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驰 储呈林 +3 位作者 徐勤琪 孙雅雄 贾存善 魏华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1-493,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发育大量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本文以东南斜坡S118-AT22-YUKE2断裂、S113-AT13-YUKE3断裂、AT20断裂、AT18-YUKE5断裂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小尺...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发育大量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本文以东南斜坡S118-AT22-YUKE2断裂、S113-AT13-YUKE3断裂、AT20断裂、AT18-YUKE5断裂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小尺度走滑断裂精细解析技术,对走滑断裂在不同层系的变形特征、平面分段性、断裂体系活动强度、后期活动性、通源性、演化模式和成因机制开展精细解析,结合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其油气地质意义。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在垂向上呈深层线性断裂与浅层雁列式断裂组合的变形结构。中—下奥陶统发育的走滑断裂在平面上具有明显分段特征。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走滑断裂相对活动强度西强东弱,由北向南呈强—弱—次强的特征;晚海西期—燕山期断裂活动性近SN—NE向断裂体系强于NNE—NNW向断裂体系;断裂通源性受控于早期裂谷,主干断裂通源性优于次级断裂,NNE—NNW向断裂体系的主干断裂通源性优于近SN—NE向断裂体系,但次级断裂通源性较差。NNE—NNW向和近SN—NE向断裂体系都形成于中加里东期,NEE向断裂形成于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东南斜坡走滑断裂经历了中加里东期、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中晚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构造活动垂向叠加,NNE向和近SN向主干断裂滑移方向相反是由于破裂方式的不同。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烃源岩排烃期为晚海西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期与排烃期的耦合有利于油气充注;断裂活动强度控制了通源性和储集体规模,进而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后期活动明显、断裂活动强、通源性好的走滑断裂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断裂特征 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 断裂演化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断层与油气运移及成藏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德海 郭峰 +2 位作者 任国选 孟祥化 杨喜贵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5-339,344,共6页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经过数次构造运动改造,形成复杂的断裂系统,按照断层的性质、规模、形成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展布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将其分为早期断层、晚期断层、晚期活动的早期断层3类。早期断层中的控盆断层控制断陷的形成、演化;...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经过数次构造运动改造,形成复杂的断裂系统,按照断层的性质、规模、形成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展布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将其分为早期断层、晚期断层、晚期活动的早期断层3类。早期断层中的控盆断层控制断陷的形成、演化;控制沉积断层控制有利源岩的分布部位。断层在活动时期是油气纵向运移通道,停止活动时期则不是;油气在横向上可以穿断层运移,断层在上倾方向上有非渗透遮挡层的条件下可以形成断层油气藏。早期断层活动时期早于生烃期,不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因此在源岩层系内可以形成早期原生油气藏,并且保存条件好;早期断层对圈闭的支解、分割作用,导致油气分布的复杂性、不连续性。晚期活动的早期断层和晚期断层活动时是油气的纵向运移通道,同时使深层的原生油气藏遭到破环、变为残余油气藏,并在浅层形成次生油气藏。晚期断层停止活动时,亦不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因此能够在源岩层系内形成晚期原生高产油气藏,保存条件好。断层活动时期与源岩排烃期(油气源)的匹配关系,决定油气的分布层位及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油气运移 油气藏 断陷 东南隆起区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区域成岩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元林 高煜婷 +5 位作者 吴河勇 王成 修洪文 张安达 李亚光 姜文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该区划分为9个成岩区,分别研究了各成岩区的成岩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分析、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X衍射、普通薄片镜下鉴...