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ation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s colonies by aintake of isoflavone aglycone-rich fermented soybean extract (IFA-FSE) in mice
1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413-,共1页
关键词 bone IFA-FSE in mice Activation of bone marrow stem cells colonies by aintake of isoflavone aglycone-rich fermented soybean extract stem
下载PDF
Field trial on use of soybean crude extract for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and wind erosion control of sandy soil 被引量:10
2
作者 GAO Yu-feng MENG Hao +2 位作者 HE Jia QI Yong-shuai HANG 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320-3333,共14页
Wind ero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storm form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 Wind ero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storm form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SICP)on reducing wind erosion risk of sandy soil.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Ulan Buh Desert,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China.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CP method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urface strength and wind e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topsoil.The optimal cementation solution(urea-CaCl2)concentration and spraying volume,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sandy land,were 0.2 mol/L and 4 L/m^2,respectively.Under this condition,the CaCO3 content was approximately 0.45%,the surface strength of sandy soil could reach 306.2 kPa,and the depth of wind erosion was approximately zero,after 30 d completion of SICP treatment.Soil surface strength decli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and long-term sand fixation effects of SICP treatment varied depending on topography.Whereas wind erosion in the top area of the windward slope was remarkable,sandy soils on the bottom area of the windward slope still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surface strength and a low degree of wind erosion 12 month after SICP treatment.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ests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confirmed the precipitation of CaCO3 and its bridge effect.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SICP method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to protect sandy soil from wind erosion in deser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SICP) biocementation sandy soil erosion controll field tests
下载PDF
Advance of Multiplex PCR in Rapid Detecting Transgenic Soybean Oil 被引量:1
3
作者 Yi Liu Siya Yi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20年第3期382-392,共11页
Transgenic food safety is a high-profile public health issue in worldwide, especially transgenic soybean (Glycine max L.) oil. To rapidly and effectively detect transgenic components of soybean oil, in the present stu... Transgenic food safety is a high-profile public health issue in worldwide, especially transgenic soybean (Glycine max L.) oil. To rapidly and effectively detect transgenic components of soybean oil,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solated DNA from transgenic soybean oil by modified method, and employed the multiplex PCR method to identify targeted genes, including CaMV35S promoter, Nos terminator, NPTII, CP4-EPSPS and endogenous gene Lectin. The research aims to build a method which is accurate, rapid and reliable for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s oil. The targeted gene including DNA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by the improved method, and then amplified by PCR. Five genes are simultaneously specifically detected. Commercial soybean,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 bean and oil were detected with the Multiplex PCR. The improved method of DNA extraction was rapid and accurate to extract high quality total DNA which was amplified by PCR. The method could eliminate the PCR inhibitor. A way of detecting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and Oil was set up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GENIC soybean OIL DNA extractION Method Multiplex PCR
下载PDF
