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its impact factors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被引量:2
1
作者 WEI Xingtao Oliver Valentine EBOY +1 位作者 CAO Guangchao XU Lu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3年第1期54-67,共14页
The ecology of Qilian Mountains has been seriously threatened by uncontrolled grazing and wasteland reclamation.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cological changes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in China from the p... The ecology of Qilian Mountains has been seriously threatened by uncontrolled grazing and wasteland reclamation.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cological changes on the sou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 conservation by classifying different clusters of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al areas to efficiently use limited human resources to tackle the water conservation protection problem. In this study, we used Integrat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 model to estimate water conservation and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unc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clude:(1) from 2000 to 2015, the water conservation of the sou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generally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 total water conservation in 2015 increased by 42.18% compared with that in 2000.(2) Rainfall,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and evapotranspiration have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water conserv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mong them, water conserva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and FVC(P<0.05)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vapotranspiration(P<0.05).(3) The importance level of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al areas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and the region surrounding Meny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sou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is the core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al area. And(4) the study area was divided into five clusters(Cluster Ⅰ–Cluster Ⅴ) of water conservation, with the areas of Clusters Ⅰ through Ⅴ accounting for 0.58%, 13.74%, 41.23%, 32.43%, and 12.01% of the whole study area,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conservation InVEST model the sou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Water balance principle EVAPOTRANSPIR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沙尘天气气溶胶特征的飞机观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奚立宗 把黎 +2 位作者 庞朝云 李宝梓 黄山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了解沙尘天气下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及其天气、气候效应至关重要。基于2023年9月6日沙尘天气下的飞机观测数据,分析祁连山北坡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沙尘天气是在高空锋区及地面冷... 了解沙尘天气下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及其天气、气候效应至关重要。基于2023年9月6日沙尘天气下的飞机观测数据,分析祁连山北坡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沙尘天气是在高空锋区及地面冷高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受沙尘天气影响,气溶胶粒径谱宽增宽;气溶胶数浓度较背景可上升约2~3倍,且气溶胶数浓度大值区呈悬垂状态分布,粒子数浓度大值层位于4000~4500 m和3000~4000 m高度;对沙尘气溶胶数浓度贡献最大的细粒子和粗粒子粒径分别为1.2~1.8μm和6.5~16.6μm,且气溶胶数浓度的增大在粗粒子段更为明显。气溶胶来源及输送层、以及气象要素垂直分布演变在气溶胶垂直分布及谱分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飞机观测 祁连山北坡 垂直分布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山区乡村韧性演变及影响因素--以陕南秦巴山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玉玲 陈佳 +2 位作者 尹莎 李润阳 杨新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798-8811,共14页