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该区划分为9个成岩区,分别研究了各成岩区的成岩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分析、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X衍射、普通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铸体薄片鉴定等资料分别划分了它们的成岩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成岩作用具有"东强西弱,古强新弱"的成岩规律;盆地东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大,地温梯度高,成岩作用强;盆地西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小,地温梯度低,成岩作用弱;白垩系泉头组三、四段的地层时代相对较老,在埋深相同的情况下,成岩时间较长,成岩作用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中央坳陷 西部斜坡 东南隆起 大庆长垣 储集层 成岩作用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营城组柱状节理流纹岩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金龙 王璞珺 +3 位作者 郑常青 唐华风 吴颜雄 边伟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138,共8页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下白垩统营城组出露柱状节理流纹岩。柱状节理属于原生构造节理,岩相为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亚相-侵出相,柱体排列方式为近水平式、倾斜式、近直立式,截面为不规则的四方柱、五方柱、六方柱,柱体规模属于中小型,流纹岩...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下白垩统营城组出露柱状节理流纹岩。柱状节理属于原生构造节理,岩相为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亚相-侵出相,柱体排列方式为近水平式、倾斜式、近直立式,截面为不规则的四方柱、五方柱、六方柱,柱体规模属于中小型,流纹岩中常发育隐爆角砾结构。通过对柱状节理流纹岩成分及结构构造的研究,表明本区的流纹岩柱体直径与其对应的显微组构斑晶大小成正比例相关。柱状节理的成因是熔岩冷却收缩形成的,由于受到种种内外因素制约,形成的柱状节理形态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 营城组 柱状节理 流纹岩
下载PDF
烃源岩生烃时效性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君 黄志龙 王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6,共3页
盆地或断陷内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往往受控于生烃中心,但某些特殊地质背景的断陷或盆地因为不同构造位置烃源岩生烃时效性的差异控制油气分布而另具特点。通过对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源岩演化史、油源对比的研究,认为深凹带源岩具有2期生... 盆地或断陷内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往往受控于生烃中心,但某些特殊地质背景的断陷或盆地因为不同构造位置烃源岩生烃时效性的差异控制油气分布而另具特点。通过对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源岩演化史、油源对比的研究,认为深凹带源岩具有2期生烃作用,第一期生烃对现今油气藏没有贡献;第二期生成高成熟天然气为主,在深凹带的储层内成藏;而斜坡带源岩为一期生烃作用,生烃时期晚于深凹带源岩的第二期,以原油为主,主要聚集在斜坡带的储层内。因此不同构造位置的烃源岩生烃时效性不同,并且控制着油气的生成与运聚,进而控制着油气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时效性 油气分布 梨树断陷 东南隆起区 松辽盆地南部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营城组珍珠岩斑晶矿物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常青 丁雪 +3 位作者 王璞珺 孟宪林 王虎 孙长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3-1022,共10页
松辽盆地早白垩世营城组火山岩系含有丰富的珍珠岩,为松辽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位。在松辽盆地边缘东南隆起九台地区出露有比较新鲜的珍珠岩,内部斑晶保存完好,裂隙发育;斑晶矿物主要有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还有镁铁质的单斜辉... 松辽盆地早白垩世营城组火山岩系含有丰富的珍珠岩,为松辽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位。在松辽盆地边缘东南隆起九台地区出露有比较新鲜的珍珠岩,内部斑晶保存完好,裂隙发育;斑晶矿物主要有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还有镁铁质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对含斑晶珍珠岩和剔除斑晶后的珍珠岩玻璃质分别进行地球化学分析,斑晶矿物进行单矿物电子探针成分研究。其结果表明:该珍珠岩属于酸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与上部地壳相似;斑晶矿物单斜辉石为斜紫苏辉石和次透辉石,斜方辉石为紫苏辉石,均显示变质成因,属于捕虏晶;与珍珠岩相邻层位玄武岩的斑晶斜长石为拉长石,单斜辉石为铁次透辉石,属于岩浆成因。这些特征表明,珍珠岩原岩可能来自于上部地壳,其辉石等捕虏晶为岩浆上侵运移过程与围岩发生混染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城组 珍珠岩 斑晶矿物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 矿物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隆起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宁 靳振家 +3 位作者 曹志雄 杨军宏 万剑英 常红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7年第1期17-23,共7页
塔里木盆地东南隆起勘探程度低,元古界基底上接受了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且分布范围局限,发育有侏罗系和石炭系两套烃源岩,目的层埋藏深,有四套可能的储盖组合,构造格局分为两凹两凸,资源量整体相对较小,民丰和瓦石峡凹陷局部具有一定... 塔里木盆地东南隆起勘探程度低,元古界基底上接受了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且分布范围局限,发育有侏罗系和石炭系两套烃源岩,目的层埋藏深,有四套可能的储盖组合,构造格局分为两凹两凸,资源量整体相对较小,民丰和瓦石峡凹陷局部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南隆起 勘探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凤荣 郭巍 +2 位作者 李松凯 张树林 王艳红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7期125-126,共2页
