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次南支槽背景下地形对贵州水城南部特大暴雨的作用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池再香
邱斌
康学良
吴华洪
-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气象局
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局
-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8-716,共9页
-
基金
六盘水市科技局社会攻关项目(52020-2009-08-04)
-
文摘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逐日客观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雷达和区域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09年6月28日夜间发生在贵州省水城县发耳乡特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6月28日贵州省水城县发耳乡特大暴雨的发生,有南支槽、中低层切变和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等天气条件的有效合理配置;强降水的落区与中-γ尺度云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云团的移动、合并、发展、停滞以及减弱能很好地指示降水的落区及强度;产生于低层辐合区的强对流回波单体在位于水城县西北部的乌蒙山脉(主峰2901m)的阻挡下在发耳乡附近停滞不前,使水城县中部以南地区降水雨团合并加强,这是发耳特大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发耳特殊的地形,使得其附近流场发生变化,不仅使地形性垂直上升运动加强、维持,而且也使得水汽不断向云内卷入,延长了暴雨云团在其上空的停留时间;喇叭口地形的收缩作用也加强了迎风坡的辐合上升运动;区域自动站的资料显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对水城县发耳乡及附近降水雨团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此次特大暴雨的短时临近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
关键词
南支槽
特大暴雨
地形
水城南部
-
Keywords
southern branch trough
heavy torrential rain
terrain
southern shuicheng
-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