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Karst Areas of Southwest Guangxi Based on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1
作者 Qiuyue YIN Yu WANG Jinlei YI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4期65-70,共6页
Affected by topographical conditions,the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karst areas is relatively fragmented.More effectiv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measures can be taken in a targeted manner by grasping the spa... Affected by topographical conditions,the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karst areas is relatively fragmented.More effectiv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measures can be taken in a targeted manner by grasp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ivated land.In this study,with the cultivated land of four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s(Debao County,Jingxi City,Daxin County,and Tiancheng County)in typical karst landform areas in southwestern Guangxi as the research object,combining with the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 of the GIS software platform,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e study area were investigated from 2009 to 2020 using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revealing the main problems of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management ideas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karst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e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Cultivated land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Karst area southwest guangxi
下载PDF
Evaluation and Quantitative Attribution Analysis of Water Yield Services in the Peak-cluster Depression Basins in Southwest of Guangxi,China
2
作者 WANG Donghua TIAN Yichao +5 位作者 ZHANG Yali HUANG Liangliang TAO Jin YANG Yongwei LIN Junliang ZHANG Qi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16-130,共15页
Karst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research. The sam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global concern. The peak-cluster depression ... Karst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research. The sam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global concern. The peak-cluster depression basins in southwest of Guangxi is an important water connotation and ecological barrier areas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 of China. Thus, study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s water yield services is critical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is region. As such, this paper uses the 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 model to asses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ies of water yield services and its trends in the peak-cluster depression basins in southwest of Guangxi from 2000 to 2020. This work also integrates precipitation(Pre),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 temperature(T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slop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land use/land cover(LULC) and soil type to reveal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water yield services with the help of Geodetector.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ime scale,the total annual water yield in the study area show a fluctuating and increasing trend from 2000 to 2020, with a growth rate of 7.3753 × 10^(8)m^(3)/yr, and its multi-year average water yield was 538.07 mm;2) in spatial pattern, with high yield are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 of the study area(mainly including Shangsi County, Pingxiang City, Ningming County, Longzhou County and Jingxi County), and low yield are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Baise City and Nanning City;3) the dominant factor of water yield within karst and non-karst landforms is not necessarily controlled by precipitation, and the explanation degree of DEM factors in karst area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n-karst areas;4) amongst the climatic factors, Pre, ET and Tem are dominant i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 water yield capacity. among which Pre has the highest explanatory power for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annual water production, with q values above0.8, and each driver showed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yield, with Pre exhibiting the strongest interaction with LU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yield 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 Geodetector peak-cluster depression basins in southwest of guangxi China