本文综合采用层序地层学等最新理论和方法,运用地震、测井、岩芯等分析资料,对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地层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对今后该区油气勘探与开发及井位部署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东南隆起区 登娄库组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祁连山东南缘第四纪以来的隆升作用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樊光明 张智勇 +2 位作者 顾延生 张海峰 冯光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祁连山东南缘隆升是来自印度板块挤压的远程效应与该区周边地块的存在及其活动的相互制约作用而产生的挤压隆升、伸展隆升和左旋走滑隆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标志性构造及主应力分析表明 ,自早更新世以来 ,隆升动力机制不断发生转换 ,在早... 祁连山东南缘隆升是来自印度板块挤压的远程效应与该区周边地块的存在及其活动的相互制约作用而产生的挤压隆升、伸展隆升和左旋走滑隆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标志性构造及主应力分析表明 ,自早更新世以来 ,隆升动力机制不断发生转换 ,在早更新世早期以北东 -南西向挤压为主 ,中更新世早期至全新世早期以北东 -南西向拉张、近东 -西向的拉张为主 ,全新世晚期以北西 -南东向左旋扭动为主 .根据湟水河阶地有关数据估算出的不同时段河谷下切速率为 :1.4 1× 10 3 ~ 36 .4ka间平均速率较慢 (0 .11mm/a) ,36 .4ka至今较快 (1.5 4mm/a) ,其中 10 .5~ 3ka间最快 (2 .2 7~ 2 .80mm/a) ,显示该区自 1.4 1Ma至今构造隆升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变化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东南缘 第四纪 下切速率 隆升机制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幕式抬升作用的Ar-Ar热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02
10
作者 陈文 张彦 +2 位作者 张岳桥 金贵善 王清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67-872,共6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活动左旋走滑断裂带,对该断裂带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可以为青藏高原东南部物质迁移和构造隆升历史研究提供时代依据。Ar-Ar热年代学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在晚新生代持续的左行走滑活动...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是一条大型的活动左旋走滑断裂带,对该断裂带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可以为青藏高原东南部物质迁移和构造隆升历史研究提供时代依据。Ar-Ar热年代学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在晚新生代持续的左行走滑活动过程中,沿断裂带不同区段发生了显著的差异隆升。以黑云母的Ar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作参照点,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中段、南东段抬升冷却穿过350℃温度点的时间分别为10.39~10.13Ma、5.70~4.42Ma和3.60~3.46Ma。这一研究结果证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晚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幕式抬升作用,幕式抬升作用发生的时代分别为~10.1 Ma、5.7~4.4Ma和~3.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鲜水河断裂 AR-AR年龄 差异隆升 幕式抬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白垩纪以来构造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志刚 任战利 高龙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753-3764,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处于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和东秦岭造山带的转折地带,构造位置独特,演化历史复杂.本文选取东缘韩城地区和南缘东秦岭洛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为研究对象,采集6件砂岩样品进行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对关键构造-热...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处于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和东秦岭造山带的转折地带,构造位置独特,演化历史复杂.本文选取东缘韩城地区和南缘东秦岭洛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为研究对象,采集6件砂岩样品进行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对关键构造-热事件提供热年代学约束,恢复盆地东南缘不同构造带的热演化史,深化对盆地东南部油气资源赋存条件的认识,以期实现油气勘探的新突破.研究表明韩城和洛南地区的抬升冷却史存在明显差异.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表现为从南到北减小的趋势.东缘韩城剖面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51.6~66.3 Ma、33 Ma两次抬升冷却的峰值年龄.