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韧性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对于脱贫山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陕南秦巴山区受脆弱生态环境以及薄弱经济基础的双重胁迫,脱贫乡村发展与农户生计仍面临不确定性风险。以陕南秦巴山区2... 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韧性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对于脱贫山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陕南秦巴山区受脆弱生态环境以及薄弱经济基础的双重胁迫,脱贫乡村发展与农户生计仍面临不确定性风险。以陕南秦巴山区28个县区为例,将乡村韧性分解为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制度四个维度,构建乡村韧性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量化,运用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探究乡村韧性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陕南秦巴山区2010—2021年乡村韧性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社会韧性与经济韧性变化较小,制度韧性逐年上升,生态韧性逐年下降。(2)近10年土地资源利用、文化教育等是乡村韧性分异的主导因子,且制约因子由生态维度转向社会维度,乡村基础教育与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程度不断加深,土地利用与人口结构的作用不断减弱。(3)依据研究区乡村振兴背景下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各县区乡村韧性提升的短板和关键影响因子,从产业、人才、组织、文化、生态五大振兴出发提出了脱贫山区韧性提升的建设路径及对策。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应打造新兴产业集群,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应开展农户就业扶持活动,政策吸引人才返乡下乡;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应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乡村生态振兴方面应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盘活耕地资源促进绿色生产;乡村组织振兴方面应探索多元组织协作,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未来脱贫山区韧性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韧性 陕南秦巴山区 地理探测器 变化斜率法
下载PDF
祁连山南坡鸟类物种多样性与垂直分布格局
4
作者 张萌 李斌 +10 位作者 高红梅 梁程博 宋鹏飞 顾海峰 覃雯 张婧捷 刘道鑫 江峰 蔡振媛 徐波 张同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826-8843,共18页
祁连山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西北重要生态屏障,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地貌类型。为探究祁连山南坡鸟类组成与垂直分布特征,于2019年5月和9月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不同生境、季节和分布海拔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 祁连山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西北重要生态屏障,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和地貌类型。为探究祁连山南坡鸟类组成与垂直分布特征,于2019年5月和9月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不同生境、季节和分布海拔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祁连山南坡共观测到鸟类17目41科157种,其中留鸟81种(51.59%)、夏候鸟61种(38.85%)、冬候鸟3种(1.91%)、旅鸟12种(7.64%);在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共102种(64.97%),其次为广布种34种(21.66%)、东洋界21种(13.38%)。在季节变化中,夏季鸟类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秋季(P<0.001);在划分的8种生境类型中,草地生境鸟类丰富度最高(108种),且与湿地生境鸟类群落最相似,而与荒漠生境鸟类群落相似度最低;在鸟类垂直分布格局上,祁连山南坡鸟类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呈现为中锋模式,在海拔3100—3400 m处达到最大值。另外,该地区留鸟垂直分布特征存在季节性变化,随着夏季向秋季的季节变换,鸟类的垂直分布范围主要向下或向上移动。物种本底数据的调查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基础,了解该地区鸟类物种多样性数据及其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规律,对保护祁连山南坡地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南坡 鸟类多样性 垂直分布格局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评价
5
作者 邱巡巡 曹广超 +5 位作者 赵青林 曹生奎 赵美亮 何启欣 白嘉奇 咸庆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52-2961,共10页
为了评估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状况,明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的关键影响因子,在祁连山南坡采集了林地、灌丛、草地及耕地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样品174份,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 为了评估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状况,明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的关键影响因子,在祁连山南坡采集了林地、灌丛、草地及耕地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样品174份,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建立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综合评估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林地、灌丛、草地和耕地土壤质量指数值分别为0.535,0.519,0.466和0.544,表现为耕地>林地>灌丛>草地,对土壤质量分级为Ⅰ~Ⅵ级,对应指数分别为≤0.3,(0.3~0.4],(0.4~0.5],(0.5~0.6],(0.6,0.7]和>0.7,草地等级为Ⅲ级,处于“中等”水平;耕地、林地和灌丛土壤质量等级为Ⅳ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质量关键指标间存在互相影响,因此,建议研究区域土地要实施分类科学管理。此外,合理开发和应用绿色高效的新型生物技术是应对影响研究区土壤质量的微生物指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数据集 土壤质量 祁连山南坡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森林大样地生物多样性特征
6
作者 王定晖 索南才让 +1 位作者 于红妍 杜岩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3-1979,共7页