下载PDF
Study on Dryland Weed Specie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Southwest of Guangxi Province——A Case Study of Longzhou County
3
作者 谭秋锦 覃振师 +4 位作者 陈海生 徐冬英 赵大宣 何铣扬 黄锡云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8期1700-1703,共4页
With Longzhou County as example, the weed species, distributions, domi- nant populations and diversity indexes in corn, sugarcane, pineapple, banana and mango field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southwest Guan... With Longzhou County as example, the weed species, distributions, domi- nant populations and diversity indexes in corn, sugarcane, pineapple, banana and mango field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 southwest Guangxi were investi- 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7 families 54 species of weeds in sampling area. Eleven species were Gramineae and ten species were Compositae. There were eight families 13 species in corn fields, ten families 20 species in sug- arcane fields, 12 families 18 species in pineapple fields, ten families 11 species in banana fields and nine families 14 species in mango fields. Bidens bipinnata, Eupa- torium odoratum and Emilia sonchifolia of Compositae were generally occurred with serious harm. Roegneria kamoji, Stellaria media and Bothriochloa intermedia of Gramineae were widely occurred. Weed community made up of Compositae + Gramineae + Oxalidaceae was the main form of dryland weed. The Pielou uniformi- ty of the five use patterns in the studying area were 0.967, 0.964, 0,947, 0.969 and 0.962,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ED DRYLAND southwest of guangxi Province Land use patterns
下载PDF
2000-2021年桂西南峰丛洼地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演变特征及其归因
4
作者 王栋华 田义超 +4 位作者 张强 张亚丽 林俊良 陶进 黄亮亮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8,共13页
监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机制,对于深入了解陆地碳循环机制和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MOD17A3数据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评估了2000−2021年桂西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流域植被净初级... 监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机制,对于深入了解陆地碳循环机制和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MOD17A3数据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评估了2000−2021年桂西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演变,并借助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方法、Hurst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等,研究区域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未来趋势、可持续性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1年研究区植被NPP均值为945.23 gC∙m^(−2)∙a^(−1),呈现出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3.5596 gC∙m^(−2)∙a^(−1)。喀斯特区域(4.5148 gC∙m^(−2)∙a^(−1))>研究区域(3.5596 gC∙m^(−2)∙a^(−1))>非喀斯特区域(2.7219 gC∙m^(−2)∙a^(−1));(2)植被NPP高值区域在防城港市周边,值皆大于1200 gC∙m^(−2)∙a^(−1);低值区散布于水文线附近;(3)Sen变化趋势显示,研究区22年间植被NPP增加区域面积(77.98%)显著大于减少区域面积(22.02%)。Hurst指数显示,区域植被NPP介于0~1之间,平均值为0.65,呈现出向负偏态分布;(4)土地利用/覆被、植被覆盖度与高程因子是本研究区植被NPP的显著控制因子,其次为坡度及土壤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MOD17A3 地理探测器 时空变化 桂西南峰丛洼地
下载PDF
基于DEM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地貌信息提取及形态特征分析
5
作者 何佶泳 田义超 +3 位作者 张强 王栋华 张亚丽 周慧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5-605,共11页