南缘洛南剖面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记录89~106 Ma和59~66 Ma的冷却抬升年龄.洛南地区抬升冷却时间较早,剥蚀速率(106m/Ma)大于韩城地区(68m/Ma),且持续时间长.磷灰石裂变径迹(Apatite Fission Track,AFT)热史模拟显示,晚中生代,受燕山运动的影响,东秦岭地区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洛南地区热演化程度明显高于韩城地区.洛南剖面的热演化主要受岩浆活动的控制,韩城剖面为埋藏增温型.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的裂变径迹年龄格局基本受控于白垩纪以来的抬升冷却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抬升过程 热史模拟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侏罗系重矿物演化特征及对博格达山隆升的响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有伟 王亚东 +4 位作者 郭建明 刘兴旺 赵光亮 苏龙 郑建京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7-1154,共8页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其南缘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但博格达山前带油气勘探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为博格达山体与周缘凹陷的盆山关系认识不够,以及后期演化对成盆成烃的控制与约束作用认识不够深入。沉积盆地中保...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其南缘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但博格达山前带油气勘探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为博格达山体与周缘凹陷的盆山关系认识不够,以及后期演化对成盆成烃的控制与约束作用认识不够深入。沉积盆地中保存的碎屑物质记录了盆地在沉积过程中周缘造山带岩石圈特征和盆地动力学性质,而沉积重矿物由于其自身的稳定性全程参与在这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过程中,所以碎屑重矿物是源区母岩信息的重要载体。根据重矿物碎屑的磨圆情况、含量变化、组合特征以及不同重矿物指数等矿物岩石学特征,研究侏罗纪时期博格达山隆升过程,为博格达山隆升发生在中侏罗世头屯河时期提供有力的佐证。依据重矿物特征将侏罗纪博格达地区构造演化分为两个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晚期,构造相对稳定阶段;中侏罗晚期—晚侏罗世,构造隆升强烈阶段。并结合前人的构造热年代学、U-Pb年龄,古水流等研究成果,认为在早侏罗世—中侏罗晚期,博格达山地区为汇水沉积区,物源主要来自卡拉美丽山,在中侏罗晚期—晚侏罗世,物源来自于博格达山,认为此时博格达山已经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东南缘 侏罗系 重矿物分析 博格达山 隆升
下载PDF
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历史:来自塔东南若羌凹陷的沉积记录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星童 程晓敢 +1 位作者 林秀斌 高石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0-344,共15页
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在高原隆升和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关于它的新生代隆升历史现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阿尔金山北麓若羌凹陷新生代接受来自山脉的剥蚀物质。因此,凹陷内的沉积特征记录了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的... 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在高原隆升和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关于它的新生代隆升历史现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阿尔金山北麓若羌凹陷新生代接受来自山脉的剥蚀物质。因此,凹陷内的沉积特征记录了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的重要信息。本文利用石油钻井编录资料及地震剖面,通过对盆地区新生代各个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沉积相组合和沉积速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阿尔金山34Ma以来的隆升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34~20.4Ma,持续低速隆升;第二阶段为16Ma至现今,急剧快速隆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渐新世—早中新世,阿尔金断裂作为一个局限在中、下地壳的韧性剪切带造成阿尔金山一带产生大范围的地表隆起,控制了山脉在第一阶段的持续低速隆升;中中新世以来,阿尔金断裂大规模左行走滑,青藏高原北缘主要通过地壳缩短的形式释放应力,控制了山脉在第二阶段的急剧快速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 新生界 塔东南 沉积记录 阶段性隆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新生代盆地古高度重建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茂云 刘静 +3 位作者 李翠平 王伟 张金玉 许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599,共24页