Pomegranate (Punica granatum L.) Peel Extract as a Source of Natural Antioxidant
4
作者 A.Padmaja N.B.L.Prasad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年第3期171-182,共12页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atural additives has shifted the attention from synthetic to natural antioxidants. Antioxidative components from pomegranate peel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different solvents like methanol...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atural additives has shifted the attention from synthetic to natural antioxidants. Antioxidative components from pomegranate peel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different solvents like methanol, ethanol, acetone, chloroform and ethyl acetate. All the extracts were tested for Total phenolic content (TPC) and the methanol which proved to be best in extracting the phenolic compound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antioxidant property by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like Diphenyl piridyl picryl hydrazyl (DPPH), Relative reducing power (RRP), Beta carotene bleaching and Ferric thiocyanate (FTC).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AA) of pomegranate peel extract (PPE) was compared with Butylated hydroxyl toluene (BHT) and Butylated hydroxyl anisole (BHA). The methanolic extract was examin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scopy (LCMS) and the spectra showed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phenolic compounds. The extracts were tested for their efficiency in preventing rancidity of Refined Bleached Deodorized Soybean oil (RBDSBO) in comparison with BHT and control at 200 ppm concentration. The PPE proved to be best in preventing rancidity. Owing to the present results, the studies can further be extended to exploit the PPE for application into different food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megranate peel phenolics extrac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soybean oil
下载PDF
大豆提取物-α-倒捻子素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5
作者 张余 王鹏 +3 位作者 王雪峰 郭若曦 张蕾 王艳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1期67-73,164,共8页
为提高难溶化合物α-倒捻子素溶解性,采用摇瓶-冷冻干燥法制备大豆提取物-α-倒捻子素复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即大豆提取物质量浓度200 mg/mL、60℃、16 h、220 r/min下制得的复合物中α-... 为提高难溶化合物α-倒捻子素溶解性,采用摇瓶-冷冻干燥法制备大豆提取物-α-倒捻子素复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即大豆提取物质量浓度200 mg/mL、60℃、16 h、220 r/min下制得的复合物中α-倒捻子素溶解度为379.014μg/mL;复合物平均粒径为(1.21±0.015) nm,分布均一,且大豆提取物与α-倒捻子素之间可能通过氢键缔合;大豆提取物与α-倒捻子素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大豆提取物-α-倒捻子素复合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强于同质量浓度的α-倒捻子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提取物 α-倒捻子素 复合物 溶解度 抗氧化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豆粕植酸及其抗氧化性质研究
6
作者 许馨予 马春敏 +7 位作者 杨杨 边鑫 王冰 刘晓飞 张光 蒋蓉 李姗 张娜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69,共8页
植酸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添加剂或药品原料起到防治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肠炎、癌症、骨质疏松、帕金森症等)的效果。豆粕中植酸含量较高,但不同提取方法对植酸的提取量影响较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比较... 植酸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添加剂或药品原料起到防治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肠炎、癌症、骨质疏松、帕金森症等)的效果。豆粕中植酸含量较高,但不同提取方法对植酸的提取量影响较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比较了浸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豆粕植酸的差异,探究了豆粕植酸最佳提取工艺,最后对植酸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豆粕植酸最优提取工艺为pH 3、温度60℃、料液比1∶12、超声时间10 min及超声功率240 W,豆粕中植酸提取量为(1.14±0.02)%,豆粕植酸中植酸提取率为(95.61±1.26)%;超声辅助提取法较浸提法提取率提升了22.45%;植酸纯度提升18.71%,为(91.86±0.79)%。所提取植酸质量浓度为1.0 g/L时,DPPH·清除率为(43.61±0.48)%,·OH清除率为(77.09±0.74)%,Fe^(2+)还原力为1.56±0.03,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因此,超声辅助提取豆粕植酸效率高,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强,为植酸提取及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植酸 浸提法 超声辅助 抗氧化
下载PDF
酵母磷脂的制备与组分分析
7
作者 刘秀继 何艳艳 +4 位作者 张国龙 陈晖 张彦 廖蓓 戴慧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8-65,共8页
