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丝路新见《四川会馆重修川主庙碑》研究
1
作者 邓妲 赵志宏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83-88,共6页
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永平杉阳镇有一通《四川会馆重修川主庙碑》,该碑对研究永平县杉阳镇发展史、汉族移民史、四川会馆发展史,以及杨慎历史和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该碑为研究对象,对立碑时间、杨文宪公祠、杨慎永... 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永平杉阳镇有一通《四川会馆重修川主庙碑》,该碑对研究永平县杉阳镇发展史、汉族移民史、四川会馆发展史,以及杨慎历史和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该碑为研究对象,对立碑时间、杨文宪公祠、杨慎永昌戍所、杨慎去世地点、杉阳地名变迁、重修川主庙事宜和四川商人的民间信仰等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丝绸之路 四川会馆 川主庙 杨慎 杉阳
下载PDF
故宫南三所一进院正殿年代考
2
作者 王藏博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2期122-129,共8页
从明清北京官式建筑斗栱形制年代分期出发,重新考证了南三所一区从明至清的营建文献和史料,通过斗栱形制与文献史料的互证,论证出现存南三所第一进院落三座正殿极有可能为这一区域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修缮后保留至今的建筑,而非现有研... 从明清北京官式建筑斗栱形制年代分期出发,重新考证了南三所一区从明至清的营建文献和史料,通过斗栱形制与文献史料的互证,论证出现存南三所第一进院落三座正殿极有可能为这一区域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修缮后保留至今的建筑,而非现有研究普遍认定的清乾隆十一年(1746)改建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栱 南三所 撷芳殿 一进院正殿 建筑年代
下载PDF
基于UE4的虚拟展馆设计与开发——以“南派”醒狮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艳瑜 曾雪峰 +2 位作者 李广松 刘树林 官泽良 《计算机时代》 2023年第11期79-82,89,共5页
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设计开发传统文化“南派”醒狮虚拟展馆。该虚拟展馆解决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将文化以数字化三维空间、虚拟仿真的新型形式再现,以文字、音视频、模型、动画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文化内核。系统支持用户与对象进... 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设计开发传统文化“南派”醒狮虚拟展馆。该虚拟展馆解决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将文化以数字化三维空间、虚拟仿真的新型形式再现,以文字、音视频、模型、动画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文化内核。系统支持用户与对象进行双向交互,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经测试,虚拟展馆中无明显Bug,场景切换、动画播放与暂停、角色换装等功能运行流畅,UI交互界面动态显示良好,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派”醒狮 虚拟引擎 虚拟展馆 虚拟仿真
下载PDF
唐大明宫翰林院建筑复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临安 陈婷 《南方建筑》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唐代大明宫翰林院设立于唐初。史载文字中,仅叙其位置在宫内的麟德殿之西,然而始终未得图绘印证。1980年至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对大明宫翰林院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布了翰林院的考古报告。本文主要以唐大明宫翰... 唐代大明宫翰林院设立于唐初。史载文字中,仅叙其位置在宫内的麟德殿之西,然而始终未得图绘印证。1980年至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队对大明宫翰林院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布了翰林院的考古报告。本文主要以唐大明宫翰林院建筑遗址的考古报告为依据,参照历史文献和相关建筑复原资料,运用建筑复原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与推导,讨论翰林院的建筑形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进行研究性复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大明宫 翰林院 南厅 大木作 复原
下载PDF
论辞与赋——从文体渊源与文学方法两方面着眼 被引量:3
5
作者 钱志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5,共10页
本文认为,辞与赋原为两种古老的体裁,各自开始于口头文学时代。辞渊源于"祝史陈辞"、行人辞令等体,屈原的《离骚》、《九章》等作品与祝史陈辞有渊源关系。辞赋两体自宋玉、唐勒至汉初贾谊开始合流,至汉代赋体大兴,辞名隐而... 本文认为,辞与赋原为两种古老的体裁,各自开始于口头文学时代。辞渊源于"祝史陈辞"、行人辞令等体,屈原的《离骚》、《九章》等作品与祝史陈辞有渊源关系。辞赋两体自宋玉、唐勒至汉初贾谊开始合流,至汉代赋体大兴,辞名隐而赋名显,然汉人仍多以辞赋合称。然辞赋不仅是两种文体之名,更是两种文法之名。辞赋两法都始于口传时代,至辞赋合流后成为赋体文学的两种基本的表现方法。但不同赋作、不同阶段的辞赋,其在使用辞法与使用赋法上是各有侧重的。这应该是我们认识赋史,评论赋艺的重要的考察点。赋代表了文人文学最早成熟的一种文学方法,同时也是最早追求的一种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史陈辞 楚辞 汉赋
