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西林火时空分布格局与气候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佳 郭海燕 +5 位作者 甘薇薇 徐沅鑫 孙蕊 李政旸 王春学 罗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7,共12页
基于四川攀西地区2004—2020年防火期林火灾情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攀西林火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分布趋势与格局进行挖掘;利用ArcGIS格网法,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气候影响因子对攀西林火发生的影... 基于四川攀西地区2004—2020年防火期林火灾情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攀西林火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分布趋势与格局进行挖掘;利用ArcGIS格网法,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气候影响因子对攀西林火发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4—2020年攀西地区林火发生次数随时间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04—2014年间,火灾次数和过火面积波动增加;2015—2020年火灾次数显著下降,但过火面积呈增加趋势,攀西地区林火主要发生在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带,且多集中在丘陵的边缘地带。攀枝花市是林火频发区,凉山州次之。不同级别林火对不同时期气候影响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火险期最高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及连续无降水日数的相关性显著,而非火险期连续无降水日数和平均风速的相关性较高,各气象要素与林火的逐月滞后相关也存在差异,表明前期气温、降水通过影响地面可燃物进而影响林火发生,持续性的干旱极有可能引发火灾。空间相关显示,林火次数与气温、蒸发、连续无雨日数的高高值主要分布在攀西地区的河谷盆地及丘陵区域,降水、相对湿度与林火的低高值聚集在北部的山原区,平均风速、干旱指数与林火的低高值和低低值聚集在西部山原区,表明攀西地区河谷盆地及丘陵区域的高温干旱使林火呈现聚集效应;而攀西区域南部的山地区,由于海拔较高,人为活动少火源较少,虽然是高温干旱区,也未出现林火聚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地区 森林火灾 气候 双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 时空格局
下载PDF
2005-2020年南沙新区建设用地时空演变及结构分析
2
作者 丘宇洲 王海云 马丽萍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9期127-130,135,共5页
南沙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任务,开展新区建设用地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对全面掌握新区建设用地信息、制定科学规划战略等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POI等专题数据,获取2005—2020年连续年份的建设用地... 南沙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任务,开展新区建设用地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对全面掌握新区建设用地信息、制定科学规划战略等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POI等专题数据,获取2005—2020年连续年份的建设用地数据,利用建设用地扩展指数与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研究区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新增建设用地亚类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研究区建设用地规模呈上升趋势,受政策利好影响,部分年份增速加快,尤其2019年后,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扩展强度和扩展速度明显加快;2)重心轨迹为“‘东南—西北’”点向东南方向移动,空间分布呈“分散—聚拢—分散—聚拢”的波动发展趋势。3)扩展模式以外延式为主,填充式比重逐渐增加。4)新增建设用地的类型结构中,以交通设施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占总新增面积的59%,工矿用地在个别年份有突出增长,商业设施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在2020年明显快速新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新区 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用地 空间格局 扩展模式
下载PDF
中国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4
3
作者 邹亚荣 张增祥 +1 位作者 周全斌 赵晓丽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227,共6页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运用专家知识,结合实际,从农牧交错区的实质出发,定量地计算出我国的农牧交错区。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牧交错区近10年的耕地、草地变化的空间格局。整个农牧交错区的耕地以变林地、草地为主。耕地的变化以内蒙...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运用专家知识,结合实际,从农牧交错区的实质出发,定量地计算出我国的农牧交错区。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牧交错区近10年的耕地、草地变化的空间格局。整个农牧交错区的耕地以变林地、草地为主。耕地的变化以内蒙古的变化为大,主要分布于它的中、东部地区。草地主要以变耕地、城镇为主,分布于内蒙古与东北三省接壤处。最后探讨这种格局的成因。耕地变化受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农业结构等驱动,主要表现为人文作用。草地变化受人为与自然的驱动,主要为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为经济发展与草地过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广州SARS流行过程的空间模式与分异特征 被引量:23
4
作者 曹志冬 王劲峰 +3 位作者 高一鸽 韩卫国 冯晓磊 曾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9-1149,1226,共12页