酵母磷脂是从酵母中提取的磷脂类混合物,是全新的磷脂来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酿酒酵母CCTCC M2016418为原料,通过对提取溶剂筛选,不同料液比和混合溶剂萃取优化,建立了酵母磷脂提取和制备工艺,并与大豆磷脂组分进行了比较。结... 酵母磷脂是从酵母中提取的磷脂类混合物,是全新的磷脂来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酿酒酵母CCTCC M2016418为原料,通过对提取溶剂筛选,不同料液比和混合溶剂萃取优化,建立了酵母磷脂提取和制备工艺,并与大豆磷脂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采用料液比为1∶10(g∶mL),乙醇与石油醚依次萃取的方法,最高酵母磷提取率为31.09%。组分分析表明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是酵母磷脂的2.19倍和13.67倍,酵母磷脂中磷脂酰乙醇胺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是大豆磷脂的1.45倍和1.27倍,预示2种磷脂不同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磷脂 提取 组分分析 脂肪酸 大豆磷脂
下载PDF
草鱼丝氨酸蛋白粗酶的提取、酶学特性及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周佳怡 洪惠 +1 位作者 罗永康 谭雨青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8,共7页
【目的】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BSP)粗酶的提取方法、酶学特性,以及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为改善传统草鱼鱼糜制品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草鱼背肌中提取M... 【目的】探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BSP)粗酶的提取方法、酶学特性,以及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为改善传统草鱼鱼糜制品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草鱼背肌中提取MBSP粗酶液,探究提取过程中漂洗次数(1~5次)、热处理温度(35、40、45、50、55℃)、酸洗脱pH值(pH 4.0、pH 5.5)对提取液酶活性的影响,获得最佳提取条件;设置梯度实验探究所得酶的最适温度、pH、稳定性等酶学特性,最后探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粗酶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对草鱼鱼糜凝胶性能的调控。【结果及结论】经3次漂洗、45℃热处理、pH 4.0酸洗脱后得到的草鱼MBSP粗酶液酶活性最高(P<0.05);所得MBSP最适pH值在9.0附近,最适温度为45℃,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P<0.05),其活性可被Na^(+)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且被K+、Ca^(2+)激活(P<0.05);STI添加可以显著改善草鱼鱼糜质构,其对草鱼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有可逆竞争性抑制作用,半抑制质量浓度为10.85μg/mL,抑制常数Ki=0.24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 分离提取 酶学特性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沙棘果渣提取物对饲喂氧化大豆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9
作者 李露宇 冯志鹏 +4 位作者 靳亚星 李璇玥 王蕾 邱明新 陈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56-5668,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棘果渣提取物(SBPE)对饲喂氧化大豆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肝脏抗氧化指标、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盲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回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对SBPE活性...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棘果渣提取物(SBPE)对饲喂氧化大豆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肝脏抗氧化指标、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盲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回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对SBPE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选取400只健康、平均体重为39 g的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占1/2)。空白对照组(BC组)饲喂含普通大豆油的基础饲粮,氧化对照组(OX组)饲喂含氧化大豆油的基础饲粮,3个SBPE组分别饲喂在OX组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1%(0.1%SBPE组)、0.2%(0.2%SBPE组)和0.4%SBPE(0.4%SBPE组)的饲粮。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SBPE中主要含黄酮类、木脂素类、萜类、生物碱类及酚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2)各组间肉鸡屠宰性能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以及盲肠内容物VF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0.2%SBPE组肉鸡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OX组(P<0.05)。4)0.2%SBPE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BC组和OX组(P<0.05)。5)与BC组相比,OX组肉鸡回肠微生物Chao1指数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目显著降低(P<0.05);与OX组相比,0.1%SBPE组回肠微生物Chao1指数和OTUs数目极显著提高(P<0.01)。6)在门水平上,与BC组相比,0.2%SBPE组和0.4%SBPE组肉鸡回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3个SBPE组回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BC组相比,0.2%SBPE组和0.4%SBPE组肉鸡回肠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与OX组相比,0.2%SBPE组回肠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各SBPE组回肠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SBPE能够缓解氧化大豆油造成的黄羽肉鸡肉品质下降和肠道氧化损伤,提高肠道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并提高肠道有益菌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相对丰度,维持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渣提取物 氧化大豆油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肠道健康
下载PDF
大豆油水酶法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郝倩 岳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7,49,共6页