文章以桂西南典型喀斯特地貌--峰丛洼地为研究对象,基于DEM数据采用水文法、鞍座法提取出峰丛洼地,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空间分析方法、分形理论等对研究区的峰丛洼地结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水文分析... 文章以桂西南典型喀斯特地貌--峰丛洼地为研究对象,基于DEM数据采用水文法、鞍座法提取出峰丛洼地,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空间分析方法、分形理论等对研究区的峰丛洼地结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水文分析方法能有效提取鞍部点,有效识别出洼地凹陷,提取鞍部点精度为50.00%,而鞍座法提取鞍部点的精度为79.80%;(2)94%的峰丛洼地形态为盆形,小部分为深锥形和碟状形。研究区洼地斑块周长-面积的关系为y=0.5772x+0.2674,二者的相关系数R2=0.9462,周长-面积的分维数D=1.15,洼地图斑镶嵌结构较稳定;(3)80%的峰丛洼地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北部的石灰岩与白云岩互层地区和连续性石灰岩上,中部碎屑岩岩层上峰丛洼地发育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水文分析 喀斯特 峰丛洼地 形态特征 桂西南
下载PDF
桂西南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及其耦合协调关系
6
作者 黄丽芳 覃星铭 +6 位作者 胡宝清 黄思敏 韦雯雯 张礼黎 陈思锜 赖茹芸 陈汉唐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6,208,共12页
为探究国家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来的成效,基于县域尺度,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评估2010、2015和2020年桂西南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变化情况,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各县(区)石漠化治理效益间的耦合协调程度,以解... 为探究国家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来的成效,基于县域尺度,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评估2010、2015和2020年桂西南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变化情况,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各县(区)石漠化治理效益间的耦合协调程度,以解析影响耦合协调性提升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间桂西南石漠化治理效益指数排序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中生态效益提升幅度最大,社会效益缓慢增长,经济效益提升速度有所降低,总体呈良性发展态势;(2)研究区石漠化治理成效状况存在差异,西北部及中部区域保持较高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强首府战略”背景下的南宁市主城区及所辖宾阳县、横州市等区域;(3)“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者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47~0.51之间,处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状态;2020年各县(区)石漠化治理效益的耦合协调关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经济、社会效益滞后是制约石漠化治理效益耦合协调提升的关键因子。在后续的石漠化治理中,既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也要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尺度 石漠化治理效益 耦合协调性 限制因素 桂西南
下载PDF
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碳排放与土地混合利用的脱钩效应
7
作者 包婷 胡宝清 +2 位作者 覃星铭 谢薇薇 文少强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土地混合利用控制碳排放是协调区域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为研究区域,基于2005—2020年NPP-VIIRS夜间灯光及能源消耗数据反演出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土地利用碳排放,运用信息熵、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脱钩... 土地混合利用控制碳排放是协调区域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为研究区域,基于2005—2020年NPP-VIIRS夜间灯光及能源消耗数据反演出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土地利用碳排放,运用信息熵、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脱钩模型等方法,对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50个县域碳排放与土地混合利用的时空轨迹变化及脱钩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土地利用混合度存在区域差异性,各县域变化幅度不同,部分县域土地利用混合度存在“增长粘性”,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空间分布;(2)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净碳排放表现为碳排放,呈现显著递增趋势,增加了2.758×10^(7) t,碳排放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分布格局,也表现出桂西南喀斯特区低于北部湾的区域分异;(3)莫兰指数表明各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集聚态势形成高-高集聚、低-低集聚2种类型;(4)碳排放与土地混合利用主要关系类型为强脱钩、强负脱钩和扩张负脱钩,且扩张负脱钩占主导地位,其碳排放水平增加幅度大于土地利用混合度,陷入土地如何高效利用及控制碳排放两难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土地混合利用 空间自相关 脱钩模型 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
下载PDF
桂西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彭倩蓉 田义超 +2 位作者 李春燕 梁楚 林谷梅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7,共11页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分析NE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对科学评估区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桂西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分析NE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对科学评估区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桂西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DEM数据等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桂西南地区NEP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不同气候因子对NEP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8年研究区NEP的均值变化趋势均呈增长趋势,NEP年增长率为2.0384 g·m^(-2)·a^(-1),非喀斯特地区的NEP增长速率为2.7428 g·m^(-2)·a^(-1),而喀斯特地区NEP增长速率为0.6817 g·m^(-2)·a^(-1)。(2)19年来研究区NEP总体在空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NEP呈极显著增加的区域(15.39%)大于呈极显著减少区域(8.13%),说明研究区整体上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呈现出增强趋势。(3)研究区NEP与气温和降水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但NEP与降水的相关系数(0.0904)强于与气温的相关系数(0.0455)。(4)研究区内人类活动对NEP正负影响的贡献率分别是50.24%和4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变化趋势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贡献率 桂西南