根据广州市SARS感染者的家庭住址信息进行空间化处理,得到了不同SARS感染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并用数据模型定量表达了广州市SARS疫区的传播中心及其置信范围,结合SARS接收医院中心点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不同感染人群传播中心的异质性... 根据广州市SARS感染者的家庭住址信息进行空间化处理,得到了不同SARS感染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并用数据模型定量表达了广州市SARS疫区的传播中心及其置信范围,结合SARS接收医院中心点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不同感染人群传播中心的异质性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疫情的发展,广州市SARS传播中心具有明显的向SARS接收医院中心点接近的趋势,且变化规律与SARS接收医院中心点的迁移规律大致相同,医院传播对广州市SARS传播过程有重要影响,且经历了由强到弱再到强的变化过程。本文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SARS及其他新型传染病在都市区的空间传播扩散过程,并为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广州SARS流行 空间模式 医院传播
下载PDF
2006-2013年三江源草地产草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雅娴 樊江文 +1 位作者 曹巍 张海燕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9,共10页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江河发源地,分析该地区多年草地产草量的时空动态变化,探讨产草量与降水量的关系,对于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合理管理草地、指导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6-2013年MODISNDVI数据和同期442个地面采样数据,对...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江河发源地,分析该地区多年草地产草量的时空动态变化,探讨产草量与降水量的关系,对于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合理管理草地、指导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6-2013年MODISNDVI数据和同期442个地面采样数据,对3个草地类型分别建立NDVI与实测产草量之间的经验关系模型,并用这些模型推算2006-2013年三江源草地产草量的分布;同时,从三江源不同类型草地产草量与年降水量、不同月份降水量及不同降水累积时期的关系入手,探讨三江源地区草地生产力如何响应降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整个三江源地区来看:(1)2006-2013年产草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不同草地类型产草量对年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2)对产草量影响最重要的降水月份是前一年10月,其次是当年4和5月。(3)驱动产草量年际变化最重要的累积降水时期是前一年的10月到当年5月。(4)前一年秋季和当年春季的累积降水量对第二年产草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产草量 NDVI 时空分布 降水格局
下载PDF
近10年来山东区域NPP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钞振华 张培栋 +1 位作者 王旭峰 钱金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9-835,共7页
净初级生产力(NPP)可以反映植被的固碳能力,估算区域的NPP对研究区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估算了山东省2001-2010年NPP的时空变化,在CASA模型中引入陆面水分指数(LSWI)来替换水分估算模块,并分... 净初级生产力(NPP)可以反映植被的固碳能力,估算区域的NPP对研究区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估算了山东省2001-2010年NPP的时空变化,在CASA模型中引入陆面水分指数(LSWI)来替换水分估算模块,并分析了该区域NPP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山东省每年植被固碳量约为3.46×1013 g,其中农田的NPP占了山东省总NPP的75%以上;2001-2010年间,山东省NPP以每年0.7×1012 g的速度增加,主要归因于该区域温度和降水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A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自然因素
下载PDF
湘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城镇化水平弹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邓楚雄 朱大美 +2 位作者 李忠武 刘唱唱 聂小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53-1466,共14页
城镇扩张对生态功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为协调城镇扩张与提升生态效益间的矛盾,本文以湘中丘陵区58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年和2015年2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城镇化水... 城镇扩张对生态功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为协调城镇扩张与提升生态效益间的矛盾,本文以湘中丘陵区58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年和2015年2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城镇化水平测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以及构建弹性系数等手段,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城镇化水平间的时空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了23.75×10^(8)元,高低价值区相互邻近分布;城镇化水平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6.24%),大致呈丘陵区中部低四周高的特点。2)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间具有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P<0.001),高(低)城镇化水平的区域被低(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包围。3)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主要以冲突关系为主。基于此,未来应强化对绿色植被的保护,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长比例,推行产业结构转型,促进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以期协调城镇扩张、农业生产和生态效益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城镇化水平 空间自相关分析 弹性分析 国土空间格局 湘中丘陵区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高等级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邓祖涛 周玄德 周玉翠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0年第9期1039-1046,共8页
