北至北西向,而且从震旦纪-早志留世沉积时期川中隆起和黔中隆起接受的是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而在小河坝砂岩物质组分中未发现碳酸盐岩的物质记录,据此,认为是江南-雪峰隆起控制了川东-黔南凹陷早志留世的古地理格局,提供了川东-黔南凹陷早志留世小河坝组碎屑物质来源。沉积学研究表明小河坝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据此,通过编制砂体等厚图和古地理图,精细刻画了小河坝期三角洲前缘各微相类型的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雪峰隆起 川东-黔南凹陷 小河坝砂岩 三角洲
下载PDF
黔南岩溶石山区电测深法异常类型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贻祥 韦吉益 +3 位作者 喻立平 赵伟 崔雷 李良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2,共6页
大量的抗旱打井找水开发深层岩溶地下水资源实例证明,黔南岩溶石山区不同岩溶形态富水电测深法异常类型及成因有一定规律可循,单支电测深曲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缓升型、缓降型、低阻平台型、低阻V型、低阻平升型、低阻降尾型,富水地段电... 大量的抗旱打井找水开发深层岩溶地下水资源实例证明,黔南岩溶石山区不同岩溶形态富水电测深法异常类型及成因有一定规律可循,单支电测深曲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缓升型、缓降型、低阻平台型、低阻V型、低阻平升型、低阻降尾型,富水地段电测深视电阻率断面等值线异常类型可划分为低阻U型、低阻O型、低阻梯度带型、低阻台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石山区 电测深异常 类型及成因 黔南黔西南
下载PDF
黔南宾夕法尼亚亚纪珊瑚礁相腕足动物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水温信息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丽丽 巩恩普 +3 位作者 张永利 关长庆 孙宝亮 常洪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8-464,共7页
黔南宾夕法尼亚亚纪Triticites带内大型Fomitchevella珊瑚礁群落中见附礁生长的腕足动物Striatifera striata和Enteletoides shuichengensis,XRD测试结果显示Striatifera striata壳体次生层为保存较好、成分纯净的低镁方解石,完全未受... 黔南宾夕法尼亚亚纪Triticites带内大型Fomitchevella珊瑚礁群落中见附礁生长的腕足动物Striatifera striata和Enteletoides shuichengensis,XRD测试结果显示Striatifera striata壳体次生层为保存较好、成分纯净的低镁方解石,完全未受到成岩作用改造;Enteletoides shuichengensis壳层中则含少量Fe、Ni,可能与成岩作用改造有关。两种腕足动物壳体横切面同一生长带棱柱层中的Ni、Fe、Mn、Na、Sr呈对称性分布,表明这两个种壳体原始信息保存良好,可忽略成岩改造对Enteletoides shuichengensis壳体的影响。测得Striatifera striata和Enteletoides shuichengensis壳体棱柱层中的δ18OPDB分别为-3.249‰和-3.385‰,据此推算出古海水温度为21.60~31.18℃。腕足动物壳体具有较高的δ13CPDB值,分别为4.784‰,4.782‰。利用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计算得到Z值接近135,表明珊瑚礁区古海水盐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足壳 碳氧同位素 微量元素 宾夕法尼亚亚纪 黔南
下载PDF
黔南晚石炭世礁相地层中造礁生物Tubiphytes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关长庆 巩恩普 +2 位作者 张永利 孙宝亮 常洪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6,共8页
Tubiphytes广泛分布在黔南晚石炭世礁相地层中,具有多样的生物形态。其造礁作用以粘结方式为主,可以集中密集形成粘结岩礁块,也可以与其它造礁生物共同建造礁体。其建造的礁体分布局限,礁体一般规模不大。Tub-iphytes在工作区除形成礁体... Tubiphytes广泛分布在黔南晚石炭世礁相地层中,具有多样的生物形态。其造礁作用以粘结方式为主,可以集中密集形成粘结岩礁块,也可以与其它造礁生物共同建造礁体。其建造的礁体分布局限,礁体一般规模不大。Tub-iphytes在工作区除形成礁体外,还通过包覆其它生物碎屑和粘连灰泥和碎屑颗粒形成粘结岩,构成珊瑚礁体的基底,起到固结基底的作用;也可以在其它礁体内部粘结充填在礁骨架中的灰泥和碎屑颗粒形成块状粘结岩,起到加固礁体的作用。Tubiphytes与其它生物碎屑一起作为碳酸盐岩造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礁相地层中也广泛存在。Tubiphytes在黔南晚石炭世礁相地层中是一类具有特色的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生物 粘结作用 晚石炭世 黔南
下载PDF
黔南中三叠世Anisic期的生物礁复合体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桂荣 林启祥 王永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09-317,T001,共10页
黔中、黔西南的中三叠世是否存在生物礁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论证Anisic期簸箕山组是一个典型的生物礁建造。簸箕山组有多种造礁生物,六射珊瑚、环口目苔藓虫以及龙介蠕虫类都是重要的造架生物,此外还有海绵和红藻类。格架洞穴是生... 黔中、黔西南的中三叠世是否存在生物礁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论证Anisic期簸箕山组是一个典型的生物礁建造。簸箕山组有多种造礁生物,六射珊瑚、环口目苔藓虫以及龙介蠕虫类都是重要的造架生物,此外还有海绵和红藻类。格架洞穴是生物礁的主要结构之一,洞穴中粪粒和生物碎屑充填物的存在是生物礁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本文将珊瑚—藻礁划分为6个群落,并对礁周围的生物群落和沉积相作了论述。青岩组显示礁前和前沿礁的特点,而花溪组则为礁后泻湖沉积。它们与簸箕山组共同组成礁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 生物礁 造架生物 中三叠世