下载PDF
壮族传统乡村聚落“那空间”形态研究——以桂西南地区村落为例
9
作者 张东 黄媛婷 程明洋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广西西南部珠江支流左江、右江是壮族先民的发源地,民族村落极具特色。“那”在壮语中意为水田,桂西南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以独特的“那”文化为主,“那空间”是该区域中与壮族民族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村落典型空间形态。本文结合民族学系... 广西西南部珠江支流左江、右江是壮族先民的发源地,民族村落极具特色。“那”在壮语中意为水田,桂西南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以独特的“那”文化为主,“那空间”是该区域中与壮族民族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村落典型空间形态。本文结合民族学系统总结少数民族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基于建立整体壮族村寨空间形态认知的目的,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析量化样本村落的空间形态。桂西南壮族村落根据整体形态可以分为条带状、团块状和散布团块状,分别对应线性的、村落与自然交接的空间和紧凑空间关系代表的“那空间”。结合壮族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可理解度数值均小于0.7、民族性节点“那空间”与核心轴线差值范围为0.05~0.5,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且波动范围较大等量化结果,提出壮族村落空间是整体弱边界形态、空间规律呈强秩序、节点空间高灵活分布的民族特色“那空间”,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和壮族乡村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壮族 空间形态 “那文化” “那空间” 桂西南地区
下载PDF
桂西南碳硅泥岩型铀矿赋矿地层沉积特征
10
作者 李晓友 江芝莹 叶武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2期257-263,共7页
桂西南地区是我国华南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产出区,区内产铀地层沉积建造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对该区勘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剖面对比分析该区产铀地层特征并阐明桂西南地区不同地段铀成矿... 桂西南地区是我国华南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产出区,区内产铀地层沉积建造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对该区勘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剖面对比分析该区产铀地层特征并阐明桂西南地区不同地段铀成矿主含矿层的沉积环境,进而总结地层沉积建造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表明,该区铀矿化层位具有多层性,但不同地段铀成矿对层位有一定的专属性,且在空间展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地段铀矿成矿主含矿层的沉积环境有滨海局限台地相、浅海陆棚碎屑岩相、浅海浅水台地相、浅海较深水台盆相沉积;且不同沉积环境下地层沉积建造对铀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碳硅泥岩 成矿层位 专属性 沉积建造 桂西南
下载PDF
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究
11
作者 张春玲 廖思敏 +3 位作者 黄菲菲 梁璇 覃耐 黄彩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115-119,共5页
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推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的传承和创新有利于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参观者观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创新驱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开发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及优化红色文化... 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推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的传承和创新有利于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参观者观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创新驱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开发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产业及优化红色文化领域人才队伍结构等。然而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存在数字化程度相对落后、红色文化博物馆的展示形式较为单一、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创新力度不足、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协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该文根据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提出地区政策支持、加大创新数字保护力度、建立数字资源库及打造数字化教育模式等路径,为推动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数字化 桂西南地区 传承 创新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桂西南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12
作者 郭映珍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125-127,共3页
为建设美丽广西,助力桂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阐述了桂西南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分析桂西南红色文化面临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思想守旧等问题,提出充分挖掘创新红色文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 为建设美丽广西,助力桂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阐述了桂西南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分析桂西南红色文化面临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思想守旧等问题,提出充分挖掘创新红色文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以期赋能乡村振兴,助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南 红色文化 乡村振兴 路径