应用地理学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景区空间分布为凝聚型,其集聚强度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一阶热点区位于省会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②景区空间分布不均... 应用地理学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景区空间分布为凝聚型,其集聚强度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一阶热点区位于省会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②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环鄱阳湖城市群形成以南昌、上饶为核心,九江、景德镇为次核心“U”型带状景区空间格局,其他3个子城市群则分别形成以宜昌、武汉、长沙为中心的环状空间格局。③长江中游城市群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主要受到经济和人口驱动,4个子城市群的影响因素呈现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高等级旅游景区 空间格局演变 地理探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投入产出与生态环境耦合分析
9
作者 李永贺 赵威 +2 位作者 蔡冰冰 张荣荣 杨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4-556,共13页
基于城市投入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和耦合度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城市投入产出效率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001年~2015年上海在城市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城市.攀枝... 基于城市投入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和耦合度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城市投入产出效率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001年~2015年上海在城市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城市.攀枝花、六盘水等一些工业城市的城市效率得分低于0.626.城市效率相对低的城市主要由川西北、皖南等地分布转移到川西南、鄂北等地区分布.2)从时空格局演变看,2001年~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城市的tfpch值平均每年提升0.8%.长江下游沿海地区城市和多数沿江城市的tfpch值要明显大于其他城市.3)攀枝花、马鞍山等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分最低,并且得分逐年下降,表明在资源开发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先恶化后稳定的状态.4)从时空格局演变看,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的城市投入产出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低度耦合型城市由长江中下游的湘北、苏北等地区转移到鄂西北、湘南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效率 超效率DEA 生态环境 时空演变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大庆龙凤湿地白翅浮鸥巢的分布格局及密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 齐艳萍 陈雪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2-34,共3页
为了解大庆龙凤湿地白翅浮鸥巢的分布格局及种群相对密度,于2010年6月到7月间,应用抽样方法对大庆龙凤湿地的白翅浮鸥巢的分布进行研究,对所得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结果如下:大庆龙凤湿地白翅浮鸥巢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 为了解大庆龙凤湿地白翅浮鸥巢的分布格局及种群相对密度,于2010年6月到7月间,应用抽样方法对大庆龙凤湿地的白翅浮鸥巢的分布进行研究,对所得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结果如下:大庆龙凤湿地白翅浮鸥巢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其巢的相对密度为22.638巢.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龙凤湿地 白翅浮鸥 巢区格局 聚集分布 相对密度
下载PDF
油松毛虫卵(块)和蛹种群简单随机抽样最适样方大小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连翔 于军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7-62,共6页
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7种方法对油松毛虫卵(块)和蛹种群简单随机抽样技术中最适样方大小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卵(块)抑或蛹种群,都是在u=1时抽样误差最低,即以单株油松为样方时最为适宜。此外... 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7种方法对油松毛虫卵(块)和蛹种群简单随机抽样技术中最适样方大小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卵(块)抑或蛹种群,都是在u=1时抽样误差最低,即以单株油松为样方时最为适宜。此外,文中还列出了考虑抽样花费时确定最适样方大小的各种方法,并讨论了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毛虫 蛹种群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昆明市快递服务设施空间差异化格局与均等化策略
