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南部新生代构造发育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
29
1
作者
张晓庆
吴智平
+4 位作者
周心怀
牛成民
李伟
任健
张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60,共11页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在对断裂体系精细刻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就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南部地区(包括渤南低凸起、黄河口凹陷、莱北低凸起、莱州湾凹陷)新生代的构造发育演化特征及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进行了详...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在对断裂体系精细刻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就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南部地区(包括渤南低凸起、黄河口凹陷、莱北低凸起、莱州湾凹陷)新生代的构造发育演化特征及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裂体系存在三组优势发育方向,NNE向断裂属郯庐断裂带渤南段,可分为西、中、东三个分支带,走滑特征明显;近EW向及NE向为伸展性质的控凹、控带断裂;三组断裂相互切割,形成了渤海南部地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古近纪具有两个沉积–沉降中心,黄河口凹陷中心受控于近EW向断裂,莱州湾凹陷的沉积中心受近EW向和NNE向断裂共同控制,至新近纪,沉积中心呈由南向北迁移的规律;渤海南部地区构造演化体现了断–拗与走滑的叠加效应,可以划分为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的初始裂陷、沙三段沉积期的伸展裂陷、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期的走滑–伸展和馆陶组沉积期以来的走滑–裂后拗陷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渤海南部
郯庐断裂带
新生代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海域深层潜山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
被引量:
22
2
作者
李慧勇
徐云龙
+2 位作者
王飞龙
罗小平
于海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6,共12页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发育多个富烃深次洼,油气聚集条件复杂,对其油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认识尚不明确。为此,利用饱和烃及轻烃色谱、色谱—质谱、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分检测等地球化学测试技术...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发育多个富烃深次洼,油气聚集条件复杂,对其油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认识尚不明确。为此,利用饱和烃及轻烃色谱、色谱—质谱、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分检测等地球化学测试技术对该潜山构造带的原油、天然气与其周缘富烃深次洼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油—源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渤中19-6潜山构造带油气的来源与特征。结果表明:(1)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凹陷主要发育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营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及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等4套烃源岩,其中东三段和沙三上亚段烃源岩为其主力烃源灶,有机质丰度较高,为偏腐泥混合型有机质类型,已进入生烃高峰期;(2)深层太古界潜山及上覆古近系孔店组天然气为典型的油型气,具有不同成熟度天然气混合特征,成藏过程具有多阶段性;(3)浅层与深层油气来源都具有3套烃源岩混源输入的特征,但仍存在着差异性,其中浅层油气来源以东三段烃源岩的输入为主,并且可能存在着东二下亚段烃源岩的输入,而深层油气来源则以沙三上亚段烃源岩的输入为主。结论认为,该区油气源条件复杂,油气源主要以周缘富烃深次洼内沙三上亚段烃源岩为主,其深层凝析气藏表现出多期次油型气输入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渤中凹陷南部
深层潜山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灶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新方法在渤南垦利区域的应用
被引量:
16
3
作者
蔡晖
阳晓燕
+2 位作者
张占华
黄琴
程大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4,共4页
针对渤海南部垦利区域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干扰大,油田层间干扰定量表征困难,油田单井实际产能与ODP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测井数据,建立比采油指数与电阻率相关数学模型,求取理想比采油指数。考虑不同含水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从而...
针对渤海南部垦利区域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干扰大,油田层间干扰定量表征困难,油田单井实际产能与ODP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测井数据,建立比采油指数与电阻率相关数学模型,求取理想比采油指数。考虑不同含水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从而求得全生命周期理论比采油指数,进一步建立层间干扰校正系数的数学模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南垦利区域调整井,产能预测与实际数据误差仅为2%。指导油田细分层系开发,重新部署井网,日增油240 m^3/d。研究成果对渤南垦利区域产能评价、调整井研究、产液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干扰校正系数
电阻率
比采油指数
产液结构调整
渤南垦利区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南部地区潜山构造差异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
10
4
作者
吴庆勋
韦阿娟
+5 位作者
王粤川
彭靖淞
肖述光
高坤顺
郭永华
邓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98-3708,共11页
目前,针对渤海南部潜山地层结构、构造演化的研究较少.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潜山断裂类型、地层构造类型、成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近南北向郯庐走滑断裂和近东西向反转断裂共同控制了研究区潜山地层分布,...