下载PDF
自贸试验区建设下崇左市农业经济发展SWOT分析
13
作者 金钢 《北方经贸》 2023年第5期127-131,共5页
崇左市与越南接壤,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域内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广西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和建设,将改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吸引人才聚集、改善金融环境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这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该地区农... 崇左市与越南接壤,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域内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广西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和建设,将改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吸引人才聚集、改善金融环境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这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如产业结构单一、土地贫瘠等亟待解决的挑战。在自贸区建设不断推进背景下,当地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人力资源领域改革、吸引外资等措施,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左市 农业经济 自贸试验区
下载PDF
2009—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秋月 王钰 任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1期60-64,共5页
分析2009—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重点分析耕地的时空演变情况,为地方政府制定耕地保护等相关土地政策提供参考。利用ArcGis、Fragstats 4.2等软件,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探索了2009—2020... 分析2009—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重点分析耕地的时空演变情况,为地方政府制定耕地保护等相关土地政策提供参考。利用ArcGis、Fragstats 4.2等软件,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探索了2009—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4个县(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揭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1)2009—2020年间,桂西南喀斯特地区4个县(市)耕地减少规模2.42万hm~2,年均减少率为1%,优质耕地有所减少;(2)2009—2020年间,研究区域的建设用地总量净增1.14万hm~2,年均增长率2.74%,城市扩张不断侵蚀优质耕地;(3)研究区近10年间景观格局发生变化,耕地破碎度不断增加,林地景观优势度增加,喀斯特独特的地形地貌导致耕地景观形状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耕地保护 景观格局指数 桂西南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两山”价值转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礼黎 胡宝清 +2 位作者 张泽 梁高都 程文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35,共6页
为探究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生态山与经济山间的价值转化效率,通过能值法构建“两山”价值转化输入输出模型,评价2005—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两山”价值转化水平与生态资本减值强度,并利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21—2025年“两山”... 为探究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生态山与经济山间的价值转化效率,通过能值法构建“两山”价值转化输入输出模型,评价2005—2020年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两山”价值转化水平与生态资本减值强度,并利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21—2025年“两山”价值转化率。结果表明:(1)2005—2014年,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两山”价值转化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的大幅调整过程,2015—2020年有小幅下降。2005—2020年各市“两山”价值转化水平不均衡,但整体呈现增加趋势。(2)2005—2016年推动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生态资本减值的绝对驱动力量是水土流失,2017—2020年,碳排放是构成生态资本减值的主导因素。(3)指数平滑法预测2021—2025年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两山”能值转化率为缓慢下降。因此,需减少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负压,降低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法 “两山”价值转化 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
下载PDF
山江海地域系统关键带综合分类研究——以桂西南喀斯特区-北部湾海岸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思敏 胡宝清 +4 位作者 韦高杨 黄丽芳 韦雯雯 张礼黎 李楣楣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80-290,共11页
为满足自然资源发展规划的需求,本文基于山江海视角,以桂西南喀斯特区-北部湾海岸带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貌类型、地质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要素构建了山江海地域系统关键带三级分类方案,运用空间叠置法对分类要素进行叠加... 为满足自然资源发展规划的需求,本文基于山江海视角,以桂西南喀斯特区-北部湾海岸带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貌类型、地质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要素构建了山江海地域系统关键带三级分类方案,运用空间叠置法对分类要素进行叠加和制图综合分析,并进行山江海地域系统关键带区划分类、制图和环境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将桂西南喀斯特区-北部湾海岸带划分为38个一级单元、78个二级单元、111个三级单元。一级关键带分类中海拔山地-非碳酸盐岩区占据面积最大,为19.10%;二级分类中海拔山地-非碳酸盐岩区-红壤性土占据面积最大,为13.98%;三级分类中低海拔丘陵-非碳酸盐岩区-复盐基红黏土-针叶林-河渠占据面积最大,为15.21%。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关键带综合分类方案可体现区域特征中的差异和驱动因素,因此可为自然资源地表系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可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江海地域系统关键带 空间叠置法 等级分类体系 桂西南喀斯特区-北部湾海岸带 生态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移情设计理论下桂西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嘉茗 余思烨 黄桂锋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6期24-26,共3页