12
作者 徐艳芳 杨宇亮 《住区》 2022年第5期56-63,共8页
针对POI数据的属性差异与公共服务相关性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以昆明为例,选取市场主导的菜鸟驿站与政府主导的邮政速递两类快递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OI数据与GIS的技术方法,从宏观、微观的双重尺度分析菜鸟驿站和邮政速递设施的空间... 针对POI数据的属性差异与公共服务相关性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以昆明为例,选取市场主导的菜鸟驿站与政府主导的邮政速递两类快递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OI数据与GIS的技术方法,从宏观、微观的双重尺度分析菜鸟驿站和邮政速递设施的空间差异化格局,提出快递服务设施的均等化策略,结论如下:1.就宏观尺度,昆明市的快递服务设施集聚特征明显,呈现为显著的“核心-边缘”特征,菜鸟驿站趋于“极核化”,邮政速递趋于“扁平化”。2.就微观尺度,菜鸟驿站的“极核化”与邮政速递的“扁平化”在空间形态方面、与行政区划、用地、人口分布的关联性方面、变化趋势方面、空间关系与服务特征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3.肯定供给主体、优化空间配置、完善合理举措,是在差异化格局中提升快递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数据 快递设施 空间格局l差异化 均等化 昆明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与展望
13
作者 刘淼 史思雪 +3 位作者 张廷爽 李迪康 宇阳 张智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72-2381,共10页
国土空间规划实现了多种规划衔接,形成“多规合一”一张图,强调国土空间格局与结构高效利用以保障功能完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别是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景观生态学过去几十年在我国快速发展,以“格局-过程... 国土空间规划实现了多种规划衔接,形成“多规合一”一张图,强调国土空间格局与结构高效利用以保障功能完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别是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景观生态学过去几十年在我国快速发展,以“格局-过程-功能”为核心议题的理论和方法已取得显著进步,并在我国首轮各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展和景观生态学核心研究理论与技术发展;探讨了景观生态学中生态安全格局、格局与过程和尺度效应等核心理论和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应用实践中的进展和不足;展望了景观生态学中整体生态效应、尺度效应和区域生态网络优化等理论和技术在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的方向。景观生态学未来发展,特别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基于最新大数据和AI技术的“人-地-生态”耦合研究,将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制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方法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国土空间规划 景观格局和过程 生态安全格局 尺度效应
原文传递
长三角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模式演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凡 杜德斌 +1 位作者 段德忠 史文天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8-682,共15页
【目的】从多尺度视角揭示长三角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格局、组织模式及其演化过程,提出新发展格局下区域产学一体化的空间优化对策及建议。【方法】基于2001—2020年长三角专利数据和多元化产学合作模式,深度挖掘产学协同关系的空间信息... 【目的】从多尺度视角揭示长三角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格局、组织模式及其演化过程,提出新发展格局下区域产学一体化的空间优化对策及建议。【方法】基于2001—2020年长三角专利数据和多元化产学合作模式,深度挖掘产学协同关系的空间信息,通过测度强度与中心性指标,识别城市发展与区域协同模式。【结果】(1)长三角产学协同创新经历了从地方化向区域化发展的历程,但区内合作比例有下降趋势,同时出现再地化倾向;(2)长三角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均衡性不断提升,但区外合作进一步集聚,城际网络向单中心、轴辐式和多层级结构演化;(3)大学资源有助于城市产学协同创新的尺度扩张和内生发展,从而获得更高的网络地位,并在多尺度知识交互中发挥重要的桥接功能。【结论】长三角区内产学合作相对于本地和全国尺度而言仍有较大发展潜力,需要加强区域产学资源的有效流动,重视其在推动一体化协同中的功能定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协同 区域创新 网络演化 空间模式 长三角一体化
原文传递
丹江口库区2001~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质量遥感监测与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路利杰 王立辉 +6 位作者 李扬 赵鹏程 杨启池 冯奇 肖飞 杜耘 凌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1304,共14页
丹江口库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良好的生态系统质量是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和“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前提。以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区,在获取高精度精细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基础上,基于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丹江口库区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良好的生态系统质量是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和“一泓清水”永续北送的前提。