下载PDF
高演化地质样品中三芳甾类标志物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包建平 倪春华 +2 位作者 朱翠山 蒋兴超 申旭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8-911,共14页
借助色谱质谱仪,对黔南坳陷和黔北坳陷凯里残余油藏凯棠剖面液态石油、岩孔古油藏中的热裂解焦沥青和研究区发育的震旦系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四套高演化烃源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 借助色谱质谱仪,对黔南坳陷和黔北坳陷凯里残余油藏凯棠剖面液态石油、岩孔古油藏中的热裂解焦沥青和研究区发育的震旦系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四套高演化烃源岩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尽管已有研究认为凯里残余油藏和岩孔古油藏的油源岩均是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但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三芳甾类分布与组成。如凯里残余油藏凯棠剖面的液态原油中C28三芳甾烷优势明显,其含量相当于C26+C27三芳甾烷之和的一倍,且三芳甲藻甾烷在甲基三芳甾烷中的含量极低,它与其他甲基三芳甾烷的比值介于0.02~0.05;而在岩孔古油藏的焦沥青中,C26-28三芳甾烷的相对含量呈现C27>C28>C26的趋势,三芳甲藻甾烷丰富,它与其他甲基三芳甾烷的比值约为0.50,即比前者高一个数量级,这与研究区四套高演化烃源岩中三芳甾类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十分相似。值得注意的是与常规甾、萜烷生物标志物一样,三芳甾类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在四套高演化烃源岩中也出现了明显的趋同现象,从而失去了其在油源研究中的实用价值。因此,在利用常规甾、萜烷和三芳甾类标志物开展油源研究时,应尽可能在成熟度相近的地质样品之间进行,且样品的成熟度应限制在生油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芳甾类 三芳甲藻甾烷 原油 焦沥青 烃源岩 黔北坳陷 黔南坳陷
下载PDF
黔南喀斯特不同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大星 杨茂发 +1 位作者 尚小丽 师沛琼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90-2197,共8页
为探明喀斯特不同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的多样性,2011年10月对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火烧2年的废弃矿场迹地和马尾松林迹地进行了土壤动物调查。结果表明,共有土壤动物1909只,隶属3门6纲17目69科109类,废弃矿场迹地和马尾松林迹地的土壤动物群... 为探明喀斯特不同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的多样性,2011年10月对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火烧2年的废弃矿场迹地和马尾松林迹地进行了土壤动物调查。结果表明,共有土壤动物1909只,隶属3门6纲17目69科109类,废弃矿场迹地和马尾松林迹地的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和个体密度表聚性明显,而不同火烧迹地优势类群有不同;在植被和凋落物的影响下,废弃矿场迹地和马尾松林迹地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但群落组成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 喀斯特 火烧迹地 土壤动物群落
下载PDF
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地层及双壳类动物群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逢清 高勇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7-332,共6页
根据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黔南晚二叠世生物群和地层可分出两种类型 :“浅海台地型”和“次深海裂陷槽型”,后者为深水型。简述了深水相地层的特征 ,据地层内所含化石确证了地层时代 ;据所含菊石、遗迹化石及围岩的沉积特点和类... 根据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黔南晚二叠世生物群和地层可分出两种类型 :“浅海台地型”和“次深海裂陷槽型”,后者为深水型。简述了深水相地层的特征 ,据地层内所含化石确证了地层时代 ;据所含菊石、遗迹化石及围岩的沉积特点和类型 ,证实研究区晚二叠世时为深水环境 ;较系统地研究了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双壳类动物群 ,它们的特征为薄壳、壳体较小、个体数量多、壳表以光滑和同心饰为主。化石中以 Claraia,H unanopecten最为发育 ,建立了 H u-nanopecten exilis-Claraia primitiva组合 ,并与国内同期的双壳类组合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类 裂陷槽 深水相 晚二叠世 贵州
下载PDF
黔北坳陷高演化海相烃源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包建平 倪春华 +5 位作者 朱翠山 蒋兴超 申旭 张润和 马立桥 王鹏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51,共19页