下载PDF
闽南大木构架修缮技艺初探——以鼓浪屿黄氏小宗祠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成丽 吴婷婷 《新建筑》 2017年第4期146-151,共6页
大木构架不仅是闽南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也代表了当时营造技术的发展水平,饱含古人智慧,其保护与修缮一直是当代文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鼓浪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之际,以黄氏小宗祠堂的保护修缮工程为契机,结合现状勘察、修缮设计... 大木构架不仅是闽南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也代表了当时营造技术的发展水平,饱含古人智慧,其保护与修缮一直是当代文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鼓浪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之际,以黄氏小宗祠堂的保护修缮工程为契机,结合现状勘察、修缮设计和施工的全程跟进,记录大木构架的修缮技术和木作匠师的营造技艺,探讨相关的构造逻辑与材料取用原则,彰显闽南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和成就,以期为大木作的研究、修缮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传统建筑 祠堂 大木作 修缮技艺 动态记录
下载PDF
苏东坡在黄州的三处寓所及所游快哉亭故址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敢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对大量宋明史料的辨析和对出土文物及实地的考查,纠正了某些不正确的说法,以确凿的证据指出了苏轼当年在黄州三处居所定惠院、临皋亭、南堂及其游迹快哉亭诸遗址今天所在的具体位置。
关键词 苏东坡 定惠院 临皋亭 快哉亭 南堂
下载PDF
僧安道壹的“在场”方式与书刊风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强 《泰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6-22,共7页
“大空王佛”是僧安道壹在河北遗迹中的“在场”方式。在山东泰山经石峪发现了“一之”的署名,另外在中皇山刻经之中,也分别发现了“一之”、“一”的书刊遗迹,成为僧安道壹的“在场”的第二种方式。通过分析山东泰山地区相关联的僧安... “大空王佛”是僧安道壹在河北遗迹中的“在场”方式。在山东泰山经石峪发现了“一之”的署名,另外在中皇山刻经之中,也分别发现了“一之”、“一”的书刊遗迹,成为僧安道壹的“在场”的第二种方式。通过分析山东泰山地区相关联的僧安道壹的书刊手法,并与河北邯郸地区僧安道壹刻经进行笔画刀法与文字结体的比较,可见二者之间的必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安道壹 邺城 泰山 中皇山 南北响堂山 刻经 洪顶山
下载PDF
浙江临海大石金氏祠堂旗杆石纹样装饰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维纳 《台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1-55,61,共6页
浙江临海市西部的大石地区,多山而崎岖。岭景乡兰桥村金氏祠堂前有四块旗杆石,为整块花岗岩雕凿而成,形体硕大。旗杆石墩四面繁复的石刻图案,雕工精细,装饰风格南北混杂。金氏祖先为汉代北方显贵,唐代迁徙至此,当地工匠在旗杆石雕刻时... 浙江临海市西部的大石地区,多山而崎岖。岭景乡兰桥村金氏祠堂前有四块旗杆石,为整块花岗岩雕凿而成,形体硕大。旗杆石墩四面繁复的石刻图案,雕工精细,装饰风格南北混杂。金氏祖先为汉代北方显贵,唐代迁徙至此,当地工匠在旗杆石雕刻时保留了游牧风格的主题人物,增加了龙、凤形象。同时大量增刻了当地山区常见的装饰纹样,兼容了南方山区的审美意识进行再创造,浓缩着北方游牧文明和南方农耕文明相融合的装饰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临海 大石 金氏祠堂 旗杆石 装饰纹样 南北融合
下载PDF
湘南古宗祠的功能及其空间场所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楚智 范迎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湘南古宗祠建筑是湘南民居文化的核心,从它的建筑形态和功能空间均凸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建筑场所精神理论来看,湘南古宗祠的功能空间在建筑学文化思想领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划时代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 湘南民居 古宗祠 功能空间 场所精神
下载PDF
从《祖堂集》看唐末闽南方言“仔”缀语词的发展
11
作者 杨秀明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96-99,共4页
通过《祖堂集》有关语料,参照闽南的地域文化概况,考察唐末闽南方言"仔"缀语词的发展水平:晚唐五代,"仔"缀语词已经向双音名词以及动词泛化,"仔"缀不但带小称义,还可表附加感情色彩(符号化)。以此可以见... 通过《祖堂集》有关语料,参照闽南的地域文化概况,考察唐末闽南方言"仔"缀语词的发展水平:晚唐五代,"仔"缀语词已经向双音名词以及动词泛化,"仔"缀不但带小称义,还可表附加感情色彩(符号化)。以此可以见证唐末闽南一带经济和语言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堂集》 五代南唐 闽南方言 “仔”缀语词
下载PDF
韩国独立运动相关纪念馆工作实践简析——以独立纪念馆为例
12