【目的】通过监测森林大样地植物群落特征的长期动态变化,揭示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及维持机制,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大样地乔木植株每木调查,并解... 【目的】通过监测森林大样地植物群落特征的长期动态变化,揭示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及维持机制,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大样地乔木植株每木调查,并解析其生物多样性调控因素。【结果】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的乔木总数为35835株,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分别占据57.84%和23.82%。物种丰富度和平均株高分别为3种和10.7 m。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74和0.43,Shannon-Wiener指数偏低,但Simpson指数较高,存在物种数量集中度较高现象。森林大样地Shannon-Wiener受乔木高度、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的极显著影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5和0.93,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6和0.08,表明模型对Shannon-Wiener指数的解释能力和预测精度均较高。【结论】青海云杉林物种多样性较低且受乔木高度、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的显著影响,其对维持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南坡 森林大样地 青海云杉林 物种丰富度 SHANNON-WIENER指数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不同纬度青海云杉及林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7
作者 武锦艳 张华 李兴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508-8519,共12页
深入探讨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因子,对于把握元素循环和量化生态系统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实验测定了祁连山北坡不同纬度青海云杉组织及土壤碳(C)氮(N)磷(P)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深入探讨植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因子,对于把握元素循环和量化生态系统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实验测定了祁连山北坡不同纬度青海云杉组织及土壤碳(C)氮(N)磷(P)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皮尔逊相关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及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来揭示祁连山北坡不同纬度青海云杉及林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组织和土壤C、N含量随纬度增加而减少;而青海云杉组织N∶P、C∶P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土壤N∶P、C∶P则减小。(2)青海云杉组织养分分配不均衡,C、N元素含量,叶>枝>根,而P元素含量,枝>叶>根,且青海云杉枝、根N∶P均小于14,表明祁连山青海云杉生长受土壤N元素的限制。(3)土壤因子(含水量、pH值、容重、SOC、TN、TP及SOC∶TN∶TP)及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变化影响青海云杉组织N、P元素含量,且土壤因子对植物组织N、P、N∶P的解释率大于气候因子,其中,植物叶片N、N∶P与土壤TN、TN∶TP呈正相关(P<0.05),而植物根系N、N∶P值与气温呈负相关、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有助于评估祁连山青海云杉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变化,探索不同纬度青海云杉林养分调控分配机理,以期为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化学计量 土壤养分 环境因子 祁连山北坡
下载PDF
太行山南麓鱼鳞坑坡面产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欧会迪 张锦豪 +2 位作者 李建菲 唐武 张志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8,276,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太行山南麓鱼鳞坑坡面土壤产流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行山南麓鱼鳞坑坡和自然荒坡为研究对象,测定草本、灌木、乔木群落下坡面产流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地... [目的]通过研究太行山南麓鱼鳞坑坡面土壤产流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行山南麓鱼鳞坑坡和自然荒坡为研究对象,测定草本、灌木、乔木群落下坡面产流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地理探测器统计学方法量化各因素单独和交互作用对坡面产流的影响力。[结果]①鱼鳞坑坡草本、灌木、乔木群落的平均径流深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自然荒坡灌木群落和草本群落的平均径流深显著大于乔木;与自然荒坡相比,鱼鳞坑坡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的平均径流深分别减少了56.61%,72.80%,39.58%;平均径流深随着砾石含量的增加呈减少趋势;砾石覆盖度对坡面产流的控制作用有一个阈值,当砾石覆盖度为6%~9%时,坡面径流深最小。②太行山南麓鱼鳞坑坡面产流单因子影响力最大的是砾石覆盖度(0.31),其次是植被盖度(0.29)。③坡面产流影响因子交互作用后大多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作用;降雨因子与非降雨因子交互后均表现为非线性增强作用。[结论]大量砾石的存在导致了太行山南麓坡面产流过程的复杂性,增加植被盖度是减少该地区鱼鳞坑坡面产流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南麓 坡面产流 地理探测器 砾石 植被盖度 鱼鳞坑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蒙古栎粗根非结构性碳对不同坡向的响应
9
作者 刘艺伟 魏江生 +5 位作者 黄利东 赵鹏武 舒洋 李慧敏 曹立春 张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2-1582,共11页
在半干旱区,掌握树木根部碳储存规律对探究水分胁迫影响地上、地下器官碳分配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湿润年)、2022年(干旱年)、2023年(正常年)的生长季每月采集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 在半干旱区,掌握树木根部碳储存规律对探究水分胁迫影响地上、地下器官碳分配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湿润年)、2022年(干旱年)、2023年(正常年)的生长季每月采集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蒙古栎粗根样本,测定非结构性碳(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及其组分(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粗根NSC组成以淀粉为主,粗根NSC及其组分含量随5月、6月、7月、8月、9月的顺序递增且差异显著(P<0.05)。(2)NSC含量及淀粉含量随湿润年、正常年、干旱年的顺序递增;不同坡向淀粉含量随阳坡、半阳坡、阴坡的顺序递减,且二者均差异显著(P<0.05)。(3)通过对粗根NSC及其组分影响的主导因素分析,坡向因素影响大,反应了粗根NSC对潜在蒸散量梯度反应敏感。