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黔北坳陷东皇剖面、玉京山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_(1)l)烃源岩和黔南坳陷羊跳寨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Є_(1)n)烃源岩中存在C_(0-4)单金刚烷系列、C_(0-3)双金刚烷系列、C_(0-2)三金刚烷... 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黔北坳陷东皇剖面、玉京山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_(1)l)烃源岩和黔南坳陷羊跳寨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Є_(1)n)烃源岩中存在C_(0-4)单金刚烷系列、C_(0-3)双金刚烷系列、C_(0-2)三金刚烷系列、C_(0-1)四金刚烷系列和C_(0-1)五金刚烷系列的复杂组合,而在中等成熟的地质样品(镜质组反射率Ro=0.9%~1.4%)中一般仅出现烷基单金刚烷系列或烷基单金刚烷系列与烷基双金刚烷系列的简单组合,表明不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特征是衡量其经历热演化作用强度的定性指标。但黔北坳陷B1井Є_(1)n烃源岩和六井剖面上震旦统陡山沱组(Z2ds)烃源岩中缺失此类化合物,这可能与这些老地层经历的热演化作用强度(类镜质组反射率介于4.0%~5.5%之间)超出了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极限,并使它们遭到了分解破坏有关。研究区高演化海相烃源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均明显高于中等成熟湖相烃源岩,结合类镜质组反射率的实测值判断,表明它们是衡量地质样品中有机质成熟度的有效指标。玉京山剖面S_(1)l烃源岩中高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较低的相关异构体比值,表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正大量生成;羊跳寨剖面Є_(1)n烃源岩中低的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高的相关异构体比值,说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已遭到分解破坏;东皇剖面S_(1)l烃源岩在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上均介于两者之间,表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开始发生明显分解破坏。因此,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特征、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均是反映高演化地区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类化合物 高成熟度 海相烃源岩 黔北坳陷 黔南坳陷
下载PDF
黔南地区古生代正断层对构造特征的制约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敏 汤良杰 +1 位作者 郭彤楼 田海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9-413,共5页
黔南地区发育东西向的古生代正断层以及南北向的中、新生代逆冲断层和褶皱。通过对地层、褶皱和断层的平面展布、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雪峰隆起的逆冲推覆特征,研究黔南地区古生代正断层对构造特征的制约作用。研究结果... 黔南地区发育东西向的古生代正断层以及南北向的中、新生代逆冲断层和褶皱。通过对地层、褶皱和断层的平面展布、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雪峰隆起的逆冲推覆特征,研究黔南地区古生代正断层对构造特征的制约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西向的古生代正断层在中、新生代的构造变形过程中起构造转换带的作用。通过建立区内构造转换带的几何学模型,对地震线上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解释。在构造转换带(正断层)附近,断层上盘逆冲推覆不明显;在远离断层处,逆冲断层和与断层相关的褶皱发育。随着距离断层面越来越远,构造转换带(正断层)下盘地层的逆冲推覆特征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转换带 正断层 构造继承 构造特征 雪峰隆起 黔南地区
下载PDF
黔南石炭 -二叠系界线牙形刺序列的再研究(英文)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志浩 祁玉平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8-236,共9页
本文详细描述了华南贵州罗甸纳水和紫云羊场石炭 -二叠系的界线牙形刺序列 ,并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S.constrictus,S.isolatus,S.wabaunsensis,S.tenuialveus和 S.firmus带 ,而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的... 本文详细描述了华南贵州罗甸纳水和紫云羊场石炭 -二叠系的界线牙形刺序列 ,并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S.constrictus,S.isolatus,S.wabaunsensis,S.tenuialveus和 S.firmus带 ,而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的首现则代表了二叠系的底界。本文讨论了世界各地石炭 -二叠系界线牙形刺序列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 石炭-二叠系界线 牙形刺序列 再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