作者 吕曦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6年第4期92-99,共8页
朝鲜半岛从被日本吞并到光复的这段时间,朝鲜半岛民众发起的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都统称为韩国独立运动。目前,韩国有许多反映独立运动历史的纪念馆,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韩国独立运动的方方面面。本文试对这些独立运动相关... 朝鲜半岛从被日本吞并到光复的这段时间,朝鲜半岛民众发起的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都统称为韩国独立运动。目前,韩国有许多反映独立运动历史的纪念馆,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韩国独立运动的方方面面。本文试对这些独立运动相关纪念馆进行总结归纳,并且以韩国独立纪念馆为例,分别从展览举办、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纪念活动、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对中国的抗战类纪念馆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独立运动 纪念馆 独立纪念馆
下载PDF
南粤祠堂建筑特色浅析——以广东省中山市二祠堂为例
13
作者 王力 《室内设计》 2010年第4期47-49,38,39,共5页
本文在对南粤地区多处祠堂建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广东省中山市南镇陈氏宗祠和南区功建铁城梁公祠为例,从建筑空间与装饰两方面分析了南粤地区祠堂建筑的普遍特征,进而探讨了祠堂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南粤祠堂建筑 空间 装饰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明代江南方志之《祠庙》《寺观》体例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群韬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3-68,共6页
明代江南方志中设有专门的《祠庙》《寺观》体例,其中记录了大量关于国家祀典体系和佛、道教宗教场所的信息,呈现了该区域的社会文化风貌与宗教礼俗传统。这些方志中的《祠庙》《寺观》书写体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反映了编纂者... 明代江南方志中设有专门的《祠庙》《寺观》体例,其中记录了大量关于国家祀典体系和佛、道教宗教场所的信息,呈现了该区域的社会文化风貌与宗教礼俗传统。这些方志中的《祠庙》《寺观》书写体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反映了编纂者基于自身信仰立场和文化观念对江南地区的佛、道教及民间信仰传统的具体态度。因而,明代江南方志之《祠庙》《寺观》体例,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内在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江南方志 宗教礼俗 民间信仰 祠庙 寺观
下载PDF
敬一堂:江南传统民居适应性改造案例探究
15
作者 薛天 陈易 《住宅科技》 2022年第10期33-37,共5页
上海敬一堂是由中国传统民居经适应性改造而成的上海地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教堂。其改造坚持对本土建筑文化的适应与融合,在保留中国传统民居的结构、建造方式、风格样式的基础上,满足天主教堂在建筑空间功能和文化表征方面的需求... 上海敬一堂是由中国传统民居经适应性改造而成的上海地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教堂。其改造坚持对本土建筑文化的适应与融合,在保留中国传统民居的结构、建造方式、风格样式的基础上,满足天主教堂在建筑空间功能和文化表征方面的需求,显示出改造者试图将天主教堂融入中国建筑形式的强烈意图。这一案例不仅体现出江南传统民居在建筑类型方面的普适性和建筑空间方面的可塑性;同时,可丰富中国传统住宅改造研究的理论体系,其改造过程中所运用的改造理念和改造手法至今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一堂 江南传统民居 适应性改造 文化表征
下载PDF
西南联大纪念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冬 吴志宏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5,共2页
本文叙述了西南联大纪念馆设计中追求用质朴的设计语言表达丰富内涵与意境的设计理念及其过程。
关键词 纪念馆 西南 设计理念 语言表达 丰富
原文传递
山西翼城合院式建筑形制探究
17
作者 侯振策 王冬玉 程一璞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1年第6期89-91,共3页
合院式建筑是山西地区的一种建筑类型,山西翼城地区的合院式建筑多为单进院落,在院落中有居住空间和祭祀空间,祭祀空间一般位于南大厅,而居住空间位于北楼和东西厦。这四座主要建筑和其他附属建筑围合形成了"一大四小"的五个... 合院式建筑是山西地区的一种建筑类型,山西翼城地区的合院式建筑多为单进院落,在院落中有居住空间和祭祀空间,祭祀空间一般位于南大厅,而居住空间位于北楼和东西厦。这四座主要建筑和其他附属建筑围合形成了"一大四小"的五个封闭的功能性院落。由此形成山西翼城地区合院式建筑的空间模式,当地人称之为"南厅北楼东西厦"。这种建筑组合受到风水理论和传统礼制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多种方式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在翼城的不同地区基于一种同一的空间模式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建筑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院式建筑 山西翼城 南厅北楼东西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