大豆油是我国居民膳食油的主要来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为促进大豆油提取技术的发展,从水酶法提油的基本原理出发,重点阐述了大豆油水酶法提取技术中酶的筛选和活性优化、酶解工艺优化、酶解后破乳以及水酶法与其他辅助手段联用的研究进... 大豆油是我国居民膳食油的主要来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为促进大豆油提取技术的发展,从水酶法提油的基本原理出发,重点阐述了大豆油水酶法提取技术中酶的筛选和活性优化、酶解工艺优化、酶解后破乳以及水酶法与其他辅助手段联用的研究进展,同时综述了水酶法提取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相比于其他油料,大豆含油量较低且胞内存在占比较大的蛋白质使得其油脂提取较困难。通过工艺优化可有效提高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提取率,且所得油脂营养价值相对较高,水酶法提取条件温和、能耗低、操作简单安全,符合大豆油加工业的发展需求,在大豆油工业化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油脂提取 水酶法 加工技术
下载PDF
基于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大豆农药残留测定研究
11
作者 边广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6期76-78,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吡虫啉、烯啶虫胺等6种常见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所有农药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2)>0.999),方法灵敏度良好;加标回收试验中不同加标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吡虫啉、烯啶虫胺等6种常见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所有农药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2)>0.999),方法灵敏度良好;加标回收试验中不同加标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用此方法对20份市售大豆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农药残留均未超出或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合格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大豆 农药残留
下载PDF
乙醇萃取对大豆分离蛋白风味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晓敏 季国志 董阳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利用率,降低大豆分离蛋白特征风味,利用乙醇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风味萃取,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分离蛋白风味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按照对风味贡献... 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利用率,降低大豆分离蛋白特征风味,利用乙醇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风味萃取,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分离蛋白风味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按照对风味贡献大小依次排序)有非豆腥味成分(葵醛、壬醛、辛醛、十一醛、戊醛)和豆腥味成分(2,4-癸二烯醛、2-戊基呋喃、反式-2-壬烯醛、己醛、1-辛烯-3-醇、反式-2-辛烯醛、反式-2-庚烯醛)。经乙醇萃取处理后,非豆腥味成分葵醛、壬醛、辛醛、十一醛、戊醛含量分别降低45%,43%,59%,52%,94%,其中戊醛去除效果最显著且其含量降低至香气阈值以下;豆腥味成分中2,4-癸二烯醛、2-戊基呋喃、己醛对大豆分离蛋白风味影响较大,含量分别降低了82%,78%,71%。1-辛烯-3-醇、反式-2-辛烯醛、反式-2-庚烯醛含量分别降低93%,52%,57%,其中1-辛烯-3-醇去除效果最显著,且其含量降低至接近香气阈值,乙醇处理对反式-2-壬烯醛没有去除效果。对采用经乙醇萃取处理后大豆分离蛋白制备的豆奶感官分析结果显示,豆腥味、油味、生谷物味等特征风味较未处理组明显减弱。综合分析,乙醇处理能明显减弱大豆分离蛋白特征风味,尤其对豆腥味物质的去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乙醇萃取 豆腥味 非豆腥味
下载PDF
双酶法提取大豆蛋白工艺优化
13
作者 李超 吴冉 +2 位作者 马航 唐春兰 白宇涵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5期114-119,123,共7页
大豆蛋白营养价值较高,但传统的碱溶酸沉提取工艺会降低蛋白品质。为获得高品质大豆蛋白并提高蛋白提取率,采用双酶法分步水解工艺对大豆粗蛋白进行提取。通过构建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研究... 大豆蛋白营养价值较高,但传统的碱溶酸沉提取工艺会降低蛋白品质。为获得高品质大豆蛋白并提高蛋白提取率,采用双酶法分步水解工艺对大豆粗蛋白进行提取。通过构建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最优的纤维素酶酶解工艺为酶解pH值4.8、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0 h以及酶添加量0.4%;最优的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为酶解pH值9.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5.0 h以及酶添加量0.8%。在双酶最佳提取条件下,大豆粗蛋白提取率可达9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酶解 提取 纤维素酶 碱性蛋白酶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大豆遥感提取
14
作者 王珊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10期130-133,共4页
准确掌握大豆种植面积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大豆生长周期内的全时相影像,开展大豆种植信息的高精度提取。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多时相光谱对比,8月7日的大豆光谱区分度最高;通过多源指数计算与对比,... 准确掌握大豆种植面积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大豆生长周期内的全时相影像,开展大豆种植信息的高精度提取。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多时相光谱对比,8月7日的大豆光谱区分度最高;通过多源指数计算与对比,筛选出了NDVI、DVI、NDWI、NDre1、NDre25种指数。通过面向对象分类,各地物均完整提取;提取的地块边界与实际的田埂走向吻合度较好,且增加多种指数的约束,农作物与其他植被的区分度较好,林地、草地、护坡灌草等对农作物提取的影响较小。并且通过后处理,较完整地提取出了所有大豆种植信息,对遥感提取的大豆种植面积进行提取精度验证,最终的遥感解译相关系数为0.7695,提取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多时相 指数筛选 特征扩充 遥感提取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 被引量:142
15
作者 谢明杰 宋明 +3 位作者 邹翠霞 刘长江 卢明春 金凤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6,74,共3页
利用超声波提取脱脂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 ,并与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 ,提取一次 ,30min所得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比加热回流法提取 12 0min的提取率高约 4 6 % ,... 利用超声波提取脱脂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 ,并与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 ,提取一次 ,30min所得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比加热回流法提取 12 0min的提取率高约 4 6 % ,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 ,2 4 0min的提取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大豆异黄酮 提取率 回流提取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大豆提取液中还原型谷胱甘肽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郭黎平 刘国良 +2 位作者 张卓勇 刘思东 王丽颖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8,共5页