以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区,在获取高精度精细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基础上,基于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和总初级生产力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等生态系统遥感参量构建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模型,对库区2001~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质量进行遥感监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丹江口库区2001和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分别为56.16和78.32。2001~2020年,库区植被生态系统质量逐渐变好,质量指数增加15以上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1.32%;(2)各县(市、区)生态系统质量有所差异,淅川县和丹江口市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在2001和2020年均低于库区平均水平,但增量较高,分别增加25.55和23.99;(3)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指数最高,但增量较低;(4)2001~2020年,生态系统质量指数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其中0°~3°区域,指数增量最大,3°~15°区域,指数增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15°以上区域,指数增量随坡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除0°~3°之外,8°~15°区域生态系统质量指数增量最大;(5)植被生态系统质量与降水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略高于与气温的偏相关系数绝对值,表明生态系统质量受降水的影响比受气温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丹江口库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生态规划制定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对保障库区生态安全、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植被生态系统质量 生态系统类型 时空演变分析 遥感监测
原文传递
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117
16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1 位作者 吴江 徐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31-1444,共14页
借助DEA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模块,系统的分析了1998~2008年泛长三角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依据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解模型(Malmquist指数),对TFP变化的总体趋势、结构及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综合探讨。结果表明:... 借助DEA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模块,系统的分析了1998~2008年泛长三角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依据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解模型(Malmquist指数),对TFP变化的总体趋势、结构及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综合探讨。结果表明:泛长三角城市旅游发展效率总体上呈现提高态势,市域间差异表现为较为明显波动性特征,旅游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存在空间关联,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在空间上均表现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形成了较为相似的变化格局,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弱集聚,相邻地域单元关联性较差。针对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剖析表明,经济政策导向驱动、旅游生产单元价值驱动及旅游消费需求刺激驱动共同驱使导致了旅游发展效率在空间范畴上格局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旅游发展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泛长三角
原文传递
祁连山地甘肃臭草斑块土壤水分与植被盖度空间格局 被引量:20
17
作者 史丽丽 赵成章 +2 位作者 樊洁平 张静 张军霞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91,共7页
土壤水分是植被格局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对于认识干旱区草原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较小尺度上,植被状况是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甘肃臭草单优种... 土壤水分是植被格局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对于认识干旱区草原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较小尺度上,植被状况是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甘肃臭草单优种群斑块浅层剖面(0~30cm)土壤水分与植被盖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关系。结果表明:甘肃臭草斑块浅层剖面土壤水分和植被盖度均符合正态分布,各层土壤水分均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其中,80.93%~87.34%的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植被盖度主要体现在4.09~6.91m的尺度上,而由1m以下尺度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12.66%~19.07%;甘肃臭草在斑块尺度上各层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和斑块状分布的特点,土壤水分高低值斑块呈镶嵌分布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甘肃臭草通过生理整合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尺度上土壤水分的分布格局,从而实现了对土壤水分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了种群在干旱生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臭草 土壤水分 植被盖度 地统计学 空间格局 祁连山地
