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空间分异与治理效率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凯 李凯 刘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0,112,共10页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阐释了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考察了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治理效率、空间分异格局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省流动比例大的城市治理效率更低,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成渝、山东半岛、中原等城市群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阐释了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考察了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治理效率、空间分异格局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省流动比例大的城市治理效率更低,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成渝、山东半岛、中原等城市群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可能性强于以跨省流动为主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群,就近市民化将成为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主导模式。政府力量会从提升和抑制两个方面同时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效率,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同时强化这种提升和抑制作用。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为代表的制度创新效果暂未显现,在流动人口市民化空间日趋连綿化的趋势下,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治理和制度创新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市民化 城市治理效率 空间格局 新制度主义
下载PDF
中国绿道规划建设实践——从提级统筹到制度并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淳淳 金云峰 徐森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期82-87,共6页
绿道在中国经过多年实践发展,在理论内涵、规划选线、综合效益等各方面都已有许多成果支撑。基于可公开获取的一系列文献资料,立足于绿道在中国各省市近20年的具体实践过程,梳理绿道在规划体系中的角色转变、在指标设置中的逐步细化和... 绿道在中国经过多年实践发展,在理论内涵、规划选线、综合效益等各方面都已有许多成果支撑。基于可公开获取的一系列文献资料,立足于绿道在中国各省市近20年的具体实践过程,梳理绿道在规划体系中的角色转变、在指标设置中的逐步细化和在管控上的落实方式,总结绿道实践在中国从提级统筹、常态认同到制度并轨3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在展望绿道后续进一步制度化的同时,也从绿道经验启发其他规划理念或手段在中国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道 规划实践 空间治理 制度建设 规划可持续 行政可持续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方法论对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内在机制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强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11期13-19,共7页
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本质上可看作是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人类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互动过程,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是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内在机制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新制度主... 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本质上可看作是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人类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互动过程,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是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内在机制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新制度主义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三方面均能给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内在机制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在新制度主义方法论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内在机制研究的初步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发展 内在机制 新制度主义 方法论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理论认知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4
4
作者 牛善栋 吕晓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305,共12页
以高水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日益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现实要求。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和理论分析法,系统梳理空间规划的思想缘起,对比国际上规划实践探索,揭示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迁历程... 以高水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日益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现实要求。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和理论分析法,系统梳理空间规划的思想缘起,对比国际上规划实践探索,揭示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迁历程,并明晰其基础理论与内涵,进而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探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实践方向。结果表明,空间规划内涵呈现“管理手段—指导理论—宏观制度”演进态势,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展过程形成“初创期—发展期—转型期—重塑期”格局;生态基点、利益中点、协调节点是统筹规划内涵与演化机制的基础;编制模式初步形成“基本理论与实践基础—理论框架与规划目标—空间分类与分区管控—生态修复与重点建设—规划实施与监督—成果与技术要求”的逻辑进路。未来时期,应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技术平台、经济社会服务和监督管理等层面,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保障体系夯基筑台和立柱架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思想缘起 理论认知 实践向度 新制度主义理论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照料设施室内空间“机构化”特征研究——以南京三所养老设施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志昶 刘成杰 +1 位作者 韦星宇 罗靖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1年第5期78-84,共7页
通过对我国南京市的养老设施实地调研,结合养老设施“机构化”现状,对居室空间、交通空间、活动空间、辅助空间这4类空间进行分析。针对现存状况,探讨分析机构养老设施改进方向及措施,以提高养老设施各个空间的利用率,满足老人的需求。
关键词 机构化 老年照料设施 空间特征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扶贫的空间性思考--以云南省瑞丽市D傣寨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胡琰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5,共11页
本研究以云南省瑞丽市D傣寨为例,从空间性的视角探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扶贫的有效路径,强调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应以主体的在场为前提,具有场域性和空间性。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均具有特定的空间性特... 本研究以云南省瑞丽市D傣寨为例,从空间性的视角探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扶贫的有效路径,强调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应以主体的在场为前提,具有场域性和空间性。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均具有特定的空间性特点。本研究中首先以传统的奘寺教育为例,阐明传统教育的实践空间具有地域性特点;其次运用数据分析,呈现瑞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这种不均在结果上表现为农村傣族青壮年多外出从事体力劳动并且最终返乡。教育赋予了个体实现就业流动的能力,这种赋能体现了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的运转逻辑和跨时空联结。学校是现代教育的实践空间,成为将社会行动从地方社会脱离出来的脱域机制,并对传统社会文化空间产生冲击。本研究还对目前教育扶贫中的行政举措和市场力量加以分析,由此强调教育扶贫需遵从场域的逻辑,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村落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是有效增强内生动力的非制度化路径,儿童应成为非制度化路径中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扶贫 空间性 脱域机制 空间重构 非制度化路径
原文传递
空间战略规划与中国规划制度——制度变迁与关键节点 被引量:11
7
作者 曹康 章怡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49,共6页
具有持续创新特征的空间战略规划自产生以来一直助力中国规划体系的演进。以历史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本文分析了中国规划的制度变迁、关键节点以及空间战略规划在制度变迁中演进的基本逻辑。认为空间战略规划产生后经历了... 具有持续创新特征的空间战略规划自产生以来一直助力中国规划体系的演进。以历史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本文分析了中国规划的制度变迁、关键节点以及空间战略规划在制度变迁中演进的基本逻辑。认为空间战略规划产生后经历了三个变迁时期:前两个时期中空间战略规划助推了规划制度的微调;在第三个时期规划制度出现断裂,空间战略规划也要作出相应的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制度 制度变迁 关键节点 空间战略规划 历史制度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