掌握青藏高原的高程演化历史对检验高原边界的变形机制和理解深部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囊谦盆地、贡觉盆地、芒康盆地、黎明-剑川-兰坪盆地、洱源盆地、怒河盆地和岔科-小龙潭盆地等不同区域的典型新生代盆... 掌握青藏高原的高程演化历史对检验高原边界的变形机制和理解深部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囊谦盆地、贡觉盆地、芒康盆地、黎明-剑川-兰坪盆地、洱源盆地、怒河盆地和岔科-小龙潭盆地等不同区域的典型新生代盆地的古高度重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以及部分重新计算后,恢复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隆升过程的时空分布历史,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主要隆升阶段与幅度。综合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北段—中段地区存在始新世—渐新世准高原,而南段地区的地势相对较低。中新世期间,南段地区呈现出差异化的隆升趋势。在此基础上,文中进一步定量化约束了高原东南缘新生代的隆升过程,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地貌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探讨提供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新生代盆地 古高度重建 高原隆升 下地壳流
下载PDF
佳木斯隆起东南缘地质背景、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豫才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03-309,共7页
佳木斯隆起东南缘是由佳木斯地块、兴凯地块和龙岗地块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增生拼合而成的。该区缺失前寒武纪时期的含金建造, 缺少变质热液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产出的成矿地质条件。主要金矿床类型应是与火山- 岩浆热液活动相... 佳木斯隆起东南缘是由佳木斯地块、兴凯地块和龙岗地块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增生拼合而成的。该区缺失前寒武纪时期的含金建造, 缺少变质热液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产出的成矿地质条件。主要金矿床类型应是与火山- 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 次) 火山热液型、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金矿床。找矿方向是燕山期浅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床成矿 地质条件 找矿方向 地质背景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隆起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新宁 许贡 +2 位作者 孙惠萍 蒲振山 万剑英 《吐哈油气》 2006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塔里木盆地东南隆起勘探程度低,元古界基底上接受了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且分布范围局限,发育有侏罗系和石炭系两套烃源岩,目的层埋藏深,有四套可能的储盖组合,构造格局分为两凹两凸,资源量相对较小,勘探潜力不容乐观。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南隆起 勘探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古城4井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的海进序列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冠 张云峰 +2 位作者 杨柳明 王振宇 李越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塔里木板块中央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东南缘的古城4井钻遇约130m厚的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一间房组灰岩。该组下部为表附藻-肾形钙藻-瓶筐石礁丘群落,间夹有薄层砂屑滩,海水深度推测位于10-30m的潮下带至正常波浪带之间;上部为中-低... 塔里木板块中央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东南缘的古城4井钻遇约130m厚的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一间房组灰岩。该组下部为表附藻-肾形钙藻-瓶筐石礁丘群落,间夹有薄层砂屑滩,海水深度推测位于10-30m的潮下带至正常波浪带之间;上部为中-低能带藻屑砂屑组合,灰泥含量增高,大致指示正常波浪带之下到最大浪基面之间30-60m的深度。古城4井与中央隆起区西北部巴楚露头区同期沉积均显示海水逐渐加深的过程,到上奥陶统桑比阶吐木休克组沉积期两地都达到了奥陶系的最大海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进 一间房组 中奥陶统 古城4井 中央隆起区东南缘 塔里木板块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东南缘晚中生代隆起山脉东界的确定
18
作者 邱燕 黄文凯 +1 位作者 杜文波 郭丽华 《南海地质研究》 2016年第1期96-111,共16页
木文利用东海和南海的勘探资料讨论了海域中生代沉积盆地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以及陆域和海域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的发育特征,并以此为证据解决了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晚中生代古隆起山脉的东界究竟位于何处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该隆起山... 木文利用东海和南海的勘探资料讨论了海域中生代沉积盆地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以及陆域和海域中生代中、酸性岩浆岩的发育特征,并以此为证据解决了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晚中生代古隆起山脉的东界究竟位于何处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该隆起山脉的东界人致为东海海域和南海北部海域晚中生代沉积盆地发育区与剥蚀区之间走向NE的分界线。此外还根据花岗岩的成因环境和研究区的地壳厚度特征估算出此古山脉的隆起高度曾经达到大于4km,同时分析认为此山脉的构造属性并非安第斯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山脉 晚中生代 中国大陆东南缘 东部边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