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干旱环境下地下器官对树木生长碳分配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蒙古栎 根系 坡向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思雨 张佳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以宁夏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影像,运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1996、2008和2018年3个时相的植被覆盖度,用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以及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 以宁夏南部山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影像,运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1996、2008和2018年3个时相的植被覆盖度,用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以及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现显著增加,尤以高植被覆盖度为甚。总体来看,高程在2400 m以下的植被覆盖度随高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随坡度增加,植被覆盖度呈现上升趋势;1996和2018年2个年份的植被覆盖度在各坡向差异不大,但是2008年植被覆盖度有较明显的差异,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南部山区 植被覆盖度 高程 坡度 坡向 相关性
下载PDF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下苔藓层持水及截留特征
11
作者 周碧莲 顾继雄 +1 位作者 易玉媛 赵传燕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为了探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下苔藓层的水文截留特性及其对土壤层水文功能的影响,设置不同坡度因子界定自然降雨条件下对土壤层水文功能的影响,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样地内苔藓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在自... 为了探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下苔藓层的水文截留特性及其对土壤层水文功能的影响,设置不同坡度因子界定自然降雨条件下对土壤层水文功能的影响,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样地内苔藓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事件中,青海云杉样地的苔藓层在坡度为43°开始补充给土壤水分的降雨阈值最大(14.3 mm);在0°时开始补充给土壤水分的降雨阈值最小(10.7 mm),说明坡度会对苔藓植物的持水能力产生影响.林下苔藓层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规律遵循对数方程W=k ln(t)+p.苔藓层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延长按方程V=ktb的趋势下降.在模拟小降雨强度条件下,苔藓层最大持水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升高,最大持水量均高于浸泡法测定值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羽藓 坡度 持水能力 祁连山
下载PDF
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变化及碳储量研究
12
作者 唐建亭 袁杰 +2 位作者 陈宗颜 李晓燕 孙子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3-1361,共9页
祁连山区域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过渡带,其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固碳能力。了解土地利用和碳储量变化并预测其时空演变格局,可为生态固碳提供参考,对优化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措施和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祁连山南坡为... 祁连山区域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过渡带,其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固碳能力。了解土地利用和碳储量变化并预测其时空演变格局,可为生态固碳提供参考,对优化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措施和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祁连山南坡为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技术分析2000-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CA-Markov模型和InVEST模型,通过实地调查与当地政策相结合,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道路距离、适宜开发性等作为影响性因子,预测203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碳储量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并逐年减少,其次为裸地和林地,建设用地面积最小。同时各用地类型均在发生相互转化,在空间上具有可逆性。在土地利用变化上,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快,表明该地区研究时段内城建面积扩张迅速。2)利用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模拟,预测精度Kappa值88.9%,表明该预测模拟在复杂的祁连山区可行。预测显示,2030年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以草地、裸地和林地为主。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湿地和裸地均呈增加趋势,草地呈现减少趋势。3)估算研究区2000、2010和2020年的碳储量分别为4.03×10^(8)、4.13×10^(8)、4.22×10^(8)t。2030年碳储量将达到4.49×10^(8)t,较2020年增长6.40%,碳储量呈稳步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林地及湿地的扩张,使碳储量的净固持量大于了净释放量,有利于碳的固存。该研究可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南坡 土地利用 碳储量 CA-Markov模型 InVEST模型
下载PDF
高寒山区季节冻土冻融特征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天山南坡为例
13
作者 施发祥 秦甲 +4 位作者 韩添丁 崔峻豪 丁永建 成鹏 游艳辉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89-100,共12页