探索移情设计理论与桂西南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共性,提升桂西南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传递。根据文创产品现状,运用移情设计理论,从移情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感的理论角度进行分析。通过需求分析得出,桂西南民族文创产品的情感输出与... 探索移情设计理论与桂西南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共性,提升桂西南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传递。根据文创产品现状,运用移情设计理论,从移情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感的理论角度进行分析。通过需求分析得出,桂西南民族文创产品的情感输出与移情设计理论优势具有一定的契合点,且能够提升文化内涵与用户情感黏性。移情设计理论对桂西南民族文创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移情在产品设计中满足的4种愉悦层次,不仅能从物理需求挖掘上满足用户需求,还能提升产品精神层面的文化情感需求,从而促进桂西南民族文化的传播,以及在产品设计上的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设计理论 桂西南民族 文创产品设计
下载PDF
桂西南地区43年生米老排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军 叶家义 +9 位作者 陆卫勇 郭飞 陈振华 项栽芳 林丽珍 李苑 周艳玲 刘绍勇 王卡石 李学团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1期138-142,181,共6页
探明桂西南地区43年生米老排土壤理化性质,为南亚热带气候区米老排人工林土壤改良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米老排近熟林为对象,探究了其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等20个土壤物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容重达到... 探明桂西南地区43年生米老排土壤理化性质,为南亚热带气候区米老排人工林土壤改良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米老排近熟林为对象,探究了其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等20个土壤物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容重达到了适宜作物生长的标准,具有较强的持水性能,上层疏松下层紧实。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表,试验地属于强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三级水平,全氮、全磷和全钾分别达到三级水平、六级水平和五级水平,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分别达到四级水平、六级水平和六级水平,交换性钙、镁含量属于中低含量水平,有效铜、锌和硼含量均处于严重缺乏等级。试验地B最大持水量、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交换性钙含量平均值均高于试验地A。米老排人工林土壤透水性、透气性较好,土壤容重达到了适宜作物生长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土壤增肥作用,能够在酸性土壤正常生长,适宜在桂西南地区广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土壤理化性质 桂西南地区
下载PDF
广西西南部分地区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19
作者 蒙英雯 程文杰 +3 位作者 马武骏 邹丰才 李红霞 王开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7-403,共7页
目的了解广西西南部分地区4种龟类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4个种类总计148只龟的粪便样品,利用巢氏PCR对18S rRNA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龟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23.65%(35/148),其中黄额闭壳龟感染率为35.29%(6/17),地龟感染率为29... 目的了解广西西南部分地区4种龟类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4个种类总计148只龟的粪便样品,利用巢氏PCR对18S rRNA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龟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23.65%(35/148),其中黄额闭壳龟感染率为35.29%(6/17),地龟感染率为29.00%(29/100),黄缘闭壳龟(0/16)和木纹龟(0/15)中未检测出隐孢子虫感染,两种龟类隐孢子虫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感染率为0。不同龟种中,地龟感染了Cryptosporidium.ducismarci,黄额闭壳龟存在Cryptosporidium.ducismarci与Cryptosporidium.testudinis两种隐孢子虫的混合感染。结论广西西南部分地区龟类存在两种隐孢子虫的感染,且C.testudinis隐孢子虫可能对人兽健康存在潜在风险,本研究为明确目前广西西南地区的龟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西南地区 隐孢子虫 巢氏PCR扩增 18S rRNA
下载PDF
桂西南几种开红花植物浸渍标本保色研究
20
作者 李许明 陈文献 +1 位作者 黄海萍 李福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4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开红花植物浸渍标本的保色方法,以便于开展生物科学教学、科普及研究工作。[方法]配制8种不同固定液和保存液配方,对桂西南地区鸡冠刺桐花、玫瑰、非洲菊、朱槿、龙船花、康乃馨、香水百合和红花羊蹄甲8种开红花植物进行处理... [目的]研究开红花植物浸渍标本的保色方法,以便于开展生物科学教学、科普及研究工作。[方法]配制8种不同固定液和保存液配方,对桂西南地区鸡冠刺桐花、玫瑰、非洲菊、朱槿、龙船花、康乃馨、香水百合和红花羊蹄甲8种开红花植物进行处理。[结果]8种处理下鸡冠刺桐、朱槿、香水百合、红花羊蹄甲的透光率均小于5.00%,固色保色效果较差;玫瑰、非洲菊、康乃馨、龙船花这4种开红花植物经过固定液A(0.4%甲醛、0.3%硼酸)处理后,其保存效果比固定液B(2.5%硫酸铜、1.0%硼酸、0.5%氯化钠)处理好;在固定液A处理下,玫瑰、非洲菊、康乃馨、龙船花分别在保存液3(0.2%硼酸+1.5%甲醛+0.33%乙醇)、保存液1(0.2%硼酸+1.5%甲醛+0.14%乙醇)、保存液3、保存液2(0.2%硼酸+1.5%甲醛+0.24%乙醇)的透光率最高;在固定液B处理下,玫瑰、非洲菊、康乃馨、龙船花分别在保存液4(0.2%硼酸+0.2%硫酸铜+0.8%氯化钠+0.4%甘油+0.70%亚硫酸)、保存液3(0.2%硼酸+0.2%硫酸铜+0.8%氯化钠+0.4%甘油+0.55%亚硫酸)、保存液4、保存液3的透光率最高。[结论]不同开红花植物浸渍标本需要配制不同的固定液和保存液,采用固定液A进行处理,配合合适浓度的乙醇对玫瑰、非洲菊、康乃馨和龙船花这4种开红花植物有较好的保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植物 浸渍标本 保色 桂西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