目前,针对渤海南部潜山地层结构、构造演化的研究较少.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潜山断裂类型、地层构造类型、成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近南北向郯庐走滑断裂和近东西向反转断裂共同控制了研究区潜山地层分布,进而造成了研究区潜山地层的结构、构造差异.近南北向郯庐走滑断裂为调节东西两侧挤压强度差异的同印支造山期断层.郯庐走滑断裂西支以西挤压变形强度相对较弱,普遍发育古生界薄底或秃底构造,以"中生界+古生界+前寒武系"三层结构为主;以东挤压变形作用则相对较强,表现为强烈隆升,古生界剥蚀殆尽,为"中生界+前寒武系"双层结构,花状走滑构造发育.近东西向反转断层为印支期逆冲断层,燕山期伸展反转,现今断裂上升盘残存古生界,下降盘古生界剥蚀殆尽.横向挤压收缩差异是导致研究区潜山地层结构、构造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南部地区
构造演化
走滑断层
反转断层
郯庐断裂
成因机制
古生界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题名
渤海南部新生代构造发育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
29
1
作者
张晓庆
吴智平
周心怀
牛成民
李伟
任健
张婧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60,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2-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CX06043A)联合资助
文摘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在对断裂体系精细刻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就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南部地区(包括渤南低凸起、黄河口凹陷、莱北低凸起、莱州湾凹陷)新生代的构造发育演化特征及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裂体系存在三组优势发育方向,NNE向断裂属郯庐断裂带渤南段,可分为西、中、东三个分支带,走滑特征明显;近EW向及NE向为伸展性质的控凹、控带断裂;三组断裂相互切割,形成了渤海南部地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古近纪具有两个沉积–沉降中心,黄河口凹陷中心受控于近EW向断裂,莱州湾凹陷的沉积中心受近EW向和NNE向断裂共同控制,至新近纪,沉积中心呈由南向北迁移的规律;渤海南部地区构造演化体现了断–拗与走滑的叠加效应,可以划分为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的初始裂陷、沙三段沉积期的伸展裂陷、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期的走滑–伸展和馆陶组沉积期以来的走滑–裂后拗陷四个阶段。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渤海南部
郯庐断裂带
新生代
渤海湾盆地
Keyword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southern bohai sea area
Tan-Lu Fault Zone
Cenozoic
bohai
Bay Basin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海域深层潜山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
被引量:
22
2
作者
李慧勇
徐云龙
王飞龙
罗小平
于海波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6,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潜山成藏综合研究与有利勘探方向"(编号:2016ZX05024-003-010)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渤海海域潜山石油地质特征
典型油气藏成藏机理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编号:CCL2014TJXZSS0870)
文摘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发育多个富烃深次洼,油气聚集条件复杂,对其油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认识尚不明确。为此,利用饱和烃及轻烃色谱、色谱—质谱、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分检测等地球化学测试技术对该潜山构造带的原油、天然气与其周缘富烃深次洼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油—源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渤中19-6潜山构造带油气的来源与特征。结果表明:(1)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凹陷主要发育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营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及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等4套烃源岩,其中东三段和沙三上亚段烃源岩为其主力烃源灶,有机质丰度较高,为偏腐泥混合型有机质类型,已进入生烃高峰期;(2)深层太古界潜山及上覆古近系孔店组天然气为典型的油型气,具有不同成熟度天然气混合特征,成藏过程具有多阶段性;(3)浅层与深层油气来源都具有3套烃源岩混源输入的特征,但仍存在着差异性,其中浅层油气来源以东三段烃源岩的输入为主,并且可能存在着东二下亚段烃源岩的输入,而深层油气来源则以沙三上亚段烃源岩的输入为主。结论认为,该区油气源条件复杂,油气源主要以周缘富烃深次洼内沙三上亚段烃源岩为主,其深层凝析气藏表现出多期次油型气输入的特征。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渤中凹陷南部
深层潜山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灶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Keywords
bohai
Bay Basin
bohai
sea
area
southern
Bozhong Sag
Deep buried hill
Organic geochemistry
Hydrocarbon source kitchen
Biomarker
Oil source correl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新方法在渤南垦利区域的应用
被引量:
16
3
作者
蔡晖
阳晓燕
张占华
黄琴
程大勇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4,共4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渤海双高油田挖潜关键技术研究"(YXKY-2018-TJ-04)
文摘
针对渤海南部垦利区域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干扰大,油田层间干扰定量表征困难,油田单井实际产能与ODP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测井数据,建立比采油指数与电阻率相关数学模型,求取理想比采油指数。考虑不同含水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从而求得全生命周期理论比采油指数,进一步建立层间干扰校正系数的数学模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南垦利区域调整井,产能预测与实际数据误差仅为2%。指导油田细分层系开发,重新部署井网,日增油240 m^3/d。研究成果对渤南垦利区域产能评价、调整井研究、产液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层间干扰校正系数
电阻率
比采油指数
产液结构调整
渤南垦利区域
Keywords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electric resistivity
specific productivity index(SPI)
liquid produc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Kenli
area
in
southern
bohai
sea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南部地区潜山构造差异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
10
4
作者
吴庆勋
韦阿娟
王粤川
彭靖淞
肖述光
高坤顺
郭永华
邓辉
机构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98-3708,共11页
基金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No.2016ZX05024-003)
文摘
目前,针对渤海南部潜山地层结构、构造演化的研究较少.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潜山断裂类型、地层构造类型、成因演化和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近南北向郯庐走滑断裂和近东西向反转断裂共同控制了研究区潜山地层分布,进而造成了研究区潜山地层的结构、构造差异.近南北向郯庐走滑断裂为调节东西两侧挤压强度差异的同印支造山期断层.郯庐走滑断裂西支以西挤压变形强度相对较弱,普遍发育古生界薄底或秃底构造,以"中生界+古生界+前寒武系"三层结构为主;以东挤压变形作用则相对较强,表现为强烈隆升,古生界剥蚀殆尽,为"中生界+前寒武系"双层结构,花状走滑构造发育.近东西向反转断层为印支期逆冲断层,燕山期伸展反转,现今断裂上升盘残存古生界,下降盘古生界剥蚀殆尽.横向挤压收缩差异是导致研究区潜山地层结构、构造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渤海南部地区
构造演化
走滑断层
反转断层
郯庐断裂
成因机制
古生界
石油地质
Keywords
southern bohai sea area
tectonic evolution
strike-slip fault
inverted fault
Tanlu fault
genetic mechanism
Paleozoic
petroleum geology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南部新生代构造发育与演化特征
张晓庆
吴智平
周心怀
牛成民
李伟
任健
张婧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渤海海域深层潜山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
李慧勇
徐云龙
王飞龙
罗小平
于海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层间干扰定量表征新方法在渤南垦利区域的应用
蔡晖
阳晓燕
张占华
黄琴
程大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渤海南部地区潜山构造差异与成因机制
吴庆勋
韦阿娟
王粤川
彭靖淞
肖述光
高坤顺
郭永华
邓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