季节冻土在高寒山区广泛分布,其冻融过程会对水文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山区季节冻土冻融特征参数变化及影响机理,可为高寒山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择天山南坡作为研究区,基于13... 季节冻土在高寒山区广泛分布,其冻融过程会对水文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山区季节冻土冻融特征参数变化及影响机理,可为高寒山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择天山南坡作为研究区,基于13个气象站点1958年以来季节冻土冻融参数(最大冻深、冻结期、始冻日、解冻日)、气温、地表温度、降雨和积雪等数据,使用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统计等方法对冻融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量化不同气候因素对季节冻土冻融变化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季节冻土最大冻深在(48.5±11.4)~(96.8±8.5)cm之间,冻结天数在(102±10)~(141±14)d之间,多年平均始冻日在11月7日至19日之间,多年平均解冻日在3月1日至28日之间。1950年代至2010年代期间,始冻日逐渐推迟,解冻日逐渐提前,冻结天数缩短。空间分布上,最大冻深有“海拔高,最大冻深大”的规律;空间变化趋势上,最大冻深在研究区中部显著增加;冻结天数在研究区内大范围显著缩短。季节冻土冻融变化与气温相关性最强,温度(气温和地表温度)是季节冻土冻融变化的主导因子。定量评价发现,气温影响占比(24.1±3.6)%,地表温度影响占比(12.1±3.1)%,降雨影响占比(9.6±1.7)%,积雪影响占比(5.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冻土 最大冻深 冻结期 时空变化 天山南坡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的互助北山林场森林蓄积量反演研究
14
作者 邓平 顾天江 杜凯 《青海科技》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森林蓄积量是评估森林健康和固碳能力的关键指标,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区域森林蓄积量的快速估测。本研究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北山林场为研究区域,基于森林样地调查数据和Sentinel-2影像,利用提取出的单波段反射率、植被指数、纹理因子... 森林蓄积量是评估森林健康和固碳能力的关键指标,利用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区域森林蓄积量的快速估测。本研究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北山林场为研究区域,基于森林样地调查数据和Sentinel-2影像,利用提取出的单波段反射率、植被指数、纹理因子和地形因子等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遥感特征,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研究区森林蓄积量反演。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确定B11、B10、B6、B7、EVI、SAVI、NIRv、ExGR、MNLI、B12为本研究森林蓄积量反演的遥感特征因子。(2)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能够有效反演研究区森林蓄积量。反演结果的决定系数R2为0.73,均方根误差RMSE为1.65m^(3)/hm^(2)。(3)互助北山林场乔木林平均蓄积量为134.4m3/hm2,在空间分布上,中东部、东南部和北部部分区域森林蓄积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南麓 Sentinel-2 特征选择 随机森林 蓄积量反演
下载PDF
南祁连裕龙沟岩体ID-TI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照伟 李文渊 +3 位作者 高永宝 张江伟 郭周平 李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462,共8页
日月山—化隆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发育有多个与铜镍矿化有关的岩体,岩石类型主要有角闪辉长岩、辉长岩、苏长岩、辉石岩、辉橄岩、橄榄岩等。通过对裕龙沟岩体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利用ID-TIMS(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对岩体进行锆石U... 日月山—化隆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发育有多个与铜镍矿化有关的岩体,岩石类型主要有角闪辉长岩、辉长岩、苏长岩、辉石岩、辉橄岩、橄榄岩等。通过对裕龙沟岩体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利用ID-TIMS(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对岩体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成岩年龄442.7Ma±1.6Ma,为加里东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区域对比研究表明,裕龙沟岩体为一铁质系列的基性—超基性岩类型的杂岩体,岩体分异好,有用元素Ni、Cu、Co丰度高,为有利成矿的岩体;440Ma左右整个祁连地区正处于由俯冲造山向碰撞造山过渡的转换时期,随着拉脊山小洋盆的闭合,进入陆内造山阶段,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中形成裕龙沟等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体。结合其它岩体信息认为,该岩带中的岩体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有其特殊的动力学机制和演化过程。这期伸展裂解事件与成矿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TIMS定年 成矿岩体 铜镍矿 裕龙沟 南祁连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水热状况与植被垂直分布 被引量:71
16
作者 王金叶 常学向 +3 位作者 葛双兰 苗毓新 常宗强 张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3,共3页
分析了祁连山北坡水热状况与植物垂直分布的关系 ,结果表明其气候在水平、垂直方向都有明显的差异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递减率为 0 .5 8℃ / hm;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递增率为 1 8.6 mm/ hm。从而使区内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 分析了祁连山北坡水热状况与植物垂直分布的关系 ,结果表明其气候在水平、垂直方向都有明显的差异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递减率为 0 .5 8℃ / hm;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递增率为 1 8.6 mm/ hm。从而使区内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梯度变化规律 ,从下到上依次为荒漠草原植被带、干性灌丛草原植被带、山地森林草原植被带、亚高山灌丛草甸植被带、高山寒漠草甸植被带 ,其中山地森林草原植被带是主要的植被分布带 ,与上下限的灌丛构成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 ,成为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状况 植被分布 祁连山北坡
下载PDF
天山南坡表土孢粉分析及其与植被的数量关系 被引量:66
17
作者 许英勤 阎顺 +1 位作者 贾宝全 杨云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30,共7页
本文通过对天山南坡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分析,研究了主要植物花粉的百分含量与其相应植物盖度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出不同植被带中主要植物的R值之比的比值.