原文传递
绿洲-沙漠过渡带柽柳灌丛沙堆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帆 王雪芹 +3 位作者 何清 郑新倩 韩章勇 霍文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6-563,共8页
以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位于过渡带内侧、中部及外围的柽柳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形态参数间关系、大尺度内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相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柽柳沙堆的典型形态呈凸起半椭球状,上部被柽柳灌丛覆盖,沙堆高0.2... 以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位于过渡带内侧、中部及外围的柽柳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形态参数间关系、大尺度内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相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柽柳沙堆的典型形态呈凸起半椭球状,上部被柽柳灌丛覆盖,沙堆高0.27~3.21 m,体积0.30~291.63 m3,树冠面积2.39~128.76 m2。过渡带由内向外单体沙堆及灌丛尺度显著增加,且沙堆外形向着沿风向拉长的不对称蝌蚪状发展。②柽柳灌丛沙堆各形态参数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其中沙堆长度与宽度、底面积与高度间的显著回归关系会随过渡带由内向外逐渐由线性关系变为二次函数;柽柳树冠面积与沙堆体积间呈显著线性关系,其斜率会随过渡带由内向外逐渐增加。③柽柳沙堆分布密度沿过渡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且空间格局类型会在100~250 m较大尺度范围上从聚集转向随机,整体聚集强度增加,而聚集强度峰值所在尺度和聚集规模则逐渐缩小。目前,该区域柽柳沙堆整体处于增长阶段,且可判定沙堆的产生是由土地退化引起的,其中过渡带外侧现处于快速退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沙漠过渡带 柽柳灌丛 沙堆 形态 空间分布格局 策勒 塔克拉玛干沙漠
原文传递
青海云杉不同龄级立木的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华 黄琴 +3 位作者 赵传燕 张兰 徐春华 康雅茸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2-1187,共6页
本文以祁连山优势种群青海云杉作为研究对象,在天老池小流域典型地段设置一个100mX701TI的样地,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分析其不同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的年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呈弱增长型;(2)龄级... 本文以祁连山优势种群青海云杉作为研究对象,在天老池小流域典型地段设置一个100mX701TI的样地,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分析其不同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的年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呈弱增长型;(2)龄级1个体在不同空间尺度下都表现出明显的集群分布;龄级Ⅱ个体,在0—31m尺度内呈集群分布,在大于31m的范围内趋于随机分布;龄级Ⅲ个体,除在6~24m范围内呈集群分布外,在其余空间尺度都表现为随机分布。随着青海云杉龄级的增大,其空间分布格局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3)龄级I和龄级Ⅱ个体,在0~20m呈显著的负关联,在20~23m其关联性减弱,大于23m时趋于正关联;龄级I和龄级Ⅲ个体,在所有尺度下均呈显著负关联;龄级Ⅱ和龄级Ⅲ个体,在所有尺度内都表现出负关联性。基于低龄级个体数量多且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的现状,从长远角度考虑,应适当对其进行疏伐,以此来扩大其生存空间,减小生存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点格局 年龄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原文传递
贵州珍稀濒危植物皱叶瘤果茶的种群生态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海燕 杨乃坤 +2 位作者 邹天才 李媛媛 洪江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7-848,共12页
皱叶瘤果茶(Camellia rhytidophylla)是颇具经济价值的特有濒危植物,分布于贵州高原亚地区(Ⅲ D10d)开阳县花梨镇洛旺河流域海拔573~920 m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研究其种群生命特征与保育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皱叶瘤果茶疑似分布区(... 皱叶瘤果茶(Camellia rhytidophylla)是颇具经济价值的特有濒危植物,分布于贵州高原亚地区(Ⅲ D10d)开阳县花梨镇洛旺河流域海拔573~920 m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研究其种群生命特征与保育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皱叶瘤果茶疑似分布区(6 km^2)开展踏查,在密集分布区设置样地进行详查,分析其种群结构、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皱叶瘤果茶种群结构为增长型,幼龄树在种群中占的比重达46.38%,种群密度大小为幼龄树>中龄树>成年树,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分别在Ⅰ龄期和Ⅳ龄期出现2个高峰,随后又同时在Ⅲ龄期和Ⅵ龄期出现2个低谷。2个样地内的幼树种群在所有尺度下均呈集群分布,中龄树种群在小尺度上呈集群分布,在大尺度上则表现为随机分布,成年树种群由于人为活动干扰和生境异质性而使空间分布格局明显不同。各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异,关系不密切,均表现为负相关或不相关。皱叶瘤果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其物种生物学特性、生境异质性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繁殖率极低是限制种群扩散的关键因素,生境异质性、山丘阻碍种子散布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是其种群狭限分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叶瘤果茶 特有植物 种群生态特征 空间分布格局 静态生命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