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花棘豆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被引量:7
1
作者 孙荣奇 贾忠建 +1 位作者 程东亮 朱子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901-904,共4页
从黄花棘豆总皂苷的酸水解产物中分离出两种三萜皂苷元Ⅰ和Ⅱ,总皂苷经反复柱层析又得一微量三萜皂苷Ⅲ.本文报道它们的结构鉴定以及Ⅰ和Ⅱ的有关化学转变,用^(13)C NMR技术指定了Ⅰ和Ⅱ的^(13)C NMR信号.
关键词 棘豆 皂甙 黄豆醇b
下载PDF
假地蓝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林珍 杨小生 +1 位作者 朱海燕 石京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研究假地蓝Crotalaria ferrugine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成分分离纯化,UV、NMR、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假地蓝全草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 目的研究假地蓝Crotalaria ferrugine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成分分离纯化,UV、NMR、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假地蓝全草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高山金链花素(Ⅱ)、染料木素(Ⅲ)、正四十二烷酸(Ⅳ)、正三十二烷酸(Ⅴ)、正三十一烷醇(Ⅵ)、(2S,3S,4R,12E,2′R)-2-(2′-羟基-二十二碳酰胺基)二十碳-1,3,4-三羟基-12-烯(Ⅶ)、胡萝卜苷(Ⅷ)、白桦脂酸(Ⅸ)、3′,5-dihydroxy-4′-methoxy-2″,2″-dimethylpyrano-(5″,6″,6,7)-isoflavone(Ⅹ)、12-oleanene-3β,22β,24-triol(soyasapogenol B,Ⅺ)、laburnetin[4′,5,7-trihydroxy-6-(2-hydroxy-3-methyl-3-buteny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地蓝 异黄酮 神经酰胺 soyasapogenol b
下载PDF
人体肠道菌群对大豆皂苷Ⅱ的体外代谢转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桑尚源 光翠娥 江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0-474,共5页
为考察人体肠道菌群对大豆皂苷Ⅱ的体外代谢转化作用,在牛脑牛心培养液(BHI)和磷酸盐缓冲液(PBS)两种离体模型下,研究了大豆皂苷Ⅱ在48 h内被肠道菌群代谢转化过程,并用HPLC/MS系统对其转化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大豆皂苷Ⅱ先被... 为考察人体肠道菌群对大豆皂苷Ⅱ的体外代谢转化作用,在牛脑牛心培养液(BHI)和磷酸盐缓冲液(PBS)两种离体模型下,研究了大豆皂苷Ⅱ在48 h内被肠道菌群代谢转化过程,并用HPLC/MS系统对其转化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大豆皂苷Ⅱ先被菌群酶转化为大豆皂苷Ⅳ,在48 h被最终转化为大豆皂苷元B,表明大豆皂苷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其糖基被逐步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小、疏水性更强的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苷Ⅱ 大豆皂苷元b 肠道菌群 高效液相 质谱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Ⅵ.抗生素SIPI-8926-Ⅳ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海峰 朱宝泉 龚炳永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1-245,共5页
应用胆固醇生物合成的体外酶反应筛选系统,从1000多株真菌中筛选出具有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活性的SIPI-8926菌株;对SIPI-8926菌株代谢产物研究,应用溶媒萃取、硅胶柱分离、LH20凝胶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 应用胆固醇生物合成的体外酶反应筛选系统,从1000多株真菌中筛选出具有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活性的SIPI-8926菌株;对SIPI-8926菌株代谢产物研究,应用溶媒萃取、硅胶柱分离、LH20凝胶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出活性成分SIPI-8926-Ⅳ。通过元素分析和质谱,确定其分子式为:C30H50O3(分子量为:458.376),综合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NMR和13C-NMR等图谱数据的解析,确定SIPI-8926-Ⅳ为三萜类化合物,结构与中药来源的大豆黄醇B(soyasapogenolB)一致,化学命名为:3β,2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生物合成酶 抑制剂 抗生素 SIPI-8926-IV
下载PDF
刺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6
5
作者 连冠 初正云 +3 位作者 王添敏 康廷国 翟延君 鄢长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6-1708,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刺槐花Robinia pseudoacac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以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对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刺槐花的正丁醇部分... 目的研究中药刺槐花Robinia pseudoacac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以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对照,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刺槐花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山柰酚(1)、大豆皂醇B(2)、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鼠李糖刺槐苷)(3)、刺槐苷(4)、D-3-O-甲基肌醇(5)、二十五烷酸(6)、4′-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基-(6→1)-鼠李糖苷(7)、大豆皂苷III(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2、6、7、8为首次从刺槐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黄酮 山柰酚 大豆皂醇b 大豆皂苷Ⅲ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壮药鸡骨草治疗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太平 吴芳芳 +5 位作者 孙晖 闫广利 何艳梅 谭栀恩 张孟丽 王喜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基于"药材–成分–靶标–通路"关联网络,揭示鸡骨草治疗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鸡骨草中OB≥30%且DL≤0.18的活性成分,补充文献报道中鸡...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基于"药材–成分–靶标–通路"关联网络,揭示鸡骨草治疗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鸡骨草中OB≥30%且DL≤0.18的活性成分,补充文献报道中鸡骨草代表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预测靶标,整合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乙型肝炎靶标,利用Cytoscape筛选核心靶标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核心靶标和作用成分的结合模式。结果鸡骨草中21个活性成分作用91个乙型肝炎靶标,包括17个核心靶标,包括ESR1、MMP9、STAT3、JUN等,核心成分包括相思子碱、相思子皂醇、大豆甾醇、2’,4’-二羟基查尔酮等。GO富集得出928条结果,其中生物过程808条,细胞组成41条,分子功能79条。KEGG通路富集得相关通路118条,提示鸡骨草作用于癌症信号通路、内分泌抗性、乙型肝炎信号通路、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标和作用成分可以自由结合。结论鸡骨草通过相思子碱、相思子皂醇、大豆甾醇等关键成分干预了ESR1、MMP9、STAT3及JUN等靶标,调节了乙型肝炎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及内分泌抗性等通路发挥治疗乙型肝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草 乙型肝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相思子碱 相思子皂醇 大豆甾醇 2’ 4’-二羟基查尔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