关键词 天山 表土孢粉 植被 孢子花粉 第四纪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草地资源及退化现状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闫月娥 王建宏 +7 位作者 石建忠 周晓雷 吴小舟 吕子君 陈道军 魏秀元 李健 朱燕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9,共6页
采用草地定期监测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北麓草地资源及其退化草地现状。结果表明,2008年祁连山北麓现有草地面积433.00万hm2,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91.00万hm2,草地鲜草总产量565.10万t;退化草地面积达332.00万hm2,其中沙化型退化草地27.22万h... 采用草地定期监测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北麓草地资源及其退化草地现状。结果表明,2008年祁连山北麓现有草地面积433.00万hm2,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91.00万hm2,草地鲜草总产量565.10万t;退化草地面积达332.00万hm2,其中沙化型退化草地27.22万hm2,病虫害型退化草地58.38万hm2,鼠兔害型退化草地49.30万hm2,毒草害型退化草地42.50万hm2,盐渍化型退化草地5.67万hm2,分别占研究区草地面积的6.29%、13.55%、11.44%、9.86%和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北麓 草地资源 退化草地 现状分析
下载PDF
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度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袁杰 曹生奎 +4 位作者 曹广超 赵青林 刁二龙 陈真 陈治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对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度特征进行分析,为区域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进行标准化土壤样品采集,利用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75件样品,通过福克... [目的]对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粒度特征进行分析,为区域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进行标准化土壤样品采集,利用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75件样品,通过福克和沃德公式计算粒度参数,最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高寒草甸为粉砂—黏粒级(<63μm),混合灌丛和高山草地为砂粒级(>63μm),粒级组成上林地质地最细,高寒草甸次之,混合灌丛和高山草地土壤质地粗颗粒成分较多,有退化趋势;②平均粒径(M_z)表现为:青海云杉(6.15Ф)>祁连圆柏(5.81Ф)>高寒草甸(5.22Ф)>混合灌丛(5.07Ф)>高山草地(5.04Ф);分选系数(σ)表现为:高山草地(2.65)>高寒草甸(2.45)>混合灌丛(2.33)>青海云杉(2.17)>祁连圆柏(2.11);偏度(SK)高寒草甸(0.19)>高山草地(0.12)>混合灌丛(0.035)>青海云杉(0.032)>祁连圆柏(-0.05);峰度(K_G)表现为:青海云杉(0.968)>混合灌丛(0.966)>祁连圆柏(0.929)>高寒草甸(0.887)>高山草地(0.867);③各植被类型频率曲线存在异同,其中林地和灌丛为近对称单峰态,高寒草甸和高山草地粒度频率曲线呈多峰态,说明草地类型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物源混杂。[结论]在自然环境影响和人类活动强度大的情况下,高寒草甸和高山草地粒径将进一步粗化,荒漠化风险程度最大,是该区相对来说亟需保育的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南坡 土壤粒度 不同植被类型
下载PDF
南祁连化隆地区鲁满山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郭周平 李文渊 +5 位作者 张照伟 高永宝 张江伟 李侃 孔会磊 钱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4-880,共17页
位于南祁连化隆地区的鲁满山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主体为黑云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其成岩年龄为(452.9-4-1.8)Ma,属于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化学组成上,岩体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 位于南祁连化隆地区的鲁满山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主体为黑云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其成岩年龄为(452.9-4-1.8)Ma,属于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化学组成上,岩体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Th、K和Pb,亏损Ba、Sr、Ta、Nb、P、Ti,具明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特征,显示较强烈的负Eu异常(6Eu=0.06~0.55,平均0.31),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指示该岩体应属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岩体的eHf(t)为-7.4~0.1,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425~1930Ma,指示成岩过程中应有亏损地幔组分参与,其壳源源区很可能包括化隆岩群。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鲁满山花岗岩体形成于柴北缘洋壳与中南祁连陆壳俯冲碰撞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由幔源岩浆与其诱发的地壳物质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在地壳深部混合后再经历分异演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鲁满山花岗岩 南祁连化隆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