在Cohn的荧光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 ,不加去蛋白试剂 ,用 365nm作为激发波长 ,探讨了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大豆提取液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方法 ,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 .该方法用于测定大豆提取液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取得了满意结果 .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大豆提取液 荧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大豆DNA提取基本原理的探讨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庆山 刘春燕 +1 位作者 吕东 何建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4-256,共3页
大豆 DNA提取是进行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大量、高质量的 DNA提取一直是大豆科学研究者探讨的问题。根据实验经验和查阅有关文献总结了大豆
关键词 大豆 DNA 提取 分子生物学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大豆地上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的鉴定 被引量:91
18
作者 韩丽梅 沈其荣 +2 位作者 鞠会艳 阎石 阎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25-1432,共8页
研究了重迎茬大豆花荚期植株地上部水浸液及其提取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并鉴定了有明显化感作用组分的物质。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比 ,0 .1 0 g DW/ ml重茬大豆水浸液显著地抑制了大豆胚根生长 ;3 .75× 1 0 - 2g D... 研究了重迎茬大豆花荚期植株地上部水浸液及其提取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并鉴定了有明显化感作用组分的物质。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比 ,0 .1 0 g DW/ ml重茬大豆水浸液显著地抑制了大豆胚根生长 ;3 .75× 1 0 - 2g DW/ ml、7.5 0× 1 0 - 2 g DW/ ml正茬、重茬、迎茬大豆水浸液对砂培大豆苗的生长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重茬、正茬大豆水浸液乙酸乙酯提取的酸性组分、XAD-4树脂提取组分 ,在 0 .6~ 1 .2 g DW/ ml浓度下 ,对大豆种子萌发初期的萌发率及萌发过程中的胚根生长亦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重茬水浸液乙酸乙酯提取的中性、碱性组分在 1 .2 g DW/ ml浓度下 ,对大豆胚根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上述各组分化感作用大小随组分浓度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浓度处理下水浸液及其提取物的化感抑制作用有重茬大于正茬的趋势 ,统计检验差异均不显著。 GC-MS鉴定结果显示 ,正茬、重茬乙酸乙酯酸性组分、XAD-4树脂提取组分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 :丁二酸、苯甲酸、邻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肉桂酸、2 -甲基苯酚、2 -甲氧基 -4-乙烯基苯酚、间苯三酚、2 -甲基苯甲醛、3 -甲基苯甲醛、5 ,6,7,7a-四氢 -4,4,7a-三甲基 -2 (4 H) -苯并呋喃酮、2 ,4-戊二烯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地上部水浸液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鉴定 GC-MS分析 重迎茬
下载PDF
用于浸油的大豆挤压膨化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申德超 王晓凯 +4 位作者 张俐 张敏 陈玉芳 王丽玮 贝丽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1-237,共7页
研究了大豆挤压膨化系统诸参数(模孔孔径、挤压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对大豆粗脂肪、豆粕残油率、蛋白质含量、及其氮可溶解指数、脲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和挤压膨化系统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只要系统参数选择合适,可使膨化后大豆... 研究了大豆挤压膨化系统诸参数(模孔孔径、挤压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对大豆粗脂肪、豆粕残油率、蛋白质含量、及其氮可溶解指数、脲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和挤压膨化系统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只要系统参数选择合适,可使膨化后大豆粗脂肪基本不减少,粕残油小于1% ,使原设备浸出能力增加150% 。且膨化前后大豆粗蛋白含量基本不变,氨基酸没有损失,膨化后氮可溶解指数和脲酶活性均略有下降。同时省去目前大豆膨化浸油和传统浸油过程的破碎、软化、轧胚、蒸炒等工序。需增加粉碎、膨化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浸油 脂肪 蛋白质 脲酶 挤压膨化系统
下载PDF
不同蚕豆和大豆提取物对罗非鱼生长和肉质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度煌 李学贵 +4 位作者 樊海平 林建斌 钟全福 黄志坚 沈冠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2-16,共5页
选取平均体重为182.33g·尾-1的新吉富罗非鱼216尾分成6组,分别设试验组1号(添加蚕豆醇提物)、2号(添加蚕豆酮提物)、3号(添加蚕豆酯提物)、4号(添加大豆异黄酮)、5号(添加大豆皂甙)、对照组6号(基础料),每组设3个重复,比较不同提... 选取平均体重为182.33g·尾-1的新吉富罗非鱼216尾分成6组,分别设试验组1号(添加蚕豆醇提物)、2号(添加蚕豆酮提物)、3号(添加蚕豆酯提物)、4号(添加大豆异黄酮)、5号(添加大豆皂甙)、对照组6号(基础料),每组设3个重复,比较不同提取物对罗非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肌肉营养成分及脆化度的影响。经过60d的饲养,结果表明:各组在生长性能各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肌肉品质方面,1号、5号罗非鱼肌肉水分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提高,差异不显著(P>0.05);而粗脂肪含量、胶原蛋白含量、肌原纤维耐折力显著提高(P<0.05),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综合以上分析,蚕豆醇提取物和大豆皂甙在一定程度上脆化了罗非鱼肉质,蚕豆醇提物起肉质脆化作用的可能是皂甙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提取物 大豆提取物 罗非鱼 生长性能 肉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